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_色偷偷五月天_天天射夜夜爽_99久久免费国产特黄_1717国产精品久久

高中歷史說課稿

時間:2022-08-08 02:02:28 歷史 我要投稿

【精品】高中歷史說課稿3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歷史說課稿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品】高中歷史說課稿3篇

高中歷史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美蘇爭霸》這一節(jié),是本章的重點,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既承接了前面有關二戰(zhàn)后的形勢變化,又啟示后來的國際格局的形成。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使學生了解美蘇爭霸的概況,認識美蘇爭霸的原因及后果。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查找、分析、歸納知識要點的能力以及全面、客觀地認識和評價歷史事物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精心設計并營造閱讀、思考、質疑及合作探究的學習情境,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治學方法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3)情感與價值觀

  首先在合作探討、釋疑解難的過程中,享受成功的愉悅和探索的樂趣。

  其次正確認識美蘇爭霸并從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認識到在歷史上落后的國家建成高度文明、富強的社會主義任重而道遠,另外對待今日的美國,一方面要堅決反對它的霸權政策,另一方面還要借鑒它政治謀略的合理部分,這是一個合格的具有民族危機感的社會主義公民應有的理智的分析。

  本節(jié)難度大:內容抽象概括,且概念多,觀點多,理論敏感點多。

  3、教學重點:美蘇爭霸三個階段中蘇聯(lián)的戰(zhàn)略意圖與美國在第二階段中的`政策調整。因為這兩點的掌握對于學生分析和理解今天的國際形勢有很大的幫助。

  4、教學難點:如何認識美蘇爭霸中,既有緊張又有緩和的局面。因為教材對此只作概括性的列舉,并未具體分析,難以理解。

  二、學情分析

  經(jīng)過一年多的訓練,高二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閱讀、分析、歸納、概括和綜合的能力。此外,他們的信息來源較廣泛,思想前衛(wèi)活躍,對美蘇爭霸多少都有一點自己的獨立的看法。因此要在課堂教學抓住學生思維熱點,既實事求是地分析和評價美蘇爭霸,又要引導學生學會正確的分析和理解今天的國際形勢。

  三、教學策略

  1、教法運用

  主要采用問題教學法,通過一系列有內在聯(lián)系的問題,引導學生在主動閱讀、思考、討論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和感悟歷史。

  2、學法指導

  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法、比較法、討論法、分析法等來加強對教材的理解,培養(yǎng)自學能力。

  四、過程設計

  1、導入。 地圖,顯示美蘇方位。

  提問(1)戰(zhàn)后初期,形成了雅爾塔體系,主宰的國家是哪兩個?

  學生回答:美國、蘇聯(lián)。直接導入本課主題。

  2、破題。解決"是什么"的問題。

  這是任何一節(jié)歷史課都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目的是從破題入手,使學生形成本節(jié)教材最基本的歷史概念。

  提問(2)什么是美蘇爭霸?

  指導學生閱讀、概括教材有關內容,形成基本認識。在此基礎上發(fā)揮老師的指導作用,引導學生從形式(現(xiàn)象)和內容(實質)兩方面對這個概念進行解析。

  3、分析原因。解決"為什么"的問題。

  問題(3)美蘇爭霸的原因是什么?

  解決這個問題,應建立在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及教材挖掘和分析上,同時也注意引導學生重點分析其根本原因。在這里我讓學生看一段材料,引導學生從材料中分析其原因,培養(yǎng)學生論從史出的學習方法。

  4、梳理過程。解決"怎么樣"的問題。

  旨在弄清美蘇爭霸的基本過程。

  方法:通過以下兩個問題,來引導學生探究解決。

  問題(4)美蘇爭霸三個階段的起止時間、雙方首腦、代表事例、基本態(tài)勢?

