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過昭關(guān)的歷史典故2篇
伍子胥過昭關(guān)的歷史典故1
相傳,春秋楚平王七年(前521),楚國太子建娶秦國絕色美女孟嬴為妻。他的父親楚平王貪戀孟嬴的美貌,將她轉(zhuǎn)納為妃。當(dāng)時,伍子胥的父親伍奢是楚太子之傅,性格剛強耿直,直言進諫,批評楚平王不該納兒子之妻為妃。
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楚平王聽信奸臣費無極讒言,廢除了太子建,殘殺了太師伍奢及其兒子伍尚,并派人畫了伍奢二兒子伍員的畫像,掛在各關(guān)口,懸賞捉拿。
伍員,字子胥,生得十分魁偉,有扛鼎拔山氣概,能文能武,很有才氣。當(dāng)他獲悉父親和兄長遇難的消息后,知道楚平王決不會放過自己,于是便毅然逃往國外。他本想投奔吳國,向吳國借兵伐楚,可是在途中,聽說太子建已經(jīng)逃到宋國,便也往宋國而去。
伍子胥見到了太子建,兩人不由得抱頭痛哭,各人都訴說了自己的冤屈。這時,宋國起了內(nèi)亂,亂黨向楚國借兵。伍子胥知道宋國不是久留之地,便與太子建偷偷地到了鄭國。
鄭定公收留了太子建和伍子胥。盡管鄭國脫離楚國,歸順了晉國,但鄭國畢竟是小國,鄭定公對太子建和伍子胥的遭遇只能報以同情,至于為他們伐楚復(fù)仇之事,只能勸他倆去跟晉侯商量。
太子建覺得鄭定公說得在理,就讓伍子胥留在鄭國,自己上晉國去見晉頃公。晉頃公聽太子建哭訴了冤屈,便召集大臣們商量辦法。大臣荀寅獻計道:“鄭國反復(fù)無常,一會兒歸附楚國,一會兒又歸附晉國,說不定哪天又會離開咱們,不如趁早把鄭國滅掉,F(xiàn)在鄭國收留著楚太子,我們可以與太子建約好,讓他私下里去收買一幫勇士,在攻打鄭國時,由他作為內(nèi)應(yīng)。
如果攻下了鄭國,就把鄭國的國土封給太子建,然后再跟他一起去消滅楚國,這是以敵攻敵的好方法!”晉頃公和大臣們?nèi)假澇绍饕挠嫴,并告訴了太子建。當(dāng)下,太子建高興地答應(yīng)了。
太子建回到鄭國,便把晉國的計謀告訴了伍子胥。伍子胥一聽,當(dāng)即表示反對說:“這不行!鄭國好心好意收留我們,我們怎么可以恩將仇報呢?我看你還是徹底打消這個念頭吧!”僅管伍子胥堅決反對,但是太子建急著想要得到君位,哪里肯聽伍子胥的話。背地里就干起了收買勇士的勾當(dāng)。他串通了一幫鄭定公左右的人,叫他們再去勾結(jié)別人。
世上沒有不透風(fēng)的墻,太子建的所作所為還是被鄭定公發(fā)現(xiàn)了。一天,鄭定公邀請?zhí)咏ㄈズ蠡▓@喝酒。太子建興致勃勃,應(yīng)約前往?墒堑搅四莾,卻見一溜排20多個人被綁在那兒,仔細一看,都是那些自己收買的勇士。太子建知道大事不妙,剛想拔腿逃跑,早給守衛(wèi)在兩旁的武士們拿住。
鄭定公怒不可遏,指著太子建大聲斥責(zé)說:“我好心好意收留了你,你卻恩將仇報,跟晉國勾結(jié)起來要謀害我,我豈能容你!”說罷,不容太子建分辯,便吩咐左右武士將他連同勾結(jié)的一幫人,統(tǒng)統(tǒng)殺了。
伍子胥聽到太子建被殺的消息,急忙帶著太子建的兒子公子勝逃出鄭國。
在伍子胥帶著太子建的兒子公子勝逃跑的一路上,他們白天躲起來,晚上趕路,歷盡千辛萬苦,才走到陳國。陳國是楚國的屬國,他們只得繼續(xù)東躲西藏,向東逃去,一直到臨近昭關(guān)時才停下來。昭關(guān)是一個險要的關(guān)口。出了昭關(guān),就能夠照直上吳國去了。昭關(guān)本來就有重兵把守,楚平王和費無極料定伍子胥準上吳國搬兵,早就派了大將薳越帶著軍隊守候在那兒。
一天,伍子胥和公子勝來到離昭關(guān)不遠的地方。他們正在林間小道上走著,剛想坐下來歇一會兒,前方拐彎處來了一個老頭兒,突然走到近前開口問道:“伍將軍,你上哪兒去?”伍子胥吃了一驚,連忙問答說:“老先生,你看錯人了吧?我根本不姓伍!”老頭兒笑著說:“我是東皋公,一輩子給人治病,在這兒多少有點小名望。前幾天薳越將軍身體不舒服,叫我去給他看病,我在昭關(guān)關(guān)口看見掛著緝拿伍子胥的告示和畫像。今天一見你,就認出來了。你這樣跑過去,不等于自投羅網(wǎng)嗎?我家就在山背后,你還是跟我來吧!”
