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幼兒教師隨筆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沒少接觸或者看到經(jīng)典的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也可以是聽課、讀書時所作的記錄。什么樣的隨筆堪稱經(jīng)典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教師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教師隨筆1
下班后,在門囗等待已久的家長,隨著保安人員把大門敞開,教師到家長手中接送卡收齊,孩子們安安全全的讓家長接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就是在這種情景下結(jié)來了自己緊張而忙碌的一天。
一天沒見到孩的家長,心里總覺得對孩子說些什么,總想把積攢了一天的思念之情,告訴親愛的小寶寶。你看,一見面又是親又是抱的,小寶寶們也像一只只歡快的小鳥盡情的歡笑。有的孩子還跟父母撒嬌,要這要那,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一見到父母便拽著買口香糖、水果凍等之類的小食品,甚至讓爺爺奶奶買玩具,買蹦蹦床等。
每位家長也豪不各嗇地滿足孩子這樣那樣的要求,而孩子的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也就是在這種情形下慢慢的養(yǎng)成了。有的家長則不這么認為,應對孩子的種種要求,他們不是一味迎合和滿足孩子的需求,而是主動與孩子交流,以幼兒園的'一日活動為中心,邊走邊談并引導孩子回憶老師所教的新知識。
家長透過與孩子談話,不僅僅能夠鍛煉孩子的記憶力和語言表達潛力,并能夠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游戲狀況,對幼兒進行了潛移默化的教育。
幼兒教師隨筆2
“不去,不去,我不去!边@是杉杉帶著哭腔的喊叫聲。這一幕發(fā)生在升中班的分班現(xiàn)場,他被分到另一個班,怎么也不肯離開,與他共同度過小班一學年的老師和同伴。所以,他大叫著不肯離去。而另一個孩子澤澤,知道自己被分到另一個班,干脆趴在桌子上任誰叫都不理,我們也好言相勸,可這孩子就是不肯離開這張桌子,像長在了桌子上。而其他被分走的孩子,雖聽話的離開,臉上卻滿是不情愿;而那些從另一個班分過來的孩子,也顯得很不自在,臉上寫滿對原班級老師和同伴的眷戀與不舍。看到這些,使我觸動很大,記得剛?cè)胄“嗄菚䞍海@些孩子,對我們這些老師的不信賴,以及對同伴的陌生,就是成為對爸爸媽媽的眷戀與不舍的原因吧。這些孩子與老師同伴相處一年,一年雖不長,但也處出了信任與依賴,現(xiàn)在要分開,不舍是難免的。同樣,我這個做老師的,也有著諸多的不舍,特別是看到孩子們眼中的戀戀不舍,與一步一回頭,我心里倍感失落,總覺得自己帶的孩子是最好的,不論那一個,就如,總是看到自己的孩子比別人的孩子好一樣。
這次分班風波,雖令我不舍,卻也令我非常感動,這些孩子,是從一入幼兒園,就由我接手的,從孩子一開始,對我們老師的不信任,到現(xiàn)在對班級的`不舍,說明了我們老師一年的付出沒有白費,我們用我們的愛心,用我們的耐心,用我們的細心,換來了孩子們對我們的信賴,我倍感欣慰。
從孩子身上出發(fā),這次分班,也是對孩子的一種鍛煉。孩子一生不能永遠,與相熟的人在一起,必然會一次又一次走進陌生的環(huán)境,一次又一次融入陌生的人群,要融進這些陌生的環(huán)境中,就需要孩子們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這種能力也是我們幼兒園教程中的重要一課。這次分班,也是對孩子適應能力的一種鍛煉,認識不同的老師,不同的伙伴。
