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音樂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音樂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級音樂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本課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讓學生真正感受蒙古族曲調的風格特點,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2、讓學生們在體驗、探究、模仿、合作、綜合的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式學習。
3、提高學生的音樂實踐和舞蹈創(chuàng)編能力,并能用輕柔而有彈性的聲音自信的演唱歌曲。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運用自豪、歡快的情緒,輕柔而有彈性的聲音自信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用不同的節(jié)奏型和不同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教具:多媒體、電子琴、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歌《上課啦》
二、導入(感受草原)
。薄⒊鍪緢D片
師:同學們,伴著跳動的音符,我們愉快的音樂課開始了,今天我請來了一位客人和我們一起上音樂課,你們聽它是誰?對了,它是一匹來自大草原的駿馬,誰能說一說關于草原和馬的事情或是歌曲?
生:《草原上》《草原就是我的家》……
師:你們想不想去草原看看?讓我們騎著駿馬一起去大草原吧!
2、律動:〈〈草原就是我的家〉〉
三、新授(走進草原)
師:我們來到了天高去淡、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有一位小朋友騎著馬唱著歌來接我們了,你們聽聽他是誰?
1、播放〈〈我是草原小牧民〉〉
師:誰能告訴我他是誰?他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的主人公小牧民,他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英格瑪,讓我們從英格瑪?shù)母杪曋懈惺芤幌履撩竦纳畎桑?/p>
2、出示歌譜,按節(jié)奏讀歌詞
(草兒青青羊兒肥,注意休止符)
3、學唱歌曲
教師教唱,找出重點句子
。ú輧呵嗲嘌騼悍省嗲嗖輧禾饋砹,肥肥的羊兒扭起來了,休止符、前倚音)
4、隨琴哼唱
小聲隨琴完整的演唱歌曲
5、鞏固歌曲,分組接唱
6、歌曲處理
師:你覺得小牧民再唱這著歌曲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
。ǜ吲d,自豪)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注意休止符、前倚音
四、表演(歌唱草原)
師:同學們唱得這么好聽,就像一個個神氣的小牧民,讓我們給這著歌加上動作,來表演自豪的小牧民吧!
1、學生自已編動作,表演歌曲
師:你們表演得太棒了,我也想加入你們了,讓我們一起邊唱歌,邊表演吧。
2、和學生一起表演《我是草原小牧民》
五、拓展、延伸
1、聽一聽、打一打
師:同學們都能聲情并茂、以情帶聲,并且很自信的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這首歌曲,我真為你們高興,現(xiàn)在我想送給你們一些禮物,你們聽聽是什么聲音?什么音符?說對了送給你!
。p響筒、鈴鼓、三角鐵)
2、合奏
師:讓我們用這些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吧。
3、表現(xiàn)歌曲
分為演唱組、演奏組、舞蹈組表現(xiàn)歌曲
六、總結(告別草原)
同學們,你們太棒了,我為你們感到自豪。假如你們是歌手,我會是你們最忠實的歌迷;假如你們是演奏家,我會是你們最忠實的聽眾;假如你們是舞蹈家,我會是你們最忠實的觀眾;同學們,努力吧!相信自己,我能行!音樂殿堂的大門永遠為你們敞開著。
。ㄑ莩对僖姼琛罚
三年級音樂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1、唱:《乃喲乃》
2、動:簡譜“do、mi、sol”及相應的柯爾文手勢;認識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音樂游戲“小音符找朋友”
3、拓展:了解土家族的歌舞節(jié)日“社巴節(jié)”中最具特色的“擺手舞”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do、mi、sol三個柯爾文手勢及相應的唱名。
2、通過表演,加深對歌曲《乃喲乃》的印象,配上柯爾文手勢,幫助認識和唱準do、mi、sol三個音。
教學重點:感受歌曲《乃喲乃》的獨特旋律賦予歌曲的濃郁民族風格。
教學難點:視唱《乃喲乃》時配上柯爾文手勢,幫助學生認識和唱準do、mi、sol三個音。
教材分析:歌曲是一首土家族兒歌,全曲由do、mi、sol三個音構成,獨特的旋律賦予歌曲濃郁的民族風格。
教學用具:鋼琴、譜表、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發(fā)聲練習
《螢火蟲》
要求:聲音柔和,氣息平穩(wěn),腰部有力支撐,唱出三拍子的韻律及夜晚的寧靜感。
三、復習
1、復習do、mi、sol
(1)do、mi、sol三個音的柯爾文手勢。
。2)聽音訓練
教師操作:鋼琴彈奏每個音數(shù)遍,學生閉眼聽,聽出是什么音就用手勢來表示,錯的坐下,對的繼續(xù)聽音。
學生活動:聽音練習得“聽音冠軍”。獎勵一顆“紅星”
2、視唱復習
535︱531︱553︱531‖
教師操作:鋼琴伴奏
學生活動:跟著鋼琴邊唱邊做柯爾文手勢。
四、新授歌曲《乃喲乃》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土家族的兒歌,這首歌只用了do、mi、sol三個音,下面請同學們來欣賞《乃喲乃》
1、播放錄音范唱。
教師操作:播放錄音
學生活動:欣賞錄音演唱。
教師解說“乃喲乃”的意義:跳吧。
2、學習歌曲演唱
教師操作:鋼琴彈奏
學生活動:跟著琴聲輕聲哼唱。
教師操作:鋼琴伴奏
學生活動:跟琴輕聲演唱歌曲《乃喲乃》
教師操作:鋼琴伴奏,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學生活動:分組及個別進行有感情地演唱。
3、歌譜學習
教師操作:鋼琴伴奏
學生活動:跟著琴聲輕聲分句唱譜。
學生活動:全班齊唱樂譜。
教師操作:示范樂譜演唱并加進柯爾文手勢。
學生活動:自由練習五分鐘。
學生活動:分組練習柯爾文手勢。
交換樂句練習手勢
將全曲連起來邊唱邊做柯爾文手勢。
三、小結
教學反思:
《乃喲乃》一課是一節(jié)以唱,奏,跳為主的綜合課,這節(jié)課的重點就是引導學生能用不同的力度、速度、情緒來表現(xiàn)歌曲《乃喲乃》。了解土家族文化特點,學唱歌曲。學跳舞,采用多種形式豐富課堂。本節(jié)課,不管是土家族民俗風情的介紹,還是歌曲學唱前的聽音游戲和學會歌曲后的擺手舞的學習,它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表現(xiàn)歌曲的.意境,而不是為了體現(xiàn)多樣的教學形式,創(chuàng)設完整的教學情境,為設計而設計。
首先,通過簡單的歌曲學習。引出土家族這個古老的少數(shù)民族。并通過他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讓學生了解他們的擺手舞,在從學習擺手舞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擺手舞的伴奏樂器及節(jié)奏特點,并加以掌握。最后通過故事把整個教學結果呈現(xiàn)出來。并行成一個ABCAB的曲式結構。
從教學方法上來說,奧蘇伯爾根據(jù)學生進行的學習方式,把學生的學習分為接收學習與發(fā)現(xiàn)學習。我在教學中更注重的是采用發(fā)現(xiàn)學習的方式,運用“不把學習的主要內容提供學生,必須有學生獨立發(fā)現(xiàn),然后內化!边@一理念貫穿教學。這首歌曲雖然是由簡單的三個音組成,但是對于低、中年級的學生來說,很難唱準。首先,用復習Do、Mi、SOL入手,根據(jù)整首旋律的音符節(jié)奏特點,從“135”的單音練習到旋律練習,不僅讓學生熟悉這三個音,還為后面呼喚的場景打下了基礎,我對識讀樂譜的教學有了突破。
歌曲雖然是由簡單的三個音組成,但是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很難唱準。因此我采用了手號的教學法。讓同學們既能更好的集中注意力,而且在手號的幫助下更好的注意音準。這種學習過程中學生學得很輕松,在不知不覺中就化解了平時課堂中識譜視唱教學的難題。然后我又用“師生接龍演唱”這個游戲讓學生自主地學會了歌曲,學生在游戲中熟悉了音高、掌握了節(jié)奏,這個過程設計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
學唱歌曲時我在這節(jié)課中巧妙地將相關文化滲透到教學中,音樂與相關文化的融合是音樂課人文學科屬性的集中體現(xiàn)。本課中土家族風土人情的介紹,讓學生帶著問題和好奇心來了解,恰到好處,加深對土家族的印象。擺手舞的學習也是過渡得非常自然,先了解舞蹈的來歷,再觀看教師示范,總結舞蹈特點,最后進行學習。直觀的視頻教學讓學生能很快的了解并掌握擺手舞的特點。在加入伴奏樂器后,課程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被完全激發(fā)出來。
總之,我從音樂本身的需求出發(fā),在適當?shù)臅r候巧妙地進行了相關文化的滲透,讓學生獲得豐富的音樂體驗。最后的展示是對一節(jié)課的總結與歸納。上完這課我認為這節(jié)課教學內容很豐富,形式多樣,結構的完整性保持的很好。
三年級音樂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1、欣賞:賽馬(二胡獨奏曲)
2、擴展與活動。
教學目標:
1、認識民族樂器二胡
2、欣賞二胡獨奏曲《賽馬》,能分辨各樂段表達的音樂情緒。
3、能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賽馬的情景、動作。并能用打擊樂器簡單的表現(xiàn)樂曲。
4、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
教學難點和重點:
分段欣賞二胡獨奏曲《賽馬》,了解樂曲結構,感受音樂情緒。
教具及學具準備:
課件、二胡、打擊樂器、鋼琴
教學步驟:
一、導入,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
師:今天這節(jié)音樂課老師要帶同學們去一個神秘的地方,那兒有著遼闊的大草原,雄鷹在藍天上自由的飛翔,成群的牛羊悠閑的吃著青草,牧民騎在高高的馬背上,神奇的揮舞著鞭子,放聲歌唱:
(播放音樂《草原升起不落的太陽》)
1、PPT出示圖片,讓學生對圖片上的人事進行描述?