伍子胥看出這位老頭兒不是普通人,便跟著他到了家。東皋公請伍子胥坐上首,伍子胥指著公子勝說:“這是我的小主人,楚王的孫子,該由他坐上位。”于是東皋公和伍子胥坐在下首。伍子胥把楚平王殺害伍奢、伍尚,趕走太子建,太子建死在鄭國的情況一一說了。東皋公勸慰道:“這兒沒有人來往,將軍只管放心住下,待我有了萬全之策,再送你們君臣過關(guān)去!蔽樽玉懵犃,十分激動,連忙跪下拜謝。
東皋公每天以好酒好菜款待伍子胥,可是七天過去了,卻不提過昭關(guān)的事。伍子胥再也忍耐不住了,便向東皋公央求道:“我大仇未報,天天這樣混日子,心里似滾油煎熬一般,還是請老先生想辦法早日送我出關(guān)才好!”東皋公說:“辦法已經(jīng)有了,但是必須有個幫手,待他一到,我就送你們過關(guān)!蔽樽玉阒坏迷僮∠氯。可是他為難極了,害怕天長日久,也許會走漏風(fēng)聲。自己想闖過關(guān)去,卻又怕被薳越拿住。他進退兩難,愁得一連幾夜睡不著覺。
過了幾天,東皋公帶了一位朋友回家來,見了伍子胥,他大吃一驚說:“伍將軍,你的胡子和兩鬢怎么全白了?大概是發(fā)愁的緣故吧!”伍子胥還不敢相信,但取來銅鏡一照,就失聲大哭起來:“天哪,我大仇還未報,怎么已經(jīng)衰老成這個樣子了!”東皋公卻拱手稱賀道:“恭喜恭賀伍將軍,你是交了好運了!”
伍子胥不明白老先生的意思,擦擦眼淚問道:“怎么能說這是交了好運呢?”東皋公說:“你頭發(fā)、胡子全白了,人家就不容易認出你來了,這不正好可以蒙混過關(guān)去嗎?!闭f著,他就把帶來的老朋友皇甫訥介紹給伍子胥說:“他身材高大,容貌也與你相仿,我讓他扮成你的摸樣,你扮成他的家人出關(guān)去。倘若昭關(guān)的守兵將他誤認出來,你趁此機會就可以夾在人群里混出關(guān)去!蔽樽玉阏f:“辦法倒是不錯,只是連累朋友,我心里很是不安!睎|皋公說:“請你放心,我們已經(jīng)商量好了對策,即使他被抓住,我也有辦法搭救!
接著,東皋公用湯藥給伍子胥洗了臉,使臉色變了樣。到了黃昏時分,讓伍子胥脫下衣服給皇甫訥穿上,再給伍子胥換上仆人的衣服。一切準備停當(dāng),伍子胥向東皋公拜了四拜,便帶著公子勝跟隨皇甫訥連夜趕路。黎明時分,伍子胥一行到達了昭關(guān),等待開關(guān)放行。楚將薳越嚴把著關(guān)門,早就下了命令:“凡是從北邊來的'人往東,一定要盤查明白,才能放行!”關(guān)門上高高掛著伍子胥的畫像,守兵如臨大敵,氣氛十分緊張。
不一會,關(guān)門打開了,守關(guān)的士兵們細細盤問著每一個過關(guān)的人;矢υG走到關(guān)口時,顯得有點兒緊張,士兵們見了頓生疑心,仔細一瞧,見來人跟畫像上的伍子胥相似,就把他逮住了,押到薳越跟前。薳越一見,認為十拿九穩(wěn)是伍子胥,隨即命令士兵們將他綁了起來,準備押解到郢都去。官兵們見拿住了伍子胥,立了大功,亂哄哄的非常高興。
關(guān)前關(guān)后的老百姓,聽說捉住了那個久聞大名的逃犯,都跑上前來觀看。這時候,扮著家人的伍子胥,卻趁著關(guān)口大亂之機,混在老百姓中間,悄悄溜出關(guān)去。過了一會兒,東皋公故意來到了關(guān)下求見薳越說:“我老頭兒想出關(guān)東游,聽說將軍把伍子胥逮住了,特來向你道喜祝賀。”薳越說:“士兵們拿住了一個人,外貌很象伍子胥,可是細聽口音,覺得似乎不對!”
