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端午節(jié)作文8篇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yǎng)人們的觀察力、聯(lián)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jié)作文 篇1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泵看文钇痖L詩《離騷》中的這名句,我就會想起那位因勸說楚懷王失敗而抱石自沉汨羅江的悲壯愛國詩人——屈原。
戰(zhàn)國時期,張儀提出連橫親秦,要拆散齊楚聯(lián)盟,就找到了楚懷王,許諾六百里地要楚懷王和齊國絕交。屈原等大夫極力勸阻,可楚懷王垂涎那六百里地的好處,就和齊威王絕了交。結(jié)果事后張儀反悔,楚懷王病死在秦國,繼位的楚頃襄王還是主張投降秦國,屈原幾次被流放,最后見故國無救,想起自己的種種遭遇,越想越悲憤,就自投汨羅江了。
農(nóng)歷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每年的端午節(jié)都過的'熱鬧非凡,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端午節(jié)少不了吃粽子,賽龍舟。
說起吃粽子,自然的有包才有吃。我媽媽可是一個包粽子能手,今年她要教我包粽子,帶你去瞧瞧吧!“哎,你這里錯了,不要放這么多肉!薄拔刮刮!你怎么把花生給吃了”“。∧切┦遣巳~,不是包粽子的!闭{(diào)皮的我正在廚房里搗亂呢!好了,回歸主題,正式包粽子!跋劝阳杖~卷成一個圓錐筒,接著放入糯米和花生、肉餡和紅棗。再把上面蓋起來,最后,綁好定形,一個粽子就成了。”我雖然也是按著媽媽的步驟做的,但是感覺怎么也不像一個粽子。但是雖然如此,還是包得其樂融融。
吃了粽子,渾身有勁,賽龍舟嘍!隨著裁判一聲令下,十幾條龍舟一起向終點飛快地游去,比賽剛剛開始,大家都力氣爆棚,迅猛地劃著槳。只有一艘龍舟在緩緩的游動著,大家都認為這艘肯定輸了,頓時響起一片噓聲?闪钊艘庀氩坏降氖,到后來,當(dāng)大家都累了,不得不減緩速度的時候,這艘龍舟還是保持著一定的速度,很快反超,結(jié)果成了冠軍。場上喝彩聲此起彼伏,也有人認為他們這樣與賽龍舟比賽的熱鬧不符,這種方法不可取。
端午節(jié)作文 篇2
兩千多年前,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就縱身一躍,投入了滾滾激流中。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大家包粽子、劃龍舟、懸艾葉,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如今的端午節(jié),不僅有祭奠先人的意義,還是每年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雖說都是在華夏這片大地上,但每個家庭過端午節(jié)的形式都不一樣。
每年端午節(jié),奶奶必定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去菜市為我買一些中草藥,然后回來熬水給我洗澡,說是洗了之后就不會生瘡長痱子。小時候,每次過端午節(jié)時,最盼望的就是泡“藥水浴”。其實并不是為了什么不生瘡,而是想得到在泡藥浴時那種不一樣的樂趣!奶奶為我搓著身子,而我卻只顧著玩水,把水濺的奶奶一身都是,還在那兒“咯咯”的笑個不停。
泡完了藥浴,還剩下一些中藥草,扔了,又十分可惜。不過心靈手巧的奶奶有的是辦法。她說:“端午節(jié)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qū)瘟之意。正好這里又剩下了一些藥草,不如奶奶給你做個香囊吧!”聽了奶奶的點子,我自然是很高興,就圍坐在奶奶身邊看她一針一線的縫制香囊。奶奶的手藝果然很不一般,不到一會兒的功夫,一個形狀玲瓏可愛的香囊就做好了。精致的香囊散發(fā)出淡雅的清香,聞著沁人心脾。
和大多數(shù)地方一樣,我們家里也要吃粽子。媽媽把一籮筐已經(jīng)包好了的粽子放到蒸籠里邊去,然后就到別處忙去了。然而,我卻總是抵擋不住美味的誘惑,經(jīng)常躡手躡腳的等媽媽離開廚房過后,就悄悄的揭開鍋蓋,搓搓小手,小心翼翼得拿出一個熱乎乎的粽子!昂艉!哇,好燙呀!”一不小心,手中的粽子就像一個燙手的山芋,掉到了地上。這時,聲音驚動了外面的媽媽,她走進了廚房,看到了掉在地上的粽子,一下子就什么都明白了,摸摸我的腦袋,又好氣又好笑!
