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必備)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xiàn)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1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到清明節(jié),空氣里總是彌漫著憂傷的氣息,人們懷著悲痛沉重的心,情掃墓,以表達我們對逝去親人的懷念。然而,在我的家鄉(xiāng)可不是這樣的,清明節(jié)這天,我們會非常開心,穿得非常講究,因為我們要讓死去的親人放心,我們想讓他們知道我們過得很好,讓他們安息。
清明節(jié)前一天,我剛回到家,妹妹就拉著我去挖紅雞蛋根。這紅雞蛋根是一種植物,葉和莖都是綠色的,莖上有一些小刺,但不會傷害到手指。我們主要吃的.是根,根有粗的,也有細的,細的還嫩,粗的就表示這雞蛋根有些年齡了,因為根長在地下,挖出來時有許多泥土。要把雞蛋根上的泥土洗干凈之后,才用錘子鑿,直到有紅色的汁兒冒出來,然后把鑿好的根放到盆里熬,大約30分鐘后,把雞蛋放到里去煮,煮出來的當然就是紅通通的雞蛋啦。之后,我們又去摘了染飯花,這染飯更不得了,它可以把飯染成黃色,而且染出來的飯里還有淡淡的花香,吃起來又香又糯,這可是我的最愛喲!
第二天,我們把煮好的紅雞蛋和染好的飯,還有洗好的菜和肉拿到墓地去,掛完紙以后我們開始掃墓,除雜草,掃灰塵……接下來就是在墳邊做飯吃,因為墳旁邊大多有柴火,我們就用磚塊搭灶,全家人一起在墳邊忙活。做完要先把飯放在墓前,燒點“錢紙”,用以供奉死去的親人,然后我們才可以吃飯。
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戴“柳帽”,墳邊種得有柳樹,人們說柳樹是寶,可以驅(qū)邪避魔,所以便有了這樣一句話:“清明不戴柳,死后變黃狗”。至于柳,頭發(fā)長的姑娘把直柳中間的莖抽掉,然后就這樣綁在頭發(fā)上。這天,如果你來到我的家鄉(xiāng),便可以到處都看得到柳,如果坐車,車上的中國結(jié)一定換成了柳;如果走路,路邊的招牌上一定有柳。
看!這就是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2
在濃濃的思念中,迎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伴隨著和煦的陽光,我們一家人乘車回到家鄉(xiāng)――安徽長豐去掃墓。真沒想到已有四家人趕到了爺爺家。
從外地趕往爺爺家的人越來越多,每當此時爺爺總會滔滔不絕說起他的父親,他的哥哥,以及他爺爺們的.一些事。爺爺?shù)母赣H在兄弟中最小,他善良,大度。五十年代,國家興修水利,爺爺?shù)母赣H在修建水庫中,整天拼命干活,由于缺糧,飯也吃不飽,最終死在施工現(xiàn)場,那時他還不到50歲呢。每當爺爺說起,聲音總會哽咽,眼圈不由得就紅了。接下來爺爺就會說起他的哥哥,爺爺說他的哥哥是個難得好人,為人和善厚道,個子不高,慈眉善目,整天笑瞇瞇的。一說到他的哥哥,大家就七嘴八舌,紛紛說個不停,只見媽媽說:“大伯伯真好,那時我在合肥上學,就住在他家,他不僅給我做好吃的,還時時牽掛我的安全,只要放學晚回家,他就在馬路旁焦急地等待著------”媽媽說著眼圈就紅了,看來這位爺爺真是德高望重,永遠活在親人們的心里。