東皋公說:“那人在哪里?讓我對對畫像,就看出來了!”薳越命令部下將那人拉出來。那人見了東皋公就嚷了起來說:“哼,你倒好,這時候才來,害得我莫名其妙地被抓了起來!”東皋公笑著對薳越說:“將軍,你誤會了,他是我的同鄉(xiāng)好友皇甫訥,跟我約好在關(guān)前見面,一塊兒出去游玩。怎么倒把他當(dāng)成伍子胥逮捕了?”
薳越連忙賠禮說:“這都是士兵們認錯了,請別見怪!”東皋公說:“將軍為朝廷捉拿逃犯,我怎么能怪您呢!”薳越當(dāng)場命士兵放了皇甫訥,并取出一些銀錢,資助他們東游去了。伍子胥逃出關(guān)后一路上要飯,投奔到了吳國。吳王很是欣賞伍子胥的才干,拜為相國,同時又擔(dān)任軍中主將。由于伍子胥對吳國水、陸各種戰(zhàn)法及兵器使用技術(shù)都進行了改革,使吳國逐漸強大,最后終于打敗了楚國,報了殺父兄之仇。
當(dāng)年,伍子胥所過的昭關(guān)在哪里?史學(xué)界有種種說法。一說昭關(guān)在安徽省含山縣北約7.5公里的小峴山西。但也有另一說:伍子胥所過的昭關(guān)即是現(xiàn)在的鎮(zhèn)江西津渡。
明代萬歷十年,鎮(zhèn)江官府在修繕西津渡過街石塔時,特意在過街石塔上鐫刻了“昭關(guān)”兩個大字。明代小說家丁耀亢(筆名夢筆生)曾在所著《金屋夢》(又名《續(xù)金瓶梅》)中作詞描寫金山和西津渡的美麗風(fēng)景:“江間隱現(xiàn),遙聽兩岸鐘聲;石勢參差,依稀中流樹影,郭璞墓前碑不沒,伍胥關(guān)上月常圓。”丁耀亢說的“伍胥關(guān)”就是西津渡的“昭關(guān)”。
另據(jù)《焦東閣日記補》記載:“昭關(guān)舊有小石,鐫‘讒铦孝血’四字,為崇禎八年吳爾辰吊伍帥書!鼻迦送跎塘匾矊懹小墩殃P(guān)》詩道:
“群山萬壑合成圍,仗劍東來愿已違。
驅(qū)馬關(guān)門悲故國,回頭此壘隔斜暉。
已看江上千帆過,莫訝蘆中一葉飛。
亦有雞鳴方得度,秦關(guān)雖險竟能歸!
這首詩被丹徒詩人、學(xué)者解為干收在《潤州事跡詩抄》中。解為干還在王商霖《昭關(guān)》詩前特意加注云:昭關(guān)“在縣(丹徒)西江口,內(nèi)有子胥血淚石。《史記》云:‘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guān),夜行晝伏,至于陵水。’陵水即溧(溧陽)之平陵城,今之舊縣也”?梢,古代有許多文人和學(xué)者都認為,鎮(zhèn)江為古代吳頭楚尾,西津渡為吳楚通津,伍子胥所過的昭關(guān),就在今天的鎮(zhèn)江西津渡。
伍子胥過昭關(guān)的歷史典故2
在諸侯大國爭奪霸權(quán)的斗爭中,大國兼并小國,擴張了土地?墒谴髧闹T侯不得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封給立了功的大夫。大夫的勢力大了起來。他們之間也經(jīng)常發(fā)生斗爭。大國國內(nèi)的矛盾尖銳起來,都想把爭奪霸權(quán)的戰(zhàn)爭暫時停止下來。
為了這個緣故,宋國大夫向戍(音shù)在晉、楚兩國之間奔走,做調(diào)停人。
公元前546年,晉楚兩國和其他幾個國家,在宋國舉行了“弭兵會議”(弭音mǐ,弭兵就是停止戰(zhàn)爭)。在這次會議上,晉國的大夫和楚國的大夫代表南北兩個集團講了和,訂了盟約。規(guī)定除齊、秦兩個大國外,各小國都要向晉、楚兩國同樣朝貢。晉楚兩國平分霸權(quán),以后五十多年里,沒發(fā)生大的戰(zhàn)爭。
到楚莊王的孫子楚平王即位之后,楚國漸漸衰落了。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要把原來的太子建廢掉。這時候,太子建和他的老師伍奢正在城父(在河南襄城西)鎮(zhèn)守。楚平王怕伍奢不同意,先把伍奢叫來,誣說太子建正在謀反。
伍奢說什么也不承認,立刻被關(guān)進監(jiān)獄。
