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筆記-一次意外發(fā)現(xiàn)
“老師,他們把我的餅干吃掉了……”聽著余璐哭喊的告狀聲,我心想,情況不妙,得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我看到徐銘萱手里拿著一塊小熊餅干正準備往嘴里噻,我連忙問道:“徐銘萱,這餅干是你的嗎?”徐銘萱看到我有些緊張地說:“是銘銘給我的”,于是我又來到了盥洗室,找到了銘銘。這時的銘銘剛好從口袋里掏出小熊餅干在小伙伴們面前顯耀!般戙懀@餅干是你的嗎?”我的話讓銘銘有些不安,他邊搖頭邊說:“是凡凡給我的,他還把餅干分給涵涵,還有她”。我聽出了他話中的意思,我又找到了凡凡問道:“凡凡,你剛才在門口分餅干給小朋友吃,是嗎?”凡凡看著我,很鎮(zhèn)定的點點頭,“那餅干是你的嗎?”我接著問道,凡凡還是搖搖頭,這時旁邊的琪琪說:“那餅干是余璐的,凡凡上次你沒來的時候,他也‘偷’別人的東西……”凡凡竟一聲都不吭了。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我沒有多說什么,決定先了解再說。
經(jīng)過了解,凡凡在上周確實拿過小朋友書包里吃的東西,而且不止一次。阿姨也與他媽媽交流過,凡凡今天怎么又…….
這件事給了我很多思考的問題,孩子畢竟還小,這種行為當然不能理解為“偷”,但如果我們不去發(fā)現(xiàn)它,正視它,解決它,將來是否會變成“偷”呢?孩子的好奇心很強,對這個世界充滿求知欲望,但是否家長就一味滿足孩子們的需求,聽之任之,導致隨意拿他人物品占為己有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還有人這樣對我說:“孩子還小,別大驚小怪,你作為老師,只要讓他們健康成長,學到知識就行了!”我不接受,作為老師,就是要為孩子負責,為家長負責,在進行知識教育的同時,更要注意德育教育。
“偷”和“拿”不是一回事,但若忽視它,總有一天,“拿”會變成“偷”。幼兒階段,孩子的個性已經(jīng)初步成型,但還未定型,及時合理的教育是能夠幫助孩子改變壞習慣及行為的。家庭和學校應統(tǒng)一教育陣線,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
【教育筆記-一次意外發(fā)現(xiàn)】相關文章:
意外的發(fā)現(xiàn)作文02-05
意外的發(fā)現(xiàn)作文15篇05-02
意外收獲 教育隨筆05-12
一次意外的收獲作文04-02
意外收獲 教育隨筆4篇05-12
一次有趣的發(fā)現(xiàn)作文04-22
幼師教育筆記08-05
教育筆記隨筆08-11
小班教育筆記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