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_色偷偷五月天_天天射夜夜爽_99久久免费国产特黄_1717国产精品久久

《故鄉(xiāng)的小路》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3-11-25 18:55:51 詩琳 語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故鄉(xiāng)的小路》的教學設計(通用13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jié)合具有溝通作用。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故鄉(xiāng)的小路》的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故鄉(xiāng)的小路》的教學設計(通用13篇)

  《故鄉(xiāng)的小路》的教學設計 1

  活動目標:

  1、大膽想象并嘗試表達小動物和風兒經(jīng)過會響的小路的情景。

  2、享受聆聽樹葉發(fā)出聲音的樂趣,萌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觀察過落葉的顏色,踩過落葉。

  2、教學掛圖,故事磁帶或CD。

  活動過程:

  一、會響的小路

  1、完整傾聽故事一遍。

  2、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這條小路為什么有聲音?

  二、誰走過小路

  1、結(jié)合掛圖,分段欣賞故事。說說誰走過小路,發(fā)出什么聲音。

  2、請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小動物走過樹葉小路的聲音。(踢踏踢踏,吱嘎吱嘎,)

  3、小刺猬對風兒說了什么?

  4、為什么風兒要踮著腳尖輕輕跑過小路?

  三、走樹葉小路

  1、帶領幼兒來到戶外的樹葉小路。幼兒一邊踩樹葉,一邊注意聆聽樹葉發(fā)出的聲音,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表達“踢踏踢踏”等情景。

  2、引導幼兒大膽想象:樹葉小路上還有誰會來?會發(fā)出什么聲音?

  活動建議:

  1、在現(xiàn)場情景的誘導下,幼兒對“樹葉小路上還有誰會來”這一問題非常樂意聯(lián)想和表達。由于小班幼兒能力有限,教師應對幼兒的回答進行提煉,如“小鴨走過小路,踢踏踢踏”,“小羊走過小路,的篤的篤”等,盡可能讓幼兒在自主表達的基礎上體驗成功。

  《故鄉(xiāng)的小路》的教學設計 2

  一、活動目標

  能隨鼓點的快慢變速走。

  知道一些保持身體各部位整潔衛(wèi)生的`方法。

  讓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針吃藥,做個勇敢的孩子。

  二、活動準備

  物質(zhì)準備:扁平繩子若干條,鼓一面。

  三、活動指導

  1、引題:今天小羊來和小朋友做游戲--"比誰站得穩(wěn)"。做完游戲,小羊還要請小朋友們?nèi)ニ易隹湍兀?/p>

  ▲教師扮小羊,發(fā)出口令,幼兒變換左右腳,看誰單腳能站得穩(wěn)。

  2、開展游戲。

  ▲玩法:把長繩放在地上當小路(每條小路可設計成各種形狀),教師敲鼓,幼兒隨不同鼓點沿繩子走路,由慢到快或由快到慢,每步都要走在繩子上。幼兒可以三人一組,在繩子上搭肩或扶腰連著走,看誰走得穩(wěn)。

  ▲三人走時,若有掉隊者,要從掉隊處重新走。

  ▲要跟隨鼓點的快慢走。

  3、活動推進。

  ▲引導幼兒自己想些路線形狀,如"8""U"字形等,提高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

  ▲幼兒動作熟練后,教師可引導幼兒按節(jié)奏邊走邊做各種動作,并適當增加合作人數(shù)。

  4、放松活動。

  ▲教師邊念兒歌《學小羊》邊做動作,幼兒模仿。

  學小羊(兒歌)

  小羊點點頭,我也點點頭;

  小羊伸伸手,我也伸伸手;

  小羊跺跺腳,我也跺跺腳;

  小羊咩咩叫,我也學你咩咩叫。

  《故鄉(xiāng)的小路》的教學設計 3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感受美妙的雪景,領略冬季的自然風光。

 。、培養(yǎng)幼兒清楚表述和大膽表演的能力。

 。场⑦M一步了解雪的特征,認識動物的不同特征。

 。础⒎e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

  【活動準備】

  1、掛圖:故事磁帶。

 。、動物頭飾:貓鼻子、鴨嘴巴、狗爪子等道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導入活動。

  二、基本部分

  1、師:冬天來到了,天空中有時會下什么?(雪)下雪后周圍景象有什么變化?走在雪地上有什么感覺?(幼兒自由發(fā)言)

 。病⑿蕾p故事《冬天的小路》。

 。、出示掛圖并提問有關故事內(nèi)容。

 。粒褐攸c理解:小動物是怎樣掃雪的?

