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_色偷偷五月天_天天射夜夜爽_99久久免费国产特黄_1717国产精品久久

高二化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時間:2024-07-09 10:37:49 秀鳳 考試 我要投稿

高二化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通用13篇)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試卷,作為學生,想要成績提升得快,那么平時就一定要進行寫練習,寫試卷,那么你知道什么樣的試卷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二化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歡迎大家分享。

高二化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通用13篇)

  高二化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1

  一、試題結構

  1、選擇題:25 × 2'=50'

  2、填空題:21'

  3、實驗題:1 × 15'=13'

  4、簡答題:1×14'=15'

  二、試題具有以下特點

  1、注重考查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2、注重考查學生對必修一、必修二、選修五所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如:元素周期律,化學反應能量變化問題,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原電池的基本知識,有機物的除雜、同系物及同分異構體判斷等;

  3、注重考查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如26題,30題,31題。

  總的來說,這套試題偏重于考查學生對基本知識、基本概念的理解,習題難度不大,但缺乏對學生實驗的考查。

  三、考試情況分析

  整套試卷難度不是太大,試題有梯度,覆蓋了本學期上半學期全部的主干知識,同時對能力的考查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這樣一來對非示范高中的學生增加了一些難度。針對本次考試的情況,在以后的教學中提如下幾個建議:

  1、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強調學生落實。如元素周期律、有機物的化學性質、鑒別有機物的方法、離子反應的書寫、原電池等有關知識。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夯實基礎,注意拓展提升。

  2、重視教材中的習題的功能。如試卷中填空題的第26題是課堂作業(yè)題,但從考試情況來看,并不是很理想,學生對有機物除雜選用的試劑和分離方法沒能很好掌握,本來此題考查了幾個有關有機物反應的知識點,而且是很重要的,可能有些教師沒引起重視,看不起它并從外找很多題來訓練,讓學生走入題海。

  3、培養(yǎng)學生規(guī)范做題,嚴謹表述。如有機物官能團名稱的書寫、結構簡式等。

  4、加強實驗教學。實驗題得分不高的原因很多,可能最關鍵的問題是學生對實驗的原理不理解。

  5、處理好知識與能力的關系。學了知識是為了解決問題,也就是需要把知識轉化為能力,這一點在每堂課中都要充分體現(xiàn)。該卷中8、9、10、11、31、32六道選擇題都需把握問題的本質,提煉出關鍵的東西,這些東西在課堂教學中很容易做到;26、30、31題考查推理、分析等能力,如果在課堂教學中多做實驗、多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分析也是能達到的。

  高二化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2

  一、對試卷的整體評析

  本次歷史試題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單項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計50分),占試卷總分的50%;第二部分為材料題,由三道大題組成,總分為50分,占整個試卷分數(shù)的50%。試題從總體上體現(xiàn)新課標的要求,注重對歷史基礎知識的考查,突出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運用。

  從難易度方面看,本次命題有一定難度。當然也存在著一定值得商榷的地方,如有幾道選擇題難度偏高,令人費解,學生答題及老師講解破費周折,另外,對于剛剛接觸高中思想文化史學習的學生來說,對基礎知識的考查有限,對能力的要求偏高。

  二、閱卷中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

  高二歷史教學,說到底就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只有在高二掌握了歷史學習的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才能為后來高三的專題復習和綜合復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從備課組分析試卷的結果看,我們發(fā)現(xiàn)了年級歷史試卷中存在以下問題:

  1、學生、班級之間差別大。年級總體呈兩極分化現(xiàn)象,差距較大的達62多分(最高分74,最低分12分)。同一班級學生層次差距也較大。如何針對具體的學情實施有效的高效的'歷史教學成為一大難度問題。

  2、學科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本試卷中,考察學生閱讀提取信息的能力,靈活多角度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時,學生得分較低,主要在選擇題上;另外在學生做題中,也缺乏對關鍵字、詞、有效信息的提取,出現(xiàn)答非所問的答案。這一點在主觀題里表現(xiàn)尤為突出。

  3、多數(shù)學生書寫不規(guī)范,字跡不清晰,知識要點不明確,時有錯別字出現(xiàn)。作為高二的學生,至今還字跡潦草,出現(xiàn)不少錯別字,值得每位歷史老師重視。

  4、學生不能有效組織答案。組織語言、表達能力、知識的遷移、對材料和教材相關知識的概括、歸納、分析能力較差。致使大題做答不規(guī)范,口頭化語言較多,與歷史專業(yè)術語聯(lián)系較少,得分率不高。

  5、學生考試的心態(tài)不端正。

  三、對改進教學的建議

  1、狠抓基礎知識的過關,注重能力培養(yǎng)

  從試卷中就突出反映出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史實混淆。因此,在今后的學習中,必須以基礎知識學習為主,重在對重點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狠抓基礎,要注重抓好主干知識?v觀歷年高考試題,無論命題如何改革,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卻是高考永恒的主題。常變的是命題形式,不變的是學科知識,這一點絕不可動搖。

  2、加強答題策略與方法的指導

  閱卷中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不能比較規(guī)范地使用歷史術語答題,條理混亂,字跡潦草,無法辨認,很有必要加強學法指導,否則高考失分較多。要注意加強答題策略方法的指導。注重語言規(guī)范,加大對主觀題的訓練和指導,培養(yǎng)對知識的遷移、歸納能力。電腦閱卷形勢下對我們學生的答題格式要求很嚴格,還是要提早訓練以便規(guī)范學生。

  3、反思此次考試,發(fā)現(xiàn)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的并沒有如我們想象的那么扎實,一些基礎知識出現(xiàn)較高的失分率;學生的課堂效率也并沒有如我們想象的那么高,一些在平時訓練中出現(xiàn)過的原題,課上分析過的原題或類似題型仍出現(xiàn)了較高的失分率。我們最主要還是要克服學生眼高手低的毛病,從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入手,才是最有效也是最緊迫的任務。

  畢竟被逼著前進總會有些不情愿,如果是自己主動前進,那么奮斗的過程就會多幾分愉悅,讓學生更主動的學習,我們才能和學生共同成長,才會讓我們每一次的試卷分析更有實質的意義。

  高二化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3

  一、試卷結構

  本次期末化學試卷分為兩卷,總分為100分。第I卷為客觀題,有18個選擇題,每個選擇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3分,共計54分;第II卷為主觀題,包括3個題,共計46分。

  二、總體試卷評價

  今年的期末考試試題總體難度較大,主要考察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但要求比較高,綜合性強,客觀題有部分題對高二學生來說題型新穎,向高考靠攏,體現(xiàn)了今后化學考試的發(fā)展趨勢,個別題目結合高考題型,覆蓋面廣,綜合性強,分值合理,整個試卷對學生的能力要求較高。

  三、試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卷面的結果看出學生中普遍存在的思維不嚴謹、表達能力差、基礎知識差、缺乏規(guī)范意識等問題。

