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端午節(jié)的日記
一天的時間眼看就要結(jié)束了,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是時候用心地寫一篇日記了。怎樣寫日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日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jié)的日記1
眼看就到端午節(jié)了,王夫人這幾天特忙,家里像趕集似的。老公的下屬紛紛來家送時令禮物,禮物都是一樣,粽子。粽子雖然都是粽子,包裝卻不一樣。有的裝在禮品盒子里,有的裝在籃子里,上面都有標(biāo)價,有六百六十六元的,有一千六百八十八元的。王夫人自言自語道:“不就是粽子嘛,咋賣這么貴?”等她打開包裝一看,原來內(nèi)藏秘密。六六大順的,里面有一條大中華香煙,一瓶洋酒,一六發(fā)發(fā)的粽子,里面不但有洋酒高檔香煙,還有六種水果,比如芒果、火龍果、荔枝、洋桃、洋梅、鳳梨。但是有一個什么局長送的粽子,卻是散粽,特意叮嚀,吃的時候小心點兒,什么寶貴粽子,要小心點兒?
到了端午節(jié)這天,家里到處堆得都是粽子,這么多能吃完嗎?王夫人把洋酒、大中華香煙取了出來,水果放進(jìn)冰箱,留了一些火腿的、豆沙的、五仁的,打電話把七大姑八大姨都叫了來,讓她們拿回家去幫著吃,也省了再買了。逢年過節(jié)的,七大姑八大姨們都不用采購,王夫人會把她們叫來,把收到的禮物分給她們。像梅花參呀、魷魚呀、銀耳呀,都是上等的東西。也有金華火腿、宣威火腿、魚翅、鮑魚什么的`。
中午吃飯時,王夫人順手拿了一串粽子放到鍋里煮了,端上桌來。老公是南方人,特愛吃火腿粽子。吃了飯,老公吸了一支大中華,品了品洋酒,咪上眼睛休息一會兒,突然感到肚子痛。王夫打電話叫來救護(hù)車,送到醫(yī)院檢查。醫(yī)生檢查了問:“李書記有胃病史嗎?”王夫人道:“從來沒胃痛過!崩顣浗械溃憾亲右餐矗 贬t(yī)生只好做B超檢查,又做CT,終于發(fā)現(xiàn),胃里的異物,好像是金屬一類的東西,只好安排手術(shù)。外科醫(yī)生切開李書記的胃,取出一枚鉆戒,順藤摸瓜,在大腸里也取出幾枚鉆戒。
等老公手術(shù)結(jié)束,從手術(shù)室里推出來,王夫看著鉆戒,才恍然大悟,為什么某局局長臨走說,吃的時候小心點兒,原來里面藏匿著鉆戒呀。非常感動,寫下今天的日記!
端午節(jié)的日記2
三個星期前,我纏著媽媽去“卷心菜”(景星)花鳥市場買小兔。去市場的路上,一想到可以買到一只可愛的紅眼睛小兔,我的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
不一會兒,我和媽媽到了“卷心菜”花鳥市場,那里有項鏈、戒指、鮮花,還有各式各樣的美麗動物,其中最吸引我注意力的就是那些紅眼睛和黑眼睛的小白兔。
突然,我在一家店里看見一只嬌小可愛的小白兔,它在籠子里走來走去,讓我覺得它機(jī)靈極了。它的身子像一團(tuán)毛絨絨的、剛剛開放的小棉花。它的耳朵豎得直直的,眼睛像兩顆紅水晶,發(fā)出溫和的光芒。其它兔子懶洋洋地躺著,而它卻精神百倍地站在兔籠里。
就是它了!這就是我想要的小兔!
“媽媽,我要買這只小兔!”我指著那只小兔高興地說。
于是,我們和老板娘討價還價了一番,用20元買下了這只小兔和一個紫色的'小籠子。
我太喜歡它了,把它和籠子拿在手上,一刻也舍不得放下,小心地把它帶回了家。
我迫不及待地想把小兔拿出來抱一抱,但是媽媽說它有點臟,不能拿出來。我就把它放在兔籠里,拿了點兔糧和菜給它吃。它沒有吃兔糧,卻對著卷心菜“;地啃個不停。
我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小一白”,因為它很小,又白。
我和朋友出去玩的時候,也帶著它。小朋友們看了它,都想抱抱它。我怕小兔受到驚嚇,只給我最好的朋友抱,但它還是受到了驚嚇。真是一只膽小的小兔!
我們每天都把它放出籠子,讓它在家里活動一下。它毫不客氣地爬到水果籃里啃桃子,在好多桃子上留下了牙齒印,還撒上幾泡尿,拉上幾顆屎。看起來,它很喜歡吃桃子。
兩個星期后,它跟我們越來越熟了,我們抱它,它也不怕了。有時候,它還會跑到媽媽的腿上,呼哧呼哧地睡覺。我抱它的時候,它的小爪爪把我抓得有點痛,但是看著它把小臉蛋靠在我的懷里,我覺得很開心。
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媽媽看到它不太精神,兩只小耳朵都耷拉下來,豎不起來了。我們有點擔(dān)心,它會不會死去?
