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1
備課前的話:
《她是我的朋友》是一篇“樸實中見真情,平淡中見新奇”的文章,講述的是戰(zhàn)爭時期的一個故事。它巧設懸念,記敘了一位孤兒院的小男孩阮恒為挽救同伴垂危的生命,在“她”與“我”、“生”與“死”的關鍵時刻,毅然獻血的感人事跡。
此文有別于其它的寫人敘事的文章,通讀全文,無一處有主人公的豪言壯語,只是通過人物神情和動作的描寫,反映了他豐富的內心世界和情感歷程。因此給自己的目標就是通過反復地讀感動自己,感動學生,將朋友的內涵在學生心里有所提升。
教學設計:
一、課前與學生交流“朋友”(板書)這個話題,只與學生泛泛而談,為下面的課文的學習奠定一個情感基調。(不作任何的提升和總結)
在學生交流完之后,師:看來大家對朋友都有著各自的理解和感受,今天想與大家分享一個就是有關朋友的故事。以此切入文本。
二、板書:她是我的朋友
師:請大家打開課文,認真地讀讀,想一想文章中講了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誰為誰做了一件什么事?
1、生自由朗讀,師巡視學生的朗讀情況,適時地點撥指導。
2、學生交流(目標:概括事情;提練:迫在眉睫)
一個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在這迫在眉睫之時,阮恒為她輸血,挽救了小姑娘。
操作:以老師中肯地評價引導學生將事情說簡單(能夠大概的說出,并點到迫在眉睫即可)
三、引:剛才有同學說情況危急----迫在眉睫。板書后
1、通過剛才的朗讀,老師相信大家對迫在眉睫一定有所感受了。
2、請仔細地讀讀3、4兩小節(jié),哪些句子也讓你感受到那種危急的氣氛。把它畫下來,反復地讀讀,待會我們用朗讀來表現。
(學生交流時,如先說到第二句,放著別動,還有嗎?引一下)
▲經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嚴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點評:(如讀得不到位)眼看著你的朋友情況如此危急,你還能如此平靜,如此無動于衷嗎?請你再讀讀。
(讀得到位)1、是啊,“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睍r間多緊急(誰再來讀)
2、看來你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情況的危急。@領:讓我們一起讀一讀。
過渡到下面一句:是啊,情況如此危急,醫(yī)生告訴我們如果……
▲醫(yī)生告訴這幾個孤兒,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
四、引:小姑娘在生死邊緣上徘徊著,扎掙著。就在這迫在眉睫之時,阮恒舉起了手,愿意為她輸血。在下面在輸血的過程中,阮恒一直很少說話,作者描寫更多的是他的表情和動作。
1、請大家快速地瀏覽5―10段,找出描寫小阮恒的神情和動作的句子,畫下來。
學生交流句子的同時,糾正語音上的錯誤,集體的(屏幕出示)
▲過了一會兒,一只小手緩慢而顫抖舉了起來,但忽然又放下了,然后又一次舉起來。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手捂住了臉。
▲阮恒搖搖頭,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xù)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2、幾句話中有些詞語是我們不常見的,認真讀讀把它讀正確。(看情況確定這個環(huán)節(jié))
3、師引:同學們,這就是阮恒輸血過程中,一系列的神情與動作,讓我們回到課文,讀讀5---10段,透過他每一次神情的變化,來猜測一下他當時在想什么?把它寫在句子旁邊。
老師從容地參與其中與之交流點撥。(放時間展開)
▲過了一會兒,一只小手緩慢而顫抖地舉了起來,但忽然又放下了,然后又一次舉起來。
引:讓我們先來讀懂他的第一次舉動,好嗎?
。▽W生自由交流)
從他的舉動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學生整體去感受)
引:讓我們一起來看--小手緩慢而顫抖地舉了起來,此時他在想什么?
但忽然又放下了,這時他又在想什么?
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最終他作出了什么樣的抉擇?
引:同學們你們看,他舉起的是一只手,但舉起的僅僅是一只手嗎?(停頓)他舉起的分明是別人的生命,卻因此要放棄自己的生命。這樣的抉擇對于年少的阮恒來說實在太沉重,太艱難了,能不猶豫,能不徘徊嗎?當你體會到這些再讀讀這句話。(學生練讀-----指名讀)
隨機的點評:
1、我感覺到你在猶豫,你在抉擇!
2、你在生與死之間艱難地抉擇,但最終還是舉起了手。
3、(最后一個入情入境的)拍拍他的肩膀示意坐下,深沉地:同學們,什么是朋友?這就是朋友!!
引發(fā)“她是我的朋友”齊讀時
師:其實,阮恒和我們一樣,他會不懂自己的生命只有一次嗎?然而當他又一次舉起手時,腦海里定格的是哪句話?
師:他難道不明白當他舉起別人生命時,就意味著要舍棄自己的生命。這時在他內心里在大聲地喊……
師:同學們,可即便如此最終他還是堅強地舉起了手,此時此刻他心中唯一的想法是什么?
引:是啊,她是我的朋友,就是這六個字,就是這樣的信念激勵著他,支撐著他,“于是,過了一會兒,一只小手………(齊讀)”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手捂住了臉。
▲阮恒搖搖頭,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xù)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師:下面的幾句話也是有關阮恒神情和動作的,請你仔細讀一讀有什么相同之處。
(學生說到哭,找。說到抑制,先放著。說別的導)
1、讓我們先找到描寫“哭”的詞語:
啜泣嗚咽哭泣(板書豎的)
2、來辨析三個詞語不同的地方。(感悟:痛苦越來越深)
3、到底是什么事令他如此痛苦呢?(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文字的更深處)
根據學生的回答作隨機點評
小結:阮恒想到自己輸完血,生命就要結束,想到再也看不到明媚的陽光了,再也看不到昔日的花草,看不到曾朝夕相處的朋友,所以他痛苦,而且越來越傷心。
師:我們來看看阮恒哭泣背后的舉動。
1、請大家試著把它找出來:
捂住臉
掩蓋痛苦
竭力制止(板書豎的)
2、一個詞一個詞入情入境地讀下來,你感覺到了什么?(抑制自己的情感越來強烈)
3、引: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持著他強烈地克制對死亡的恐懼呢?
師:多么難能可貴的一份真誠。榱伺笥,他寧愿舍棄自己那么年少的生命,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的5—10段,回想一下阮恒的那份痛苦的煎熬,偉大的抉擇。
老師來讀其它句子,你們讀好這四句。(練讀后師生接讀)
五、回歸朋友,賦予它新的意義。
師:同學們,課文學到這里,我想你們對朋友這個詞的內涵一定有了更新的認識,拿起你的筆寫下來。
(把你對朋友最直接的感受寫下來)學生自由書寫,教師巡視-----交流,交流時的隨機點評:
小結:雖然是幾句平凡的語言,道出的卻是朋友的真諦。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病膭幼、神情的變化中體的內心活動,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誼和阮恒無私奉獻的精神。
3、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情進行描寫的,體會文章字里行間所包含的對阮恒的敬佩之情。
重點難點:
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神情的語句,體會阮恒獻血時的內心活動,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誼和阮恒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渲染氣氛。
1、出示戰(zhàn)爭圖片
師:這張張戰(zhàn)爭圖片把我們的思緒拉回到戰(zhàn)爭年代,感受到戰(zhàn)爭的殘酷與可怕.戰(zhàn)爭時期,有一天,(深情講述第二自然段)圖片定格到受傷的小姑娘,這小姑娘到底傷得怎樣了?
2、讀題,板題,再次走進課文,去感受朋友間的那份真情.
二、讀中感悟。
<一>傷勢嚴重
1、快速默讀全文,想想:小姑娘傷得怎么樣?用_劃出相關句子
2、相機出示句子讀,感受
3、理解“迫在眉睫”
a、說說你怎么理解這個詞?
b、如果不馬上給小姑娘搶救,她會怎樣?如果不立即搶救,她又會怎樣?
c、帶著理解再讀句子。
<二>、初塑形象
1、可憐的小姑娘就這么等著,靜靜地等著。難道就這樣讓她死去嗎?孩子,你愿意救她嗎?你愿意嗎?……。
2、醫(yī)生和護士也都愿意,可他們都不具有同樣的血型,只有幾名未受傷的孤兒可以給他輸血。(置靜)這時我仿佛看見(出示句子:一陣沉默— 舉起來)
a、誰想讀?誰:女生讀
b、讀了感受到什么?他會堅定地舉起手是因為(她是我的朋友)
c、帶著敬佩再讀
3、因為小姑娘輸血(迫在眉睫),所以(出示句子:叫阮恒——一句話也不說)
a、誰愿意讀?誰:男生讀
b、透過這字里行間,你體會到什么?他會這么做還是因為(她會是我的朋友)
c、帶著敬佩再讀
<三>角色互換體驗害怕
1、抽血過程中的阮恒難道真的一點兒也不害怕嗎?(出示插圖)說說你看到一個怎樣的.阮恒?