我家的端午節(jié),就是一個快樂的Party。不僅有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熱鬧氣氛,又在這些氣氛中得到了一絲與眾不同的快樂!
6端午茶葉蛋
拉開底層的抽屜,瞥見已沾上些許灰塵的蛋絡(luò)子靜靜地躺在那兒。退了色的五色絲線編織起箬葉艾香、歡聲笑語的五彩童年。
端午前一天,奶奶便用舊木盒中的五色絲線為我結(jié)成一個精致的蛋絡(luò)子。等到端午一早,我就迫不及待地從鍋里挑出一個最大最圓的茶葉蛋裝進網(wǎng)絡(luò)子里,胸前和衣服便被染上了一圈黃漬。但是誰又會為了這個而責(zé)怪我呢?
出門就碰上了鄰居豆豆,他的胸前也掛著枚茶葉蛋。他掏出蛋向我搖了搖,算是“下戰(zhàn)書”。我自然不甘示弱,便掏出我的蛋在他眼前晃了晃。就這樣,一場“戰(zhàn)斗”開始了。我深吸了一口氣,緊握住鴨蛋,將小頭對準豆豆手中的蛋兒。我倆喊著“一、二、三!”一起使勁兒。相持了一會兒,豆豆的額頭上沁出了細密密的汗珠,大氣都不敢喘一聲,小臉憋得通紅,緊抿著唇兒盯著手上的蛋兒。我的手心兒也直冒汗,都快握不住蛋兒了,“咚咚咚”,愈發(fā)急促的心跳聲就在耳邊。我盯著手里的蛋兒,暗暗想:鴨蛋兒呀鴨蛋兒,你可是我從一大鍋蛋里百里挑一淘出來的“精英分子”呀,千萬要爭氣呀,等贏了豆豆,我一定封你作“小蛋王”。正想著,我卯足了勁,一用力,“咔嚓”,蛋碎了。我趕緊朝我的蛋兒一看,哈哈,完好無損!再看豆豆的蛋已經(jīng)“英勇就義”了。
就這樣,我憑著我“小蛋王”的“鐵頭功”過五關(guān),斬六將,將鄰居小伙伴一一打敗。他們也不喪氣,蛋碎了,就剝殼吃蛋,留下滿嘴茶葉蛋的清香。我自然受不了肚里饞蟲的誘惑,在小伙伴們的慫恿下,稍作猶豫,最后還是把我的“小蛋王”往墻上一磕,“咔嚓”,茴香、茶葉……種種香料的馨香都應(yīng)聲從蛋殼的包裹中鉆了出來。輕輕咬一口,細膩爽滑,齒頰留香……
幾年過去,我仍能嗅到那股沁人心脾的蛋香,聽到那清脆的“咔嚓”聲,感受到端午熱鬧又不失溫馨的氣氛。今年端午以過,雖沒能吃到奶奶親手煮的茶葉蛋,也沒能再和豆豆他們碰鴨蛋兒,但憑手中的這只蛋絡(luò)子,追憶那年的端午,端午的茶葉蛋,茶葉蛋的馨香,馨香中的歡聲笑語……
7端午時節(jié)憶屈原
又是一年端午到。包粽子、賽龍舟、飲黃酒……中國各地都在以大致相同的方式紀念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但直到現(xiàn)在,對于端午節(jié)的起源民間有著不同說法:楚人紀念屈原,越人紀念勾踐,吳人紀念伍子胥和曹娥……最被普遍接受的.一種說法是“紀念屈原”說。
公元前278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流放汨羅江畔的愛國詩人屈原聞訊楚都被攻陷后,悲憤交加,自沉汨羅江。沿岸百姓紛紛引舟搶救,并拋灑食物防止魚蝦傷了屈原的遺體。此后每年的這一天,當(dāng)?shù)厝罕姸家e行這樣的活動,表達對他的懷念之情。從此,劃龍舟、包粽子成為端午習(xí)俗的主要內(nèi)容,這一習(xí)俗也逐漸被人稱為端午節(jié)的來由。
滿懷愛國主義精神和其“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執(zhí)著追求真理的理想主義精神及憂患精神的屈原是一位跨越時空、體現(xiàn)中華民族精神的典范。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沒有偉大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屈原在執(zhí)著追求人生的永恒、價值、理想的時候,時刻關(guān)注著國家的興衰。然而,屈原的下場卻是個悲劇。假如憂國憂民的屈原身在今天,看到今天的中國是如此強大,看到中國人民正在為奧運加油,看到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震救災(zāi),屈原還有時間去投江嗎?