端午節(jié)早上,它果然直挺挺地躺在籠子,一動不動地。
它死了,但是它的眼睛還沒有閉上,還像水晶一樣閃亮。我覺得它一定是舍不得離開我們。
我流著眼淚把它埋到了土里,用鮮花和絲帶裝飾它的墳?zāi)埂?/p>
“小一白,我永遠(yuǎn)不會忘記你的小臉蛋!”
端午節(jié)的日記3
又到端午了,又是粽子飄香的時候,每到這個時候我就會想起故鄉(xiāng)的龍舟賽。 記憶里,端午節(jié)是故鄉(xiāng)最盛大的節(jié)日,甚至蓋過春節(jié)。每年的這一天,故鄉(xiāng)都要進(jìn)行龍舟比賽,故鄉(xiāng)的土話叫做“劃龍船”!八脑露,龍船下水劃;五月初五,龍船天天有!边@句故鄉(xiāng)的口頭禪,從老人到小孩,沒有一個人會忘記,因為世世代代已經(jīng)傳唱了上千年。
中午,吃過母親蒸好的粽子和糍粑,我就和伙伴們一起來到河岸上看龍舟比賽。平日清冷的河岸上,這一天總是人山人海,路上仍有許多衣著花花綠綠的人們從四面八方擁來。河里,游弋著幾條龍舟,稱之為紅龍、黃龍、白龍和烏龍。每條船上,坐著二十名橈手。那橈手清一色光頭、光膀子,都只著一條或藍(lán)或青的短褲,黑黝黝的脊背在陽光下閃亮,很是威風(fēng)。
一聲炮響,鼓聲雷動,橈手們一聲吶喊,有力的雙手開始揮動木槳,水花四射,龍舟有如脫弦之箭,在河中飛馳。此時,沿河兩岸爆發(fā)出驚天動地的喧嘩聲,鞭炮聲,喝彩聲,響徹云霄,與龍舟上橈手們的吶喊聲相互呼應(yīng),岸上河中成了一片歡騰的'海洋。這時候,我和伙伴們拼命為自己所青睞的黃龍狂喊“加油”,嗓子喊啞了也在所不惜。 不久,勝負(fù)出來了,就有人抬著兩筐包子去慰勞得勝的那一條龍舟,那些英雄們晃動著光頭,一口吞下一個包子,然后將剩下的全部倒進(jìn)河里,任它隨水漂流。 接下來,就是更加精彩的拔河和搶鴨子了。拔河時,一根粗繩連接兩條龍舟,雙方奮力向相反的方向劃動。水上拔河比陸上拔河復(fù)雜,除力量競爭外,還有技巧。搶鴨子時,有專人往河里投活鴨,鴨子一入水,早有人撲通躍入河中,或餓虎撲食,或出其不意,良久,從河面上冒出一個濕淋淋的腦袋,手里拽著一只活蹦亂跳的鴨子。每到這時,岸上的人或狂呼亂叫,或手舞足蹈,或捶胸頓足,還有人不顧一切地下河助威……
今天聽說端午節(jié)也要舉行龍舟賽,心里又泛起一絲對童年美好時光的回憶……
端午節(jié)的日記4
聽媽媽說,端午節(jié)最初是為了紀(jì)念一個非常愛國的大臣,他叫屈原。故事是這樣的:在戰(zhàn)國的時候,秦國一心想滅掉楚國,但楚王常聽信那些壞人的話,不聽屈原的。楚王也不喜歡屈原,他很傷心。他走著走著,不小心掉進(jìn)河里,被淹死了。所以每到這一天,人們就會把粽子丟到那條河里,是為了不讓河神去吃屈原的尸體。我聽了以后,發(fā)現(xiàn)只要是一個愛國的人,大家都會紀(jì)念他。
但是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過得沒什么意思。因為家里沒做什么好吃的菜,也沒什么好玩的。爸爸媽媽也不帶我出去玩。不過,好在可以休息幾天,在家里看看電視。各種各樣的粽子倒是吃了很多,有圓形的、三角形的、長方形的;有肉餡的,有栗子餡的,有豆沙的,有花生的,有蛋黃的……我最喜歡肉餡的,因為我平常愛吃肉。
從日歷上來講,端午節(jié)應(yīng)該是在五月底。每次過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就會想到:時間過得真快,今年又已經(jīng)過了快一半了,我要努力,盡快把學(xué)習(xí)拉上去!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吵死我了,“陳嘉楠起床啦!”媽媽叫道,我問:“怎么了,干嗎叫醒人家,人家剛做得好夢就被攪和啦!”“什么,今天是五月五端午節(jié),你都忘記啦!”“哦,想起來了。”我恍然大悟。
我、爸爸媽媽和小姨來到了濉溪路上的'樂購,我們先推了輛推車,然后就進(jìn)入超市了。咦,樂購的手提籃可真好玩,跟箱包一樣,我很好奇。一樓是日用品店,而我們卻是去買食品,便上了二樓,買了菜、粽子、紫菜等許多食品。
回到家,我先把買的壽司包裝盒拆開,可是我拆了半天也沒搞好,還是找了爸爸幫忙。我把壽司放進(jìn)盤子,在微波爐熱了1分鐘。
“叮鈴鈴”,門鈴響了,我跑過去開開門,原來是我們家大名鼎鼎的廚師三叔來了,三叔說:“哥(我爸),今晚我燒飯!比宕┥蠂梗_始烹飪了。
6點,我們準(zhǔn)時開飯,“這些怎么那么的淡。俊,“可能忘記放鹽了。”餐桌上,我們有說有笑,很有趣。
我愛這個無聊的端午節(jié),希望明年的端午節(jié)快點來。
端午節(jié)的日記5
今天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也是“端午節(jié)”。陽光燦爛特?zé),但絲毫不影響人們過節(jié)的熱情。
大街上人來人往,擺滿了過節(jié)日的東西。有艾草、菖蒲、雄黃,當(dāng)然少不了粽子。我和媽媽來到外婆家過節(jié)。