幼兒教師隨筆3
幼兒的心猶如一弘池水,清澈見底,他們對人對事都是那樣的坦率真誠、熱情可愛。而我這個“孩子王”卻曾經(jīng)那樣的困惑:為什么我與孩子們之間的交談答非所問,三言兩語?為什么我組織的游戲會不歡而散?為什么我精心設計的學習活動讓孩子們覺得索然無味……
我不禁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孩子們是那樣地無憂無慮,他們追求著愉快和歡樂,趣味是他們一切活動的原則。美國學者約翰。洛克曾說:“兒童應學的事情,決不應該變成兒童的一種負擔,也不應該當作任務去加在他們身上。”而我卻曾一度漠視幼兒的興趣:孩子們最喜愛的幼兒節(jié)目、動畫片,我卻不屑一顧;孩子們在戶外活動時多想自由自在地跑、跳、相互嬉戲,而我卻擔心會摔跤、會碰撞、會……而大聲呵止;孩子們對我的演示材料再想仔細看看,動手摸摸,我卻已把它們深藏柜中;孩子們頭腦里的許許多多的“?”,讓我一句話輕描淡寫地講完,而那有趣的活動都因我強加的要求,而成為孩子們的負擔。
哦,讓我順其童心,投其所好,讓孩子們的智慧得以煥發(fā)。正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順其童心,自己首先要有童心。我開始關注幼兒節(jié)目,對鏡頭中孩子們的笨拙可愛的表現(xiàn),忍俊不竭;蹲下來與孩子們一起看螞蟻搬家,蚯蚓爬行;在野外踏青,一起瘋一起顛。于是,一個五彩斑斕、立體形象地幼兒世界展現(xiàn)在我的'面前:那張看似一團黑的圖畫,卻是孩子眼里有霧的早晨;一個個看似相同的圓圈,是孩子們記錄的各種標志;老愛打人的東東是想和同伴親昵……一切都是孩子們之間童真的表現(xiàn),童心的展露,不知不覺中我開始了解他們,深入他們,我的心也在和他們逐漸靠近,我的教育也就有得放矢,開展活動的時候也順利多了。
班內(nèi)新添了玩具,大家都搶著玩,發(fā)生爭執(zhí)吵架。我一改以往的批評和說教,而是把問題拋給全體幼兒,讓他們來想辦法解決。他們居然用猜拳、輪流的方法順利解決,看來我還真是小視他們的能力了。于是,我經(jīng)常采用商討的方式,制定游戲規(guī)則,布置班級環(huán)境,充分的調(diào)動起孩子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在游戲中玩得更開心,班級的榮譽感隨之也增強了。在活動區(qū)中,我從趣味性和操作性入手,投放材料,如在比較物體輕重時,我提供給孩子們一樣長短的橡皮筋和各種材料的物品,積木、鐵塊、塑料、海綿等,讓孩子們?nèi)ケ容^、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哪個最輕,哪個最重?
看著孩子們專心致志地擺弄操作時,看著他們?nèi)粲兴、積極應答時,看著他們歡呼雀躍,盡情表達表現(xiàn)時,我深深地被感動了,有一種愛叫放手,只有給孩子們一些空間,他們才會有自己的空間,才會與他們的心靠得更近,更近。
幼兒教師隨筆4
泥土滋養(yǎng)人類,也孕育了人類文化,孩子愛玩泥巴似乎是人類的天性。原本土生土長的農(nóng)村孩子,卻遠離了鄉(xiāng)土氣息,在家長和老師的“呵護”下,孩子很少沾上一點土珠,就連幼兒園開展的泥工活動也是由橡皮泥代替,時間長了孩子也會厭煩。
這次泥工活動,我破例為大班孩子們準備了粘土,當我課前在準備和泥時,不知不覺的孩子們圍在了我身邊。一個、兩個、三個……泥團擺在了地上。甜甜發(fā)話了:“老師,您要干什么?”我說:“你們猜猜看!贝蠖鄶(shù)孩子說不明白,行行小朋友說:“是為我們準備的嗎?”我夸獎:“你真聰明,愿意玩嗎?”孩子們在一旁拍著手說:“愿意!”
