- 相關推薦
小學數(shù)學優(yōu)秀課堂實錄(通用11篇)
數(shù)學是我們從小就學的,那么大家知道數(shù)學的課堂實錄怎么寫嗎?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小學數(shù)學課堂實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shù)學優(yōu)秀課堂實錄 篇1
教學目標:
1、加深對10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進一步鞏固10以內(nèi)的加減法,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學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
2、學習多角度思考問題、多途徑地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3、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
教學內(nèi)容:人教社教課書82---83頁的內(nèi)容。
教具學具:電腦課件、迷宮作業(yè)圖、卡片、信封、信箱、筐子、20個沙包、小黑板。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誰喜歡做游戲請舉手,這么多同學都喜歡。那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就滿足同學們的要求,帶你們一起去數(shù)學樂園里做游戲,愿意去嗎?
生:愿意
師:(板書數(shù)學樂園)
。ㄉ险n伊始,利用孩子們喜歡做游戲這一情景,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過來。)
師生共同做游戲,共同探究
㈠用起立游戲激發(fā)興趣
師:去數(shù)學樂園之前老師先說個游戲,看那些同學在游戲中反應快,合作的.好,思維敏捷,做的對,老師就帶他一起去數(shù)學樂園,行嗎?
師:1、請你在心理數(shù)一數(shù),并用手指或卡片表示?從前數(shù)你排第幾?從后數(shù)你排第幾?從左數(shù)你排第幾?從右數(shù)你排第幾?
2、請后2排的小朋友起立。
3、請第2排的小朋友起立。
4、請左數(shù)第3豎行的小朋友起立
5、請右數(shù)第1豎行的小朋友起立
6、仝瑤小朋友你可以告訴大家你的位置嗎?
。ㄆ鹆⒂螒蜃寣W生感到既緊張又輕松,從而確定自己在班里的位置,這一游戲讓孩子們感知前后左右等空間方向,又區(qū)分了幾個和第幾個。)
師總結(jié):剛才在游戲中,小朋友注意力很集中,合作的也很好,每一個人的表現(xiàn)都很出色,很棒的,因此,我要做出決定,帶我班小朋友一起去數(shù)學樂園做游戲,高興嗎?
生:高興
師:大家一起說兩遍出發(fā)啦----
、嬗米呙詫m的游戲再次激發(fā)興趣
師:數(shù)學樂園到了,數(shù)字娃娃在守門,聽它在說什么?
數(shù)字娃娃:歡迎小朋友來到數(shù)學樂園,來數(shù)學樂園游玩的小朋友,你們不需要買票,只要你們開動腦筋,能從迷宮中走出去就可以到數(shù)學樂園里做游戲了。
師:請小朋友拿出你的作業(yè)紙,用才筆畫出你走迷宮的路線。誰愿意告訴大家你是怎樣走出去的?
生:我是這樣走出去的-------
師:還有不同的走法嗎?
生說不同的走法
(利用走迷宮這一游戲,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能力,同時教給他思考的方法,同時也激勵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師總結(jié):同學們很了不起,很聰明,用自己的智慧按數(shù)字從小到大的順序走了出去,有的同學還想出了好幾種走法,老師真的很佩服你們。
師:聽數(shù)字娃娃也在表揚你們呢----鼓掌----小朋友請進去做游戲吧
㈢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去數(shù)學樂園游玩
師:這里有兩個游戲,你們想先做哪一個
生⑴送信
師:送信的游戲歸則
1、請小朋友拿出卡片、信封。
2、把得數(shù)與信封上數(shù)字相同的卡片放進信封
3、把信送到指定的油箱里
4、請三名郵遞員一一檢查。
(班里每人都有信封或卡片,也設計有送不出去的卡片或信封。將枯燥的10以內(nèi)加減計算變成有趣的送信活動,使學生在有趣的游戲中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完成簡單的口算,同時培養(yǎng)與同伴合作的意識。)
師:你們?yōu)槭裁床凰统鋈パ剑?/p>
生:我這個卡片找不到相應的信封
師:你很誠實,老師很喜歡你。
小學數(shù)學優(yōu)秀課堂實錄 篇2
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生活情境,自主學會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
2.聯(lián)系已有經(jīng)驗經(jīng)歷小數(shù)乘整數(shù)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理解算理,滲透轉(zhuǎn)化數(shù)學思想。
3.感受三峽工程偉大成就及小數(shù)乘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理解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算理及算法。
教具﹑學具準備:PPT課件﹑作業(yè)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
師:大家去過長江三峽嗎?
生:沒有。
師:那可是個好地方。不僅風景迷人,還有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有防洪、發(fā)電、蓄水三大功能。想看看嗎?
生:想!
師:請看屏幕。播放三峽美景視頻(一分鐘)。
師:看著大家陶醉的神態(tài),就知道很美。不僅美,這里還有不少的數(shù)學問題呢。ǔ鍪菊n件:我們乘著油輪從南津關出發(fā)以每小時48.3千米的速度行駛了4個小時來到了三峽的最后一站——白帝城)
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數(shù)學信息?
生:48.3千米的速度。
生:4個小時。
師:根據(jù)這兩個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樣的數(shù)學問題?
生:從南津關到白帝城一共有多少千米?
[評析:課始教師便抓住了學生好奇好動的年齡特點,利用三峽美景視頻,有效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為學生聯(lián)系現(xiàn)實情景自主獲取數(shù)學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提供了生動的素材]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根據(jù)提示,引發(fā)思考。
師:解決這個問題該怎樣列式呢?
生:48.3×4。
師:同學們看,這樣的算式原來在課堂上研究過嗎?那它有什么特點呢?
生:有一個數(shù)是小數(shù)。
師:那今天咱就一起研究“小數(shù)乘整數(shù)”。(板書課題小數(shù)乘整數(shù))
師:看這個算式,誰來說一下它表示的意思?
生:一共行的千米數(shù)。
生:從南津關到白帝城一共行了多少千米。
師;剛才大家結(jié)合具體情境說了它的意義,如果單看算式,48.3×4又表示什么?
生:就是4個48.3相加。
生;4個48.3的和是多少。
師:通過同學們的回答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此時老師故意停頓等著學生補充說完)和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相同,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簡便運算。
師:誰來估計一下它大約是多少?
生:200。
生:192。
師:通過這兩位同學的.估計,我們可以知道48.3×4的積在哪個范圍內(nèi)?
生:192—200。
師:你們的估算能力真高,F(xiàn)在我想知道到底是多少,該怎么辦?
生:算一算。
師:會算嗎?
生:會。(異口同聲)
師:真的?(教師做詫異狀)
生;真的。〝蒯斀罔F)
師;大家不僅要會做,而且要把道理說清楚,行嗎?(此時學生大部分不說話。)請大家先獨立思考然后把你的方法寫在一號作業(yè)紙上。寫完成后將你的方法介紹給小組內(nèi)的其他同學。(屏幕上出現(xiàn)作業(yè)紙:先獨立思考,嘗試計算,然后在小組內(nèi)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小學數(shù)學優(yōu)秀課堂實錄 篇3
執(zhí)教:沙面小學
文字錄入:同福中路第一小學
課前談話
師:同學們,剛才我聽你們背了一首詩,是什么時候?qū)W的呢?
生:四年級
師:看來你們對四年級該掌握的知識真的還掌握的不錯。我們是第一次見面,剛剛才見面,但是你們的笑容告訴我,你們是歡迎我的,是嗎?
生:是?
師:謝謝。剛才我把一張紙發(fā)了下去,先把它壓在書下面,我們稍后統(tǒng)一再用。今天我們在這里上課,由于空間比較大,所以等一下同學們回答問題的時候,可能需要用到麥克風,麥克風在中間那一排同學那里,大家看看。麻煩中間六位同學在等一下上課的時候手勤快一些。當我點到某一個同學回答問題,請很快地把麥克風遞給他。還有,我們來上數(shù)學課,你覺得數(shù)學課最重要的一點,上課要怎么樣?
生:認真聽。
師:呦,數(shù)學可不是聽來的,
生:積極發(fā)言、思考……
師:說得真好。我們要把數(shù)學學好,必須要——思考!對!要不要聽?要不要說?但更重要的是什么?
生:思考。
師:更重要的是思考。等一下看看我們班的同學積極思考,舉手發(fā)言,給我的印象就真好。你愿意做前面的還是愿意做后面?
生:前面的!
師:這個同學反應很快,看來他真的要做前面的。還有一點大家回答問題不要害怕,我們第一次見面就當做是交個朋友。好不好?
生:好!
師:那下面我們要準備開始上課了,行嗎?
生:行!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愛聽故事嗎?
生:愛!
師:我來講個故事,這個故事就發(fā)生在我們學校。(邊講故事邊播放課件)前幾天放學后,四年一班和四年二班的值日生接到一個緊急任務。請看屏幕。要四年一班和四年二班的值日生在20分鐘內(nèi)把桌椅、地板用水擦干凈,把花澆好。只有20分鐘的時間,但是這個時侯已經(jīng)放學了,每個班里只剩下3個值日生。他們馬上分工合作,忙得不亦樂乎。20分鐘過去了,四年二班順利完成任務,但是四年一班因為時間不夠,完成不了。后來級長來了解原因,發(fā)現(xiàn)兩個班的值日生都做得非常認真,他們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分工都是一樣的。因為擦桌椅、地板,澆花都要用到水,而在課室的不遠處,就有兩個水龍頭,剛好每班一個。所以他們第一步都是三個值日生一起先到水龍頭處拿水,把水打回來后,分工合作,然后誰先做完了就幫沒做完的同學。程序一樣,分工一樣,到底什么地方不同,導致最后四年二班順利完成任務,但是四年一班卻不行呢?問題原來就出在用水龍頭打水這個環(huán)節(jié)上。同學們,打水可是需要時間的,每個人只有多少分鐘?
生:20分鐘。
師:打水的時間長了,搞衛(wèi)生的時間就短了。你看,第一個大水桶打水的時間是5分鐘。中水桶?
生:3分鐘。
師:小水桶?
生:1分鐘。
師:那你猜,四年一班和四年二班在打水的時候,他們的安排有什么不同呢?思考一下。
生:(安靜思考)
師:都是這樣子打水,都是一起到那里打水,原來他們在打水時,水桶的排序不一樣,排隊的順序不一樣。怎么了?這些水桶哪些水桶先,哪些水桶后,花的時間不是一樣的嗎?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難道排隊的順序也會影響工作的結(jié)果嗎?