2、文章又是怎樣描述他的害怕?自由讀課文第9.10段,用波浪線劃出相關句子。
3、學生匯報,相機出示句子讀。
a、每句話中都有表示哭的意思的詞,發(fā)現了嗎?讀詞。
b、同是哭,你理解哪個?
c、帶著對詞語的理解讀句子。
d、訪生:小阮恒,當你堅定地舉起手時,大家都夸獎你是個勇敢的孩子?蔀楹维F在的你又有點啜泣?又有點嗚咽?又有點哭泣呢?
小阮恒,當你很快地躺在草墊上時,大家都夸你是個堅強的孩子,現在的你又為何啜泣?為何嗚咽?為何哭泣呢?
e、師引讀:當針管輕輕扎進阮恒的手臂時,他覺得自己已經踏上了死亡之路了,所以……
看著鮮血從身體中流出,阮恒覺得自己離死亡更近了,所以……
抽血時間越來越長,阮恒覺得自己馬上就要死了,所以……
f、他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 活下來。孩子,對于一個正常的人來說,向外輸血適量的血液會有生命危險嗎?可阮恒知道嗎?他想自己再也聽不到清晨,林間那婉轉的鳥鳴聲,再也聽不到…… 再也看不到…… 再也不能和朝夕相處的伙伴們……
g、看著在勇敢與善良之中掙扎的阮恒,你猜猜,醫(yī)生會怎樣安慰他?
h、小小的阮恒,在以為獻血就會死時,卻仍然能坦然地面對,此時展現在你眼前的是個怎樣的阮恒?為勇敢的阮恒送上欽佩的掌聲。
三、情感升華。
1、小阮恒,你明知道獻血是會死的,可為什么要獻血給她?
你明知道獻血是會死的,你為何還要獻血給她?
你明知道獻血是會死的,可為什么仍然要堅持獻血給她?
2、是的,因為(她是我的朋友)好一個她是我的朋友!多么鏗鏘有力的聲音!多么樸實無華的話語!
3、好一個她是我的朋友,所以(當一陣……)讀
a、阮恒,你舉起的小手為什么會顫抖?最后又為什么要堅定地舉起?
b、此時舉起的是什么?
c、把感動融入朗讀,為阮恒這勇敢的舉動再次送上掌聲。
4、好一個她是我的朋友,所以(叫阮恒……)讀
a、小阮恒,你為什么很快的躺?為什么不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b、此時展現于你眼前的又是一個怎樣的阮恒?
c、再次把敬佩的掌聲送給他
5、為了朋友,連自己的生命都可以放棄。像這樣的朋友,值得我們一生珍惜(出示句子,讀)
6、友愛是真誠的,你為朋友做過什么?
7、出示朋友的名言
8、走進課文,我們認識了阮恒,從他身上知道了朋友的真正含義,走出課文,讓我們記住這種愛,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中撒播友愛收獲感動。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3
一、話引入,激發(fā)情感
師: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他是我的朋友》請齊讀課題。
生認讀課題。
師:聽你們讀“朋友”這個詞,我心里暖暖的,感到很溫馨。你認為朋友是什么呢?
生:我認為朋友就是一起玩得很高興的人。
師:是的。和朋友在一起,總是讓人愉快,充滿歡樂。
生:朋友就是能讓你感動的人。
師:朋友總會給你帶來感動。你最好的朋友是誰?她讓你感動的是什么?
生:我最好的朋友是孫夢婷。她的善良和寬容讓我感動。
師:你們說得很好,朋友之間的感情是通過那些讓人感動的事情建立起來的。今天,我們去感受一下戰(zhàn)爭年代的一群孩子對朋友的理解。
二、初讀課文,感知事情的梗概
師:自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讀課文后匯報。
生:課文講了阮恒給小姑娘獻血的事。
師:說得完整而詳細。那阮恒為什么要給小姑娘獻血?
生:小姑娘在孤兒院里受傷了,需要輸血。
三、閱讀第二自然段,了解事情的起因
師:那些失去親人的孩子好不容易進了孤兒院,應該安全了吧,可事實并不是這樣。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二自然段,看看孤兒院里發(fā)生了什么事。
生讀后匯報。
生:一些孩子被炸死了,小姑娘流了很多血。如果不馬上輸血,小姑娘就會死去,情況非常緊急。
師:究竟有多緊急呀?
生:像火苗快燒著眼睫毛一樣,刻不容緩。
師:課文用了個什么詞語來形容這種緊急情勢?
生:迫在眉睫
師:對。讓我們用朗讀來表現這種緊急的.情勢吧。
生朗讀。
四、細讀事情經過部分,體會人物的內心
1.體會獻血前阮恒的內心世界
師:獻血迫在眉睫,阮恒是怎么做的呢?找出重要的句段讀一讀。
生讀后匯報。
生:當院長提出讓孩子們輸血之后,屋子里一陣沉默。阮恒顫抖地舉起了小手,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師:根據阮恒的表現,你能設想一下,他當時是怎樣的心情。
生:從“顫抖地舉起了小手”,我想阮恒一定很害怕。
師:你很會學習,抓住了人物的動作深入到他的內心。
生:從“舉起”、“放下”、“又舉起來”這幾個反復變化的動作,我覺得阮恒內心很矛盾,想獻血又不想獻血。
師:假如你就是阮恒,說一說,你為什么會這樣矛盾?
生:我想救小姑娘,可又怕把自己的血都全部抽掉了,自己會死去。
師:阮恒第一次舉手時,手是“顫抖”的,可第二次舉手卻沒有“顫抖”了。作者為什么要去掉這個詞?跟同桌談談自己的想法。
生議論后匯報。
生:阮恒第二次舉手時,沒有“顫抖”,說明他已經下定決心要為小姑娘獻血。要是這時再用“顫抖”,那就不能表現阮恒的決心了。
師:你很善于分析。阮恒雖然很害怕,但終于堅定地舉起了手,多么善良的孩子啊。同學們,請用朗讀來表達你自己的感受吧。
2.體會阮恒獻血時的內心世界
師:在輸血時,阮恒有哪些突出的表現讓你特別感動?請讀有關的段落,勾出重要的句子或段落。
生讀后匯報:
生:“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弊屛姨貏e感動。
師:這句話為什么讓你感動?
生:我仿佛看到,阮恒既緊張又害怕的樣子。
師:阮恒為什么緊張?又害怕什么?
生:由于針刺得很疼,阮恒顯得緊張,但又怕醫(yī)生知道了不讓他獻血,所以,他“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師:“一……不……”和“一……也不……”這樣的句式能表現一種極端的狀態(tài),能任選一個說一句話嗎?
生:升旗時,同學們一動不動地站在操場上。
生::小組討論時,有的發(fā)言滔滔不絕,有的一言不發(fā)。
生:我們的教室很清潔,一張紙屑也沒有。
師:還有讓你感動的地方嗎?
生:阮恒的哭讓我感動。
師:他是怎么哭的啊。
生:先是“啜泣”,后來是“嗚咽”,接下來是“哭泣”。
師:這幾個詞都表示哭,它門有區(qū)別嗎?
生:這幾個詞表示的“哭”是有區(qū)別的:“啜泣”是抽抽嗒嗒地哭,“嗚咽”是低聲地哭,“哭泣”是小聲地哭。
生:還有一個“抽泣”,和“啜泣”差不多。
師:現在我們分成四個小組,每個組讀一句描寫哭的句子,邊讀邊標上序號。
生讀課文并標上序號。
師:請女孩子再讀讀前三個描寫哭的句子。想想阮恒為什么會這樣,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讀后匯報。
生:阮恒可能在想,千萬不要讓別人看出我的緊張、害怕。
師:你怎么知道他緊張、害怕?他在擔心什么?
生:從“捂”、“掩蓋”這些詞語我們可以看出,阮恒不想要別人看見他的痛苦。
師:你能抓住重點詞去去體會人物的內心,好樣兒的。
生:針筒里的血越來越多,阮恒越來越害怕,怕血流完了,自己就會死去。
師:這幾個表示“哭”的詞語,順序能交換嗎?為什么?
生:不能交換。因為從“啜泣”到“嗚咽”,再到“哭泣”,能讓人感覺到,阮恒哭得越來越傷心,表明他內心越來越痛苦。
師:開始阮恒感到痛苦、擔心和害怕,可是后來,他竭力制止抽泣,心里又在想什么呢?