當把一個個泥團分給孩子們,他們?nèi)氆@得寶拿著心愛的泥團,學著老師的樣貌揉啊、團啊……不用做任何的講解。我做起了小時候――東道上,西道上,都來看我花爆仗“啪”,孩子的`花爆仗也一個之后一個響起來,“耶”東胡同,西胡同,都來給我補補丁,這時你給我補,我給你補……之后,啟發(fā)孩子做一件自己喜歡的物品,一會兒功夫,飛機、汽車、房子、各種動物、餐具等等展顯在面前。帶領孩子們進行了泥塑展示,當讓孩子們把作品擺在泥工區(qū)時,浩浩小朋友說:“老師,什么時候再玩?”婷婷懇求說:“老師,再玩會兒吧?”……我無奈的告訴他們:“以后泥工活動,我們繼續(xù)玩泥巴,好嗎?”看到孩子們那歡呼雀躍勁,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通過這次玩泥巴,看到了自然資源和民間藝術活動的魅力,不但能給孩子們帶來無窮的樂趣,而且豐富了孩子的知識面,還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合作精神。
幼兒教師隨筆5
每一間能夠長大的教室,最大的共同點就是,相信孩子,相信潛能,給孩子們空間、時光,讓孩子們在讀、寫、創(chuàng)中發(fā)揮潛能,展示潛能,于是就有了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成長。
一、七彩苑
1、七彩苑之華麗誕生篇
偉大的名字總有它的分量,讓孩子參與到起班名中來,若干年后,也許孩子們不再記得自我曾是幾年幾班的,但他們必須記得他們?nèi)〉倪@個偉大的班名。
2、七彩苑之七彩閱讀篇
朱老師在理解這個班級時,學生在課堂上坐沒坐相,學沒學樣,老師的問題剛拋出,底下就炸開了鍋,聲音都蓋過老師。朱老師于是開辟課前故事講壇,每一天5分鐘講故事,書是最好的鎮(zhèn)靜劑,5分鐘太少了,又在班級中開展讀書活動,建立班級圖書館,讓閱讀豐富孩子們的人生閱歷。
3、七彩苑之七彩制度篇
朱老師的班級經(jīng)濟管理制度讓學生喜歡,讓學生為之瘋狂。每個人能夠透過三科成績優(yōu)秀、作業(yè)優(yōu)秀、做好事等途徑來獲取資金,反之,如果他們沒做事偷懶,就會被罰款。學生每月還須支付椅子和課桌的“租金”。在運行的過程中,學生很快發(fā)現(xiàn)如果遵守規(guī)則,勤奮學習,他們就會變得越來越富有。經(jīng)濟模擬游戲給孩子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的情趣,給孩子們確定了很多奮斗目標。
二、糖果屋
1、從零開始,習慣文化浪漫起航。
一、二年級的孩子是粉色的,粉色階段的孩子喜歡幻想,不如學習階段的浪漫期,這是他們最天真無邪的階段,務必給孩子度過的浪漫期,給孩子足夠的浪漫,進入精確期才能發(fā)展更快。
2、關注課前,習慣文化拔節(jié)而起。
課前一首歌,讓原先鈴響后的躁動減少了。
透過溫馨對話、溫情對視,讓孩子們投入洋溢四周的自由簡單的氛圍,讓他們享受詩意的浪漫和浪漫和幸福。
3、賞識激勵,習慣文化自我成長
課堂激勵評價也能夠成為一種文化,它對學會的學習活動起著激勵、珍惜、改善、發(fā)展的作用。張老師在教學中實行課堂激勵機制,讓“賞識”發(fā)揮作用,而“激勵小賀卡”成為了課堂中亮麗的風景線,每當孩子們表現(xiàn)好時,老師在美妙的“春之曲”中給他們送上小賀卡,贈上一首屬于他們的小詩,而同學們會對獲得“激勵小賀卡”同學送上祝福:春天來嘍,春天來嘍,有一朵熱情的聰明花開了?ㄆ胀,詩歌卻滿含期盼,這份賞識給孩子們帶來去無窮的力量。用浪漫的手段進行課堂激勵評價,讓課堂賞識教育成就習慣文化的養(yǎng)育,穿越孩子的生命成長,采用激勵、賞識、表揚的手段,走進孩子們的世界,善待稚嫩的童心,以規(guī)范之行,塑習慣之魂。
規(guī)矩并不是要讓孩子循規(guī)蹈矩,更重要的是要為他們離開教室后的人生做準備。這就是我們締造完美教室的價值所在。
三、小螞蟻班
1、樸實詩歌,美麗邂逅
唐老師在開學第一天就用詩歌、晨誦見證他和孩子們的第一次會面。老師和孩子們在詩歌的國度中盡情遨游,表達彼此相見的欣喜,第一次就、會面是那么自然而和諧。孩子們因為一節(jié)晨誦課喜歡上了唐老師,每一天的晨誦都是令人愉悅的。
2、活力兒歌,積淀文化
