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矯正幼兒嫉妒心理—個案分析案例
【個案基本情況】
1、幼兒的一般情況
諾諾(化名),女,6歲,獨生子女。認字和繪畫方面的表現(xiàn)在班里非常出色,但在肢體動作發(fā)展上很差。她喜歡看書,識字量大,認識一般圖書上的字甚至報紙上的字?釔郛嫯嫞O計、布局總是與眾不同。但在班上愛“惹是生非”,常與同伴發(fā)生爭執(zhí)。同伴們因此不大愿意與其交往,家長們也對她表現(xiàn)出一定的反感。她的莫名其妙的一些胡鬧,不僅影響了班級的正常秩序,本人也因受到排斥而心理不平衡,情緒時常異常。
2、幼兒的家庭情況
父母均為高學歷知識分子,爸爸是機關干部,媽媽是新聞中心記者,雖然工作繁忙,但盡可能陪她,教她識字,為她的愛好——繪畫,不惜將家里的墻作為她的畫板,任她在繪畫的天空自由翱翔。媽媽是一個好強的人,喜歡拿她與其他小朋友做比較,在繪畫和識字方面她表現(xiàn)突出,但媽媽卻總是說:“某某小朋友畫得可真好,要向他多學習”、“諾諾表演能力真的很不好,不如某某小朋友表演得好”等類似的話。老師告知諾諾在幼兒園的種種表現(xiàn),父母都很擔心,怕她這樣下去對其心理發(fā)展極不利。
【問題情境】
一、午覺后我在給女孩子梳頭發(fā),聽見云云哭叫起來:“老師,諾諾扯我頭上的發(fā)夾!蔽亿s忙跑過去阻止,可來不及了,諾諾嘴里邊說難死了,邊無情地扯斷了云云發(fā)夾上的蝴蝶花。云云見狀傷心地哭了。諾諾反而顯示出一副發(fā)泄后的滿足的表情。糾其原因:早上云云入園時,李老師夸獎云云的發(fā)夾漂亮。
二、有一回,小朋友學畫蜻蜓,幼兒作畫完畢后,李老師總是將畫得好的小朋友的作品進行講評并貼在黑板上讓幼兒學習欣賞。每次都是諾諾的作品第一個進行講評,貼在第一個。而今天老師講評過諾諾的作品后,對明明的畫也格外贊賞,并將諾諾的畫移貼到了明明畫的后面,只聽見諾諾叫起來:“我不要!”老師制止了她的胡鬧,誰知諾諾趁大家不注意,將明明的畫用勾線筆狠狠刮了好幾道,老師發(fā)現(xiàn)了諾諾所為,對她進行了教育,可她卻放肆的哭鬧。邊哭邊喊:“他的畫難看死了,我不要!比螒{老師怎么說理她都聽不進去。
三、本學期班級幼兒要參加體操表演,班里的小朋友都辛苦的訓練著,惟獨諾諾一到訓練時間,諾諾就有很多理由,要么說自己想畫畫了,要么說自己肚子疼了,不能運動。到了集體上臺表演那天,惟獨諾諾沒有表演,可當小朋友的表演得到贊揚時,她卻說小朋友的表演有什么好的。
【個案分析】
1、行為分析與判斷
諾諾扯伙伴的發(fā)夾并將其毀壞;用筆刮伙伴的畫;當學練體操時,她不但自己逃避練習,并且對他人努力的成果不屑一顧,而采取了攻擊性,破壞性的行為,這些行為都體現(xiàn)了諾諾的一種不良心理——嫉妒,當別人的東西比自己的好時,當別人的表現(xiàn)比自己強時,都激發(fā)了她的嫉妒心理。嫉妒是一種消極的社會現(xiàn)象,它是對別人在品德、能力等方面勝過自己而產(chǎn)生的一種不滿和怨恨,是一種別扭曲了的情感。這種情感如果蔓延與激化,那孩子就很難協(xié)調(diào)同伴關系,很難在生活中心情舒暢,平添莫名的煩惱與痛苦。嫉妒的小朋友所接受的是如果他自己得不到別人的稱贊,并且也不接受別人受注意。嫉妒不能促進人的心理發(fā)展,相反,它是人健康成長過程中的一塊絆腳石,必須加以克服。
2、嫉妒形成的原因
嫉妒是人的本能,每個人都會有嫉妒心理,但是這種心理如果長期存在,并不斷加深的話,就會演變成一種病態(tài)的不健康的心理。而諾諾的嫉妒所表現(xiàn)出的行為存在嚴重過激,我非常關注。在教育實踐中我經(jīng)過認真觀察和分析認為,嫉妒產(chǎn)生原因有以下可能:
A、受認識水平的局限。
幼兒對他人擁有而自己不具備或無法擁有的東西,往往會產(chǎn)生一種由羨慕轉(zhuǎn)化為嫉妒的心理,這其實是很正常的情況。父母平時應多和孩子接觸,及時掌握孩子的嫉妒的直接起因,如丁丁會唱一首我不會唱的歌,明明有一輛新玩具車等。只有了解了孩子嫉妒的起因,才能從具體事情著手解決孩子的嫉妒心理。這是化解孩子嫉妒心理的前提。
B、孩子的能力存在強弱。
一般而言,在各方面都比較“弱”的孩子,他們都比較“安分”,他們已習慣做“弱者”——得不到表揚和沒有表現(xiàn)的機會都無所謂,但諾諾在識字和繪畫方面都很不錯,是屬于能力較強的孩子,當她沒有受到“重視”和“關注”時,便會對別的有能力的小朋友產(chǎn)生嫉妒。再有,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如果因為在某些方面能力差而做得不如別人好,也可能有羨慕而產(chǎn)生嫉妒。
C、成人不適當?shù)慕逃绞健?/p>
諾諾的母親有攀比的心態(tài),對諾諾的優(yōu)勢不加重視,卻喜歡在她面前奚落她的不足,使孩子以為家長喜歡別小朋友而不愛自己。媽媽一直挑剔孩子,所給予的信息暗示著你沒有別人好,這些孩子就會因為實際的失敗而加重嫉妒。
