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設計的分類15篇
設計的分類1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根據(jù)三角形角、邊的特點給三角形分類,認識各種三角形。
2、經(jīng)歷操作、分析思考的過程,感悟分類、抽象概念的數(shù)學思想。
。、在操作、思考中逐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能準確地按照三角形角、邊的特點給三角形分類,認識各種三角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
各類三角形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教師準備:
課件、7個有代表性的三角形教具(兩套)、等腰和等邊三角形紙片。
學生準備:
小組:一套7個有代表性的三角形、一張白卡紙、一套三角板。
個人:等腰和等邊三角形紙片、釘子板。
一、激發(fā)需要,揭示課題
。、三角形各部分名稱:(屏幕出示:三角形圖)同學們,這是什么圖形?哪位同學愿意給大家介紹一下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屏幕出示圖及名稱)
2、師生舉例:生活中你在哪里見過三角形?老師也收集了一些三角形狀的東西(屏幕出示圖片:三角板,紅領巾,花瓶,積木;自行車,警示牌,房屋,長江大橋;金字塔等)的確,在我們生活中會經(jīng)常用到三角形。
。场⒔沂菊n題:把這些三角形放在一起(屏幕出示更多三角形)?吹竭@么多三角形,你有什么想法?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對三角形進行整理,學習三角形的分類。
二、動手操作,合作探究
。ㄒ唬┖献魈骄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教師參與到學生的分類活動中。
。ǘ﹨R報交流
學情預設:學生分類主要有以下4種、3種或兩種,還可能有其他分類方法。
(1)按角分,分兩類。哪一組先來展示?并說明是按什么標準來分類的?分成幾類?(2和6都有直角分一類,其他5個沒有直角分一類。)老師用教具把分類展示在黑板上。
(2)按角分,分三類。有沒有也是按角分但不是分成兩類的?(2和6都有直角分一類,1和3都有鈍角分一類,4、5、7全是銳角分一類。)與剛才不同的是把1和3有鈍角的單獨分成了一類。還有沒有按角分,分得不同的?
。ǎ常┌催叿,分三類。除了按角分還有別的分類標準嗎?分成幾類呢?(2、3、4都有兩條邊相等分一類,5是三條邊相等分一類,1、6、7三條邊都不相等分一類。)老師用教具把分類展示在黑板上。(師擺三排)有沒有按邊分,分得不同的?
(4)按邊分,分兩類。兩類的:有邊相等的分一類,無邊相等的分一類;與剛才不同的是把5分到兩條邊相等一類。還有沒有按邊分,分得不同的.呢?同學們,除了按角分和按邊分還有別的標準嗎?若有,要展示判斷。
。ㄈ┏醪窖芯堪唇欠值娜切
(1)直角三角形。同學們即會定標準又會操作,將三角形按角分了類,還按邊分了類。我們先來看按角分的三角形,第一組三角形的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一個角是直角,另兩個角是銳角)(屏幕出示圖文)叫什么名字?你在哪里知道這個名字的?
。ǎ玻┾g角三角形。再看第二組三角形的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一個角是鈍角,另兩個角是銳角)(屏幕出示圖文)什么名字?
(3)銳角三角形。再看第三組三角形的角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屏幕出示圖文)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是(生:銳角三角形)。
。ㄋ模┎氯切位顒
事實上,三角形的個數(shù)遠遠不止這幾個,按角分的三角形,除了這三種,還有別的種類嗎?(學生可能回答有或沒有,也可能疑惑不回答)看來大家意見還不夠統(tǒng)一,不過沒關系,我們一起來做個猜三角形的活動后大家就明白了。
。ǎ保┎轮苯侨切
①順猜:袋子里裝著三角形,只露一個角請猜是什么角三角形?說說你的想法。有沒有不同的?(若有猜銳角或鈍角三角形的,追問:你是怎樣想的?其他同學的意見呢?讓正確的反駁。)
、诜醋C:三角形中有了一個直角,還會有第二個直角嗎?如果有兩個直角會是什么樣子呢?想象一下。(屏幕出示:兩個角是直角的演示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了兩個直角還能圍成三角形嗎?師小結:說明三角形中有了一個直角,還會有第二個直角嗎?(不會)有一個直角還會有鈍角嗎?(屏幕出示:第二個角是鈍角演示圖■)師小結:說明三角形中有了一個直角還會有鈍角嗎?(不會)也就是說三角形中有了一個直角后,另外的兩個角既不可能是直角也不可能是鈍角,另外兩個角一定是銳角。
、酆啙崳海ㄆ聊怀鍪荆河幸粋角是直角,另兩個角是銳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你能把這句話說得簡潔些嗎?(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ǎ玻┎骡g角三角形
誰來猜是什么角三角形?說說你的想法。(屏幕出示:有一個角是鈍角,另兩個角是銳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誰又能把第二句話說得簡潔些?(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
(3)露一個銳角猜三角形
還想猜嗎?(銳角三角形)有沒有不同的?(直角三角形)還有沒有不同的?(鈍角三角形)三種情況都有可能嗎?誰來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師展示:同樣大的一個銳角所在的三角形可能是銳角三角形,也可能是直角三角形,還可能是鈍角三角形。什么是銳角三角形呢?改成“有一個角是銳角”行嗎?改成“有兩個角是銳角”行嗎?為什么?必須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才是銳角三角形。
。ㄎ澹┤切沃兄辽儆袃蓚銳角
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雖然名稱不同,但都有什么角?(銳角)各有幾個銳角?(2個3個)三角形中有2個銳角或3個銳角,可以怎么說?(三角形中至少有兩個銳角)誰能解釋一下至少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芯堪催叿值娜切
(1)等腰三角形
、俑拍、通過按邊分類,我們發(fā)現(xiàn)三角形的邊還有特殊的情況。第一組的三角形的邊有什么特點?取個什么名字?板書:等腰三角形。什么是等腰三角形?(屏幕出示: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②各部分名稱。這兩條相等的邊就是腰,另一條邊是底。兩腰之間的夾角是頂角,剩下的兩個角是底角。(直角橫放)哪位同學上來給大家邊指邊介紹等腰三角形各部分名稱?師小結:不管怎樣擺放,相等的兩條邊才是腰。請標出8號三角形各部分名稱。
、垓炞C底角相等。除了兩腰相等,等腰三角形還有什么特征呢?請用8號三角形去發(fā)現(xiàn)吧!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怎樣發(fā)現(xiàn)的?(量)還有什么方法?(對折)請生邊展示完全重合邊驗證底角相等。
。ǎ玻┑冗吶切
第二組三角形的邊有什么特點?什么名字?(等邊三角形)板書:等邊三角形。什么是等邊三角形?(屏幕出示: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等邊三角形也是正三角形。除了三條邊都相等,等邊三角形還有什么特征呢?請用9號三角形去發(fā)現(xiàn)吧!怎樣發(fā)現(xiàn)的?還有什么方法?請生展示對折兩次傳遞相等的方法。
。ǎ常┑妊切魏偷冗吶切蔚年P系
什么是等腰三角形?什么是等邊三角形?等邊三角形是不是等腰三角形呢?看來意見又不統(tǒng)一雙方各派一名代表發(fā)表意見。師小結:等腰三角形的條件是兩條邊相等,等邊三角形具備兩條邊相等的條件,等邊三角形還具備三邊相等的特點,所以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三、彈性活動,落實建構
1、其實這些三角形還可以用釘子板來圍一圍,請你圍一個喜歡的三角形。
。、通過圍,你覺得哪個三角形最容易圍,哪個三角形最不容易圍?
。、猜老師喜歡哪樣的三角形,揭示等腰直角三角形:既是直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
設計的分類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角的分類,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銳角、鈍角的特征,能判斷一個角是什么角;幫助學生建立不同角的空間觀念。
2.培養(yǎng)學生實際操作和觀察比較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明確建立各種角的概念;難:區(qū)別周角與射線,平角與直線。
突破方法:通過教具的演示和學生的實際操作來建立清晰的概念。
教學用具:活動角和自制折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數(shù)。
(1)什么叫做角?說出角的各部分名稱。
。2)角的大小是由什么來決定的?