小螞蟻班班級名稱、班級精神、班級圖騰與班級口號的產(chǎn)生,每一個都是在師生共同探討中產(chǎn)生的,比如,在班內(nèi)舉行征集“班級圖騰”的活動,小螞蟻們找來許多不一樣的螞蟻圖片,最后經(jīng)過篩選,確定班級圖騰,孩子們投入熱情與智慧創(chuàng)造了屬于小螞蟻班的獨特班級面貌。
3、班級制造,張揚個性
唐老師把班級博客中的優(yōu)秀習作制作成精美的班級報紙,當孩子們看到自我的習作變成鉛字都無比欣喜。朱老師還把班級博客公開,不但孩子們關注連家長也在關注著班級博客。班上留守孩子很多,唐老師又在班級博客上開辟了“班級故事”的版塊,讓家長了解孩子們的在校表現(xiàn)。班級博客成了老師、學生、家長的交流平臺,讓我們看到了家校共育的完美。
4、溫情班博,心心相通
女孩天天的故事:
這是唐老師在一天工作之后寫下的一片博文:
第二天,天天的'媽媽就在班級博客中留言:我平時對她很嚴格,為了讓她的學習成績好一點,有時候就忍不住打她罵她,不再將對她的愛放在表面,而是偷偷地藏在心底。透過一條條留言,唐老師和天天的媽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透過和天天的媽媽真誠溝通,天天的媽媽也慢慢改變了自我的教育方法,不再隨意打罵孩子,不再硬抓孩子的學習,孩子好像慢慢有進步。晨誦和班博開啟了孩子的心扉,讓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獨一無二,使每一個孩子在教室里都開出了屬于自我的艷麗的花。
看著這些“完美教室”的榜樣班級故事,我被深深吸引,而魅力就是班級文化,打造有特色的班級文化石締造完美教師的總體目標,班級文化是一個班級的靈魂,營造出一個富有個性,并深得孩子們認同的班風學風,這些無疑是增加班級凝聚力的有效途徑。
誰都想完美,但完美沒有一個終點,正如許新海博士所說“完美永遠是一種朝向”,亦如朱永新教授所說“做,就對了!弊屛覀円积R朝向完美的前行,在新教育同仁的相互鼓勵與共同行動下,期盼屬于自我的一次又一次慶典。
幼兒教師隨筆6
如果你光對孩子說,別亂動爸爸的手機、別一直看電視、別把香蕉皮丟在地上、別把玩具到處亂扔……
往往很難有好的效果,你加大音量與夸張的表情反而很容易激發(fā)他的好奇心。孩子更大的興趣其實在于“為什么不行”,或者看到大人氣急敗壞的樣子讓他感到滿足。
對于孩子不宜做的事情,光有禁止是不夠的。有時候我們不防給他一個壞的結(jié)果。當然,對那些危及安全與健康的或后果嚴重的事是不能采取這種方法的,要絕對的禁止。
而屬于日常行為習慣培養(yǎng)的事情,我們則可以按自然后果教育原則進行教育。當我們一個勁地說教沒有湊效,還不厭其煩的嘮叨,只會增加他的逆反心理或?qū)δ愕难赞o充耳不聞的習慣。此時任他去吧,讓他自己去承擔這種行為所帶給他的后果。
比如,到吃飯的時間了,孩子還玩意正濃,媽媽無論怎樣叫,孩子還是裝沒聽見,這時,大人則可以先吃飯,不要等待,不要留菜,冬天也不給熱飯菜,吃完飯后收拾干凈,大人各干各的.,不給孩子特別的關注。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引起的后果需要自己承擔。這類事情經(jīng)歷多了,孩子就自然而然地知道了事情的嚴重性,并懂得什么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
再比如,孩子玩玩了玩具隨處亂扔,媽媽讓他把玩具放回原處,他聽也不聽,這時,媽媽不要幫孩子收拾,等過幾天,孩子再想玩這個玩具時,已記不起放在哪兒了,久而久之,孩子便知道了事情的嚴重后果,并知道了怎樣做是對的。
對于為吸引大人的注意而故意違背大人意愿的行為,就需要大人好好反系一下了,是否平時你對你的孩子太忽視與缺少必要的關注。當面對孩子故意做的不良行為時,不用做過多的表示,也就是說不要大聲地命令他改正或者表現(xiàn)出較高的關注,因為這樣真好中了孩子精心設計的圈套,他為的就是要你關注他。你可以以嚴肅的口吻的告訴他正確的行為,之后不再理會他,他會因為無趣而停止該行為,如果他還一味地繼續(xù),你可以告訴他后果,并馬上使后果實現(xiàn)讓他承受。如感情的剝奪等。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大喊大叫并不理智,不防給他一個壞的結(jié)果,讓他自己去總結(jié)經(jīng)驗吧!