等人到齊后,我們家族老老少少一行三十多人在爺爺?shù)膸ьI(lǐng)下來到墳場,墳場煙霧裊裊,有的墳上已披上了紅紅的“新衣”——那是一串串炮竹爆炸后所留下的碎紙片!蔽覀儊淼阶鎵炁,大家就忙碌起來,小孩女士們折草紙,其他人往墳上推土,爺爺選一塊堅硬的草地,用鐵鍬挖出一個圓圓的如同大碗狀的土塊,據(jù)說這叫墳帽。聽說一個墳里葬了幾個過世的人,就戴幾頂這樣的帽子。做完了這些,就開始燒紙放炮,頓時墳的上空紙灰飛舞,我出神地看著,我似乎看到了那位慈祥的爺爺正沖我笑呢,我雖然沒有見過他,可對他一點兒也不陌生。我想做一個善良對人有幫助的人,活著時受人歡迎,令人尊敬,死后同樣也讓人懷念。因此我決心向這位爺爺學習!最后我們所有的人都得跪下磕頭三次,我想我的祖輩們活在那個年代,吃不飽穿不暖,有的甚至被餓死,和他們比,如今的我,如同活在天堂一般,我是多么幸福啊!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好好做人!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真令人難忘,我愛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3
家鄉(xiāng)清明節(jié)的主旋律就是掛青。掛青的內(nèi)容有打紙錢,做掛青糍粑,上墳山祭祀,吃掛青酒。
打紙錢
紙錢是掛青的主要祭祀品,在墳頭紙錢燒得越多,老祖先們就越有錢用,也表示子孫們越孝敬。所以有的人家在準備掛清的前幾天就開始打紙錢了。打紙錢也很有講究的:紙一定要是土紙,折疊后再用錢銼打空,每一張的錢挫印只能是單數(shù),打紙錢一定要男丁動手,因此我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紙錢,這一件事做好了,其他事才好按順序做起來。
做糍粑
清明節(jié)做的糍粑主要用作掛青,所以也叫做掛青糍粑。做糍粑就是女人的活兒了。做糍粑的主要用料是糯米和結(jié)米,如果要做成黑糍粑,還得加上野菜水牛花。所有原料都要磨成粉狀,用水攪拌均勻后,揉成團,再包上白沙糖或肉團,在火上蒸上一個小時就可以食用了,但剛出鍋的.糍粑不能吃的,要祭祀完以后才能食用,否則是對祖宗的不敬。
上墳山祭祀
家鄉(xiāng)的掛青有著嚴格的風俗禮儀的,選取時間有規(guī)定,則二月清明掛后,三月清明掛前。掛青的人員通常是家庭的男丁,嫁出的女兒不允許去掛青的現(xiàn)場的。來到祖先的墓地后,先擺供品如燎熟的豬肉,農(nóng)家米酒,農(nóng)家茶,新鮮糖果,再裝好紅燭,點好香火,接著大哥跪于墳前,手執(zhí)錢紙,邊向祖先告慰邊焚燒錢紙,殷請祖先對后人加以庇佑,告慰完成后,便是安排鳴炮,頓時炮聲響徹云霄,驚動山谷。最后,眾人修整祖墳、清除雜草、樹枝、掘取較好的草皮覆蓋于祖墳之上,完成后大家便一起品嘗祭品,由年長者講些先人事跡,激勵一番后人,就一同下山。
吃掛青酒
男丁們掛青回來后,女眷們早就把各種佳肴準備好了。有雞肉、鴨肉、鵝肉、都有是家養(yǎng)的土雞、土鴨,還有自己捉的泥鰍,時令小菜,這時誰有炒菜的好手藝都可以露一手,我也不推遲,下廚炒了鴨肉和鵝肉,這時整個堂屋飄蕩著菜香味,逗得大家垂涎欲滴。這時,二哥也不示弱,爭著要炒泥鰍,我也樂呵呵地退出的廚房,因為嗆人廚房實在讓人受不了,再呆下去滿桌的好飯菜就無法吃下去了。
觥籌交錯中還是二哥炒的泥鰍最受歡迎了,沒有誰提到我炒的雞和鴨,我有一點失落,但我想今后會練好功夫,把菜炒得更好。飯后一家人一起談家常,說心事,其樂融融。
家鄉(xiāng)的清明令人難忘。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4
“清明時節(jié)雨紛繁,路下行人欲斷魂……”工夫過得飛快,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有到了。清明節(jié)又稱踏青節(jié),在這一天,人們要帶酒食果品,紙錢到墓地去吊唁已逝的親人。