楚平王一面派人去殺太子建,一面又逼伍奢寫信給他的兩個兒子伍尚和伍子胥,叫他們回來,以便一起除掉。大兒子伍尚回到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郢音yǐng),就跟父親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殺害。太子建事先得到風(fēng)聲,帶著兒子公子勝逃到宋國去了。
伍奢的另一個兒子伍子胥,也從楚國逃出來,他趕到宋國,找到了太子建。不巧宋國發(fā)生內(nèi)亂,伍子胥又帶著太子建、公子勝逃到鄭國,想請鄭國幫他們報仇?墒青崌鴩嵍ü珱]有同意。
太子建報仇心切,竟勾結(jié)鄭國的一些大臣想奪鄭定公的權(quán),被鄭定公殺了。伍子胥只好帶著公子勝逃出鄭國,投奔吳國(都城在今江蘇蘇州)。
楚平王早就下令懸賞捉拿伍子胥,叫人畫了伍子胥的像,掛在楚國各地的城門口,囑咐各地官吏盤查。
伍子胥帶著公子勝逃出鄭國后,白天躲藏,晚上趕路,來到吳楚兩國交界的昭關(guān)(在今安徽含山縣北)。關(guān)上的官吏盤查得很緊。傳說伍子胥一連幾夜愁得睡不著覺,連頭發(fā)也愁白了。幸虧他們遇到了一個好心人東皋公,同情伍子胥,把他接到自己家里。東皋公有個朋友,模樣有點像伍子胥。東皋公讓他冒充伍子胥過關(guān)。守關(guān)的逮住了這個假伍子胥,而那個真伍子胥因為頭發(fā)全白,面貌變了,守關(guān)的認不出來,就被他混出關(guān)去。
伍子胥出了昭關(guān),害怕后面有追兵,急忙往前跑。前面是一條大江攔住去路。伍子胥正在著急,江上有個打魚的老頭兒劃著一只小船過來,把伍子胥渡過江去。
過了大江,伍子胥感激萬分,摘下身邊的寶劍,交給老漁人,說:“這把寶劍是楚王賜給我祖父的,值一百兩金子,F(xiàn)在送給你,好歹表表我的心意!
老漁人說:“楚王為了追捕你,出了五萬石糧食的賞金,還答應(yīng)封告發(fā)人大夫爵位。我不貪圖這個賞金、爵位,難道會要你這寶劍嗎?”
伍子胥連忙向老漁人賠禮,收了寶劍,辭別老漁人走了。
伍子胥到了吳國,吳國的公子光正想奪取王位。在伍子胥幫助下,公子光殺了吳王僚(音liáo),自立為王。這就是吳王闔閭(音hé lǘ)。
吳王闔閭即位之后,封伍子胥為大夫,幫助他處理國家大事;又用了一位將軍孫武,是個善于用兵的`大軍事家。吳王依靠伍子胥和孫武這兩個人,整頓兵馬,先兼并了臨近幾個小國。
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拜孫武為大將,伍子胥為副將,親自率領(lǐng)大軍,向楚國進攻,連戰(zhàn)連勝,把楚國的軍隊打得一敗涂地,一直打到郢都。
那時,楚平王已經(jīng)死去,他的兒子楚昭王也逃走了。伍子胥恨透了楚平王,刨了他的墳,還把平王的尸首挖出來狠狠鞭打了一頓。
吳軍占領(lǐng)了郢都。楚國人申包胥逃到秦國,向秦國求救。秦哀公沒同意出兵。申包胥在秦國宮門外賴著不走,日日夜夜痛哭,竟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終于被感動了,說:“楚國雖然暴虐無道,但是有這樣好的臣子,怎能眼看他們亡國!”
秦哀公派兵救楚國,擊敗了吳軍,吳王闔閭才撤兵回國。
吳王闔閭回到吳國都城,把第一大功歸給孫武。孫武不愿意做官,回鄉(xiāng)隱居去了。他留下的一部《孫子兵法》,是我國最早的杰出的軍事著作。
【伍子胥過昭關(guān)的歷史典故】相關(guān)文章:
伍子胥過昭關(guān)的歷史典故12-18
伍子胥過昭關(guān)一夜變白發(fā)歷史典故06-22
燕昭王招賢的歷史典故12-18
司馬昭之心的歷史典故12-18
司馬昭之心歷史典故04-18
伍子胥感恩圖報的歷史典故12-18
司馬昭之心歷史典故精選5篇04-12
司馬昭之心歷史典故(精選5篇)04-12
司馬昭之心歷史典故5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