快到外婆家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插著“寶劍”,有幾戶人家的門上還插著幾根艾草。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這些東西是干什么用的?”媽媽輕聲地說;“這是用來辟邪的,希望家里人平平安安的!钡搅送馄偶,我看見鄰居媽媽在擺弄著一些五顏六色的布,就湊過去看了看,原來是在做香囊。她們把大的'掛在小孩的脖子上,小的串成手鏈戴在孩子的手腕上,希望小孩平安,快快地長大。小孩們看著這些漂亮的香囊開心極了,還到處展示?斓街形12點了,家里有小小孩的人家拿來雄黃酒,用手指沾了一下,涂在小孩的頭上、耳朵上。聽大人們說這也是辟邪。
接下來就是享受美食的時刻了。媽媽端來一碗香噴噴的粽子和一碟白糖。我用筷子戳了一個粽子,蘸了一點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外婆給我講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戰(zhàn)國時代的楚國人,22歲時,就已官居左徒、三閭大夫,輔佐楚懷王。屈原救國的愿望破滅了,他在極度悲慟的心境下,于公元前278年(詩人62歲時)農(nóng)歷五月五日縱身投入波濤洶涌的汨羅江。當(dāng)時楚國人民因舍不得這位賢臣的死去,聞訊后紛紛趕著劃船去追他;但追至洞庭湖上,已不見蹤影。這便形成了每年此日競賽龍舟的起端。南朝梁時吳均《續(xù)齊諧記》中說,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江之后,人們每年這個時候,把米撒入江中以祭祀他。據(jù)說東漢初年,長沙有個名叫區(qū)曲的人,曾夢遇一位自稱屈原的賢士,他對區(qū)曲說:“多年來人們祭我的米,都讓蛟龍吃掉了,今后你們要把楝葉和米塞在竹筒里,或用蘆葉包裹好,再用五彩絲纏好,因為蛟龍是害怕楝葉、蘆葉和五彩絲的!焙髞砣藗兏挠瞄~、蘆葉和五彩絲包裹粽子,據(jù)說就是這一緣故。此后,歷代沿襲下來,便演變成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風(fēng)俗。
我愛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日記6
我的家鄉(xiāng)在湖北,時至五月,家鄉(xiāng)的空氣里彌漫著粽子的香味。是啊,端午節(jié)到了。端午節(jié)在湖北俗稱端陽,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喝黃酒,龍舟下水喜洋洋。正如這首民謠所唱,在每年的端午節(jié),湖北各地均有賽龍舟、吃粽子、喝黃酒、懸艾草的習(xí)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在宜昌市秭歸縣端午龍舟競渡,非常隆重,還有祭祀、招魂等紀(jì)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活動。
查看史書,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起源有紀(jì)念直言敢諫的伍子胥之說、有同情孝女曹娥之說、有紀(jì)念愛國詩人屈原之說。而在家鄉(xiāng),千百年來,尤以紀(jì)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占據(jù)主流地位。
據(jù)史書記載,屈原為戰(zhàn)國末期楚國丹陽(今天的湖北宜昌市秭歸)人,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dǎo)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lián)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去職與流放,卻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的詩篇。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國家被侵略,含恨報石投江,楚國百姓聞訊奮起駕舟營救,此后逐漸發(fā)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又怕江河里的魚吃屈原的身體,就紛紛拿米團(tuán)投入江中,后來便有了包粽子的習(xí)俗。每年的端午節(jié)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祭拜習(xí)俗,體現(xiàn)了百姓對愛國詩人的敬佩與思念。
從20xx年起,我國將端午節(jié)規(guī)定為法定節(jié)假日。20xx年,中國端午節(jié)列入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這也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項目。