  這里涉及到了本節(jié)的重點和難點,必須下大力氣,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這里,我主要是用表格的形式歸納課文中的相關內容。

  而學生在梳理的過程中,可能會對教材內容提出一些疑問,如:

  在美蘇爭霸第一階段的學習中,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會出現(xiàn)"古巴導彈危機"?這里通過古巴導彈危機的視頻,引導學生思考古巴導彈危機說明了什么問題?得出結論:這一事件表明當時的戰(zhàn)略優(yōu)勢仍在美國方面。播放視頻資料使學生的參與程度得到提高,再現(xiàn)歷史情境,更好地解決問題。

  在第二階段的學習中,學生會有這樣的疑問:蘇聯(lián)為什么要入侵阿富汗?在這里展示世界地圖,指出蘇聯(lián)和阿富汗的地理位置,通過設置如下問題來回答這個問題:全球四大洋,蘇聯(lián)僅有一洋不臨,請問是哪一洋?蘇聯(lián)要控制印度洋必經(jīng)哪里?蘇聯(lián)控制印度洋的目的是什么?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

  至于如何理解美國在第二階段中的政策調整?這里關系到美國的兩任總統(tǒng)及他們的對外政策,只要對杜魯門主義和尼克松主義進行比較分析,就可以理解美國政策調整的本質了。

  在第三階段的學習中,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什么是"星球大戰(zhàn)計劃"?美國為什么推行這個計劃?對于這個問題,我預先布置學生收集資料,讓有準備同學講解"SDI"及"NMD"內容,同時引導學生對80年代美蘇兩國的經(jīng)濟狀況進行分析,就可以知道美國推行這一計劃的目的是企圖在美國經(jīng)濟復蘇而蘇聯(lián)經(jīng)濟陷入困境之時,乘機擊垮蘇聯(lián),奪取世界霸權。

  為什么美蘇爭霸中既有緩和的時刻又有劍拔弩張之時?其實說緊張尚可理解,如何看待緩和呢?這是本節(jié)的難點,這里采用師生互動討論的方法,深入分析教材內容,發(fā)掘隱藏于字里行間的根本原因,得出這樣的結論:雙方的意圖在于"以退為進";根本原因是雙方軍事經(jīng)濟實力的消長。這樣做可以深入淺出地解決了本節(jié)的難點問題。

  問題(5)戰(zhàn)后蘇聯(lián)的戰(zhàn)略意圖是什么?

  蘇聯(lián)在美蘇爭霸三個階段的戰(zhàn)略意圖,因為教材中已經(jīng)有敘述,可以引導學生制作表格將知識歸類。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蘇聯(lián)在美蘇爭霸三個階段會有這樣的對外政策?因此,我在引導學生制作表格的時候,將蘇聯(lián)每一階段政策制定的背景考慮進去了,并且還增加了蘇聯(lián)在斯大林領導時期的有關內容,以便學生復習和將知識系統(tǒng)歸類。

  5、合作探究,拓展思維。

  設計一些具有思辯性的問題,分組合作討論,引導學生遵循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原則,闡述自己的觀點并相互辯論。以此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認識水平。如:

  問題(6)美蘇爭霸給美蘇兩國經(jīng)濟及世界局勢帶來怎樣的影響?從美蘇爭霸中你得到了哪些啟示?

  注意引導學生分別從對美,對蘇及對世界局勢等三方面分析其影響, 學生根據(jù)課內外所掌握的知識,結合當前社會主義建設的實際情況,展開討論,實事求是地逐一列出美蘇爭霸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6、板書設計

  7、總結與反饋

  主要任務:鞏固和落實課堂教學內容。

 。ㄒ唬┬〗Y:

  1、美蘇爭霸過程中,互有攻守,這是由什么決定的?

  美蘇雙方的經(jīng)濟軍事實力的消長

  2、美蘇對華政策的變化是由什么決定的?

  美蘇的對外戰(zhàn)略和國家利益

 。ǘ⿵臓幇缘脑、過程和影響等方面給學生命制4道左右選擇題,反饋課堂教學效果。

高中歷史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與其前后知識之間有直接的因果聯(lián)系。羅斯福新政是美國在1929—1933年經(jīng)濟危機的背景下實施的。它使美國擺脫了危機,并且開創(chuàng)了國家干預經(jīng)濟的模式,對二戰(zhàn)后整個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發(fā)展影響深遠。學好它,有助于學生較好地理解二戰(zhàn)后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原因。因而本課內容非常重要,具有承上啟下作用。

  2、教學目標:

  課程目標:列舉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認識羅斯福新政的特點,探討其在資本主義自我調整機制形成中的作用。

  知識與能力目標:

  掌握羅斯福新政的背景、內容、特點,理解羅斯福新政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目標:

  1、教師提供有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利用影視作品或圖片生動再現(xiàn)當時情景,同時通過對史料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歷史唯物主義思維方式。

  2、設計具有針對性、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展開互動式討論,并對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表現(xiàn)及時給予中肯的評價。

  3、通過學生主動參與,角色扮演,體驗從不同角度發(fā)現(xiàn)問題,培養(yǎng)其合作探究能力,加深對歷史和現(xiàn)實的理解。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對羅斯福應對危機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以人為本,關注現(xiàn)實,迎難而上,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2、通過對羅斯福新政內容和影響的講述,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待資本主義國家的改革和內部調整。幫助學生懂得在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過程中如何借鑒資本主義的先進經(jīng)驗。

  二、學情分析

  了解學生、研究學生是施教的出發(fā)點。依據(jù)新課改的要求和學生的心理特征分析,高一學生開始具有相對獨立的價值判斷能力和獨立思考意識,有探究的渴望和信心,但學習方法和習慣還待養(yǎng)成。因此,我認為應該引導他們自主、探究、合作地學習,掌握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羅斯福新政的內容及特點。

 。ㄒ罁(jù):到底是什么樣的新政不僅使美國度過危機而且對后來影響深遠?這個問題是學生必須要分析并掌握的重點知識。)

  難點:如何評價羅斯福新政,探討其在資本主義自我調節(jié)機制形成中的作用。

  (依據(jù):新政在資本主義自我調節(jié)機制形成中起怎樣的作用?這個問題是學生感到迷惑的,因而是難點問題。)

  四、說教法

  現(xiàn)代教育理念認為,教學過程實質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著的教與學統(tǒng)一的交互影響和交互活動過程。由于本課理論性較強,高一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尤其對于世界史內容比較生疏,掌握起來有一定難度,故采取“設置情景———激發(fā)興趣———師生交流———落實重點———啟發(fā)誘導———合作探究——引導分析———突破難點———學以致用”過程,充分體現(xiàn)教師的引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師生互動貫穿其中。

  五、說學法

  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教學生學會學習。教學中,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改變其死記硬背和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理解和參與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形成過程,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六、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關于經(jīng)濟危機破壞性和羅斯福新政的資料、新聞圖片,電影片段等資料,并制成多媒體課件

  學生:閱讀課本,根據(jù)興趣自愿結合成幾個小組廣泛查閱、收集有關經(jīng)濟危機資料,了解有關羅斯福應對危機的措施,模擬羅斯福的智囊團,為新政出謀劃策。

  七、教學過程

  教學

  環(huán)節(jié)教學程序設計意圖

  1、播放2分鐘的《大國崛起》片段(反映大危機對美國的破壞)

  2、(幻燈打出)設疑:1929—1933年的大危機對美國造成什么嚴重危害?(學生通過錄像片段,歸納出危機是全面的:金融、工業(yè)、農業(yè)、社會矛盾、失業(yè)問題等)影像設疑、溫故知新:

  本環(huán)節(jié)采用直觀錄像、復習舊課的方法導入,不僅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而且讓學生明確新政的時代背景,從而為學習新政的內容作鋪墊。

  對于“羅斯福新政”的背景,課前教師組織學生分組搜集相關資料,課堂上教師課件出示:

  1、設疑:

  經(jīng)濟危機期間的美國總統(tǒng)大選中,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公民,你會投誰的票?能說明一下你的理由嗎?

  2、引導學生從以下兩方面分析:

 。1)學生說說所了解的羅斯福,從中發(fā)現(xiàn)他具有哪些可貴的品質?

  身殘志堅愛國救民樂觀自信改革創(chuàng)新。

 。2)羅斯福擊敗胡佛就任第32任總統(tǒng)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歷史

  再現(xiàn)歷史場景,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各抒己見,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使學生認識到胡佛采取自由放任理論和政策已經(jīng)過時。羅斯福當選總統(tǒng),推行新政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

  設計問題,探究討論: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學習羅斯福強烈的.自我意識和頑強的毅力。

  1、探究活動

  假如在座的同學們是羅斯福的“智囊團”成員,請你們?yōu)榱_斯?偨y(tǒng)出謀劃策。分組討論,共同探究:分成金融、工業(yè)、農業(yè)、社會福利四個方面說一說。(提示:出謀劃策前首先要了解此領域的狀況和問題,再提出有效性的方案和措施,并說明你提出這些方案的目的和原因?)

