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班會課后的反思
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后。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班會課后的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班會課后的反思1
最近一個月來,學校開展了以“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為主題的班會,目的是想借助此次活動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學生認識養(yǎng)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意識和各種文明習慣。通過這次指導《好習慣伴我成長》主題班會活動,我收益匪淺。
一、活動準備和過程
好習慣養(yǎng)成教育是每個學生身心發(fā)展中一件至關重要的大事,良好的習慣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前提、也是教師教學的奠基石。我深深體會到在上班會之前進行準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精心準備了,才能把主題班會上的.有聲有色。所以在課前我精心準備了班會設計、主持人稿、班會課件等;并查找了許多資料、歌曲;組織學生進行排練。因為有了這些充分的準備才使得班會能夠順利的開展。
本次班會主要有好習慣故事《嘿》;好習慣詩歌表演;小品《課間10分鐘》;全班學生把自己的好習慣貼到成長樹上;以及手語表演。在活動過程中,我了解到班會的重要性。經(jīng)常開展班會,可以使思想教育從本來的枯燥乏味變得生動活潑,富有情味,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二、得與失
班會雖然結(jié)束了,但是留給我們的思考沒有結(jié)束。
1、得
本節(jié)主題班會構(gòu)思有創(chuàng)意,形式多樣,內(nèi)容緊扣主題,教育意義深刻,達到了教學目標,并能夠與學生思想實際有機結(jié)合,針對性強。同學們發(fā)言、朗誦、表演、游戲,有表情有激情,尤其是發(fā)表自己對好習慣的看法時內(nèi)容充實,精彩激烈,十分的成功。通過活動,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自身的好習慣與壞習慣,對學生發(fā)揚好習慣、改掉壞習慣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班會課上全班同學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形式豐富多樣,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鍛煉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給他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2、失
回顧這次班會,有成功的地方,但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比如,沒有給足學生時間進行排練,使的在表演時忘詞;環(huán)節(jié)設計時細節(jié)考慮不周全,沒有很好的計劃參與者不明確自己的任務,導致表演時不知道應該誰去。
通過反思我明晰了組織好一次班會活動需要的是什么。首先要提前思考,設計出活動的方案;其次要考慮好細節(jié),明確參與者的任務;最后是要給足學生時間排練,要與學生溝通、交流,讓學生主動參與,因為他們是活動的中心,是活動最大的支持。只有做好這些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種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yǎng)成的,而是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這次的好習慣班會給了我很好的學習和反思的機會,我了解到這只是一個開始,今后還需要不斷的努力,更加主動的參與其中。
班會課后的反思2
今天上午,我在八(2)班上《醉翁亭記》,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是這樣的:
一、通過滁人對《醉翁亭記》的喜愛,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的導語設計沒有問題化,沒有能夠達到預設的效果,F(xiàn)在想來,可以這樣說:為什么滁人這么喜愛《醉翁亭記》呢?是因為文章的思想深刻,還是文辭優(yōu)美么?我想,讀了課文,你就會明白。
二、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自由讀文。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的范讀,主要是初步感染學生,同時使學生對字音、節(jié)奏、語氣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學生自由讀文,則能夠使學生接觸文本,訓練語感。教師范讀時,有幾處語音錯誤,“諸峰”“芳”。教師普通話水平不高,一定要注意努力學習訓練,以自己的`范讀影響學生。學生讀過課文,缺少檢查,沒有給予必要的指導,有放羊之嫌。