2、看到這樣的場景,你有什么感受呢?
3、介紹那達慕會上的競技項目,并引出課題.
4、教師演奏二胡曲《賽馬》
5、認識中國民族樂器二胡
二、引導學生用聲勢動作感受賽馬場上歡快的景象
1、欣賞這首樂曲的第一樂段,邊聽音樂邊來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1)樂段表現(xiàn)了賽馬比賽的什么階段?
A開始B過程C結束
(2)音樂的情緒怎樣?
A平靜B熱鬧C悲傷
2、聆聽第一樂段,讓學生感受這一樂段的力度特征是怎樣的?
(請同學們伸出小手,用聲勢動作來感受音樂的力度)
師:作曲家在第一段運用了強弱相間的力度變化,描繪了賽馬場上賽手們你追我趕的的情景,以及賽馬手們緊張激動的心情。
3、邀請同學們一起來到這那達慕賽馬大會上,做一回勇敢自信的小小賽馬手。
(全體起立,師生律動)
總結:太棒了,同學們請坐,剛剛大家生動的表演,仿佛也將老師帶入了那緊張、激烈的賽馬場上,好了同學們,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首樂曲的第二樂段
三、運用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變化及二胡播奏的特點,體會音樂情感
1、請同學們帶上這兩個問題,仔細認真聆聽第二樂段
(1)這段音樂旋律情緒上有什么變化
A變得悠揚、舒緩B變得更激烈
(2)音樂刻畫了蒙古騎手什么樣的心情?
A緊張、害怕B樂觀、自信
2、學生跟鋼琴哼唱主題旋律
3、再次聆聽第二樂段,思考主題旋律在第二樂段出現(xiàn)幾次。每次主題旋律的出現(xiàn),音樂的情緒一樣嗎?
總結:主題旋律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出現(xiàn)是對第一次出現(xiàn)的主題旋律,進行了兩次的變奏
4、節(jié)選主題旋律前四個小節(jié)和變奏一的前四小節(jié),設計小馬找媽媽的游戲,并感受音樂情緒的變化。
5、師生打奏節(jié)奏,并能有打擊樂器變現(xiàn)出來。
總結:同學們,主題旋律第一次出現(xiàn)和進行第一次變奏時,雖然是同樣的旋律,但是由于節(jié)奏的變化卻給人帶來了不同的感受,這就是音樂藝術的魅力。
6、觀看視頻,思考演奏者是通過怎樣的形式把變奏二表現(xiàn)出來的。
總結:在演奏過程中,不用琴弓去拉琴弦,而是用手指播動琴弦,這是二胡演奏中的另一種形式,叫做播奏。這波播奏出來的聲音,就像馬兒在草原上奔跑的.馬蹄聲,另外,這一樂句主奏樂器由二胡變?yōu)榱藫P琴。
四、欣賞音樂,感受熱烈歡騰的賽馬場景
1、欣賞第三樂段,并思考第三樂段和前面所欣賞的那個樂段更為相似。
總結:這就仿佛讓我們看到了賽馬手們正沖向勝利的終點,緊張激烈的賽馬比賽結束了。
五、復聽全曲,感受傳統(tǒng)音樂的魅力
二胡從民間的伴奏樂器,發(fā)展至今,登上了大雅之堂,成為了一件變現(xiàn)力豐富的獨奏樂器,,這是多么的了不起啊,下面,就讓我們跟隨著我國二胡演奏家鄧建棟老師的腳步,走進維也納金色大廳,去欣賞,他們震撼世界的表演吧!
六、總結
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音樂課我們不僅了解了中國民族樂器二胡,還欣賞了二胡曲《賽馬》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其實,在我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還有著許許多多民族的優(yōu)秀音樂作品,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夠了解更多的民族音樂,更加熱愛民族音樂。
七:拓展
課后,欣賞二胡獨奏曲《戰(zhàn)馬奔騰》,感受這首樂曲所表達的情感。
八、教學中的突破與新的教學思路
本課我引用了聲勢動作、律動、打擊樂器等方法,引導學生感知不同的音樂段落,并熟悉主題旋律,激發(fā)學生參與聽賞活動,從中體驗到賽馬場上歡快的景象。
根據(jù)新課程的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以學生為主體性,快樂學習,輕松體驗,陶冶情操,輕松完成教學目標。
九、板書設計:
《賽馬》
十、作業(yè)要求:欣賞二胡獨奏曲《戰(zhàn)馬奔騰》
三年級音樂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一、指導學生初步掌握上波音、倚音、附點音符的演唱。
二、通過學唱歌曲《 小瓜棚》,使學生了解和體會農家孩子的生活情趣,并用活潑、明亮的歌聲來抒發(fā)歌曲中主人公的喜悅心情。
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引導學生有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教學準備:
手風琴、課件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生用明快有彈性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的情緒,激發(fā)學生了解和體會農家孩子的生活情感。
教學難點:
波音、八分休止符、倚音的演唱
教材分析 :
“瓜田綠似海 ,香飄十里外;清風伴甜夢,霞光送晚星!边@是一首反映農村生活的兒童歌曲《小瓜棚》所刻劃的令人神往的意境。詩意濃郁、充滿生活氣息的歌詞和富有民族風格的旋律結合在一起,勾勒了一幅美妙的田園風情畫。農家孩子對家鄉(xiāng)的依戀和對生活的熱愛盡入其中。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播放歡快的音樂,創(chuàng)設良好的音樂氛圍。(背景音樂《小瓜棚》伴奏樂)
二、導入新課:談話: 夏天快到了,同學們最愛吃什么水果?
師:這些香甜的水果是誰通過辛勤的勞動種出來的?
生:農民伯伯。
師:真是應該感謝他們,有了他們辛勤的耕耘,我們才能吃上香甜的瓜果。小時候老師生活在農村,就認識一位小朋友,他也是個小瓜農,每當夏季來臨的時候,他就和爸爸一起在田地的瓜棚里看瓜,他對瓜棚的感情可深了,他還為他的小瓜棚編了一首動聽的歌,今天咱們就來聽一聽他是怎樣演唱自己的'小瓜棚的?(播放課件)
。ò鍟n題:《小瓜棚》 )
三、講授新課:
1、通過聆聽,同學們感受到歌曲是怎樣的情緒?
生: 歡快的,活躍的;輕快的,喜悅的。
2、從歌曲的風格上,你感覺這首歌曲是北方的音樂還是南方的音樂?
針對學生回答的具體情況,教師總結概括。
師:北方的音樂:粗獷、豪放的
南方的音樂:細膩、柔美的
歌曲引子的節(jié)奏活潑,旋律跳躍,情緒歡快,具有我國北方地區(qū)民間歌舞音樂的特點。
3、同學們體會一下歌曲情緒,注意聽歌曲表現(xiàn)了什么內容?
生:......