  2、學生討論后,教師課件展示表格,要求學生逐條分析其作用。在分析各條措施時,教師要補充一些典型事例,使措施具體化,而不是簡單的文字敘述。

  打出示范空白圖表:(幻燈打出)

  領域措施作用

  金融

  工業(yè)

  農業(yè)

  福利

  以誘達思、講授新課

  學生結合金融、農業(yè)、工業(yè)、社會福利方面面臨的問題,進一步推導出羅斯福新政的具體內容,讓學生在探究、討論的過程中更深刻地認識羅斯福新政的特點及其在資本主義運行機制調節(jié)中的作用。

  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可調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理解、歸納的學習能力,學習論從史出的學習方法。

  探究問題一:

  羅斯福新政“新”在哪里?(學生思考回答)思考探究,落實重點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貫徹誘導學生思考探究的理念,讓學生得出結論。

  探究問題二:

  1、介紹當時的人們看待新政的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你如何看待這些觀點?我們應當如何正確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呢?指導學生學會評價歷史事件的方法。

  2、分組討論:如何評價羅斯福新政?學生回答后,歸納總結。(指導閱讀材料)深入分析,突破難點:

  本內容是本節(jié)的難點。讓學生通過原始材料進行主動探究,自覺得出新政的實質“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避免了教師空洞的說教,又引用羅斯福的內心獨白,較有說服力。

  新政影響設疑:

  新政的實施會產生什么影響?

 、傩抡膶嵸|②直接影響。

  ③間接影響④深遠影響引導分析掌握方法。

  教師組織學生討論,暢所欲言,最后總結,培養(yǎng)學生運用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探究問題三:

  羅斯福新政對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有哪些有益的啟示?

  課堂延伸學以致用

  這個問題是為了讓學生用這節(jié)課學到的相關知識解決現(xiàn)實問題,目的是幫助學生樹立一種關心社會,學以致用的意識。

  小結

  歸納利用板書串講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再次明確新政的背景、內容、特點、和影響作用。(打出板書)承上啟下,埋下伏筆:

  串講式的小結能夠把本課內容濃縮,再現(xiàn)學習思路和重難點。

  反饋

  練習精選例題反饋練習,掌握方法。

  課后

  探究課后上網(wǎng)或到圖書館查找更多有關羅斯福的資料,對羅斯福進一步了解和評價?你認為他有哪些品質對自己最有啟發(fā)?課外延伸,啟發(fā)思考

高中歷史說課稿 篇3

  一、 說教材

  1、本節(jié)課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民版歷史必修二專題六《羅斯福新政與當代資本主義》的第一節(jié)內容。本節(jié)課在本專題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上承專題五世界逐步變成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以1929—1933年世界性經(jīng)濟危機進一步深化上一專題知識內涵,下啟羅斯福在什么背景下實行新政,從而突現(xiàn)美國在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特殊地位。本節(jié)課在舊教材和新教材中均有著重要的地位,歷年高考都會在這里出題,尤其是1929—1933年的經(jīng)濟危機史實學習對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可提供寶貴的經(jīng)驗、教訓。

  2、本節(jié)課課標內容:了解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jīng)濟危機爆發(fā)的原因、特點和影響,認識羅斯福新政背景。

  3、在本節(jié)課的施教中,我緊依課標、緊扣新課程改革要領,注重高一學生實際,充分把握人民版專題史教學的特點,想達到以下教學目的:

 、僦R與技能:主要讓學生了解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jīng)濟出現(xiàn)繁榮的原因;認識經(jīng)濟大危機爆發(fā)的歷史必然性和深刻影響;了解胡佛政府反危機措施,分析其“自由放任”政策失敗的必然性。

  ②過程與方法: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具有針對性、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交流、探究,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通過閱讀教材和閱讀課件中情境材料,歸納原因、特點、影響等史實,培養(yǎng)學生概括觀察、表達能力等。

 、矍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

  增強學生對資產主義制度固有矛盾及造成的無法克服危機的認識;通過對美國20世紀20年代高度“繁榮”和1929年迅猛的經(jīng)濟危機的'學習,樹立居安思危的意識;從學生中以史鑒今,逐漸梳理出科技、環(huán)境、政策等因素對經(jīng)濟運行保障作用,為我們國家經(jīng)濟建設提供更多的啟示。