生:會。
師:對!真的會!所以今天,我們就站在數(shù)學的角度去研究一下排隊的問題。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什么?
生:數(shù)學廣角!
師:我們來學習的是數(shù)學廣角。(板書課題)
師:現(xiàn)在猜一猜,你說四年一班是怎么排這些水桶的順序?猜一猜,他贏了,他是怎么排這些順序的?
生:我想他們是先用最小的水桶先打水,然后再是中水桶,再用大水桶打。
師:也就是說,按照“小—中—大”這樣的順序來排。(在黑板的表格上填寫)這是這個同學的猜想。小水桶打水是幾分鐘?
生:1分鐘。
師:中水桶?
生:3分鐘。
師:大水桶?
生:五分鐘。
師:好,還有其他猜想嗎?四年二班贏了,他是按什么樣的順序?
生:我猜他是先叫中水桶,再小水桶,再大水桶。
師:按照“中—小—大”這樣的順序來排。(在黑板的表格上填寫)還有沒有別的猜想?
生:我猜他們可能是5分鐘大水桶先,接著中水桶,然后小水桶。
師:按照“大—中—小”這樣的順序來做的。(在黑板的表格上填寫)看來還有不同的意見?也就是,我們的排序止不止這3種?
生:不止。
師:我們還有其他的排序,是吧?
生:是。
師:但到底那一種順序才是最快的順序呢?我們先不急,我們先把這些水桶排隊的順序先列舉出來。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會嗎?
生:會。
師:拿出你們的練習紙,馬上列一列,同位兩個同學互相合作。
生:(在練習紙上列順序)(00:13:09——00:15:00)
師:列舉完的請舉手。還有哪些順序?你做到不重復,不遺漏了嗎?做完的邊舉手邊檢查。請個同學說說,這些水桶排隊有哪些順序呢?(生邊匯報師邊板書)
生:“小—中—大”
師:已經(jīng)有了,說說沒有的。
生:“小—大—中”
師:你把它放在哪里?第幾欄?
生:最后。
師:最后?想想老師為什么會問你這個問題。然后?
生:“大—小—中”
師:寫在哪里?
生:第四欄。
師:這一欄還是這一欄?
生:第四……第五……
師:你說一說,你的順序是什么?
生:“小—中—大”
師:“小—中—大”已經(jīng)有了,“小—大—中”也已經(jīng)有了。想想,(指板書)老師為什么要這樣排列?找到方法規(guī)律了嗎?
生:“大—小—中”
師:在哪里?
生:第二個。
師:“大—小—中”
生:“中—大—小”
師:完了嗎?都列舉完了嗎?沒有重復沒有遺漏嗎?
生:沒有。
師:為什么你這么確定?有什么方法?
生:先把“大”先排出了,再排兩個“中”,再排兩個“小”開頭的。
師:聽懂他的話了嗎?
生:聽懂。
師:也就是我們在排隊的時候,如果我們按照順序來排的話,才會做到不重復不遺漏。奇怪了,其實無論怎么排,打水的時間是不是一樣的?
生:不是…是…
師:為什么是一樣的?你來說說。
生:因為每5分鐘打水、3分鐘打水、1分鐘打水加起來都是一樣的數(shù)。
師:都是多少?
生:9
師:都是9分鐘。恩,這是他的見解。無論怎么排都是5+3+1=9。有什么區(qū)別呢?下面我們來看看有什么區(qū)別。好,我們來看看,我們來算一算,這三個人,他們打水的時間總和是不是一樣的?我們來看看,他們的打水時間:大水桶幾分鐘?
生:5分鐘。
師:中水桶呢?
生:3分鐘。
師:小水桶呢?
生:1分鐘。
師:那第一個人用了……?
生:5分鐘。
師:第二個人呢?
生:3分鐘。
師:別忘了,他不等啊?他不等前一個人嗎?
生:8分鐘。
師:為什么是8分鐘?唉,反應過來了,我說就不一樣嘛。
生:因為第1個人已經(jīng)用了5分鐘,第二個人用了3分鐘,然后5分鐘加3分鐘就等于8分鐘。
師:前面的5分鐘是干嘛的?
生:前面的5分鐘是打大水桶的。
師:也就是說第二個人到底用了幾分鐘?
生:8分鐘……3分鐘……
師:8分鐘還是3分鐘?
生:8分鐘。
師:怎么是8分鐘?明明是3分鐘?同位說說,明明是3分鐘,為什么是8分鐘?
生:(同位討論)
師:有答案了嗎?
生:有!
師:那一起告訴我,為什么是8分鐘?
生:因為……
師:用個算式來告訴我行不行?
生:5+3=8
師:對呀。前一個人打水,后一個人還得要等啊。第三個人要用多少分鐘?好,一起說!
生:9分鐘。
師:怎么算出來的?
生:5+3+1=9
師:對,如果按這樣的排序,第一人用了5分鐘,第二人用了(5+3)分鐘,第三個人用了(5+3+1)分鐘,三個人打水一共用了多少分鐘?
生:9分鐘。
師:(作無奈狀)第一人用了5分鐘,第二人用了(5+3)分鐘,第三個人用了(5+3+1)分鐘,三個人打水一共用了多少分鐘?你看看一些舉手的同學,他們算得多快呀。好,你來。
生:一共用了20分鐘。
師:好,你來補充。
生:一共用了22分鐘。
師:好,請坐。我們一起來算算看看是不是。用了幾個5分鐘?
生:3個。
師:用了3個5分鐘。繼續(xù)說。
生:2個3分鐘。
師:真行。2個3分鐘,用了……1個1分鐘。好,我們來算算,這是15,這是6,這是1,多少?
生:22
師:用了22分鐘。三個人一共用了22分鐘來打水。那他們搞衛(wèi)生……?
生:沒時間了。
師:有,怎么沒時間呢?他們搞衛(wèi)生用了多少時間?第一個人有多少分鐘?
生:5分鐘。
師:有多少分鐘搞衛(wèi)生?
生:15分鐘。
師:對,有15分鐘搞衛(wèi)生。第二個人?
生:12分鐘。
師:算得快!第三個人?
生:11分鐘。
師:有11分鐘搞衛(wèi)生。一共搞衛(wèi)生用了多少時間?
生:38分鐘。
師:用了38分鐘。除了這樣的算法,還有沒有更快的算法?1個人有20分鐘,3個人有?打水就用了?
生:22分鐘。
師:所以他這里用來多少分鐘?怎么列式?
生:20×60
師:20×3就是60,一共用了60分鐘,減去?
生:減去22分鐘
師:等于?
生:等于38分鐘。
師:他跟我一樣,都是近視,我能理解他,離得遠看不清。你看,有兩種算法都能算出來是38。剛才我們算了大水桶、中水桶、小水桶這樣的順序,“大—中—小”。那么我們再挑一個來算一算。你們剛才說花的時間是一樣的,現(xiàn)在我們來看一看,是不是真的一樣。一起來算,如果按照“大—小—中”,那是5分鐘……
生:1分鐘,3分鐘。
師:第一人5分鐘。
生:第二人(5+1)分鐘。
師:第三人?
生:(5+1+3)分鐘。
師:那總和是多少分鐘?搞衛(wèi)生的時間又是多少分鐘?你會算嗎?能不能?
生:能?
師:接著下來這些你都能算嗎?我們同位合作,看看那個同學合作得好,抓緊時間把它算出來。
生:(學生計算)
師:有些同學一個在寫一個在算,這樣就快了。
生:(學生計算)
師:好,請把筆放下。來,我們一起看。剛才有的同學合作得非常好,一個算上一題,一個算下一題,這叫節(jié)省時間。今天我們研究的也是有關合作的問題啊。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剛才算的這一個大中小桶最后這個時間是多少?
生:……
師:幾個5?
生:3個5
師:繼續(xù)說?
生:2個1
師:反應很快,繼續(xù)……
生:1個3
師:15+2+3等于28分鐘。所以搞衛(wèi)生用了……
生:……
師:怎么沒聲音呀?哦,原來是之前我寫錯了。難怪,我就說怎么都沒聲音的呢。15+2+3=20才對。好,繼續(xù),60-20=40分鐘。好,接著,中小大的順序,能不能反應快一些呢?好,我們一起來。
生:……
師:幾個3?請看!三個3!幾個1?
生:兩個1,一個5。
師:3*3+2*1+5*1=?
生:16
師:接著……
生:60-16=44
師:好,接著,這里……
生:這里是3,這里是3+5,這里是3+5+1
師:猜,我為什么不寫這一個。我不寫這一個我都能列這個算式。板書33+53+5+1
這里是幾個3?
生:三個3。
師:三個3,兩個5,加一個1,等于……?
生:……
師:不要在誤導我。到底是多少?
生:20
師:搞衛(wèi)生的`時間是60-20=40分鐘,好,繼續(xù)!這里是……
生:11+51+5+3
師:幾個1?
生:三個1。兩個5,加一個3。
師:等于……
生:16
師:等于16。
生:60-16=44分鐘。
師:我都覺得煩了。干嘛寫這個呢?我不寫這個能寫這個嗎?
生:能!
師:怎么樣?三個1,兩個3,一個5(列式)等于……?
生:16……14……
師:14
生:60-14=46
師:我們知道,不同的排序,打水的時間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搞衛(wèi)生的時間就不一樣。你猜,四年2班贏了,他用的是哪種的排列順序呢?
生:……
師:剛才誰猜對呢?都沒有人舉手。好現(xiàn)在一起手,是哪一種排列順序?
生:第6種。
師:也就是說,四年2班用的是第6種的順序。對了,四年1班輸在哪里呢?他們用了第一鐘的順序。用第一種的順序跟用了第六種的順序,最大的區(qū)別在哪里?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這些算式……我們一起來看屏幕。(屏幕顯示條形圖)如果我們按照小中大的順序來排的話,我們發(fā)現(xiàn),3個人都是有20分鐘。但第一個人打水1分鐘,搞衛(wèi)生19分鐘。第二個人打水4分鐘,搞衛(wèi)生16分鐘。第三個人打水9分鐘,搞衛(wèi)生就用了11分鐘。所以,如果按照小中大這樣的順序來排的話,用了14分鐘打水,用了46分鐘搞衛(wèi)生。這就是四年2班的順序。而四年1班他們采用的是……剛好反過來,大中小的順序。都有20分鐘,第一個人用了5分鐘,第二個人用了8分鐘,還剩下12分鐘。三個人用了9分鐘,還剩下11分鐘。所以他打水用了22分鐘,搞衛(wèi)生用了38分鐘。贏的策略跟輸?shù)牟呗。搞衛(wèi)生的時間就相差了多少分鐘?