師:這位小朋友把小瓜棚搭建在瓜園中,每天能聞到花香,聽見鳥鳴,最令他高興的是:他種的瓜非常的香甜,十里以外都能聞到它的香味,可以說,他在小瓜棚里的日子非常的快樂。
4、教師范唱( 跟伴奏):這么動聽的歌曲,大家想不想聽老師來唱一唱?不過這次需要同學們的配合,請大家輕輕的為老師擊拍伴奏。體會一下歌曲中哪些 詞表現(xiàn)了歌曲的情緒?
生:呀嗨;呀呼嗨。
師:剛才同學們說的這些詞叫襯詞,它沒有實際的意義,在歌曲中起到襯托性的作用,在這首歌中用地方性的語言作襯詞,更好地表現(xiàn)了歌曲歡快、活躍的情緒。
5、剛才我看到好多同學都躍躍欲試,想一展歌喉,來,我們跟琴小聲唱一遍。(演唱1)(學生演唱,教師解決學生演唱中的難點)
6、 解決難點:
1) :八分休止符可以用手輕輕的拍一下桌子。休止加連線,聲斷氣不斷。
2) 波音:教師范唱,講解,
3)前倚音:讓聲音舒展開;加、不加的效果,通過對比來讓學生進行比較哪個好聽。
7、跟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們再來完整地演唱一遍歌曲,把北方民歌那種歡快、豪放的風格,以及對鄉(xiāng)村生活的熱愛之情表現(xiàn)出來。(演唱 2)
8、跟伴奏演唱歌曲。
同學們想象一下,當你擁有了一件非常喜愛的東西,或者完成了一件自己十分有興趣的事情時,會產生怎樣的情緒?(興奮、喜悅)
這首歌曲就要帶著這種情緒來演唱。把農家孩子那種喜悅、滿意、自豪的情緒表現(xiàn)出來。
四、創(chuàng)新展示:
師:誰來說一說你知道的農村生活。你認識的農村小朋友。
師:盡管農村的小朋友的生活環(huán)境和學習環(huán)境比不上我們,但他們的理想、他們的愿望不比我們小。歌曲《小瓜棚》中的主人公獨立、自主,大膽實踐,盡管年紀小,但瓜兒種的好,“十里以外香味濃”我們要學習他的什么精神?
生1:勤奮。 生2:勇敢 生3:勤勞
師:老師想種瓜的小男孩不但勤奮、勇敢而且他一定有創(chuàng)新精神,不然他的瓜怎么能種的那么好。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實踐,才能培育出優(yōu)質的西瓜品種,才能有更好的收獲。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師:通過今天學習《小瓜棚》這首歌曲,希望同學們能夠更加熱愛民族音樂更加熱愛生活,每天都能用微笑去面對生活和學習。同時在我們祖國的大家庭里有著豐富的鄉(xiāng)土人情,對我們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來說,也許那里的生活還是一片空白,快要放暑假了,不妨邀上伙伴一起去農村感受那里的生活氣息。
老師希望同學們能夠做到:在生活中尋找音樂,在音樂中體驗生活。
三年級音樂教學設計5
一、教學內容
1. 學唱歌曲《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
2. 學用1、2、3、5、6、1(高音)為節(jié)奏編創(chuàng)旋律。
二、 教學目標
1. 通過有感情地演唱《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感受學生對老師的尊敬愛戴之情。
2. 通過編創(chuàng)旋律,掌握簡單的旋律發(fā)展技法,開拓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三、 教學難點
1. 一字四音“啊”的演唱。
2. 倒數(shù)第八小節(jié)的正確演唱(敬 愛的)。
3. 能以崇敬的心情演唱歌曲,感受歌曲蘊含的師生關愛的情懷。
4. 旋律編創(chuàng)的音高走向問題。
四、 教學進程
1. 導入新課
讓同學們說說老師做的感人的事例,從而導入新課課題《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 。
2. 初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
A. 設問:歌曲給你什么感覺?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B. 討論后,老師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三段歌詞
3. 再聽歌曲,讓學生說說,歌曲用怎樣的聲音、力度、速度、旋律表達對老師的尊敬,熱愛之情。
4. 學唱歌曲:
A. 跟著伴奏學唱歌曲旋律
B.代詞入曲
C.說說歌曲兩部分旋律的演唱方法:
第一部分:主歌旋律平緩,音區(qū)比較低,可用稍慢的聲音,稍弱的力度來演唱。
第二部分:副歌的第一句旋律比較高,適合用較強的力度演唱,以表達內心的激動。
最后一句,隨著旋律級進下行,力度可以逐步減弱,用以表達孩子們對老師的熱愛。
5. 學用1、2、3、5、6、1(高音)為節(jié)奏編創(chuàng)旋律。
老師引導學生學用劃旋律線的方法來編創(chuàng)有節(jié)奏的旋律。
6. 小結。
三年級音樂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能學會《對十》,并用明亮的聲音歡快地演唱;能用自己動手制作的霸王鞭邊唱邊表演。
聽賞時,能隨樂哼唱雙簧管獨奏曲《小放牛》的旋律,并說出樂器的音色特征。
能積極參加《誰家的門鈴在響》的音樂游戲,并能初步聽辯和模唱簡單的音程。
教學設想
本課在設計時采用“聽-唱-做-學-演”的教學形式,創(chuàng)設全體同學一起去農村游玩的教學情景,將三個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先聽著《小放!返囊魳诽ど先マr村游玩的旅程,然后再通過《誰家的門鈴在響》的游戲邀請一個小動物做導游,最后在和農村的'小朋友一起學唱和表演《對十》。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演唱歌曲《對十》,并用自制的霸王鞭進行表演。
難點:即興為《對十》創(chuàng)編歌詞和舞蹈動作。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多媒體設備、課件一套、小木棍、彩色紙、剪刀等。
教學方法
情境引導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課前律動
師: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很多表現(xiàn)農村小朋友生活的歌曲,你們還記得嗎?好!下面我們就來個比賽,看誰的歌兒多?
學生演唱《老水牛角彎彎》、《放牛歌》、《采山》等歌曲。
師:你們唱得都不錯,今天我還要再次帶大家到河北省的農村去看一看,聽說那里的小朋友喜歡邊說謎語邊對歌,而且還邊唱邊舞著小彩棍!你們想去嗎?那我們就出發(fā)!二、寓教于樂
聽賞《小放!
師:同學們,在出發(fā)前我們最好先熟悉一下河北的小朋友都喜歡唱什么樣的歌曲,要不待會兒他們向我們挑戰(zhàn),要和我們對歌怎么辦?我們可不能輸呀!我這里有一首根據(jù)河北民歌改編而成的樂曲《小放!,你們先聽一聽。
聆聽樂曲,讓學生選擇樂器。(講臺上放竹笛、手風琴、雙簧管。)
師:你們知道這首樂曲是那種樂器演奏的嗎?(簡單介紹雙簧管。)
師:聽完樂曲后,你仿佛看見河北農村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呢?請你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聽兒歌對唱《小放!贰
師:說得不錯,小朋友都在河邊放牛、玩耍,你們聽他們還邊玩邊唱呢。ㄕn件播放歌曲)
介紹對唱形式。
師:這首歌曲有幾個小朋友演唱呀?他們演唱的語氣是怎樣的呢?
師:對了,兩個,我們把兩人或兩組之間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來演唱歌曲叫做對唱。
音樂游戲《誰家的門鈴在響》
師:下面我們就出發(fā)吧!在開始旅行之前呀!我給每一組都請了一個小動物當導游,但是他們現(xiàn)在都還在家里睡懶覺呢!你們去叫醒他們,好嗎?
模唱門鈴聲。
師:我現(xiàn)在將每個動物家門鈴上的聲音告訴你們,你們請聽清楚了。ㄈ嗄3
小兔:31小熊16小豬15小貓63小狗51
上門請小動物導游(全班分為五小組,每組安排一個小動物。)
師生游戲。
用鋼琴彈奏門鈴聲。
學生聽到后,先說是哪個小動物的家,再用叮咚唱出來。
唱對了,小動物的家門就會打開,唱錯了的話小動物就不開門。
。ㄕn件演示)
師:小朋友,你們真不錯,每組都請到一位小動物當導游了。下面我們就出發(fā)吧!
學唱《對十》
同學們,你們看,河北的農村到了,你們看那些小朋友在干什么?(課件播放小朋友邊唱歌邊打霸王鞭的片段。)
介紹霸王鞭。
師:這是河北小朋友最喜歡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目,每到過年過節(jié)他們都會聚集在一起表演,他們手上拿的道具叫霸王鞭,你們想學嗎?