  1.第2小題學生的主要錯誤是對化學平衡標志判斷不熟悉,導致不能很好利用平衡移動的理論去解決問題,導致部分學生錯選A和D。

  2.第4小題學生主要是錯選A,錯誤原因沒有考慮到醋酸是弱酸,其電離過程要吸熱,這是課本中一直強調的基本知識,錯選D項是因為沒有掌握酸堿式滴定管的精確度。

  3.第6題考查了原電池的環(huán)境和原電池反應,從學生答題可以看出學生對原電池中正負極的概念及反應特點掌握程度較好,主要錯誤是錯選C。

  4.第15題是一道難度較大的題,同時又是Ⅰ卷中錯誤率最高的一道題,統(tǒng)計表明,在49% 錯誤中,有31%的學生不能判斷C,有15%的學生錯選C,均是由于學生未能正確分析硫酸銨和氫氧化鈉的反應產(chǎn)物的量,憑感覺判斷C和D的真?zhèn),跟著感覺走,不愿意計算是產(chǎn)生錯誤的主要原因。

  5.第20題錯誤較多。主要是對電離平衡常數(shù)不理解,學生缺乏對比分析和數(shù)據(jù)變化分析能力,語言總結能力也欠佳,思維反應的東西,無法用語言闡述清楚。教師在加強學生針對性專題訓練的同時,對文字表達題要求學生先書寫后朗讀。

  6.21題的錯誤主要是電極反應式很多學生不會寫,另外熱反應方程式反應熱計算有誤。

  四、對新課教學的建議

  1、正確定位,立足基礎,低起點,小坡度,用螺旋上升的方式穩(wěn)步推進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要盡可能降低新課學習過程中的難度,讓學生用充足的時間夯實基礎,在宏觀把握物質的性質及其變化的基礎上,從微觀上細化知識與技能,避免無謂失分,如試卷中有關離子共存的判斷、鋼鐵吸氧腐蝕中鐵的負極反應、強腐蝕性物質的.盛裝、生鐵的組成、酸堿中和滴定中濃度的計算等概念的考查中都暴露出基礎不扎實的問題。

  2、加強答題規(guī)范性的培訓,在100份抽查卷中,有2位同學答題是不按要求作答,將答案錯填在其它空格中,導致失分,由于高考使用答題卷,應讓學生養(yǎng)成在規(guī)定格式中答題的好習慣,避免無謂失誤。

  3、對概念原理和方法,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性學習能力,多讓學生通過自己讀書、質疑、探究、思考、歸納等方法進行自己自我整理,在問題實踐中提升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4題、15題、11和18題都是明顯的例子,這些常規(guī)題在這次考試中錯誤率相對較高,而平時訓練中也經(jīng)常遇到,如果我們細心地去對比一下完成質量,可能能從中找出我們教學中“失策”,進一步理解新課程教學倡導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性。

  4、針對新課程的教學,加強化學實驗教學。教師要特別重視化學實驗的'考查,新的實驗內(nèi)容、原理、方法、儀器,要熟悉、理解及掌握,防止學生出現(xiàn)不曾見過、不懂原理等現(xiàn)象發(fā)生。夯實基礎是關鍵,教學的重心應放在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上。鼓勵學生多體驗,提倡學生的個性張揚與自主理解。

  5、加強對學生解題規(guī)范性、條理性的培養(yǎng)。學生在解題中所暴露出來的基本功不扎實、概念和原理不清晰、文字表達不規(guī)范、化學式表達不到位、邏輯性混亂等問題。要進行深刻的教學反思,調整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要針對學生的實際進行精心備課、突出重點、精講精練、講究方法、規(guī)范學習形為,運用聯(lián)想、體驗,建立個性思維模型,加強思維與方法的訓練和積累,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6、加強化學專用術語、名詞的書寫。針對試卷中學生出現(xiàn)不科學、不規(guī)范的化學用語,一方面教師自身要科學規(guī)范的運用;另一方面也要加強該方面的要求和訓練。

  總之,在教學中,要注重一個加強(加強客觀題的訓練)、兩個突出(突出基礎知識的靈活應用、突出閱讀分析能力的提高。)、三個轉變(全面復習轉變?yōu)橥怀鲋攸c、追求數(shù)量轉變?yōu)樽非筚|量、介紹方法轉變?yōu)檫x擇最佳方法)、四個問題(課堂容量問題、講練比例問題,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問題,講評的方式方法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效益。

  高二化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4

  一、試卷出題范圍

  本卷主要考查《有機化學基礎》中第一章:有機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質、烴;第二章:有機化學反應類型和醇、酚兩部分內(nèi)容。分為Ⅰ、Ⅱ卷,Ⅰ卷為選擇題,共20題,總分60分,Ⅱ卷共6題,總分40分。

  二、試卷分析:

 。ㄒ唬窬矸治: (分析教師:呂榮海)

  第Ⅰ卷:20小題,覆蓋共6個主要知識塊,平均每個知識塊覆蓋3個知識點。1—10題重點考查了每個知識塊中基本原理和性質、重要反應、重要實驗現(xiàn)象等;11—20題則重點考查了知識拓展、方法導引、知識支持、重點知識綜合遷移應用等。

  1、5、8、9、12、14、15、16、19、20共10個題目,從知識分布看:主要有:

 、倩拘再|的遷移應用,如:1、14、16;

 、谕之愇矬w的判斷與書寫,如:5、12題;

  ③基本原理應用,如8、10、18、19題。

 、苤R拓展的應用,如20題。

  建議:

  (1)將傳統(tǒng)選擇題對答案,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改為學生講教師歸納提高的方式,加強學生對基本性質、方法的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

 。2)設立探究性習題,引導學生主動拓展知識視野,提高自己學習能力。

 。3)設立學生自主選題,教師整合成卷方式,收集學生學習過程中自我學習疑難點,集中練習,集中輔導提高的教學方法。

 。ǘ蚓矸治觯

  21題試題分析(分析教師:李連華)

 。1)本題考察苯酚性質的題目,苯酚是酚類物質的代表物質,掌握了其化學性質就是掌握了些類物質的化學性質,特別是苯酚的物理性質中溶解性的考察:常溫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當高于65℃時,和水以任意比互溶。

  (2)本題得分狀況:少部分學生能得全分,一般學生能得2—3分,極少數(shù)學生不得分。

  (3)出錯情況:化學用語使用不準確,澄清寫成清澈。

  反應條件錯誤:

  OH+NaOH→ONa+H2O

  不需要外界條件。

 。4)以后教學中,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培養(yǎng)學生能力。 22題試題分析(分析教師:楊希寶)

 。1)本題主要考查了幾種烴和烴的衍生物的性質,第(2)小問為一個推斷題,考查了烯烴及鹵代烴的性質,試題難度中等偏高。

 。2)主要問題:

 、俜枷銦N與芳香族化合物定義混亂

  ②烴的性質模糊

 、劢Y構簡式書寫不規(guī)范,第(2)問推斷全對的人很少。

  3、得分情況:

  平均在4—5之間。

  4、教學建議:

 、偌訌娀拘再|的學習,基本知識掌握不扎實

  ②應規(guī)范基本功,如結構簡式的書寫

  23題試題分析(分析教師:李雪芹)

