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設計思路
設計思路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一篇節(jié)選文章,在教材中被安排為六年級第二學期“為生命喝彩”單元的一文。因此,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無疑應當定在感受海倫凱勒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對生活的熱愛。
然而,海倫凱勒的時代離現(xiàn)在的學生較為遙遠,她的故事現(xiàn)在的學生知之甚少。加之課文思想深度較大,行文思辨性很強,我所任教的六年級學生還很難理解這樣的文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以視頻介紹引入,使學生對海倫凱勒有一定的了解,并對其經(jīng)歷產(chǎn)生同情和欽佩的感情。然后將學習的重點放在正文后附上的名為《一個偉大的女性》的作家生平介紹上,重點指導學生選擇最能夠反映人物形象的典型材料進行詳略得當?shù)挠洈⒁允谷宋镄蜗蠛臀恼轮黝}更為鮮明的寫作手法。
而對難懂的正文,我選擇不做過多的糾纏。與其和學生一起深陷其中,不如帶領他們點到為止,當然,這個點,是他們能夠也應當掌握的知識點。因此,在帶領學生學習正文時,我抓住文中的反問句,使學生體會反問句在文中起到的引發(fā)思考、引出下文、層次深入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從宏觀上把握課文珍惜生命、熱愛生活的主旨。至于正文中具有較強邏輯性思辨性的內(nèi)容不錯太深入的講解。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以介紹有關海倫凱勒的視頻開始。在觀看視頻后,很多對海倫凱勒不甚了解的學生都對海倫凱勒的不幸經(jīng)歷表現(xiàn)出了深深的同情,對海倫凱勒戰(zhàn)勝困難的意志表現(xiàn)出了由衷的敬佩。教學過程中應當及時抓住學生的這種情感體驗,并且不斷加以強化,使這種情感成為課文學習的線索。具體而言,在同情的方面,可以帶領學生去嘗試體驗海倫凱勒的內(nèi)心世界。在敬佩方面,應當引導學生通過理性思考探究海倫凱勒使人肅然起敬的究竟是什么,她的精神力量從何而來,并就此切入對文本的研讀。在感性的體驗化為理性的認識的過程中完成課文的學習。
另外,書面回答課文最后海倫凱勒留給讀者的問題是這堂課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這堂課的亮點所在。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預留出足夠的時間給學生思考完成這一系列問題,并一定要在課堂上完成交流。這個環(huán)節(jié)至少應當安排15分鐘時間,學生一定會使在這個問題上投入的時間一定會呈現(xiàn)出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