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小學元宵節(jié)的作文合集五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chuàng)造性。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元宵節(jié)的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元宵節(jié)的作文 篇1
農(nóng)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jié),晚上餐桌上多了兩盤食物:炸元宵、煮湯圓,我問媽媽為什么今天吃這個,媽媽說湯圓象征團圓。我吃了滿滿一碗湯圓,便和爸爸媽媽急匆匆地往鎮(zhèn)中心趕。
遠遠就聽見很大的嘈雜聲,只看見馬路上已經(jīng)涌滿了人,都向東邊走去,我問媽媽為什么那么多人都往那邊走,媽媽告訴我今天走百步,過三座橋一年不得病,免得有病還得打針,我們也隨著人群走動著。
天漸漸黑了,馬路兩邊的路燈和個人家掛著的許多明亮的紅燈籠都亮了,再加上清澈如水的月光,使整個夜晚如同白晝。街上熱鬧非凡,買各種燈籠的'、小鞭炮和小煙花特別多,各種叫賣聲吸引許多圍觀的人,小孩子見了邁不動步,家長也因為是過節(jié)都滿足孩子的要求,我也買了造型是小兔的燈,小兔的眼睛是亮亮的燈泡,眼珠用顏料染了,顯得很逼真,把它戴在頭上,手里拿著小煙花邊走邊甩著,覺得很高興,還沖著過往的人顯示呢。有時淘氣的孩子從兜里掏出小揚鞭或摔炮往路中間扔,“砰”的一聲給別人嚇一大跳,他們還幸災樂禍扮著鬼臉,跑到老遠去挑釁。
在街口正中心觀看禮花后,帶著幸福和歡樂,人們都各自回家看元宵晚會了。
小學元宵節(jié)的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jié)終于到了,每到這天,家家戶戶門前都掛著紅燈籠,而且吃飯之前還要放鞭炮,晚飯也和平常不一樣,要吃湯圓。
大約五六點了,"怎沒還不開飯呀。"在一旁的我說道。這時,父親說到樓下放鞭炮去,我便去看一看。父親把鞭炮掛到樹枝上,拿起了打火機。"噼里啪啦",鞭炮聲響了起來。"開飯了,開飯了。"母親喊道。我拿起了一碗元宵,品嘗了一個,那種香噴噴的氣味讓我回味無窮。吃完元宵后,我便來到了人民公園去看煙花,來到現(xiàn)場,還沒有開始,我們又等了一會兒,煙花終于開始放了,因為離得太遠了,看不清楚,我也擠進了人群之中,忽然,一位小小朋友說了一個字,"看"。我仰起頭來,只見天空中有很多一閃一閃的.星星,噢,不對,星星哪有那么多顏色,這是煙花,大約五六秒過去了,顆顆流星般的煙花落了下來。哇,太逼真了。再看看大街上,好熱鬧,車水馬龍。
九點了,我也該回家了,但看著耀眼的煙花,還是不想走,又過去了七八分鐘,我才依依不舍得離開了人民公園。
小學元宵節(jié)的作文 篇3
元宵節(jié)的晚上,媽媽買了一袋湯圓,準備回家煮。一回家,媽媽先把水燒開,再把湯圓放進鍋里煮一會兒,我們坐在桌子旁,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在我們眼前出現(xiàn)。輕輕一咬,湯圓又香又嫩,湯圓的餡有很多種,有芝麻餡,花生餡,韭菜餡,可好吃了!我們一邊吃著香嫩可口的湯圓,一邊看元宵節(jié)晚會。晚會的內(nèi)容精彩紛呈,有神奇的魔術(shù),有幽默的小品,有優(yōu)美的舞蹈,笑聲,喝彩聲不斷。
我們還到大街上走走。大街上人山人海,最多的要數(shù)猜燈謎了。有的人猜對了,高興得喜笑顏開,有的`人猜錯了,卻一副不甘示弱的樣子,繼續(xù)挑戰(zhàn)著。還有的人在看花燈。花燈有各種各樣的圖案。有的繡著金黃的魚,有的繡著一朵朵含苞欲放的小花,繡工的手真巧!
我們在大街上有說有笑,大街上還有的叔叔阿姨在街上擺攤子。上面烤著鮮嫩可口的羊肉串,軟軟的豆腐,一聞,香極了,讓人口水直往下流,我也買了一串羊肉串,咬一口,香香的,嫩嫩的,讓人吃了還想吃,羊肉串真是太香了!