 。拢撼醪嚼斫獠W說動詞“推”、“鏟”、“扒”、“掃”。

 。础⒂變郝牴适伦赃x道具進行表演,教師及時提醒幼兒邊做動作邊講故事。

  【活動結(jié)束】

  總結(jié)活動情況,結(jié)束活動。

  活動反思:

  天氣越來越冷了,寒冷的氣候給幼兒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不便,同時冬季又是感冒多發(fā)的季節(jié),那么增強幼兒的體質(zhì)提高幼兒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尤為重要。冬天又是美麗的季節(jié),冰雪會給幼兒帶來許多的新奇和驚喜!抖斓男÷贰愤@個故事就是講述了小動物們不怕寒冷、團結(jié)合作、助人為樂的事情,故事情節(jié)生動有趣,教育意義深刻,幼兒在欣賞感受雪景美的同時,體驗冬日里活動的樂趣,活動進行的很順利。

  《故鄉(xiāng)的小路》的教學設計 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美妙的雪景,領略冬季的自然風光。

  2、培養(yǎng)幼兒清楚表述和大膽表演的能力。

  3、進一步了解雪的特征,認識動物的不同特征。

  4、體驗明顯的季節(jié)特征。

  5、大膽說出自己對的理解。

  活動準備:

  1、掛圖:、故事磁帶。

  2、動物頭飾:貓鼻子、鴨嘴巴、狗爪子等道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導入活動。

  二、基本部分

  1、師:冬天來到了,天空中有時會下什么?(雪)下雪后周圍景象有什么變化?走在雪地上有什么感覺?(幼兒自由發(fā)言)

  2、欣賞故事《冬天的.小路》。

  3、出示掛圖并提問有關故事內(nèi)容。

  A 重點理解:小動物是怎樣掃雪的?

  B 初步理解并學說動詞“推”、“鏟”、“扒”、“掃”。

  4、幼兒聽故事自選道具進行表演,教師及時提醒幼兒邊做動作邊講故事。

  活動結(jié)束:

  總結(jié)活動情況,結(jié)束活動。

  《故鄉(xiāng)的小路》的教學設計 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冬天的小路》,懂得做好事利人利己。

  2、能根據(jù)不同動物的動作特點,理解推、鏟、扒、掃等動詞所表示的不同動作。

  3、認識雪天的特征。

  活動準備:

  PPT課件《冬天的小路》。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下雪。

  1、播放課件。

  師:你見過下雪嗎?下雪是什么樣子的?

  2、幼兒自由討論、回答。

  3、小結(jié):下雪以后,地上都是雪,很容易摔倒。所以,我們就要把地上的雪都掃干凈,才可以行走。

  二、學習故事《冬天的小路》。

  1、幼兒欣賞PPT課件。

  2、教師(提問):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動物?他們?yōu)槭裁匆獟哐?小動物們都是怎么掃雪的?(利用課件進行回顧)

  3、教師點擊課件中的'四幅畫面,根據(jù)畫面引導幼兒學習“推”、“鏟”、“扒”、“掃”等動詞。

  4、師:小動物們掃完雪怎么樣了?如果你是他們,你愿意一起去掃雪嗎?為什么?