往年清明這一天,天氣特別好,可不像詩句上說的那樣。那天我起了個大早,由于我們一家人要一同去掃太爺爺?shù)膲。剛出門時,覺得心境特別好,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像剛出籠的小鳥,由于這是 我第一次上山掃墓?蓮拇笕说谋砬樯峡,可沒我這么快樂,也許是去掃墓的緣由吧。
在山腳下,我覺得和別的上沒什么兩樣,可到了半山腰可就不一樣了。那里雜草叢生,雜草高出了我一個頭。走著走著,我們離開了太爺爺?shù)膲災(zāi)骨埃趬災(zāi)沟乃闹芩奶幨且恍渲碗s草,它們仿 佛懂得掃墓人的心境似的沒有活力。
我們先把墳?zāi)沟?四周的草除一除,接著在墳?zāi)股嫌眯┬∧鄩K壓上黃紙,擺上供品,點上香,我們輪番給太爺爺磕頭。爺爺在墳前念念有詞,報告著這一年來家里的大事,還請?zhí)珷敔敱S尤掖笮∑?安。我想:在此長眠的太爺爺一定聽到了我們的話的,他一定感到欣喜,一定會保佑我們的……
最初,我們在墳?zāi)骨暗目盏厣习鸭堝X燒了,等燒完了還用帶來的水滅了火星。由于太爺爺墳前有一座涼亭,我們就坐在涼亭里吃東西。爺爺還把吃完的蛋殼撒在墳?zāi)股希耀C奇地問:“爺爺,為什 么要這樣呢?”爺爺說:“表示祖先和我們在一同!”死人明明就在這嘛,怎樣會和我們在一同呢?也許他活在爺爺?shù)男闹邪桑∥宜贫嵌攸c搖頭……最初爸爸再反省了一遍,我們就下山了。
在下山的路上,大家有說有笑,心境十分輕松;貋頃r我想:原來清明節(jié)是表示對祖先的思念日,也是家庭聚會,也是踏青賞春的好時機。
往年的清明節(jié)我過得特別有意義,明年我一定再來掃墓。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5
湖水清澈見底,河里有幾條小金魚歡快的游來游去,旁邊的柳樹舒展著它纖細的腰肢,金黃色的麥田一望無際,勤勞的村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過著充實,快樂的日子。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福建省土垵村。
我從小跟著父母在其他地方生活,只去過五六次的家鄉(xiāng)卻在我的記憶中無法抹去,它迷人的風景,不一樣的人情都深深吸引著我,雖然它只是偏遠地方的一個小山村,雖然它比不上城市的繁華,可在我心中,它是世外桃源,是唯一的凈土。
4月5日是我們中國一年一度的節(jié)日―清明節(jié)。每當這一天,人們都會到商店里買冥幣,紙衣服,并且在家里準備好美味佳肴,一同結(jié)伴到死去的親人墳前祭奠,這是中國自古以來不變的習俗,菊花是象征美好,純潔的定義,人們除了要把自己的祝福帶給死去的親人以外,還要準備一束菊花,放在墳前,以慰親人的在天之靈。
我的家鄉(xiāng)是一個非常迷信的地方,這里的人們認為只要多向神靈祈禱,就可以過上好日子,所以每當有什么隆重的節(jié)日,村民們都會到寺廟燒香,并且捐贈香油錢,清明節(jié)這天也不例外。一大早,主人們就在家里準備食物,等到快中午了,就去買祭奠需要的物品,然后到親人墳前去慰問,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下午時,村民們要在自家門前放鞭炮,你可能會奇怪,放鞭炮不是表示慶祝的意思嗎,在清明節(jié)這天放鞭炮是對親人的大不敬呀,可是他們卻不這樣認為,那里的村民們都相信自己的親人在天堂過的很好,應(yīng)該為他們慶祝,這也是樂觀心態(tài)的`一種表現(xiàn),除此之外,人們放完鞭炮以后,還要到附近的寺廟燒香,在神的面前祈求已死去的親人保佑下一代永遠幸福,快樂…