千山萬水粽是情,千秋猶憐屈子心,詩人仰天出門去,世間難覓離騷人。端午節(jié)紀(jì)念屈原的文化源遠(yuǎn)流長,其在文學(xué)方面的造詣,是中華文明璀璨的明珠;其高雅的文人氣質(zhì)和不屈的愛國主義精神代代相傳。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隨著知識的增長,我對端午節(jié)的來歷和意義有了更深的了解,其風(fēng)俗習(xí)慣及文化傳承,增強了我們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
端午節(jié)的日記7
我的家在東北,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沒有太多的花天酒地樣,像賽龍舟這樣的比賽我是沒有見過的,但一般的風(fēng)俗還是有的,五月初一時,我們就會在手上與脖子上都系上五彩繩,我只知道五彩繩是由五種不同顏色的絲線在一起擰成的小繩,而不知道它們分別是什么顏色的,因為我只在小的時候系過五彩繩,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系了,在小的時候,我們還會戴香包,香包是用紅布包著香草做的一個小包包,上面通常用幾顆小珠裝飾著,用紅線連著掛在脖子上,香包香香的,使全身聞起來可香了,五彩繩和香包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飾品了,在五月初五時,也就是端午節(jié)那天早上,人們會去山上采一種叫艾蒿的野草,采來后會把它掛在門上或夾在耳朵上,可能是用來避邪驅(qū)蟲的,我最喜歡端午的咸雞蛋和粽子,現(xiàn)在的生活很好,鴨蛋雞蛋想什么時候吃都沒問題,但端午的.雞蛋鴨蛋吃起來特別香。
現(xiàn)在,一要到端午節(jié),大街小巷里也能看見賣香包的,他們手里拿著一個大棍子,上面掛滿了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香包,有心形的,還有娃娃形的,讓們看的眼花繚亂,在各個市場里都會賣粽子葉和粘米,有很多人會圍在那里搶購著,其實超市里有賣現(xiàn)成的粽子,一些人認(rèn)為賣的粽子不如自己包的好,姥姥就自己包粽子,每次姥姥買回粘米,都會把它們泡上兩天,在泡之前不能撮,撮完的米就不好以前香了,米可以加點別的米,如:小黃米,還可以放上一顆棗,那樣的粽子吃起來會更好吃,粽子煮熟時會有一種香味兒,把葉子撥開,放點糖,咬上一口,又甜又酸又香又黏,好吃極了。
姥姥不光粽子做的好,雞蛋鴨蛋也腌的好,雖然姥姥的咸鴨蛋比不上高郵的咸鴨蛋,但姥姥腌的鴨蛋的蛋青嫩嫩的,蛋黃都冒油了呢!我最愛吃姥姥腌的鴨蛋,我每天早上,都會吃上一個呢!
每年端午節(jié),姥姥都會教媽媽與舅舅們包粽子,腌雞蛋鴨蛋,可他們做的就是沒有姥姥做的好吃。姥姥常說:“現(xiàn)在的生活好了,每個節(jié)日的風(fēng)俗都變了!”姥姥說的話雖然過于肯定,但有些風(fēng)俗真的已經(jīng)不講究了,不知道未來的端午節(jié)會是什么樣的,我愛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更愛我的家鄉(xiāng)。
端午節(jié)的日記8
轉(zhuǎn)眼又到了端午節(jié),它除了讓人想起龍舟盛會以外,粽子的美味更令人神往,也是我夢寐以求的日子。我長這么大還沒吃過我家自己做的香噴噴的粽子,據(jù)我奶奶說味道好極了。自己做的粽子可以隨心所欲地加上自己喜歡的食物和配料。因此,今年我死纏爛打,軟磨硬泡,爸爸媽媽被我弄得沒辦法,只好同意了。
一切準(zhǔn)備就緒后,我爸先將豬肉、香菇切成方塊,然后將豬肉放在鍋中炒制,加些事先準(zhǔn)備好的調(diào)料炒出香味,才將豬肉撈起。接著,將香菇和事先泡制好的食物調(diào)好配料后一同炒熟,剩余湯汁炒以預(yù)先洗凈的上等糯米,至所有的'汁都被上等糯米吸收進(jìn)去為止,再放入剛才所炒的料一起拌勻。
接下來,該我媽上場了,我靜靜地站在一旁看。只見,媽媽取了兩張碧綠的箬竹葉子重疊在一塊,雙手抓住葉子兩端,輕輕向中心一卷,熟練地卷成圓錐形,放于左手掌中,右手用勺子舀了些剛才炒制好的餡料裝進(jìn)圓錐形里邊,直到把圓錐形填滿了。這時,只見媽媽右手拇指和食指將葉子兩頭捏住輕輕向前一壓,再一個小的反剪,交于左手握牢不放松,空出來的右手拿一繩,一頭用牙齒咬住,一頭用右手拽緊,沿粽子腰間繞兩圈扎緊系牢。一個綠瑩瑩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看得我目瞪口呆。接著,媽媽繼續(xù)不厭其煩地包著,包著這有棱有角的小東西。
包好后,我爸把粽子放在鍋中去煮,并告訴我說:“這叫炕肉粽,炕肉粽的時間,一般是8小時,這樣肉粽才能出膠,香味四溢!