  5、總結(jié):小動物們一起把雪掃干凈了,這樣,自己可以從小路上安全地走過去,而且其他的小動物也都不會摔跤了。他們方便了自己,也為別人做了一件好事。這樣的事情,小朋友們也一定愿意做。

  三、延伸活動。

  在下雪的時候,可以組織幼兒進行掃雪活動。

  《故鄉(xiāng)的小路》的教學設計 6

  一、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橢圓形。

  2.能夠用語言表達橢圓形的基本特征。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PPT、熊媽媽、熊妹妹、橢圓形的鏡子圖片、圓形、操作冊

  三、活動過程:

  1.以講故事的形式引入活動。

  引導語:“有一天,熊媽媽和熊妹妹一起去逛街。它們看到一家店里掛了好多的.鏡子,就走了進去。熊妹妹拉著熊媽媽走到一面鏡子前問:“媽媽,這面鏡子真奇怪!”

  2.引導幼兒認識橢圓形的基本特征。

  (1)出示橢圓形的鏡子圖片,請幼兒自由發(fā)揮。

  (2)出示圓形,讓幼兒感知橢圓形和圓形不一樣的地方。

  3.小結(jié)橢圓形的特征,重點引導幼兒能用語言表達橢圓形的基本特征。

  (1)橢圓形兩頭比圓形長。

  (2)上下對折和左右對折出來的折印不一樣長。

  4.引導幼兒說出日常生活中類似橢圓形的物體。

  5.分發(fā)操作冊,幼兒探索操作:

  (1)引導按照顏色進行分類。

  (2)引導幼兒按照大小進行排序。

  (3)以游戲的形式幫助幼兒進一步認識橢圓形。

  6.幼兒操作,老師巡視指導并重點指導能力較弱的幼兒動手操作。

  7、老師對本次活動的操作情況進行評價。

  《故鄉(xiāng)的小路》的教學設計 7

  活動目標:

  1、認識圖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初步感知半圓形和圓形的轉(zhuǎn)換關系。

  2、在活動中,讓幼兒能按教師的要求進行數(shù)學操作活動。

  3、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

  4、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鴨子頭飾一個;用各種幾何圖形拼成的小路;五角星。

  活動過程:

  一、觀看情景表演

  小鴨子走在回家的路上,一不小心摔了一跤。

  師:小鴨子你為什么摔跤?

  請小朋友們幫助它把路鋪好。

  二、鋪小路

  1、觀察小路中土坑的形狀。

  師:土坑有那些形狀的?

  請你把和土坑相同形狀的.石頭填進去,然后檢查是否填平,大小正好。

  2、教師指導幼兒進行操作活動,把圖形一一對應的填好,

  3、出示兩個半圓形討論該放在什么地方,歸納出兩個一樣的半圓合起來就是一個圓形,同時一個圓形可以分成兩個一樣的半圓形。

  三、游戲:踩石頭

  教師出示一個圖形,請幼兒迅速站到這種圖形的旁邊,看誰找得又對又快。

  四、游戲結(jié)束

  小朋友一起送小鴨子回家。

  活動反思:

  依據(jù)《綱要》精神和合理利用各種教育教學方法組織教學。并利用操作、探索、觀察這三種不可分割的教學手段突破本節(jié)活動的重難點。教師還讓幼兒通過探索獲得感知經(jīng)驗,引發(fā)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積極思考,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在活動中,教師能分配好自己的角色,起到一個引導者、合作者、支持者的作用,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本節(jié)活動還遵循了循序漸進的教育理念,由淺入深的引導幼兒去學習、游戲,孩子們對本節(jié)活動非常感興趣,學習的積極性很高,他們在玩中、在游戲中掌握了所學的知識。

  《故鄉(xiāng)的小路》的教學設計 8

  活動目標:

  ⒈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說象聲詞。

 、蚕硎荞雎牁淙~發(fā)出聲音的樂趣,萌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⒈觀察過落葉的顏色,踩過落葉。

 、补适麓艓。

 、承游锪Ⅲw形象

  活動過程:

  一、走一走會響的小路

  這里有一條小路,我們一起去走一走吧,(帶領幼兒走一走會響的小路)

  師:剛才我們走在這條小路上發(fā)出了什么聲音?原來這是一條會響的小路

  二、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容

  師:剛才我們走在小路上,發(fā)出了各種好聽的聲音,小動物們聽到了也想來走走這條會響的小路,有誰會來呢?我們來聽。

  ⒈傾聽故事開始……“像在玩!

