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做法
粽子的做法1
端午節(jié)我到外公家玩。當(dāng)我做完作業(yè)后,只看到媽媽正在包粽子。我對媽媽請求: “我可以一起報(bào)粽子嗎?"媽媽笑笑說:“你先看我怎么包的,然后你再試試看!庇谑俏议_始仔細(xì)地觀察媽媽包粽子。
媽媽首先把四片粽葉疊成寬約5厘米,將一段和中心重疊,就像一個小漏斗,然后裝上肉和米。把剩下的一段與小漏斗重疊起來,在露出的一個小洞里填上米,把粽子里塞結(jié)實(shí)。最后用一根針把粽葉的小一段穿到背面拉緊,這樣一個好吃的粽子就完成了。
我一定要好好學(xué)習(xí)包粽子,這樣以后就可以幫媽媽的忙了。
粽子的做法2
紅薯粽子粥的主料:
粽子(2個)、紅薯(200克)
做紅薯粽子粥所需廚具:
煮鍋
紅薯粽子粥的做法圖解步驟
1.把粽子剝?nèi)ネ馄し虐赴迳稀?/p>
2.剝?nèi)ネ馄さ聂兆忧谐尚《 ?/p>
3.把切好的粽子放入煮鍋里,加入適量水放灶上煮沸。
4.紅薯去皮洗凈。
5.洗好的`紅薯放案板上切成小塊備用。
6.粥煮沸后要用湯匙不斷攪動并碾壓粽子,讓粽子慢慢煮化。
7.粽子煮化后放入紅薯同煮。
8.紅薯快煮熟時(shí)放入冰糖同煮至紅薯熟透即可關(guān)火食用。
小竅門:
1、甜味粽子和白粽都適合煮甜粥,咸味粽子和白粽適合煮帶咸味的粥。
2、煮粥前要嘗嘗粽子的口味變化,如果嘗到粽子餡有點(diǎn)酸、有點(diǎn)發(fā)苦、口味不正,不要再食用。
粽子的做法3
主料:糯米,豬腿肉,粽葉
調(diào)料:料酒、老抽、姜、八角、桂皮
1、粽葉洗凈,放開水煮5分鐘后撈出,肉洗凈切大塊,用調(diào)料腌制一晚入味
2、糯米洗凈,用清水浸泡2個鐘頭,瀝干,用鹽,糖,老抽等調(diào)料拌好
3、根據(jù)自己喜歡的`方式包粽子,切記要用棉線或者草繩系緊
4、將粽子放入高壓鍋,加8分滿的水,大火煮開,小火滾2.5至3個小時(shí)即可
粽子的做法4
粽子好吃,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食品,制作的手法也是相當(dāng)?shù)赜袑W(xué)問。粽子的.做法主要包含了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這三個步驟。如今人們已經(jīng)不單單只包純糯米粽子,還會根據(jù)各地的風(fēng)俗和個人口味添加不同的粽子餡,粽子的口感也因此各不相同。雖然粽子的種類有很多,但是其實(shí)做法都是大同小異,下面簡單為您介紹一種粽子的做法,愛動手的你趕緊地一起來邊學(xué)邊做吧!
香菇豬肉粽子
材料:糯米900克,去皮綠豆700克,五花肉400克,帶皮花生300克,蝦米2把,香菇8朵,咸蛋黃6-8個,醬油、糖、鹽、五香粉、料酒適量,粽葉、棕繩適量
做法步驟:
1、綠豆要提早一天泡好;五花肉切小塊,用鹽、糖、五香粉、醬油、料酒提早一天腌好;糯米提早5,6個小時(shí)泡好后,濾掉水,用一點(diǎn)點(diǎn)生油和鹽拌勻,放一旁;粽葉煮一下,然后抹干;香菇去蒂,切條。
2、然后按順序,鋪一片粽葉在桌子上,先放一層糯米在中間,然后放一層綠豆,接著把五花肉、蝦米、咸蛋黃、香菇、花生放在綠豆上面。接著再鋪一層綠豆、一層糯米。
3、如果粽葉夠大,可以用一片粽葉把粽子包起來,先把兩面折起來,成條狀,然后再上下對折,把粽子包起來。手上稍微用點(diǎn)力,把粽子壓緊,然后用繩子捆好。
4、燒一大鍋水,水開的時(shí)候,放粽子下去,大火煮1-1.5小時(shí),熟了之后就可以享用了。
假如香菇豬肉粽子不是你的菜,你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愛添加各種不同的內(nèi)餡哦,保證一樣美味!