生:相差了8分鐘。
師:相差了8分鐘。就是因為這8分鐘,四年1班輸了,四年2班贏了?纯矗瑒偛磐瑢W們說打水,不管那桶怎么排,都是用了9分鐘。這句話只對了一半。是誰用了9分鐘?
生:最后一人。
師:是最后一人用了9分鐘,但是他們前面的同學用的時間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不一樣!所以,現(xiàn)在想想,如果我要節(jié)省這些打水的時間……這是不是打水的時間啊?是打水的時間嗎?那他為什么這里用了5分鐘,這里用了8分鐘呢?前面的5分鐘是用來干嘛的?
生:等第一個。
師:等第一個,也就說他把時間花在了等前面人的身上。所以,想想,這是不是打水的時間?是什么時間?
生:等待的時間。
師:對。這根本就不是打水的時間,其實他是把時間花在了等這里。是等候的時間。而真正用來搞衛(wèi)生的時間是后面的這一半。那現(xiàn)在,你想想,如果要贏的話,應該按怎么樣的排序才能贏呢?把什么放在前面?把什么放在后面?同位兩個商量一下。
生:(學生討論)
師:好,誰來說一說?這個小男孩來說。
生:先把小中大放在第一個。
師:也就是說,把什么排在第一,把什么排在第二,把什么排在第三?
生:把小的放在……
師:什么。
生:把小桶……
師:實際上就是什么少?
生:時間。
師:把時間少的放在前面。然后呢?
生:把時間中的防在第二個,最后把時間久的防在第三個。
師: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啊。
生:可以節(jié)省時間。
師:怎么會節(jié)省?誰來幫他補充?
生:就可以等候的時間少一點。
師:對。不用等前面的人等得那么久。對,你看,這就是合作操作。我們在合作工作的時候,排隊的順序,往往會影響工作效率。當然誰都不希望久等,但是在合作的時候,如果我們合理地排列這些順序,我們就可以使等的時間少一點……
生:搞衛(wèi)生的時間就多一點。
師:搞衛(wèi)生有這樣的規(guī)律,那么其他的問題上都是等候,會不會也有這樣的規(guī)律呢?好,我們來看一看。北江又在堵船了,干嘛回家堵船的?這些船啊,原來都在等候卸貨。但是碼頭只有3個船位,是可以讓輪船靠近去的,而這些船的貨物還得一船一船的卸貨。有的船貨多,瀉貨的時間就長。有的船貨物少,瀉貨的時間越短,F(xiàn)在我想解決這個河道堵塞的問題。如果你就是這個調(diào)度員,怎樣安排——預備起!一起讀。
生:……
師:猜到了嗎?那個女同學很想回答。讓她回答。
生:先讓那些小的船先卸貨,然后是中的船,最后大的船。這樣,等候的時間就花得越少。
師:你是這樣猜的,還有其他的猜想嗎?你說,你猜。
生:我猜先是小的船靠近,然后是大的船,然后是中船。
師:小的、大的、中的,是吧?好,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我想問一問,你的猜想跟剛才那個女同學接近的請舉手。
生:(學生舉手)
師:跟剛才那個男同學一樣的請舉手。
生:(學生舉手)
師:好,請放下手。那么我們來看看,是不是真的是這樣。船太多的,我們就按這位同學所說的,把它看作是一只貨物小的船,一只貨物中等的船,一只貨物比較多的船,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看看。這里有三艘船,這一艘船需要……1小時。另一艘船需要4小時,第三艘船需要8小時。我們就把它叫做小船、中船和大船。好,我們來看看,這里有句話是怎么說的?
生:只能一船一船地卸貨。
師:有什么問題?
生:要使三艘貨船的等候時間最少,應該按怎樣的順序卸貨?
師:想一想,我們準備怎樣解決?剛才你們猜想,剛才那個女同學的猜想是小——中——大,那個男同學的猜想是小——大——中。好,這樣,我們把這張紙翻到后面,請在第一欄寫出你猜想的順序。你們先別忙,我還沒說完呢。第一欄寫出你猜想的順序,然后再算它的時間。然后,你再隨便列一種順序,也算算它的等候時間,看看你的猜想對不對。行不行?
生:行。
師:好,開始做!ㄑ惨暎┛磥韯偛胚有同學沒聽懂,第一欄是你的最佳方案,第二欄是對比的方案。明白了嗎,就兩個方案就行了。
生:(學生討論,計算)
師:好,請第一個同學。做完了請舉手。(拿了兩個同學的練習紙到實物投影)。好,有答案的同學請坐好。好,這個同學,他的最佳方案是小——中——大,他的等候總時間是19分鐘。然后,他的對比方案是小——大——中。他的等候時間是23分鐘。他通過這樣一對比,確實是第一方案是最好的。有沒有其他的看法?剛才那位同學不是說小——大——中嗎?是不是?那你現(xiàn)在,你自己的認為呢?站起來說一說你的看法。
生:我認為是先小后大再中。
師:現(xiàn)在你還堅持這樣的看法嗎?
生:不堅持。
師:不堅持了,那你現(xiàn)在認為呢?
生:我認為小——中——大。
師:其他同學,你們的看法如果有不同的,你可以舉手說出來。有沒有?你們都是認為按什么的順序?
生:小——中——大
師:好,那我看看是不是。由于時間的問題,老師給你們把它全部算出來了。你看看,我是按照小——中——大19分鐘,然后如果是大——中——小就是23分鐘,那我想問你們,如果按照第一種做法,它的好處在哪里?對于碼頭來說,按這樣的做法,按小——中——大的做法,它的好處在哪里?好,你來說?
生:這樣的順序會比較快。
師:最后的那只船還要等13分鐘。
生:那時間就比較長……比較少。
師:最后的那只船還是要13分鐘啊,反正全部船卸完了,對于碼頭來說,它還是13分鐘。你來說?
生:這樣子的話,卸物的時間就比較短。
師:哦,卸物的時間就比較短。請坐。我們來看一看,如果按照這種方案的話,它在幾小時后就可以空出一個船位?
生:1小時后。
師:但如果按第一種方案,它得……8小時后才空出一個船位。你看,對于碼頭來說,1個小時后它就能再接納下一艘船。但是,如果用那一種方案,它得要8小時后才接納下一艘船,那一條江還得堵8個小時,對不對?你看,我們的排隊問題不但對合作有很大的作用,合理的排隊能節(jié)省時間,而且對于碼頭的調(diào)度,公共汽車啊,機場的調(diào)度,它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呢現(xiàn)在有一門科學專門來研究排隊。好,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生:數(shù)學廣角。
師:數(shù)學廣角學習了什么?
生:排隊問題。
師:排隊時,我們怎樣安排時間,會使等候的時間短一些?等候的總時間短一些。怎樣安排?一起說。
生:小——中——大
師:按照時間少、時間中、時間大,從小到大這樣來排序。我們是怎么把它研究出來的?先怎么樣呀?
生:列舉。
師:列舉了所有的順序。接著……?
生:算。
師:算!非常好。接著我們?nèi)ニ。最后呢?/p>
生:比較。
師:比較,選出最好的方法。這是我們研究問題時常常采用的方法。從很多個方案里面通過計算選出最好的方案。好,這一節(jié)課,有收獲嗎?
生:有。
師:好,時間問題,如果你還有其他的想法,你可以下課再來告訴我,我們這一節(jié)課就先上到這里。下課。同學們再見。
生:謝謝老師。
小學數(shù)學優(yōu)秀課堂實錄 篇4
。ㄒ唬嵺`操作
1、組織談話
師: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平行四邊形,同學們都學了哪些知識,誰還記得。
生: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平行四邊形。
生:認識了平行四邊形的高。
2、媒體演示
(出示課件:小山羊的困惑。配音:一只莽撞的小山羊把一個長方形撞倒了,變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于是小山羊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是什么問題呢?)
師:現(xiàn)在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呢?
生:為什么會變成平行四邊形呢?面積是否變了呢?
師:小山羊到底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你們想不想知道呢?
。ǔ鍪締栴}:現(xiàn)在的平行四邊形和以前的長方形誰的面積大呢?)
生:一樣大。
生:我認為長方形面積大,平行四邊形面積小。
師:現(xiàn)在有兩種意見,大部分同學認為面積一樣大,個別同學認為長方形面積大。到底誰說得對呢?你們能不能想個辦法比出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
師:有什么方法驗證一下它們的面積是否一樣大呢?
生:可以算一算它們的面積的大小。
師:怎樣算呢?
生: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板書)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師:你是怎樣知道的?
生:我是看書知道的。
生:我是家長告訴的。
師:那么,為什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公式是怎么來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重點來研究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師:下面就用你自己手中的學具,試著把平行四邊形轉(zhuǎn)化成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圖形。
。ㄐ〗M合作,4人一組,然后在全班匯報)
(二)交流匯報
師:你轉(zhuǎn)化后的圖形是什么?你是怎么轉(zhuǎn)化的呢?誰能大膽的上來說一說。
生:是長方形,我是沿著高剪的。
師:你為什么這樣剪,不沿著高剪開行不行?
生: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所以只有沿著高剪開才能轉(zhuǎn)化成長方形。
師:這個長方形和原來的平形四邊形個部分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同學們仔細觀察(媒體演示轉(zhuǎn)化的過程:找出底,畫高,剪開,平移,拼補,轉(zhuǎn)化成了長方形)。
師::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有什么關系?
生:轉(zhuǎn)化后的圖形是長方形,我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長就是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高,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底乘高。
師:誰再來完整的說一遍。
師:我們通過轉(zhuǎn)化推導出來的面積計算公式和書本上的一樣。同學們真是了不起,會自己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知識了。
師: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還可以用字母表示呢?你知道怎樣表示嗎?(學生說,教師板書)
生:公式是s=ah
師:通過剛才的學生,我們知道了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公式,下面一起來解決一些具體的實際問題。
。ㄈ╈柟贪l(fā)展
1.口算下列各題。
生:第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12平方厘米。
生:第二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20平方分米。
生:第三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8平方米。
2.辨析性練習:
師:你能根據(jù)圖中給出的數(shù)據(jù)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課件出示下圖,單位:厘米)
生:是54平方厘米。
生:我不同意,因為……
師:為什么說面積不是54平方厘米?