二、學習新課
我們理解并掌握了角的概念,角的大小可用量角器來度量,角有很多種,今天我們就學習角的分類。(板書:角的分類)
1.認識直角。
。1)學生動手,用準備好的長方形紙先橫著對折,再豎著對折。
提問:折出的角是什么角?量一量這個角有多少度?
從而得出:直角是90度。板書:直角90度
(2)復習題圖中哪個角是直角?根據(jù)什么?
。3)你能說出身邊有哪些角是直角嗎?(課本的角、黑板的四個角……)
2.認識平角。
。1)學生動手,把剛才折成的直角紙打開來。兩個直角組成一個新的角,這個角有什么特點?(角的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了。)
。2)請你指出這個新的角的'邊和頂點各在哪里?(頂點沒有變動,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了。)
。3)這個角是多少度?(180度,因為是兩個直角組成的。)
。4)教師指出:角的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這樣的角叫做平角。平角是180度。(板書)
。5)請你們用自己的活動角操作,旋轉一根硬紙條,使其成為直角,再旋轉成一個平角。
。6)你能說說平角與直角有什么關系嗎?(一個平角等于2個直角。)
。7)右面圖形哪個是平角?
引導學生明確:圖①是一條直線,它沒有端點,
也就不是平角;圖②是兩邊在一條直線上,而且有一個端點,所以它是平角。
3.認識銳角和鈍角。
。1)教師演示。
先出示直角,然后將角的一條邊向右移動,這時兩邊所夾的角就小于90度,可以得到60度,30度……
再將角的一條邊向左移動,這時兩邊所夾的角就大于90度,可以得到120度,150度……但一定不超過180……
2.學生操作。
利用自己的活動角,同樣把角的一條邊向左、有移動,觀察移動后角的大小。
3.通過操作,移動角的一條邊后,這些角的度數(shù)與90度角相比,你可以分成幾類?
引導學生歸納出:一類是小于90度的角;一類是大于90度又小于180度的角。
教師明確指出并板書:小于90度的角叫做銳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鈍角。
問:鈍角必須符合哪兩個條件?
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鈍角的概念。
設計的分類3
教學目的:
1。通過動手操作,會按角的特征及邊的特征給三角形進行分類。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及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會按角的特征及邊的特征給三角形進行分類。
教學難點:
會按角的特征及邊的特征給三角形進行分類,。
教學用具:
量角器、直尺。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我們認識了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按照三角形的特征對三角形進行分類。怎樣分?
二、新課:
1小組活動:
(1)出示小片子,觀察每個三角形?梢詣邮至恳涣,分工合作。根據(jù)你發(fā)現(xiàn)的特點將三角形分類。
2按角分的情況
引導學生明確:相同點是每個三角形都至少有兩個銳角;不同點是還有一個角分別是銳角、鈍角和直角。
我們可以根據(jù)它們的不同進行分類
。1)分類。
根據(jù)上邊三個三角形三個角的特點的分析,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類。
圖①,三個角都是銳角,它就叫銳角三角形。(板書)
提問:圖②、圖③只有兩個銳角,能叫銳角三角形嗎?(不能)
引導學生根據(jù)另一個角來區(qū)分。圖②還有一個角是直角,它就叫直角三角形,圖③還有一個鈍角,它就叫鈍角三角形。
請同學再概括一下,根據(jù)三角形角的特征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幾類?分別叫做什么三角形?
教師板書:
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2)三角形的關系。
我們可以用集合圖表示這種三角形之間的關系。把所有三角形看作一個整體,用一個圓圈表示。(畫圓圈)好像是一個大家庭,因為三角形分成三類,就好象是包含三個小家庭。
。ㄟ呎f邊把集合圖補充完整。)
每種三角形就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反過來說,這三種三角形正好組成了所有的三角形。
(3)三角形中至少要有兩個銳角,所以判斷三角形的類型,應看它最大的內角。……
問:還有沒有其他的分法?
3按邊分的情況:
(1) 我發(fā)現(xiàn)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還有三條邊都相等的。
(2) 師:我們把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兩條邊叫腰,另外一條邊叫底。
。3) 師:把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
。4) 分別量一量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各個角,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5) 從紅領巾、三角板、慢行標志中找一找哪里有這兩種特殊的三角形?
三鞏固練習:
1。判斷題。
。1)由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叫三角形。
。2)銳角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一定小于90°。
。3)看到三角形中一個銳角,可以斷定這是一個銳角三角形。
(4)三角形中能有兩個直角嗎?為什么?
2。87頁7題猜一猜小組同學模仿練習
。ㄋ模┳鳂I(yè)
板書設計
按角分類
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設計的分類4
教學目標:
1、掌握角的分類以及各種角的度數(shù),知道直角、平角、周角的大小關系;會用量角器畫角。
2、培養(yǎng)學生畫、折、量等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培養(yǎng)學生利用所學相關知識進行及時檢驗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角的分類以及各種角的度數(shù)。
教學難點:會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shù)的角。
教學準備:自制一個活動角,一張練習紙(已量好角的度數(shù)),量角器,三角板
教學理念:數(shù)學教育家波利亞指出:“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都是由自己去發(fā)現(xiàn)、探索、研究,因為這樣理解更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guī)律、性質和聯(lián)系!蓖瑫r,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真正的探究性學習中學會學習,不斷地發(fā)展自身的認知結構和智能結構。在整堂課上,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精神和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并設計了具有一定思維空間的操作活動,學生在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的學習活動中,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得到了提高。尊重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基礎,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積極互動的足夠空間。
教學過程:
一、 自主活動,以舊引新
每個同學桌上都有一個活動角,你能轉動其中一條邊,創(chuàng)造出大小不同的角嗎?
同桌互相說一說,你創(chuàng)造出的是什么角?
(數(shù)學教學應該是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fā),學生已經(jīng)直觀認識過銳角、直角和鈍角,學生自己轉動活動角,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展現(xiàn)舊知,同桌互相補充,為新知鋪墊。)
二、 啟發(fā)點撥,探索新知
(一)角的分類
1、(拿出練習紙,同時屏幕上展示)這上面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角,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量出了每個角的大小,你能給這些角分類嗎?
2、有困難的可以在小組里先輕聲討論一下。然后集體交流分類結果。學生回答后課件演示分類結果。
3、同學們把角分成了三類:銳角、直角、鈍角,你能利用已有的知識,來研究這三類角的度數(shù)有什么規(guī)律嗎?(小組討論)
4、學生交流,教師板書。
。▽τ阝g角的度數(shù),交流時可能會有爭議。要不要“小于180°”這個條件,可以先打個?,下面再一起來研究。)
{在讓學生獨自給角分類的過程中,由于知識容量較大,雖然大部分學生對分類已具有一定的基礎,但要求學生找到是會有困難的,教師對這一點有足夠的思想準備。所以,在組織學生理解這個知識點時,以“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為理念,利用學生的差異,放手讓學生小組爭論、互補,在相互糾偏、自我梳理中逐步理清角的類別與度數(shù)之間的`關系。}
。ǘ┱J識平角、周角
1、電腦演示:活動角的一條邊轉到與另一條邊在同一直線上,然后停下來。
提問:你認為這還是角嗎?為什么?這叫什么角?你會畫一個平角嗎?(學生畫好后,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一生的作業(yè),并說說是怎么畫的,讓其指出角的各部分。)平角的兩條邊有什么特點?(邊說邊用手勢表示。)有辦法知道平角是多少度嗎?(估計后再用量角器驗證。課件演示)平角與直角的大小有什么關系呢?(板書1平角=2直角)(學了平角以后,再回上去討論:要不要“小于180°”這個條件)
2、電腦演示:活動角的一條邊繞頂點轉了一圈后停下,兩條邊重合在一起。
提問:你認為這還是角嗎?為什么?這叫什么角?你知道周角是多少度嗎?你根據(jù)什么得出這個結論的?周角與平角的大小有什么關系?周角與直角的大小有什么關系?(板書1周角=2平角=4直角)
3、我們剛才研究了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的度數(shù),你能把這五種角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一排嗎?
