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小學《與朱元思書》課堂實錄
師:請一位同學把課題寫在黑板上。(生紛紛舉手)
師:我找一位沒有舉手的。(指一位同學)就是你吧。你為什么沒有舉手?
生:我字寫的不好。
師:沒關(guān)系。沒有誰,不練習就把字寫好的。練習練習吧。
。ㄉ吓_板書“與朱元思書”“吳均”)
師:字寫得蠻可以嘛,雖然不能說漂亮,但是筆順都對,間架結(jié)構(gòu)都合理。要努力,大膽些,敢于表示,才有勝利。不表示,就沒有勝利。今天就是一次勝利,當了一次老師,板書課題。
(生欲回去)
師:先不要走。當老師還沒有當完呢,給大家解釋一下課題呀。
生:和……朱元思寫信。
師:“與”,應解釋為“給”,“與”有“和”的解釋,書,有寫的意思,但是在這里是名詞,應該是“信”的意思。你連起來解釋一下。
生:給朱元思的信。 師:非常棒!你再看看書,會知道,這篇文章還有一個名字。
生:《與宋元思書》
師:為什么兩個名字?到底是“朱元思”還是“宋元思”,已經(jīng)無從查考,大概過去刻板印刷的時候,刻寫不清楚,讓讀者“朱”“宋”難識別。
師:這是一篇駢體文。
師:再請一位同學當一當小老師,給大家范讀一遍課文。(生紛紛舉手,指定一生。)
。▽W生把“縹碧”中的“縹”讀成了一聲,把“窺谷忘反”的“窺”讀成了四聲。有兩個學生起來糾正。)
師:縹,我們很容易讀錯,“縹緲”中應該讀一聲,而“縹碧”中只能讀作三聲!翱~緲”還可以寫成“飄渺”,都是若有若無、隱隱約約的意思,而“縹碧”是青白色的意思。“窺”只有一個音,就是一聲。他還把一個字讀錯了,“急湍甚箭”,“湍”應是一聲,他讀成了二聲。 這封信美不美?一封信居然還寫得如此美!
下面我們一齊,齊聲把全文朗讀一遍。注意,剛才糾正的字不要再讀錯了。
生:(高聲齊讀)“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師:通過大家的讀,我也似乎看到了吳均書信中描繪的那既秀麗、又壯美的景色。大家應該知道,俗話說“三分文章七分讀”,一篇好文章假如按十分計算的話,那么,朗讀帶給人的美的享受應該占到七分。剛才大家的朗讀就是如此。
師:聽老師給大家示范一下!帮L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到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開頭兩句,應當顯得特別大氣,眼界非常宏觀;中間兩句,要顯得特別自在;而“自富陽到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應當帶著欣賞的態(tài)度,非常陶醉。來,跟老師一齊讀。
師:看看,老師是沒有看書,背誦的,試試哪位同學能夠背誦過。
。ㄒ环昼姾笥型瑢W舉手。老師示意他背誦。)
師:全體齊背。 (學生瑯瑯而背。)
師:翻譯一下,說說意思。
一生:風煙都干凈了,天和山出現(xiàn)一起的顏色。跟從著流水飄蕩,任意地向東向西。從富陽到桐廬,一百多里地,奇山異水,天下最好的。
師:風煙,沒有譯出來,是風和煙,還是風的煙?是風和煙!