大詩人李白曾經(jīng)作過這樣一首詩:清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我的家鄉(xiāng)盡管在別人眼里毫不起眼,甚至習俗也落后于其他地方,但是在我眼里,家鄉(xiāng)是最美的,它的習俗也是最特別的,清明節(jié)是一個對死去的親人盡孝的節(jié)日,雖然土垵村這個小村莊的習俗并不那么吸引人,可是它要表達的孝道卻絕不打折扣。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6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我坐在書桌前,搖頭晃腦地背著唐朝詩人杜牧寫的《清明》,腦海里仿佛出現(xiàn)了這樣的畫面:清明節(jié)那天,本是花紅柳綠、春光明媚的時候,卻細雨綿綿下個不停。有一個人冒著雨正在孤身趕路。他看到路上有許多行人面帶悲傷結(jié)伴去墳地祭拜逝去的親人……“天然,早點休息,明天我們要去給爺爺掃墓!迸叮懒!我翻開日歷,今天是4月4日,明天就是清明節(jié)了。對了,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是什么樣的?我的心里充滿了好奇。
第二天,我早早起床,今天,我要好好觀察觀察,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和詩人筆下的清明節(jié)一樣嗎?坐了好一會兒的車,總算到了山腳下。望望天空,陽光明媚,晴朗著呢。開始登山路了,路上來來往往的全是人,使原本就比較窄的小路顯得更擠了。我和媽媽微微側(cè)過身,從一群人的身邊小心翼翼地走過。再看看路上的大人們,雖沒有“欲斷魂”,但個個也面色沉重,就像他們肩上那沉甸甸的擔子。大人們沉默不語,在一旁的孩子們倒是一路開著玩笑,讓這個令人悲痛的.節(jié)日有了一絲生氣。
到了爺爺墳前,聽不見了路上的笑鬧聲,但我已經(jīng)累得氣喘吁吁了。媽媽擺好了餅啊,魚啊,魚丸等十盤菜,還在前面放上一大盆香噴噴的米飯,接著用打火機引燃了一炷香,插在墳邊,給放在菜前的十個酒杯里倒了三次酒后,媽媽便抬出一個臟兮兮的焚燒爐,從袋子里拿出一大堆紙錢,準備給爺爺燒紙錢。我也想幫忙,于是也拿了一沓紙錢。
我用拳頭把紙錢頂住,順時針地旋轉(zhuǎn)拳頭,反復(fù)幾次,嘿,真神奇,紙錢就像一朵盛開的花一樣靜靜地躺在我的手中。我正準備燒時,突然一陣山風吹來,帶著刺鼻味道的熱氣,讓我止不住地咳嗽。微風帶走這些熱氣后,我學著媽媽的樣子開始幾張幾張地往焚燒爐里放紙錢。燒了一堆又一堆,紙錢很快就燒完了。媽媽抓起一把豆子,往爺爺墳?zāi)股嫌脛湃隽诉^去。豆子蹦啊跳啊,然后漸漸平在墳?zāi)鬼斏响o了下來。祭拜完畢,帶齊東西后,我們原路返回下了山。
看來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和杜牧寫的清明節(jié)不太一樣,媽媽說,這是因為各地清明祭拜的習俗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我還是記住了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記住了唐朝詩人杜牧的《清明》。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7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時間過得飛快,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有到了。清明節(jié)又稱踏青節(jié),在這一天,人們要帶酒食果品,紙錢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親人。