。ń虒W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交往的過程。給學生營造探究的情境,以觀察和思辨為表現(xiàn)形式,并在觀察和思辨中形成有效互動,建構對特殊角的認識。)
。ㄈ┊嫿
接下來我們要來研究:根據(jù)角的度數(shù),怎樣來畫出角呢?
1、你能在紙上畫出一個60°的角嗎?
。1) 請你先想一想:60°的角是什么角?大概有多大?
(2) 學生試畫,畫好后先在小組中交流畫法,再大堂交流總結畫法。并討論檢驗的方法。(可能出現(xiàn)兩種不同的畫法:①用三角板畫,說說是怎樣畫的。②用量角器畫,著重討論它的步驟。如果沒有用量角器畫的,先進行下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用量角器來試畫,再交流。)
。3) 小結:對于一些特殊的度數(shù)可以用三角板上的角來畫,但對于一般的角我們只能用量角器來畫。
2、試一試:用量角器分別畫出40°、70°、135°
(給學生思維的空間,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精神和自主學習的能動性,讓學生真正地去探究,在小組互動中使角的畫法在大腦中越來越清晰,并留下深刻地印象,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得到了提高)
三、自主探索,鞏固達標
1、想想做做3、4
2、想想做做5
。ㄍㄟ^折紙片,使各種角的表象得以強化,通過畫角,掌握畫角的技能。并強化及時進行檢驗,培養(yǎng)學生檢驗的習慣。)
四、積極互動,掌握概念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先在小組中交流,再每組派代表匯報。
。ㄏ刃〗M交流,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在互動中對整堂課的知識點進行了梳理,使學生的大腦中零散的知識形成一個整體,形成牢固的印象。)
設計的分類5
教材分析:學生在四年級之前已經(jīng)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圖形,這些知識在學生頭腦里是零散的。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這些學過的圖形進行整理歸納,把這些圖形練習在一起,建構初步的圖形知識體系,培養(yǎng)學生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的能力。同時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與四邊形的不穩(wěn)定性,并利用生活實例,讓學生認識到三角形穩(wěn)定性和四邊形不穩(wěn)定性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能夠按照一定的標準對圖形進行分類。
教學難點:體會四邊形的不穩(wěn)定性和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
教學準備:由硬紙片做成的各種平面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立體模型。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引入新課。
展示課件,提問:我們以前已經(jīng)學過哪些圖形?
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畫出或找出相應的.圖形模型。
想一想:你能不能根據(jù)各圖形的特征進行分類呢?
教師板書課題:圖形分類
。ㄒ唬┓忠环郑鹤寣W生獨立嘗試分類,采用標號的方式進行。(也可以畫出圖形來分類)。并與同桌交流分類的方法。
匯報與交流:分小組匯報分幾類及分的理由。
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
。1)立體圖形;(2)平面圖形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線段圍成的)。
師:剛才我們分出的平面圖形還能再分類嗎?試一試。
1.平面圖形(根據(jù)是否線段圍成)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
。ㄎ暹呅巍
圓形
2.平面圖形(根據(jù)角的數(shù)量或根據(jù)邊的數(shù)量)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
三角形
3.平面圖形(根據(jù)是否有直角組成)
長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平行四邊形。
師生共同小結分類的方法。
板書設計:圖形分類
立體圖形
圖形:曲線圍成的圖形
平面圖形
線段圍成的圖形
設計的分類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2~23頁。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直觀認識銳角,直角和鈍角以及掌握了角的度量的基礎上教學的。內容包括角的分類和按給定的度數(shù)畫角。學習這些內容,對于進一步學習空間與圖形的知識以及發(fā)展空間觀念,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先教學角的分類。教科書第22頁例題先通過轉動活動角的一條邊,由小到大依次得到大小不同的角,結合出示相應的圖形,給出各類角的名稱,說明不同的角大小范圍或度數(shù),使學生認識分類的標準,掌握不同角的特征。同時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不同角的度數(shù),討論發(fā)現(xiàn)直角,平角和周角大小之間的關系。
接著教學畫指定度數(shù)的角。教科書第23頁例題讓學生按已有的經(jīng)驗和認識,畫一個60度的角,通過自己的實踐體驗畫角的方法,并和同學交流,讓后著重討論怎樣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shù)的角,初步總結出用量角器畫角的方法。并通過“試一試”讓學生用總結的方法自己畫角,進一步熟悉和掌握用量角器畫角的步驟,學會用量角器畫角。
【學情分析】
學生對于角的大小有了初步的體驗,并知道了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程度有關,且有部分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量角器,但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用量角器來測量角幾乎沒有體驗。
【教學目標】
1.了解各種角的具體分類方法以及之間的大小關系。
2.使學生會用量角器畫所指定的度數(shù)的角,會用三角尺畫一些特定度數(shù)的角。
【教學重點】
1. 掌握各種角的分類以及大小之間的關系;
2. 能按指定的度數(shù)畫角。
【教學難點】
1. 能按指定的度數(shù)畫角;
2. 會運用各種角的分類以及之間的大小關系解決一些問題。
【教具準備】
量角器;用木棍做的能轉動的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請同學們說一說量角的方法有哪幾步?量角時要注意什么?
二、教學新課
、褰虒W角的分類——直角 銳角 鈍角
1.請同學們用量角器量一量兩塊三角尺上的直角和銳角的度數(shù),然后告訴老師,你量出直角是多少度,銳角是多少度。直角是多少度?都一樣嗎?銳角是多少度?一定的嗎?
2.提問:大家覺得角的度數(shù)在什么范圍我們可以把它稱為“銳角”?什么樣的角稱為直角?(請學生先用自己的話進行總結。)
3.鈍角呢?拿出活動角,先擺出一個直角,然后把垂直的那條邊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不超過180度,這樣我們就形成了鈍角。提問學生鈍角的范圍概念。(只總結出大于90度,接下去學了平角之后補充完)
、娼虒W角的分類——平角 周角
1.拿出活動角,先擺出一個直角,然后提問學生如果把這一條邊按這樣的方向旋轉一直轉到平,(演示)這是不是一個角?這個角從哪條邊到哪條邊? (用手勢指示)包含了幾個直角?(正好兩個)是鈍角嗎?
這一條邊繞它的端點旋轉直至轉平,所成的也是一個角。這樣的角,我們把它叫做平角。(板書:平角180度)提問鈍角的概念還有誰要補充?
2.把這一條邊繼續(xù)按這樣的方向旋轉,(演示)當兩條邊重合時,這還是一個角。(用手勢指示:o)
提問:想一想,從剛才開始到旋轉成現(xiàn)在的角,這一邊繞端點旋轉了多少?
指出:這一條邊繞它的端點旋轉了一周,所成的也是一個角。這樣的角,我們把它叫做周角。說明:周角是360。(板書:周角是360)
3.依次演示出直角,銳角,鈍角,平角和周角,分別讓學生說一說各是什么角。
4.每個同學自己說一說,什么樣的.角叫做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和周角。
5. 一起總結各個角的分類。提問學生我們剛剛認識了哪幾類角?這些類別是根據(jù)角的什么來劃分的?這些角分別是多少度。
、绫容^大小關系
提問:周角和平角、直角比,它們有什么關系?為什么?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各個角。
㈣練習鞏固
完成想想做做1和2。
二、教學角的畫法
1.自學畫角的步驟。
我們已經(jīng)能根據(jù)角的度數(shù)判斷它是什么角了。如果知道一個角的度數(shù),怎樣畫出這個角呢?指定畫70度的角。請同學們回憶量角的步驟想想看,你認為如何來畫這個角?先請同學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畫出這個角,然后和同桌交流,接著師生共同交流。
2.總結出畫角的步驟。提問:畫角要分幾步?哪幾步?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
(1)先畫射線;
(2)兩個重合,對準點點;
(3)再畫射線。
3.指定畫120度的角。
交流是否有其它畫角的方法。得出可以利用三角板30度和90度兩個角。
4.提問:利用三角板還能畫出多少讀數(shù)的角?