我一聽暈了,還要這么久,我都快垂涎三尺,但也無可奈何,等吧,真是等到花兒也謝了……
等待中,我覺得粽子真是個有意思的小東西,只需用那么幾張碧綠的箬竹葉把糯米和餡料包起來,蒸煮一番,糯米和餡料就帶上了箬竹葉味兒,而且家里也彌漫著淡淡的清香。我真喜歡由粽子而帶來的這清香的味兒,也希望明年我家還能繼續(xù)飄著這清香的味兒。
端午節(jié)的日記9
端午小長假,月月的爸爸邀請我們?nèi)液托佬廊业脚1沉簢疑止珗@玩。天氣很好,我們很快就到了那里,哇,游人還真不少啊!大家一邊說話,一邊慢慢的往山上爬。
藍(lán)色天空中白云朵朵,山里邊林遮樹掩、郁郁蔥蔥,可以聽見溪水潺潺的流淌聲,清脆的鳥叫聲,還有各種各樣美麗的蝴蝶,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一進(jìn)景區(qū)大門山路比較平緩,我、月月和欣欣,就像三只快樂的小鳥飛來飛去,急的大人們在后面不停地叫我們的名字。
我在路上看到了像山的云彩,看到了紫荊樹、漆樹、桑樹和板栗樹,還看到了清澈的溪水。我和兩個小伙伴下到了溪水旁邊,踩著石頭跳來跳去,身上的力氣好像永遠(yuǎn)也用不完,無窮無盡,就像一只只靈活的小猴子一樣。我們看到溪水的中心有一塊兒大石頭,于是就想跳過去玩,但是離岸邊太遠(yuǎn),擋住了我們前進(jìn)的方向,沒辦法,我們只好齊心協(xié)力,自己拿石頭搭一座橋。大小石頭都派上了用場,大石頭作為路,小石頭作為固定用,不一會兒,一座小橋就搭好了,我們順利地走到了溪水的中心,大家一起歡呼起來。
過了一座長長的吊橋,看到好幾處瀑布和清澈的潭水,我不禁想起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王倫送我情”的詩句,古代的`人們生活在這樣的美景里,也和我一樣幸福吧?三個小伙伴都有些累了,但是眼看著頭頂上的藍(lán)天離我們越來越近,終于爬到山頂了。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可我覺得這句話應(yīng)該反過來,因為我們上山用了三個小時,下山卻只用了一個多小時。月月的腳有點疼,下山的時候一直跟著媽媽,我和欣欣都比她大,滿心想著下山后到池塘里去撈蝌蚪和小魚,所以沒有休息一直往下走。我們撈了很多蝌蚪,有一些蝌蚪都長了小腿了,爸爸說再過一段時間就快要變成青蛙了。我想起青蛙是農(nóng)民的好幫手,又是益蟲,就把這些小蝌蚪全部都放生了。
這個端午節(jié)玩的非常開心,下次我還要到這個美麗的景區(qū)玩耍。
端午節(jié)的日記10
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我們都所熟悉的是屈原投江,人們?yōu)榱瞬蛔岕~蝦碰到屈原,便投下糯米團(tuán)給魚吃的故事。以及吃粽子,劃龍舟的習(xí)俗。而今天,正是端午節(jié)。
今天早晨,就被一道耀眼的光芒所照亮。早上醒來后先去洗澡,順便把幾日的悶燥洗去。因為知道今天是端午節(jié),所以一直在催促父親別忘了買粽子。但看到父親昨日疲憊的眼神下透露著些許的興奮,就知道父親早已把買粽子的事情深深地印在了腦海里。仿佛,在一位常年辛勤勞動的成年人心目中,過節(jié)就像我們玩游戲一樣。雖然常年過節(jié)但依舊想著過好每一個節(jié)日。
等恍恍惚惚的早晨漸漸消退后,太陽也馬上升到了最高點。窗外人聲沸騰,各種雜音也沖了上來,鳥兒們在空中歡呼雀躍,不時發(fā)出幾聲婉轉(zhuǎn)的“歌聲”。:“砰——”一聲落地,我也騎上自行車滑下緩坡,出小區(qū)了。這時的陽光也真是“可愛”,暖暖的傾灑在每位路行者的身上,頓時令心情大好。父親今天買了很多粽子,也有我最喜歡吃的黑米粽子。嫩綠的兩層竹葉緊緊地包裹著三角形的粽子,一根紅繩系在竹葉外面。忍不住讓人拿來品嘗一個。輕輕地剝開竹葉,黑米粽子便在中間的竹葉上出現(xiàn)了。咬一口,依然還很黏,并且溫溫的'。我很滿足的嘗了兩個粽子,其中一個還帶著濃郁甜味的蜜棗。
中午,母親還帶我觀看了一個燕子窩。一個牢固的小窩被搭建在房檐上,窩里還有兩只嗷嗷待哺的小燕子和一只剛剛會飛的燕子?磥硎抢涎嘧舆沒有回巢,在外辛勤的搜捕小蟲子喂給這幾只燕子。但也有不好的一點,就是地上全是鳥屎。我在飯店里依舊吃了幾個粽子。以及父母為我們而炒的孜然羊肉和買的雞爪和鴨脖。飯后,我們都吃的很飽。
下午,我也在我的小屋里睡了一會。然后繼續(xù)寫我的語文作業(yè)。終于,我在五點之前寫完了所有的作業(yè)。那時,光線馬上就要落山,落日的余暉最后在“看”一眼我的房間,悲哀的隱去了……
我的端午節(jié)也終要過去。但這一天,也非常讓我滿意!