  本題是相對較簡單的一道題,好學生拿全分,中等生可拿到4分,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由于平時學習不扎實,得分很少。

  這一道題主要考查不同類型的.烴與H2加成的比例問題。烯烴與H2按物質的`量之比1︰1加成,二烯烴和炔烴與H2按1︰2,苯環(huán)與H2按1︰3,苯

  乙烯與H2按1︰4。分析出錯原因主要是基礎知識不扎實,學生平時缺乏獨

  立思考的習慣。

  在以后的教學中,更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嚴格貫徹“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思想。

  24題試題分析(分析教師:劉翔華)

  1、本題主要考查常見幾種烴的主要化學性質,比較基本,試題難度不大。

  2、學生答題中主要問題:一是基本反應類型掌握不熟練,如苯的取代反應不會寫,二是答題中錯字連篇,如“苯”寫成“笨”,“已烷”寫為“乙烷”或“己烷”,“溴苯”寫為“溴化苯”。

  3、本題得分情況:滿分8分,全對的人占1%左右,大部分得分在4—6分之間。

  4、教學建議:一是加強對基本知識的強化,二是規(guī)范化學用語的書寫。 25題物質推斷題(分析教師:李海英)

  考查同分異構體的書寫和數(shù)目判斷以及物質性質,得分情況不是很好,很少學生得全分,少部分得5分,多數(shù)得3—4分,部分學生得1分或0分。

  出錯情況:

  (1)官能團名稱寫錯,“羥基”寫為“烴基”

  (2)A、F結構寫錯,有的漏掉H

 。3)方程式書寫沒有條件或漏掉HCl

 。4)反應類型選不對或不全

 。5)HQ結構錯誤

  以后教學中,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同分異構體的書寫要加強練習掌握規(guī)律。

  26題試題分析

 。1)本題是框圖推斷題目,重點考查:

 、儆袡C反應原理類型與反應條件的關系;

 、谥饕姆磻愋停

 、塾袡C同分異構體判斷;

  ④有機物結構簡式的正確寫法。

 。2)本題主要錯誤情況:

 、俨荒苷_判斷有機同分異構體;

 、诜磻愋团c反應條件關系思路不清。

 、酃曹椂N的加成規(guī)律。

 。3)本題主要得失情況:

  得6分約20%—30%;得4分約50%—60%;得4分以下約10%—20%。 主要得分是第1、2、3選項,第4選項得分率僅在10%左右。

  (4)建議:

 、偌訌妼嶒灲虒W,做好每個演示實驗,能進行分組實驗的力爭做好分組實驗,讓學生在實驗中理解有機反應類型與實驗條件關系。

 、趶娀芯啃越虒W措施,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創(chuàng)造性思維習慣,提高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遷移應用能力。

 、奂皶r掌握學情,落實好知識周周請教學措施,對學生學習中的難點和知識缺陷及時補救,形成完整的知識網(wǎng)絡,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應用能力。

  高二化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5

  一、總體評價

  高二化學選修試卷總體難度較大,全市均分相對較低,但卻不失為一份質量較高的化學試卷。呈現(xiàn)如下一些特點:

 、、知識點覆蓋全面。本次考試主要內(nèi)容為物質結構與性質及化學反應原理部分,在有限的卷面和題量內(nèi),試卷的命制者充分地考慮了知識點的覆蓋面,本試卷涵蓋了這兩個模塊的大部分知識點,較好地檢驗了學生的知識水平。

 、妗⒂幸欢y度,區(qū)分度好。本試卷總體難度較大,均分較低,但試卷有一定梯度,容易題和中等難度題仍占較大比重,較難題主要是16、18、21這三題,正是由于有了這三個較難的題目,才使整個試卷有了良好的區(qū)分度,拉開了不同學習層次同學之間的差距。

 、、題量適中,思維容量大。這份試卷的總題量為21題,考試時間為100分鐘,題量不大,時間也較為充裕。雖然題量不大,但題目的思維容量卻不容小視。選擇題的選支考點不交叉,每一個選支均不相同,這無疑增大了思維的容量。大題所給信息較隱蔽,難以挖掘,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審題能力和綜合分析判斷能力,這一特點在18和21兩題中體現(xiàn)特別明顯。

 、、原創(chuàng)題多,題目新穎。縱觀此份試卷,陳題幾乎沒有,大部分為原創(chuàng)題或改編題,命題者在試卷的命制上確實是下了一翻苦功,這也是本次試卷較難的原因之一。

 、、緊密聯(lián)系生產(chǎn)生活實際。江蘇是經(jīng)濟強省,工農(nóng)業(yè)發(fā)達,在試題中聯(lián)系生產(chǎn)和生活實際這也在情理之中。19、21兩題聯(lián)系了電解工業(yè),20聯(lián)系了合成氨工業(yè)。這也能夠讓學生充分地認識到化學確實是一門十分實用的科學,從而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和良好的動機。

 、、與高考較好地接軌。本份試卷不管從內(nèi)容還是形式上都有一種高考試卷的風格,試題的質量、試題的新穎度、對考點的要求、對學生能力點的要求以及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滲透等做的均比較到位。

  二、錯誤情況分析

  第一大項、本題錯誤率較高的題目為:3、5、8。均分約為16分。

  第二大項、本題錯誤率較高的題目為:9、13、14。均分約為18分。

  第三大項、15。

  ①錯選A、C、D的同學較多。

 、阱e選成B、C的同學較多。15題總分為6分,均分約為3.5分,及格率60%,優(yōu)秀率10%。

  16.主要錯誤有:

 、僭姵禺嫵呻娊獬匮b置,很多同學漏標注正、負極或選錯電極材料。

  ②不少同學正、負極得失電子寫反了,錯寫成Fe3+-e-=Fe2+ Cu+2e-=Cu2+,也有同學正極寫成Fe3++3e-=Fe。

 、酆芏嗤瑢W選用NaOH溶液或氨水調pH。

 、艽蠖鄶(shù)同學“洗滌”寫成了“干燥”或“蒸發(fā)”。

 、菰S多同學加HCl的目的寫成使Cu(OH)2轉化為CuCl2,而未答到關鍵詞防止Cu2+水解。

  ⑥由于加NaClO的目的不明確,實驗目的不明確,NaClO改加成氨水、CuO、Cu(OH)2、HNO3等。16題均分約為8-9分,及格率67%,優(yōu)秀率10%。

  第四大項、17。

 、俜肿訕嬓筒磺宄娮优挪际秸莆詹焕。

 、诘谝浑婋x能大小比較不清楚,配位數(shù)認識不明確。

  18.①影響電離平衡移動條件判斷錯誤。

 、跓峄瘜W方程式,△H的正負搞不清楚。 平均分約為17分,正確率約為70%,優(yōu)秀率28%。

  第五大項、19。文字表達不準確,需學生多看課本,精煉語言表達。

  20.①答題不規(guī)范,“大于”“小于”變成了“>”“<”;離子濃度符號不會用。

 、贜H4Cl溶液離子濃度排序錯誤較多,說明基礎訓練不夠,還需加強。以上兩題均分約為11分,正確率約為60%。

  平均分約為17分,正確率約為70%,優(yōu)秀率28%。

  第六大項、21。

  本題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賹Α跋蚴S嗳芤褐屑尤18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36.5%的鹽酸,能使溶液恢復為電解前的組成”這句話理解不到位,從而不能認識到電解應分為兩個階段,即第一階段為電解氯化鈉水溶液,第二階段為電解水,從而導致計算錯誤。

