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_色偷偷五月天_天天射夜夜爽_99久久免费国产特黄_1717国产精品久久

淺析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

時間:2022-07-03 01:09:15 語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析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

  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出現,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有效的策略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不同角度提出了加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應對策略。

淺析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1.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是重要的一環(huán),從教學心理學角度上講,如果抓住了學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對教學將有一個大的推動作用。興趣的培養(yǎng)就是一個重要的方面,興趣是學習成功的秘訣。

  1.1結合實際生活

  學生如果能夠憑借生活經驗,積極嘗試探索學習活動,并把所學的東西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不但能激發(fā)興趣,而且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具有形象性和啟發(fā)性,它能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增強學習動機和學習信心,不僅有助于引導學生進入數學情境,也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如高年級在教學“納稅和利息”這一部分內容之前,老師讓學生課前到附近銀行了解調查各種存款的利率及有關知識,了解利息、利息稅的計算方法等?梢酝ㄟ^具體稅務課程模擬,讓學生深切體會到數學知識對日常生活的重要性,體會到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

  1.2設置相關情景

  小學生喜歡看動畫片,教師如果能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用課堂內所學到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看到的習以為常的現象,更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如“圓的認識”這一課,講到同一個圓內所有半徑都相等時,讓大家討論:這一點原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具體的運用呢?這時動畫課件可以幫忙了,畫面上一只小猴子坐在一輛車子上,正唱著山歌,從山坡上一巔一巔地往下“滾”。看著小猴子夸張的表情動作,學生哈哈大笑,原來,車子的“輪子”是方的,猴子把“輪子”換成圓的后,哼著小曲,平平穩(wěn)穩(wěn)地向遠方駛去。

  1.3數學概念形象化

  “概念是學好數學的基礎”。學生對于數學缺乏興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能理解數學中的術語,即概念。特別是在新授課中,往往有一部分學生對有些數學概念一知半解。這就需要我們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其循循誘導。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親自活動、親身體驗,引導學生去感受、去理解數學概念,從而讓學生經常用數學的“眼光”看身邊的事物,對數學有一個較為全面、客觀的認識,愿意親近數學、了解數學、談論數學,提高學生用數學思想來看待實際問題,以及靈活運用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的力量和魅力。

  2.實施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措施。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從概念到概念,教師單*粉筆和黑板講解,勢必影響大面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素質提高。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注意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多媒體教學體現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因為它合理地繼承了傳統(tǒng)的教學媒體(如課本、語言、板書、卡片、小黑板等),恰當地引進了現代化教學媒體(如幻燈、投影、錄音、電視、磁性黑板電腦圖像等),使二者綜合設計、有機結合,既能確地傳導信息,又能及時地反饋調節(jié),構成優(yōu)化組合的媒體群。這樣能使學生視、聽觸角同時并用,吸收率高,獲得的知識靈活、扎實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3.講究課堂教學的高效化

  現代教學論認為:應變“教”的課堂結構為“學”的課堂結構,變課堂為學堂。據報載,美國中小學校的許多教師每節(jié)課只講10分鐘,剩下的時間讓學生相互交流、提問、消化,教師引導、釋疑、解惑。無獨有偶,國內已有很多學校要求教師一節(jié)課最多只講15分鐘,其余的時間讓學生“自由選擇”,教學效果也很不錯。不同的課型有各自的基本結構模式,同一課型的結構模式,也會因教學指導思想的不同、客觀教學條件的變化而變化。課堂結構高效化并不一定是大容量、快節(jié)奏和高要求,一個有活力的、高效化的課堂結構,必須具備如下六個因素:構成一個“環(huán)環(huán)緊扣、層層入深、步步有新、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處理與學生原有的認識結構相適;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的程度;學生當堂練習的數量和質量;課堂信息反饋暢通的程度,能否做到及時反愧及時調節(jié);充分有效地利用課堂教學時間。

  4.加強教師角色的合理定位

  教師要由居高臨下,注意表演,展示個人才華的傳授者變?yōu)楣餐媽W習的參與者。作為學習的參與者,教師首先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從居高臨下的權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和學生一起去尋找真理,創(chuàng)設融洽和諧的學習氛圍,與學生們分享他們的感情和想法。在整個探究活動中,教師是組織者,從提出問題到指導探索,教師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教師又扮演的是“顧問”的角色,將學生置于主導地位,引導學生在比較自由的氣氛中進行知識的“再創(chuàng)造”。在學生多角度的思考過程中,培養(yǎng)以發(fā)散思維為中心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以及科學的態(tài)度。因此,在知識的探究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去,給學困生以啟發(fā)式幫助,指導他們在探究過程中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自己去搜集和篩選資料,自己尋找答案。

  5.實施合理的課堂教學方案

  減輕教學負荷,使教學中的合理要求變成學生內在的思維渴求,使課堂向課外延伸,是素質教育所提倡的主體性教育的根本保證。素質教育要求減輕學生負擔,所以數學素質教育必須體現這一精神。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力求減輕教學負荷,對學生提出的要求必須把握適度,使合理的教學要求變成學生內在的思維渴求,從而達到課堂向課外延伸。具體地說,必須注意三點:

 。1)教師的課堂教學應有意留下讓學生自己去回味思考的內容,目的是讓學生迫不及待而又興趣盎然地去繼續(xù)學習,深入掌握知識,激發(fā)學生循著教師講課的線索去繼續(xù)閱讀材料和思考問題的興趣。

  (2)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給學生造成暫時失敗感和短時焦慮感,使學生心理處于一種不平衡狀態(tài),目的是使學生對課堂中的學習內容產生一種興然未盡之感,使數學課堂教學在有限的時間內發(fā)揮出更大的功效,真正起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作用。

 。3)創(chuàng)設教學民主氛圍,即通過課堂師生共同討論,為學生提供一個和諧民主的反饋環(huán)境和評判情景,讓學生從中能主動出聲思考,進行口語報告,這有助于開發(fā)學生思維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也有助于活化學生的思維過程,從而也強化了學生的認知發(fā)展體驗。

  參考文獻:

  1.顧衛(wèi)兵,課堂:小學數學研究性學習的根,中小學數學(小學版),2003

  2.劉忠智,張曉霞,數學教學實施指南(小學卷),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李鳳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思考與實踐,小學教育科研論壇,2003

【淺析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相關文章:

淺析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07-10

淺析初中數學的教學方法07-04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反思07-03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02-04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的課堂教學實錄07-04

小學數學《可能性》課堂教學實錄07-04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基本環(huán)節(jié)04-15

淺析新課程下初中數學的教學方法07-04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總結07-05

數學課堂教學設計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