生:他心里想不管怎樣,都要救活小姑娘。
師:多么仗義的朋友啊。
生:他想哪怕自己死了,只要能救活小姑娘,也值了。
師:如此珍貴的友誼真讓人感動。讀讀自己的感動吧。
生自由讀,個別讀。
3.情感升華
師:這就是阮恒,勇敢善良的阮恒,富有愛心的阮恒,他為了朋友愿意獻出自己的生命,我想,沒有誰的愛比這更偉大的了———看看草墊上痛苦的阮恒,說說你最想說的話吧。
生:阮恒,我被你的行為深深打動了。
生:阮恒,有你這樣的朋友,小姑娘是幸福的。
生:如果我的朋友遇到困難,我也會像你一樣盡力幫助他。
附:板書設計
阮恒獻血舉→放→舉
啜泣→嗚咽→哭泣
猶豫堅決擔心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4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阮恒無私奉獻的品格。
2、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會本課11個生字,掌握“孤兒院、休克、輸血、顫抖、迫在眉睫、草墊、擦拭、嗚咽、抽泣、竭力、輕柔”等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的復雜心情;繼續(xù)練習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其中,前者還是教學難點。
三、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生活中,我們除了需要親情,更需要友情呀,交流歌頌友情的名言,體會友情的珍貴。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指名讀課題,鼓勵讀的不同:她是我的朋友/她是我的朋友/她是我的`朋友/她是我的朋友
3、就課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1、讀文,自學生字
2、把課文讀通,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把自己感受深的詞句圈畫出來,并作些批注。
三、引導學生交流初步的閱讀感受。
1、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讀后評議。邊聽邊想,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3、初讀課文,你解決了哪些問題?大致匯報。
4、提出研讀目標:你認為課題該怎么讀?結合課文重點詞句來說明理由,體會文本內涵。
四、再讀課文,讀后交流,各自怎樣讀課題。結合:強調“她”“我”“朋友”這三個詞,引導學生通過品讀課文,體會阮恒對朋友無私奉獻的可貴品質。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2—4自然段,體會情況的危急
1、指名讀,圈畫出情況危急的詞句,體會。
a、戰(zhàn)爭時期,有一天,幾發(fā)炮彈落在一所孤兒院里。
b、兩名兒童當場被炸死,還有幾名兒童受了傷,其中有個小姑娘。
c、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d、輸血迫在眉睫。
e、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問是否有人愿意獻血。
引導學生體會當時孩子們處境危險,值得同情,為更好理解阮恒的品質做好鋪墊。
二、研讀課文,從阮恒的動作、神態(tài)去體會阮恒的內心,領悟“她是我的朋友”的內涵
1、默讀課文,畫出描寫阮恒的動作、神態(tài)的詞句,體會他當時的內心活動。
a、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來,然后又舉起來。(阮恒舉手時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
b、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墊上。
c、輸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d、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疤蹎?阮恒?”醫(yī)生問道。阮恒搖搖頭。
e、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醫(yī)生又問是不是針剌疼了他,他又搖了搖了頭!又遣粫r的啜泣變成持續(xù)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引導學生從阮恒的言行和神態(tài)中去體會這兒孤兒是如何抱著“她是我的朋友”,為挽救朋友的生命,抑制內心對獻血的巨大恐懼,為那個失血過多的小姑娘獻血,感悟阮恒為朋友無私奉獻的品質。
三、學習課文第一小節(jié)
1、指名讀。
2、思考這段可否省去?體會,“聽說”,可見阮恒的事跡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被大家傳誦,從側面感受到阮恒的品質感染了大家。同時也引導學生學習,如何多渠道積累寫作素材。
四、總結。
五、作業(yè)。
感受同學之愛,寫出自己特別難忘的事。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神態(tài)、動作變化中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阮恒身上所體現出的真誠的友誼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3、抓住關鍵語句,深入體會阮恒無私奉獻的品格。
教學重點:
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的表情、動作的語句,了解人物當時的復雜心情。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朋友之間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誼觀。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你們有自己的朋友嗎?你和朋友之間做過什么讓對方難忘的事?(學生1-2名回答)。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了解文中兩個主人公之間的友情,齊讀標題。
二、提問:之前我們預習過課文,“她”和“我”分別指誰?——“她”指小姑娘,“我”指阮恒。所以這是阮恒說的一句話。
三、快速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四、復習字詞、整體感知:
1、提問這篇文章有一個字很特殊,全文都圍繞它展開,是什么?——“血”(老師介紹“血”兩種讀音用法)。
2、出示四個生詞,指名朗讀、齊讀
3、誰能夠根據這四個詞,按順序將課文大意概括出來?
五、學習三、四段:
1、提問:小姑娘受傷嚴重,生命危在旦夕,情況十分緊急,課文中用了一個詞語來概括是什么?——迫在眉睫。
2、提問:你知道“迫在眉睫”什么意思嗎?(老師根據字形解釋)?磥碛^察字形真是個分析詞義的好辦法。
3、我們還可以聯系上下文,看看為什么說輸血迫在眉睫?從文中找出句子。
——“經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的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醫(yī)生和護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
——“一位女醫(yī)生告訴這幾個孤兒,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問是否有人愿意獻血!
4、聯系“迫在眉睫”的意思,誰能有感情地讀出這種分秒必爭的緊迫感?指名朗讀。
5、師生合作,共度句子:因為……所以……
六、學習五至七段:
1、提問:在這迫在眉睫、緊張萬分的時刻,有人幫助她嗎?——有,阮恒。阮恒是怎樣做的呢?我們齊讀黑板上的句子“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2、提問:這句話中寫了阮恒的哪些動作?——“舉、放、舉”
3、老師范讀,學生做動作。
4、假設你是阮恒,結合全文,思考:剛剛你沉默時、舉手時、放手時、又舉手時分別都想了什么?
5、學生齊讀句子。
6、 這一連串的思想斗爭和復雜的心理變化,作者只用了三個動作就展現出來了,所以我們今后也要通過動作描寫感受人物的內心活動。
七、學習八至十一段:
除了動作,我們還能從圖中阮恒的神態(tài)揣摩出他的心理感受。默讀8-11段,找出描寫阮恒動作和表情的句子,用“__”畫出來,體會他的內心世界。
1、提問:最初阮恒的表現是?——“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墊上。他的胳膊用酒精擦拭后,一根針扎進他的血管。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2、提問:這句話中有三個“一”,你們找到了嗎?當一根針緩緩扎進他的血管時,他——“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學生齊讀句子。
3、看得出來他在極力忍住自己的痛苦,再請男女生分別齊讀最后一句話。
4、 提問:你從哪些句子中體會到阮恒的痛苦與恐懼?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
——“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xù)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5、提問:這三句話中描寫哭的表情的詞是什么?——“啜泣”“嗚咽”“低聲哭泣”“抽泣”
6、 為什么會有這種表情變化呢?同桌間小聲朗讀幾個句子,誰讀懂了到前面演示。
。1)“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鄙x生演,提問:如果你是阮恒,為什么啜泣?為什么捂著臉?是只怕疼嗎?為什么要救女孩?——“她是我的朋友”。
。2)“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睅熥x生演,提問:和剛才有何不同?說明什么?為什么還要掩蓋?
。3)“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xù)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睅熥x全班演,提問:和剛才又有何不同?