生:我也認為不是9×6=54(平方厘米),因為6厘米這條高不是9厘米這條底上。如果沿6厘米這條高剪開拼成長方形,長方形的長就是6厘米這條高,長方形的寬卻不是9厘米這條底。所以不能用9×6=54。
師:誰再來說說。
師:讓我們來看看。下面你能計算了嗎?(課件出示)
生:2×9=18;3×6=18
小學數(shù)學優(yōu)秀課堂實錄 篇5
師:前面的課中,我們已經(jīng)知道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旋轉(zhuǎn),就能形不同的角。(同時教師演示并在黑板上出示下面各角)這些都是通過旋轉(zhuǎn)而獲得的角
師:在旋轉(zhuǎn)的過程中,你有什么疑問?
生1:如果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轉(zhuǎn)到這個位置學具演示兩條邊平平的,還是角嗎?
生2:如果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轉(zhuǎn)到這個位置:學具演示這還是角嗎?
師:這兩個問題很有價值,那么它們到底是不是角?先討論第1個問題,請大家談談己的觀點。
生1:我認為不是角,因這里是平平的,不尖了。
生2:我也認為不是角,因為它看上去好是一條直線。
生3:我反駁他們的意見,請問兩位同學,角是怎樣形成的?
生2:角是由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
生3:那么請問你看到從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了嗎?(面的同學紛紛點頭)再請問兩位同學,角還可以怎樣形成?
生1: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旋轉(zhuǎn)就形成不同的角。
生3:那么這個圖形不是這樣旋轉(zhuǎn)而成的?那怎么就不是角了呢?
師:你們?yōu)閤x的發(fā)言好不好?
生:好!
師:你們說好,不具體,好在那里?
生4:他能夠運用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尤其是運用數(shù)學概念來分析、判斷遇到的問。
師:他能自覺運用已經(jīng)學過的角的定義來解決今天的問題,就是好!
生5:我還有理由說明它是角,我們剛剛學過量角器,我認為這個角是180度,大家請看,量角器上這個180度的角就是這樣的。
師:你也朝這方面努力了,還有沒有其他意見?(生搖頭)對呀!面對“新生事物”,我們應該仔細分析,小心別,不要因為人家長得比較特殊就拒之門外。
那么,是角嗎?認為是角的請舉手。(大多數(shù)同學舉手)認為不是角的請舉手(有四五個人舉手)好,請大家談談自己的想法。
生1:我認為是,從剛才的討論中我發(fā)現(xiàn)這個圖形也是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旋轉(zhuǎn)形成的,而且是旋轉(zhuǎn)了一周,所以,我認為是角。
生2:從定義出發(fā)判斷是對的,但還是有點疑問,角是由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而這里只有一條射線,怎么是角呢?(生1撓頭思考)
生3:我補充,因為這兩條射線重合了,其實是有兩條射線的。(很多學生點頭)
生2:喔,我明白了!
。ń處熆隙ㄍ瑢W們的意見,并將這兩個角貼到黑板上。)
師:看著這么多的角,(生在下面竊竊私語)們在下面議論點什么?
生1:我們是在議論這么多各種各樣的角,看著有點眼花。
師:很亂?你現(xiàn)在最想干的是什么?
生1:我最想把它們進行分類。
生2:我還想知道每個角的名、度數(shù)。
師:今天我們就通過角的分類來進一步解這些角。(教師板書課題:角的分類)觀察一下,怎么分類?(學生陷入沉思)
師:我們每個人的信封中都有像這樣的9個角,大家動手,按自己的想法進行角的分類。
教師觀察分類情況。
A:(大多數(shù)學生分成3類)將直角、平角、周角放一堆,當作一類,再將銳角放一類,鈍角放一類;
B:(部分學生分成5類)將三個特殊角分為三類,再將銳角放一類,鈍角放一類;
C:個別生將角從小到大排列,不知如何分類。
師:請A種分類的同學板演,并說明分類想法。
生1:我認為這幾個角比較特殊,放在一起,還有的這些角比直角小,歸一類,比90度大的也歸一類。
師:剛才老師觀察了一下大家的分類情況,發(fā)現(xiàn)大家都對這幾個特殊角特感興趣,這樣吧,我們先來研究這幾個特殊角吧。教師把三個特殊角移至黑板上方:
師:對這幾個特殊角,你已經(jīng)有了哪些了解?
生1:我知道他的名稱:直角、平角、周角,我還知道直角90度,平角180度,周角360度。(同時教師板書)
板書:直角平角周角
1直角=90°1平角=180°1周角=360°
師:知道的還真不少呢,誰還有補充?
生2:我還知道他們之間的關系,平角是直角的兩倍,周角是平角的兩倍。
師:對,他們之間是有一定的系的,現(xiàn)在我邀請一位同學上臺感受一這三個特殊角,想不想親身體驗一下他之間的關系?
學生1上臺體驗,教師喊口令:左手側(cè)平舉,向右轉(zhuǎn)、再向右轉(zhuǎn),向后轉(zhuǎn)。每次轉(zhuǎn)動后問:左手所處的位置與最初的位置成什么角?
生響亮地回答:直角、平角、周角。
師:還有誰想上來體驗一下?(生紛紛舉手)看來大家都想感受下,那么我們一起來。不請注意我們一向提倡玩中學,玩中悟,希望玩好后談談它們?nèi)咧g有什么關系。全體起立,左手側(cè)平舉……
生1:兩個直角加等于一個平角的度數(shù),兩個平角相加等于一個周角的度數(shù)。
生2:平角的度數(shù)是直角的兩倍,周角的度數(shù)是平角的兩倍。
生3:周角的一半是平角,平角的一半是直角。
師:哎呀!你們的語言真豐富。∈O聛淼倪@些角你準備怎樣分?放在這個方框中哪個位置比較合適?為什么?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
交流情況反饋:
學生1上臺演示:將銳角放在直角下面,將鈍角放在平角下面。
師:(指著直角銳角一列)這些角叫什么?
生1:(撓頭)錯了,這些角不是90度,不能放在一起。(思考)
生2:將銳角放在直角左邊,鈍角放在直角右邊。這些(指銳角)比直角小,放在左面,這些角(指鈍角)比直角大,放在右面。
師:他分得好嗎?
生:好!
生3:我知道他好在哪里了,他是從小到大排列的,很講究次序。
生4:(一個迫不及待的聲音)老師我還知道,比直角小的角叫銳角,比角大的角叫鈍角。(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
師:關于鈍角、銳角還有什么補充嗎?
生3:我有補充,鈍角還要比180度小。
師:(指著上表格)通過同們的介紹和我的觀察,我也發(fā)現(xiàn)了一個規(guī)律:直角、平角、周角每種角只有一個,而銳角、鈍角每種角只有三個。
(有的學生不假思索地馬上點頭,大部分同學沉思片刻后叫起來:“不對、不對,不止三個。”)
師:銳角到底有幾個呢?我們一起來用學具擺擺看。請大家擺一個銳角,再大、再大、再大、擺一個盡可能大的銳角,(學生中現(xiàn)了鈍角)看一看誰擺的銳角有問題,銳角要---
生異口同聲:比直角小。
生1:(一個興奮的聲音叫起來)銳角一共有89個!
生2:對呀!從1度數(shù)到89度,正好是89個。
。ǹ幢砬,全班學都同意這個觀點。此時,教師一聲不吭,保持著沉默。課堂一下子沉下來。同學們反而認真思起來,過了一會兒---)
生1:我認為有無數(shù)個,我是這樣想的,厘米下面可以分成毫米,毫米下面還可以分成微米,微米下面還可以分成納米。所以我認為1度還可以分,如0.1度、0.2度……(生點頭同意)
生2:老師,也可以把一度的角對半分,(師借助畫圖演示將一度角平均分成兩份)再把一半對分。
。涸倏梢苑忠话氲囊话耄话氲囊话耄@樣分下去看不清了,怎么辦?
生3:可以用放大鏡,放大鏡不行了,用顯微鏡,顯微不行了用電子顯微鏡……
師:你們知道的真多,一起說銳角有---(生:無數(shù)個。┠敲矗g角有幾個呢?想一想,老師會讓大家怎么擺,會問什么問題?
生:老師會讓我們先擺一個鈍角,再擺一個盡可能小的鈍角,但是最小要比直角大,再擺一個盡可能大的鈍角,但是,要比平角小,我認為鈍角也有無數(shù)個。
師:今天這節(jié)課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1:銳角、鈍角有無數(shù)個。
生2:剛開始看到黑板下面那么多各種各樣的角,都暈了,現(xiàn)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師:這要感謝誰呀?
生分類!
師:角的分類上完了,你還有問題嗎?
生1:(急不可耐)老師,那張表格中在平角和周角中間空著一塊,比平角大而比周角小的角叫什么角?
生2:比角還小的角有嗎?
生3:比周角大的角還有嗎?