三.練習鞏固
1.幫角分類。
2.畫出指定讀數(shù)的角。
四.總結歸納
我們今天學習了哪些內容?從中你學會了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試著借助長方形和圓形紙板,折出一些特殊的角,量一量,畫一畫。
【板書設計】
角的分類
銳角 直角鈍角 平角周角
小于90度 等于90度大于90度小于180度 等于180度 等于360度
畫角步驟:
(1)先畫射線;
(2)兩個重合,對準點點;
(3)再畫射線。
設計的分類7
一、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七冊第二單元。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理解直角、銳角、鈍角、平角和周角的概念,知道它們之間的關系,并能按一定標準分類。
2. 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依據(jù)角的度數(shù)區(qū)分各種角。
難點:平角、周角的認識及三種特殊角之間的關系。
四、教學方法:
教法:直觀演示法、自主探究法、小組合作法。
學法:實踐操作法。
五、教學具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一套。
學具:活動角、量角器、長方形紙和圓形紙各一張等。
教學資源:七巧板、量角器、課件。
教學過程:
一、 教學導入:
出示各種不同的角,誰愿意說說什么叫做角?角有大有小,可以用什么來度量?角的大小與什么無關?與什么有關呢?“生活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角。正是因為角有大有小,所以需要把角進行分類,下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角的分類。
板書課題:角分分類。
二、 教學新授:
師:“請大家拿出四張卡片,用水彩筆和尺出畫四個不同大小的角。每張卡片畫一個。比一比誰畫的又好又快!”
學生在卡片上畫角。
師:“請組長將大家畫的角收集起來,平鋪在桌面上。比一比哪一組動作最快!”
組長工作。
師:“下面我們要給這些角分分類。在分類之前,老師要說幾點要求:1.每人先要認真的觀察這些角。2.為了提高我們小組合作學習的效度,分類前組長一定要帶領大家展開充分的討論,確定分法后再分。3.分好后,每組選一名發(fā)言人,準備向大家匯報分類的情況。”
小組合作學習,給角分類。教師巡視,做好記錄。
師:“哪一組愿意匯報?”
小組匯報,匯報時請其用三角尺驗證。貼出直角。
師:“你們認為他們分的怎么樣?”
1.認識直角。
通過測量是90度的角數(shù)學上稱作直角。
從而得出:直角是90度。板書:直角90度
舉例生活中的直角。
2、認識銳角
觀察特征,小結銳角的定義,并板書。
舉銳角的例子。從而讓學生發(fā)現(xiàn)銳角有無數(shù)個。
活動角轉銳角。
3、認識鈍角
觀察特征,小結鈍角的定義,并板書。
舉鈍角的例子。從而讓學生發(fā)現(xiàn)鈍角有無數(shù)個。
活動角轉頓角。
4.認識平角。
(1)、學生動手,把活動角兩條邊放在一條直線上。這樣形成了一個新的角,你知道這叫什么角嗎?板書:平角
(2)、你指出這個新的角的邊和頂點各在哪里?(頂點沒有變動,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了。)
(3)、個角是多少度?(180度,因為是兩個直角組成的。)
教師板書:平角=180°
師:你能用你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樣的角是平角嗎?
生1:平角就象一條直線,但是有一個頂點。
生2:角的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
生3:平角的兩條邊成一條直線。
。◣煾鶕(jù)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投影出示平角的定義:。)
(4)、教師指出:角的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這樣的角叫做平角。
(5)、師:我們都知道什么樣的角是平角了,你能自己擺一個平角嗎?
。▽W生動手操作,親自體驗)
(6)、通過轉活動角,你們發(fā)現(xiàn)平角與直角之間有什么關系嗎?(一個平角等于2個直角。)
板書: 1平角=2直角
課件出示:圖① 圖②
引導學生明確:圖①是一條直線,它沒有頂點,
也就不是平角;圖②是兩邊在一條直線上,而且有一個頂點,所以它是平角。
5.認識周角。
(1)、教師演示。
剛才我們認識了一種特殊的角叫平角,現(xiàn)在我們來繼續(xù)玩旋轉角的游戲,請同學們把活動角慢慢打開,先從射線開始,然后轉成銳角,再轉成直角,再轉成鈍角,再轉成平角,此時停下來,還能繼續(xù)往下轉嗎?
讓學生看角的一條邊轉動了一周,那同學們現(xiàn)在請看看,這角的兩條邊現(xiàn)在怎么樣呢?也就是兩條邊重合了,F(xiàn)在它還是角嗎? 是角,向這樣的角,我們給它命了個名,叫周角。 誰能說說周角是怎樣形成的嗎?
(2)、師指出: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課件出示)。周角=360度。(板書)
(3)、你能說說周角、平角、直角有什么關系嗎?
引導學生明確:
1周角=2平角=4直角(板書)
(4)、 你在生活中見過周角嗎?(折扇,鐘面上一根針旋轉一周所形成的角,轉門上一扇門旋轉一周所形成的角)
課件出示:時鐘走過12個小時就是一個周角
三、課內擴展,完成習題
1、你能把學過的幾種角按照角的大小,從大到小順序排列嗎?
討論后得出:周角、平角、鈍角、直角、銳角。
2、填空
(1)80°角與( )°角能拼成一個直角.
(2)一個平角與一個鈍角的差,一定是( )角.
(3)一個直角與銳角的和,一定是( )角.
3、判斷:下面說法對不對?為什么?
(1)直角總是90°。 ( )
(2)銳角都小于90°。 ( )
(3)大于90°的角叫鈍角。 ( )
(4)鈍角都大于90°。 ( )
(5)平角是一條直線。 ( )
4.趣味數(shù)學。
鐘面上的時針與分針在什么特殊時刻形成什么類型的角?(將數(shù)學知識應用到生活生活實踐)
四、課堂總結 ,激發(fā)預習欲望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大家想不想親自動手畫畫老師指定的角?怎樣畫?請同學們回去預習新內容。
五、作業(yè):畫出不同的五類角各一個。
板書設計:
角的分類
直角=90° 銳角<90° 90°<鈍角<180°
平角=180° 周角=360°
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角的分類》教學反思
關于“角”,學生在二年級已有初步的接觸,但是大都屬于直觀的描述,現(xiàn)在是在二年級的基礎上恰當抽象出圖形的特征,系統(tǒng)學習角的概念、角的度量、角的分類和角的畫法等等。角的分類是在學生已初步認識角,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平角、周角,根據(jù)角的`度數(shù)分類,區(qū)分直角、平角、銳角、鈍角和周角。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對常見的角的分類的知識,生活中接觸很少,顯得比較抽象。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雖然有一定的發(fā)展,但依然形象具體思維為主,分析、綜合、歸納、概括能力較弱,有待進一步培養(yǎng)。而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我們的日常生活就是學習數(shù)學的大課堂,是探索問題的廣闊天地,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是數(shù)學學習的最終目的。因此,我從生活實際出發(fā),讓學生自己捕捉生活素材,然后從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fā),使他們獲得主動探究數(shù)學的快樂。
總之,關于角的分類的知識,我讓學生在主體積極參與、操作、交流、動腦、動口的探究性學習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應用概念。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煥發(fā)師生生命的活力,讓課堂更精彩。
設計的分類8
【教學內容】:
人教實驗版第七冊課本第41頁例2、例3及練習五1、2、3題。
【設計理念】:
根據(jù)小學生自身特點,本課運用謎語導入新課,引出新的知識內容。通過演示、學生動手操作,激發(fā)了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教學中讓學生動手畫、觀察、比較、討論、合作、探究,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同時,有意識的讓學生在旋轉活動角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兩個特殊角,自己提出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質疑的空間,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再次,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體驗感知,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有好多種分類方法,選擇最合理的一種。在這個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體驗成功。最后通過應用深化,知識拓展使學生自己解決問題,這樣開拓了學生視野,使學生知識結構得到拔高,增強對各種角的認識。使學生體驗成功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平角、周角。通過觀察,掌握銳角、鈍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建立不同的角的空間概念。
2、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精神及合作精神。使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認識平角和周角。
2、理解銳角、鈍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銳角、鈍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系。
【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兩把折扇、三角板、活動角、已標明度數(shù)的角若干。
【互動設計】: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導學
學生探究
設計意圖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謎語導入:有風不動無風動,不動無風動有風(打一生活用品)學生猜謎語。
2、師出示扇子:如果從數(shù)學的角度去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思考:
1、這一生活用品是什么?
