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_色偷偷五月天_天天射夜夜爽_99久久免费国产特黄_1717国产精品久久

人生哲學的論文

時間:2022-06-27 17:34:05 哲學 我要投稿

人生哲學的論文

  一、中國哲學中的孔子人生理想論

人生哲學的論文

  人生理想論,是中國哲學的核心部分。人生的最高準則,中國哲學里是最為豐富淵博的。

  1、孔子的“仁”的人生理想論。

  在中國哲學中,第一個提出完整的人生理想的人是孔子,孔子的人生理想就是“仁”,孔子講“仁”,他說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去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雹僭诳鬃拥睦碚撝,仁就是“博施于民而能濟眾”,這是最神圣的境界,甚至比“仁”的境界還要高!傲ⅰ本褪强梢元毩⑸疃皇且揽縿e人!斑_”就是在一方面能有所精通,可以展示給大家,幫助到別人。一個人自己追求獨立,也要使身邊的人去獨立,自己去追求騰達,也要幫助別人慢慢好起來!澳芙テ保褪钦f我們要從自己身邊入手,從我做起,由己推人。已之所欲,亦為人謀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是愛人的,這一點是肯定的。只是孔子說的愛人,他心中所認為的愛,是要愛那些有值得我們?nèi)鄣娜,也就是有實益于人的人。仁者本來就是愛人的,他們愛惜的是品德高尚的、自己能夠自強不息,也能夠幫助別人渡過難過的君子。“仁”是成己成人的,并不是姑息的愛,這樣的愛只能是耽誤了。

  “克己復禮”,在孔子的思想中,要立己立人,必須遵循禮。孔子說過:“不知禮,無以立也。”②,實行仁德,還要遵循禮的要求,也必須自己約束好自己。”“克己復禮”的首要要求就是自覺自愿,自覺自愿的用禮來約束自己,“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雹

  人生哲學的論文范文

  孔子的仁,是立人達人的,所以,要做到或者說要追求“仁”必須的是要真心實意的、實實在在的去親力親為的,只有自己身體力行,才能為人。不是有勇無謀,也不是剛毅木訥,更不是巧言令色。而是一個“濟眾”,人人都有幫助別人的能力,這個能力不論大小,只論是否真誠以待,更多的時候,不是我們對于幫助別人是力不從心,而是我們有力卻舍不得去出力。

  只要能利天下,就是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為彼,猶為己也!

  二、人生理想不遙遠,哲學不在冷落生活

  思想的發(fā)展過程,有的時候就是將分散的集合在一起,由肯定的理論變?yōu)榉穸ǖ睦碚。就是這樣分分合合,變之無窮。

  我一直在思考這樣的問題,哲學是“愛智慧”,是幫助人們提高解決困難的能力的學問。但是,在生活中,哲學沒有融入生活,或者說我們這些學習哲學的人,大部分并沒有好好的去運用哲學到我們的生活中。沒有學習哲學的人看待學習哲學的人,眼中帶著神秘和羨慕,又覺得深不可測。單純的從這一點來說,哲學在眾多人的心中,還是位于金字塔的塔尖。可望而不可即。可是,我們是普通的凡人,我們置身于社會之中,我們的生活也是依賴著社會,我們要怎么去運用我們的知識,讓哲學不在冷落生活?

  在我看來,中國哲學最大的魅力,就是告訴世人,人生活在世都應該有一個最高準則,雖然這個準則以不同的面貌出現(xiàn)在不同時間段里,但是都是要求每一個人首先自身要有很高修養(yǎng),要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覺悟。修身、立志、為學、重行、改過、自省、慎獨。單從自身修養(yǎng)來說,不過也是紙上談兵,還不是仁,不是兼愛。也只是獨善其身。生活的魅力在于未知,我們置身于生活之中,每一時刻都是直播,我們無法預料下一秒我們面臨的是什么。而生活的樂趣就是當我們面對這一秒發(fā)生的事情,我們要怎么去很好的解決。難題也就自然的出現(xiàn)了,我們要怎么去將哲學揉進生活之中呢?真正的哲學家不應該去埋怨時代忽視了哲學的存在,哲學的批判精神和特有的前瞻能力是可以成為引導力量的。

  有人說中國哲學在現(xiàn)在是最沒有用的,沿用著歷史的做的舞臺,一直一直上演著古老陳舊的研究戲碼。不是孔子到朱熹,就是從老子到莊子,是最沒有前途的。這個觀點是我聽到最犀利的指責,我也不能認同。中國哲學不是乘著“文、史、哲不分家”的東風成長起來的,中國哲學家們自古以來就已經(jīng)看的透徹,人生一世,活著不是只為自己,我們自身的力量的有時候大到我們自己都驚訝,古人早已智慧的總結了人的一生怎樣過的有意義,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大學》開篇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边@就是說發(fā)揚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賦的光明道德,發(fā)揚了善性之后,即從事治民。治民要親愛人民!盀槿司褂谌,為人臣止于敬,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于信!痹谥袊軐W里,所有的人所追求的都是憂國憂民、將家國天下裝在心里,這樣的心胸只有在慢慢的領悟中才能體會到,F(xiàn)在的生活中哲學看似好像身在天堂,孰不知,它一直都蔓延在我們的生活中,生根發(fā)芽。每個人都通過學習知識來分辨是非。在進入哲學殿堂的這些日子里,我也有所反思,是我們自身將“得”與“失”牽絆的太緊,從而我們自身就被這些紛擾所緊緊束縛。談論哲學的關懷,這個話題確實太大太空。那么,就從我們自己的自身修養(yǎng)開始,痛苦的時候變的堅強起來,把苦難當成是人生的財富,在心中裝著“博施于民而能濟眾”的愿望。認真做事、真誠待人,把自己生存的每一天都踏實負責任的對待。不要傷害別人,愛護自己,關心別人。在當下的生活中,我們求“仁”的方式可能和古人不同,但是我們可以這樣去約束好自己的行為,從而感染到我們周邊的人。

  我記得趙玲玲的書《一生至少一次哲學浴》中表達了這樣的意思:從誕生之日起,人類就無法擺脫困惑與煩惱,也必須直面生死,而周圍世界仿佛是濃霧鎖重關,常常讓我們陷入人生的沼澤。哲學就是給你一雙慧眼,就是給你一盞指路明燈,讓你看清楚自己,看清楚世界。它讓我們明白,幸福原來就在自己手中。

【人生哲學的論文】相關文章:

孔子思想人生哲學探析論文03-24

人生哲學作文07-01

人生哲學的語句07-03

人生哲學三則07-04

人生哲學座右銘06-29

人生哲學短文07-02

人生哲學的經(jīng)典說說12-01

人生哲學故事04-10

人生哲學的語句10-24

人生哲學語句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