  4、教學重點和難點

 、僦攸c: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jīng)濟繁榮背后的隱患;1929—1933年經(jīng)濟大危機。

  ②難點:1929—1933年經(jīng)濟大危機的根源和影響。

  二、 說教法

  1、本課的總體結構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1929—1933年經(jīng)濟危機重點分析原因,然后歸納特點,認識危機的嚴重害;第二部分對比方式讓學生感知胡佛自由放任不適應形勢,從而推出自由放任政策必然失;第三部分通過閱讀概括危機對美國的嚴重危害,涉及經(jīng)濟、政治和全面社會危機,營造一種嚴峻的形勢,引出美國人渴望“救星”出現(xiàn),學生感悟“時勢造英雄”。

  2、本節(jié)課我從高一學生特點的實際出發(fā),主要圍繞提高學習興趣、有效進行知識儲備,培養(yǎng)一定的閱讀概括、表達能力,學會運用歷史思維解決一些問題。教學中主要采用:①情境教學法---提供背景材料,創(chuàng)造歷史氛圍,讓學生在當時的歷史情境下學習。②閱讀法---主要是閱讀教材和課件中的圖文資料。③探究式教學法---涉及合作探究,培養(yǎng)合作精神;還有自主探究,鍛煉學生做自主鉆研能力。④歸納法---積極總結,并在理清知識點的基礎上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防止“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3、本節(jié)課主要運用多媒體手段,對課本知識進行細化、整合,外加一些影像資料渲染氛圍。既可以拓展視野,又可以為高考知識點積累奠基。

  三、說學法

  1、學情分析:高一學生思維活躍、參與性高,易調動其主動性;但高一學生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缺乏系統(tǒng)和深刻認識,往往停留在“是什么”,對于“為什么”、“怎么樣”、“實質”,“根源”等歷史問題深入分析上欠缺。

  2、學法指導:學生應有初步的預習,基本知道是什么;在老師的學案指導下,應進一步梳理線索,建立體系;再者學會獨立思考和積極參與探究,在交流中產生思想火花,深化對歷史知識的認識;在課余時間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觀看一些經(jīng)濟危機方面的影片加深印象;最后及時做一些習題,查漏補缺。

  四、說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

  師:1928年,胡佛在競選總統(tǒng)的演說中自信的告訴美國人民“如果我當選,我會讓每個家庭的鍋里有一只雞”。然而不久他竟然獲得了“饑餓總統(tǒng)”的“美名”。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生:1929年爆發(fā)了空前的經(jīng)濟大危機。

  師:這場危機雖然是突如其來,但它是歷史的偶然嗎?

  生:不是,歷史的必然。

  師:為什么美國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會發(fā)生如此嚴重的經(jīng)濟危機,這場危機有何特點,又會給美國和世界帶來什么影響,下面請大家與我一起來感受這場大危機吧!

  2、教學步驟

  本部分主要通過初步感知,創(chuàng)設情境和深刻領悟,合作探究,課堂延伸,學以致用,學生自主評價等六大部分完成教學任務,落實教學目標。

 、俪醪礁兄和ㄟ^3分鐘左右的視頻材料讓學生對1929——1933年經(jīng)濟危機爆發(fā)起因及當時的混亂狀況有一個初步的直觀印象,從心理上拉近學生與這場危機的距離。

  ②創(chuàng)設情境,深刻領悟:在教學中主要采用文字、圖片材料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情境,營造一種氛圍,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從而由被動轉變到主動。然后在每個情境材料的后而設置針對性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和獨立思考,最后在交流中歸納,在點評中求精,在總結中梳理,在練習中運用,從而得出一些學史感悟,明白一些道理。

  情境創(chuàng)設一:美國小女孩艾迪與媽媽的一段對話,主要信息是無煤生火——爸爸失業(yè)——工廠煤太多——媽媽撿菜葉生活等,最后一句,艾迪又冷又餓,回想起幾年前的幸福生活時,顯得無比的……

  情境創(chuàng)設二:老板是百萬富翁,就是不愿給爸爸漲工資,媽媽說到了房子、汽車先賣掉應急生活,因為這些都是通過分期付款而獲得的,還提到許多美國人都在股票市場投機賺了不少錢。

  合作探究問題:經(jīng)濟危機為什么會發(fā)生?