2、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通過創(chuàng)設謎語情境,由扇子引出“角”,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二、探究新知
。ㄒ唬⒆灾魈骄,認識平角、周角。
1、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旋轉,就能形成不同的角。
2、在旋轉的過程中你有什么疑問?
3、師操作成平角后向學生展示。
4、師操作成周角后向學生展示。
5、演示周角的.形成過程。
。ǘ⒄n件展示,引導分類。
1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不同的角。
2、引導學生按自己的想法進行角的分類。
。ㄈ⒈容^分析,內在聯(lián)系。
、偈褂没顒咏,請同學們判斷活動角所成的角各是哪種角?
、谀阌惺裁聪胝f的嗎?根據(jù)度數(shù),按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的順序將這五類角排列順序。
1、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畫角并展示。
2、同學們用活動角代替扇子也把活動角旋轉并觀察。
3、小組合作討論:
這種情況是角嗎?為什么?它有多少度?這樣的角叫什么角?它的邊有什么特點?找一找身邊的平角。
。ǚ椒ㄍ希
4、生觀察體驗得出:
1周角=2平角
1平角=2直角
1周角=4直角
5、生合作分類。
6、交流匯報
。1)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叫銳角。
。2)、等于90度的角叫直角。
。3)、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鈍角。
7、學生思考,說出五種角的大小關系。
(周角>平角>鈍角>直角>銳角)
有意識的讓學生在旋轉活動角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兩個特殊角,自己提出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質疑的空間,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體驗感知,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有好多種分類方法,選擇最合理的一種。
深化理解,加深學生對各種角的認識。
三、應用深化
1、教師引導學生分類。
2、練一練:(多媒體出示練習題)談發(fā)現(xiàn)。
3、動手拼角(多媒體出示練習題)。
1、學生口述分類標準。
2、生分別說出是什么角。
3、生自己觀察,判斷方法。
通過應用深化,使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加深認識。體驗成功感。
四、拓展應用
多媒體出示生活中的練習“數(shù)一數(shù)”。
學生獨立完成后再交流檢查。
開拓學生視野,使學生知識結構得到拔高,增強對各種角的認識。
五、暢談
收獲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新的收獲?能和大家分享嗎?
學生交流學習所得
使學生學會收集整理知識,體會成功感。
六、鞏固練習
。ㄕn件出示)作業(yè)題
生獨立完成
七、教學反思
設計的分類9
認知目標:
1、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會查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對分類后的結果進行分析、解釋。
2、通過設計房屋的活動進行大膽想象;意識到使用材料會給人類帶來好處,也可能產(chǎn)生負面的影響。
3、能區(qū)分常見的天然材料與人造材料;能根據(jù)材料的不同對人類進行分類。
拓展性目標:
查閱資料:材料的使用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影響?
活動準備:
觀察:社會中的物品各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查閱資料:了解關于材料的知識。
活動時間:一課時
活動過程:
導入:
提出問題:誰來說一說,我們都學過了哪些材料?
講:我們學習了這么多的材料,在生活中你能給材料分類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活動一:生活中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1、學生互相交流自己帶來了哪些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材料來自于哪里?
學生講,老師適當?shù)剡M行糾正。
2、學生進行分析、討論:
自帶的物品及所用的材料是天然材料還是人造材料?
3、學生匯報分析、討論結果。
小結:同學們通過分析、對比,能區(qū)分自帶的物品什么是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
介紹材料:P58
活動二:學生進行分類活動
1、學生分組將自帶的物品合在一起。
2、學生進行簡單的分類。
3、提出分類標準:按材料的不同的物體進行分類。
。1)是否是天然材料;將由人造材料制成的物品分為另一類。
。2)是否是再生材料;將不可再生材料制成的物品分為另一類。
啟發(fā)學生還可以用你自己想的辦法分。
4、學生匯報分類結果,并說出分類的理由。
引導學生對他們的分類活動進行評價。
活動三:設計一間自己喜歡的房間
1、提出活動建議
2活動三:
1、提出活動建議
設計一間自己喜歡房子、自己喜歡的車或其他物品,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想象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設計中說出各部分應該用什么材料,為什么?
設計時,同學們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借鑒、互相提示,提倡合作。
2、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
3、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說一說:各部分用的是什么材料,說明使用本材料的理由。
教師及時給予評價。
自由活動:
教師展示利用廢舊材料制成的物品,然后讓學生利用所帶來的廢舊材料開展一些制作活動。(在課下制作)
拓展活動:
查閱資料“材料的使用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影響?”
第五單元夏天來了
單元分析:
本單元由《夏天里的動植物》和《夏季星空》兩課組成,主要讓學生通過長期的觀察活動,了解四季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知道環(huán)境對生物生長、生活習性等多方面的影響,知道夏季的代表星座,初步發(fā)現(xiàn)星空變化的規(guī)律,讓學生參與中長期科學探究活動,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過程。
本單元的兩課之間從知識上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但在觀察方法上卻具有共同之處。首先都是進行長期觀察活動的階段終結,擔負著一年來對四季動植物、星空觀察、探究活動進行整理、匯總的任務,因此如何科學地、系統(tǒng)地對獲得的數(shù)據(jù)、信息加以整理,從而獲得結論和規(guī)律就成為本單元兩節(jié)課的重點。
設計的分類10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這樣可以減少垃圾、節(jié)約資源。
2、垃圾分類、分裝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對一些有毒垃圾的處理。
3、堆肥法可以有效減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過程與方法:
1、調查當?shù)貜U品回收情況。
2、進行垃圾的分類分裝,參與回收利用的活動。
3、開展做堆肥的活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培養(yǎng)強烈的資源意識和環(huán)保意識。
2、養(yǎng)成垃圾分類、節(jié)約資源的習慣。
【教學重點】正確區(qū)分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垃圾,并學會分類、分裝的有效回收方法。
【教學難點】正確區(qū)分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材料,正確處理有毒垃圾。
【教材處理】
將教材中的調查活動安排在課前來完成,并只安排小部分同學去做,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如果學生在課上對這部分內容已經(jīng)有比較多的認識,會削減課后再去實踐調查的積極性;二是課上將課文的這部分知識內容讓孩子們身邊自己的伙伴來講,比老師的說教要生動,也更具說服力。三是社會調查這樣的實踐活動需要走出校門,在行動和安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只安排了小部分同學去做;四、這樣的活動確實很能鍛煉學生的能力,能在班級中起到很好的示范和激勵作用。)
【教學準備】
1、有回收標志的不同品種的塑料瓶,如聚醋塑料飲料瓶、高密度聚乙烯塑料醬油瓶其他可回收的不同材料的物品。
2、回收垃圾的有關圖片。
3、教師在校園一角選定安放堆肥箱的場地,并放置好空堆肥箱。
【課前活動】
1、開展一次小范圍的調查活動:布置一小隊同學(4~6人)調查附近的的廢品回收站或詢問廢品回收工作者,他們回收些什么?這些物品回收后有什么用處?