 、补适吕镉姓l來走了會響的小路?

 、吃俅涡蕾p前半段,學說樹葉發(fā)出的聲音

  小動物們走的時候,和我們一樣也發(fā)出了好聽的聲音,發(fā)出的`是什么聲音呢?我們再來聽一遍

 、承』ㄘ埵窃趺磥淼叫÷飞系?它走在小路上發(fā)出了什么樣的聲音?、像在干什么?

  ⒋小白兔是怎么來到小路上的?發(fā)出了什么聲音呢?像在干什么?

 、嫡l發(fā)出了蟋嗦蟋嗦的聲音?它是怎么走的?小刺猬蟋嗦蟋嗦在小路上干什么?

 、缎游镌跁懙男÷飞仙⒉、跳舞、玩耍,你們喜歡會響的小路嗎?

 、仿,誰來了?風來了,樹葉會怎么樣?沒有了樹葉,小路還會響嗎?我們要和風兒怎么說?快告訴風兒不要刮走樹葉。(一起學說:風兒,請你不要刮走樹葉,樹葉的聲音多好聽啊。┪覀兟犅犘〈题趺凑f?

 、嘎犚娏诵∨笥押托〈题脑,風兒刮走樹葉了嗎?

  三、表演,鞏固學說

  你愿意和小動物一起走會響的小路嗎?要和它們發(fā)出一樣的聲音哦!

  《故鄉(xiāng)的小路》的教學設計 9

  活動目標:

  1.運用相近色間隔涂色的方法,表現(xiàn)季節(jié)的色彩效果。

  2.根據(jù)畫面色彩,想象表現(xiàn)四季的主要特征。

  3.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jié)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范例,蠟筆

  重點難點:

  運用相近色間隔涂色

  活動過程:

  一、回憶經(jīng)驗

  導入語:從區(qū)角里小朋友欣賞到了一年四季的照片。

  關鍵提問:你們在不同的季節(jié)里找到了哪些顏色?

  小結(jié):春天是綠色的,夏天是紅色的,秋天是黃色的',冬天是寒冷的。

  二、觀察欣賞

  過渡語:老師帶你們?nèi)ヒ粭l小路上走走。

  關鍵提問:

  1.這條小路走過幾個季節(jié)?

  2.你感覺到了什么?

  小結(jié):從春天一路走到冬天,你們感覺到了每個季節(jié)獨特的美。

  三、教師示范,個別幼兒操作嘗試

  過渡語:你們想去哪個季節(jié)散步呢?

  教師示范步驟:

 。1)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

 。2)選擇一種最淺的顏色走出一條小路,遙望四周的風景

 。3)請個別幼兒示范,每塊景色都有自己不同的顏色。

  四、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創(chuàng)作要求:

  1、小組同伴間商量畫不同的季節(jié)。

  2、畫好后,嘗試把小路按照四季輪換的順序連接起來。

  五、交流欣賞

  關鍵提問:在畫中你們感覺到了什么?

  教學反思:

  本次的美工活動便是請小朋友們走在林間的四季小路上,孩子們通過各種顏色之間鑲嵌、拼接與涂染,繪出了他們心中的四季小路,在他們的世界里,四季小路又會是怎樣一番美景呢?你可以從孩子們心中了解到更多更多……這一話題,孩子們比較感興趣,都愿意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故鄉(xiāng)的小路》的教學設計 10

  活動目標:

  1、嘗試按教師指令,一個跟著一個在繩上走,發(fā)展走、平衡等動作協(xié)調(diào)性。

  2、能根據(jù)長繩的變化,探索沿曲線快走的方法。

  3、喜歡玩長繩,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4、體驗合作創(chuàng)編游戲的樂趣。

  5、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活動準備:

  物質(zhì)準備:長繩、小動物標志、提示幼兒穿運動鞋

  創(chuàng)設情境:

  1、森林,小河

  2、音樂、鋼琴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熱身活動教師扮演貓媽媽,“這么好聽的音樂,快跟媽媽來活動一下吧!”