人怎么跟著流水飄蕩,是游泳還是乘船?任意,應當是隨它的意,隨水的意,任憑的意思,任憑流水把我沖到東沖到西。許,是來的意思,左右的意思,不是多,一百許里,就是一百來里地,一百里左右。
師:我們再展開想像來誦讀。在我們的大腦中,要想像,天空中萬里無云,天和山都是青青的顏色。我吳均坐在船上,跟隨流水飄蕩,隨著水流任憑它把我?guī)驏|帶向西。從富陽到桐廬這一百來里呀,全是奇山異水,是天下獨一無二的,我吳均真是看不夠。 (情不自禁唱起來)‘船兒喲,你慢些走呀,慢些走’。讓我把這美麗的富春江看個夠……
。▽W生響起熱烈的掌聲,還有笑聲。)
。ㄟ吔處熓痉侗痴b,邊學生背誦。)
師:這是總寫,還是分寫。
生:是總寫。
師:總寫富春江總體的特色是什么?課文中四個字可以可以具體來概括。注意具體概括。
生:是“奇山異水”。
師:或者叫做“山奇水異”。那么,接下來,就應該分別來寫,山之奇,水之異。往下看,從哪里到哪里,分別寫的什么。
生:從“水皆縹碧”到“猛浪若奔”寫的是“異水”。從“夾岸高山”到“千百成峰”寫的是“奇山”。
師:我們再一同來背誦,先背誦“異水”局部。
(學生很快背誦過了。點名一生背誦。)
師:齊背。
。ㄓ猪懫瓞槵樀恼b書聲。)
師:寫了幾方面?
生:三方面。
師:哪三方面?
一生:先寫水色和水深,然后寫水清,再寫水急。
師:非常不錯,總結(jié)還非常簡練,都是用“‘水’怎么樣”來概括,很精彩!只是有個問題,文章有沒有直接寫水深?“千丈見底”是不是寫水深?
生:是!
生:不是!是寫水清!
師:究竟誰說的有道理?
一生:是寫水清!扒д伞笔菍懰睿墒恰扒д梢姷住本褪菍懰辶。
師:即使千丈深,仍然能夠見到底。對嗎?是寫水清。
生:就是。
師:總起來,是寫三方面,水色、水清、水急。
再背誦,背出情采來,“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帶著非常新奇的神情、非常欣賞的態(tài)度,來誦讀,要有點悠然,讀得稍微細微!凹蓖纳跫,猛浪若奔”要繪聲繪色,讀得粗重、渾厚。
。ㄉR讀)
師:甚箭,若奔,分別是什么意思?
生:甚箭,是甚于箭,比箭還快速。若奔,像奔馬一樣。
師:“于”字在這里省了。看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生:夸張和比喻。
師:大家看看以上寫異水的三個句子,前兩句和最后一句,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生:前兩句是直接描寫,后一句是間接描寫。
師:還有嗎?比如“動態(tài)”與……
生:前兩句是靜態(tài)描寫,后一句是動態(tài)描寫。
師:動靜兩兩結(jié)合,直接間接描寫兩兩結(jié)合。所以,才如此美妙。再誦讀。
。▽W生又響起瑯瑯的書聲。)
師:再讀奇山。
。▽W生又齊讀描寫奇山的一段。)
師:還是首先背誦過。分成三小節(jié)背誦。先背誦第一小節(jié),從“夾岸高山”到“千百成峰”。共24個字。這是寫山的,要背誦出氣勢來。而且,齊背的時候,那種氣勢就更強化了。
。ㄒ粫䞍,學生就背誦過了。)
師:三個地方要注意,寒樹,就是看起來陰森森的樹,樹長得茂盛而顏色幽深;負勢競上,是高山憑依著高峻的地勢競相向上;軒邈,高和遠,這里都是動詞用法,相互爭著往高處和遠處延伸。
大家看,高山是靜態(tài)的,生長也是默默的,可是,這里24個字,就寫出了夾岸高山高昂的生命力。 這種寫法,叫什么?
【小學《與朱元思書》課堂實錄】相關(guān)文章:
與朱元思書譯文07-03
與朱元思書翻譯07-03
與朱元思書作文08-29
與朱元思書原文及翻譯07-03
《與朱元思書》教學設(shè)計08-05
與朱元思書教學設(shè)計02-06
與朱元思書練習題07-04
《與朱元思書》課堂課程實錄07-04
與朱元思書練習題及答案07-04
《與朱元思書》課堂教學實錄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