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實錄
檢查預習(昨天孩子們已經(jīng)讀過課文了):
讀詞語──書籍 抽屜 嚴峻 散步 勉強 披散 待了一會兒
再讀課題,你們已經(jīng)有了哪些了解?請聯(lián)系課文下面的批注和課文的第一段,(點明了時間,作者是李星華回憶的是李大釗1927年4月28日李大釗被害了)
教師:那么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時間是──?
1943年
那么女兒回憶了父親哪些事情,瀏覽課文,說說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W生瀏覽時間40秒)
學生交流:學生1講了堅持流下來的事情,教師概括這就是講了被捕前的事情
板書:
被捕前
學生2:講被捕時的事情
教師:你剛才說這番話的時候我仿佛看到了父親被捕時的情形
板書:
被捕時
學生3:父親視死如歸,說明對黨的信任
教師引導:這是被捕時還是被捕后的事情?誰來說說被捕后的情形
學生4:對敵人的不卑不亢,對家人的平靜慈祥
板書:
被捕后
教師:作者就是按照這樣的時間順序講了一個個故事這些事情離我們已經(jīng)很遙遠了,老師也不例外,所以課前也做了預習,找了資料,播放課件,教師介紹(當時的形式和李大釗受刑時間40多個小時,但是……)我像你們這樣大的時候讀過,長大后也多次讀過,但是每一次總是深深地打動我
教師:請你們默讀課文,李大釗的哪些言行深深地打動了你,做批注
教師在巡視中發(fā)現(xiàn)了典型的批注方法(批注關鍵詞語、關鍵句子,還有寫了讀后感受),以這三位同學為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繼續(xù)默讀批注
教師點評:忠于黨忠于革命,寧死不屈大義凜然堅貞不屈等等,你們寫的對的,但是李大釗也是一個人,他是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他也有血有肉,所以,他應該還有更豐富的感情,更真實的感情,請你們繼續(xù)批注,寫出真情實感,可以是一個詞語一句話,不要把所有的話都寫下來
四人小組暢所欲言,要求先告訴同學找到的是哪幾個段落,然后再說說感受,要言之有據(jù)教師一直躬身其中,在巡視中指導
集體交流:哪些所說所做打動了你
學生1:第七自然段……事態(tài)發(fā)展到了白熱化的地步……為了黨組織瓦解……
課件出示第七自然段,讀讀,剛才那位同學說了兩個意思,那你是從哪里看出事態(tài)到了白熱化的地步
教師:你讀讀2~6段,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交流句子:軍閥張作霖燒文件工友被捕(都說明局勢嚴重)“只好燒”說明不得已“父親含糊地回答我”與前面說的耐心慈祥比較,從中看出事態(tài)的嚴重“早出晚歸”表面上寫工作忙,那怎么看出嚴峻?忙的內(nèi)容不一樣了,他忙的是整理文件燒文件
教師梳理學生的回答──
那么剛才那位同學,你在體會局勢嚴重的同時,哪些詞語打動你的心呢?
。▽W生把“堅決地!弊x重了)
教師:為什么?
教師:表面上是說父親離開和留下的事情,其實離開意味著什么?留下呢?而父親作這份選擇他容易嗎?
指名讀第七自然段──自由朗讀這段──指名朗讀,教師:你在讀“多么重要”為什么這么讀?教師:這時候父親的朋友、家人最想對他說什么?而這時候父親是怎么回答呢?再讀父親的語言“我哪能離開呢?”的意思就是說?那干脆說:我不能離開你感受到什么?
再次集體朗讀第七段
第二教時
教師:那被捕時父親的哪些言行打動了大家呢?
交流:態(tài)度嚴峻與態(tài)度嚴肅比較讀讀13自然段,講講當時的情境
父親面對敵人時的不慌不忙──
在法庭上父親的哪些言行深深打動你?交流:
學生讀27自然段,感受到對孩子的愛請大家也讀讀,你們是怎么感受出來的?
學生:頭發(fā)是亂蓬蓬沒有戴眼鏡,說明受刑了,但是面對親人們的時候卻是平和,說明──
教師:敵人是怎樣折磨李大釗的?
