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談除夕散文
每年臘月最后一天的晚上叫做除夕,也叫做除歲。除是“去”的意思,引申為“易”,即交替;“夕”字本意是“日暮”,引申為夜晚,含有“舊歲到此而除,明日即換新歲”的意思。除夕之夜,合家老少圍爐談心,通宵不眠,等待天明,叫做守歲
除夕之夜,年尾緊接著年頭,既送舊又迎新,真所謂“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許多古詩將這些特點寫得鮮明生動,十分精彩:“夜將寒色去,年共曉光新”——駱賓王。“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王湮!昂疅舳虪a方燒臘,畫角殘聲已報春”——方干。
守歲最早始于唐朝,唐代以前的詩人們對守歲還沒有詩詞記載。唐太守李世民《守歲》詩中有“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fēng)”之句;孟浩然在《除夜有懷》中有“守歲家家應(yīng)未臥,相思那得夢魂來”的詩句;白居易《客中守歲》的詩中有“守歲樽無酒,思鄉(xiāng)淚滿巾”的佳句。這些詩多是敘舊、回顧,反映古代人守歲時的情景。到了宋代,守歲之風(fēng)盛行,蘇東坡的“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就是對當(dāng)時守歲場景的真實寫照。
除夕守歲,送舊迎新,既懷有留戀,更充滿期待和希望。愛生命,惜光陰,在守歲的詩中時有反映。宋代席振起在《守歲》一詩中云:“相邀守歲阿咸家,蠟炬?zhèn)骷t映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明代才子文征明,在他25歲那年的除夕夜揮毫賦詩,一方面感嘆“二十五年如水去,人生消得幾番除”;另一方面又寫下自己的志趣“人家除夕正忙時,我自挑燈揀舊詩。莫言書生太迂闊,一年功夫是文詞。”真是“惜時如金”。唐代劉希夷詩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明代陳獻章寫道:“老去又逢新歲月,春來更有好花枝!边有孟浩然的“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等,都是祝愿大家年年豐收,歲歲都有新氣象的詩句。
守歲之風(fēng)盛行了這么久遠,不知今年除夕誰能守歲?
【談除夕散文】相關(guān)文章:
談除夕初中作文07-01
除夕的餃子散文07-03
有關(guān)除夕的優(yōu)秀散文07-03
今夜除夕散文隨筆07-04
除夕夜雪經(jīng)典散文08-31
除夕值班的散文隨筆07-03
談一場最舒服的戀愛愛情散文07-02
談一場不分手的戀愛優(yōu)美散文07-02
除夕之美抒情散文07-04
除夕,雪花飄舞的抒情散文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