D、環(huán)境影響。
在諾諾的家里,媽媽會挑剔爸爸的不足,時而也當著諾諾的面議論、貶低他人,其實這樣會在無形中影響孩子的心理。
【輔導措施】
幼兒的嫉妒具有明顯的外露性、對抗性、直觀性。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不當或教育者教育不正確引起的。有著嫉妒心理的幼兒從本質(zhì)上講,是好的,是可以教育的,關鍵在于教師及家長的教育和引導。教育者及時洞察這類幼兒的心理活動,及時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及所能接受的教育方式,選擇最恰當?shù)慕逃绞綆椭麄,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p>
通過了解和分析我對矯正諾諾的嫉妒心理采取了如下對策:
一、利用童話故事,曉之以理。
1、動物王國里的故事
學習活動時間,我安排了一個語言活動。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動物王國里,動物們愉快地生活著。小猴子在樹林里自由地嬉戲,小鳥在天空飛翔,魚兒在水利歡快地游著,大象則悠閑地在散步,不時地用它的長鼻子摘下一串香蕉來吃,或者從池塘里吸一口水,給自己沖一個淋浴。
一只狐貍走過來,對大象說:“大象先生,您是動物王國的盟主。我們大家大豆非常敬佩您。可是,猴子卻說您不能爬樹,不能做盟主!贝笙笠宦,就生氣了,它想:“我是動物世界的盟主,這小猴子竟然在背后說我的壞話。上樹有什么了不起,我也會。”于是它費力爬上樹頭,可是它的身體太重,一下子把樹干壓斷了,大象重重摔到了地上。大象爬起來,感到非常憤怒,它下命令說:“從今以后,不準猴子們爬樹!靶『镒右捕几械椒浅鈶崱K鼈儾桓疫`背大象的命令,只好在樹林里走來走去找掉在地上的東西吃。
狐貍又走過來說:“大象先生,您看,小鳥和小魚多快樂呀!它們也都在笑話您吶,他們笑話您不能在天空飛翔,不能在水里游泳!
于是,大象把小鳥召集起來,把它們的羽毛都拔了下來,可憐的小鳥們再也不能飛上天了。然后大象用鳥兒的羽毛給自己扎了一對翅膀,使勁地飛上了天,累得氣喘吁吁,最后還是從天空中掉了下來,摔得好痛。后來,大象又來到河邊,它要小魚都上岸來,讓它一個人在河里游泳?墒牵笙鬀]魚鰓,不能在水里呼吸,被淹死了。
聽完故事后,我和幼兒討論。
、 狐貍的話是真的么?
、 大象為什么從天空中掉下來?為什么淹死了?
③ 猴子能爬樹,鳥兒能飛翔,魚兒能游泳,大象能做什么?
、 有沒有一種萬能的,什么都會的動物?
我總結(jié):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它們在自己的王國里快樂自由的生活。如果嫉妒別人,改變自己的習性,他們就無法生存。小朋友也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我們不能改變別人,但可以讓自己的不好的地方改進。學習活動中,我很注意諾諾的表現(xiàn),她也參與了討論,并說:“猴子會爬樹,魚兒會游泳,鳥兒會飛翔,大象會吸水,力氣也很大,可以幫助人扛東西,只有狐貍什么都不會,就會說別人壞話!庇變郝犃硕急硎举澩@一番高論。相信諾諾說了這樣的話,對她而言一定有意義。
二、積極關注、接納、理解的基礎上,傾聽孩子的感受。
教育中需要贊美,但諾諾卻想把贊美攬為己有,當贊美他人時,她便開始不滿,甚至憤恨老師不疼她。而在園中,對她的嫉妒表現(xiàn)帶來的破壞,我們教育者積極關注,要接納、理解。當孩子又因此心情不悅時,不妨把孩子抱在懷中,然后安靜地傾聽他的感覺。今天諾諾嫉妒的怒火又燃燒了。她描繪說,她正體驗著強烈的不快甚至憤怒,她將自己的不安和煩躁向我和盤托出,其實她現(xiàn)在希望有人能傾聽她的訴說,并理解她、體諒她。待諾諾傾訴后,我不加以評論,相反地輕松地說:“我還以為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哩!只要用心、細心、專心我們都可以將手工做得很好。”接下來,我提出了以下問題:“林林的手工作品被你撕壞了,他哭了,你開心么?你撕壞他的作品對你有幫助還是有害處?目的是指導她評定自己的行為聽了我的話,等她評定好自己的行為后,發(fā)現(xiàn)她的怒火逐漸平息,我想我的輕松和微笑可以有效地使孩子控制住自己的嫉妒心,其強烈的情緒即會漸漸隱退。
【矯正幼兒嫉妒心理—個案分析案例】相關文章:
矯正幼兒多動行為的實施案例分析02-26
幼兒咬人行為矯正的個案研究分析03-07
逆反心理案例分析07-21
幼兒孤僻行為的個案分析03-13
幼兒園個案分析07-11
幼兒個案觀察記錄與分析03-22
讓孩子產(chǎn)生嫉妒心理的因素分析08-09
幼兒案例觀察分析03-06
幼兒園小班幼兒個案分析01-05
小班幼兒個案情況分析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