 、诓荒苷J識到離子反應的先后順序。氫氧根離子與硫酸鋁銨反應的順序應為先與鋁離子反應,再與銨根離子反應,最后與生成的氫氧化鋁反應。本題均分約為4.5分。

  三、今后教學建議

 、、夯實基礎。不管是哪一種類型的化學測試,對基礎知識的考查總是一個重要的方面,任何題目的編制總離不開一定的化學知識背景,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加強化學基礎知識的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讓學生把握化學上的核心概念,形成良好的知識網(wǎng)絡,這樣才能有備無患。

 、妗⒕v精練。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既要注意苦干,更要注重巧干,只有這樣才能事半功倍。課堂教學是教學的主陣地,這一塊必須牢牢抓住。教學質量的高低與課堂教學效益的高低息息相關,認真?zhèn)湔n,提高課堂效率是搞好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到精講。當然,光做到精講還是不夠的,講與練應是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的方面,做到精講的同時,一定還要做到精練。我們的練習一定要精選,一定要有針對性,一定要能覆蓋我們

  所講的化學核心知識,又要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練習的選取,既要有一定的`深度,也要有一定的廣度,要有一定“變”的前提與可能。

 、、注意發(fā)散。我們不管是講知識點,還是評講習題,盡可能做到不要就事論事,要注意知識的前后聯(lián)系與銜接,所講知識要有一定的跨度,這樣才能使學生形成一種整體的觀念,才能較好地形成比較完整與系統(tǒng)的知識網(wǎng)絡,對知識的`理解也才有可能比較深入。習題的講評,如果能做到一題多變,或一題多講,長此以往,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對化學知識的鞏固無疑是大有好處的。

 、琛⒓訌娧芯。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是否要注意關注如下幾個問題:

  ⑴研究教材;

 、蒲芯拷谭;

  ⑶研究學情;

  ⑷研究考試說明;

 、裳芯苛曨};

 、恃芯扛呖。做好這樣幾個方面的研究工作,對平時的教學應當還是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的。

 、、及時反饋。平時的練習一要做到精,二要做到有一定的密度,三還要做到及時反饋。練習如果能做到有發(fā)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評、有評必究,這對教學無疑是很好的補充與完善,對學生也會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同時也能及時發(fā)現(xiàn)我們平時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與不足。

  誠然,搞好中學化學的教學工作,不能一躇而就,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只要經(jīng)過我們師生的共同的努力,儀征的化學教學工作必定會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

  高二化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6

  一、試卷分析:

  1.對試卷的評價:

  是否能緊扣教材,體現(xiàn)新課標要求;是否突出雙基,達到檢驗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成果的目的,水平,很難及格,直接影響班級整體成績。在這以后的教學中,要因材施教,保證優(yōu)秀率的提高,保證中下學生盡量跟上節(jié)奏,狠抓完全沒有學習狀態(tài)的4名學生。

  二、卷面具體分析

  第一題:給花兒找合適的花瓶,要求對韻母、聲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進行歸類。事前我認為這是一個送分題,沒想到失分會這么多,甚至有同學因為選錯韻母而沒了滿分。學生雖然已經(jīng)可以默寫出聲母表、韻母表,但是還沒有活學活用。還有些學生因為不認識“韻”、“聲”而失分。有些則是因為解體的策略,如果一個接一個往下看,就不會出現(xiàn)添漏的情況。

  第二題:拼一拼,寫一寫。失分最多的地方是“目光”,很多學生填寫了“木光”,說明他們還沒有真正區(qū)分開“木”“目”的字義;蛘呤菦]有整體看這個詞語,只是片面的填寫拼音要求的字,沒有詞語的概念。

  第三題:照樣子,我會連。例子把“大”和“小”連線,題意是要求把反義詞相連。本題失分不多,失分的`原因是由于對“黑”、“低”這兩個字還沒有接觸,不認識而產(chǎn)生錯誤。

  第四題:我會看圖猜字,連一連。本題是對象形字的檢查測驗,這是個新題型,之前沒有接觸,而且試卷不像上一題,是沒有例子的,所以有部分學生在不知道題目要求的情況下做出了誤判,并非真的沒有掌握。

  第五題: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量詞。本題錯的學生不是很多,錯誤的原因大多與第三題相同,要求認識的生字沒有落實好,由于不認識字而導致的錯誤。

  第六題:宋詞寶寶回家,寫上序號。題意是要求對事物進行分類,將以上9個事物分成花類、水果類和蔬菜類三大類。通過幾次作業(yè)的練習,全部學生都能用序號填寫而不是抄寫文字了。但對于個別事物的不熟悉導致錯誤,個別學生把“黃瓜”、“辣椒”當成了水果。

  第七題:我會寫,失分比較嚴重。首先是錯別字很多,不會寫的字硬是要寫,寫成了四不像。拼音的問題還是存在,由于拼音錯誤失分的大有人在。對于“( )像( )”這一小題,有些學生答出“綠綠的西瓜像太陽”這樣的句子,對于事物的相似性理解有待提高;還有就是思維懶惰,要多想一會兒的問題選擇放棄,等待講解。

  第八題:照樣子,我會畫畫,也會寫一寫。對于學生來說,這是個難題。而事實上能做對的學生只有個位數(shù)。第一小題大部分學生能答得出,但是第二小題錯誤成片。首先是因為一年級小學生題目做的不多,解題策略不精,解題思路稚嫩,加上沒有好好觀察上一小題的格式,對題目完全是一知半解,只單純從小題入手解題,沒有關注大背景。再者,答對的學生也缺乏創(chuàng)意,只能說是沒有錯,卻并不精彩。

  三、存在主要問題分析

  1、部分學生基礎較差,對拼音的掌握不夠扎實;

  2、對所學知識不能進行靈活的運用;

  3、不會審題,不理解題意;

  4、對有些題型的訓練不到位,導致學生失誤;

  5、識字量少,看不懂題目;

  6、想象力不夠豐富,思維懶惰。

  四、改進措施

  加強業(yè)務學習,善于分析試卷題型,并進行適量訓練。教學中注重字詞的過關落實。加大聽說讀寫教學的力度,使字詞句訓練成為重中之重。對學生的書寫能力進行強化訓練,采取多樣形式提高學生讀寫興趣。對學生的錯誤當場指出,并督促其及時糾正。

