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這里面有空氣嗎》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化規(guī)劃教學系統(tǒng)的過程。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這里面有空氣嗎》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通過猜測和驗證空瓶中是否有空氣,知道一些物品的內部空間里有空氣。
2.通過猜測和驗證粉筆、石塊等物品中是否有空氣,知道一些物品的孔隙中有空氣。
3.通過拓展活動,能夠嘗試用多種方法檢測空桶中是否有空氣,進一步感知空氣的存在。
教學重難點:
知道一些物品的內部空間和孔隙中有空氣。
認識到一些物品的內部空間和孔隙中有空氣。
課前準備:
(1)水槽、兩個礦泉水瓶、抹布。
。2)粉筆、磚塊、鵝卵石,彈珠
教學過程:
一、判斷開口的空瓶和蓋上蓋子的空瓶里面是否有空氣?
1.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在我們的周圍都存在空氣,那么這連個瓶子中有空氣嗎?
2.出示兩個塑料瓶,一個蓋著蓋子,一個沒有蓋蓋子。提問:請大家猜測這兩個塑料瓶當中有空氣嗎?
預設:
1)兩個瓶中都沒有空氣
2)兩個瓶中都有空氣
3)蓋蓋子的瓶子當中有空氣,沒有蓋蓋子的瓶中沒有空氣。
4)沒有蓋蓋子的瓶中有空氣,蓋蓋子的瓶中沒有空氣。
設計意圖:學生的猜測會多種多樣,要鼓勵學生做出不同的猜測,猜測沒有對錯之分。
3.大家的猜測多種多樣,我們用什么樣的方法可以驗證我們剛才的猜測。
預設:我們將瓶子放入水中,看水中是否冒氣泡來驗證
3.每個小組準備一個裝滿水的水槽。
提醒:沒蓋蓋子的瓶子,直接放入水中;蓋蓋子的瓶子要先放入水中之后再將瓶蓋打開。
通過驗證,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預設:我發(fā)現(xiàn)無論蓋不蓋瓶蓋都會冒氣泡,這說明無論蓋不蓋瓶蓋,瓶中都是有空氣的。
設計意圖:通過實驗驗證學生的猜測,從而得知無論有沒有瓶蓋,瓶子里面都是有空氣的。
二、了解到一些物品的狹小孔隙中有空氣。
1.猜測驗證粉筆、磚塊、鵝卵石,彈珠等物體里面是否有空氣,了解到一些物品的狹小孔隙中有空氣。
2.教師展示托盤里的粉筆,磚塊,鵝卵石、彈珠。猜猜看,這些物品里面有空氣嗎?
3.你們想的都不一樣,那誰猜得對呢,有辦法證明嗎?
預設:可以把這些物品放入水中,看看有沒有小泡泡,如果看到有小泡泡,說明里面有空氣,如果沒有看到泡泡,說明里面沒有空氣。
4.有這么多的物品,我們如何進行驗證,一下子把物品全部放入水中嗎?
預設:應該一個個放入水中。
學生完成實驗并進行匯報。
5.為什么這些粉筆磚塊兒等物品放入水中會冒泡泡而彈珠和鵝卵石放入水中卻沒有氣泡呢?
預設:學生可以借助放大鏡觀察。因為粉筆、磚塊兒都有空隙。說明物體有空隙、有洞的地方就有空氣。
設計意圖:學生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猜測,引導學生思考實驗的細節(jié),根據(jù)實驗的現(xiàn)象分析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
三、拓展:判斷空桶里面是否有空氣并思考檢測方法
1.剛剛我們發(fā)現(xiàn)不管是在空瓶子里面還是在物體的小孔隙里面竟然都有空氣,是不是很神奇呀?老師還想出道難題考一考大家:這個空桶里面有空氣嗎?
2.怎么知道自己想的對不對呢?
預設:
1)可以將空桶倒扣在更大的水槽或水池里,觀察是否冒氣泡
2)也可以用小塑料袋兒在空桶里兜一兜,再將小塑料袋兒放入水中,看是否冒氣泡。
相對而言,第二種方法更加實際和簡單一些。
3.通過學習,我們在校園里、操場上、教室里找到了空氣。我們還發(fā)現(xiàn)空瓶子里、物體的孔隙里面也有空氣。
4.關于空氣還有很多有趣的問題,我們下節(jié)課接著研究。
【《這里面有空氣嗎》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空氣》教學設計04-05
空氣教學設計04-08
京東,亞馬遜上面有托嗎?07-11
《還我清新空氣》教學設計10-28
《空氣》教學設計15篇04-05
課文致空氣的教學設計07-05
空氣教學設計(15篇)05-31
空氣教學設計15篇05-28
這句話里面有什么含義嗎?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