幼兒教師隨筆7
不良的習慣,不是說一時就能改正的,我軟硬皆施,表揚和批評相結(jié)合,每天對他吹耳邊風,睡午覺時,摸摸他的頭,拍拍他的背,把他哄睡,孩子也會反思的,逐漸,他慢慢改掉了這些不良習慣。針對明明畫畫時的表現(xiàn),我讓能力較強的幼兒坐在他的身邊,時常關心他,照顧他,還手把手的教他勾線,教他涂色。并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在家多為孩子添置一些繪畫工具,讓他在家里涂涂畫畫,培養(yǎng)他的興趣。針對孩子口齒不清、說話結(jié)結(jié)巴巴這一問題,我在平時注意與孩子多交談,讓他重復其他幼兒的`回答,并時常找機會讓他在集體面前講述。另外,請家長平時用普通話與孩子交談,讓孩子在家多聽故事,多接觸語言環(huán)境,在每次的外出活動中,陪伴在他身邊,引導他描述周圍的景色、人們的活動,讓他復述別人的話,漸漸地孩子的語言有了較大的進步。還有,午睡起床,讓他自己穿衣,他每次都穿的滿頭大漢,我用鼓勵的眼光看著他,向他豎起大拇指,現(xiàn)在,穿衣服對他來說,已經(jīng)很拿手了。
現(xiàn)在明明已有了可喜的進步。早上來園時很有禮貌地向老師問好;和小朋友能友好的相處;繪畫時不但能根據(jù)老師的范畫進行勾線,還能通過想象進行添畫;有時還主動幫忙清潔教室、給小朋友講故事……體會:
這些事例使我深深的體會到了,要做好幼教這份工作,有了愛心、耐心與細心才會有全身心的付出;有了全身心的付出才會有豐碩的收獲。它告訴我們,面對每一位天真無邪的孩子,只要老師能無私地獻出這份愛心去關心他們、去愛護他們,和孩子們成為最要好的朋友和玩伴。用真誠換取孩子們的信任,用愛心呵護他們的成長。就能從根本上改變一切,因為愛心能營造和諧,而和諧能創(chuàng)造出一切奇跡!
幼兒教師隨筆8
首先父母及家人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要統(tǒng)一,當孩子沒有道理地發(fā)脾氣時,不能因孩子哭鬧而妥協(xié)。
其次父母應注意和孩子的.情感交流不能因大人的情緒變化時而嚴厲,時而嬌慣。因為那樣會使孩子因無所適從而愛發(fā)脾氣。
最后要鼓勵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對正當?shù)男枨髴M量滿足,不能滿足時應耐心解釋,幫忙孩子提高自控潛力。
幼兒教師隨筆9
這天戶外活動,我和小班的孩子練習雙手交替拍球;顒又,和孩子們一齊進行了熱身――自由拍球活動。然后,告訴孩子們,此刻我們來練習雙手交替拍球,要求是――左右手交替進行,邊拍邊數(shù)數(shù),按二八拍進行,活動剛開始沒拍幾個,浩亮小朋友喊了聲:“老師我沒……”
在孩子們啪啪地拍球聲中我沒有聽清楚,走進他問:“你的球沒氣了?”他很認真地說:“不是,我沒勁了”,看上去紅彤彤的小臉蛋不像是生病。我靈機一動鼓勵他說:“勁是練出來的,你看老師和別的小朋友都有很多勁,”這時浩亮小朋友也之后一、二、三、四……的拍起來,我問:“有勁了嗎?”他神氣的張開五個手指說:“我有這些勁了!”,“奧,那么多勁了,勁是不是越練越多?”他高興地說:“是!苯酉聛淼臅r間他一可也沒停,雙手拍得那么歡。
這件事使我感觸到,每項活動,孩子們的.興趣和用心性都來自于老師的正確引導和鼓勵,只要調(diào)動起孩子的興趣和用心性,就有使不完得勁。
幼兒教師隨筆10
晨間談話,顧名思義就是晨間活動時對孩子進行的群眾或個人的談話活動。我校幼兒老師充分利用這段時間,發(fā)揮它應有的功效,使孩子們的口語潛力將大幅度提高,老師也會從與孩子們的交談中了解到不少有益的信息,孩子們經(jīng)過一周的的'晨間談話訓練,已逐漸盼望著與老師在晨間交流了。
晨間談話能夠滲透孩子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如何穿衣服,給孩子講解不亂扔紙屑的好處,讓孩子們養(yǎng)成飯前便后勤洗手的習慣,鼓勵孩子們在課堂上肯動腦筋,大膽講話,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許多孩子在學習上都有了進步。老師和家長的心里都高興極了!