初聽歌曲
師:別著急,在學打霸王鞭之前,我們必須學會歌曲才能邊打邊唱,你們仔細聽這首歌,它是用什么形式來演唱的?
學習歌詞。
師:這也是一首對唱的歌曲。下面我來問,請同學們回答,好嗎?(按節(jié)奏念歌詞)
小組之間對念歌詞,接龍游戲念歌詞。
要求學生讀出一問一答的語氣。
模唱旋律
師:請同學們一起輕聲用“!焙叱幌逻@優(yōu)美的旋律。(模唱兩遍)
學唱歌曲
師:老師帶唱第一段。
請學生演唱第二段。
全班學生跟琴齊唱三、四段。
這首歌曲應該用什么樣的情緒和速度來演唱?(情緒:歡快活潑;速度:中速。)
你能在演唱這首對唱歌曲時加上自己的動作和表情嗎?(學生討論。)
師生對唱,表演歌曲。
全班參與,分組對唱。
三、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歌詞創(chuàng)編
師:同學們,你們仔細看一看,我們唱的歌曲和歌名是不是有什么不對的地方?(生答:歌名是《對十》,而歌曲只唱了對三。)
師:所以,剩下來的歌詞就由你們來創(chuàng)作完成好嗎?
課件出示圖片。
師:每個動物小導游的手上都有一張圖片,你們就抓住這個動物或植物的特征來進行歌詞的創(chuàng)作吧!
學生討論創(chuàng)編歌詞
采用不同演唱形式,進行自創(chuàng)歌曲的表演。(鼓勵學生聯(lián)想其他的事物來創(chuàng)編歌詞,互相之間可進行問答。)
舞蹈學習與創(chuàng)編
師:學會了歌曲,我們就可以邊打霸王鞭邊唱歌了,下面請大家拿出我們自己在家里制作的簡易霸王鞭和老師一起來學幾個基本動作吧!
教授基本動作:單腿背手擊鞭
半蹲叉腰擊鞭,兩人單腿背手對擊鞭
全班合音樂一起表演。
你還能想出其他的動作嗎?(學生討論,創(chuàng)編新的動作。)
小組上臺展示表演。
全班邊唱《對十》邊表演。
四、總結全課。
三年級音樂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在聽賞《老師你好》后,能說出歌曲所表現(xiàn)的情緒,能設計形體動作參與歌曲表現(xiàn)。
2、能學會《老師最理解我》,表現(xiàn)歌曲的情緒,能選擇合適的節(jié)奏型,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3、能嘗試把寫給老師的祝福語填寫到歌曲中演唱出來。
教學重點:
學會唱《老師最理解我》這首歌,并能選擇合適的.節(jié)奏用打擊樂器伴奏。
教學難點:
能將寫給老師的祝福語填寫到歌曲中并唱出來。
教學過程:
一、聽賞歌曲《老師你好》
1、邊聽《老師你好》的音樂邊拍手進教室。
2、歌曲贊美了誰,再用談話的形式讓學生談談“自己喜愛的老師”;“老師是怎樣關心、愛護我們的”等等。
3、聆聽歌曲并回答問題
(1)歌曲的情緒和速度是怎樣的?
。2)能用什么體態(tài)動作參與歌曲的表現(xiàn)?
4、聽賞歌曲并參與表現(xiàn)
5、寫祝福語獻給老師
第二課時
二、學習歌曲《老師最理解我》
1、聆聽歌曲
2、練習伴奏
(1)出示三角鐵、碰鈴、響板、沙球、鈴鼓等樂器的節(jié)奏伴奏譜,讓學生任選一條自己喜歡的節(jié)奏,先用拍手等動作代替打擊樂器,嘗試為歌曲伴奏。
。2)分四個大組討論交流。
(3)全班隨樂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3、學唱歌曲
(1)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2)聽錄音輕聲跟唱一次歌詞。
。3)學生隨琴聲自由劃拍視唱歌譜,找出難點。
。4)解決歌曲中的切分節(jié)奏難點,重點指導唱譜。
4、隨琴演唱歌曲
三、歌曲表演
用歌聲表現(xiàn)歌曲歡快的情緒。
加入打擊樂器伴奏表現(xiàn)歌曲。
四、嘗試填詞
五、小結
三年級音樂教學設計8
《我是人民小騎兵》是吳光銳、王小平、齊景全作曲的一首木琴獨奏曲由手風琴伴奏。結構為三部曲式。全曲由引子——A段(主題及其變化重復);B段(變奏+華彩);A段+尾聲三部分組成。樂曲引子曲漸強到減弱的力度變化來模仿馬蹄聲。樂曲為2/4拍,節(jié)奏明快、時而舒展、時而密集,全曲采用樂句重復、音型級進、模進、變奏。旋律在低音、中音、高音區(qū)的上行和下行連續(xù)進行,速度和力度的變化對比,以及顫音的運用等手法表現(xiàn)了小騎兵在草原上換的騰的場面。音樂所描繪的小騎兵形象鮮明,栩栩如生。
【目標】
1、欣賞《我是人民小騎兵》感受蒙古族小騎兵的勇敢,了解蒙古族音樂的風格,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喜愛之情。
2、通過靜心聆聽,學唱主題曲、模仿律動、敲一敲等音樂活動來音樂力度的變化,感知樂曲的音樂形象。
3、引導學生欣賞樂曲《我是人民小騎兵》,聽辨主奏樂器——木琴的音色特點,了解樂曲所表達的內容及情緒。
【教學難點】
嘗試聽辯出音樂中的風格和樂曲中的力度變化。
【教學重點】
體會樂曲所描繪的音樂形象,用不同的方式參與音樂的表現(xiàn)。
【教學過程】
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都來自大草原上,會騎馬嗎?模仿以下騎馬的動作!
學習新課
師:蒙古小騎兵給我們帶來了一段優(yōu)美的音樂,讓我們來聽聽、看看。(播放《我是人民小騎兵》音樂課件)
1、你知道是什么樂器在演奏?(出示圖片,介紹木琴的形狀、演奏方式和音色特點。)
2、(播放《我是人民小騎兵》動畫音樂課件)用動作、聲音模仿騎馬并聽辨音樂力度的變化。
師:看完后你有什么感受呢?(小騎兵在騎馬,他很勇敢)
誰能用聲音來學學騎馬呢?你是怎么知道小騎兵是由遠到近的?
師:小騎兵是從很遠的地方來的,那我們的馬蹄聲該怎樣呢?(由遠及近,越來越響,漸強)用木魚、雙響筒等樂曲來學一學。
師:那如果離我們越來越遠了應該怎么表現(xiàn)呢?(由近及遠,越來越輕,漸弱)
輕的時候音樂也就是弱的,重的時候音樂也就是強的。你能舉例出生活中強弱不同的聲音嗎?
3、創(chuàng)編故事情節(jié)
師:小騎兵從遙遠的'地方來,一路上會遇到哪些事呢?你能講給大家聽聽嗎?(結合圖片)
4、學習創(chuàng)編各種騎馬舞蹈的動作,表演《我是人民小騎兵》體會小騎兵的勇敢。
師:如果去美麗的大草原上玩,什么作為我們的交通工具呢?
老師可不太會騎馬,誰能來教教我呢?(鼓勵學生創(chuàng)編多種騎馬方式表演)
師:小朋友們表演的都不錯,那你覺得如果我們去大草原的話還要注意什么呢?(學習小騎兵勇敢的精神)
再次完整的聽樂曲,并總結。
三年級音樂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薄⒊醪秸J識吉他、小提琴和法國號。
。病Ⅰ雎牎段沂切∫魳芳摇,感受歌曲輕松活潑情緒,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輕松活潑的律動中學會歌曲。
教學重點:在輕松活潑的律動中學會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教學難點:正確演唱第四樂句,對比第四樂句與其他樂句的不同之處。
教學準備:電子琴、繩子、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在律動中體會歌曲的情緒特點
。、導語:今天我們要舉行快樂的音樂會,在這個快樂的音樂會上老師要帶給大家一首快樂的音樂,你們想聽么?(播放《我是小音樂家》的伴奏音樂,師做拍手表演)
。、問:你們覺得這首歌曲的情緒如何?
生:歡快活潑的。
師:那你們打算用什么方式把它表現(xiàn)出來呢?
