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河北版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
在現(xiàn)實學習生活中,大家對知識點應該都不陌生吧?知識點是知識中的最小單位,最具體的內容,有時候也叫“考點”。相信很多人都在為知識點發(fā)愁,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河北版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類的起源和發(fā)展
1.19世紀,進化論的建立者達爾文提出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種現(xiàn)代類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長臂猿、猩猩。
3.由于環(huán)境的改變和自身形態(tài)結構的變化,使得部分古猿進化成現(xiàn)在人。
4.人與猿分界的標準之一是直立行走。
5.類人猿與人類的根本區(qū)別在于:
(1)運動方式不同(人類直立行走,類人猿臂行。)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會不會制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qū)別。)
(3)腦的發(fā)育程度不同(人有很強的思維能力和語言、文學交流能力。)
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
1.人體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主要有六大類: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維生素。
能源物質:
糖類:人體日常活動最重要的供能物質,也是構成細胞的成分。
脂肪:一般情況下,作為備用能源物質貯存在體內;保溫;單位質量釋放能量最多。
蛋白質: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參與損傷細胞的修復和更新;為人體的生理活動提供能量。
非能源物質:
水:約占體重的60%-70%,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都離不開水。水是人體需要最多的營養(yǎng)物質。
生物環(huán)節(jié)動物和節(jié)肢動物知識點
1、目前已命名的軟體動物有10萬種以上,是動物界的第二大類群。軟體動物殼內柔軟的身體表面包裹著猶如外套一般的肉質膜,稱為外套膜,貝殼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物質形成的物質形成的。雙殼類動物可以用足緩慢地運動,利用鰓與水流進行氣體交換。
2、節(jié)肢動物是最大的動物類群,目前已命名的種類有120萬種以上,占所有已知動物種類的80%以上。昆蟲是節(jié)肢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類動物。
3、蝗蟲身體分為頭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頭部負責感覺和攝食,感覺器官有一對觸角,三個單眼和一對復眼,口器用于攝食。胸部是運動中心,有三對足,善于跳躍;有兩對翅,適于飛行。觸角和足等是昆蟲的附肢,分節(jié)。腹部集中容納內臟器官。此外,體表有氣門,用于呼吸;身體表面包著堅韌的外骨骼。
4、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石鱉、蝸牛、烏賊都是軟體動物。節(jié)肢動物的主要特征是: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jié)。蝦、蜘蛛、蜈蚣等,都屬于節(jié)肢動物。昆蟲除了具有節(jié)肢動物的主要特征外,還有昆蟲獨有的特征:有一對觸角、三對足、一般有兩翅等等。
怎樣背生物才能很快的記住
掌握規(guī)律
規(guī)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聯(lián)系。初中生物有自身的規(guī)律,如結構與功能相適應,局部與整體相統(tǒng)一,生物與環(huán)境相協(xié)調。
以及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從水生到陸生的進化過程。掌握這些規(guī)律將有助于初中生物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如學習線粒體就應該抓結構與功能相適應
突破難點
有些初中生物知識比較復雜,或是過于抽象,同學們學起來感到有困難,這時就應化難為易,設法突破難點。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復雜問題簡單化。生物知識中,有許多難點存在于生命運動的復雜過程中,難以全面準確地掌握,而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能使知識一目了然。
歸納總結
在初中生物新課學習過程中,一般都是將知識分塊學習。但當學完一部分內容之后,就應該把各分塊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歸納整理成系統(tǒng)的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在腦子里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而且也便于理解和記憶。
【河北版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相關文章:
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12-22
冀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11-04
冀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精】07-08
冀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2篇)12-03
冀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2篇11-06
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12-25
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04-11
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12-21
生物下冊知識點總結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