端午節(jié)的日記11
暑假里,有一天和媽媽逛商場,忽然看到商場里有熱騰騰的粽子,就突發(fā)奇想,纏著媽媽要包粽子,媽媽實在拗不過我,就買了一些粽葉,糯米,大棗……
回到家,媽媽首先給我講了吃粽子的習(xí)俗,我知道了愛國詩人屈原被趕出國界,當(dāng)他得知自己的國家被毀掉了,心情悲憤交加,一氣之下投江自盡。為了不讓魚吃掉屈原的尸體,人們就往水里扔糯米團(tuán),久而久之就有了吃粽子的習(xí)俗。
于是我們開始包粽子,沒想到媽媽可是包粽子的一流高手,只見媽媽把浸泡好的葦葉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后一折,再一擰,就把葦葉變成了漏斗形,再倒上米,把三四個棗填在米里,再撒上一層米,把蓋蓋上,三纏兩繞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弄得我眼花繚亂,我驚羨不已。我不甘心,于是決定自己也包一個大粽子。
我開始包粽子了,我學(xué)著媽媽的樣子,把葦葉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后一折,再一擰,也成了一個漏斗,我不禁暗暗得意,覺得自己有包粽子的天賦,沒想到自己沒注意,漏斗下面有一個洞,往里裝米時,“嘩”米全從下面的洞里漏了出來。媽媽笑著說:“真是一個大漏斗啊!”我不甘心,做不好,再來。我再一次把葦葉折成漏斗形!把健!不行,下面是不漏了,可上面連一棵棗也放不進(jìn)去了。這回我仔仔細(xì)細(xì)認(rèn)認(rèn)真真,終于把葦葉做成了一個讓人滿意的漏斗形了,接下來我往漏斗里放米,再把棗填進(jìn)去,又撒上一層米,,該蓋蓋了,我把蓋子往前一繃,這次挺順利的,可蓋上蓋之后,我發(fā)現(xiàn)米少了,我想加米,可是沒加好,又多出來了。這時我小心翼翼的把多出來的'米倒了,然后出出一根馬蓮,一圈一圈的繞上,最后打結(jié)了,兩只手不夠用,我忙的忘了手還要扶著粽子,兩支手都用在了系繩上,差點米都撒出來了,幸虧我眼疾手快,又扶住了粽子,最后我在牙的幫助下終于把結(jié)系上了。慢慢地我也越抱越嫻熟。
我學(xué)會了包粽子,也體驗到了勞動中無窮無盡的快樂!