  高二化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7

  試卷分析是對教師的命制試卷水平、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水平的綜合評價和反思的過程;是提高教學水平和學習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試卷分析不僅要上傳更要下達,它既是每一個教師向學校匯報自己教學工作得失的第一手材料,也是教師為學生做試卷講評的理論依據(jù),要為師生共同改進教學和學習方法指明方向。全面的試卷分析主要包括下列內(nèi)容。

  一、介紹考試性質

  試卷分析要說明本次考試是什么性質、什么范圍的考試,考試的目的是什么,試題由什么人命題的。

  二、介紹試卷的特點

  1.內(nèi)容結構分析:試卷分析要介紹試卷考查的范圍、知識點及分值、試卷結構(題型比例、分值)、命題特點等。

  2.目標水平結構分析:按照考試大綱所列水平(通常分為知道、理解、應用、綜合運用等)種類,分析它們的組成比例并且作內(nèi)容——水平雙向交叉分析。

  3.題型結構分析:各類題型的比例分析。

  4.分數(shù)結構分析:內(nèi)容——分數(shù)和水平——分數(shù)的雙向交叉分析。

  5.難度結構分析:對難度測驗作難度分布描述。

  6.試卷特點及橫向、縱向比較:就試卷是否符合考試(教學)大綱規(guī)定、是否反映學科特點和內(nèi)在聯(lián)系、符合學生實際水平、合理性、適宜性以及其他特點作出描述和判斷。橫向比較可以在班級—班級或學校—學校間進行,縱向比較可以在不同學年間進行。

  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試卷分析要統(tǒng)計有關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來源:全體考生、也可隨機抽取樣本,樣本容量盡可能大一些。有關數(shù)據(jù)很多,如:難度、區(qū)分度、信度、效度、方差、標準差、變差數(shù)等,這里主要介紹難度和區(qū)分度:

  1.各題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難度、區(qū)分度)

 。1)難度(一般用P表示):難度是指測驗試題的難易程度?陀^題的難度一般用正確回答試題的人數(shù)與參加測驗的總人數(shù)的比值來表示;

  主觀題的難度一般用參加測試考生在這題的平均得分與該題的分值的比值。適用于主、客觀試題的計算公式:

  P=(PH+PL)/2(PH、PL分別為試題針對高分組和低分組考生的難度值)

  在大群體標準化中,此法較為方便。具體步驟為:

 、賹⒖忌目偡钟筛咧恋团帕校

 、趶淖罡叻珠_始向下取全部試卷的27%作為高分組;

 、蹚淖畹头珠_始向上取全部試卷的27%作為低分組;

  ④按上面的公式計算。

  例1:一次語文測試中,在100名學生中,高低分組各有27人,其中高分組答對第一題有20人,低分組答對第一題的有5分,這道題的難度為:

  PH=20/27=0.74PL=5/27=0.19 P=(0.74+0.19)/2=0.47

  整個試卷的難度等于所有試題難度之平均值(包括主、客觀試題)。

  由此可知,難度是試題對學生知識和能力水平的適合程度的指標,是一個相對概念,難度的高低與被試人員的水平直接相關,難度的取值范圍為0-1之間,當P=0時,試題的實際困難程度最大,當P=1時,試題的實際難度最小。在一般的教學質量檢測中,一份試卷的平均難度應在0.4-0.6之間,只有適中的難度,才能使試題產(chǎn)生區(qū)分不同程度考生的最大效果。

 。2)區(qū)分度:區(qū)分度是指測驗對考生水平的區(qū)分程度或鑒賞能力。它是題目質量和測驗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具有良好區(qū)分度的測驗,實際水平高的該得高分,實際水平低的應該得低分,它是評價試題質量,篩選試題的主要指標和依據(jù)。

  區(qū)分度的計算方法為:

 、倏陀^性試題區(qū)分度D的計算公式

  D=PH-PL(PH、PL分別為試題高分組和低分組考生的難度值)

  PH、PL的`計算方法同上。

  例2一次語文測試中,在100名學生中,高低分組各有27人,其中高分組答對第一題有20人,低分組答對第一題的有5分,這道題的區(qū)分度為:

  D=PH-PL=0.74-0.19=0.5

 、谥饔^試題(非選擇題)區(qū)分度D的計算公式D=(XH-XL)/N(H-L)

 。╔H表示接受測驗的高分段學生的.總得分數(shù),XL表示接受測驗的低分段學生的總得分數(shù),N表示接受測驗的學生總數(shù),H表示該題的最高得分,L表示該題的最低得分。)

  2.試卷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平均分、標準差、難度比例、區(qū)分度比例);

  ①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

 、诜謹(shù)段等等

  如何利用excel軟件計算有關數(shù)據(jù)?

  打開“excel”/選擇存放位置/點擊“ ”/點擊“統(tǒng)計”/選擇“類別”/點擊“確定”/選擇數(shù)據(jù)/點擊“確定”。

  類別一:“平均分”點擊統(tǒng)計中的“AVERAGE”(參數(shù)算術平均數(shù))

  類別二:“最高分”點擊統(tǒng)計中的“MAX”(一組數(shù)值中最大值)類別三:“最低分”點擊統(tǒng)計中的“MIN”(一組數(shù)值中最小值)類別四:“標準差”點擊統(tǒng)計中的“STDEVP”(給定樣本總體標準偏差)

  類別五:“分數(shù)段”點擊統(tǒng)計中的“COUNTTF”(數(shù)字參數(shù)和合數(shù)字的單元格的個數(shù))

  也可利用“excel”的計算功能,點擊“=”/輸入公式來計算。

  3.相關圖表

  分數(shù)段分布圖、各題難度分布圖、各題區(qū)分度分布圖、難度比例統(tǒng)計圖、區(qū)分度比例統(tǒng)計圖,可利用excel軟件統(tǒng)計畫圖,并作必要的文字說明。

  四、學生答題情況統(tǒng)計

  各題的好的解答、錯誤的解答及原因分析。

  五、教學分析和改進方向

  從得分、失分情況以及某些部分之間的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教師、學生以及命題等方面的成功與不足之處,并針對存在問題在教法與學法兩個方面提出改進意見。

  為了使試卷分析全面、可靠和有效地發(fā)揮應有作用,試卷分析工作應實行教師分析和學生自我分析結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結合,在認真分析的基礎上,簡明、扼要、有重點地寫出試卷分析報告。

  高二化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8

  一、試題特點

  本次化學試題幾乎涵蓋了所有高考要求的化學主干知識,對基礎知識與基本能力的考查方式與最近幾年的高考化學試題的考查方式極為相似?疾榉绞揭阅芰α⒁鉃橹,也考查了少量陳述性知識。知識覆蓋面廣,難度適宜,綜合性強,是一套很好的摸底考試試卷。

  二、學情分析

  由于我校本屆高二學生生源相對較差,高二考試化學試卷大多數(shù)情況下相對比較簡單再加上尚未進行一輪復習,學生知識的遺忘程度大,而主觀題又比最近幾年的高考真題多一個大題,造成相當多的學生時間緊張,沒有做完試卷,導致整體平均分相對較低。