元宵節(jié)的晚上真是熱鬧非凡!我喜歡元宵節(jié),喜歡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
小學元宵節(jié)的作文 篇4
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是謂上元節(jié),因為這節(jié)日的活動主要在月圓的夜間,通稱為元宵或元夜。
元宵的活動最主要的是燈會和燈猜。
舊日福建,大體說來,從正月初九起,燈市便開始熱鬧起來,正月十三日后幾乎可見各居家門前都掛出花燈。
元宵節(jié)給新嫁女送燈,是舊日福建的習俗,各地送的燈品式樣不盡相同,但目的一樣:為了“添丁”。福州一帶已嫁女未生男者,娘家多于正月初以觀音送子燈送之,是謂送丁;嫁后已生男者,娘家可送各式的燈,謂“添丁仔”。閩南各地給新嫁女送的是一對白芙蓉燈,給嫁后已生男者則送一紅一白的。燈內(nèi)點有蠟燭,弄不好會把燈燒了;羰Щ,通常被視為喜事,叫“出丁”.白燈失火視為生男吉兆,紅燈失火視為生女吉兆。那當然是人們一種愿望的表達。
閩南一些地方,比如漳浦等地,燈節(jié)中還有一叫“穿燈腳”的習俗,即在元宵夜里,村中新娶進門的新娘子和當年生男孩的小媳婦,必須穿紅著綠,打扮一新,在婆婆或其他年歲大的`老婦人陪同下,手拿吉祥物,口中說吉利語,從大祖詞堂的燈棚下走過,一展風采。其所以這樣做,目的在于向祖宗也向鄉(xiāng)親介紹新媳婦。至于已生男孩的小媳婦也過燈腳,在于告慰祖宗。
燈節(jié)期間各地都熱鬧非常,有幾個地方特別熱鬧,如福州的南后街,泉州的西門街,都是買燈、送燈、看燈最集中的地方。燈的種類甚多:走馬燈、關(guān)刀燈、蓮花燈、兔子燈、骰子燈、錢鼓燈、薄餅燈,應有盡有。
舊日福州南后街,有一種桔燈(與“吉丁”近音),用紙糊成.形如巨大桔子,形狀簡樸大方,民眾多愛觀賞。另外還有一種真的桔子燈,用較大的鮮桔桔皮制成。做法是在近蒂處切平,取出桔肉,留下空殼,再用小鐵絲札一燭托,放入空心桔中,插上小蠟燭,將蠟燭點亮。桔燈燭光透過紅紅的桔皮,通明絢爛,成為一件具有實物美感的藝術(shù)品。曾有人寫詩贊道:“何人剖桔空中點,勝看蓮花大盞燈!
燈節(jié)期間,有些地方疊燈為山,人稱“燈山”或“鰲山”。這鰲山開頭只是一些有錢的富貴人家所張設(shè),任人觀賞,后來更多設(shè)在寺廟、神祠或鬧市路口,讓更多人看熱鬧。鰲山中除了干姿百態(tài)的大小花燈之外,多還擺設(shè)一些名貴的手工藝品、古董等加以點綴裝飾,構(gòu)成“鱉山勝景”,甚為壯觀。
燈節(jié)中的舞龍燈,是福建元宵節(jié)中最受歡迎的節(jié)目,龍燈長數(shù)1O尺,有頭有尾。龍身有九節(jié)或十一節(jié),以長帛彩繪鱗甲披蓋其上,各節(jié)燃蠟燭,前導一燈球,由十數(shù)人手執(zhí)舞弄,屈曲盤旋,隨燈球而上下,前后敲鑼打鼓以壯聲勢。龍燈于元宵夜在街頭巡回,誰家有放鞭炮以示歡迎者,即進入該家庭院舞弄,讓人們觀賞,舞畢主人以薄禮相送以示答謝。這種舞龍燈,福州人稱為“舞太平龍燈”。舞龍燈的龍燈,由各地寺廟札制,節(jié)后收入廟中.來年重加修飾后再用。
小學元宵節(jié)的作文 篇5
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鳥因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類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了,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掛起燈籠、點爆竹、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發(fā)覺人間一片紅光,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就稟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們就這樣保護了生命和財產(chǎn),為了紀念這一天,人們把這一天叫作元宵節(jié),而且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為吃湯圓,家家戶戶掛燈籠、放爆竹。
今天是大年十五,我坐車來到了人民廣場觀花燈。路兩旁懸著各種各樣的小巧玲瓏的燈籠,大樹上也被五顏六色的彩燈打扮得異常美麗。
各種類型的動物燈中,我最喜歡的是金魚燈和熊貓燈。金魚燈制作精致、美觀、大方,而且尾巴、魚鰓都能動,更有趣的是它還不斷地吐著泡泡呢!看到熊貓燈就更就得好玩了,它站在萬紫千紅的.燈叢中手拿著一束鮮花,向空中招手,好像在祝賀大家新年好。我看到這種情景連忙用英語大聲地向那可愛的"熊貓"說一聲"新年好!"我的祝賀引來周圍人歡樂笑聲……
今年的元宵可過得真快樂啊!
【小學元宵節(jié)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小學元宵節(jié)的作文09-18
元宵節(jié)的小學作文09-28
小學作文:元宵節(jié)08-18
元宵節(jié)小學作文05-30
小學元宵節(jié)作文01-29
元宵節(jié)作文小學02-02
快樂的元宵節(jié)小學作文08-06
關(guān)于元宵節(jié)小學作文01-13
【熱】元宵節(jié)小學作文11-01
元宵節(jié)小學作文【推薦】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