粽子的做法5
1 安徽伏箬3張,經(jīng)水煮沸回軟,洗凈瀝干。糯米100g淘洗清潔,晾干水分,加入適量白糖、精鹽和特鮮醬油拌勻。
2 豬后腿瘦肉60g按橫纖維分別切成“兩精一肥”長方形3小塊,加入適量精鹽、白糖、燒酒,反復(fù)搓擦,使調(diào)味品充分進(jìn)入肉內(nèi)。
3 將箬葉疊攏,放闊接長,在總長度的.2/5處折轉(zhuǎn)成漏斗狀,放入糯米40g,將肉按精、肥、精的次序橫放在米上,再蓋上糯米60g鋪開,隨即把長出的部分箬葉折轉(zhuǎn)覆蓋,包成四角矮壯長方的枕頭形,然后用繩草捆扎定形。4 下沸水鍋中,水量以超出粽子10%為度,上面加物壓實(shí),先用旺火燒煮2小時(shí),再添加清水煮沸,撇去浮油起鍋。
成品形態(tài)美觀別致,箬香芬芳和潤,肉質(zhì)酥爛嫩鮮,肥糯可口不膩,若用筷夾分四塊,塊塊見肉,具有江南獨(dú)特風(fēng)味。
粽子的做法6
端午節(jié)馬上就要到了,說到端午節(jié)人們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廣東的肉粽子,還記得上學(xué)那會,每到端午節(jié),廣東的同學(xué)們就會帶他們家鄉(xiāng)的粽子過來給外地的同學(xué)嘗嘗,現(xiàn)在出來工作自然就吃不到這么正宗的粽子了,不如自己動手做吧~
一、廣東鮮肉粽的做法:
鮮肉的腌制:五花肉(一定要五花肉哦,這樣粽子才夠香),洗凈,根據(jù)要包粽子的大小,切成大小合適的'塊(我包的粽子不大不小,切的塊差不多是4cm*2cm的塊),加生抽、料酒、五香粉、鹽、蔥、姜片,腌制半小時(shí)以上入味。(不怕時(shí)間長哈,我常放在冰箱腌制一夜)包之前挑出蔥姜,連汁倒入糯米中,拌勻。
二、廣東鹵肉香菇粽的做法:
材料:五花肉、花生、干香菇、洋蔥、大料、桂皮等香料
做法:1、香菇泡發(fā),花生提前浸泡一夜。
2、洋蔥切碎粒。五花肉切塊。香料裝入香料盒或紗布包內(nèi)。
3、五花肉下鍋炒香,加入洋蔥碎,稍炒后,加入花生、泡發(fā)的香菇,再加入適量的鹽、老抽、生抽、料酒、糖、香料包,再加入適量水,蓋過肉面。
4、大水澆開后,轉(zhuǎn)小火,煮到湯汁濃稠入味。
5、將鹵汁連汁和糯米拌勻即可。
三、廣東咸蛋黃鮮肉粽的做法
材料:腌制好的五花肉(見做法一)、咸蛋黃
做法:腌好的五花肉連湯汁和糯米拌在一起。包的時(shí)候一勺米,再放一塊肉,再加進(jìn)一個蛋黃,再一勺米蓋上即可。
另外,可以用部分雜糧代替糯米,比如紫米、去皮的綠豆等等。
粽子的做法7
配料:
主料:糯米1000克、綠豆100克、五花肉800克、
輔料:五香粉10克、醬油(一級)5勺、八角粉10克、食用油20克、食用鹽3勺、粽子繩一扎粽子葉200克、綠豆(去皮)100克、
做法:
1.準(zhǔn)備好糯米1000g
2.準(zhǔn)備好綠豆100g
3.準(zhǔn)備好去皮綠豆泡6小時(shí)左右
4.準(zhǔn)備好粽子葉
5.準(zhǔn)備好粽子繩并泡水6小時(shí)左右
6.糯米泡水6小時(shí)左右
7.綠豆泡水6小時(shí)左右
8.粽子葉泡水7小時(shí)、再用熱水煮一下
9.五花肉加五香粉、八角粉、食用鹽、食用油、等腌制8小時(shí)左右
10.1)把粽子葉、粽子繩洗干凈、糯米、綠豆去水后就可以開始包
2)把2片粽子葉頭尾互換層疊在一起
11.把2片粽子葉順時(shí)針卷起來
12.先放一層糯米、加綠豆、加五花肉、加綠豆糯米
13.把粽子綁好