今天的我們是何其幸運,身為中國人,我們既繼承了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zhí)著追求真理的光榮傳統(tǒng),我們又與四川的小朋友們共同地流著淚,分擔(dān)著他們失去親人的痛苦。今天的我們更懂得了珍惜,愛老師、愛家人、愛身邊的朋友!
今年的端午節(jié)對于每一個中國人都是一個不尋常的日子,我們切身體會到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意義。今天,我們贊美屈原的愛國主義,弘揚屈原精神,但我們不會憂慮,因為我們相信明天的中國將會更加強大、更加繁榮富強!
端午節(jié)作文 篇3
端午節(jié)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然而可就是沒有被國王采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dāng)?shù)氐臐O夫得知后劃著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之后,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我們?nèi)叶际志磁迩,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習(xí)俗就就是吃粽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們?nèi)叶寄艹缘娇煽诘聂兆。媽媽常說:用蘆葦?shù)娜~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jié)媽媽都用蘆葦?shù)娜~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shù)娜~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shù)娜~子涼了以后,然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錐體,然后先放一個棗,之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后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粽子包完后,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后就能夠吃了!媽媽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粽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dāng)吃粽子時,我總就是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jié)除了要吃粽子,還要賽龍舟喲!
我最喜愛看賽龍舟了,幾十個水手都拿著槳,奮力地劃著,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著!凹佑,加油!”場外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fā)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水手們聽了不得不更加使勁劃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十分壯觀、熱烈。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tǒng)習(xí)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作文 篇4
大家好,我是顧銘洋,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要干什么嗎?哈,不知道了?那下面就讓我依依來介紹給你聽吧!
到了端午節(jié)兒童們就會唱一首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jié)又稱重五,許多習(xí)俗也與五這個數(shù)字聯(lián)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合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到了端午節(jié),人們還會把粽子扔到汨羅江里,因為有一個愛國詩人自殺跳汨羅江,把粽子扔下去,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jié),人們都是要吃五黃,是哪五黃呢?是黃瓜,黃魚,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這一天還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你們知道了嗎?哦對了,在此我祝你們端午節(jié)過的快樂!
端午節(jié)作文 篇5
端午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每當(dāng)陰歷5月處五,家家都會掛上艾草,如果生活在江邊,還能看到難得一見的賽龍舟,過端午還有一個習(xí)俗:吃粽子。
今天是端午,中午吃飯時,我們個個都面帶笑容,互相祝賀節(jié)日快樂,我們先舉起酒杯,然后才吃菜。大娘問我:“謝哲,你知道原來的粽子叫什么?”我沉思片刻,然后回答:“是叫角黎吧!”旁邊的大人悶都大笑起來:“傻孩子,那念黍(shǔ),不年lí!”我撓撓頭說:“原來如此!”大娘又問了:“那為什么端午要吃粽子呢?”我急忙地回答:“那當(dāng)然是紀念名垂千古的大夫屈原了!”大娘微笑著,一邊撫摸著我的`頭,一邊說:“回答對了,我獎勵你一個粽子!”我捧著這用綠中透著清香的粽葉包裹著的粽子,心中別提有多高興了,我小心翼翼地撕開粽葉,咬了一口,那肉粽子的鮮味,立即在我的嘴里蔓延開來。真香啊,接著我又奪過媽媽手中的粽子,吃起來。大人們又看見我吃粽子那狼狽的樣兒,指著我大笑起來,連旁邊的妹妹都笑了,我看妹妹一眼,她笑得更厲害了,我心想:“哼,笑我什么啊,不就吃得快些么,小時候你們肯定也有!”