師:你們的問題給老師一個啟發(fā),既然比銳角小的角,比周角大的角都是一個未知領域,我們就應秉著科學的態(tài)度,不能給它框死。(擦去上面表格中左右邊線)知識無限延伸,像大海,我們所學的.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真是學無止境。
師:同學們這種敢于質(zhì)疑的態(tài)度真讓我感動,關于角的學問多著呢!若感興趣,下課還可以討論,也可上網(wǎng)收集有關資料。
(同學們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帶著更多的問題走出課堂,走向更廣闊的空間。)
這節(jié)課的教學與以往相比,我作了“三個改變”、“一個突出”。
“角的分類”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四年級第一學期的教學內(nèi)容,原課題為“角的和差”?紤]到本課的重點是知道周角、平角、直角的度數(shù)和銳角、鈍角的度數(shù)范圍,能識別這角。通過對角的分類,能準確地認識直角、平角、周角、銳角、鈍角,故改名為“角的分類”。同時也考慮到分類這一現(xiàn)象生活中到處可見,把學習建立在學生原有的生活和經(jīng)驗基礎上,讓數(shù)學帶上生活味,能讓學生有事可想,有話可說,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又滲透了一種分類的思想。
教學設計說明
這節(jié)課的教學與以往相比,我作了“三個改變”、“一個突出”。
“角的分類”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四年級第一學期的學內(nèi)容,原課題為“角的和差”?紤]到本課的重點是知道周角、平角、直角的度數(shù)和銳角、鈍角的度數(shù)范圍,能識別這些角。通對角的分類,能準確地認識直角、平角、周角、銳角、鈍角,故改名為“角的分類”。同時也考慮到分類這一現(xiàn)象生活中到處可見,把學習建立在學生原有的生活和經(jīng)驗基礎上,讓數(shù)學帶上活味,能讓學生有事可想,有話可說,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又滲透了一種分類的思想。
“角的分類”一課改變了書本上角的認識順序(先認識周角,再介紹平角、直角)。本課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學生原有對角認識基礎上,呈現(xiàn)銳角、鈍角、直角、平角、周角等圖形。在分類思想的指導下,三個特殊角同時出現(xiàn),形成了一個知識模塊,通過模糊的一問:你們對這些角已經(jīng)有了哪些了解?又形成了問題模塊。為學生的思維提供了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這一模塊中如魚得水,充分展示和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與語言達能力。
“角的分類”一改傳統(tǒng)課中學生沒帶問題走進課堂,不帶問題走出課堂的狀況。如課一開始,就讓學生帶著問題開始學習: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轉(zhuǎn)和位成一直線時,旋轉(zhuǎn)一周時,是否是角?課的最后利用空白藝術,勾起學生提問的欲望,增強問題意識。學生經(jīng)過學習討論得出了角的分類表,在這張表中兩邊都空著,在周角與平角之間也空著,空白之處最能引起人的遐想,而且能夠強烈地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產(chǎn)生問題。這時學生都按捺不住好奇提出疑問,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走向更廣闊的空間。
“角的分類”一課利用學生的認知沖突創(chuàng)設情境,突出讓學生在思辨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如: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角,也認識了動態(tài)的角但平角、周角的出現(xiàn)還是與學生原有的認知、經(jīng)驗相沖突的。又如:認識銳角、鈍角的個數(shù)是無數(shù)個又與學生現(xiàn)的知識(數(shù)的學習局限在整數(shù)范圍)相沖突。教師緊緊抓住這些“沖突”要素,使學生的思維形成相互碰撞,使整個過程成為認真思辨、積極探究和自我建構(gòu)的過程,成為情感體驗的過程。
小學數(shù)學優(yōu)秀課堂實錄 篇6
教學目標
、备兄趯嶋H情境中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掌握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⒉在觀察、分析、類比、綜合、討論等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撑囵B(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領悟?qū)W習數(shù)學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滲透事物是普遍聯(lián)系的唯物辨證思想。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苯處煱鍟朔。
師:同學們,這兩個字你們認識嗎?關于乘法的知識你已經(jīng)知道哪些?
生1:我知道幾個相同的數(shù)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
生2:我會算一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
生3:我會算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
師:你能舉個例子嗎?
生3:232=46
生4:402=80
師追問生4:你是怎么算的?
生4:4個十乘2得8個十,8個十是80。
師再說出幾道整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算式讓學生口算,挑兩題說說怎么算的。
(說明:此項設計教師不但了解了學生已有的知識情況,而且改變了傳統(tǒng)的口算卡片復習的單調(diào)形式,可謂一舉兩得。)
師:乘法的知識還有很多很多,今天我們一起研究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
、捕嗝襟w出示男孩、女孩跑步圖。
師:從圖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生:1圈跑道長400米,男孩跑3圈,女孩跑2圈。
師: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生:女孩跑多少米?男孩跑多少米?
二、自主探索,掌握方法
⒈提出問題
師:要求女孩跑多少米,怎么列式?
生:4002
師板書算式。4002怎樣算呢?小組討論。
⒉解決問題
師:誰愿意將你們組的想法告訴大家?
生1:2個400米想加就是800米。
生2:4個百乘2得8個百,8個百是800。
。ㄕf明:生2的回答是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算法與過程,應多讓幾個學生說一說。此環(huán)節(jié)學生說出多種算法,體現(xiàn)了算法的多樣化。)
、持R遷移
師:要求男孩跑多少米,你能算出得數(shù)嗎?把你的想法在小組里交流。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捶椒ū容^
師:4002和4003在口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點?
生:都是把400看作4個百來乘的。
師:有什么不同點?
生:4002不進位,4003進位。
、嫡須w納
做書上70頁想想做做第一題。
2368407250
2003680040072500
實物投影儀展示作業(yè),集體訂正。
有學生迫不及待地在座位上喊:老師,老師。
師:你有什么話想說嗎?
生:我發(fā)現(xiàn)做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只要把零前面的數(shù)和一位數(shù)相乘,再在后面添兩個零。這樣計算簡便。
(說明:學生在方法與過程的體驗中,通過一定數(shù)量的練習后,自己總結(jié)出了類似于法則的計算方法,真正實現(xiàn)了知識的探究與掌握的全過程。)
三、調(diào)動情緒,深化練習
、倍嗝襟w出示書71頁第四題圖
師:這些盒子里裝著紙,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張紙嗎?
生:不能,缺少條件。必須告訴我們每盒多少張。
師:老師透露一個秘密,每盒的張數(shù)是整百數(shù),你能猜一猜一共多少張嗎?
生1:如果每盒200張,那么一共有800張。
生2:如果每盒500張,那么一共1000張。
。ㄕf明:此設計賦予了練習的生命活力,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
、捕嗝襟w課件出示12張撲克牌的反面
師:我們來做個翻牌游戲。請同學上來找出你喜歡的一張牌,用鼠標單擊一下,牌就會翻過來,上面一道算式,請你大聲地說出得數(shù)。座位上的同學作評委,看看臺上哪個同學表現(xiàn)最好。
學生游戲,活動評價。
、扯嗝襟w出示旅游表
老師一家三口打算從江都出發(fā)外出旅游,有以下城市可供選擇。
旅游城市揚州南京常州蘇州上海
每人所需費用(元)100500200400800
師:請同學們幫老師選擇一下去哪里旅游,并計算出一家三口最少要準備多少錢?
生1:老師一家去蘇州,蘇州樂園很好玩,你孩子肯定喜歡(師生都笑了),最少需要1200元。
生2:我覺得老師一家去揚州比較劃算,只要300元。
生3:老師一家應該去上海,因為上海有許多著名建筑,最少需要2400元。
師:假如你們一家到你剛才選擇的地點旅游,你能算一算至少該準備多少費用嗎?
生:我們一家五口人去常州,至少準備1000元。
無錫
499
多媒體顯示表格后面再加一欄
師:老師一家如果想去無錫旅游,你能幫老師算一算大約準備多少錢嗎?小組討論。
生:大約準備1500元。
師:你怎么想的?
生:我想499接近500,5003=1500(元)
。ㄕf明:此練習的目的在于鞏固新知的同時讓學生意識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數(shù)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另外,最后一欄的設計培養(yǎng)了學生的估算能力。)
⒋師:電腦隨機抽獎你們見過嗎?誰來介紹一下。
生:許多號碼在屏幕上跳動,喊一聲停,號碼停止跳動,屏幕上的號碼就是中獎號碼。
師:我們也來玩玩這個游戲,不過屏幕上跳動的是算式,請你喊停的時候迅速地說出算式的得數(shù),明白嗎?
多媒體課件演示算式跳動,指名游戲。
學生熱情很高,搶著要參加,有部分學生甚至喊了起來:老師,給我一次機會吧,老師,喊我呀!
師:這樣吧,我們一起搶答,好嗎?
學生搶答,氣氛熱烈。
。ㄕf明:口算的鞏固練習,如果僅僅單純的反復計算,學生肯定不耐煩,課堂也會很沉悶,因此,針對孩子的.特點,我將鞏固練習用游戲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寓教于樂,既掌握了知識,又愉悅了身心,同時活躍了課堂。)
四、課堂總結(jié),拓展升華
同學們已經(jīng)會算一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整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根據(jù)這些知識你還能推算出什么?
生1:我能算整千數(shù)乘一位數(shù),如40004=16000
生2:我能算整萬數(shù)乘一位數(shù),如300003=90000
教后反思:
《數(shù)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提出,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內(nèi)容應當是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所以,根據(jù)新理念的要求,我對現(xiàn)行教材進行了再創(chuàng)造,將生活中的現(xiàn)實帶入課堂,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課堂中注重了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討論探究,加強了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使學生親歷獲取知識的過程,獲得成功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本課改變了以往課堂中計算教學的單調(diào)與枯燥,將生動有趣的游戲融入知識的學習中,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欲望。
小學數(shù)學優(yōu)秀課堂實錄 篇7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了解二人對策論問題,感受數(shù)學知識在游戲中的廣泛應用。
2、讓學生初步掌握必勝策略的分析方法,提升思維的水平。
3、適當滲透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
教學過程:
一、游戲引入
1、說反話游戲
1)師生共同玩游戲。
師: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
生:(齊聲說)喜歡。
師:好,今天我們就來做個游戲。這個游戲的名稱叫“說反話!,比如,我說:“我看天”,你就回答:“我看地”;我說:“我朝左”,你就回答:“我朝右”。明白嗎?
生:(覺得很簡單,大聲地回答)明白。
師:哪位同學愿意和老師來試試?
。ê芏嗤瑢W舉手,老師故意找一位男同學,該同學起身拿起話筒)
師:可以開始嗎?
生:可以。(很自信地)
師:我看天。
生:我看地。(覺得太簡單了)
師:我朝左。
生:我朝右。(感覺一點難度都沒有,面露得意之色。)
師:我張嘴。
生:我閉嘴。(很多學生在竊笑)
師:(故意提高聲音,大聲地說)我是男的。
。ㄈ嗤瑢W立刻大笑,該男生憋了半天,很無奈地說了三個字)
生:我是女的。(全場再次笑聲四起。)
師:(同樣笑著說)請坐,不能再說了,都變成女的了。(同時,與該男生親切握手。)
師:(轉(zhuǎn)向全體同學),誰愿意再來和老師比試比試?
(氣氛開始活躍,舉手的學生更多了。這次老師有意找了位女同學。)
師:可以開始嗎?
生:沒問題。
師:我朝右。
生:我朝左。(滿不在乎地。)
師:我看地。
生:我看天。(竊喜,覺得很簡單。)
師:(聲音加重)我越活越年輕。
(眾生大笑,該女生很無奈、不好意思說,老師緊追,快說快說。)
生:(沒辦法,只好說)我越活越老。
師:還有一句呢。我越長越漂亮。
。ū娚裥,該女生更不好意思說了,老師再次緊追)
生:(舉手做投降狀,無奈地說出)我越長越丑陋。
(教師立刻走上前去,握住她的手說,那是不可能的,我們剛才僅僅是做了個游戲。繼而轉(zhuǎn)向全體同學,提出問題。)
師:剛才同學們都笑了,可不能只笑。笑過以后要有思考。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剛才的游戲在玩的過程中有一個人始終占著便宜,是誰呀?