14.把多余的'粽子葉、粽子繩剪掉
15.把包好的粽子放在一起
16.放高壓鍋里煮一個小時(shí)左右
17.出鍋瀝水15分鐘
粽子的做法8
食材主料
牛前腱子肉500g、糯米500g
輔料
精鹽適量、白酒適量、白糖適量、陳醋適量、老抽適量、白線繩適量、粽子葉15張姜適量、蔥適量、蒜適量、花椒適量、大料適量、白芷適量、草果適量、肉蔻適量、丁香適量
步驟
1.準(zhǔn)備好醬料,蔥姜蒜切大塊,花椒,大料,白芷,草果,肉蔻,丁香等醬料
2.找一張干凈的紗布,倒入醬料
3.系好醬料包
4.牛肉清洗干凈
5.倒入冷水鍋中焯水
6.撈出洗去表面浮沫
7.把醬料包放入高壓鍋中
8.放入牛肉
9.倒入白酒
10.根據(jù)個人喜好放入老抽,白糖,陳醋,精鹽調(diào)試好口味。高壓鍋壓制15分鐘
11.在鍋中浸泡一宿味道更好
12.切成需要的肉塊
13.提前一天泡好糯米和粽子葉
14.把葉子折疊成漏斗狀
15.放入糯米
16.放入肉塊
17.再鋪上一層糯米,放入肉塊(肉和米的排列可以根據(jù)個人喜好)
18.把上面的葉子壓下來,多余的葉子纏繞在粽子身上
19.用繩子捆扎緊實(shí)
20.逐個包好。500克的糯米我大概包了15個
21.放入醬湯鍋中,壓制1小時(shí)候小火煮30分鐘;蚴怯眯』鹬3小時(shí)
22.最好在醬汁中浸泡至冷卻
23.可以用冷水沖涼食用,也可以熱食
小貼士
1,粽子葉可以提前一天泡好,也可以現(xiàn)用現(xiàn)煮。根據(jù)個人喜好
2,糯米盡量提前一天泡好(最少浸泡4小時(shí))讓糯米充分吸收水分,粽子口感更Q彈軟糯
3,牛肉選擇提前一天醬好,浸泡一宿更入味。
4,一定要煮透糯米才能達(dá)到軟糯的效果。一定要包緊包嚴(yán),避免煮的'過程中漏米。
5,熱食養(yǎng)胃,口感軟糯。冷食傷胃,口感Q彈。根據(jù)個人體質(zhì)選擇吃法。
粽子的做法9
長粽
特色:這種粽子多見廣西等地,一般用粽葉包裹,粽葉非常寬大,像芭蕉葉一般,這樣可以在其中放入豐富的餡心,之后用繩子捆綁,形狀雖然一般,但味道絕美。
包法:
1、將粽葉平放在桌子上,折起一個邊,用手壓實(shí)。
2、葉子兩端分別向中間折,用手壓實(shí)后,葉子呈長信封狀。
3、將糯米放入折好的粽葉當(dāng)中。
4、將另外一邊向下折,完全將糯米包裹住。
5、用線繩將粽子捆綁結(jié)實(shí)即可。
北方四角粽
特點(diǎn):
北方四角棕在北方地區(qū)非常流行,個頭不是很大,為斜四角形,多以小棗、豆沙做餡,也可以適當(dāng)放一些果脯蜜餞等。當(dāng)然也可以蒸完全的白粽,蒸后可以直接蘸食白糖。
包法:
1、取兩篇粽葉,搭在一起疊壓。
2、將粽葉卷成一個圓錐狀。
3、在圓錐狀的筒中裝入糯米。
4、上部的粽葉向下折,直到完全蓋住糯米為止。
5、隨即用手將葉子的兩側(cè)捏下去,之后的粽葉尖端向一側(cè)折疊。
6、用線繩將粽子捆綁結(jié)實(shí)即可。
三角粽
特點(diǎn):
三角粽的形狀比較好看而且特別,可以制作成甜、咸兩種口味,蛋黃、叉燒、蜜棗都是不錯的餡料。
包法:
1、取一片寬大的`粽葉,卷成一個圓錐狀。
2、在圓錐的筒中裝入糯米。
3、上部的粽葉向下折,直到完全蓋住開口為止。
4、順著三角的邊將所有的粽葉都折好。
5、用線繩將粽子捆綁結(jié)實(shí)即可。
牛角粽
特點(diǎn):
牛角粽在廣東的河源等地比較流行,尖尖的像極了牛角,粽子古代的時(shí)候叫做“角黍”,這可能是和古代粽子最相像的一個品種了。