  學生交流后,回答:貧富差距過大,股票投機過渡,過渡信貸消費,資本家盲目生產等。

  師:這會引發(fā)什么矛盾。(生產與消費之間矛盾或者市場供需矛盾)

  師:生產的相對過剩是引發(fā)危機的直接原因。但為什么資本主義每隔幾年就會發(fā)生一次這樣的經(jīng)濟危機呢?

  師:分析原因內在聯(lián)系和資本家為何盲目生產,引導學生思考并歸納。

  生: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人占有與社會化大生產之間的矛盾。

  情境創(chuàng)設三:萬惡的股票災難,黑色的星期四。

  問題設計:經(jīng)濟危機發(fā)生的標志及主要表現(xiàn)是什么?從中能觀察出什么特點:

  生:閱讀P110第一、二、三自然段。

  生:標志——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美國股票狂跌

  表現(xiàn):銀行倒閉,金融混亂,工廠倒閉,工人失業(yè);農產品價格下跌。

  特點:時間長,范圍廣,破壞大。

  師:展示一些危機方面的圖片并解說和點評。

  問題設計:為什么這場美國爆發(fā)的危機迅速波及整個資本主義世界?(聯(lián)系專題五第四節(jié)走向整體世界)

  情境創(chuàng)設四:流浪者更多,領救濟糧;工人農民示的威游行;“法西斯萬歲”;政府血腥鎮(zhèn)壓。

  合作探究二:這場危機的影響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生:閱讀課件中的圖文資料和P111最后一自然段。

  師:板書影響并點評。

  情境創(chuàng)設五:一天爸爸說政府要給我們工作和救濟,一家人充滿希望和期待,但幾個月過后仍無變化,于是,許多人對“胡佛政府”產生厭惡。

  問題設計:胡佛政府反危機的舉措是什么,這些政策有何效果?

  師:板書 二、標水車薪

  生:自由放任,陷入困境。

  師:引導閱讀P112頁第一自然段認識“繁榮背后”的隱患和自由放任的內涵。

  師:引導學生閱讀P113頁第一自然段!昂鸫薄ⅰ昂疖嚒、“饑餓總統(tǒng)”。

  師:胡佛自由放任政策在30年代收效甚微,致使危機更加嚴重。

  師:板書 三、病入膏肓的經(jīng)濟

  生:閱讀P113最后一段概括危害的表現(xiàn)。

 。ū经h(huán)節(jié)共解決三大問題的時間分配:危機——25分鐘;胡佛政策—6分鐘;危害——4分鐘)

  本環(huán)節(jié)達到梳理線條,理解概念,訓練思維,培養(yǎng)能力,增強感悟的教學目的。

  ③課堂延伸

  為什么自由放任政策在20世紀20年代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而到30年代卻加劇危機發(fā)生?從這場危機我們應該學會如何面對危機。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

 、苷n堂小結(略)

 、輰W以致用

  主要是通過六道典型選擇題和一道課后作業(yè)題,檢測對知識點掌握和知識運用情況,給教師提供一定的反思思路。

 、扌畔⒎答仯瑢W生自主評價

 。▽W生填寫老師制好的表格)

  3、板書設計

  “自由放任”的美國

  一、1929—1933年經(jīng)濟大危機

  1、爆發(fā)原因

  2、表現(xiàn)(金融;工業(yè);農業(yè);其他)

  3、特點:時間長、范圍廣、破壞大

  4、影響

  二、杯水車薪

  1、20世紀20年代“繁榮”的原因,背后隱患

  2、胡佛政策①自由放任②局部干預

  3、結果:失敗

  三、病入膏肓的經(jīng)濟:(六點表現(xiàn))

【高中歷史說課稿】相關文章:

高中歷史說課稿模板(通用10篇)04-15

高中歷史說課稿范文錦集5篇02-28

高中歷史總結01-15

高中歷史教學設計07-28

高中歷史教學反思08-20

高中歷史考試總結11-16

高中歷史教案11-26

高中歷史月考總結05-05

高中歷史教學反思04-11

高中歷史培訓總結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