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班配班教師教育隨筆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不少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隨筆吧?隨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具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那么,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配班教師教育隨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配班教師教育隨筆1
天氣有點悶,幼兒的精力又旺盛,常規(guī)活動時幼兒顯得很躁。晨間談話的時候,我在上面點名,幼兒在下面有的說話、有的玩耍,完全沒注意我的指令。我正想喝止,提醒他們安靜下來,突又想到這樣的辦法治標不治本,于是靈機一動,對著孩子說:“來,我們現在誰都不要說話,豎著耳朵聽。你仔細聽,聽到了什么聲音過一會老師請到你,你就起來告訴大家。”頓時,教室一片安靜,大家都在仔細的尋找更多的聲音,過了不多久,小朋友都能說出他們當場聽到的很多聲音:小鳥聲、水聲、對面馬路汽車開過的聲音……有的幼兒還會描述他聽到的聲音感覺,老師告訴幼兒,如果這些聲音象錄音機一樣把它們同時放大,在我們的生活中這些聲音就會成了噪音,耳朵就沒法清靜,長期這樣會影響我們的心理和身理健康。
接下來幾天,我變化著玩法,比如我讓幼兒閉上眼睛,然后老師用鉛筆敲敲杯子等凡是能弄出比較有趣的聲音來,再讓幼兒猜猜老師發(fā)出的聲音是什么,再進行節(jié)奏練習。
還有一種變形玩法,就是傳悄悄話,請一名幼兒出來看老師口型說什么,然后用小聲的聲音傳給他的.好朋友,好朋友聽了后,按指示玩游戲,如“請你幫老師拿點名冊來!钡取
這些“聽聲游戲”有助于孩子養(yǎng)成保持安靜、沉默的習慣。這也是誘導孩子們服從命令的好方法。小朋友們對這些游戲很有興趣,幾天下來,幼兒安靜了許多,說話聲音也輕了。所以我也總結出: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必須在萬變中去“應付”幼兒的千變。
小班配班教師教育隨筆2
豪豪是我們班“調皮大王”,小紅花評比欄內連一朵小紅花也沒有得到。漸漸地,他產生了一種自暴自棄的念頭,變得更加調皮了。課間還搶小朋友的玩具,大家越來越討厭他了。
這樣下去怎么行呢?為了幫助豪豪,我左思右想,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周末的評比會上,我對小朋友說:“今天我們只評優(yōu)點,不評缺點。”在小朋友們一片嘰嘰喳喳的議論聲中,連老師和豪豪都沒有發(fā)現的優(yōu)點,被小朋友們發(fā)現了。評比欄內豪豪的`名字下面終于貼上了一朵小紅花。雖然只有一朵,但他的眼中已經閃出喜悅的光。
我想這次評選活動一定會成為豪豪自我更新的動力。
小班配班教師教育隨筆3
巧妙引導,培養(yǎng)幼兒良好習慣
因為小班孩子小,做事又缺乏耐心,收拾玩具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往往是收拾了一部分就又想去玩了,那些掉在桌子底下、板凳底下的不太顯眼的玩具,就更無人問津了。為了讓幼兒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利用游戲的方法組織幼兒整理玩具。我說孩子們你們喜歡玩具嗎?想和玩具成為好朋友嗎?孩子們都點點頭說“想!”借機對孩子進行教育:玩具寶寶也喜歡很多小朋友在一塊玩,不喜歡自己躺在地上玩,會感到很冷……。孩子們聽了都趕快把玩具收回玩具櫥!例如:玩插片時,幼兒掉的滿地都是,孩子收起來困難大,我就讓幼兒以“幫小插片找家的游戲”,看哪個幼兒能盡快的.幫小插片找到家。并獎勵那些先幫小插片找到家的小朋友,幼兒的積極性很高,不一會兒,地上的小插片就被幼兒送回了家,我及時表揚了幼兒。這樣一來,玩具收拾的又快又好。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得到了鍛煉,孩子的良好習慣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培養(yǎng)。
小班配班教師教育隨筆4
高爾基說過:“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教師是愛的使者,因為“愛”,學生的成就和幸福成為了自己的收獲;因為“愛”,昔日的學生成為了今天的朋友。作為教師,應讓愛與微笑永遠充滿自己的心田,用愛與微笑教書育人,培養(yǎng)好祖國的下一代。