端午節(jié)的日記12
今天是端午節(jié),媽媽、舅舅、舅媽、飛飛和我一起去康店的伊洛河劃船。舅舅使勁地蹬腳踏板,船就飛快的向前跑。我看見了也想蹬,可是我的腿太短了,坐在座位上根本夠不著腳踏板。于是我就站起來一只腳蹬。后來又雙手扶著船的兩邊,雙腳一起蹬,我和舅舅都很累。可是船走的還是很慢很慢。媽媽笑著說:“你站在上面,舅舅還得帶你一起蹬,肯定非常慢。”我趕緊跳了下來,讓媽媽和舅舅一起蹬。
忽然,飛飛看到一位叔叔手里拿了一根很長的棍子在劃船,飛飛很想要。我們發(fā)現(xiàn)河中央有一棵歪歪的小柳樹,我們蹬著船很快就來到樹邊。媽媽離樹最近,一伸手就折了一根樹枝,轉(zhuǎn)身遞給了飛飛,扭頭再想給我折一根的時候,發(fā)現(xiàn)風(fēng)已經(jīng)把我們的船吹得離柳樹很遠(yuǎn)了,然后舅舅說:“我們再劃過去折吧!”可是我們劃著船圍著柳樹轉(zhuǎn)了三圈才靠近柳樹,舅媽就趕緊折了一根遞給了我。
這時,我們遠(yuǎn)遠(yuǎn)地看見船上的叔叔好像在看蝦簍里的魚和蝦,舅媽提議:“我們過去看看!庇谑蔷司司图哟篑R力向那位叔叔的`船行駛。很快我們到叔叔的船邊了,媽媽問:“有沒有魚呀?”叔叔拿起桶里的魚讓我們看了看,還說:“我送你們一只螃蟹吧?”說著拿起一只螃蟹向我們?nèi)恿诉^來,我們嚇得都往后仰,“當(dāng)”的一聲螃蟹落入了我們的船里。我們低頭找,發(fā)現(xiàn)舅舅的腳下趴著一只小螃蟹。飛飛剛想去抓那只小螃蟹,“刷”的一下螃蟹舉起了兩只鋒利的可怕的大鉗子,我們拿著手里的柳枝放到夾子里,可是夾不緊,老是掉。舅媽從包里拿出一張卡,放到它的大鉗子里,當(dāng)他夾住得時候,我們趕緊把他提到中間的方形桌子上,開始和小螃蟹玩了。我們玩小螃蟹就玩了一個小時。
十二點了,我們從船上下來了,走了一會,媽媽發(fā)現(xiàn)了一片的薄荷,就趕緊叫我來看,因為我很早就問過媽媽薄荷長什么樣,什么味道,今天終于認(rèn)識他了。
今天玩得真開心呀!舅舅開船開的真好呀!
端午節(jié)的日記13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傳說在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汨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后來,每年的五月初五那天,人們都會用包粽子、插艾葉、賽龍舟等各種方式來紀(jì)念這偉大的愛國詩人。
其實,對于我們家來說每一個節(jié)日就是我們?nèi)覉F(tuán)圓在一起的日子。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們像往年那樣,全家高高興興地聚到爺爺奶奶家包粽子吃。由于我不會包粽子,便向“包粽好手”外婆請教,外婆爽快地答應(yīng)了。
外婆說包粽子的.準(zhǔn)備工作很重要。只見她先把蘆葦葉子放在水里煮一煮,然后再把準(zhǔn)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干凈。等蘆葉放涼以后修理整齊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外婆手把手的教起了我,我也學(xué)得非常認(rèn)真,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外婆手中的動作。外婆的手猶如魔術(shù)師的手那般靈巧萬分,手指在蘆葉間穿來穿去,不一會兒,一個漂亮的粽子便包好了,我佩服地五體投地。我也開始像模像樣地學(xué)了起來,但是馬上問題就來了,我怎么也包不好那幾個角,從而導(dǎo)致“米粒寶寶”時不時淘氣地從“蘆葉窩”里跳出來。我有些氣餒,外婆一臉寵溺地看著我說:“小寶,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呀,外婆相信你肯定會包出漂亮的粽子的!弊罱K,我做出了好幾個奇形怪狀的粽子,有的圓乎乎的像一個球,有的歪歪斜斜的像個小怪物,有的松松垮垮的像個懶散的胖子在睡覺。一旁的奶奶看著這些粽子在偷笑呢,瞧,兩眼睛都瞇成了一條縫了。再看看外婆包的粽子,個個都筆挺地站立著,四個角棱角分明,比我包的粽子精神多了,看來我還得向外婆多學(xué)習(xí)呀。
爺爺接過我們包的粽子,煮了起來,大約過了一個半小時,鍋中便飄出了陣陣香氣,把我饞得直流口水。又過了十分鐘,爺爺便端著一盆熱氣騰騰的粽子走了過來,我立刻狼吞虎咽。還別說,我包的粽子雖然形狀怪,但挺香的,我一口氣吃了四個,把我的小肚皮兒撐得溜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也都吃的直打飽嗝。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有意義的端午節(jié),因為我學(xué)會了包粽子,品嘗到了自己的勞動果實。
端午節(jié)的日記14