幼兒教師隨筆11
吃飯一度曾當作常規(guī)來教育孩子們:吃飯的時候不能說話,眼睛要看著自己的菜碗,不要剩下飯菜……這一系列的“規(guī)矩”天天掛在嘴上,絮叨起來沒完沒了,可效果并不是很明顯。飯菜該剩下還是剩下,話該說還是說,有時候一頓飯要吃上大半個小時,這天突然有了轉(zhuǎn)機。
這天吃飯前,我有講述了一次“吃飯要則”,剛要吃,強強大聲說:“老師,我們比賽看誰先吃飽!”“好”辦理的小朋友都興奮起來,我趁機說:“行是行,我們不光要比賽誰先吃飽,還要看誰的桌面、碗里最干凈,而其吃飯的時候不說話!薄靶!”大家齊聲說,于是,一場避開生面的比賽開始了。透過比賽,大家一致認為紅紅小朋友得了第一。
一整天,孩子們都念念不忘這場比賽。我明白了,單純的'說教并不能解決問題,要順應孩子的興趣,找到他們的興奮點,了解他們的身心發(fā)展。偶爾搞幾次小比賽,比一般的說教更能取得教育的預期效果。
幼兒教師隨筆12
我班今天的晨間體育鍛煉是玩輪胎。這是孩子們第一次玩輪胎,興奮之情溢于言表。待我將各種注意事項交代完畢后,孩子們就一哄而上玩起了滾輪胎。
等“擁擠的人潮”散去,我發(fā)現(xiàn)妍妍正費力地想把一只藍色的大輪胎扶起來,妍妍是我班年齡、個子最小的女孩,而她想扶起來的卻是一只最大號的輪胎?粗Φ叵雽⑤喬シ銎饋韰s總是差那么一點點的樣子,我想過去幫她。恰巧這時然然滾著一個綠色輪胎經(jīng)過這里,我看見然然的那個輪胎比較小,而且然然又是我班年齡、個子較大的孩子。于是,我馬上對然然說:“然然,你能不能和妍妍換個輪胎玩?妍妍還小,她的輪胎太大了,她推不動!”然然猶豫了一下,隨后放開了輪胎。我以為她同意了,就趕緊把然然的'綠色輪胎給了妍妍,再把妍妍的藍色輪胎給了然然。我以為事情得到了圓滿解決,就去別的地方巡視孩子們玩輪胎的情況了。
可是,沒過多久,我遠遠地望見然然把那只藍色輪胎扔在一邊,一臉不高興地站在那里。我趕緊走過去問:“然然,你怎么了?發(fā)生什么事情了?”然然看了看我,沒說什么。見她這樣,我想她心里一定有事。于是,我蹲下身,拉過她的手,繼續(xù)耐心地了解情況。過了好一會兒,然然才小聲地蹦出一句:“可是,我也還小。"我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只好又問然然:“你的意思是你還小,不想玩輪胎嗎?”然然搖搖頭,仍然小聲地說:“我想玩那只綠色的輪胎!
原來,然然是因為我把她的綠色輪胎換給了妍妍而不高興。雖然因為教師的權威,然然沒有拒絕我的要求,其實她內(nèi)心是不同意我這樣做的,我自以為是的“圓滿解決”實際上傷害了孩子。
后來,我誠懇地向然然道了歉,然然也和妍妍一起玩起了那個綠色輪胎,但我的心里仍無法平靜。我捫心自問曾有多少次這樣的“自以為是”“理所當然”,也許每一次帶給孩子的都是委屈。看來,要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的意愿”,我還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和改變。
幼兒教師隨筆13
欣欣是我們班有名的“小淘氣”活動課上不光自己有好多小動作,還總是去打擾別的小朋友,孩子們常告他的`狀,我多次對他進行嚴厲地批評教育,但都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這個孩子令我頭疼,但一向沒找到好的辦法令他改變。
有一天,我看見電風扇上很臟,我就在桌子上放上椅子,才能夠得著,我爬上去站在那里心里怦怦直跳,生怕摔下來,心里這樣想就更緊張了雙腿也顫抖起來,突然我感到椅子不再晃了,低頭一看是欣欣兩只小手使勁的扶著椅子,那股認真勁真讓人感動,我想想平時對他那么兇,可孩子呢……我眼睛濕潤了。
我下來,向他豎起了大拇指說:“欣欣,你真懂事,老師謝謝你了”,并在他臉上親了一下。
也許以前從沒這樣夸過他,他臉騰地一下紅了,轉(zhuǎn)身走了。
從那以后,奇跡出現(xiàn)了,上課欣欣聽話了,偶爾也犯小錯誤,但一觸到我贊許的目光,他立即坐好,活動時,他也個性喜歡和我在一齊,邀請我做游戲,從他那帶著稚氣的臉上我看得出他的內(nèi)心充滿了激動和自信。
老師不經(jīng)意的表揚,對孩子來說太珍貴了,也許會改變孩子的一生……真是奇跡!