在一次主題教育活動《“開心帽”和“生氣包”》中,首先我給孩子們介紹了兩位新朋友。他們分別是“開心小姐”和“煩惱先生”。孩子們與兩位新朋友玩起了“擊鼓傳花”的游戲。游戲要求是:鼓聲停止時拿到了“開心小姐”的小花的小朋友,要說出一件讓自己最快樂的事情。拿到“煩惱先生”的手帕的小朋友,要說出一件讓自己最不快樂的事情。
孩子們快樂的游戲著,并且與大家分享了最讓自己開心和不開心的事。朋友們,你們猜,我們班的小寶貝最開心和不開心的事分別是什么?~~猜出來了嗎?大部分孩子的心聲是:“最開心的事”是家人帶自己出去玩(寶貝們的快樂真的是很簡單很純樸,你們覺得呢);“最不開心的事”是父母吵架或老師不高興了……朋友們是否覺得有點震驚呢?當聽到孩子們說出自己的.心聲時,我也有些驚呆了。原來孩子們最不開心的事情不是父母不給自己買玩具,也不是做錯事情被老師批評。而是父母和老師在不經意間帶給孩子的情緒影響。作為老師的我,頓時體會到:其實孩子們時時刻刻都在關注著你的表情、關心著你的情緒。原來自己的一時“不高興”會在孩子小小的心靈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時刻提醒自己:每當走進幼兒園時,都應該要收拾起自己的壞心情,把生活中那些不愉快的瑣事都拋開。用甜美的微笑去迎接每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天使。用微笑去感染每一個純真、善良的孩子。
小班配班教師教育隨筆5
“我高興,我高興,我就哈哈笑……”
游戲時間,我和孩子們一起唱起了剛學過的《表情歌》忽然,我發(fā)現小朋友們演唱時無精打采,好像不是很投入,便停了下來,想先引導一下在繼續(xù)。
“你們最喜歡什么樣的表情呢。”
“我們喜歡笑的小朋友!”孩子們異口同聲的說。
“對啊,笑起來多可愛啊!蓖蝗粋鱽硪粋聲音“我喜歡哭的小朋友!”孩子們頓時哄堂大笑,是誰故意搗亂?惱火的我皺起眉頭:“剛才那句話是誰說的`?”大家都用手指著小晗,這個小家伙最近是怎么了?以前他可是個聽話懂事的好孩子,但最近我發(fā)現他退步了:上課不認真聽,還常和邊上的小朋友說話,今天竟然還故意搗亂?我非要好好說說他不可?忍不住怒火,我喊起他,“你說說為什么你喜歡哭的小朋友?”我想,他肯定說不出理由,那我就借機好好批評他一通?但是他的回答卻讓我非常意外:“小朋友哭了,一定遇到不高興的事情,我想去幫助他!甭犃诉@話,我愣住了:多么有個性的回答?我心里暗暗高興。
我表揚了他的愛心,并且肯定了他的回答,小朋友們都說:“小晗真棒?”我看到他眼里閃爍著愉悅和自信,接下來的幾天,他課堂表現一直非常出色。
也許很多時候孩子會說出讓我們不愉快的話,也許孩子們會做就許多讓我們頭疼的事,當我們指責他們之前,應先問一個為什么。對于我們來說,改變的只是一個評價;對于孩子來說,或許能改變他很多……
小班配班教師教育隨筆6
正確引導,培養(yǎng)幼兒自理能力
小班孩子年齡小,基本的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如果一味幫他們做,就會使孩子養(yǎng)成依賴心理,使他們失去鍛煉機會,要是讓孩子們都自己做,孩子們又實在做不了。為此,在日常生活中我采取了從“留一半給孩子”的做法,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在午睡起床時,大部分孩子不會穿鞋,都嚷嚷著讓我?guī)退,我就幫每個孩子穿上一只鞋子,并要求他仔細看老師是怎樣穿的,留下另一只讓他自己學著穿,看誰先學會穿鞋子,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就有了,都搶著自己穿另一只鞋子,我一邊幫助指導,一邊及時鼓勵和表揚每個孩子,不長時間,孩子們就會自己穿鞋子了。
生活方面不管做什么事情都發(fā)揮幼兒的主體作用,教師正確引導,留一半讓孩子自己做,讓每個幼兒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促進了孩子們的成長,培養(yǎng)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小班配班教師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暑假班教育小隨筆06-22
托班教師教育隨筆03-26
托班教師的教育隨筆03-27
托班教師教育教學隨筆09-30
學前班教師教育隨筆03-26
教育隨筆:老師小幫手05-04
托班教育隨筆12-30
托班教師教育隨筆11篇04-21
托班教師的教育隨筆9篇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