7、教師引讀,師生合作:想不想把阮恒的心情表現的更充沛一些?老師告訴大家一個好辦法,那就是走進人物內心,去傾聽他的心聲,咱們一起合作。
。1)抽血開始了,隨著針管扎進身體,一股鮮血流了出來,我害怕極了,想到這,______
。2)望著鮮血不停流入針管,我似乎看到死亡之門正在向我打開,于是,______
。3)血越抽越多,我的身體也越來越無力,接著,______
。4)也許我的生命就這樣要走向終點了吧,于是,______
8、提問:阮恒明知自己會死,卻依然要救女孩,這是為什么?——“她是我的朋友”。
八、教師引讀:
1、他不能眼睜睜看女孩就這么死去,因為______
2、當恐懼一次次來襲,他決心以死相救,因為_____
3、此時此刻危險近在咫尺,阮恒只有一個樸實卻很堅定的想法,那就是______
九、提問:在你眼中阮恒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善良、無私。
十、提問:在善良無私的阮恒心中,最珍貴的不是生命,而是——友情。
十一、提問:你們想要這樣的朋友嗎?拓展“真正的朋友”,學生填空,配樂朗讀友情小詩。
十二、布置作業(yè):想一想,假如你是蘇醒過來的小女孩,你會對阮恒說些什么?把小女孩要說的話寫下來。
板書設計:
18.她是我的朋友
小姑娘 阮恒
迫在眉睫 善良無私
友情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阮恒無私奉獻的品格。
2.學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的復雜心情。
2.繼續(xù)學習連接每段的方法,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按預習要求想想小男孩是怎樣獻血的,畫出描寫小男孩獻血時的神情、動作的句子,初步體會小男孩獻血時的復雜感情。
。ǘ┩ㄟ^查工具書,聯系上下文理解新出現的字詞。
。ㄈ┌醋匀欢胃爬ǘ我猓▽υ捫问降淖匀欢芜m當歸并),劃分段落,歸納段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
以相關的自然段意的歸并劃分段落,再連接、綜合為課文主要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自由讀或默讀課文,按“預習”要求想想小男孩怎樣獻血的,畫出描寫小男孩獻血時神情、動作的句子,初步體會小男孩獻血時的復雜心情。
(二)指名讀課文,正音正字,并把不理解的詞語畫出來以備質疑問難。
1.讀準本課出現帶“血”字的詞。書面語(一般為固定詞語)讀“(xu8)”,口語(一般單獨出現)讀(xi7):“輸血”、“流血”、“血管”,應讀書面語;“獻血”、“抽血”、“他把所有的血都給那個小姑娘”這句話里的“血”和“小姑娘失去的血”中的“血”應讀口語。
2.“胳膊(bo)”的“膊,“消息(xi)”的“息”應讀輕聲。
3.注意以下生字字形:
“迫在眉睫”的“睫”與眼睛有關,左邊是“目”旁;“草墊”的“墊”的右上部是“丸”,不要少寫一點;“擦拭”的“拭”的右半部不要多一撇;“名字”的“字”不要丟掉“宀”,寫成“子”。
4.通過查工具書并聯系上下文,初步了解生詞的意思:
“迫在眉睫”,比喻事情臨近眼前,十分緊迫。課文指小姑娘流血過多,急需輸血搶救。
帶“泣”(q@)的詞語較多,應初步了解它們的不同含義。(在閱讀課文時,結合人物感情的變化再深入理解。)
啜(chu^)泣——抽抽搭搭地哭。
哭泣——輕聲哭。
抽泣——同“啜泣”。
嗚咽(y8)——低聲哭泣。
。ㄈ┌醋匀欢巫x課文,概括出自然段的段意(對話形式的自然段可適當合并),再以相關自然段合并方法劃分段落。最后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1.概括自然段段意(對話形式可適當合并):
第1自然段:我聽說的一件事。
第2自然段:炮彈炸死炸傷幾名兒童。
第3自然段:一個小姑娘傷重,要立刻搶救。
第4自然段:女醫(yī)生問誰愿意獻血。
第5~7自然段:阮恒舉起小手表示愿意。
第8自然段:阮恒躺下,醫(yī)生抽他的血。
第9自然段:阮恒緊張、痛苦地嗚咽起來。
第10自然段:阮恒竭力制止抽泣。
第11自然段:醫(yī)生安慰,阮恒才停止了哭泣。
第12自然段:阮恒以為自己要死了,好讓小姑娘活下來。
第13、14自然段:小男孩愿意這樣做,因為“她是我的朋友”。
2.討論相關的自然段歸并為一個段落,為課文分段,并提示以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劃分段落,再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4自然段):幾名兒童在炮彈爆炸中死傷,一個小姑娘傷重,急需搶救輸血。
第二段(第5~11自然段):阮恒愿意,醫(yī)生抽了他的血。
第三段(第12~14自然段):阮恒表示,獻血是為了朋友。
討論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一個小姑娘在戰(zhàn)爭的炮彈爆炸中受傷,急需輸血。小男孩阮恒愿意獻血,醫(yī)生抽了他的血。他這樣做是為了自己的朋友。
比較歸納后的主要內容和三個段落大意的原封連接有什么區(qū)別。由此應注意語言的簡潔,避免重復。
。ㄈ┳杂勺x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钊腴喿x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某些語句的分析和理解,體會阮恒無私奉獻的品格。
。ǘ┯懈星榈乩首x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的動作、表情的語句,體會他當時的復雜心情。
三、教學過程
。ㄒ唬z查、復習課文主要內容的歸納。提問:《她是我的朋友》這篇課文記述了一件什么事?
。ㄕn文記述了一個小姑娘在戰(zhàn)爭的炮彈爆炸中受傷,急需輸血。小男孩阮恒愿意獻血,醫(yī)生抽了他的血,他這樣做是為了自己的朋友。)
(二)閱讀、分析課文第一段。
故事是怎樣發(fā)生的?讀第一段,進一步了解事情的起因。
(一個小姑娘在炮彈中受了重傷,輸血搶救迫在眉睫。這就是事情的起因,也是這一段的段意。)
在議論事情起因的同時,順便了解“確認”、“休克”、“血型”和“未受傷”的“未”,“是否”的“否”兩個反義詞的意思?梢栽谧h論中自行解答,但要大家認同:
“確認”,明確承認小姑娘傷勢嚴重。
“血型”,血液的類型,分成四種。輸血時,除O型可輸給任何型,AB型可以接受任何型外,其它血型輸血時必須用同型的血。
“未”,沒的意思。
“否”,不的意思。“是否”,就是“是不是”。
再解釋“迫在眉睫”(答案見“第一課時”)
。ㄈ┳x第二段,邊讀邊思考:
阮恒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為那位受傷的小姑娘獻血的?獻血時,他有哪些動作和表情?這些動作和表情反映了什么復雜的心情?
1.讀第5自然段:
“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想一想,再解答:當女醫(yī)生問孩子們誰愿意獻血的時候,出現了“一陣沉默”!耙魂嚦聊北砻髁耸裁?
。ū砻髁藥讉沒有受傷的孩子都在思考,是獻還是不獻,拿不定主意。)
就在大家“一陣沉默之后”,阮恒的“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比詈闩e手的時候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這一“舉”一“放”,又一“舉”,反映了什么內心活動?
。ㄈ詈愕男∈峙e起來“顫抖”,說明他愿意獻血,但由于情緒激動、緊張,小手不由地抖動起來。一“舉”一“放”又一“舉”,反映他先愿意獻;因為緊張、害怕,又不愿意獻了;接著想到為了朋友,還是要獻的。說明內心獻與不獻的思想斗爭很激烈。)
2.默讀第二段第8~11自然段,描寫抽血過程中阮恒的表情、動作,體會他當時的心情是怎樣激動的?
提示:注意第8自然段,第9、10自然段,第11自然段,所寫三個階段阮恒的表情、動作是截然不同的,是有很大變化和起伏的?纯从心男┳兓推鸱?
。ǖ8自然段是寫醫(yī)生抽阮恒的血的。從躺在草墊上“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看出這時的心情還是平靜的。)
3.再讀第9、10自然段,阮恒的心情還平靜嗎?從阮恒的不同的表情、動作,不難看出他情緒是非常激動的,內心活動的`變化是激烈的。
大家議一議,把情緒變化的詞語和句子找出來,歸納、整理,用下面的表格說明。學生邊說,老師邊填寫:
這里,“一只手捂住臉”和“用手掩蓋他的痛苦”兩個動作一樣不一樣?
。ㄒ粯印#
“掩蓋”是什么意思?
。ㄕ谏w。)
跟前邊哪個詞的作用一樣?
。ǜ拔妗钡淖饔靡粯。)
小結:從這兩個自然段的描寫不難看出,阮恒在獻血的過程中,內心是非常激動的。從平靜到緊張,再從緊張到痛苦,失望。但這種緊張、痛苦和失望不肯表露出來,同時,又沒法掩蓋、制止。
4.這兩段描寫用了不少描寫“哭”的詞:“啜泣”、“哭泣”、“抽泣”、“嗚咽”,想一想,它們的意思各是什么?為什么用表示不同的哭的詞?
。ā班ㄆ焙汀俺槠笔浅槌榇畲畹乜蓿弧翱奁焙汀皢柩省笔堑吐暱。后兩個較前兩個哭得厲害些。哭的情形不一樣,要表現得準確就要選擇最準確的詞語,還可以避免用詞重復單調。)
5.阮恒在獻血時這樣緊張、痛苦,是因為針刺痛了嗎?讀一讀第11自然段,看看能不能打破這個疑問。
“醫(yī)生用輕柔的聲音安慰他。”阮恒“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剛才什么事也沒有發(fā)生一樣!边@里,沒有說明醫(yī)生安慰他的內容,能不能猜測出醫(yī)生安慰阮恒的話是什么?假如你是醫(yī)生,怎樣用輕柔的聲音安慰小男孩?試試看。
。ㄡt(yī)生會告訴小男孩:“阮恒。輸血不會影響身體健康,更不會有生命危險,只會用你的一小部分血,救活你的伙伴。你放心好了,勇敢的孩子!”)
6.寫阮恒獻血時感情的激動和變化,集中在第8~11四個自然段。從開始平靜得“一動不動、一句話不說”到“痛苦”到“持續(xù)不斷的哭泣”,最后,好像“什么事也沒發(fā)生一樣”。生動地表現出阮恒復雜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注意表現這種復雜的思想感情。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喿x分析課文第三段,明確阮恒為小伙伴獻血表現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ǘ┳x讀寫寫“思考·練習”第4題中的詞語。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阮恒無私奉獻的精神,并能受到啟發(fā)和教育,說出自己的感受。
三、教學過程
(一)閱讀第三段。
1.提問,思考并議論解答:
事后,醫(yī)生對周圍的人說,“他是以為自己就要死了!薄八且詾樽约壕鸵懒恕钡南敕ㄊ窃谑裁磿r候產生的?
。ㄊ窃卺t(yī)生問是否有人獻血,一陣沉默之后,阮恒的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的時候就產生了。之后,阮恒獻血過程中“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一直到“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竭力制止抽泣”為止,這一段時間,這種想法始終在困擾威脅著他。也就是在課文第9、10兩個自然段所描寫的情節(jié)之中。)
2.由此可見,阮恒在獻血過程中表現出的痛苦,不是因為針刺痛了他,而是以為自己怎樣了?
(以為自己就要死了。)
阮恒獻血時“以為自己就要死了”,盡管他很痛苦,為什么還堅持讓醫(yī)生抽自己的血呢?