包法:
1、取一片寬大的粽葉,卷成一個圓錐狀。
2、用手在圓錐筒中旋轉(zhuǎn)一下,讓錐筒更加細(xì)長。
3、在錐筒中填入糯米。
4、將沒有米的那端,將粽葉的兩側(cè)分別向內(nèi)折。
5、之后順勢將粽葉向下折,直到完全蓋住糯米口為止,多余的粽葉反復(fù)折收在口上。
6、用線繩將粽子捆綁結(jié)實(shí)即可。
粽子的做法10
在很多人的認(rèn)知里面,粽子都是直接煮著吃或者是蒸好了之后直接吃的。其實(shí),粽子的吃法遠(yuǎn)不只如此。那么粽子除了直接吃,還有哪些吃法呢?其實(shí),用粽子來做菜肴也是相當(dāng)?shù)拿牢兜呐叮?/p>
紅燒排骨粽子
紅燒排骨是一道很家常的菜肴,在日常生活當(dāng)中,很多人都很喜歡吃紅燒排骨。不過,如果提到紅燒排骨粽子這道菜,估計(jì)知道的人就沒有多少了吧?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學(xué)習(xí)一下紅燒排骨粽子的具體做法吧。
首先,要先將準(zhǔn)備好的粽子煮熟,然后把水晾干,之后去掉粽葉,把煮熟的粽子切成大小差不多的小塊兒,然后在油鍋當(dāng)中煎成金黃色。之后,在鍋中加入冰糖、蔥花、排骨和姜片,一起來爆炒。之后,再加入一些料酒和來抽,均勻翻開之后,再加入適量的清水,把排骨和粽子在鍋中悶一會兒,悶爛之后,再用鍋鏟翻炒一下,炒均勻之后就可以出鍋了,然后在裝盤的時(shí)候,在粽子上面撒上蔥花和芝麻,這樣就是色香味俱全了。
脆皮黃金粽
脆皮黃金粽是一道聽起來就讓人流口水的粽子,這道菜不僅可以保持粽子的原味,還可以讓粽子的`口感更佳。
和紅燒排骨粽子一樣,要做脆皮黃金粽子的話,也是需要先將粽子煮熟的。煮熟之后,剝?nèi)ヴ杖~,將粽子切開切成小片。然后在熱鍋中加入油,最好是不粘鍋,煮起來會比較方便,然后把油燒熱,之后把切好的粽子倒入鍋中來煎,一直煎到粽子呈現(xiàn)金黃色,就可以關(guān)火出鍋了,出鍋之后,趁熱在上面撒上一點(diǎn)香噴噴的芝麻,味道就更加的好了。
涼拌甜粽
在陜西的一些地方,用蜂蜜或者是白糖來涼拌粽子可謂說是相當(dāng)?shù)臍g迎的,很多人提到陜西的涼拌粽子,都是贊不絕口。最主要的是,涼拌粽子可是相當(dāng)?shù)暮唵蔚哪亍?/p>
首先需要先將粽子蒸熟或者是煮熟,之后將粽子上的水晾干,然后去掉粽葉,把粽子放涼,之后,在放涼的粽子上淋上蜂蜜,或者是撒上白糖,然后用刀把粽子切成小塊兒,一塊兒一塊兒的吃,味道可謂說是太美妙了,當(dāng)然,這種方法只適合做糯米粽,其他的粽子特別是咸粽就不太適合了呢。
雞蛋粽子餅
對于喜歡吃甜食的人來說,雞蛋粽子餅可是不可多得的選擇哦,在端午節(jié)的時(shí)候,吃雞蛋粽子餅不僅可以品嘗但粽子不同的風(fēng)味,還可以一飽口!,F(xiàn)在我們就具體的來看一看雞蛋粽子餅該怎么制作吧。
首先,要先準(zhǔn)備好面粉和水,打成面糊。然后把雞蛋打好,直接倒入到面糊當(dāng)中,然后在里面加入鹽、雞精和胡椒粉等調(diào)味料。然后把粽子煮熟,之后把水控干,然后把粽子切碎,之后直接放入到雞蛋面糊當(dāng)中攪拌。然后把煎鍋燒熱,直接放到鍋中去煎熟就可以了。
如果說在端午節(jié)的時(shí)候,你想吃到更加獨(dú)特的粽子的話,那么這些菜譜可都是很不錯的選擇哦!如果在端午節(jié)的時(shí)候,你的粽子實(shí)在是吃不完了的話,那么用粽子做這些菜肴也是很好的選擇哦!