。ㄊ高B心剝?nèi)ブ讣祝?/p>
指導朗讀19段,學生沒有讀好,教師示范讀誰有信心讀好?集體讀19段
學生交流讀22自然段,教師:你們看到了父親當時的表情嗎?
。ò捕 、沉著)
集體讀22段,這是最后一次與親人見面,父親沒有對我們說一句話,我們多么希望父親能說些什么聯(lián)系課文19~20段,想象為什么父親沒有說一句話?
學生1:不想連累我們,不讓我們卷入災難“一切都與他們沒有關系”
。▽W生聯(lián)系了27段)
教師:我還想請你們再讀讀27段
父親還會怎么想?
學生:想用自己的行為去安慰、感染他的親人不要緊張,要沉著要穩(wěn)定
教師:李星華剛到法庭的時候是怎樣的?(又哭又喊)后來呢?
(父親的平和使我們變得機靈了 )
教師:再讀讀22段第一句話和27段最后一句話,你發(fā)現(xiàn)什么了?一直在對我們說話讀懂了嗎?
(眼神)
在這生死離別時候,父親想對妻子說些什么?想對孩子說些什么?
再次自由朗讀27段,讀得能打動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指名讀
教師:對家人明明有著深深的愛,而此時卻只能默默相對,明明眷戀生命,卻只能舍身相棄,李大釗何來這么大的力量?讀讀──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jù)著
教師:指著板書說,當──他──,就因為,讀──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jù)著
播放最后的臨刑前的照片,配樂,教師介紹當時情況
讀最后部分
。ǜ赣H被害后)
教師:4月28在課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讀讀這兩處,你了解到了什么?
學生:對父親的懷念
再次集體讀課文的最后三個自然段,你感受到什么?(傷心過度不舍痛恨敵人)正是因為這樣的刻骨銘心,所以牢牢記住了這一天──4月28日
讀讀開頭和最后,發(fā)現(xiàn)什么?
(首尾呼應)
當我們讀到現(xiàn)在,是不是感覺這個日子對我們也已經(jīng)刻骨銘心有時候,我們可以用這種方法表達感情
教師:就在剛剛過去的4月28日,使李大釗逝世80周年,這80年又有多少生命在輪回,播放媒體,李大釗的塑像,把你此刻最想說的話寫下來
【評析】
人教版為什么要把這樣的老課文選入其中,周濟部長說:課本課本一課之本目的是從人性的角度去解讀文本,讓學生在咀嚼涵詠中感受人性光輝教學這樣的課文教者首先自己要感動,然后才是如何讓學生感動蔣老師做到了蔣老師的課非常沉著從容,因為她被對教育的愛感動著,被李大釗的人性光輝感動著她從親情、父親這個角度提醒學生去解讀李大釗,這個定位告訴孩子李大釗是活生生的人,是有血有肉的人,很好地把握了人性的特點
這是一堂原生態(tài)的課學生批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兩次提醒學生,表面看來是打斷學生的思維,實際上卻表現(xiàn)了教學智慧,因為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的批注都是口號式的大話,真正為學生導學導法,引路引法既是學習方法的指導,又鼓勵了一部分學生的積極性
課文也像跳水一樣有難度系數(shù),此文教學屬于難度系數(shù)比較高的篇幅長、遠離學生的生活背景,教學時必須選準著力點,抓住單元的主題和主要訓練點,長文短教蔣老師選擇的切入點是:哪些言行打動你?在具體交流時尋找相應的聯(lián)系點,輻射點,上掛下聯(lián)、有取有舍,重錘敲打的是22和27段,弱處理“被捕時”段落,目的是“把房間打開,讓孩子們先進去,觸摸自己的感受”
長文短教要把握作者情感的凝聚點、表達情感的載體點和學生學習的興趣點,三點統(tǒng)一才是切入點,點與點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現(xiàn)場要作出準確的調(diào)控,比如學生會了不要講,教師自己不懂的不要講,講了后學生也聽不懂的不要講。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計04-29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計02-08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計11篇02-08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計(11篇)02-08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計12篇02-08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計(12篇)02-08
十六年前的回憶評課稿06-01
十六年前的回憶評課稿03-20
《十六年前回憶》評課稿03-28
《十六年前回憶》評課稿(薦)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