。ā八霚蕰屗阉械难冀o那個小姑娘,好讓她活下來。”)
阮恒為什么以為自己就要死了,可是還愿意這樣做呢?
。ㄓ盟约旱脑捳f,因為“她是我的朋友”。)
3.總結:
小男孩阮恒以為獻了血,自己就會死的,可是為了救活自己的好朋友,還是愿意這樣做的。盡管獻血過程中,由于思想斗爭的激烈而感到很痛苦。這種行為是一種高尚的品格,一種可貴的精神。是什么高尚的品格,可貴的精神呢?讓我們議一議。
。ǜ惺苤袘隙ǜ呱械钠犯袷菬o私奉獻,可貴的精神是舍己救人。)
。ǘ┯懈星榈乩首x課文。
(三)讀讀寫寫以下詞語:
休克 輸血 顫抖 草墊 擦拭 孤兒院 捂住 掩蓋 嗚咽 抽泣 竭力 輕柔 制止 迫在眉睫 持續(xù)不斷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了解人物復雜而矛盾的內心活動,體會人物精神品質。
2.理解課文內容,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并體會重點詞語和句子。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體會阮恒復雜的內心活動,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質。
2.指導學生體驗并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初讀,切入重點,感知人物外在表現
1、快速地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題目中的“她”和“我”分別指誰?這篇課文講述了“她”與“我”之間的一件什么事?
2、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把描寫阮恒在獻血時動作和神態(tài)的句子劃出來。
3、師生交流。
4、自由朗讀并思考:這些句子中,阮恒的哪些動作是相近或是相同的。(板書:哭、掩)
二、再讀,突出重點,體驗人物內心活動
1、自由朗讀描寫阮恒“哭”的句子,邊讀邊體會,阮恒每次都是怎么在哭?(板書:怎么?)
2、引導學生從“啜泣”、“嗚咽”、“持續(xù)不斷”等詞語理解并體會阮恒哭得很傷心。
3、指導學生邊讀邊比較阮恒哭的程度是越來越傷心。
4、指導朗讀并體驗阮恒內心的'痛苦。
5、出示課件,激發(fā)學生想象:以為自己快要死了的阮恒想到了些什么?
6、再次鼓勵學生體驗朗讀。
三、精讀,強化重點,感情人物精神品質
1、自由朗讀描寫阮恒掩蓋痛苦的句子,邊讀邊思考,阮恒是怎么在掩蓋自己的痛苦?他為什么要掩蓋自己的痛苦?
2、小組合作學習。
3、師生交流。
、偃詈闶窃趺丛谘谏w自己的痛苦?指導學生從“捂”、“掩蓋”、“竭力”等詞語體會阮恒是在竭盡全力地不讓自己哭,并指導朗讀。
②阮恒為什么掩蓋自己的痛苦?
A、小組再次討論。
B、引導學生想象,阮恒擔心別人會怎么勸他?體會阮恒復雜的內心活動。
3、展示課件,激發(fā)學生想象,阮恒為了朋友能活下去,為了鼓勵自己為小姑娘獻血,他會不斷地對自己說什么?
4、指導朗讀,再次體驗阮恒復雜而矛盾的內心活動。
四、品讀,回歸重點,升華學生情感體驗
1、引導學生在阮恒“怕失去生命”和“怕失去朋友”兩句話中間加一個字,來表現在阮恒的心中朋友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2、引導學生體會并朗讀阮恒在輸血過程中“哭”和“掩”的句子,體會阮恒真實、樸實、感人的精神品質。
3、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談談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和幫助自己的朋友。
板書設計
她是我的朋友
哭
掩
怕失去生命
更怕失去朋友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8
學習目標
1庇懈星櫚乩識量撾摹
2弊プ∶櫳慈詈閬籽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3崩斫飪撾哪諶藎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導入課文
1、導入課文
師:上一節(jié)課我們初步了解了27課的內容,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她指誰?我又指誰?在阮恒和小姑娘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生:口述(板書:獻血
阮恒————小姑娘)
二、情感激勵、引導自學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走進阮恒的情感世界。同學們,一個人的情感世界是可以通過人的表情和動作體現的,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畫出描寫阮恒表情和動作的句子。(出示要求)
生:(自學、四人小組交流、討論)
三、朗讀感悟,匯報交流
1、交流阮恒輸血前的表現
師:誰先找到了描寫阮恒輸血前的動作、表情的句子了?
生:讀“一陣沉默之后……又舉起……”
師:這個句子體現了阮恒當時怎樣的心情?
生:顫抖是神情激動有些緊張,從這個詞中我感到阮恒有些害怕,不知該不該這樣做。
師:阮恒把手舉起來,放下來,又舉起來,通過“舉、放、舉”這幾個詞,你感受到阮恒當時是怎樣的?
生:從阮恒的動作中,我感到阮恒害怕、猶豫、擔心。
師:體會得很深刻,老師也感受到了阮恒的害怕、猶豫、擔心。
誰能模仿出阮恒當時的`表情、動作呢?
生:模仿。
師:大家試著體會體會。
師:一個人的表情和動作也可以反映出他的內心,請你把自己當作阮恒說說,此時心里會怎樣想?(重點引導阮恒的內心世界)
師:誰想把這個部分讀一讀,把阮恒的害怕、猶豫讀出來。
生:讀
師:老師也想讀一讀這段,好嗎?從老師的朗讀中,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老師讀的語速不一樣,開始慢,中間快,后來更快了。
生:老師最后的“舉起來”,語氣非常堅定。
生:讀。
師:從同學們的朗讀中,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輸血前害怕、猶豫,卻不乏勇敢。
2、交流阮恒獻血時的表現
師:剛才,同學們找到阮恒獻血前表情和動作的詞語來體會的,你們很會學習。誰找到了描寫阮恒獻輸血時的動作、表情的句子了。
生:讀“阮恒……也不說……”
師:這個句子體現了阮恒當時怎樣的心情?
生:阮恒一句話也不說,感到很擔心,很緊張。
師:假如你是小阮恒你當時會怎樣想呢?
生:我不能動,一動就會影響醫(yī)生抽血,抽不到血,小女孩子怎么辦?
生:我會在心里告訴自己,阮恒不要怕,等她好了,就可以和她一起玩捉迷藏了。
師:阮恒的血靜靜地流入了小女孩的身體,阮恒的神情,動作發(fā)生著變化,請同學們繼續(xù)找描寫阮恒表情、動作的句子。
生:(讀句子)從“啜泣、顫抖”看出阮恒心里越來越害怕,所以突然啜泣一下,而且全身發(fā)抖。
生:阮恒不想讓別人看出自己的害怕,所以他迅速地用手捂住了臉。我從“捂”這個詞看出,阮恒想掩飾自己的害怕。
生:這句話我感受到了阮恒心里也很痛苦,很悲傷,但他又不想讓別人看到給別人帶來麻煩,我也感到他很堅強。
師:是呀,血已從阮恒的身體抽出來了,他心里雖然越來越害怕,越來越痛苦,但是為了救小女孩,他卻在掩飾自己害怕和痛苦,多么可愛的小男孩啊。(教師的語氣先是沉重,然后激昂)接著來吧,誰還找到了。
生:讀“但過了一會……他又搖了搖頭”
我從“嗚咽、掩蓋”這兩個詞,感到阮恒害怕了,他以為自己要死了。
生:阮恒心里越來越害怕,越痛苦,所以又哭了,他不想影響小女孩輸血,所以又一次試圖用手掩飾他的痛苦。
師:真讓人感動。
生:讀“接著……抽泣。”
從“哭泣、咬住”這兩個詞,體會到,阮恒心里痛苦極了,悲傷極了,所以不停的哭,但是他仍然想控制自己,想救小女孩。
生:我感到阮恒真是個英雄,他那么痛苦、悲傷,甚至都有些絕望,可是還盡量控制自己不哭,要是我遇到這種情況,早就哇哇地大哭出聲了。我很佩服他。
師:阮恒你真的好偉大,是個真正的小男子漢?梢圆幌ё约旱囊磺校蒙鼡Q取真情。此時情此景,讓我感動,讓我們全班的同學感動。阮恒,你是我們心中的榜樣。
師:說的好,請同學們讀這段話(過了一會……想竭力制止哭泣。)
指名學生讀。
在這段話中出現了三個詞語“啜泣、嗚咽、哭泣”,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都是哭的意思,三次哭泣說明阮恒越哭越厲害,三次不同的哭,我看出抽血的時間越長,阮恒越覺得離死越近,他內心的害怕和痛苦,也在不斷加劇。
師: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感受再讀讀課文體會阮恒此時的心情。
。ㄉx)
3、交流阮恒獻血后的表現
師:阮恒如此緊張、痛苦、害怕,他當時是怎樣做?(引出三個動作)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阮恒如此緊張、痛苦、害怕,是因為針刺痛了嗎?
生:不是,以為自己要死了。
生:以為要把他身上的血都抽給了小姑娘,把小姑娘救活,自己就死了。
師:面對這樣緊張、痛苦的小男孩,文中醫(yī)生用輕柔的語氣來安慰阮恒的,誰也來用你
的語氣來安慰一下阮恒吧?