粽子的做法11
潮汕粽子的材料:
粽葉、咸草繩、五花肉、蘑菇、花生、蝦米、糯米、臘腸、鵪鶉蛋、蒜頭、五香粉 (配料:最主要是自己口味輕重,下多少量自己要掌握。)
潮汕粽子的'做法:
1、粽葉和咸草繩先煮一下(三分鐘左右),粽葉顏色變青綠色即可,然后用清水洗兩遍,晾干待用。
2、五花肉洗凈,擦干水分,切成約1.5cm寬、2.5cm長,大小一致。 再倒五香粉、醬油絆均勻。
3、蘑菇用水泡過后,把水?dāng)D干,切成1/4的大小,再倒點(diǎn)醬油,淹一下。
4、花生用水小煮一下(花生沒有那苦澀味)用清水沖一下,晾干。
5、糯米用清水洗三四遍(確定沒有沙粒),然后晾干,接著倒點(diǎn)花生油(待會糯米比較香)、鹽(多咸自己下)、花生絆均勻待用。
6、粽子的包法可以是長方形,正方形,枕頭形的,像我們的就是菱形的。
7、包好的粽子用高壓鍋大火煮八分鐘,再用小火煮四十分鐘就好了。
粽子的做法12
食材主料
糯米7500g
輔料
木灰10kg、開水適量、粽子葉適量、綿線適量
步驟
1.用木柴燒火做飯時(shí),得來的木灰用竹簍裝起來。燒一鍋滾開的開水,從上面淋下去,慢慢的下面就滲出來棕黃色的水,就是灰水了。
2.灰水沉淀過后,把米淘洗干凈,用灰水泡米約7小時(shí)左右,也就是泡至米變色。
3.把泡過的米撈出來瀝一下水分。
4.這是家鄉(xiāng)特有的粽子葉。摘回來煮過,用清水泡過即可。
5.取一張大的粽子葉。
6.層疊上一層小粽子葉。
7.放上適量糯米。
8.粽子的一頭左右折回去。
9.再把粽子葉往下折。
10.另一頭的包法同樣。
11.用綿線從一頭繞起。
12.另一頭也是從外繞起,兩個接頭在粽子中間,打結(jié)。
13.粽子開水下鍋,煮約8小時(shí)以上哦。因?yàn)轸兆哟,時(shí)間看粽子大小而定。
14.煮熟的粽子。
15.也可以用扎粽子的那綿線,割成小段,撒上白糖。美味極了,也可以粘上蜂蜜哦。
小貼士
1、木灰的質(zhì)量也影響到粽子的味道,一般選鴨舌木得來的灰或豆桿,味道好。
2、灰少,開水多,灰水的顏色就會淡,灰色的顏色直接影響到米的顏色和粽子的顏色。
3、因?yàn)楫?dāng)時(shí)媽媽都是按個人感覺,沒有量灰的重量,爸爸說大約是這樣。因?yàn)榛业腵質(zhì)量不同,開水也不同,沒有具體標(biāo)準(zhǔn)。
4、漏灰水時(shí),要慢慢的把開水往灰上倒。水要滾開,開水要留在鍋里不停加熱。
5、煮粽子的時(shí)候不要太短,煮到米無顆粒,粽子更好吃。
6、一般15斤米,也就是差不多20斤灰吧。
7、灰水濃了顏色就深,嘗一下會“割舌”的感覺。也會苦,用過濃了可以兌一些水。
粽子的做法13
媽媽昨天從超市里買來的肉粽,不禁又發(fā)出了在奶的嘮叨,我好像看見太婆正在興致勃勃地教奶奶包粽子,廚房里溢滿棕葉的清香……
現(xiàn)在,在我周圍,,從十月底開始,一連串的節(jié)日接踵而至“萬盛節(jié)”、“感恩節(jié)”、“圣誕節(jié)”……羨慕他們因節(jié)日而來的輕松與歡喜,更羨慕那種因節(jié)日而來的忙碌。
隨著“洋節(jié)日”的普及,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顯得越來越蒼白,記憶中似乎只剩下飯宴和無聊的拉家常了。作為現(xiàn)代人的我們省去了包粽子、省去了做香囊、省去了插菖蒲(艾草)、甚至省去了賽龍舟……我在深思:人們省去的僅僅只是一些繁瑣的形式嗎?不!端午節(jié)的喜慶、人們對屈原的敬仰、民族的風(fēng)俗在這些省略中一點(diǎn)點(diǎn)的淡去、一點(diǎn)點(diǎn)的遺忘、一點(diǎn)點(diǎn)的喪失……
