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水洼里的小魚》評課設計
去年聽過一堂《淺水洼的小魚》,授課老師在教學上采取了步步深入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情境體會小魚的心情,引出大家體會小男孩的心情,緊緊抓住了以讀為本的教學方針,采用了多種多樣的朗讀形式。有齊讀、小組讀、個別讀、師范讀等。還有林老師設計的“如果我們就是這淺水洼里的一條魚,我們被火熱的太陽烤著,那會是一種怎么樣的滋味呢?我們會怎么想?又會怎么說呢?”這一環(huán)節(jié)非常好,通過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直接指向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并推動著情感,此時他們的話語就是學生真實的情感體驗,通過想像補白,學生與小魚的情感已融為一體,體驗角色的心理活動,強化感受,從而產(chǎn)生共鳴,在共鳴中入情,在共鳴中動情,在共鳴中生情。因此在理解“在乎”中孩子們很快就能領悟出小魚在乎的是自己的生命,它們很珍惜生命,而“我”也在乎小魚,因為“我”是位保護動物的好孩子,所以我們都“在乎”。在品讀“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個水洼前彎下腰去,撿起里面的小魚,用力地把它們?nèi)曰卮蠛!边@一句,讓學生反復的朗讀、體會。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體會到小男孩重復著幾十次,幾百次做同樣的一個動作,不叫累,不喊苦,一心想救小魚的愛心讓人肅然起敬。
探討的地方:
、僭谝龑W生品味“不停地、用力”這兩個詞語后,可采用演一演的方法,讓學生做一做撿魚的小男孩,在小男孩不停地撿魚,用力地扔魚時,師問:“孩子們,你們不停地、用力地扔魚撿魚,累嗎?”學生肯定說:“累!睅熆梢宰穯枺骸盀槭裁匆@樣做呢?”這一情境創(chuàng)設、角色的扮演,效果是否更好,這樣將學生置身于閱讀活動之中,變理解語言文字為感悟生活,從而獲得更深的感悟!
、诮虒W小魚被困在淺水洼里這一節(jié)時,學生沒有入境入情,朗讀時,學生語氣平淡。林老師就急了,所以多次引導學生該怎么讀。我認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泵總學生都有獨特體驗,我們應該尊重他們。如一個學生讀到“用不了多久,淺水洼的水就會被吸干”時,把“吸干”的音拖長。林老師說應該把“吸干”念的短小。我認為學生“吸干”拖長正是他已體會到水一點點減少,小魚越來越難受,越來越危險,急切地希望有人來救它們的心情。
【《淺水洼里的小魚》評課設計】相關文章:
淺水洼里的小魚課后反思11-29
二年級上語文《淺水洼里的小魚》評課稿07-22
淺水洼里的小魚教學反思案例07-04
《淺水洼里的小魚》教學片段實錄07-04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淺水洼里的小魚》優(yōu)秀教學設計07-04
《淺水洼里的小魚》二年級語文教學實錄07-04
哈里啰評課稿06-01
板報設計評課稿05-30
板報設計的評課稿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