生:……
師:聽到這樣輕柔地安慰,阮恒停止了哭泣,可為什么阮恒以為獻血會死,還會這樣做
呢?
生:“她是我朋友”(多指學生讀)
師:“她是我朋友”多么意味深長的一句話,此時,你理解這句話做題目的真正含義了嗎?
生:突出了友誼。
生:使人容易接近。
生:比較親近。
生:更能體現阮恒舍己救人的好品質。
師:生命是可貴的,阮恒面對死都不怕,你眼前這位小英雄想說點什么?
生:阮恒,你太勇敢了,為了朋友,你寧愿犧牲自己,是我的榜樣。
生:你是個舍己救人的英雄。
……
三、聯系生活,拓展升華
師:從同學們的言談中,老師高興地看到了在這個課堂上,每個人都受益匪淺,從阮恒身上,我們會感到了舍己為人的高貴品質。是啊,十金難買真正的朋友,就讓我們同學之間也發(fā)揮真正的友情吧!此時,想對你的朋友說上幾句心里話嗎?想給朋友幾句贈言嗎?現在就動筆寫一寫吧?
。▽W生寫,配樂)
生:匯報自己的贈言。
師:聽了同學們的贈言,老師感受到了你們朋友之間真摯的友誼,讓我們帶著這種友誼走向更美好的生活吧!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阮恒無私奉獻的品格。
2.練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3.學會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
1.導語:同學們,你們一定聽過或看過許多戰(zhàn)爭時期的故事,故事中那些可歌可泣的人物以及他們那高尚的品質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們就來學一篇這類的課文。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讀課題。
3.解題:課題中的“她”和“我”分別指誰?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讀準生字的讀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把課文讀通順。
2.根據預習時提出的要求,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畫出文中描寫小男孩獻血時表情、動作的句子。
3.檢查認讀生字詞情況,采取指讀、開火車讀等方式。
三、默讀課文
把讀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和同學討論,教師相機點撥指導。
四、細讀課文,探究解疑
(學習課文l-4自然段)。
l.指名讀前四個自然段。思考:為什么要給小姑娘輸血呢?從哪個詞看出情況危急(迫在眉睫),哪些句子又寫出了迫在眉睫?
2.思考:為什么要讓小孩給小姑娘輸血?(①在場的醫(yī)生和護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②只有在場的幾個孤兒可以給她輸血。)
3.你能用一個成語來概括小姑娘的危險境地嗎?(危在旦夕,刻不容緩,奄奄一息……)
4.教師小結:可見小姑娘傷得很重,急需輸血,刻不容緩,時間就是生命。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五、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記憶、書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說一說課文l-4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么?
二、探究課文的第二部分(5-11)自然段
1.過渡:在這緊要關頭,阮恒主動獻血,那么他是怎樣獻血的呢?
2.誰來讀一讀你畫出的阮恒獻血前、獻血時的動作和神態(tài)的句子,并談一談你的理解。(教師適當引導點撥。)
。╨)一陣沉默之后,阮恒是怎樣舉起小手的?請畫出有關的動詞。想想通過這些詞說明了什么?
。2)獻血時,阮恒為什么不停地哭?請找出有關的句子,用△畫出表示“哭”的意思的詞。比較理解:啜泣、嗚咽、哭泣,從這幾個詞可以看出什么?(哭聲越來越大,內心非常痛苦。)
學生表演阮恒的三次哭。
。3)教師出示畫有課文插圖的投影片: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學生看插圖,理解并體會人物緊張、痛苦、復雜的心情。
3.從這些描寫中,你覺得阮恒當時的心情怎樣?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注意讀出他感情變化的層次,讀出他當時的心情。
5.讀到這里,你有沒有問題?(讓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學生可能提出:阮恒為什么不停地哭泣?為什么這樣痛苦?阮恒是不是不愿獻血?)
6.結合下面的問題,分組交流討論學生提出的問題,在( )里加上他當時的想法。愿意加哪句就加哪句。
出示投影片:
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了起來。(他想:______________)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他想:________________)
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他想:______________)
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他想:________________)
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他想:________________)
7.各組交流匯報
。ń處熞龑W生理解阮恒的可貴之處:他以為給別人獻血自己就要死掉,但還是舉起手來;他以為自己要死掉內心非常痛苦,仍然堅持獻血并竭力掩蓋自己的痛苦。)
8.指讀第11自然段,想象醫(yī)生當時說了些什么,請將它改編成一段醫(yī)生和阮恒的對話。四個人小組評一評,看誰編得好,選兩個同學上來表演。
9.這部分真切地寫了阮恒獻血時的動作、神情,反映了他當時復雜的心情。
三、自由讀第三部分(l2-14自然段)
1.讀了這部分,特別是聽了小男孩的回答“她是我的朋友”,你想說些什么?
(此問的目的在于,讓學生自讀自悟,學習阮恒寧愿犧牲自己也要救助朋友的好品質。給學生以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和時間。)
2.感情朗讀這部分。
四、總結全文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總結:課文通過對阮恒獻血時神情、動作的真實描述,生動地展現了他為朋友而無私奉獻的優(yōu)秀品質。今后我們再學習寫人記事的文章時,要注意抓住人物的語言和動作,從中感受人物復雜的心理活動,并把這種方法運用到今后的寫作當中去。
五、拓展延伸,練習寫作
引用文中的具體事例,通過描寫人物的神情、動作、心理活動來表現阮恒是一個為朋友心甘情愿犧牲自己的孩子,題目可以是《心甘情愿獻血的阮恒》,也可自擬題目。
六、指導寫字,鞏固字音,分析記憶字形
1.說一說你是怎樣記憶生字的。
2.教師重點指導“睫”“拳”等字的書寫。
3.正確讀寫詞語。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10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理解課文的生詞,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抓住動作、神態(tài)體會人物心理的能力。
3、感受阮恒的美好心靈,理解朋友的真正含義。
二、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心理。
三、教學難點:
理解朋友的真正含義。
四、教學準備:
CAI課件
五、教學過程:
。ㄒ唬┱勗拰耄沂菊n題
1、導語:我們生活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里,每個人都有朋友。有人說:“朋友是一種財富!庇腥顺骸芭笥讯嗔寺泛米摺!崩蠋熛雴柾瑢W們,你們有朋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朋友之間真摯友情的課文。
2、揭示課題:27、她是我的`朋友
。ǘ┮龑W生交流初步的閱讀感受,并質疑問難
1、課前,老師讓大家預習了課文,誰能說說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
2、小女孩傷勢嚴重,輸血迫在眉睫,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3、想想還有什么疑問,把你最想知道的問題提出來。
    (三)探究小男孩獻血時的心理活動
1、快速瀏覽課文,把描寫阮恒動作、神情和語言的句子用自己喜歡的記號標出來,讀一讀,想一想,體會體會。
2、出示句子:“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1)齊讀句子,一邊讀一邊模仿阮恒的動作。
。2)讀了這句話,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有什么疑問?
。3)想一想,阮恒當時是怎么想的。
。4)指導朗讀。
3、指導學法,學習重點句2、3、4。
4、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5、感情朗讀
6、小結:阮恒在獻血過程中,從啜泣了一下到又開始嗚咽,到持續(xù)不斷地低聲哭泣,這說明了什么?但他一次又一次地掩飾自己的害怕和痛苦,又說明了什么?
你能用關聯詞將這兩句話連接起來嗎?但是在朋友和生命之間,阮恒毅然選擇了朋友,你覺得阮恒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7、學到這里,老師有個疑問,阮恒為什么在獻血時怕失去生命?
8、書上有句話是這樣說的:“醫(yī)生用輕柔的聲音安慰阮恒,阮恒立即停止了哭泣!闭埻瑢W們想象一下,醫(yī)生會說些什么呢?
。ㄋ模┛偨Y全文
阮恒在擔心自己會死的情況下毅然舉起了小手,在極度難過中一動不動地讓針頭插進自己的血管。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同學們能用書上的話回答老師嗎?是啊,阮恒的這句話回答了所有的問題。那么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么?
同學們,你們也有朋友,此時,你想對你的朋友說些什么呢?