生:(異口同聲)老師
師:對,由于剛才都是老師先說,按照這樣的游戲規(guī)則,就很容易把你們逼到不好回答的境地,想不想反一下?
生:(一起大聲地喊)想。
師:好!咱們剛才說過的不重復,誰來試試?
。ù藭r,一些聰明又調(diào)皮的同學有了鬼主意,開始舉手。我在好幾個地方與學生玩過該游戲,每到一處,學生總能帶給我許多驚喜和精彩,我真的很佩服這幫小鬼,F(xiàn)摘錄今年3月29日在江蘇省徐州市學生的絕妙表達)
一鬼靈精男生張嘴到:我來自天堂。
。ㄈ珗鲂姡抑缓眯Υ穑
師:你什么意思,想讓我下地獄啊!
。ㄅ滤僬f出什么旁門左道,趕忙讓其坐下,請了一位老實的女生,沒想到,她一點也不肯嘴下留情。)
小女生:(聲音小小的)我很溫柔。
。ㄈ珗鲈俅伪,我只好苦笑著回答)
師:看看你什么意思,我不就是長得表面粗魯了點嗎,有話就直說唄。
(女生坐下,最后請了一位小個子的男生,滿指望他能說點正統(tǒng)的,讓我喘口氣,沒想到他更“狠毒”。)
小個子男生:我長壽無疆。
。ㄓ械穆犝n老師眼淚都笑出來了,我也差點笑噴,假裝生氣地說)
師:你這個小鬼,什么意思,想讓我英年早逝。⌒辛,不說了,我到徐州來上一節(jié)課連家都回不去了。(再次笑聲)
2)小結(jié)游戲
。ù藭r,學生已相當興奮,完全沒有了課前的緊張感覺,而我則趁熱打鐵,取消了上課、起立、坐下等常套的禮儀,立刻轉(zhuǎn)入正題。)
師:看來呀,在做游戲的時候,有時先說和后說結(jié)果會截然不同。我們再來玩?zhèn)游戲,好嗎?
生:(滿臉興奮地大聲答)好!
2、數(shù)數(shù)游戲
師:(故意賣關子)這個游戲好難的。
生:(滿臉期待地說)我們不怕。
師:好,既然這樣,我就不客氣了。這個游戲的名字叫數(shù)數(shù),規(guī)則是女同學先說1,男同學接著數(shù)2;女同學再接著數(shù)3,男同學接著數(shù)4……,這樣輪流下去,明白嗎?
(全體同學大笑,原來如此簡單。在輕松的氛圍中老師指揮他們按照順序輪流數(shù)數(shù)。)
生:明白。
師:女同學開始。
女生:(面帶微笑)1。
男生:(同樣的微笑)2。
女生:3。
男生:4。
……
女生:17。
男生:18。
師:停,就到這。(笑著說)我們真正要做的游戲不是這樣的,但與18有關,請看大屏幕。
二、活動探究
1、出示問題
游戲一:
兩人按自然數(shù)順序輪流報數(shù),每人每次只能報1或2個數(shù)。比如第一個人可以報1,第二個人可以報2或2、3;第一個人也可以報1、2,第二個人可以報3或3、4,這樣繼續(xù)下去,誰先報到18,誰就勝,請問誰有必勝的策略?
2、引導探究
師:誰愿意幫我們讀讀題目?
生:讀題。
師:明白游戲的意思嗎?策略是什么意思呀?
部分學生:策略就是方法的意思。
師:對,怎樣才能找到一定贏別人的方法呢?請先獨立思考。
。s兩分鐘后)
師:感覺有方法了嗎?
生:好像有了。(大部分同學此時都很茫然。)
師:這樣吧,你們同桌兩人一組,過過招,試一試剛才自己想的辦法管不管用?請開始。
。▽W生紛紛開始過招,教師走到學生中間仔細聆聽。)
。s3到5分鐘后)
師:可以交流了嗎?
生:大部分說可以,但有個別小組還在過招。
師:我們等他們一會。比過的小組可以再比試比試。
師:好。剛才勝利的學生請舉手。
。s有一半的學生舉起了手。)
師:恭喜各位勝利者!你們當中有哪位同學可以很自信地說:“我一定可以打敗別人!
(有幾位勇敢的學生積極地舉著手,老師任意選擇一位,請到講臺前。)
師:(與其握手)請問怎么稱呼?
生:×××
。ㄞD(zhuǎn)向全班同學,用帶有些故意挑斗的口氣說話。)
師:×××同學說他可以統(tǒng)統(tǒng)地打敗你們,有沒有不服氣的?
。ù藭r,有很多不服氣的學生舉手。老師轉(zhuǎn)向×××同學)
師:你覺得你可以打敗誰,就把誰請上來。
(×××環(huán)視全班同學,找了個他估計能打敗的選手。)
師:(面對挑戰(zhàn)者,笑著說),他欺負你耶。請問有沒有什么要求?
(該生大大咧咧地說,沒有任何要求。而×××卻要求先說。)
【兩人對決開始,為了表述方便,甲代表×××,乙代表挑戰(zhàn)者。】
甲:1
乙:2、3
甲:4、5
乙:6、7
甲:8、9
乙:10
甲:11、12
乙:13、14
。ù饲,全場鴉雀無聲,都在靜聽兩位同學的報數(shù)。)
甲:15(面露喜色,暗暗高興)
乙:16
甲:17、18
。撰@勝,洋洋得意。老師與乙握手,鼓勵他失敗了沒關系,回到座位上好好想想自己失敗的原因。)
師:(握著甲的手)你真棒!先說的竟然還贏了。如果你能再贏一次,老師就佩服你是真正的高手。(轉(zhuǎn)向下面的同學)有沒有敢再來挑戰(zhàn)的?我就不相信,能打不敗他。(經(jīng)老師這么一鼓勵,很多學生舉手。這次老師挑了一名同學,請上講臺。)
師:請問有什么要求沒有?(老師有意偏袒,可這位同學好像受了剛才勝利者的影響,竟然要求自己先說。)
【兩人開始對決,用丙代表新上臺的同學!
丙:1、2
甲:3
丙:4
甲:5、6
丙:7、8
甲:9、10
丙:11
甲:12(小心翼翼地報出)
丙:13、
甲:14、15(再次面露喜色,暗暗高興)
丙:16、17
甲:18
。子忠淮潍@勝,非常高興。老師與丙握手,鼓勵他失敗了沒關系,回到座位上也好好想想自己失敗的原因。)
師:(與甲親切握手,大肆表揚)你真了不起,先說、后說都能打敗別人,你真是天下無敵呀!掌聲歡送英雄上位休息!
(聽老師這么夸張地表揚他,很多學生又不服氣地舉起了手。)
師:(面向大家)各位不要著急,剛才甲同學贏得好像真有點訣竅耶。咱們先來分析分析。有沒有人發(fā)現(xiàn)甲同學在報到某一個數(shù)的時候就聲音很大,而且臉上樂得像開了花,那個數(shù)是多少?
生:(馬上有人回答)是15。
師:為什么說到15甲同學就喜笑顏開了呢?(甲同學不忙說,先聽聽別的同學怎么解釋。)
生:甲同學如果說到15,就一定能說到18。
師:(故意裝作不懂),什么意思?請你再說一遍。
(生重復。)
師:真的嗎?我們來試一試。(請甲同學與老師配合)
【師生表演】
第一種情況:
甲:15
師:16
甲:17、18
第二種情況:
甲:15
師:16、17
甲:18
師:(假裝恍然大悟似的)果真如此,都清楚了嗎?
生:清楚了。
師:(強化追問),搶到15后,如果別人報1個數(shù),咱就報幾個數(shù)?
生:2個。
師:(繼續(xù)強化追問),搶到15后,如果別人報2個數(shù),咱就報幾個數(shù)?
生:1個。
師:簡單地說,就是與對手報數(shù)時要幾個數(shù)組成一組?
生:3個數(shù)一組。
師:好!通過剛才的分析和討論,我們已經(jīng)清楚,要想搶到18,就必須搶到15,F(xiàn)在的問題就變成了怎樣才能一定搶到15呢?
【教師板書:18、15……】
。ㄓ辛饲懊18到15的分析,學生很快就能發(fā)現(xiàn),要想搶到15,就必須搶到12)
生:12.
師:真的嗎?
【任意選一位學生,再次與老師合作表演】
第一種情況:
生:12
師:13
生:14、15
第二種情況:
甲:12
師:13、14
生:15
師:(再一次用肯定的口吻)嗯,說到12后,只要與對手3個一組報數(shù),果真能搶到15。
師:現(xiàn)在的問題又變成什么了?
生:怎樣保證說到12?
師:對呀,怎樣保證說到12呢?
(有了前面的基礎,學生很快發(fā)現(xiàn)了規(guī)律。)
生:必須說到9。
師:怎樣保證說到9呢?
生:必須說到6。
師:怎樣保證說到6呢?
生:必須說到3。
師:現(xiàn)在的.問題就變成了怎樣保證說到3呢?
【教師完整板書:18、15、12、9、6、3】
。ㄉ宰魍nD后,追問)是爭取先說,還是后說?
生:必須想辦法后說。
師:對,此種情況下,我們一定要發(fā)揚風格,想盡辦法,爭取后說。別人說1,咱們說啥?
生:我們說2、3。
師:別人要是說1、2呢?
生:我們就只說3。
師:非常好!我們就是要與對手始終保持3個一組報數(shù)。
3、小結(jié)規(guī)律
師:誰能總結(jié)一下,此種游戲規(guī)則下,必勝的策略是什么?
生:要爭取后說。
師:僅僅后說就一定能贏嗎?剛才不也有后說的人輸了嗎?誰還有補充?
生:別人要是報1個數(shù),我們就要報2個數(shù);別人要是報2個數(shù),我們就要報1個數(shù)。
師:誰能跟簡潔地表達?
生:就是要和對手3個一組地報數(shù)。
師:很好!誰能把這兩條完整地說一說。
生:必勝的策略有兩條,第一,爭取后說。第二,和對手3個一組報數(shù)。
師:(對著乙)你現(xiàn)在明白剛才輸?shù)脑蛄藛?甲自己要先說的,多好的贏他的機會呀,而你卻輸了,多虧呀!
師:(對著丙)你現(xiàn)在明白剛才輸?shù)脑蛄藛?你自己上來就要求先說,雖然你的對手也有點稀里糊涂,但你也是在鋌而走險呀,輸?shù)奶上Я耍?/p>
4、體驗成功
師:必勝的兩條策略都掌握了嗎?