  隨音樂熱身,重點練習膝、踝關節(jié)的動作

  二、基本部分

  1、幼兒嘗試在繩上走,體驗與平時走路的不同。

  (1)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繩子做的.小路與我們走的路有什么不同?”

  (2)幫助幼兒梳理在繩上走的技能。

  (3)小結(jié)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

  2、探索沿曲線快速走的方法。

  啟發(fā)幼兒思考如何在繩子上走的又快又好?

  幼兒探索方法,教師觀察指導

  3、集體游戲:走小路

  (1)要求幼兒隨音樂,由快至慢,由慢至快走。

  (2)設置游戲情境,請幼兒嘗試在長繩上搭肩走,看誰走得穩(wěn)。

  (3)教師觀察幼兒動作,及時指導。

  三、結(jié)束部分—放松整理教師小結(jié),聽音樂做放松活動。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積極、主動,興趣盎然,盡管動作技能有一定的難度,但幼兒不怕困難,勇于探索。在比賽中,幼兒為了追求名次,往往忽略了動作的一致性,這點需要強調(diào),同時要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故鄉(xiāng)的小路》的教學設計 11

  活動目標:

  1、在玩玩、聽聽、說說的過程中,感知理解故事內(nèi)容。

  2、想象并表達小動物經(jīng)過小路時的情景。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樹葉印章、顏料、課件、空白小路、故事錄音、視頻轉(zhuǎn)換儀

  活動過程:

  一、游戲:樹葉

  小朋友們,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呀?秋天到了,樹葉落下來了,今天老師把小朋友們都變成樹葉寶寶,一起來做游戲好嗎?

  秋風秋風吹吹,樹葉樹葉飄飄,飄到地上啦(小朋友蹲下)

  秋風秋風吹吹,樹葉樹葉飄飄,飄到凳子上啦(小朋友和老師坐好)

  二、欣賞故事《會響的小路》。

  1、完整傾聽故事一遍(放錄音)。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有關秋天的'故事,想請小朋友來聽一聽,聽完后,老師要提問,小朋友一定要聽仔細。

  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故事里有誰?

  2、結(jié)合課件,分段欣賞故事。

  那我們一看這些小動物在干什么?

  小刺猬走過小路,它在小路上做什么?發(fā)出什么聲音?學學小刺猬的動作。

  小白兔走過小路,它在小路上做什么?發(fā)出什么聲音?學學小白兔的動作。

  小蚱蜢走過小路,它在小路上做什么?發(fā)出什么聲音?學學小蚱蜢的動作。

  小刺猬對風兒說了什么?風兒是怎樣跑過小路的?學學風兒的動作。

  三、結(jié)合課件,完整欣賞故事。

  我們一起完整的來聽一聽這個故事。

  還有哪些小動物會到小路上來,它們在小路上做什么?

  四、幼兒操作活動:《鋪小路》

  1、教師介紹材料,一起幫小動物鋪一條五彩的小路。

  2、教師示范

  3、引導幼兒進行鋪小路

  《故鄉(xiāng)的小路》的教學設計 12

  活動設計意圖:

  我園位于臨安市昌化鎮(zhèn),昌化最出名就是雞血石,還有各種鵝軟石。我們學校的小花園就有用鵝軟石鋪成的小路。我們小朋友戶外活動時經(jīng)常會走過鵝軟石小路,有很多小朋友知道這是石頭路,但不知道這是鵝軟石鋪成的?有一次小朋友問我:“為什么要用鵝軟石鋪路,其它的為什么不可以?”根據(jù)幼兒的種種疑問,我特意設計這一堂課小班科學課“鵝軟石”,目的主要讓幼兒認識鵝軟石,了解鵝軟石的好處。

  活動目標:

  1、通過圖片以及實物觀察,認識鵝軟石。

  2、了解腳踏鵝軟石的`對身體的好處。

  3、體驗腳踏鵝軟石,腳底按摩的功效。

  活動重難點:

  認識并了解鵝軟石對人類身體的好處。

  活動準備:

  1、一筐鵝軟石。

  2、圖片

  活動過程:

  一、老師出示圖片1(鵝軟石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并提問:

  1、這是什么?