指導時應注意:要求調查組同學調查前設計好采訪的問題(除了教材中提到的兩個問題之外,還可自行設計一些感興趣的問題),并要求在采訪時做好記錄,為在班級匯報做準備,最好老師也能和調查組同學一起參與調查活動,有條件的情況下拍幾張調查現(xiàn)場的照片或攝一段采訪的錄像。這樣能確實匯報活動更生動,更具說服力。
2、指名讓三兩個學生上網(wǎng)查閱關于“有毒垃圾”的信息,并做好匯報準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 我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生活中一些看似可以廢棄了的物品進行創(chuàng)意設計后,馬上就能變廢為寶,或為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或為我們的生活增添幾分情趣,切切實實地減少了垃圾的產(chǎn)生。
更多的情況下,有一些物品我們明知道它們進行處理和再次加工后仍可再利用,卻苦于手上沒有掌握一些必要的設備和技術,不得不將他們廢棄。你們知道老師說的是哪一類物品嗎? (說明:提到“必要的設備和技術”,宗在讓孩子們逐步認識到許多事情得有科學技術的支撐才能實現(xiàn)。)
學生思考、匯報。
二、識別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談話:生活中有許多廢棄物通過回收,是完全可以重新加工利用的。比如:金屬、塑料等。生活中,你還知道有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怎樣回收利用它們呢?
學生交流、匯報
1、垃圾回收調查小組的匯報
課前,老師派一小隊同學做了一次調查活動,讓他們調查廢品回收站或詢問廢品回收工作者,他們都回收些什么?這些物品回收后有什么用處?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調查小組同學的匯報吧!
調查小隊的匯報。
師生共同評價調查活動的開展情況
(注意,調查小組匯報前一定要讓其他同學充分地思考并交流。這樣自己先動腦參與了,再學習、傾聽才會更有收效。)
2、了解回收利用垃圾的.方法及好處
示教材76頁插圖,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塑料、金屬、玻璃、金屬回收利用的方法和好處。 歸納小結:生活中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很多,包括紙、金屬、塑料、玻璃等。回收垃圾中的廢舊材料再加以利用,可以節(jié)約資源、節(jié)約能源、節(jié)約成本、減少垃圾、減少污染,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
3、家庭垃圾中可回收材料的識別
提問:在家庭垃圾中,你發(fā)現(xiàn)都包含了哪些可以被回收利用的材料呢?
學生分組討論并完成76頁的表格,結合家庭生活經(jīng)驗,進一步識別哪些材料屬可回收垃圾。 各組派代表交流。(注意提醒學生相同的答案不要重復,學生匯報時,老師應板書關鍵詞,使學生對可回收材料有較清晰的總體印象。)
三、垃圾的分類和分裝
1、垃圾有效回收的探討
提問:
(1)平時,我們家庭垃圾中的一些可回收材料是否都得到了有效的回收和再加工利用呢?為什么?
。2)你認為垃圾應該處理才便于有效回收?
學生思考、討論,匯報
歸納:垃圾的回收利用,需要把其中可利用的材料區(qū)分和集中起來。要有效地回收,必須改變垃圾混裝的舊習慣,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和分裝。
2、垃圾的分類
提問:你們家的垃圾分裝了嗎?有沒有存放廢紙、玻璃、金屬和塑料的地方?
大家認為可以把垃圾大致分為幾類來分裝?每一類包含的是哪些垃圾?
學生思考匯報。
出示垃圾分類表格(見教材77頁),向學生做簡單介紹,使之進一步明確科學處理垃圾過程中的垃圾分類方法。
談話:垃圾分類、分裝還便
于對有毒垃圾的處理。大家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有毒垃圾嗎? 學生匯報
3、資料查閱組同學匯報:有毒垃圾的相關信息
補充、歸納: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部分醫(yī)療垃圾及目前市場上大多數(shù)的充值卡(手機卡、上網(wǎng)卡、電話卡等)等都是有毒垃圾,處理不當將會直接危害到人體健康。
四、做一個堆肥箱
談話:說到家庭垃圾,有心的同學一定注意到了家庭垃圾中約有1/3是食物廢料,大家知道嗎?它們利用得好,可是寶貝噢!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做一個利用食物廢料等垃圾做成的寶貝——堆肥箱(板書:堆肥箱) 請同學們打開書78頁,自學堆肥箱的制作方法。
帶學生到生物園建堆肥箱
總結:垃圾分類、分裝并不難!只要我們人人參與,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一定會變得更加清潔和美麗。
布置作業(yè):
利用身邊的簡易材料為班級、學校或社區(qū)設計分類垃圾箱,要求制作適當圖片貼在回收箱上。下節(jié)課我們將進行小組作品的評比,并落實回收箱放的地方,誰去管理,怎么管理及回收后怎么辦。
板書設計: 4、 分類和回收利用
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塑料、玻璃、金屬、橡膠……
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
垃圾
廚余垃圾
有毒垃圾
垃圾分類、分裝,有效回收利用。
做一個堆肥箱
設計的分類11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第84~85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根據(jù)角的度數(shù)區(qū)分直角、銳角、鈍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關系,會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shù)的角。
2. 通過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的學習活動,讓學生經(jīng)歷平角和周角的形成過程,并根據(jù)角的度數(shù)加以區(qū)分,初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能力。
3. 使學生能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并獲得成功的體驗,形成各類不同的角的表象,發(fā)展空間觀念,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會根據(jù)角的度數(shù)區(qū)分直角、銳角、鈍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關系,會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shù)的角。
教學難點:使學生會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shù)的角。
教學準備:鉛筆、量角器、活動角、學習單、課件。
教學方法:講授法和演示法相結合
課前要求:同學們真有精神,本節(jié)課老師有幾點要求:
1.學具平整地擺在桌面上。
2.積極思考,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認真傾聽。相信同學們一定能超越自我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揭示課題。
談話:我們二年級時已經(jīng)從直觀上認識過銳角、直角和鈍角,那么角到底有多少種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角的分類。(板貼:角的分類) 除此之外,還要利用量角的經(jīng)驗,畫已知度數(shù)的角。(板:和畫角)
設計意圖:通過已認識的角來勾起孩子們的回憶,從而直接揭示課題,為認識其他角做好鋪墊。
二、探究新知
(一) 教學角的分類。
(1) 認識直角。
師:(指直角)同學們,這是什么角?
生:直角
師:我們把像這樣的角稱為直角。(板書:直角和圖)
師:那你知道直角是多少度嗎?
生:(90°)
師:我們來量一量(師演示量角)
通過測量得出:直角等于90°。(圖上板書“90°”)
設計意圖:通過已認識的直角來教學直角的度數(shù),讓學生有量一量的沖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2) 認識平角。
師:請同學們輕輕拿起活動角,像老師這樣,(師生同時操作)轉動角的其中一條邊(90度時問:這是什么角?),直到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為止(問:現(xiàn)在還是角嗎?)。這樣形成的也是角,這是角的頂點,這是角的兩條邊(師指頂點和邊,用筆圈)(擦出)。
追問:這個角有什么特點?(生:兩邊在一條直線上)
說明:像這樣的'角叫平角。(板:圖和平角)
師:它包含了幾個直角?(生說師用兩塊三角板比一比 )
生: 2個直角(板:1平角=2直角)
師:是多少度?我們來量一量。
師量角(量角器演示操作),果然是180°(板 “180°”)
設計意圖: 直觀演示,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平角的理解,通過找平角的頂點和兩條邊,有利于學生區(qū)分平角和直線的不同
。3) 認識銳角和鈍角。
師:我們通過直角認識了平角,我們還能通過直角學習銳角和鈍角。拿起活動角,做幾個銳角和鈍角,比一比,然后在小組內交流并思考:
。1)什么樣的角是銳角,它和直角有什么關系?
(2)什么樣的角是鈍角,它和直角、平角有什么關系?