生:都掌握了。
師:好!想不想體驗一下打敗老師的感覺。
生:(興奮地齊聲回答)想。
師:老師今天就犧牲一回。告訴我,要想贏我,誰先報?
生:老師,您請!
師:然后呢?
生:當然是3個一組。
師:好!那我就不客氣了。
【師生對決】
師:1
生:2、3
師:4、5
生:6
師:可以報兩個數(shù)耶?
生:(笑答)嗯,我們不說了,只說1個6。
師:這幫小鬼滿精靈,還真不上當。
師:7
生:8、9
師:這回怎么知道要說兩個數(shù)了呢?
生:(笑答)當然,3個一組嗎。
師:10
生:11、12
師:13、14
生:15
師:16(16、17)
生:17、18(18)
【老師最后還故意在掙扎,換了兩套方案,也逃不了失敗的必然】
5、再次探究
師:看來同學們真的掌握了必勝的策略。如果該游戲規(guī)則不變,老師改一個字,變成誰說到18誰就輸,必勝的策略又是什么?請想一想,然后與你的同桌再過過招。
。▽W生嘗試、討論。教師走到學生中間認真傾聽。)(約兩三分鐘后)
師:可以交流了嗎?
生:可以。
師:好。剛才勝利的學生請舉手。
。ㄅe手的同學似乎比上次少了些。)
師:恭喜各位勝利者!還是老規(guī)矩,你們當中有哪位同學可以很自信地說:“我一定可以打敗別人。”
。ㄒ廊挥袔孜挥赂业膶W生積極地舉著手,老師任意選擇一位,請到講臺前。)
師:(與其握手)請問怎么稱呼?
生:×××。
(轉(zhuǎn)向全班同學,依舊用帶有些故意挑斗的口氣說話。)
師:×××同學說他可以統(tǒng)統(tǒng)地打敗你們,有沒有不服氣的?
(此時,依然有很多不服氣的學生舉手。老師轉(zhuǎn)向×××同學)
師:老規(guī)矩,你覺得你可以打敗誰,或者平時看誰不順眼,就把誰請上來。
。ā痢痢列υ,沒有不順眼的,但依然找了個他估計能打敗的選手。)
師:(面對挑戰(zhàn)者,笑著說),他像欺負你耶。沒關系,老師幫幫你,請問有沒有什么要求?
生:(可能是受定勢的影響,立刻答道)我要后說。
【兩人開始對決,為了表述方便,仍然用甲代表×××,乙代表挑戰(zhàn)者!
甲:1、2
乙:3、4
甲:5、6
乙:7
甲:8
乙:9、10
甲:11
乙:12、13
。ù藭r,全場也是鴉雀無聲,都在靜聽兩位同學的報數(shù)。)
甲:14(面露喜色,有點高興。)
乙:15、16
甲:17
乙:18
。撰@勝,很開心。老師與乙握手,鼓勵他回到座位上好好想想自己失敗的原因。)
師:(握著甲的手)你真棒!果真贏了?梢栽賮硪淮螁?(甲正在高興頭上,當然沒有意見,老師又選上一位挑戰(zhàn)者。)
師:請問有什么要求沒有?(老師還是有意偏袒,這位同學也好像受了剛才勝利者的啟發(fā),直接要求自己先說。)
【兩人開始對決,依然用丙代表新上臺的同學!
丙:1、
甲:2、3
丙:4
甲:5、6
丙:7、
甲:8、9
丙:10
甲:11(小心翼翼地報出)
丙:12、13
甲:14(再次面露喜色,暗暗高興)
丙:15
甲:16、17
丙:18
(甲又一次獲勝,非常高興。老師與丙握手,同樣鼓勵他回到座位上也好好想想自己失敗的原因。)
師:(與甲親切握手,大肆表揚)你真了不起,先說、后說也都能打敗別人,你也是天下無敵呀!掌聲歡送今天的另一位英雄上位休息!
師:剛才甲同學贏得也好像真有點門道?誰發(fā)現(xiàn)了?
生:因為說到18就輸,所以要想不輸,就一定要搶到17。
師:說得好!說到18為輸,其實與搶到17為贏是一個意思。怎樣才能保證搶到17呢?
生:我發(fā)現(xiàn)了,剛才甲同學說到14的時候就開始笑了。
師:說到14,甲同學為什么就笑了呢?
生:按照3個一組排法,就一定可以搶到17。
師:怎樣才能保證搶到14呢?
。ㄓ辛松厦娴幕A,學生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規(guī)律)
【教師對應剛才的板書:17、14、11、8、5、2】
師:現(xiàn)在的關鍵問題是如何保證搶到2呢?
生:先報。
師:先報什么?
生:先報1、2。
師:對。(面對丙同學)你很聰明,意識到此時需要先報,但你只報了1,實在可惜。(面向乙同學)你也很聰明,上個游戲必勝的策略掌握得很好,但我們的游戲改變了一點點,原來的方法可能就不管用了,以后要學會變通。
師:誰能總結(jié)一下現(xiàn)在的必勝策略是什么?
生:先報1、2,然后與對手3個一組往前滾。
師:說得好!“滾”尤其好!想不想再來體驗一把打敗別人的感覺?
生:想。
師:打敗誰呢?
生:(一起用手指著老師)你。
師:好!我再犧牲一回。要想打敗我,誰先開始?
生:我們。
師:請出招吧!
【師生開始一場沒有懸念的對決】
生:1、2
師:3、4
生:5
師:可以報兩個數(shù)耶?
生:(笑答)嗯,我們就不說,只說5。
師:真精明,還真騙不了你們。
師:6
生:7、8
師:9
生:10、11
師:12
生:13、14
師:15(或15、16)
生:16、17(或17)
師:18(輸定)
6、探求規(guī)律
師:剛才的游戲,不管是搶到18贏,還是搶到17贏。17和18都是比較小的點數(shù)。如果游戲的規(guī)則不變,最終的點數(shù)變成誰先搶到178誰贏,難道說,我們還要像剛才一樣,從17或18開始,3個一組、3個一組地往前倒推嗎?有沒有更簡捷的辦法讓我們很快知道是應該搶哪些關鍵點數(shù),是先報還是后報呢?(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與別人商量。)
。ㄟ^了一會,個別聰明的學生開始舉手)
生:用178除以3。
師:為什么呢?
生:因為從178往前倒推,不斷地減3,其實就是除以3。
(經(jīng)他這么一說,很多同學馬上恍然大悟。)
師:說得好!連續(xù)減去同一個數(shù),其實就是除法。請拿筆算一算,178除以3的結(jié)果是多少?
生:筆算(個別人在心算,很快有了結(jié)果)商59余1。
師:像這種有余數(shù)的該怎么辦?請看黑板上的兩種簡單情況:
18除以3,商幾?有沒有余數(shù)?
生:商6,沒有余數(shù)。
師:這種情況是先報還是后報有必勝的策略?
生:后報,始終保持與對手3個一組。
師:17除以3,商幾?有沒有余數(shù)?
生:商5余1。
師:這種情況是先報還是后報有必勝的策略?
生:先報。
師:先報什么?
生:余數(shù)。
師:然后呢?
生:然后再與對手保持3個一組。
師:178除以3,商59余1。這種情況下,是先報還是后報?
生:先報余數(shù)1,然后再與對手每次保持3個一組。
師:商59表示什么意思?
生:3個一組,要59個輪回。
師:除數(shù)3,剛好和游戲規(guī)則中的什么有關?
生:除數(shù)3,剛好等于游戲規(guī)則中報數(shù)最少為1個和最多2個的和。也就是1+2=3。
師:發(fā)現(xiàn)的好!游戲的點數(shù)從18改到17,又從17變到178,還有沒有變成別的數(shù)的可能?
生:當然可以。
師:能變多少?
生:(有點猶豫地)應該很多吧。
師:是的,可以變成千千萬萬個數(shù)。但不管點數(shù)變成多少,我們都可以使用今天咱們自己發(fā)現(xiàn)的解題策略,用除法去解決。
三、實踐應用
師:剛才的游戲,我們僅僅是在搶的點數(shù)上變化,規(guī)則和情境能否也變化呢?
大屏幕出示
游戲二:
甲乙兩人玩棋子。棋子總共有25個,由兩人輪流去拿,甲先取,乙后取。規(guī)定一次最多拿3個,最少拿1個,誰取得最后一個棋子就算贏。問誰能贏?如何贏法?
師:先看看這個游戲和以前的游戲有什么異同,再思考如何解決?
(學生試做,約1分鐘后交流。)
生:兩個游戲表面上不同,其實本質(zhì)一樣。用今天我們總結(jié)的方法解決
25÷﹙3+1﹚=6……1
所以,甲只要先拿到1枚棋子,然后與對手保持4個一組就一定能贏。
師:游戲從“搶18”,變成了“玩棋子”,規(guī)則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照這樣變下去,游戲可以變得無窮盡也,但我們解決問題的策略可以始終不變,這就叫智慧,這就是數(shù)學的魅力。(下課)
小學數(shù)學優(yōu)秀課堂實錄 篇8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北師大版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旅游費用”的教學要求,是讓學生從參加旅游的現(xiàn)實活動中依據(jù)給定的優(yōu)惠方案選擇較經(jīng)濟的方案,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王老師執(zhí)教的這節(jié)課,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選取了學生熟知的云南民族村、石林名勝區(qū)作為載體,通過旅游時經(jīng)常遇到的“購買門票”這一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進行探究,從而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并在潛移默化中滲透了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生活和助人為樂的教育。下面是這節(jié)課的教學片段實錄及評析。
一、創(chuàng)設情境,共同探究
1.引入。
師:同學們,在“十一”長假期間,老師家的鄰居去民族村旅游?墒窃诼眯猩玳T口遇到了難題,打電話來問我。你們想不想知道是一個什么難題。(生:想。)好,我們來幫助解決這一難題,即旅游中的數(shù)學——“旅游費用”。
【評析:創(chuàng)設有效的數(shù)學情境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建構(gòu)主義認為,學習總是與一定的社會背景,即“情境”相聯(lián)系,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情境中學習,有利于知識的建構(gòu)!
2.活動內(nèi)容之一。(出示情境課件)
民族村一日游推出A、B兩種購票優(yōu)惠方案:A.大人每位70元,小孩每位30元;B.團體5人以上(包含5人)每位50元。
問題:選哪種方案購票省錢?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情境圖,同桌互相說一說,圖中有幾種購票方案可供選擇?團體5人以上(含5人)每位50元,這是什么意思?團體票每位50元,對于個人票中大人每位70元來說怎么樣?對于個人票小孩每位30元來說怎么樣?東東家有幾個大人,幾個孩子?小麗家有幾個大人,幾個孩子?