三、初步理解文中之樂,這個環(huán)節(jié),先讓學生勾畫文中寫樂的句子,說說作者都寫了哪些樂。學生說,教師板書:山水之樂四時之樂宴酣之樂禽鳥之樂游人之樂太守樂其樂
然后教師講解突出“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是文章的眼目。進一步講歐陽修與民同樂的思想,舉一些例子來講這種思想的可貴。同時穿插講了“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含義及用法。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思路不夠清晰,缺少訓練意識,剝奪了學生參與課堂,自主思考感悟的機會?梢赃@樣來設計:這些樂之間于什么關系?游人知從太守游而樂,你認為太守是一個怎樣的人?滁人能夠享受游山玩水之樂,說明了什么?太守樂其樂,是什么意思?體現(xiàn)歐陽修怎樣的思想?教師急于把現(xiàn)成的答案呈現(xiàn)給學生,說明教師并沒有真正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第多惠斯說:“壞教師奉送真理,好教師則教人發(fā)現(xiàn)真理。”
班會課后的反思3
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所以今天下午第二節(jié)課,上了一節(jié)“減少噪聲,保護聽力”主題班會課,給孩子們講了一些愛護耳朵、保護聽力的常識,班會上孩子們表現(xiàn)出了少有的“學習”興趣,紛紛舉手發(fā)言告訴大家自己所了解的知識。
通過這節(jié)班會課發(fā)現(xiàn)兩個問題值得反思:一是學生對這類不是單純傳授課本知識的班會課非常感興趣,課堂氣氛活躍。而從上學期以來由于班里孩子學習上差距很大,所以更多的時間用于對知識的教授與引導上,忽略了對課外知識的補充與積累,有點偏離了當初的教學初衷與帶班風格。但這樣過多地關注后進生的學習,往往會忽略對優(yōu)秀生的.拔高與思維的拓寬,影響他們的進步。如果過多地關注優(yōu)秀生的提高,忽略對后進生的輔導,又會導致他們越拉越遠,所以這一直是個很矛盾的問題。所以一直建議學生到了中年級重新分班,使不同程度的孩子可以在適合自己的空間游刃有余地學習,不會對學習產(chǎn)生厭倦。二是書讀得多的孩子課外知識豐富、回答問題積極。其實讀書習慣的養(yǎng)成除了老師的引導更多的是需要家長的配合和產(chǎn)生共識,只要孩子有了讀書的興趣并堅持下去,一定會受益終生的。其實無論怎樣做都貴在“持之以恒”。
真希望班里一些孩子的家長能真正了解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孩子快樂地汲取知識,健康地成長。
班會課后的反思4
我一直在想:我們一年級的語文課該如何上,該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呢?課余談論這個問題,有老師說,低年級識字是重點,課文內(nèi)容淺顯,不需要怎么講,學生讀會就可以了。對這種觀點,我是不太贊同的,我認為:我們的課文,雖然篇幅短小,內(nèi)容淺顯,但它也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也蘊含著作者深切的感情和其所體現(xiàn)的教育意義。
孩子們年齡雖小,但他對事物也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在教學中我們不能剝奪孩子們對課本的理解感悟過程。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自己學會讀懂故事的`內(nèi)容,還要讓他們學會體驗這種內(nèi)在的情感和意義,要讓他們在感知文意,感悟情感的過程中,培養(yǎng)思維、表達的能力,培養(yǎng)閱讀的能力。
班會課后的反思5
11月5日級組開會,討論了很多事情,重要議程之一是討論研究初二8班班主任陳老師的主題班會方案。在座的10位班主任、兩位主任以及湯副校積極給予意見。這次的級組會議于我感悟頗大。首先是,大家積極給予意見,使得陳老師的班會課教案不斷改進,讓我也認識到了做班主任開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件富有藝術性的.事情。
班會課上,學生是主體。學生要進行討論,自己進行點評,從中得到感悟。教師的作用是正面引導,總結(jié)亮點。班會課的靈魂是活動的質(zhì)量,活動的深度,要具有真實性,深入學生內(nèi)心,認識提高,情感共鳴,富有教育實效,真正達到班會的目的。會議上老師們也提出了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又具創(chuàng)新性的活動,很值得借鑒。
7日那天,有一節(jié)主題班會公開課,我和支教的同學也去聽了。那節(jié)班會課雖然進展得很流暢,但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這節(jié)班會課沒有達到實效性,學生上完這節(jié)課,沒有真正地領悟主題,沒有觸動到學生。
作為班主任,一堂班會課既不能太娛樂,也不能滿堂說教,對班主任來說真是一項考驗。對于實習班主任的我們,更要不斷摸索,不斷改進,吸取經(jīng)驗,取長補短。指導老師一直都很重視德育建設,學生信服你了,師生關系也會隨之更加融洽,你的教學工作就會進展得更為順利。
【班會課后的反思】相關文章:
草原課后反思09-09
《雷雨》課后反思11-28
《秋天》課后反思07-30
小班課后反思08-25
備課的課后反思02-10
家課后反思02-14
課后教學反思04-10
教案課后反思10-26
《人生》課后反思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