  三、對策

  1、重視教材 細節(jié)落實

  每年高考化學試題中都有相當數(shù)量的習題直接來源于人教版或魯科版高中化學教材,這部分內(nèi)容學生重視程度不夠,經(jīng)常出現(xiàn)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情況,因此在一輪復習時一定要重視教材的表述,在細節(jié)方面切實落實這很關鍵。

  2、整合教材 歸類復習

  一輪復習決不是對前兩年已學知識的簡單重復,而理應是對相關知識的歸類學習,以達到使學生逐步形成解題技能的目的。所以如何整合教材,歸類復習,變式訓練這十分重要。

  3、聯(lián)系高考 有的放矢

  一輪復習照搬高考難題,太綜合的題是不合時宜的,但一點不聯(lián)系高考也是極不可取的,如何聯(lián)系高考,將高考題組合、變形、給臺階,真正做到既能有的`放矢,又能追求百分百中,題目的.選擇很有必要。

  4、限時訓練 及時糾錯

  高二不刷題想達到比較高的層次是不太現(xiàn)實的,限時訓練、及時糾錯,讓刷題刷的有效甚至是高效也十分重要。

  5、群策群力 發(fā)揮優(yōu)勢

  我高二化學組如論單兵作戰(zhàn)能力是另兩個級部的化學組難以比擬的,如何在教研活動中群策群力、發(fā)揮每位老師的聰明才智亦很關鍵。

  高二化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9

  一、試題評價:

  試題緊扣教材、課標、;知識點全、細、覆蓋面廣,重點突出,取舍合理;試題的設計數(shù)量合理,閱讀量適中,呈現(xiàn)形式新,具有開放性,聯(lián)系實際、日常生活、技術與社會,注重原題變式和改變;注重對“雙基”和實驗教學的考查,注重綜合能力考查,注重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探究性學習能力、分析計算能力、化學的學科素養(yǎng)的考查;但這份題過于注重基礎,試題的區(qū)分度不大。

  二、試題主要特點:

 。1)面向全體,注重能力考查

  此次測試,是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根據(jù)教學實際,面向全體學生,努力使不同層面的學生都獲得較理想的成績。采取低起點、小坡度、廣覆蓋的命題原則,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適當考查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概念的考察),突出其水平測試功能,采用活用教材、注重探究、關注過程、開放創(chuàng)新的方式創(chuàng)設新題(如4、7、15、16題),以此來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與創(chuàng)新能力,體現(xiàn)其選拔功能。

 。2)對教學的導向作用

  考試的改革促進教學的改革,考試的改革促進課堂教學的改革。此次測試,做到“扣緊范圍、活用教材、體現(xiàn)課改,聯(lián)系實際、開放有度、著眼基礎、注意能力、指導教學、有利創(chuàng)新”。對我們后期教學具有很好的向導作用。

 。3)體現(xiàn)新課改精神

  此次測試堅持穩(wěn)中求變、變中求新,難度相對穩(wěn)定?疾閮(nèi)容尊重學生的實際,關注學生今后發(fā)展所需要的最基礎的化學知識和技能,重視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如卷中第2、8、10題;試題的素材、內(nèi)容方面體現(xiàn)考查學生化學科學素養(yǎng)(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如第7、9題等;加強對實驗探究為核心的科學探究活動和科學探究能力的考查,第15、18、19、22、23題等。

  (4)探究創(chuàng)新,突出學科特色

  遵循課標要求,開放適度。初中化學是中學化學的啟蒙學科,此次試題在嚴格遵循課標的前提下,以教材、考試說明和課程標準為基本材料命制試題,源于教材,活而不難,避免死記硬背和教材、資料上的原題,注意試題的變式,適度開放,如:第13、16、20題 。 廣覆蓋,突出學科特點。覆蓋教材各單元的重點內(nèi)容基礎上,突出了化學實驗、微觀知識、化學用語以及元素化合物性質考查,如:1、3、8題。

  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此次試題中,聯(lián)系社會實際、生活實際和現(xiàn)代科學的有第1題、2題、5題、19題、11題,體現(xiàn)了化學的價值在于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的真諦。這些緊密聯(lián)系社會、日常生活和科技發(fā)展的化學知識,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注重學習過程,引導學法。注重學習過程,尋求學習規(guī)律,學生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改變過去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象,不只是停留于單純的.知識的記憶,而是主動地參與知識的建構,并通過不斷反思學習過程,悟出學習方法,學會學習。如第10、21題通過學生對所學化學知識的歸納,引導學生回味化學學習過程,悟法開竅。再如第15題,考察了學生歸納、遷移、處理信息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對學生在學習中逐步做到學中思變、變中得法是有所啟迪的。

  三、答卷中主要問題的原因分析

  1.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不扎實。表現(xiàn)在對化學式的意義表述不清;對化學反應的量的關系不能正確理解;對物質的分類混淆不清,如4、7、8題;計算能力非常薄弱如23(4)題;

  2.實驗基本技能差。不會組合正確的實驗裝置和排列合適的實驗操作順序等。

  3.能力與方法問題。閱讀理解、綜合分析與歸納、語言表達、科學探究等能力較差,對化學學科中常用的科學方法不熟悉。表現(xiàn)在不會進行探究性學習;根據(jù)現(xiàn)象總結結論的能力較差;如18、19題。

  4.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差。表現(xiàn)在不能根據(jù)所設計的問題情境,結合自身體驗來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如22題.

  5.語言表述不清楚,邏輯性較差,缺乏條理性。表現(xiàn)在不能用精練的、準確的語言來描述具體的反應現(xiàn)象,或對反應現(xiàn)象敘述不清;回答問題不能抓住重點問題去闡述,不能答出關鍵點。如22題。

  四、我們的感受:

  1、中考命題科學嚴謹規(guī)范,使得任何猜題押題的行為純屬徒勞。但我們?nèi)绻軌蛟谄綍r的教學中,集中精力研究“課程標準”并梳理其中的知識點,做到有的放矢,重點突出,是肯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2、命題依據(jù)新課程標準,逐步實現(xiàn)由以考察知識為主向以考查能力為主,在繼續(xù)加強“雙基”考查的同時,重視過程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的考查;考試內(nèi)容加強與社會實際的聯(lián)系,增強問題的真實性和情景性,重視考查學生在真實情景中提出、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收集、整合、運用信息的能力,開放性、探究性題目出現(xiàn)并逐漸增多,考查學生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考試的難度逐步降低(一般控制在0.7左右),考查面越來越廣,引導我們教學面向全體。

  3、在教學過程中我認為教學起點不要過高,不可只注重能力拔高,忽視基礎,忽視化學的雙基教學;不可只注重資料,忽視教材研究,挖掘教材到位;不可只注重題海戰(zhàn)術,著眼點放在做題選題上,忽視原題研究、變式和改變,忽視規(guī)律總結和學法總結;不可只注重復習的時間長短,忽視新授課中基礎掌握和能力培養(yǎng);忽視對考試說明、課標學習、研究和落實,平常的教學不可只注重知識的結果,忽視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忽視規(guī)范訓練 (化學用語規(guī)范、書寫認真、語言科學規(guī)范、邏輯嚴密、答題條理、計算題解題步驟規(guī)范等)。