。◣煿膭顚W生用多樣化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3、師:老師也想來表達快樂的心情,下面請你們來看看老師是怎么表演的。
。◣煾鶕(jù)樂句做不同的拍手動作)
。、師:你們能發(fā)現(xiàn)老師的表演有什么特點么?拍手方式都一致么?
生:略
師告訴學生相同的樂句拍手動作一致的特點,并請學生根據(jù)音樂來模仿師的動作。
(設計意圖:從開頭就出現(xiàn)《我是小音樂家》的音樂,并通過簡單的律動來表現(xiàn)樂曲、感受樂曲,旨在創(chuàng)設一種輕松活潑的情緒,使學生在快樂輕松的氣氛中初步感受歌曲的特點,為后面學習歌曲作下鋪墊)
二、初步認識吉他、小提琴和法國號
。、師:剛才我們正在享受快樂的時候,有三位小音樂家?guī)е鴺菲飨雭砑尤胛覀兊谋硌,你們看,第一位小音樂家給我們帶來什么樂器?(師用繩子來表現(xiàn)吉他)
師:你們知道剛才第一位小音樂家?guī)淼氖鞘裁礃菲髅矗?/p>
生:吉他
師:那你們知道吉他的故鄉(xiāng)在哪里么?(課件出示吉他的外形以及演奏的姿勢圖,師簡要介紹吉他的特點,并請學生聽它的音色)
師:吉他的音樂好聽么?下面我們一起來學學書上表現(xiàn)吉他音色的樂句。(師彈琴請學生來唱)
。、師:第二位小音樂家也迫不及待地想來展示了,你們看,她帶來了哪種樂器?
。◣熡美K子表現(xiàn)小提琴)
師:你們知道她帶來了哪種樂器么?
生:小提琴
師:那你們知道小提琴的`故鄉(xiāng)在哪里么?(課件出示小提琴的外形及演奏姿勢圖,師簡要介紹小提琴的特點,并請學生聽聽它的音色)
師:小提琴的聲音好聽么?下面我們一起去學學書上表現(xiàn)小提琴音色的樂句。(師彈琴生唱)
。场煟旱谌恍∫魳芳以缫炎龊脴菲鞅硌莸臏蕚淞,你們看,是什么樂器呢?(師用繩子表現(xiàn)圓號)
師:知道是什么樂器么?
生:圓號。(師提示)
師:那圓號的故鄉(xiāng)在哪里知道么?(課件出示圓號的外形圖,師簡要介紹圓號的特點,并請學生聽聽它的音色)
師:圓號的聲音好聽么?下面我們來學學圓號的音色吧。◣熣埳页鰰媳憩F(xiàn)圓號音色的樂句,并彈琴請學生來唱。)
(設計意圖:用繩子來表現(xiàn)樂器,教師親自演示,用課件介紹樂器,旨在讓學生更容易更直觀地了解三種樂器的特征,并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認識三種樂器;用先聽樂器的音色來學唱歌曲,旨在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歌曲的內容,真正的用聆聽法來學唱歌曲。)
三、學唱歌曲
。薄煟喝恍∫魳芳乙鰣鰹槲覀冄莩枨,讓我們用歌聲來迎接小音樂家。(播放錄音范唱《我是小音樂家》)
。、師:你們能來唱唱第一段么?下面請小朋友們跟著老師的琴來唱唱第一段。(師根據(jù)學生的演唱及時糾正唱得不好的地方)
3、師:看到你們唱得這么開心,老師也想來唱唱,但是在老師唱的時候要交給你們一個任務,你們聽歌曲中連音與跳音的區(qū)別。(師提示連音與跳音的含義,并提示通過看師的動作來區(qū)別連音與跳音)
。ㄔO計意圖:用動作來提示學生跳音與連音的區(qū)別,旨在使學生更容易更直觀的掌握歌曲中活潑與舒展的旋律的對比,同時很好的解決了難點,也能使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
。、師:我們來加入動作表演吧!(師帶領學生邊做動作邊演唱第一段)
。怠煟耗銈兡苡猛瑯拥姆椒▉沓诙蚊?(師彈琴請生唱第二段)
6、師:完成了前兩段,第三段是不是更容易演唱了呀?在第三段的演唱上老師要提出一個新的任務,你們看到“我吹起法國號”這個樂句了么?老師想在這個地方鍛煉一下你們的嘴皮子,看誰的嘴皮子最快。(師彈琴范唱,請生模仿,直到唱對為止。)
。贰煟耗銈內味紩嗣?下面我們一起加上動作把三段完整的來唱一唱,但老師有一個要求,在遇到樂器的樂句時,我們用演奏樂器的姿勢來完成。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表演吧!
(設計意圖:用與前面不同的動作來表演,旨在進一步加深對樂器的印象,很好的完成教學目標一)
。、用多種形式來演唱,但樂器的音色的地方要求齊唱。
。ㄔO計意圖:用多種形式演唱,比如分角色唱、分小組唱、領唱與齊唱,旨在進一步鞏固歌曲的演唱,很好的完成教學目標二)
三、小結下課
師:小朋友真棒,一招一式都有音樂家的風范,老師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你們當中肯定能產生出一個音樂家,下面老師要把一首好聽的歌曲送給你們,愿你們的音樂夢想在歌聲中實現(xiàn)。úシ鸥枨冻酥杪暤某岚颉冯x開教室)
三年級音樂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了解人民音樂家聶耳的生平與主要作品。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熱愛中華民族的音樂。
。2)體會“小毛頭”街頭賣報的情景。用純真的心情唱好歌曲《賣報歌》!靶隆薄芭f”對比,讓學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學重點:創(chuàng)設“小毛頭”街頭賣報的情景。用歌聲與形體動作體會她當時的心情。
教學難點:情緒的啟發(fā),學生動作的創(chuàng)設。
教學準備:鋼琴、VCD《聶耳》電影片段、報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情——情景導入
二、激情——了解聶耳的生平以及《賣報歌》的創(chuàng)作過程
(1)老師:你們想不想了與聶耳有關的事情?
課件欣賞 電影《國歌》片段
欣賞后,教師對聶耳生平簡單介紹
請同學唱一唱,如果沒有就放錄音欣賞一遍《賣報歌》
三、感受情感——學習歌曲《賣報歌》
A、劃拍視唱樂譜(看課件上出示的樂譜)
唱一兩遍
B、學唱歌曲
四、表現(xiàn)情感——啟發(fā)學生體會歌曲
請一位同學來唱第一段歌曲。(學生演唱,老師彈琴)
體會第二段歌曲:可以讓全班同學一起把歌曲唱一遍,然后要學生說一說歌曲的`意思,怎么表現(xiàn),并把關鍵的樂句唱出來。
同學小議后,再一起把這一段唱一遍
體會第三段歌曲:請同學們聽老師唱,體會老師為什么要這樣唱。欣賞老師的演唱,學生體會,回答老師的提問。(這一段也是表現(xiàn)“小毛頭” 賣報時的凄慘景象,但最后一句是表現(xiàn)她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所以要唱得強一些。)
同學們模仿老師的感覺把第三段唱一次。
按體會的情緒完整地把歌曲唱一遍。
五、創(chuàng)設情境——動作表現(xiàn)與歌曲的情感結合
分三段,以小組的形式討論,創(chuàng)設“小毛頭”當時賣報的情景,表現(xiàn)“小毛頭”的心情。
以小組的形式分別表演
同學點評 教師小結
同學們一起表演
六、小結
老師:今天我們再也不要像“小毛頭”一樣去街頭賣報了,我們可以坐在這明亮的教室讀書學習,享受著父母、老師、同學的關愛,我們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與學習機會。
第二課時
聽賞樂曲《金蛇狂舞》
教學重點:聽賞樂曲《金蛇狂舞》,讓學生初步了解民族打擊樂器堂鼓和鑼營造熱烈氣氛的表現(xiàn)力,感受樂曲熱烈歡騰的氣氛,探索、表現(xiàn)樂曲表現(xiàn)的情境。
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金蛇狂舞》,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興趣。能用動作表現(xiàn)音樂的情緒,理解樂曲所表現(xiàn)的內容;
2.通過欣賞,感受音樂中的速度、力度、節(jié)奏、情緒,以及不同音樂元素所表達的不同音樂情境;
3.通過欣賞本課樂曲,使學生了解“螺絲結頂”、“對答呼應”等民族音樂表現(xiàn)手法;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新課導入
師:同學們好,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四課。上節(jié)課介紹了,聶耳叔叔不但寫了許多反映窮苦勞動人民生活的歌曲和愛國歌曲,還創(chuàng)作了優(yōu)秀的民樂合奏曲,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其中的一首——《金蛇狂舞》。
三、 新課教學
。痢⒊醪酵暾惺
。隆⒎侄务雎
。、完整體驗
四、綜合游戲
五、 小結
三年級音樂教學設計11
課型:綜合課
課時: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花喜鵲和小烏鴉》,同時初步認識下滑音和波音記號。
2、這是一首兒童寓言歌曲,通過歌曲的學習,引導學生對花喜鵲和小烏鴉的品格進行深思,并且教育學生在生活中要踏踏實實做人。
二、教學重點:
1、讓學生體會這首兒童寓言歌曲的情緒。
2、處理歌曲中的修飾符號,并有感情的表演唱。
三、教學難點:
1、讓學生初步了解裝飾音的唱法,能夠準確把握歌曲的情緒。
2、歌曲中音程跳躍大,要求同學用聽唱法完成歌曲。
四、教學準備:
電教平臺、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位新朋友,你們知道他們是誰嗎?(出示圖片:花喜鵲和小烏鴉),他們之間有一個寓言故事。大家想知道嗎?(學生回答:想。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認真聽。
旁白:在某一農村里,一位農民伯伯正在為秋天的收成而煩惱著。他在農場里走來走去,嘴里不斷地說著:“今年的收成會是怎樣呢?”這時候一只花喜鵲飛來了,它說:“農民伯伯,你可不用憂愁,現(xiàn)在的麥苗都已經(jīng)長得夠好了!你現(xiàn)在什么都不用做,就等著秋天的豐收吧!”農民伯伯聽了后開心地笑著說:“哈哈,是嗎?是嗎?”就在這時,小烏鴉也飛過來了,他看了看麥苗說:“雖然現(xiàn)在的麥苗看上去是很好的,但是農民伯伯你一定要在麥田上加上保護膜,要不臺風來了就損失慘重!”農民伯伯有點懷疑的態(tài)度,說:“你說的`話可信嗎?”