師巡視指導,小組匯報結果。
某某來說說你們小組是怎么做的?(生匯報時用活動角演示從0度到90度,再到180度的過程)。
。◣熯m時板書:銳角和圖,鈍角和圖,及小于符號)
設計意圖:學生已從直觀上認識過銳角和鈍角,因此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大膽放手讓學生小組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4) 認識周角。
師:(出示平角)我們繼續(xù)旋轉平角的這條邊,直到與它的另一條邊完全重合(師生同時操作活動角)。這樣形成的也是角。
師:你來指它的頂點和兩條邊。 (用筆圈)
師:這樣的角有什么特點?(生:兩邊完全重合)
說明:像這樣的角叫周角。(圖,標上角的符號,板:周角)
師:它包含了幾個平角,是多少度?(板書:等于360° 1周角=2平角)
師:周角和直角又有什么關系呢?(生說:一周角=4直角)(板書)
師:生活中,你見過周角嗎?請看(數(shù)學畫板展示圓形扇子)
設計意圖:通過已認識的平角演示,加深學生對周角形成過程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二) 教學角的畫法。
師: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這么多角,如果給你一個角的度數(shù),你能畫出這個角嗎?
1.我們先來看看微課(播放微課,生看)
2.你學會了嗎?想試試嗎?那我們就來試著畫一個50°的角。
出示要求:
。1)獨立畫角,畫好后同桌交換并用量角器量一量
(2)小組交流,說說你是怎樣畫的。
教師巡視指導。
3.誰愿意為大家展示自己的畫法?其他同學認真聽,并給出自己的意見。
4.小結畫角方法。
回顧剛才畫角的過程,我們第一步做什么?
①畫一條射線。為了便于記憶,我們歸納為:一畫線(板貼)
接著?
、诎蚜拷瞧鞯闹行暮蜕渚端點重合,0刻度線和射線重合。
③從0度起找到要畫的度數(shù),點一點。
④從射線的端點起,通過剛畫的點再畫一條射線。
、輼松辖堑姆柡投葦(shù)。
畫好后還要記得檢查哦!你打算用什么辦法檢查?(量一量)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觀看微課,再放手讓學生動手動腦,培養(yǎng)學生歸納總結的學習能力。
三.鞏固新知。
1.用剛學的方法再畫出一個130°的角。(拍照上傳)
2.游戲活動(一組即可)(查看答案并分析)
同學們學的很認真,想玩?zhèn)游戲嗎?我們請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來pk看題目要求,準備—開始
設計意圖:練習的設計既是對已學知識的鞏固,也是對新知識的提高和加深記憶的過程。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用思維導圖、遮罩、超鏈接)
五、板書設計:
角的分類和畫角
銳角 < 直角 < 鈍角 < 平角 < 周角
1個平角=2個直角。
1個周角=2個平角=4個直角。
畫角的方法:
一畫線
二重合
三找點
四連線
五標數(shù)
六、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我大膽組織教材,層次分明,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始終圍繞著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課中,我利用希沃白板制作形象生動的活動角,學生利用手中的活動角參與整個課堂活動,使學生進入有序思維,利用已有的認知探究新知識。接著又通過微課示范畫角,放手讓學生試著畫角,歸納總結出畫角的方法,整個教學過程注重學生參與,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作用。遺憾的是認識平角時沒有用好蒙層功能,認識周角時沒有展示數(shù)學畫板播放圓扇子,在畫角時沒有更多地關注到全體學生,應引導學生互相檢查?傮w來說,這時一次成功的課,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提升自己。
設計的分類12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分類的過程,能按給定的標準或自己選定的標準進行分類,體會分類標準的多樣性。
3、運用分類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相關的實際問題。
4、初步養(yǎng)成有條理地整理物品的習慣,體會分類在生活中的必要性。
教學重點
1、能按給定的標準或自己選定的標準進行分類,體會分類標準的.多樣性。
2、運用分類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流程
一、基本練習
出示一組圖片(課件演示),說一說都可以按照哪些標準分類。
二、應用練習
1、給公園中的人分類。(第32頁第7題)
引導:生活中到處都有數(shù)學,現(xiàn)在就讓我們用學到的本領來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這是公園中的一個場景,請大家把他們分分類。
同桌互相說一種分法,然后交流。
2、給自己小組中的小朋友分類。
引導:剛才大家想到了許多分類的方法,通過交流我們也聽到了別的同學的想法,F(xiàn)在就請大家用學到的方法來給小組里的同學分類,你能有幾種分法?
a、小組活動。(放背景音樂)
b、集體反饋交流。
c、優(yōu)勝組介紹所有的分法。
三、總結:上節(jié)課我們學了用一種方法分類,今天我們進一步學習了按不同標準分類。分類時的關鍵是找到不同的地方。
板書設計:
設計的分類13
活動目標:
1.知道垃圾與生活的關系及回收垃圾的作用。
2.嘗試給垃圾分類。
3.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分類投放垃圾,提高分析、分類、比較的能力,萌發(fā)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知道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能。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
已做過垃圾填埋和廢電池養(yǎng)花實驗
物質準備
做紙漿工具、實物垃圾和三個垃圾桶、錄像機、紙和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提問:什么是垃圾?環(huán)衛(wèi)工人為什么要每天清掃垃圾呢?今天我們撿來的垃圾該怎樣處理呢?為什么?
二、了解不同垃圾的腐化及再利用。
1.認識有機垃圾①提問:菜葉等垃圾腐爛后會有什么用? (學習詞:有機垃圾)還有哪些也是有機垃圾?
、诳翠浵褚,回憶菜葉的變化,了解菜葉等垃圾在土中會腐爛,這些垃圾可以慢慢變成肥料,讓其他植物長得更好。
2.認識有害、有毒垃圾①看錄像二,觀察塑料袋的變化,并與菜葉的變化進行比較,得出結論:塑料袋不會腐爛,只會越積越多污染環(huán)境,造成白色污染,動物不小心吃了會有危險,我們把這些垃圾叫有害垃圾,所以要盡量不用或少用這些東西,保護環(huán)境。
、谔釂枺何覀冃∨笥讯贾肋有一種垃圾有毒,是什么?誰來說說廢電池對我們的危害?
、劭翠浵袢私鈴U電池的毒害,知道電池要作特別處理。
、芴釂枺哼有哪些也是有毒有害垃圾?
3.幼兒觀察教師做紙漿實驗,認識可回收垃圾。
提問:老師是怎么做的?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得出結論:紙可以化成紙漿再造新的紙,紙是可以再回收利用的。 (學習詞:可回收垃圾)提問:可回收垃圾還有哪些?
三、垃圾分類
1.讓幼兒觀看有關垃圾分類回收過程的錄像片斷,然后說說垃圾車把垃圾送到哪里去了,垃圾回收后可以制成哪些新產(chǎn)品。
2.認識“回收利用”標志。
、俪鍪尽盎厥绽谩钡臉酥,讓幼兒根據(jù)圖意猜測該標志的含義,并說說在哪些地方看到過這一標志。
、谥v解“回收利用”標志含義,請幼兒說說: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為什么?(紙、玻璃瓶、易拉罐、礦泉水瓶等經(jīng)過加工處理,可以制造出新的產(chǎn)品。)
、蹎l(fā)幼兒設計“不能回收利用”的標志圖,并說說: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為什么?應該怎樣處理這些垃圾?(焚燒或深埋。)
、軐⒑诎迳系拇判岳鴪D片按可以回收利用與不可以回收利用分成兩類,教師檢查幼兒分類情況。
、萁處熜〗Y:如果我們能回收利用這些物品,就能凈化環(huán)境,保護資源。
3.請幼兒將垃圾分類放入三個桶內。
將可能回收利用的垃圾作進一步分類(1)組織幼兒討論:怎樣才能讓工人叔叔更好、更方便地處理這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
(2)出示貼有標志的5只垃圾分類裝桶,請個別幼兒將垃圾按標志分類。
(3)組織幼兒戴上手套清理幼兒園的垃圾,并進行分類
4.學習制作垃圾標記及分類垃圾桶。
。1)出示垃圾桶,提出制作標記來區(qū)分垃圾桶。
教師:“老師的垃圾桶都一樣怎么辦呢?我們該做什么樣的標記呢?”