今年清明這一天,天氣特別好,可不像詩句上說的那樣。那天我起了個大早,因為我們一家人要一起去掃太爺爺?shù)膲。剛出門時,感覺心情特別好,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就像是剛出籠的小鳥,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上山掃墓。可從大人的表情上看,可沒我這么高興,這也許就是去掃墓的原因吧。
在山腳下,我覺得和別的上沒什么兩樣,可到了半山腰可就不一樣了。那里雜草叢生,雜草高出了我一個頭。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太爺爺?shù)膲災(zāi)骨,在墳(zāi)沟闹車教幎际且恍渲碗s草,它們仿佛懂得掃墓人的心情似的沒有生機。
我們先把墳?zāi)沟闹車牟莩怀,接著在墳(zāi)股嫌眯┬∧鄩K壓上黃紙,擺上供品,點上香,我們輪流給太爺爺磕頭。爺爺在墳前念念有詞,報告著這一年來家里的`大事,還請?zhí)珷敔敱S尤掖笮∑桨。我想:在此長眠的太爺爺一定聽到了我們的話的,他一定感到欣慰,一定會保佑我們的……
最后,我們在墳?zāi)骨暗目盏厣习鸭堝X燒了,等燒完了還用帶來的水滅了火星。因為太爺爺墳前有一座涼亭,我們就坐在涼亭里吃東西。爺爺還把吃完的蛋殼撒在墳?zāi)股希液闷娴貑枺骸盃敔,為什么要這樣呢?”爺爺說:“表示祖先和我們在一起!”死人明明就在這嘛,怎么會和我們在一起呢?也許他活在爺爺?shù)男闹邪桑∥宜贫嵌攸c點頭……最后爸爸再檢查了一遍,我們就下山了。
在下山的路上,大家有說有笑,心情非常輕松;貋頃r我想:原來清明節(jié)就是表示對先人的懷念日,這也是家庭團聚,這也是踏青賞春的好機會。
今年的清明節(jié)我過得特別有意義,明年我一定再來掃墓。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8
在我的記憶里,清明節(jié)是很鄭重而又充滿溫馨的節(jié)日。
當柳樹穿上了淡綠色的裙子;當桃花、杏花向我們綻開張張笑臉;當春日的天空清澈明朗,空氣清潔明凈時,清明節(jié)已經(jīng)到來。
爸媽早在一個星期前就被爺爺、奶奶通知哪天去“做”清明,而爺爺奶奶也早已準備好探望先輩們的“禮物”,一大堆俗稱“大裱紙”的紙,一籃子的“金元寶”(這當然不是真的金元寶,而是用一種金黃色的紙疊成的),還有很多和真錢很相似的“冥幣”,更有意思的是那種用紙剪出來的五顏六色像拉花一樣的`“幡子”,我覺得這一切都是那么新鮮、有趣。
每次“做”清明,我們總是一行很多人,七大姑、八大姨地浩浩蕩蕩從家里出發(fā)到鄉(xiāng)下。到了墓前,大人們總是有一會兒的嚴肅和傷心,外婆到了太外婆的墓前,還會掉幾滴眼淚。大人們墳前擺上豐盛的飯菜,倒上酒,然后燒掉“冥幣”和“金元寶”,說是讓老祖宗在另一個世界有足夠的錢花,我真不明白,他們究竟怎樣“花”這些“錢”呢?
接著,我們長幼有序地輪流在墓前跪拜磕頭,其實,我大多數(shù)不知道跪拜的是何人。大人們聊起往事,還有的互相揭發(fā)小時候的故事,常聽得我哈哈大笑。
我們一路走,一路祭拜自家的先輩,有時看見誰家的墳前荊棘叢生,墳頭也沒有“幡”,大人們會讓我們這幾個孩子拿上一個去插,因為據(jù)說,沒有人來祭拜,墳里的人在陰間會受別人嘲笑,會被欺負。
山林里很安靜,會聽見各種鳥叫聲,還有風吹松樹“沙沙”的聲音,路邊開滿了不知名的野花,我一會兒看看這個,一會兒摸摸那個,好不高興!