學生反饋:
生:大人票比團體票貴,小孩票比團體更便宜。
生:東東家有4個大人,2個孩子。小麗家有2個大人,4個孩子。
生:東東家有4個大人,2個孩子是對的?尚←惣矣2個大人,4個孩子是錯的,因為圖中有1個是民族村的工作人員。
師:這位同學觀察得真仔細,同學們要向他學習。
【評析:課堂學習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過程。恰當?shù)脑u價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并成為一種正確的思維導向。】
師:大家猜一猜,他們分別選哪種方案購票省錢?
生:小麗家選A種方案省錢。
生:東東家選B種方案省錢。
教師請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并通過計算驗證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
【評析:科學家牛頓曾說過:“沒有大膽的猜測,就作不出偉大的'發(fā)現(xiàn)!苯處熥寣W生大膽猜想并親自驗證,使學生有機會應用學過的知識去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并學會一種科學探索的方法!
師:為什么東東家選B種方案省錢,小麗家選A種方案省錢?
生:因為東東家大人多,小孩少,所以選B種方案購買團體票省錢。
生:因為小麗家大人少,小孩多,所以選A種方案多買小孩票。
師生共同討論并得出結(jié)論:大人多時選B方案,小孩多時選A方案。
師:如果東東家和小麗家是好朋友,他們應該怎樣買票更省錢?
生:他們應該兩家合起來買,其中的5個大人買團體票,6個小孩買個人票。
教師小結(jié):在購票時,大人多時選B方案,小孩多時選A方案,有條件時A、B兩種方案結(jié)合更優(yōu)惠。
【評析:引導學生進行比較,使學生的認識不斷深化,進而掌握從給定的優(yōu)惠方案中選擇較合算的方案的一般規(guī)律,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3.活動內(nèi)容二。
師:3個大人,3個孩子,選哪種方案省錢?
生:選A種方案省錢。
生:選B種方案省錢。
生:3個大人和2個孩子去買團體票,剩下的1個孩子去買個人票省錢。(教師及時給予表揚)
【評析:教師通過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跳出原有的框框,靈活應用知識解決一些具體的問題,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4.活動內(nèi)容三。
師:有兩個省外老爺爺和老奶奶,忘帶老年證,身上只帶了100元錢,請問他們可不可以去民族村游玩?這時有兩家人也來民族村旅游,其中一家有2個大人,1個小孩,另一家有1個大人,2個小孩。請大家討論一下,這兩個家庭是否愿意和老爺爺老奶奶一起買團體票。(課件出示情境圖)
生:第一個家庭(2個大人,1個孩子)愿意,因為他們單獨買票需170元,如果和老爺爺他們一起買團體票只需150元,這樣可以節(jié)省20元。
生:第二個家庭(1個大人,2個孩子)不愿意,因為他們單獨買票只需130元,如果和老爺爺他們一起買團體票需150元,這樣他們就要多出20元。
生:第二個家庭也會愿意,盡管多付了20元錢,卻幫助了老爺爺和老奶奶。(教師及時給予表揚)
【評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倡導與人交往,并使學生明白在處理社會事務中既要考慮經(jīng)濟實惠,也要考慮社會責任。思想品德的教育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自然而然地滲透在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
二、應用新知,解決問題(練一練)
春城旅行社推出“石林一日游”兩種購票優(yōu)惠方案(課件出示情境圖):A.大人每位160元,小孩每位40元;B.團體5人以上(包含5人)每位100元。
問題:怎樣買票省錢?
【評析: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訓練。常規(guī)練習要適量,問題解決應進課堂。這堂課教師注意從新知識的引入到新原理的提出,以及鞏固訓練都圍繞問題解決而設計,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實現(xiàn)有限課堂的無限延伸!
小學數(shù)學優(yōu)秀課堂實錄 篇9
一、設置懸念、導入新課:
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小紅和小明進行游泳比賽,小紅行完全程用了0.8小時,小明行完全程用了3/4小時,哪位同學的速度更快?”
要解決這個問題,你有什么好辦法?
生1:把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再比較。
生2:把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再比較。
師:大家的想法都很好,要想比較兩個人的.速度,需要把這兩個數(shù)統(tǒng)一成一類數(shù),要么都是小數(shù),要么都是分數(shù),這樣才能便于比較,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分數(shù)、小數(shù)互化的一般方法。(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自主探究小數(shù)化分數(shù)的方法:
。1)出示例1:把一條3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長多少米?
師:誰來列個算式?
生:3÷10=0.3米3÷10=3/10米
師:還是這根繩子,如果平均分成5段,每段長多少米?
生:3÷5=0.6米3÷5=3/5米
師:觀察一下上面兩組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0.3=3/100.6=3/5
師:兩種不同形式結(jié)果是相等的,說明小數(shù)和分數(shù)是可以相互轉(zhuǎn)化的。同學們想一想,能不能把一個小數(shù)直接化成分數(shù)呢?
生:能,因為小數(shù)表示的就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數(shù),所以可以直接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shù),再化簡就行了。
。2)師:請大家在練習本上,嘗試把下面的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
0.4=0.07=0.24=0.123=
。3)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請學生到黑板板眼,并講解自己把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的方法,師生小結(jié)如下:
把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原來有幾位小數(shù),就在1的后面寫幾個0做分母,原來的小數(shù)去掉小數(shù)點做分子。
師: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需要注意什么呢?
生:需要化簡的分數(shù),要化簡成最簡分數(shù),還要看清楚原來的小數(shù)是幾位小數(shù)。
2、自主探究把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的一般方法:
小學數(shù)學優(yōu)秀課堂實錄 篇10
師:孩子們請看屏幕。(出示第一個傾斜度比較小的滑梯)玩過嗎?
生:(自豪地)玩過!
師:(微笑著)地球人都玩過!(出示第二個傾斜度稍大的滑梯)想玩哪個?
(大多數(shù)同學說第二個)
。◣熢俪鍪镜谌齻傾斜度很大的滑梯!暗谌齻!”不用師問,生脫口而出。稍后,好多同學笑著改變了主意:“啊,第二個!保
師:(滿意地笑了)同學們笑了,笑什么?
生:第三個太斜了。
師:這個“斜”字用得很好。
生:第三個太陡了。
師:那這三個滑梯不同在哪呀?
生:三個滑梯有高有矮。
師:對,有高有矮,還有什么不同呢?
生:(異口同聲地)角度!
師:哎呀,厲害!有一雙數(shù)學的眼睛。ㄕn件抽象出三個角)第一個滑梯不好玩,第三個滑梯不能玩。(隱去兩個角,留下第二個滑梯的角)那么滑梯的角多大才算合適呢?這就需要量角的大小,是不是?
生:是。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板書:量角的大小)
華老師創(chuàng)設的這個教學情境在當時是獨樹一幟的。在“角的度量”這節(jié)課中,好多老師只是艱難地、枯燥地、機械地讓學生量了各式各樣的角,但是沒能讓學生感受到量角的用處。究竟度量角的大小是屠龍之枝,還是學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創(chuàng)設一個怎樣的數(shù)學情境才能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感受到量角的必要性呢?這是每一個老師在教學前必須仔細思考并研究的一點。
讀到這里,我算是想明白了,為什么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時提不起興趣,覺得數(shù)學“無用”?因為老師沒有把數(shù)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相結(jié)合,沒有把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導致數(shù)學知識與實踐問題的脫節(jié)。
因此,教給學生為什么要學這個知識、這個知識有什么神奇的作用,才是學好這個知識的良好開端,也是學生學習的興趣來源。老師應該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們體會到:學會了角的度量方法,我就會知道哪個滑梯最好玩,知道衣柜里衣領的角是千差萬別的,就連牙刷上小小的角也是有講究的,爺爺?shù)囊巫涌勘骋矔蚝髢A斜一定的角。啊,學習角的度量原來這么有用,這么好玩啊,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它!
小學數(shù)學優(yōu)秀課堂實錄 篇11
教學目標:
1、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位置的位置。
2、能在方格紙上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
重點難點:
1、能在方格紙上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
2、能在方格紙上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
教學準備:
座次表、課件、方格紙、地圖紙等。
教學過程:
1、先玩尋寶的游戲,l學生將“禮物”藏在同學的課桌里,老師來找,同學提供正確的信息,但不能說他的名字、指他的位置等。其實就是要求學生說“第幾組第幾排”,孕伏確定位置的方法。然后老師藏禮物,兩個同學比賽“尋寶”,找到禮物后,說說為什么你找得那么快?強調(diào)要確定一個人的位置,必須要用兩個數(shù)字:第幾組、第幾排。
2、讓學生介紹班長、學習委員、數(shù)學課代表的位置。
3、出示座次表,讓學生把自己的姓名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4、出示坐標圖,告訴學生:我們還有另外一種表示位置的方法,并提問:
1)在這個表格中,橫線、豎線各表示什么意思?
2)指名學生上臺指出自己的位置,并說出理由。
3)學生嘗試著在方格紙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5、數(shù)對學習
你能否簡要的用數(shù)字來表示你的'位置?老師適時裝糊涂:這里的逗號表示什么?那括號又表示什么呢?你們能給這組數(shù)字取個名字嗎?
6、鞏固練習
1)在方格紙上找朋友的位置,并說出數(shù)對。
2)把地圖填寫完整
6、游戲:尋找秘密點。游戲激趣,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1)采用采訪的形式
2)學生完成座次表
3)思考并回答,學生相互補充
A:學生口答
B:學生上講臺展示作品,并說出理由
C:學生嘗試完成
D: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說出理由。
E:師生示范,然后生生示范,最后小組游戲。
通過對表格的分析,讓學生理解這種表示方法,并能正確的找到自己和他人的位置。
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理解數(shù)對表示法。
【小學數(shù)學優(yōu)秀課堂實錄】相關文章:
關于小學數(shù)學《旅游費用》課課堂實錄與評析12-14
小學數(shù)學《用字母表示數(shù)》課堂實錄12-14
數(shù)學7的乘法口訣課堂實錄01-28
《蘋果落地》優(yōu)秀課堂實錄12-14
《平行與垂直》優(yōu)秀課堂實錄片段12-13
《四季》優(yōu)秀課堂實錄12-14
小學語文名師課堂實錄01-24
《克與千克》優(yōu)秀課堂實錄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