(五)拓展延伸
老師想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今天把這個故事奉獻給同學們,也奉獻給所有珍重友誼的人。
課文學完了,我們每個人都被深深地感動,你也一定有許多話想對阮恒說,課后把它寫在日記本上。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11
教學設計:
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究竟是怎樣的?它到底應有哪些其本的特征?它怎樣體現時代的明顯標記?“洋思”經驗給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了哪些有益的啟示?怎樣有效地實施主體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這些都是我們所迫切探究的事,《她是我的朋友》教案。筆者在這方面也不斷進行了苦苦探索,F通過一篇完整課時的教案設計和它的賦諸實施,來試圖提出個人的一點不成熟的看法。
一、遵循先學后教原則,給足學習時間,調動主體自主發(fā)展 學習課文前,重視對學生預習情況的檢查,以如“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等探究、詢問式的提問引發(fā)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思考。在學習過程中,始終堅持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獨立思考,給足思考的時間,絕不走過場,搭“花架”。充分鼓勵學生該畫的在書上畫下來,該寫的在紙上寫下來,該說的自己要主動地說出來。
二、展現學習“心理歷程”,追求自主發(fā)展,著眼學生終身學習學習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學習主體的自我感悟、選擇、重建、組合、交融、評價、小結的歷程。在這一歷程中,學習者知識得到不斷地積累,能力有了不斷地增強,久而久之,才能夠形成綜合素質。教學過程中,我突出:引導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我個性特點的學習方式,如讓學生使用自已喜歡的符號在書上作出標記,便體現了這一思想。通過集體的智慧,幫助小結、點出有關受益終身的學習方式。如在歸納主要內容時,相機點出運用了連段意的方法。讓學生熟練使用好工具書,這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也是一項必備的基本功,在教學中抓住“迫”一字字義的理解,培養(yǎng)了學生選擇字義的能力。
三、開展互助合作學習,激活參與熱情,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課堂教學過程,是若干個充滿生命和活力的個體共同協(xié)作、相互提升和影響的過程。充分發(fā)揮每一個體學習的積極性,讓每一個體都主動參與,這是促使主體主動地最大可能地發(fā)展的有力保證,更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教學主要通過個人自學、小組討論、集體交流的形式來展開,讓每一個體廣泛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大膽地交流不同觀點和看法,允許有爭論,允許有疑意,初中三年級語文教案《《她是我的朋友》教案》。
四、調動多種感覺器官,活躍表象儲備,開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潛能教學中通過聽錄音、圈畫寫、動手查、看畫面、感情讀,相機說等多種有效途徑,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完全解放了學生的眼、耳、手、腦,同時大大豐富了學生的表象源。還學生一個可以自由馳騁的天地,讓學生的思想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這里得到了實現。靈感的再現,思維火花的頻頻燃起,體現了生命的延續(xù)和創(chuàng)新。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概括主要內容。 3、講讀課文第一部分。
教學過程:
一、揭題、審題
1、通過預習課文,你知道課題中的“她”指的是誰?“我”又指的是誰?指點“恒”的讀音。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呢?2、通過預習課文我們還知道課題“她就是我的朋友”這句話就是阮恒要救小姑娘的原因。3、示標。
二、初步感知課文
1、出示預習要求:A、請一個同學來讀讀。B、從這篇課文的預習要求看,共講了三方面。[介紹了事情發(fā)生的背景;概括了主要內容;提出了預習的要求。理解“挽救”、“垂!薄
2、這篇課文非常的感人,下面首先請同學們聽錄音,想想看:A、播音員阿姨是怎樣的讀的?你能像她那樣讀嗎?你能達到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的目的嗎?B、想想阮恒獻血的經過是哪幾個自然段寫的?畫出描寫他獻血時的神情、動作的句子,用波浪線作標記。C、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用你喜歡的記號標出。
3、交流:A、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請讀一讀,再說說你覺得它為什么感人。B、課文中5--11自然段講的是阮恒獻血的.經過。請你讀出描寫他獻血時神態(tài)、動作的語句。C、分別指名讀讀1----4自然段、12----14自然段。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D、出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休克 輸血 迫在眉睫 阮恒 草墊 擦拭 抽泣 捂住 嗚咽 竭力 E、分小組讀課文。
4、這篇課文是寫事的文章,可以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給這篇課文分段。請在草稿紙上寫出來。
5、請運用連接段意的方法歸納主要內容。
6、朗讀課文。
三、講讀課文第一部分
1、指名讀課文,思考:阮恒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輸血的?請用三角標出關鍵的詞語。并畫出有關的重點句。
2、出示:A、經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嚴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B、輸血迫在眉睫。醫(yī)生和護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C、一位女醫(yī)生告訴這幾個孤兒,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問是否有人愿意獻血。
3、交流:A、“迫”的部首是{},再查{}幾畫,用用音序查字法應查音序{},在字典中的解釋有:a 逼迫;b 急促;c 接近 “迫在眉睫”中的“迫”的意思應為{}。B、用“如果.......就.........說話。C、小姑娘的急需輸血的這種情況還可用哪些成語來形容呢?D、指導朗讀。
4、小結:A、結標。B、提示下節(jié)課的內容。阮恒正是在這樣的緊要關頭挺身而出,主動獻血的。他是怎樣獻血的呢?阮恒具有怎樣的品質?這正是我們下一節(jié)課要研究的內容。
四、作業(yè)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講讀課文第二部分,抓住阮恒獻血時的神態(tài)、動作的描寫,來體會他當時的心情。2、講讀課文第三部分,了解阮恒獻血的原因,體會他的高尚的品質。3、對照課文插圖,想象說話。4、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初步閱讀了課文,能夠做到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了。下面老師就來檢查一下。A、出示生字詞。B、昨天我們又學了課文的第一部分,這部分講了什么?2、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輸血迫在眉捷,這時阮恒舉起了顫抖的小手,阮恒是怎樣獻血的呢?他為什么要主動獻血給那個小姑娘?這就是這一節(jié)課學習的重點!步铏C點出教學目標〕
二、講讀課文第二部分:
1、默讀課文,思考:A、一陣沉默之后,阮恒是怎樣舉起小手的?請劃出有關的動詞。想想通過這些詞說明了什么?B、課文從哪一小節(jié)開始真正寫阮恒獻血的?他開時表現怎樣?劃出有關的語句。C、獻血時,阮恒為什么不停地哭?請找出這樣的句子,用三角劃出表示“哭”的意思的詞。
2、以四人一小組進行交流。
3、全班交流:A、出示:一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12
第 一 課 時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嗎?你的好朋友是誰?(學生自由談)在戰(zhàn)爭時期,一個孤兒院里的孤兒,為了搶救受了重傷的好朋友,是怎樣做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她是我的朋友》。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想想課題與文章有什么聯系。
2.看了課題想知道些什么?帶著問題讀書。估計學生會問:題目中的她是誰?我又是誰?為什么說她是我的朋友?等。
引導學生抓住迫在眉睫這個詞語,知道她是一個身受重傷、生命垂危、急需輸血的小女孩;我是愿意把自己的鮮血獻給小女孩的阮恒。
3.自學生字詞。讓學生當小老師,組織學習生字。
4.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運用方法,理解內容
1.教師引導:課文的預習部分給我們提示了學習本課的方法。現在我們就按照預習要求開始自學。同學們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畫出描寫小男孩獻血時神態(tài)、動作的句子,還可以把你不懂的內容畫出來,準備和大家一起討論。
2.分小組進行討論。
3.交流匯報。
a.獻血前,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讓學生從中圈出表示動作的詞,提出問題同大家討論。如:沉默之后,阮恒為什么顫抖地舉起小手?阮恒舉起手為什么又放下,然后又舉起來?兩次舉起手,有什么不同?
b.獻血時,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xù)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學生反復讀以上句子,教師可進行如下板書:
啜泣 捂住 搖頭 嗚咽
掩蓋 又搖頭 哭泣 制止
根據板書,引導學生提問、討論交流。估計學生會問:阮恒為什么輸血時,突然啜泣,并且用手捂住臉?他搖頭表示不疼,既然不疼,那為什么要啜泣呢?又搖頭也表示不疼,而且抽血是不會疼的,為什么阮恒要竭力掩蓋自己的痛苦?他為什么這樣痛苦?阮恒由啜泣到嗚咽,又由嗚咽而低聲哭泣,表明他越來越痛苦,可他又為什么想竭力制止抽泣?
4.出示課文插圖的投影片,請學生仔細觀察圖片,并且聯系課文內容進一步體會阮恒內心的痛苦。
總結學法
引導學生回憶自己提出的問題,反思自己是怎么提問的,幫助學生概括提問的'方法。
1.抓住反常現象及矛盾之處提問。
2.抓住關鍵語句,聯系上下文提問。
3.由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去推測人物的內心提問。
4.聯系生活實際或有關知識提問。
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 二 課 時
復習導入
1.聽寫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出阮恒感情變化的層次,體會他當時心情的變化。
發(fā)揮想象,合作釋疑
1.我們學習到這里,同學們有沒有什么問題?(阮恒為什么會哭呢?阮恒輸血時為什么那么痛苦?阮恒是不是后悔為小姑娘輸血呢?阮恒當時在想什么呢)
2.請同學們自由讀下面幾句話,結合下文,以小組的形式討論下面的幾句話,想象一下阮恒當時可能在想什么?(出示文字投影)
在( )里寫上阮恒當時的想法,愿寫幾句就寫幾句,然后在小組內交流。
a.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此時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此時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
b.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此時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
c.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此時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
d.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此時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e.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此時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
3.各小組派同學匯報本小組的想法。
引導學生由表及里地探究阮恒的內心世界,體會阮恒雖然誤以為獻了血自己就會死去,但為了朋友能活下去,仍然堅持獻血的可貴品質。
角色扮演,深入理解
1.醫(yī)生到底跟阮恒說了什么,使他有了這么大的變化?請同學們結合當時的情景,想象一下醫(yī)生說的話,然后同桌合作,將它改編成一段醫(yī)生和阮恒的對話,并表演出來,看誰說得好,想象得合理,再選幾組同學在班上表演。
2.表演完了,同學們還有什么問題想問阮恒嗎?(引導出示問題:小男孩能夠這樣做的原因是什么)(他們同在孤兒院里生活,平時一定互相關心和愛護,就成了朋友,所以在小姑娘生命垂危的關鍵時刻,阮恒決定獻出自己的生命,來救他的朋友)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反復朗讀課文的最后一句話,讀出表達的感情。
總結,擴展
同學們,這篇課文我們學完了,然而阮恒舍己救人的高貴品質,相信一定會深深地印在同學們的心中,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大家都能夠互相幫助。
1.這個故事可以什么為題?課文為什么用阮恒的話作為題目?你從阮恒的這句話想到了什么?