還記得我小時(shí)候過端午節(jié),偶爾還會看到幾家門口掛著幾枝用來“避邪”的還帶著露珠的艾草;奶奶也會用雄黃酒在弟弟的額頭上寫“王”字,房間里也會有雄黃和香囊混合的特殊香味。隨著我年齡的漸漸增長,那種種的“規(guī)矩”好像都已經(jīng)成為歷史了。再這樣下去,紀(jì)念屈大夫的粽子就會“變味”,比我們更小的孩子們將不會了解端午節(jié)的紀(jì)念意義。大概只有奶奶那樣年老的一輩人才知道端午節(jié)要包粽子、插艾草、喝雄黃酒這種習(xí)俗了吧。周圍的父輩常說:過什么節(jié)日啊?害得我失去了兩單業(yè)務(wù);身邊的同齡人常說:過什么節(jié)日啊,無非是放一天兩天假而已,玩也玩不爽。人心不古,粽子變味,端午節(jié)也變味了。
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風(fēng)俗應(yīng)該是一個民族幾百年幾千年積存沉淀下來的珍寶,里面或許藏著一個英雄的傳奇故事,或許藏著一段凄美動人的愛情故事,或許藏著一個神秘縹緲的故事……風(fēng)俗是一種文化,我們穿梭其中,追尋各自的精神家園!
不能在淡漠中丟棄自己的精神家園,泱泱中華有五千年的歷史傳
承啊!在沒有幾百年歷史的美利堅(jiān),尚有“萬盛節(jié)”的裝神弄鬼,“感恩節(jié)”的.火雞大餐,“圣誕節(jié)”的圣誕老人和新年的鐘聲,難道我們——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竟然不知道過節(jié)做什么嗎?
望著奶奶手中的軟搭搭的粽子,聞不到原有的濃郁清香!棒兆影昧耍瑹诲佀,等水沸騰將粽子下鍋,先旺火,再小火,嗯!粽子韌韌的,那個香呀,客廳里都能聞到!……奶奶還在念叨著,大概只在她記憶的底片中才有粽子的原汁原味,才有端午的忙碌與充實(shí)吧。
粽子的做法14
材料:糯米 里脊肉 鴨蛋黃 色拉油 鹽 味精 老抽 料酒 胡椒粉 姜 蠔油 白糖 粽葉 棉線
制作過程:
1、里脊肉洗凈切方塊加料酒、鹽、味精。
2、依次加入適量老抽。
3、適量胡椒粉。
4、適量姜片。
5、最后加入適量蠔油拌均勻。蓋上保鮮膜,放冰箱冷藏12小時(shí)腌至入味。
6、準(zhǔn)備好鴨蛋黃。
7、糯米中加入色拉油 、鹽、味精適量。
8、老抽適量。
9、將其拌均勻。
10、新鮮粽葉反復(fù)用水清洗干凈。
11、清洗干凈的粽葉剪掉前端硬的蒂部 。
12、取兩張粽葉毛面相帖,反相相貼,葉并在兩側(cè)。
13、在靠右三分之二的地方,對折成60度角左右的半漏斗形。
14、在打好的漏斗殼里加入適量米。
15、放入蛋黃及腌好的肉。
16、再加入適量糯米。
17、左手握住粽體,右手捏住粽葉,靠米料3-4厘米部位。
18、帖米面往里折。
19、葉面壓平,用右手將粽葉邊向下折,并趕快用左手手指壓住,迅速把左邊的葉向下折,并用左手大拇指壓住。
20、用左手將折好的`粽體握住,再將糯葉多余部分捏住,順時(shí)針緊靠粽體旋轉(zhuǎn)。
21、形成尖角,并將折帖后的葉貼住粽體。
22、左手握住粽體,將線頭朝下,按順時(shí)針方向沿著粽子兩個角開始纏繞,最后打上活結(jié)。鍋里加夠足量水,大火燒開后下入粽子,轉(zhuǎn)小火煮2小時(shí)即可。
TIPS:
1、最后加糯米時(shí),米的用量不要超過漏斗頂部的葉邊。
2、一般肉粽都是用五花肉,只因個人不想吃太油膩,這里用的是里脊肉。所以在糯米中加入了少量的色拉油。如果是用五花肉來包的話,即可免去色拉油。