師:同學們,究竟花喜鵲和小烏鴉誰能正真幫到農民解愁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花喜鵲和小烏鴉》,答案就在歌曲里面了!
二、寓教于樂:
①完整聆聽,初步感受歌曲情緒。
師:聽一遍錄音,從歌曲中你感受到怎樣的情緒和速度?(學生討論、回答)(情緒:活潑地,速度:稍快)
、诳创蟾枳V,聆聽第二遍錄音。
師:同學們的感受能力非常好。現(xiàn)在我們聽第二遍,看看大家有沒有聽出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找一找有沒有咱們以前沒見過的標記。(學生舉手回答)
聽完第二遍后,
師:大家都找得非常仔細,那么為什么這個作曲家要把這兩個標記寫上去呢?它們到底會讓歌曲發(fā)生什么變化?大家請聽教師作一個示范!
師:就是有了它們兩個特別的朋友,歌曲馬上變得活潑、幽默、風趣,F(xiàn)在讓我來介紹一下他們的名字。(下滑音,波音)
師:它們名字分別叫下滑音和波音,都是用來修飾它所在的音符,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唱這句。(師引導學生一同唱有下滑音和波音的這個樂句,這樣的演唱能更好的表現(xiàn)出花喜鵲和小烏鴉的形象。)
③聽教師范唱一遍,把教師換氣的地方用筆標上換氣記號。
2、教師教唱
、俳處煼志浣坛。
、趯W生練唱歌曲。(師生接龍唱、生生接龍唱)
、蹘熒俅窝莩瑢W生唱好下滑音和波音,把歌曲的情緒表現(xiàn)出來。
三、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師:這首歌曲里面兩個主人翁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性格,現(xiàn)在我們分男女同學進行比賽,“花喜鵲”由女同學演唱,“小烏鴉”則由男同學演唱。
比賽完之后,教師點評。并讓學生找出歌詞中最能表現(xiàn)花喜鵲和小烏鴉性格的句子。
四、完美結課
剛開始故事再續(xù)
師:但是突然一陣閃電從天邊劃下,狂風開始向這邊襲來。如果你是那位農民伯伯的話,當初能接納小烏鴉的意見,那么現(xiàn)在的麥田會怎樣呢?(同學們各抒己見)
師:那么通過這首歌曲,你們得出了怎樣的道理呢?
師:其實在很多農村里,烏鴉被叫做“不詳之鳥”,因為人們都覺得他滿身烏黑,而且嘴大且直,所以人們都討厭他,相比之下人們比較喜愛喜鵲。喜鵲被人們稱為報喜鳥。但是他們的性格就和他們的樣子一樣嗎?并不是的,烏鴉從來都是堅持實事求是、仗義執(zhí)言、一是一、二是二,勇于報憂,相反喜鵲卻是自以為是,滿嘴謊言。那么你們喜歡誰呢?能用一句話總結出這寓言故事的道理嗎?(做人要踏踏實實,而不應該華而不實。)
師:同學們都非常聰明,都通過自己的想法把這個道理總結出來了,讓我們帶上感情再唱一遍歌曲。
教學反思:
從這節(jié)課教學中可以看得出現(xiàn)在的學生雖然年紀小,可思維敏捷,有獨到的見解,無論講任何內容都要事先多方位備課,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他們善于動腦思考,已經(jīng)不是過去那種只知道聽講的“滿足一族”了。過去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問、學生答,而現(xiàn)在是老師講、學生聽、學生講、老師聽、老師學生互相問答的“雙邊活動”了。所以老師必須要有更充分的準備,才不至于被學生問“倒”。
三年級音樂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演唱版《二泉映月》與二胡曲《二泉映月》進行聆聽、對比,感受二胡的表現(xiàn)力及樂曲的情緒和藝術情境。
2、聆聽、欣賞二胡曲《空山鳥語》,能從音樂聲中感受“空山”與“鳥語”的意境,找出相應演奏段落。
3、增進學生對民族樂器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學習民族樂器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通過教學,讓學生感受樂曲表現(xiàn)的內涵。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 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欣賞一種樂器。那么有誰知道樂器的分類?(西洋與民族)來,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的圖片,簡單介紹。 師:好,那么我們接下來欣賞一首樂曲,大家來聽聽樂曲是用哪種樂器來演奏的,欣賞完大家來看一下大屏幕的圖片,它是屬于什么種類的樂器?當然,樂曲名知道的同學就更厲害了。(二胡、民族樂器、老師引導學生說出《二泉映月》)
師: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欣賞一下二胡名曲,感受二胡韻味。
二、聆聽與鑒賞
聆聽、欣賞二胡曲《空山鳥語》從音樂聲中感受“空山”與“鳥語”的意境,找出相應演奏段落。
師:同學們還記得名叫《鹿柴》的古詩嗎?是由我國古代著名詩人王維所作,詩人以一種特有的感覺,描繪了靜寂幽暗的空山深林傍晚的景色。那么,接下來我們聆聽一首有關空山景色的二胡曲,同學們從音樂中感受一下“空山”和“鳥語”的意境。
師:我們再次聆聽,同學們找出“空山、鳥語”的相應演奏段落。找到后舉手回答,我們稍后在大屏幕上出示答案。 師:出示大屏幕總結
二胡曲《空山鳥語》樂曲除引子和尾聲外,可分五段,屬多段體結構。引子猶如山林召喚,空谷回聲,寥寥幾筆就描繪出幽靜、深邃、沉遠的意境,令人神往。
接著,作為“人”的形象出現(xiàn),旋律起伏跌宕,節(jié)奏疏密相間,顯得生氣勃勃。這個形象貫串于全曲,時而單獨出現(xiàn),時而與鳥鳴結合,宛如“人”在美麗清新的自然中怡然自得地觀賞、逗引著鳥兒,人聲、鳥語交融在一起。樂曲通過擬聲的手法模仿百鳥啁啾聲,使鳥語音樂化。但這不是單純的自然描寫,而是深深地滲透了“人”的感情,使樂曲的造型性與抒情性有機地結合而顯得富有情趣。)
2、簡介二胡的構造
師:同學們見過二胡嗎?有誰會拉二胡?對二胡了解的同學可以和我們分享下二胡相關知識。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上出示的這張二胡構造圖片,我們一起來研究下二胡是怎么構成的。
三、鞏固練習。
欣賞二胡曲《戰(zhàn)馬奔騰》,感受情緒風格變化,引導學生思考與二胡曲《二泉映月》的`不同之處,要求:分小組進行討論,討論結束后各小組派一位代表進行發(fā)言,其他小組給出評論。
四、總結評價
演唱版的《二泉映月》,加入了歌詞成分,歌曲如歌詞一樣故事化,一曲經(jīng)瞎子阿炳之手留傳近百年的凄慘精典的樂曲,由李玉生的清喉傳出 ,有如阿炳現(xiàn)身之疑;而此詞與之相配,真是達到音與境的和諧之極,聽與悟的絕妙融合。
二胡版《二泉映月》,只有音樂沒有詞的二胡名曲,讓人聽后總讓人產生對人生的種種無盡聯(lián)想,聯(lián)想空間豐富,韻味十足。在一遍遍的傾聽后,總感到這曲子只可意會,無法具體描繪。整首曲子通過二胡低沉的聲響,奏出了那個時代的最強音。
板書設計:
空山鳥語
1、掌握兩個詞匯“空山”、“鳥語”。
2、古詩《鹿柴》
3、二胡構造
4、二胡作品不同風格特點
5、簡介劉天華
三年級音樂教學設計13
教學內容:
1、唱《我愛我的家鄉(xiāng)》
2、創(chuàng) 以自己的家鄉(xiāng)為主題創(chuàng)編歌曲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歌曲《我愛我的家鄉(xiāng)》,學生用悠長的氣息、深情、舒展地表達歌曲情感。
2、通過快樂的創(chuàng)編活動,加強對歌曲的感受和理解。
3、通過欣賞梨園戲、南音、提線木偶。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學生在演唱中深情、舒展地表達歌曲情感。
教學難點:
在樂句中有十六分休止符,注意歌曲中休止符的唱法。
教前準備:
1、讓學生了解祖國的名勝古跡。
2、多媒體課件、鋼琴、
教材分析:
《我愛我的家鄉(xiāng)》為一段體歌曲,由四個樂句和一個補充句組成,一、三、四樂句都是四小節(jié),旋律簡單易唱,第二句由六小節(jié)構成,演唱時不太容易換氣,要注意氣息的控制。在補充句中有兩個十六分休止符,演唱時應該用“聲斷氣連”的演唱方法,另外,學唱歌詞時注意一字多音的唱法。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已是中年級階段,情感上更為豐富細膩,對于本課歌曲中蘊含的深意已能夠體會。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音樂活動,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能夠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并從中領悟歌曲的主題 “我愛我的祖國,我愛我的`家鄉(xiāng)”。
設計理念:
《我愛我的家鄉(xiāng)》是小學藝術第六冊第五單元歌曲,本課從歌唱我們祖國大家鄉(xiāng),到歌唱自己的小家鄉(xiāng)為線索,讓學生會用悠長的氣息,自然地演唱歌曲《我愛我的家鄉(xiāng)》,并在此基礎上夸一夸自己家鄉(xiāng)風光特色,其目的是更進一步地喚起學生對家鄉(xiāng),對祖國的美好情感。
教學過程:
一、學生聽音樂進教室。(背景音樂:《我愛我的家鄉(xiāng)》伴奏音樂。)
播放課件:祖國的名勝古跡及美麗風光。
。◣熒鷨柡茫
二、新歌教學
1、說一說
師:同學們,暑假你們都去了哪些好地方旅游?都看到了些什么?
生:......
師:這節(jié)課,老師帶大家到幾個同學的家鄉(xiāng)去參觀。
播放課件:珠穆朗瑪峰、廣闊的海洋、最大的宮殿、最長的城墻。(背景音樂《我愛我的家鄉(xiāng)》)
師: 看! 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米,在我國西藏境內。
師: 世界上最長的城墻是什么?
生:中國的萬里長城!
師:這是什么?
生:故宮。
師: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紫禁城。規(guī)模宏大,占地72平方米,建筑面積15平方米,有房屋9999間,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
師:同學們,我國除了具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最長的城墻、最古老的宮殿外,還有寬闊的海洋,它們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同學們請看。
師:同學們,看到這些壯觀的景象后,你們有什么想要說的嗎?
(請學生談談自己的感想:我們的祖國真美麗,我愛我們的祖國,我愛我的家鄉(xiāng)。)
【設計理念:本環(huán)節(jié)多媒體的展示和教師的介紹,既是對本課教學的鋪墊,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圖片和音樂的結合,不僅讓學生感受了歌曲旋律,還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2.聽一聽
。1)出示課題《我愛我的家鄉(xiāng)》,聽教師范唱。
(播放課件)珠穆朗瑪峰、廣闊的海洋、最大的宮殿、最長的城墻。
師:剛才我們去了哪些地方?
生:珠穆朗瑪峰……
。2)復聽歌曲《我愛我的家鄉(xiāng)》。
師:我們中國真是個好地方啊,當你看到我們的祖國有這么多世界之最的時候,你的心情怎么樣啊?
(3)再聽歌曲,體會速度
師:讓我們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來打一打拍子,體會一下這首歌曲的速度。
【設計理念:“以學生為主體,以欣賞為主線,以審美為核心”,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引導每一位學生參與音樂教學活動,在感受歌曲《我愛我的家鄉(xiāng)》的基礎上,使學生認識更多祖國文化,拓寬學生文化視野,提高人文素養(yǎng),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3、唱一唱
。1)學生跟老師一起輕輕地哼唱旋律!
。2)學生自主學習歌曲。
(學生嘗試演唱一些樂句,老師引導糾正不正確的地方。)
(3)跟琴完整演唱
教師要求:第一第二句連起來時注意“方”字唱2拍,要唱完整。第三句注意“那里有”有切分音符注意時值。演唱時注意有休止符號的句子,要有“聲斷氣不斷”的感覺。
。4)鞏固練唱
a.學生跟伴奏演唱歌曲
師:這么美麗的國家,我們都很熱愛她!故宮、長城...........我們生長在這樣的國家,是多么的自豪。∽屛覀儙е院赖男那閬沓怀覀兗亦l(xiāng)!
b.分小組接龍唱。
c.請個別同學領唱前四句,后2句同學們齊唱。
d.學生有感情演唱《我愛我的家鄉(xiāng)》。
【設計理念:本環(huán)節(jié)是教學的重點,歌曲學唱主要采用聽唱法。課堂設計從感受歌曲旋律開始,首先讓學生在傾聽與感受中體驗音樂給自己帶來的美,喚起學生對祖國對家鄉(xiāng)無比熱愛的真摯情感。再通過多種演唱形式練唱,為拓展環(huán)節(jié)打下堅實基礎!
三、夸家鄉(xiāng)
播放課件:泉州十八景、提線木偶和南音的視頻
師:我們一起來夸夸自己的家鄉(xiāng),學學家鄉(xiāng)話...........
1. 師先夸自己的家鄉(xiāng)
2. 生夸自己的家鄉(xiāng)
3. 學說家鄉(xiāng)話
【設計理念:“以學生為主體,以欣賞為主線,以審美為核心”,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有學生的參與、師生互動。使學生認識更多家鄉(xiāng)文化,拓寬學生文化視野,提高人文素養(yǎng),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更進一步地喚起學生對家鄉(xiāng),對祖國的美好情感!
四、拓展延伸
1、 幻燈片展示在泉州各大景點的相片
2、 生自己介紹
3、 師:其實我們都是泉州人,因為你們的爸媽參與的大泉州建設,為泉州做貢獻,你們是泉州人是新泉州人。(小結)
【設計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自豪感!
五、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唱了中國的美,說了家鄉(xiāng)的美。老師希望大家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明天,把我們的祖國、家鄉(xiāng)建設得更加美好。
三年級音樂教學設計14
出示課件:[《嘀哩嘀哩》vcd]
學生活動:
觀看vcd,并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輕輕晃動身體和頭。
2.節(jié)奏訓練:
XXXXX∣XXXO∣XXXXX∣X—‖
①老師拍擊節(jié)奏
、趯W生活動:
用小貓、小狗……的叫聲來模仿出來。
、壑笇c練習
④出示[節(jié)奏與詞]
、輰W生活動:
用小雨的聲音“嘀哩嘀哩”模仿,打準確,熟練掌握。
出示[嘀哩嘀哩—磁帶錄音][曲譜]
⑥學生活動:
結合“課件”上出示的歌詞,認真聽范唱,感受春天美麗的景色。
3.演唱歌曲
①老師范唱歌曲第一段,學生分段演唱,逐段指導,糾正易錯的地方。
學生活動:
②全體演唱一遍
、勰信侄纬氖植⒏鶕(jù)節(jié)奏、強弱即興伴奏。
、苋w演唱,自創(chuàng)動作,邊唱邊跳
三.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1.導入:
一年有四個季節(jié),咱們光找了“春天”其他的季節(jié)該說咱偏心眼兒,那咱們幫其它三個季節(jié)“夏、秋、冬”也找找好嗎?