  高二化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10

  試卷情況

  這次化學是我們學校出的,出題的范圍是從緒 言考到第四單元第1課題。由于是聯(lián)考,李主任要求精心組題,具體要求是:

  1、不能出第一次月考的原題;

  2、絕對不能超范圍。我出題的意圖是既要考出一個較好的成績, 也要有適當?shù)膮^(qū)分度,能從學生考試的情況找出教學中的一些問題。體現(xiàn)低起點,緩坡度,有些題是用練習題改造而來,讓學生覺得老師平時講的題就要考,體現(xiàn)試卷的導向性。

  基本情況

  (1)150校74人,三中49人,均分49.8,三中47.4(考前我們預測過50分的人是每班20人左右,最后的統(tǒng)計結果是115人。)我校1-6班的均分是46.2分,7-9班的均分是36.4分。

 。2)選擇題中第6、7 8小題出錯率較高,推斷題做得較好。實驗探究題中第3小題、4小題出錯率高。

  成績和問題

 。ㄒ唬┤〉玫某煽儯

  1、學生對化學的興趣保持的較好。

  2、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的可以。

 。ǘ┐嬖诘膯栴}:

  1、細節(jié):字寫錯:如高錳酸鉀的錳,水槽的槽字,答題卡填 寫填反了。

  2、設置的控制滿分的題如32題第小題。

  改進措施

  化學試題關注雙基,重視實驗,題量適中,難易適度,區(qū)分度好,體現(xiàn)了初中化學的基礎性,啟蒙性,全面性;試卷側重檢測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尤其注重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xiàn)了初中化學教學的探究性、應用性、開放性,對“雙基”的考查又采用了靈活多樣的考查形式,避免了知識的簡單復現(xiàn)和技能機械組合的記憶模式,試卷對我省化學教學改革起到了良好的導向作用。

  存在的問題

  典型錯誤分析:

  1、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如第6題,學生對實驗現(xiàn)象和實驗結論的描述混淆不清,所以大多數(shù)同學誤選C項;

  2、物質分類概念理解不透:如第21題最后一空選④的比較多,主要原因是沒有真正理解含氧化合物與氧化物的這兩個基本概念,沒有掌握它們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再如第22題第(3)小題,學生不能正確地根據(jù)題目要求從物質的分類角度去思考如何找出與眾不同的物質,所以選項五花八門。

  3、化學用語的書寫及意義掌握不夠:如第21題,反映出學生對原子、離子、分子、化合價及化學式這些化學用語的書寫和意義模糊不清,所以出現(xiàn)原子的符號與分子的符號混淆、原子團符號不能正確地書寫、不能正確地根據(jù)化合價書寫化學式等一系列問題;再如第23題,由于學生對化學式的書寫還沒有完全掌握,物質的用途掌握也不是很好,而且缺乏一定的理解和訓練,所以錯誤率較高。

  4、實驗操作規(guī)范化、動手能力、思維能力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如第24題,反映了學生對一些基本操作仍然有出現(xiàn)盲點的'情況,如裝置氣密性的檢查有很多同學沒有強調先將導管放入水中,再用雙手捂住試管;題目要求理解錯誤,如裝置的不足之處誤認為指出裝置的錯誤之處;對改進裝置不能正確認識,主要原因是實驗原理不能做到融會貫通,如第(2)題裝置的選擇漏選C較多。

  5、語言表達能力差:如第24題第(3)小題,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的原因只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第26題第(2)小題第一個填空,很多同學寫了很多,但主要是圍繞微粒的運動展開分析,再如第29題第二個填空,學生只說出紅磷燃燒消耗氧氣而沒有強調集氣瓶中氣體壓強減小,語言表達不全面,反映出學生思維不夠全面、嚴謹,表達能力差,不能做到天衣無縫。再如第27題,對實驗Ⅱ的研究目的表達不到位、不準確。

  6、解題規(guī)范性不夠:如第28題計算題,表達方式、計算格式、計算結果處理因為不規(guī)范而失分的情況較多。

  7、審題不清:如第21、第22題要求用序號填寫,而有許多同學寫化學式;再如第24、25題要求書寫文字表達式,但有較多同學因為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表達式而扣分。

  下階段教學建議

  1、加強備課,做到組內(nèi)教師之間資源共享,集思廣益。認真鉆研課標、教材,主要研究教學重點如何把握、難點如何突破 ,認真討論并精選習題。

  2、努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習慣和態(tài)度,培養(yǎng)態(tài)度要注重學生的學習習慣,注重課堂內(nèi)的習慣外也要注重學生課外的習慣,使學生內(nèi)心真正地喜愛化學。

  3、實驗激發(fā)興趣,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我們將充分合理地利用好每一次實驗,在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的同時,要特別注意防止學生只看熱鬧、不看門道,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準確描述、科學分析,要注重實驗教學的科學性、嚴密性,讓實驗真正地為我們的教和學生的學服務。

  4、訓練促進復習,化學學科的特點是既要有嚴謹?shù)乃季S習慣和方法以外,還必須要具備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積累和掌握。所以重視雙基是我們當前教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那么加強訓練則是促進學生復習鞏固的具體而有效的措施,因此我們盡可能每堂課都要有一定量的訓練內(nèi)容,從而逐步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5、作業(yè)培養(yǎng)態(tài)度,每天的作業(yè)認真批改、及時反饋,對錯誤率較高或偷工減料的學生做到當面指導、當場訂正、當時評析,不斷培養(yǎng)學生認真學習化學的優(yōu)良品質。根據(jù)具體情況,適當采取分層教學與輔導。

  高二化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11

  本次高二化學期末考試試卷緊扣教材和課程標準,注重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同時也有一定的綜合性和創(chuàng)新性,能夠較好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師的教學效果。

  一、試卷結構

  試卷分為選擇題、填空題、實驗題和計算題四大題型,總分 100 分。其中選擇題共 20 小題,每題 3 分,共 60 分;填空題共 4 小題,每題 5 分,共 20 分;實驗題 1 小題,10 分;計算題 1 小題,10 分。

  二、試題特點

  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

  試卷涵蓋了高二化學的重要知識點,如化學反應原理、有機化學、化學平衡等,對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理解和掌握進行了重點考查。

  強調知識的綜合運用

  不少題目需要學生將多個知識點融會貫通,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例如在有機化學部分,要求學生根據(jù)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推斷其反應產(chǎn)物。

  聯(lián)系實際生活

  部分試題以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或實際生產(chǎn)為背景,考查學生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xiàn)了化學學科的實用性。

  突出實驗能力

  實驗題考查了學生對實驗原理、實驗操作和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的掌握程度,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

  三、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選擇題

  學生在選擇題部分的得分情況總體較好,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對于一些概念性較強的題目,如化學平衡的判斷、電解質溶液的性質等,部分學生理解不夠深入,導致選錯。在一些計算型選擇題中,由于計算失誤或方法不當,也出現(xiàn)了錯誤。

