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級評課稿《雨點》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一年級《雨點》評課稿
一年級《雨點》評課稿1
董老師有三點值得我學習和借鑒:
1. 課題的巧妙導入。猜謎+拼讀+兒化教讀,形象的將題目展示,且從中顯示出雨點兒的'可愛。
2. 學習方法指點。看題目想問題和點讀。與董老師相比,我雖然也這樣用,可是并沒有就此進行總結,由此看出我這個老師是相當懶惰的。
3. 讀法多樣。教學語言啟迪讀,指名讀,齊讀等。
4. 教學與生活相結合。云彩的意思,生活中的數(shù)不清,選飄落,語文與生活緊密結合。
不足:1.學生提問的問題過多,且沒有意義,提問幾個即可。
2.教學“飄 漂”做題區(qū)分,有些難度,這是二年級上冊才要求掌握的。
3.練習說話()從()來,我想可以先()從()地方來,之后加大難度,()從()動詞來更好。
一年級《雨點》評課稿2
一、教學過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內(nèi)容層層深入
本節(jié)課教學內(nèi)容多,容量大,有識字教學、閱讀教學、寫字教學,教師卻能巧妙地將這些容于短短的四十分鐘,而且學生學得如此輕松。
首先,高老師以謎語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然后通過自讀課文,初步感悟;接著用多種方法學習本課生字,再由字過渡到詞語的理解,進而再到句子,進行說話訓練,再通過不同形式的讀來感悟課文內(nèi)容,理解大雨點和小雨點的作用。在充分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進行說話訓練:“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想對雨點兒說些什么?”、“如果你是大雨點兒或小雨點兒,你想到什么地方去?”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拓展,既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訓練了學生的說話能力。最后進行寫字教學。教學環(huán)節(jié)過渡自然,教學內(nèi)容由淺入深,目標性極強。
二、注重學生語言的積累
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必須豐富語言的積累,積累語言對于積累知識、培養(yǎng)語感、豐富感情等都有重要意義,如:在學習“數(shù)不清”一詞時,教師問:“你還知道什么也數(shù)不清?”有的學生說星星,有的說小草,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了解雨點兒也很多,也數(shù)不清,這樣,“數(shù)不清”一詞就在學生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如:學習“數(shù)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一句時,引導學生用“小草從……!焙汀啊瓘摹边@一句式,由易到難,進行說話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三、多媒體信息技術的運用,提高了課堂效率
適當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不僅有助于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而且能夠大大的提高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馬老師這節(jié)課中,多處都合理地運用了多媒體教學。這節(jié)課一開始,高老師讓學生猜謎語,出示的畫面很容易讓學生猜到謎底是雨,還有雨點飄落的畫面讓學生更容易理解“飄落”一詞的意思。
四、不同形式的朗讀,深入感知課文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币荒昙壍拈喿x教學應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并感受閱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種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讀書、生動地讀書,進而視讀書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在本課的`教學中,馬老師設計了一些不同形式的朗讀。學生自由讀,然后請學生分自然段讀,還有后來的師生合作讀,齊讀等在充分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從中感悟大、小雨點給大地帶來的變化。
下面,我再談一點個人的想法。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小雨點兒和大雨點兒的作用,可以出示幾幅對比鮮明的圖片,使學生看了一目了然,明白了前后景象的變化都是因為雨點兒帶來的,直觀、形象,教師無需過多語言,就能讓學生深刻理解。另外,高老師雖然設計了一些不同形式的朗讀,但在朗讀的方法上是不是還要多一些適當?shù)闹笇В首x的時間是否可以安排得充裕一些,比如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的對話,可以先指名學生分角色朗讀,再男女生讀,師生讀。
總之,高老師這節(jié)課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很多,老師教得透,學生學得實。
【一年級《雨點》評課稿】相關文章:
一年級評課稿《雨點》07-24
《雨點兒》評課稿04-08
雨點兒評課稿03-19
雨點兒評課稿11-05
雨點兒評課稿5篇03-19
雨點兒評課稿(5篇)03-19
雨點兒評課稿集合5篇03-31
雨點兒評課稿合集5篇03-19
評課稿-《走進青春》評課稿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