3、如鴨蛋黃比較大,可對開分成兩塊。
4、每個人包粽子的手法不同,按照自己的習(xí)慣手法來包即可。
5、不喜歡吃鴨蛋黃可不用,直接包鮮肉粽。
6、吃粽子時(shí)最好能同時(shí)喝茶水,幫助吞咽和消化,有節(jié)制的食用,一次少吃一點(diǎn)。
7、如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選白米粽,別蘸糖,不要吃得太甜。粽子要充分加熱,煮熱變軟后才能吃。
8、同等方法可做火腿粽、板栗鮮肉粽、臘肉粽、排骨粽等等
粽子的做法15
臺式粽子
【材料】:長糯米、豬肉、香菇、咸蛋黃、醬油、糖、五香粉、鹽、粽葉、粽繩。
【烹飪方法】:將糯米洗凈,泡3小時(shí)備用;把豬肉切成長約4公分,寬2公分的長條;香菇泡軟后,去蒂切成條狀;再將豬肉、香菇以醬油、五香粉、鹽、糖等調(diào)味料腌2小時(shí);咸蛋黃切半備用。
洗凈粽葉及粽繩,取2張粽葉,在三分之一處折成漏斗狀,在漏斗中舀入一半糯米,放入豬肉、香菇、咸蛋黃等餡料,再加上糯米填滿,接著將多余的粽葉折回蓋住漏斗包裹好,用繩子在粽腰處扎緊打結(jié),做好后放入鍋中,以水蓋過粽子,用中火煮2小時(shí),熟透了便可食用。
陳皮牛肉粽
【烹飪方法】:泡過的糯米、綠豆各1000克,牛肉、陳皮各100克,豬肉末50克,蔥末、姜末、食鹽適量。用豬油將蔥末炒黃,依次放入牛肉、陳皮、豬肉末炒半分鐘后,淋上麻油即成餡。包時(shí)先填進(jìn)拌勻的糯米、綠豆,將餡料夾在中間,再按上述方式煮熟。
百果粽子
糯米750克、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紅絲各15克,白砂糖300克。
【烹飪方法】:先將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用白糖水煮,瀝干水分,然后用白糖腌漬24小時(shí),即成餡。包成五角方底粽,煮50分鐘,離火燜4分鐘即成。
健康素粽
【材料】:三寶米(煮熟)3碗、棉繩1米、蘿卜干1/2杯、香菇(中型)6朵、粉葉12片(大)、栗子6粒、水煮花生1/2杯、素蛋黃60g(1粒10g)、素肉松30g(1粒5g)
調(diào)味料:1、黑胡椒粉1/8小匙、糖1/8小匙、麻油1/4小匙、醬油1/4小匙。
2、鹽、白胡椒粉、素蠔油各少許。
【烹飪方法】:
1、將粽葉以熱水煮8分鐘,洗凈擦干水分備用。
2、蘿卜干泡水10分鐘后切碎并擠干水分;香菇泡軟切塊;栗子泡水2小時(shí),香菇、栗子蒸熟(約15~20分鐘)。
3、先將碎蘿卜干、香菇丁及調(diào)味料(1)炒香備用。
4、煮好的三寶米加入調(diào)味料(2)拌勻。
5、粽葉2片重迭,卷成尖桶狀,放入2大匙做法(4)之三寶米,再放入1小匙碎蘿卜干、香菇丁、栗子、素蛋黃、素肉松,再放1大匙三寶米,稍壓一下,包成粽狀,用棉繩捆緊。
6、置入蒸籠蒸10分鐘即可。
五豆粽
【材料】:白糯米360克、紅豆60克、綠豆60克、眉豆60克、花生60克、玉米80克、粽葉24片。
【烹飪方法】:1、將糯米、紅豆、綠豆及花生分別洗凈放在冷水中泡2小時(shí),眉豆洗凈在冷水中泡1小時(shí);
2、瀝干水分,拌勻糯米、紅豆、綠豆、花生、眉豆及玉米,加糖調(diào)味;
3、粽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2小時(shí)后,擦干。
