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化蝶大班音樂欣賞活動的一點思考
音樂欣賞,是一種無形的藝術形式,它作用于人的感官——聽覺,使人產生激憤、哀憂、和諧、愉悅等多種情緒,音樂欣賞的過程,也就是對音樂形象的審美過程,它能陶冶幼兒的情操,開啟幼兒的智力,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的發(fā)展。然而,在實際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我們的音樂欣賞活動開展的并不多,原因很多。在發(fā)現了這個問題后,我們這個學期的一堂全園的探討課就是音樂欣賞活動。今天,聽了研討課《大班音樂欣賞活動:化蝶》后,帶給我一點思考。
音樂欣賞活動中教師對樂曲的理解
《化蝶》是我國的著名的音樂劇《梁!分薪浀涞囊欢我魳,整首曲子共分四個樂句,旋律舒緩,優(yōu)美,感人。那么作為一首這么有名的名曲,我們教師應該如何來理解呢?活動中,教師:“看蝴蝶仙子找到這么多美麗的花,真幸福,老師都好想化成蝴蝶,到音樂里去快樂地跟著花兒一起玩耍呢?你們呢,想不想化成蝴蝶呀?其實很多人跟我們一樣,聽了這首曲子也想化成蝴蝶偏偏起舞,所以啊,這首樂曲的名字就叫《化蝶》。我想老師對《化蝶》做這樣的一個解釋是否合理,畢竟這是孩子們對《化蝶》樂曲的第一次欣賞。
音樂欣賞活動的基礎
聽了這個活動之后,我更加感受到了,傾聽是音樂欣賞的重要基礎!皟A聽”是一種有意識地聽,帶有注意的“留神地聽”。在此所提及的傾聽不僅需要有注意的參與,而且往往還需要有情感的參與;顒又薪處熞龑в變撼醪叫蕾p這首樂曲,師生共同欣賞的時候,我觀察了孩子們,發(fā)現,大部分孩子不會去“傾聽”這首音樂。培養(yǎng)幼兒“學會傾聽音樂”是至關重要的,不然,整個活動的基石就不牢固,勢必影響活動效果。音樂欣賞活動不只是一堂課,它應該是日積月累的。
音樂欣賞活動對音樂的理解體驗
活動目標中指出“初步分辨樂句”。這是在傾聽感受后幼兒對音樂作品已有了初步的印象,教師要因勢利導,引導他們進一步理解、體現。活動中,教師只通過一次的欣賞講述樂曲,就讓孩子們分辨樂曲的樂句,然后用動作來表現每個樂句的停頓。這個環(huán)節(jié)走的比較快,這里的動作是模仿,不是幼兒動作的表達,因為幼兒感受不到樂句的“停頓”。這些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的語言引領,課堂重點應該明顯、突出一些。
怎樣的幼兒音樂欣賞活動孩子們才喜歡?怎樣的幼兒音樂欣賞活動才是生動活潑的?教師應該如何為幼兒音樂欣賞活動創(chuàng)設適宜的環(huán)境、環(huán)節(jié)?如何指導幼兒音樂欣賞活動?通過這次研討活動,我想,還有很多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探討。
【化蝶大班音樂欣賞活動的一點思考】相關文章:
大班音樂欣賞說課稿《化蝶》06-16
大班藝術活動:化蝶06-24
大班音樂《化蝶》說課稿06-28
大班音樂欣賞活動說課稿07-10
化蝶的作文06-03
音樂欣賞教學方法的思考與探討的論文06-25
大班音樂欣賞教學活動《加油干》教案06-21
大班小樹和小精靈音樂欣賞活動06-23
學習勞動法的一點思考07-11
《化蝶》音樂教案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