幼兒教師隨筆14
生活中父母喜歡以他們的角度去衡量孩子,繼而代之的是不適當?shù)穆裨购⒆,責怪聲不斷。圍繞在孩子耳邊的經(jīng)常是這樣一句話:“這孩子不行!”任何人都有自尊自傲感,包括孩子也不例外。而小朋友經(jīng)常受到批評后就會失去信心,對自己感到失望,有的甚至靠攻擊他人才能體會到自己是個強者,來撫平自己的失望情緒,擺脫“我不行”的念頭。
我們班李欣航小朋友就是其中一個例子。他們父母習慣于在別人面前數(shù)落批評他,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責下喪失殆盡,所以做事的'時候經(jīng)常怕這怕那,他看見別的小朋友獲得成功時便會乏味的說:“那種事真沒意思!”我常常感到他在情緒上還沒有成熟,也經(jīng)?吹剿:妥员暗暮⒆踊煸谝积R,指責他人。他們更強烈的期望擁有同病相憐的伙伴。
同欣航相反,我們班心儀小朋友不去指責他人,卻情緒更低落,內(nèi)心充滿著自責,有著過分的自卑感,總是覺得在別人眼里自己很差。
父母絮絮叨叨埋怨孩子,實際上是等于在叮囑孩子:“你要不斷的失敗呀!”由此看出,在中國鼓勵教育刻不容緩。父母要在孩子失敗的時候及時送上鼓勵,而不是一味的給孩子潑涼水。孩子幼小的心靈正是靠父母和幼兒老師的細心呵護才能健康成長!鼓勵猶如一泓清泉,甘冽而清甜;猶如一劑良藥,撫慰孩子心靈創(chuàng)傷;又猶如一縷春風刮過孩子心頭,溫暖孩子的童心!
幼兒教師隨筆15
春天,風和日麗,陽光明媚,孩子們像出籠的小鳥,嘰嘰喳喳的聚在一齊,一副興高采烈的樣貌,這天他們都帶來了自己的沙水玩具,在我的帶領下來到沙池玩沙,孩子們邊玩邊談論著自己的發(fā)現(xiàn)與感受。梓陽指著自己的大車說:“我的`大車能夠翻斗,用力一翻沙就都沒了,好輕便!”金航推起自己的小推車說:“我的車能夠推很多土,玩起來也很好!”……
看到這幾個孩子對車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我開始思考:各種車能否成為我們的主題活動呢?于是,我讓這孩子們開始收集有關有關車的圖片,放在班內(nèi)的圖書區(qū),每一天區(qū)角活動時我和孩子們一齊看看書,和他們說說有關車的故事,孩子們都很高興,,我還故意提出一些問題:“你們都見過什么樣的車”“它們都有什么作用”?在我的引導下,孩子們和我共同研究,共同探討,收集資料:有的帶來制作的自行車,有的畫下了各種汽車,有的帶來挖土車、小轎車、消防車……頓時,我們的教室頓時成了車的世界,車輛成了大家的關注點。
透過這次對“各種各樣的車”主題活動觀察與分析,讓我深刻地感受到――孩子們就像各種車,在教師的引導下,在寬闊的跑道上,自由的奔跑!
【幼兒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幼兒教師隨筆08-16
幼兒教師的隨筆11-18
幼兒教師的隨筆09-30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大班 [關于大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04-02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06-20
經(jīng)典幼兒教師教育隨筆08-15
【薦】幼兒教師隨筆07-03
【推薦】幼兒教師隨筆03-26
幼兒教師的優(yōu)秀隨筆09-01
幼兒教師閱讀隨筆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