接下來,我會跟隨大人們?nèi)グ萃钪拈L輩了。我們帶著禮物一家家地串門,那些長輩早已得知,都出來迎接,一時間,歡聲笑語,熱鬧得很。有一個太奶奶已經(jīng)九十多歲了,牙齒都掉光了,還拄著拐杖自己走路,身體挺硬朗。
馬路上,也是車來車往,我認得出那些車牌,有的是從很遠的地方來的。
清明節(jié),長輩們掃墓,祭拜祖先,我們小孩去踏青、春游,但這更是一個和親人團聚的快樂時光。
點評:本文以質(zhì)樸的語言向人們敘述了一個孩子眼中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明節(jié)。字里行間沒有憂傷與哀愁,有的只是溫馨、休閑,充滿了生活氣息,似一首清新的小詩,不落俗套。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9
古人說,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天是清明節(jié),天空陰沉沉的,還下著一絲小雨,仿佛是在為死去的人悼念。
我們來到奶奶的墓前,來給奶奶掃墓,站在墓前,不禁回想起了奶奶昔日照顧我的點點滴滴。
那一次,天氣很陰,但是天氣預(yù)報卻說今天不會下雨,于是我就沒有帶傘。但在下午放學時,天空中突然下起了狂風暴雨。我心想:該怎么辦?難道要淋雨回去嗎?這時奶奶卻出現(xiàn)在了學校大門口,奶奶的到來,如一束陽光般照亮了我,奶奶看見了我,徑直向我走了過來,把她的傘拿給我用,可是我卻看見她只拿了一把傘,奶奶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笑著說:“沒事兒,我給你媽媽打電話,讓她來接我,你就先回去吧!”
聽了奶奶的話,我并沒有多想,便回答:“好!庇谑,我便拿著一把傘,回家去了。當我回到家時,卻發(fā)現(xiàn)媽媽在家待著,媽媽難道沒有去接奶奶?我的心中有了疑惑,因此,我把媽媽的手機拿過來查看通話記錄,可是翻了好幾遍,也沒有發(fā)現(xiàn)奶奶給媽媽打電話的記錄。這時,我的心里不禁緊張起來了,便想著:難道是給爸爸打了嗎?我去問爸爸,爸爸也說沒有。
一聽到這話,我立刻抓起傘,沖出了家門,來到了學校?稍谛iT口,并沒有發(fā)現(xiàn)奶奶的影子,于是,我跑去了奶奶家,一進門便看見了奶奶的渾身都被淋透了。這一幕,徹底刺痛了我,我含著淚問奶奶:“為什么要騙我?奶奶卻說:“沒事兒的,我身體好,淋濕了,沒關(guān)系。但是你是個小孩,你淋濕了,肯定會感冒的,你還要上學呢!”
聽完奶奶的話,此刻在這寒冷的陰雨天中,我卻感到了異常的溫暖。
每每想到這里,我就不禁潸然淚下了,奶奶的話,在我的耳邊回蕩著奶奶的愛,如雨水一直滋潤著我。
現(xiàn)在,奶奶早已離開了人世,但是她的愛,卻一直伴隨著我成長,奶奶,下個清明,我還會再來看你的。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10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泵磕甑4月5日便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明節(jié)了。清明節(jié)是為了祭拜先人所特定的日子。那天,家家戶戶都會去掃墓,而且一般只吃冷食,不能有煙火。除了這些活動以外,最有趣的便是吃清明果了。
清明果的外形很多樣化,有的像一座有三個頭的小山,而有的卻只是圓圓的'一個團。清明果也被叫作“青果”,顧名思義,那便是因為它的外皮是綠色的了,這也是它與其他自制糕點不同的地方了。如何讓那白白的米粉變成綠色的呢?原因就在它的米粉被加進了一些艾葉。將從市場買來的艾葉搗爛在融入米粉中,就大功告成了。