。2)幼兒分組進行設計垃圾桶標記,在白紙卡片上畫標記。
。3)展示各組幼兒設計的標記,請幼兒介紹為什么要這樣設計標記。
。4)教師給每組幼兒提供垃圾桶,請幼兒粘貼標記。
。5)教師和幼兒共同觀察彼此的標記并說說其含義。
5.活動延伸:
請幼兒去查找一些不能確認分類的垃圾資料。將垃圾分類桶放置活動室一角,幫助幼兒繼續(xù)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分類處理垃圾。
設計的分類14
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及發(fā)展水平,本次活動的立意旨在要求孩子從自身做起,從日常生活點滴小事做起,并在潛移默化中領悟到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進而將環(huán)保意識提升為一種生活習慣,特制定以下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認識其危害,并能區(qū)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2.養(yǎng)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建立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3.引導幼兒愿意為維護環(huán)境衛(wèi)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準備
1.電腦課件(錄像內容:美麗干凈的辦公樓。又臟有亂的小區(qū))
2.布置干凈的白色玩具區(qū)域和臟亂的蘭色玩具區(qū)域。
3.事先準備收集一些廢舊品材料。(各類實物垃圾,如舊報紙、果皮、廢紙盒、礦泉水瓶、清潔精瓶、衣拉罐、廢電池等。)
4.準備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各一個。
活動過程實錄
一、了解垃圾的來源
播放錄像(錄像內容:美麗干凈的辦公樓。又臟有亂的小區(qū))提問討論。
小朋友們跟老師一起觀看錄像,老師提問一下:
1、小朋友都看到什么了?你們喜歡是哪個地方?為什么?
2、說說你知道的垃圾有哪些?
3、如果到處都是垃圾,我們的'環(huán)境會變成什么樣?
4、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呢?垃圾應該怎樣處理呢?
二、幼兒參與評選“玩具區(qū)域”
小朋友們跟老師一起參觀玩具區(qū)域,好好觀察,看看哪個小朋友觀察的好?
1.教師帶幼兒參觀玩具區(qū)域,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環(huán)境,啟發(fā)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你喜歡哪個區(qū)域?為什么喜歡這個區(qū)域?
2.請幼兒思考后,用貼笑臉紅蘋果的形式評選出“干凈區(qū)域”。
3.引導幼兒互相討論:為什么你們不選蘭色玩具區(qū)域?如果你住在那里會有什么感覺?為什么?
4.教師小結:蘭色區(qū)域滿地垃圾,又臟又臭,大家都不喜歡。而白色區(qū)域整潔有序,受人歡迎。激發(fā)幼兒收拾垃圾的欲望。
5.教師介紹垃圾箱,讓幼兒整理垃圾,放入垃圾箱。教師觀察幼兒分類情況,在操作中引導幫助幼兒正確的分類。
6.給幼兒說明什么叫可回收、不可回收的物品。
可回收的垃圾有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布料等等
不可回收的垃圾有煙頭、果皮、菜葉、雞毛、煤渣、建筑垃圾、油漆顏料、食品殘留物等等。
三.游戲:看誰做得越快越正確。
教師說出某一垃圾的名稱,如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幼兒就做形似“0”的動作;如果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做形似“X”的動作。
四、將可能回收利用的垃圾做進一步分類
1.組織幼兒戴上手套清理蘭色區(qū)域的垃圾,并進行分類。
2.引導幼兒欣賞變得干凈美麗的“玩具區(qū)域”,并告訴幼兒垃圾一定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活動延伸:
1.將垃圾分裝桶放在活動室的一角,督促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分類處理垃圾。
2.向家長宣傳“垃圾分類”的意義,并付諸實踐。
1、幼兒在活動中能夠始終以飽滿的熱情積極主動地投入探索之中,能夠注意力集中地傾聽老師及其他幼兒的講解和回答;并能積極的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2、絕大多數(shù)幼兒通過探索活動了解了回收和不可回收的物品,培養(yǎng)了幼兒認真觀察、歸納概括的能力;活動延伸將教育從課內拓展到課外,也要求一定的家園配合,激發(fā)幼兒初步的了解。
幼兒參與積極,本班幼兒的水平和個別差異應該有更深的了解。利用幼兒熟悉的玩具區(qū)域引導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活動過程中有效的調動和保持幼兒探索的積極性、主動性;在活動中能適度的給幼兒以幫助并針對幼兒的個別差異進行指導。
設計的分類15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分類法咋日常生活中應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2.從物質的組成、性質對物質進行分類,為研究物質的通性建立框架,將知識系統(tǒng)化。
3.掌握“交叉分類法”、“樹狀分類法”。
二、過程與方法:
1.多角度、多標準對化學知識進行分類,體驗分類的重要性。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驗分類在化學、各科學習上的重要性。將“分類思想”灌輸于腦中,能夠在后面學習中進行實際應用,培養(yǎng)及時分類總結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常見化學物質及其反應的分類方法
【教學難點】幫助學生將常見兩種分類法靈活運用到化學學習過程中
【教學設計】
老師:今天上班,我也綠色出行了,大家知道的,現(xiàn)在的共享單車層出不窮,大家是不是注意到,商家將每輛自行車的車身顏色,都有著各自的特色,那大家在進行用車之前,要開鎖,是如何實現(xiàn)的呢?是不是有各種車牌號?商家就是根據(jù)這個來進行分類的,這樣做便于管理!我呢有一個想法,有一天這個共享單車能夠在全國流通,每走到哪都有它懂得存在,這樣有一天呢,我就可以騎著它去西藏,完成我的西藏騎行夢想。這樣在路上沒有害怕它被盜的心理,同時也不擔心車壞了,說到西藏那,我們要先了解一下西藏的人文,地域,風俗等,那我們就在圖書館里找資料,大家去圖書館是怎樣查閱資料的呢?
學生:自由討論半分鐘,然后簡短回答。
老師:如果沒有去過圖書館呢?大家有時間可以去試一試找到自己想看的書,看能不能找到!
從這些共享單車,圖書館書籍的分類,我們可以看到,他們都是按照一定的相似程度進行分類在一起,然后逐漸分在具體的事物,那么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也有這樣相似的例子呢,,請從其他方面收集一些應用分類法的例子,討論對他們進行分類的'目的和意義?
學生:分組討論兩分鐘,然后簡短回答。
老師:做出評語,并在舉幾個例子,如超市,汽車車牌號,
老師:舉了這么多的例子,那什么叫做分類呢?
【板書】物質的分類定義:即是把大量事物按照事先設定的“標準”進行分類,是人們最熟悉、也是最方便的一種工作方法。
接下來我們將要學習分類的兩種方法:交叉分類法和樹狀分類法。
【板書】交叉分類法
請大家對下面的物質進行對應的分類連線:
Na2CO3鈉鹽
Na2SO4鉀鹽
K2SO4硫酸鹽
K2CO4碳酸鹽
老師:我們大家一起來看Na2CO3這個物質,它既屬于鈉鹽又屬于碳酸鹽,對不對?像這樣,物質所屬類別之間存在部分交叉。
【板書】:交叉分類法特點:物質所屬類別之間存在部分交叉。
老師:請分類以下初中所學的物質類別概念:物質,純凈物,混合物,單質,化合物,氧化物,酸,堿,鹽。
老師:根據(jù)分析我們得到如圖一:
我們把這種對同類物質進行分類的方法叫樹狀分類法。
【板書】樹狀分類法
作業(yè)布置
1、請在下列方框中填上具體的化學物質如圖二;
2、每個人在圖書館借一本自己喜歡的書。
【設計的分類】相關文章:
設計的分類07-31
設計的分類08-12
【優(yōu)秀】設計的分類08-12
設計的分類(必備)08-12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11-05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11-04
垃圾的分類教學設計11-04
角的分類教學設計06-09
室內設計的分類12-30
小學垃圾分類教學設計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