端午節(jié),有肉粽子的鮮味,有蜜棗粽的甜味,還有那白米粽的清香味,真是香不絕口!
端午節(jié)作文 篇6
我喜歡端午節(jié),因為端午節(jié)可以吃粽子。粽子有很多各種各樣的餡:有棗子餡、肉餡、豆沙餡、奶黃餡、赤豆餡等。但我最喜歡吃的還是奶奶包的肉粽子。為了滿足我這個小饞嘴,奶奶每年都要包幾次粽子。
奶奶先把粽葉一片片洗干凈,再把糯米、肉用醬油拌好,靈巧地用粽葉把糯米和肉包起來,用細線扎成一個個四四方方的斧頭粽。最后把裹好的粽子放到鍋里慢慢地煮上一個晚上。第二天一早,那香味彌漫了整個廚房,剝開粽葉,那透亮的醬色的米粒讓我嘴饞極了,加上中間不膩不油的肉陷,對我來說那真是人間美味啊。
聽爺爺說,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屈原:兩千多年前,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因為不滿黑暗的現(xiàn)實,所以投江自殺。老百姓們覺得很悲痛,為了屈原的身體不被魚吃掉,就把米裹上葦葉投到江中,這就是粽子。大家希望魚吃粽子,不吃屈原的.身體。
每當(dāng)我吃到香噴噴的粽子,我都想起爺爺講的故事,想起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jié)作文 篇7
我媽媽老家是河南南陽,在我媽媽老家過端午節(jié)不是我們一樣,吃粽子啊什么什么的。
第一點,我媽媽家每年一到端午節(jié),第一件事就是吃雞蛋,因為,吃雞蛋會讓一年后的所有厄運都滾蛋。
第二點就是吃大蒜,因為呢,大蒜能排掉我的身體里面的毒素。
第三點就是綁五色線到手指頭上啊,到胳膊上啊,甚至到腳上,如果把五色線扔進水里,就會一年不會被蛇給咬到。
第四呢就是插艾草,家家戶戶都會把艾草插在大門口,這樣就能驅(qū)邪。
我爸爸的老家是湖北荊州,他們那的端午節(jié)是這樣過的'。
第一個是吃粽子:“傳說,一位詩人跳江自殺,人們?yōu)榱思o念他,一到端午節(jié)就會把粽子丟進長江!
第二個就是賽龍舟,因為賽龍舟的時候會打鼓,“咚咚咚”的聲音就能驅(qū)邪。
這就是我媽媽和我爸爸的習(xí)俗。
端午節(jié)作文 篇8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傳說戰(zhàn)國時期,楚國被滅時,大詩人屈原十分傷心,便想以死來報答國家。于是,在五月初五那天,屈原抱起一塊大石頭,縱身跳入汨羅江。當(dāng)時老百姓為了救屈原,馬上劃船撈救,但始終不見屈原,就連尸體也見不著。后來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舉行龍舟競賽。
百姓們又擔(dān)心魚蝦會吃掉屈原的尸體,便把家里的粽子帶來,投入江中,想讓魚吃飽,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有了吃粽子的習(xí)俗。
每年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做粽子,有時還把左鄰右舍叫來一起分享。
去年這個時候,我們家也做了粽子。當(dāng)我回到家里,一陣誘人的香味把我引到的'餐桌前。只見一只只不同餡的粽子整齊地擺在桌子上。我趁著媽媽不注意,偷偷地拿走了兩個粽子,在客廳,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我吃的粽子十分的甜,又有一股淡淡的清香,真是美味的佳肴之一。
端午節(jié)不但習(xí)俗很多,而且食物又十分美味。真是個不錯的節(jié)日。
這堂課,讓我學(xué)到了很多知識,不但讓我們知道了端午的由來,還教我們粽子的做法。真開心!
【端午節(jié)作文】相關(guān)文章:
端午節(jié)作文05-29
端午節(jié)作文【經(jīng)典】07-21
(精選)端午節(jié)作文07-07
(精選)端午節(jié)的作文07-10
端午節(jié)作文(精選)07-10
【精選】端午節(jié)的作文07-15
端午節(jié)作文【精選】07-07
端午節(jié)作文(精選)07-16
端午節(jié)作文[精選]07-08
端午節(jié)作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