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看云識天氣》教學案例
教學目的:
一、學習并啟發(fā)學生運用條分縷析的方法去觀察研究事物。
二、理解生動的比喻對說明事物特征的作用,體會說明語言準確性。
教學重點:掌握總分結構順序及分類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生動的說明表現(xiàn)抽象、復雜天氣特征。
教學時間: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出示小黑板、檢查字詞預習情況。
二、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云”和“天氣”有著密切關系,看云可以辨別,推測天氣的好壞,這篇說明文是怎樣把有關云和天氣的氣象知識告訴我們的?
三、討論全文結構。
四、著重研究一、二部分層次及語言特色。
。ㄒ唬┲v讀第一自然段
1、朗讀首句提問什么叫“姿態(tài)萬千”、“變化無!保
2、哪些語句分別說明“姿態(tài)萬千”“變化無!?
3、朗讀指出修辭手法?
4、這一節(jié)按什么順序寫的?
。ǘ┓治龅诙匀欢。
1、朗讀并背誦指出概括說明作用。
2、往往”、“常!眱蓚副詞起什么作用
。ㄈ┰敿氀芯扛鞣N云同天氣的關系。
1、卷云、卷積云、積云和高積云形狀、位置、厚度怎樣,是什么樣天氣?
2、雨天的“招牌”呢?三種云的特點、高度、厚度、顏色在怎樣變化?
3、“改名換姓”、“躲藏”是什么修辭手法?
4、從積云到積雨云,則是夏天出現(xiàn)的一種特殊情況,它的變化速度和以上有什么不同呢?
5、歸納與第二節(jié)關系。
。ㄋ模┯懻撊绾胃鶕(jù)云的光彩,推測天氣的情況。
1、云上有哪幾種光彩?(暈、華、虹、霞)
2、這些光彩特征怎樣?預示著什么天氣?
3、引用諺語有什么作用?
五、討論最后一段作用。
1、觀察云的形狀、光彩對我們有什么意義?
2、如何才能掌握它的變化規(guī)律呢?
3、最后告訴我們局限性作用?
六、總結課文。
七、布置作業(yè):
1、說出收集的有關氣象諺語試辨識天氣。
2、完成練習二。
板書設計:看云識天氣
。ㄓ^察)(推測)(天氣的變化)
總說:看云可以識天氣。[總—分—總][現(xiàn)象]
條理清楚高、輕、薄層次分明形態(tài)分類)
分說:怎樣看云識天氣。低、密、厚(先總后分)
(分類)光彩:暈、華、虹、霞[本質]
總說:意義與局限。
用詞準確往往、常常
科學嚴密一般、可能、漸漸等
語言通俗像.....像.....;剛才-----一霎時------;“招牌”;改名換姓
生動有趣比喻、排比、對比、擬人;諺語
幻燈片內容:
(一)、云的形狀與天氣關系(二)、云的光彩同天氣關系(略)
【《看云識天氣》教學案例】相關文章:
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07-09
《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01-07
《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04-23
看云識天氣的諺語07-04
看云識天氣諺語07-04
《看云識天氣》課堂教學實錄07-04
《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15篇)06-25
《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15篇06-25
《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 15篇04-21
《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精選15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