用艾草做的香包包叫合包,用五彩線合成繩帶在脖子、雙手腕、雙腳腕用來驅(qū)鬼辟邪,還用黑色綢子、五彩線做蝎、蛇、蜈蚣、蜘蛛、蟾蜍帶在身上,用來預(yù)防五毒之侵……
這些都是母親在五月初四的下午提前做好的。端午節(jié)是早節(jié),農(nóng)歷五月初四的下午,就有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了,滿院子飄著香味,櫥房里母親忙碌的身影,院子里我們戲耍的吵鬧聲,這種記憶里的東西仿佛就在眼前。五月五早晨五點鐘的時候母親就叫醒我們?nèi)グ釛盍灰换貎何覀兙蜁е焕α鴺錀l,把它插在各個房框上,你可別說,一插上柳條,整個院子氣氛就不一樣了,給人的感覺就象在什么綠洲上一樣,世外柳園吧。插上楊柳后,母親就讓我們?nèi)ビ寐端词郑鹤油膺呌刑覙,我們把手抻進(jìn)桃葉中,來回擺動幾下,清涼的露水打濕了我們的雙手、袖子、頭發(fā)。順便摘些桃葉回家,母親就把桃葉放在溫水里泡上一回兒,然后讓我們在泡過桃葉的水里洗頭。聽母親說用露水洗手,是夏天不小心劃破手傷口不感染。用桃葉水洗頭不但一夏天頭不痛,還可以滋潤頭發(fā),也許這些都是傳說吧,但我們卻是認(rèn)真的。做完這些以后,就開始祭祖,打掃完房子,然后由母親把早準(zhǔn)備好的祭祖食品端上桌,再由父親親自擺好。做完這些以后,大根有十點鐘了吧,我們就開始敞開肚皮吃起來……
到現(xiàn)在我的記憶里常常地會泛起一股傷著胃的食酸味,和家人們坐在一起往往會說起這些往事,我們也特意做了那些吃的,比過去的油放多了,比過去的`肉新鮮了,比過去的面更白了,但我卻怎么也吃不出當(dāng)年的味道了,也許是日漸富裕的生活把我這個城市邊緣人已經(jīng)同化得差不多了,城市里生長的是情人節(jié)狂歡節(jié)含苞欲放的紅玫瑰,但我的心常常會莫名其妙地潮濕于泥土的氣息中。正好這次的端午節(jié),我和家人同樣說著過去的端午節(jié),做著同樣想吃的東西,可是怎么做都不是那種口味。我和孩子們說起我們的端午節(jié),他們只是笑我癡。就這樣悵立在城市的端午節(jié)里,我不知道該怎樣收拾自己的心事……
端午節(jié)的日記15
我的家鄉(xiāng)有一種風(fēng)俗,每年的端午節(jié)即農(nóng)歷五月初五那天,人們都要早起采艾蒿。
今年的端午節(jié),天剛蒙蒙亮,媽媽就將我推醒!斑@么早干什么呀?”我睜開蒙眬的睡眼,滿臉不悅地問。媽媽說:“晚了,災(zāi)難就降臨了。”聽媽媽這么一說,我一翻身下了炕,穿上衣服就跟著媽媽走出家門。
路上,媽媽給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傳說早年間有一伙惡魔,夜里經(jīng)常出來害人。有一位善良美麗的牧羊姑娘摸到了這伙惡魔的`底細(xì),知道他們在太陽出來之前最怕艾蒿,因為艾蒿會使他們的魔法喪失。有一天,這伙惡魔到一塊兒商量起來,說是要在五月初五那天早晨太陽出來之前把村子里的人都吃光。這話恰好被在山坡上放羊的姑娘聽到了,她想:要是在太陽出來之前把艾蒿插在房子的周圍,再用艾蒿水洗個澡,不就可以免除災(zāi)難嗎?姑娘趕緊下山把這個想法挨家挨戶地告訴了村里的人們,大家按照她的話辦了,惡魔果真沒敢來。從此,世代相傳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
“喲,你們娘倆嘮啥呢?”隨著一聲招呼,三娘提著土籃兒從后面攆了上來。媽媽回頭對三娘說:“快走幾步,南河沿到了。”我停下腳步,前后左右打量一下,嗬,采艾蒿的人真多呀。山坡上、毛道旁、壕溝里,到處人頭攢動,歡聲笑語。我們?nèi)粟s緊俯下身子尋找起來。我瞪著圓溜溜的眼睛,用手在草棵兒里翻來覆去地扒拉著,怎么沒有呢?咦,那兒有一株。我欣喜地跑過去拔下來。呀,這一大片不都是嗎?我一邊磕打土,一邊喊三娘和媽媽過來,我們采著采著,三娘一抬頭,說:“天放亮了,咱們回家吧。”“嗯。”我一邊答應(yīng),一邊雙手合掌,拉著長調(diào)說:“要不然,災(zāi)難就降臨嘍!眿寢屢宦犖毅@了她的空子真有點兒急了,脫口就說:“死丫頭,胡勒啥哩?瞎話當(dāng)不得真!薄皩,那是哄你們小孩玩的!比镆哺胶偷卣f。我沖著她們扮了個鬼臉,笑著跑開了。
回到家,媽媽把艾蒿浸泡在臉盆里,屋里頓時充滿了濃郁的清香味。我問媽媽:“這不算迷信嗎?”媽媽說:“人們是用它來增添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要不然,咋會形成風(fēng)俗呢?
【端午節(jié)的日記】相關(guān)文章:
端午節(jié)的日記03-22
端午節(jié)日記07-20
端午節(jié)日記06-23
端午節(jié)日記06-30
有關(guān)端午節(jié)日記08-31
高中端午節(jié)日記11-22
端午節(jié)日記【精】08-01
【推薦】端午節(jié)日記08-02
【熱】端午節(jié)日記08-02
小學(xué)端午節(jié)日記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