4、取出2片粽葉,交叉疊起折成三角頂部,加入適量糯米混合物,將頭尾折好。兩邊再包裹上另2片粽葉,折好后用細(xì)繩包扎,即成五豆粽。
5、上籠蒸20分鐘即可食用。
嘉興肉粽
制作【材料】:
主料:糯米1000克,豬腿肉600克
調(diào)料:醬油50克,白砂糖27克,鹽25克,白酒5克,味精1克
粽子的特色:形態(tài)美觀別致,箬香芬芳和潤,肉質(zhì)酥爛鮮嫩,肥糯可口不膩。
【烹飪方法】:
1、選用7~10厘米寬的伏天粽葉,放在開水鍋內(nèi)煮3~5分鐘,使其回軟,撈起用清水洗凈,瀝干;
2、糯米放入淘籮,用清水淘凈,連籮靜置約15分鐘,瀝干水,將米倒入木盆內(nèi),加入糖20克、鹽15克及醬油50克拌勻;
3、將豬腿肉去皮,按橫纖維分別肥瘦切成長方小塊(每塊約重20克),放入大盆,加糖7克、鹽10克及味精、白酒,反復(fù)搓擦,使用料滲入肉內(nèi),直至泛出白沫時(shí)止;
4、左手拿粽葉2張,毛面朝下,寬度1/5相疊,右手另拿1張粽葉,光面朝上,約1/3相疊接在左手粽葉的尾部將粽葉接長,在總長的2/5處折轉(zhuǎn),兩邊相疊約3厘米成漏斗狀;
5、左手托握粽葉,右手放入糯米40克,肉3小塊(二瘦一肥)按瘦、肥、瘦順序橫放米上,再蓋上糯米60克,鋪平,將長出部分的粽葉折轉(zhuǎn),蓋住米,包成囚角矮壯長方枕頭形,用繩繞折至八成緊即可,照此法逐一包好;
6、鍋中放水燒沸,然后將包好的粽子下鍋,水面要高出粽子約3~5厘米,用竹架和石塊放在粽上壓實(shí),用旺火煮2小時(shí),再用小火煮1小時(shí)即熟。
嘉興粽子的制作要訣:
1、所用的主、配料與調(diào)料可制10只鮮肉粽;
2、需用粽葉(竹箬)30張,約100克,扎繩10根;
3、粽葉最好選用安徽產(chǎn)的伏天竹箬,用前一定要用沸水煮至回軟洗凈,否則不易包裹,易斷裂;
4、豬肉要肥瘦分開,加調(diào)料反復(fù)拌擦使其入味;
5、包粽子要注意四周平衡,兩端大小相似,扎繩不能扎死,不能打結(jié),以八成緊為宜;
6、煮粽時(shí)水一定要浸沒粽子,使受熱均勻,旺火煮時(shí)要加幾次沸水,撇去浮油。保持水量,防止煮出夾生粽。;鸷,粽子即可起鍋,不要久燜。
海南五色粽
【烹飪方法】:先把糯主用豬油或花生油炒至聞有香味,就取出分別裝進(jìn)五個盒子里。然后用野生植物的葉液一盒染成一種顏色,分別染成紅、黃、藍(lán)、黑、白王色。再加入腌好的野味,如山豬肉、黃肉、鹿肉等或家禽肉。接著就用樹葉或芭蕉葉包裹,每種顏色的`糯米包一種,再用麻繩捆住。粽子的形式呈圓柱形,大小隨意。煮粽子時(shí),水要浸沒粽子,如果分多鍋煮,五種顏色的粽子每鍋都要有,其意喻吉祥。煮約兩小時(shí),粽子發(fā)出濃厚的芳香味時(shí)就可取出食用了。吃五色粽分熱吃和冷吃兩種。初出熱鍋的五色粽,香味回溢,誘人口水欲流。拆開葉子咬上一口,只覺得軟滑粘牙舌頭甜暢,滿口清香,令人吃欲大增。冷的粽子,漸漸變硬,慢慢吃可給人一種醇香的味道,吃過后嘴里還久久留有吞不進(jìn)肚,吐不出口的余味。
【粽子的做法】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于粽子的做法12-14
粽子的做法15篇12-15
粽子的做法(15篇)12-15
端午粽子做法作文11-02
關(guān)于粽子的做法3篇12-14
粽子的做法匯編15篇12-15
小棗黃米粽子做法和步驟09-02
端午節(jié)粽子的做法作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