  2、它是什么形狀的?

  3、你覺得它像什么東西?

  二、教師出示鵝軟石,分給每一個小朋友,通過摸一摸進一步觀察

  1、這個橢圓形像雞蛋一樣的就是鵝軟石,請小朋友摸一摸,它的表面是怎么樣的?

  2、你在哪里看到過?它可以用來做什么?

  3、教師小結(jié):“鵝軟石的表面光滑可以用來鋪成小路。”

  三、出示圖片2 (人們在鵝軟石小路上走路的圖片),引導孩子觀察,并提問:

  1、請小朋友看看這張圖片的小朋友在干嘛?

  2、它們?yōu)槭裁匆邬Z軟石小路上走路?

  3、在鵝軟石小路上走路有什么好處?

  4、教師小結(jié):“我們在鵝軟石走路可以幫助我們腳底按摩,疏通經(jīng)脈,使我們長得很結(jié)實,對我們的健康成長有很大的好處哦。

  四、體驗腳踏鵝軟石

  1、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走走鵝軟石,幫我們的腳底按摩按摩吧。

  2、帶小朋友到小花園鵝軟石小路上鍛煉身體。

  《故鄉(xiāng)的小路》的教學設計 13

  活動目標:

  1、嘗試按教師指令,一個跟著一個在繩子上走,發(fā)展走,平衡等動作協(xié)調(diào)性。

  2、讓幼兒模仿動物走路,初步發(fā)展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活性。

  3、讓幼兒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長繩,音樂,碟子。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熱身活動

  教師扮演虎媽媽:“小朋友,我是你們的虎媽媽,今天的.天氣真好,快跟媽媽一起來活動一下吧”。

  小腳小腳走走,我的小腳抬起來。

  小腳小腳走走,我的小腳踮起來。

  小腳小腳走走,我的小腳跑起來。

  小腳小腳走走,我的小腳蹦起來,蹦起來。

  2、游戲——故事引出

  今天,虎媽媽請了小燕子,小白兔,小鴨子去它家做客,虎媽媽的家有點遠,要經(jīng)過一條很特別的小路,這條小路是一根又細又長的繩子鋪成的小路,F(xiàn)在就由虎媽媽帶我們走這條小路吧。ㄒ龑в變耗7吕匣⒆呗,沿著繩子走。)

  3、游戲——模仿小燕子飛

  師;小朋友,剛才你們是怎么走的,我們學了虎媽媽走路,虎媽媽走的很慢,那怎樣走速度會更快了?我們像小燕子一樣飛起來好嗎?小燕子飛起來了,飛起來了。ㄒ龑в變簝芍皇肿笥覕[動,做小燕子飛的動作,沿著繩子走。)

  4、游戲——模仿小白兔蹦蹦跳跳

  小燕子飛不動了,翅膀也扇不動了,要休息一會兒了,兔媽媽在帶小朋友學小白兔蹦蹦跳跳。(引導幼兒模仿小白兔蹦的樣子,沿著繩子蹦一蹦)一邊蹦一邊繞口令;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和白菜,蹦蹦跳跳真可愛!

  5、游戲——模仿小鴨子走

  小白兔蹦累了,一群可愛的小鴨子慢慢的朝小路走來。(引導幼兒模仿小鴨子沿著繩子走。)一邊走一邊學小鴨子叫;嘎!嘎!嘎!

  結(jié)束部分:

  剛才小朋友都玩得很累了,我們一起來放松一下吧。ㄔ谝魳返陌樽嘞拢處熀陀變阂黄鹱龇潘苫顒樱

【《故鄉(xiāng)的小路》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故鄉(xiāng)的小路》教學反思04-02

《美麗的小路》教學設計07-11

《美麗的小路》教學設計10-16

《美麗的小路》的教學設計03-08

美麗的小路教學設計03-04

故鄉(xiāng)的小路作文02-06

中班美術《小路》教學設計07-04

故鄉(xiāng)教學設計05-20

《故鄉(xiāng)》教學設計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