  填空題

  填空題的得分率相對較低。在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物質結構的分析等方面,學生出現(xiàn)了較多的錯誤,反映出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不夠扎實,語言表述不夠準確。

  實驗題

  實驗題的得分情況不太理想。學生在實驗設計、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和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處理等方面存在不足,缺乏實驗探究的思維和方法。

  計算題

  計算題的難度適中,但部分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缺乏清晰的思路和規(guī)范的步驟,導致計算結果錯誤或扣分。

  四、教學建議

  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

  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更加注重基礎知識的`講解和鞏固,讓學生理解透徹,掌握扎實,為綜合運用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注重知識的整合和應用

  引導學生建立知識體系,將分散的知識點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通過練習和講解,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強化實驗教學

  增加學生動手實驗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實驗探究精神,提高學生對實驗題的應對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

  加強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規(guī)范學生的解題步驟,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關注學生個體差異

  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和教學,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提高學習成績。

  通過本次試卷分析,我們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將采取相應的措施,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爭取讓學生在化學學習上取得更好的成績。

  高二化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12

  本次高二化學期末考試試卷緊扣教材和課程標準,注重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同時也有一定的綜合性和創(chuàng)新性,能夠較好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教師的教學效果。

  一、試卷結構

  題型分布

  選擇題:共x題,每題x分,主要考查化學基本概念、原理和元素化合物等基礎知識。

  填空題:共x題,每題x分,涵蓋化學反應原理、有機化學、實驗化學等內(nèi)容,重點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計算題:共x題,每題x分,主要涉及化學平衡、物質的量等方面的計算,考查學生的計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知識板塊分布

  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約占x%,包括氧化還原反應、化學平衡、電解質溶液等。

  元素化合物知識:約占x%,涉及常見金屬和非金屬元素的性質及化合物的轉化。

  有機化學:約占x%,包括有機物的結構、性質、合成等。

  化學實驗:約占x%,考查實驗操作、實驗設計和實驗分析等。

  二、試題特點

  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

  試卷中大部分題目都是對教材中的基礎知識進行直接或間接的考查,如化學用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物質的性質和用途等,旨在引導學生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強調知識的綜合運用

  不少題目將多個知識點融合在一起,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整合和運用能力。例如,在有機化學部分,要求學生根據(jù)有機物的結構推斷其性質,并進行相關的合成路線設計。

  突出實驗能力的考查

  通過實驗裝置的選擇、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等方面的題目,考查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聯(lián)系實際,體現(xiàn)化學的應用價值

  部分試題以生活、生產(chǎn)中的`實際問題為背景,如環(huán)境保護、新材料的開發(fā)等,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重要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選擇題

  得分情況:整體得分率較高,大部分學生能夠準確回答基礎知識類的題目,但對于一些概念辨析和計算類的題目,如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計算、溶液中離子濃度的比較等,部分學生出現(xiàn)錯誤。

  錯誤原因:概念理解不透徹,對一些相似概念容易混淆;計算能力不足,不能準確運用公式進行計算;審題不仔細,沒有抓住題目中的關鍵信息。

  填空題

  得分情況:得分率參差不齊,對于一些需要分析推理和文字表述的題目,學生的得分普遍較低。

  錯誤原因:知識掌握不牢固,無法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到具體情境中;語言表達能力欠缺,不能準確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思路和答案;答題不規(guī)范,如化學方程式未配平、條件未注明等。

  計算題

  得分情況:得分率較低,大部分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或者無法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

  錯誤原因:對化學計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不夠熟練;缺乏邏輯思維能力,不能正確建立數(shù)學模型解決化學問題;計算過程粗心大意,導致結果錯誤。

  四、教學建議

  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

  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更加注重基礎知識的講解和訓練,讓學生深刻理解化學概念和原理,熟練掌握化學用語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注重知識的整合和應用

  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網(wǎng)絡,將分散的知識點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增加一些綜合性的練習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強化實驗教學

  加強實驗操作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實驗設計能力。在實驗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養(yǎng)成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計算訓練,讓學生掌握化學計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計算的準確性和速度。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認真聽講、做好筆記、及時復習等。同時,要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如如何預習、如何歸納總結、如何解題等,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高二化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13

  一、試卷整體情況

  本次高二化學期末考試試卷結構合理,題型分布較為均勻,涵蓋了高二化學的多個重要知識點,具有較好的綜合性和區(qū)分度。

  二、試題內(nèi)容分析

 。ㄒ唬┻x擇題

  考查范圍廣泛,包括化學平衡、電化學、有機化學基礎、元素周期律等重點知識模塊。

  注重對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例如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原電池與電解池的工作原理等。

  部分題目有一定的計算量,需要學生熟練運用相關公式和規(guī)律進行計算。

 。ǘ┨羁疹}

  涉及物質的結構與性質,要求學生掌握原子結構、化學鍵、晶體類型等知識,并能進行分析和應用。

  有機化學部分,考查了有機物的命名、官能團的性質、有機反應類型等,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推理和書寫化學方程式的能力。

  化學實驗部分,主要考察實驗原理、操作步驟、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和分析,以及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

 。ㄈ┯嬎泐}

  重點考查了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相關計算,要求學生能夠運用平衡常數(shù)、轉化率等概念進行列式計算。

  對學生的.數(shù)學運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有一定要求,需要學生認真分析題目所給條件,選擇合適的計算公式和方法。

  三、學生答題情況

  (一)優(yōu)點

  大部分學生在基礎知識的掌握上表現(xiàn)較好,如常見化學用語的書寫、簡單化學方程式的配平等。

  對于一些常規(guī)題型,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正確解答,反映出平時的學習和練習有一定成效。

  (二)不足

  在一些概念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導致選擇題失分較多。例如,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因素理解不透徹。

  知識的遷移和應用能力較弱,遇到新情境或綜合性較強的題目時,往往無法準確提取有效信息,找不到解題的切入點。

  答題規(guī)范性有待提高,化學用語書寫不規(guī)范、計算過程不完整、答案未按要求保留有效數(shù)字等問題較為普遍。

  實驗題的回答不夠準確和完整,對實驗原理的理解不夠深入,實驗操作的描述不夠準確。

  四、教學改進措施

  加強概念教學,注重對概念的深入剖析和對比,幫助學生準確理解和掌握。

  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和應用能力,通過多做綜合性練習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強化答題規(guī)范的訓練,要求學生嚴格按照化學學科的規(guī)范進行書寫和計算。

  重視實驗教學,增加學生親自動手實驗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實驗分析能力。

  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幫助學生彌補知識漏洞,提高學習成績。

  通過對本次高二化學期末考試試卷的分析,我們明確了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為今后的教學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jù),我們將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提高化學學科素養(yǎng)。

【高二化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相關文章:

高二化學試卷分析07-12

高二化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02-10

(經(jīng)典)高二化學試卷分析6篇07-12

【薦】高二化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07-11

化學試卷分析04-28

高二化學試卷分析合集(6篇)07-12

高二化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5篇02-10

高二化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精選5篇03-31

高二化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匯編5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