2.根據(jù)第一段歌詞進行創(chuàng)編
出示課件:[嘀哩嘀哩—一第一段歌詞]
3.學生活動:
小組討論,創(chuàng)編出有關“夏、秋、冬”任意一季相關的歌詞,并能形象的反映出該季的特點。
4.展示小組創(chuàng)編結果,貼在黑板上。
5.小組演唱自己創(chuàng)編的歌曲,起名為《找四季歌》
6.提出表揚,頒發(fā)“小小創(chuàng)作獎”
1.導入:
我準備了好多有關春天的頭飾,誰愿意來表演?
2.發(fā)給學生頭飾,模仿出頭飾上各種動植物的動作,教師指導。
3.學生活動
隨著音樂自由表演上。
5.小組演唱自己創(chuàng)編的歌曲,起名為《找四季歌》
6.提出表揚,頒發(fā)“小小創(chuàng)作獎”
四、完美結課:
小結,師生再見。小結,師生再見。
教學反思:
《嘀哩嘀哩》,是一堂音樂活動課,上完之后,竟然得到了我意想不到的效果。小孩子的想象力真的是我們無法想象到的,在以前的課堂中,我一直以為學生是要手把手地讓學生自行的去學習知識,在活動中培養(yǎng)對音樂的興趣。
一開始,學生們在聽音樂的時候,因為教材上的音樂和課本里的音樂有點不同,學生們唱的亂七八糟,后來跟孩子們講講之后,講清楚了,他們唱的還不錯,在比較熟悉了這首歌曲之后,我把他們排成了4支隊伍,圍成一個圈,讓他們根據(jù)自己對音樂的理解來編排動作來表演。
在十分鐘之后,開始檢查他們的.成果,他們表演到的是我意想不到的好,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使他們在活動中玩的很開心,有的同學圍成一個圈,手拉手地做跳舞起來,有的同學快樂、整齊地拍著手唱著歌,有舞蹈基礎的同學還把平時的積累運用了上來,還有的同學像小鳥一樣歡樂地“展翅飛翔”。
三年級音樂教學設計15
1、初步認識吉他、提琴、法國號。
2、在演唱《我是小音樂家》中,進行編創(chuàng)活動,體驗做小音樂家的情緒。
3、介紹并演奏自己的樂器。
[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件小樂器。
2、教師準備一件手工制作的小樂器,課件等等。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了幾個會唱歌的小朋友來給大家認識,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歌聲,猜猜他們是誰。(隨后,我播放課件中吉他的音樂,學生很快猜出答案。)
生:這是吉他的聲音。ㄈ绻麑W生回答不出,教師可以提示,在黑板上貼上“吉他圖片”)
師:那么你知道吉他是怎樣演奏的嗎?誰能模仿吉他的演奏姿勢?(學生開始有模有樣地擺出吉他的演奏姿勢。)
2、師:第二位小朋友是誰?(播放了一段《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片段)
生:這是小提琴。ㄔ诤诎迳腺N上小提琴圖片)
學生合著音樂模仿演奏小提琴的姿勢。
3、師:現(xiàn)在老師請同學們猜最后一位小朋友是誰?(播放圓號音樂片段,對于圓號的音色,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一臉的茫然)
師:你們認為這件神秘的樂器是屬于吹、拉、彈的哪一種?
(生討論)
師:這種樂器采取吹奏的演奏方式,它起源于古代的獵號……(教師可以簡單介紹圓號的來歷。)
二、寓教于樂
1、第一遍聆聽
師:有幾個小音樂家會演奏這幾樣樂器,讓我們來聽聽他們分別是在哪里演奏這些樂器?
(播放課件,在倫敦、巴黎、柏林三地風光照片背景襯托下,聆聽本課音樂,讓學生帶著問題傾聽音樂。)
2、第二遍聆聽
師:誰能把黑板上歌曲中出現(xiàn)的樂器名與地名正確地連接在一起?
。▽W生們爭先恐后舉手回答,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可以可以清唱歌曲的前半部分,讓學生在無伴奏演唱中感受歌曲的節(jié)奏以及加深學生對于歌曲中三段歌詞的記憶,有助于表演。)
3、第三遍聆聽
師:這些小音樂家們在演奏時候的心情怎么樣?演奏的音樂美妙,在歌曲中找找它們的聲音吧!
。ㄑ葑鄷r的心情很高興、愉快地,演奏的聲音是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跳喲,唱喲,跳喲,唱喲,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這里教師解決后半部分的襯詞)
4、第四遍聆聽(結合動作模仿)
師:大家羨慕這些會演奏美妙音樂的小音樂家嗎?讓我門也來當一會小小音樂家吧。S音樂帶上前面模仿樂器的姿勢進行律動)
5、張口默唱。
6、隨琴聲輕聲跟唱。(如果有錯誤,及時糾正)
7、完整演唱歌曲。
8、表演唱(加入拍手動作及樂器模仿的動作,或者也可以按順序跟老師走出位置圍成一個大圈,進行表演)
三、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1、師:上節(jié)課老師給大家布置了作業(yè),讓同學們回家用身邊的東西來制作一件小樂器,樂器都帶來了嗎?
。ㄔ诘谒膬灾幸殉霈F(xiàn)讓學生自己根據(jù)身邊的物品制作沙球等打擊樂,這里學生應該會紛紛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師須表揚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師:老師今天也帶了一個小樂器,是用一個空酸奶杯和三根橡皮筋做的,我把橡皮筋系在空的酸奶杯上,兩頭固定好,拉動兩頭的橡皮筋就會發(fā)出響聲,而且兩頭的聲音都不一樣!袄蠋熛胝垘讉做得比較好、有創(chuàng)意的同學來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
。ㄗ灾菩」模涸诳赵嘛灪械呐赃叴└K子系上結,可以掛在脖子上,再用兩跟筷子做小鼓捶。用一個空的紙巾盒,幾根橡皮筋,把橡皮筋系在紙巾盒上,拉動橡皮筋就會發(fā)出聲音。)
2、師:我們看了幾個同學的小樂器,你們能不能給自己的樂器起個名字,然后把你的樂器名與歌曲的樂器名稱換一換。我是一個小小音樂家,住在奉化,我拉起我的小響筒,能奏起美妙的音樂,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跳喲,唱喲,跳喲,唱喲,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
3、學生小組進行編創(chuàng)。(學生紛紛像小鳥似的嘰嘰喳喳為自己的樂器編歌詞。)
4、上臺展示。
四、完美結課
同學們,拿起你們的小樂器為自己編的歌曲伴奏吧。ê⒆觽兒现樽嘁魳犯吲d地拿起自己制作的樂器,唱著自己編的歌詞,陶醉地唱起來。這個時候,我們老師也可以拿起酸奶瓶,和孩子們一起唱一起跳,讓我們就在這愉快的、充滿成就感的`音樂里結束這節(jié)難忘的音樂課。)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中最讓我感動的地方是了解樂器的這部分。沒等我演示完樂器演奏的姿勢時,學生們都能很快的反映出我演示的是什么樂器,這說明學生對樂器的熟悉,也說明我的演示是像模像樣的。等學生回答出來之后,我再讓個別學生來體會,學生們都非常活躍,反映很靈敏,而且課堂秩序活而不亂,這說明學生們已經(jīng)被我的音樂課吸引了,也說明了學生的訓練有素?吹綄W生這么有興致的參與音樂活動中來,我鼓勵他們:音樂來源于生活。只要有心,每個人都能成為小音樂家!
對于新教師來說,這節(jié)課是成功的,但是也有一些值得探討的地方。通過大家的討論,得出我的課堂調控能力還有待加強,我與學生的互動還做得不夠。很感謝大家對我的課提出寶貴的意見,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努力克服這一點,爭取早日成為一個名師!
【三年級音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音樂教學設計04-24
音樂教學設計02-29
音樂教學設計[精選]04-07
音樂《鱒魚》教學設計12-15
音樂優(yōu)秀教學設計03-11
中學音樂教學設計04-23
音樂教學設計【熱】03-21
音樂教學設計【熱門】03-21
《音樂醫(yī)院》教學設計05-13
《音樂之聲》教學設計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