2.結合自己的親身體會,談談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在困難時能夠互相幫助、互相關心)
3.請同學們選擇一件你和朋友之間發(fā)生的感人的事情,講給同學們聽。
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朗讀課文。
2.你想對阮恒說些什么?請把要說的話寫下來。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18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B案,她是我的朋友,希望對你有幫助!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13
一、教材解讀:
這篇課文寫的是戰(zhàn)爭時期的一個故事。孤兒院的孤兒阮恒,誤以為獻血會死,但為了搶救受了重傷的同伴,還是毅然獻出了自己的鮮血。當問他為什么要獻血時,他只是說“她是我的朋友”。課文通過對阮恒獻血時神情、動作的細致描述,生動地展現了他為救朋友而無私奉獻的好品質。
二、學情分析:
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朋友”一詞已非常熟悉,但對朋友間真摯的友誼卻只能停留在表面上,大多數學生不能樹立真正的友情觀。另外,學生對獻血的情況不是很了解,這就為教學提高了難度。
三、教學目標:
1、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鞏固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練習表達自己的心理活動及感受的能力
3、養(yǎng)成默讀思考,輕讀品味,朗讀表達的讀書能力。
教學重難點:
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神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復雜的內心活動。
四、教學過程:
(一)課題質疑,激趣引入:
1、齊讀課題。
2、師:題目中“她”指的是誰?“我”指的又是誰?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快速瀏覽課文,然后試著說一說。
3、生自由說
。ǘ┰僮x課文,理解內容。
1、師: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看看你對小女孩和阮恒又有了哪些了解?從哪兒了解到的?想好后和同桌說一說,再在全班匯報。
2、學生交流對小女孩了解的過程中
。1)、你能說說“迫在眉睫”是什么意思嗎?
(2)、讀讀課文,說說迫在眉睫的是什么事?(在這里出示小女孩的圖片,畫面上的小女孩受了很重的傷,很痛苦,無助,以喚起學生的同情。)
。3)、為什么說這件事迫在眉睫呢?能找出書中的語句讀出來嗎?
(4)、指導朗讀。
。ㄈ┘氉x課文,突破重難點。
學生在交流對阮恒的.了解時,可能會說到他是一個勇敢的人、高尚的人、為朋友著想的人等等,這時,教師可引導:你是從哪兒知道的?從而進入課文的重點進行學習。
1、師:請同學們默讀5-11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描寫阮恒的表情與動作的詞語,畫完后讀一讀,再想想他當時是怎么想的。
2、學生匯報(抓住以下幾個重點環(huán)節(jié)進行指導)
第5自然段: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1)讀一讀這句話,畫出表示阮恒動作的詞語。
(2)為什么阮恒的手舉起來又放下然后又舉起來呢,這時候他都會想到些什么呢?你能試著填一填嗎?
出示練習: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他想( ),忽然又放下去,他想( ),然后又舉起來。
填空: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 )地舉起來。(3)指導朗讀。
3、學習第8、9、10自然段描寫阮恒表情與動作的句子:
生畫出句子:
a、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
b、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c、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xù)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1)讀一讀,說說阮恒這時在想些什么?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2),邊讀邊思考在整個獻血的過程中最讓小阮恒害怕的到底是什么呢?
。3)那么阮恒在什么時候就有了這樣的想法呢?你能把阮恒害怕的心理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嗎?
(4)阮恒就是帶著恐懼的心理接受了醫(yī)生的抽血,那么在獻血過程中,阮恒又是怎樣做的呢?再讀讀這幾句話,從中你體會到什么了?
。5)阮恒在面臨死亡的威脅時,沒有因為恐懼而退縮,而他卻是在竭力地掩蓋著,不讓別人知道,還這樣勇敢,能讀出來嗎?(再次朗讀句子后思考)他為什么這樣做呢?他還想到什么了呢?再次讀全文,找到答案。
4、學習第11自然段。
師:小阮恒雖然害怕,但是他還是為了朋友,勇敢地選擇并面對了獻血的整個過程,在文中還有描寫小阮恒的語句嗎?
。ㄉ嫵鼍渥樱┳x了這段話你有什么問題嗎?(醫(yī)生對阮恒說些什么?阮恒為什么不害怕了呢?)讓我們來看一段錄像(放映一段有關獻血知識的幻燈片內容)
看了這段內容,你的問題解決了嗎?(學生的答案可以是多元的)
5、師:“她是我的朋友”,多么簡單而又摯樸的回答呀,但是就是這樣簡簡單單的六個字,卻震憾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讓我們把這感人的情景記在我們心中吧!自己再來讀一讀5-11自然段的內容。
五、創(chuàng)設情境,練習表達
1、師:“小阮恒的鮮血流入了小女孩的身體內,她慢慢地睜開了眼睛,她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她的朋友。是朋友將她幼小的生命挽回,是朋友讓她感到了這世界的溫暖,是朋友使阮恒勇敢地舉起了手,是朋友使他有了戰(zhàn)勝面臨死亡的勇氣。他們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同學們,你們現在的心里有著怎樣的想法?最想說些什么?快快寫下來,一會讀給大家聽!
六、回歸“朋友”,提升認識
師小結:朋友,隨著你對人生感悟的增加,你對朋友的了解還會更多更深。希望大家珍惜朋友之間真摯的友誼,樂于為朋友做力所能及的事,讓我們友誼地久天長。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14
教學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教育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寬容,團結友愛。知識要求: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能力要求:能聯系課文內容,理解父親說的話;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重點難點: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寫了什么事;理解父親說的話的含義。教具準備:常規(guī)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我們學習了課文《她是我的朋友》,知道了阮恒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不惜獻出自己的鮮血,甚至是獻出自己的生命,這多么令人感動,這是多么高尚的品質啊!同學之間、朋友之間有時也會為一點小事而發(fā)生爭吵,這時,我們雙方都應該怎么做呢?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看看他們是怎么做的`?從中我們也許會受到啟發(fā)。
二、布置自學
1、讀讀課文帶拼音的字,想想它的意思。2、讀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什么事。3、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不明白的地方。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請學生讀課文,要讀準字音。2、理解詞語的意思。
四、學習課文
1、理清課文層次。
(全班討論)①默讀課文,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②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我和克萊諦發(fā)生爭吵的原因③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發(fā)生爭吵后我和克萊諦的表現④哪幾個自然段寫放學后,克萊諦主動找我,我倆和好了?老師歸納:全文分為四個部分:發(fā)生爭吵――我很后悔――重又和好――父親教育
2、學習第一部分(一至四自然段)①讀這部分內容②先同桌討論,后全班討論:我和克萊諦發(fā)生爭吵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發(fā)生爭吵后雙方的表現各是什么樣的?你體會到什么?
3、學習第二部分(五至八自然段)①讀讀這部分內容②自己默讀,在書上批畫描寫“我”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我的心情。
、圩x讀自己畫的句子,說說自己的理解。
老師小結:這部分內容對我和克萊諦發(fā)生爭吵后的矛盾心情寫得非常真實具體,非常符合常理,一般人做錯事后,也常常是不安、后悔――想承認錯誤――又怕丟臉,沒有勇氣。
4、引導弄清兩個問題①克萊諦不時用眼睛瞟我,從他的眼里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這是為什么?(對我的所作所為感到不理解,為我的表現感到悲哀。)②克萊諦兩次說“我在外邊等著你”而我也回答說“我也等著你!”兩人想的是一樣的嗎?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5、學習第三部分(九至十三自然段)①讀這部分內容,找找描寫兩個人表現的詞句,你體會到什么?②全班分兩組,一組說我的表現,一組說克萊諦的表現。
6、讀最后一段,理解父親的話。
(全班討論后老師總結)一個人不但要認識到錯誤,而且要敢于認錯,求得別人的諒解,不能錯上加錯,不友好待人。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相關文章:
《她是我朋友》教學設計05-19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15篇08-02
課文《她是我的朋友》課堂教學設計05-12
語文課文《她是我的朋友》的教學設計05-12
她是我的朋友作文02-24
《她是我的朋友》評課稿08-11
《我的動物朋友》教學設計05-31
《她是我的朋友》評課稿集錦05-05
《她是我的朋友》評課稿7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