要說做清明果,我可就是個高手了。先將那綠綠的米粉分成幾大份,再將那幾大份搓成寬約兩厘米的長條,然后拿出其中一條,估計好一個清明果外皮的分量,用刀在長條上每隔一段距離切一個口子,已作標號。然后就簡單了,根據(jù)剛才的標號,擰下一段距離的米粉,搓成小團,用大拇指向中間按下,做成一只“小碗”,以便等會兒放餡料。做完了這些,最后就是放餡料。只有配上鮮美的餡料,清明果才能真正美味好吃。不過你別小看了這些餡料,做起來也可講究了。
清明果的餡料一般有兩種,一是豆沙,二是美味的肉炒豆腐。做豆沙餡比較費力。先把豆子放鍋里煮爛,再將它放進一個大盆里,放進適量的糖,找來一根干凈的木棒,使勁地剁,那熟透了的豆子便被碾開,慢慢地那豆子就成了美味新鮮的餡兒。干著活兒,必須要手力大的人來,那大盆的豆子可不是那么容易被碾爛的,必須剁上一個下午才行。而豆腐餡只要將豆腐切成小塊和肉.咸菜一起翻炒,香噴噴、熱騰騰的豆腐餡就做好了。最后只要將餡放進準備好的米粉里,捏好,再放進鍋里蒸熟,就完工了。
隨著一股熱氣的冒出,清明果蒸好了。我捏起其中一個放進嘴里,嗯~~軟軟的米粉加上鮮美的餡兒,真算是天下美味了!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11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边@是人間清明。而在那天堂,或許也是陰雨綿綿,雨點紛紛,但家家戶戶都是翹首以盼,穿著自己帶來,保存得最好的衣服,擁簇著跑上街去,迎接家人們送來的慰問與關(guān)愛。那幼小的,正著兒童,少年時的,那正值年輕氣狀的,那已老態(tài)龍鐘的,那好心的抱著襁褓中的嬰兒的,都樂著,歡呼著——他們幾乎都沒享受盡人間的快樂與溫暖,便被世事帶到了這里,所以,在這一天里,他們都欣喜著,期盼著哪個親人或是哪個可愛的小寶貝出現(xiàn)在自家大門口,拎著大大小小的`禮品,在自己面前甜甜地叫上幾聲——這是多么久違的鄉(xiāng)音!他們愛聽親人們那嘮嘮叨叨的叮囑,祝福,與家中的一切狀況,他們愛聽那“噼噼啪啪”的鞭炮聲,愛聞那紙幣的焚燒味——這是熱鬧!這是香味兒!他們面不改色地端坐在椅子上,心里卻簡直欣喜得發(fā)了狂!
每個人似乎都是這般祥和,欣喜的氣氛籠罩著這個世界,久久不散,連最后的那些最微弱的黑暗也被他所吞噬。
——這就是天堂居民的清明,這就是天堂居民的清明心!
我們在清明節(jié)里,不用思考太多應(yīng)為親人們帶去什么,他們真心所想要的,便只是自己所愛的人的真誠探訪與慰問,他們不奢求什么,只想在每年的這一天里讓自己的內(nèi)心得到點什么,以充實自己空虛了的靈魂與即將麻木了的情感。
即使是一句祝福,一個蘋果,一朵鮮花,甚至是一只陪伴幾分鐘便需回家的狗,也會成為他們的慰藉。因為,他們所要汲取的,是那顆永恒不變,熾熱的心所散發(fā)出的它獨有的熱量。
在這個似乎并不怎樣“雨紛紛”的清明節(jié)里,讓每一個墳頭都熱鬧起來吧;讓每一顆死去的心都溫暖起來吧;讓那冰涼的石頭做的墳碑也隨著人們地撫摸溫馨起來吧。別讓那孤獨的老人獨守空屋,別讓那幼小的孩子獨自啼哭。
天堂將會像人間一樣熱鬧萬分,溫暖無比,人間的人惦念天上的人,天上的人注視著人間的人,這整個世界上,便多了一份思念,多了一份美好,多了一份感動。
在這個清明節(jié)里,向天堂居民們發(fā)出一份問題卷——你們期盼什么?
我想,是愛。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12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時間過得飛快,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有到了。清明節(jié)又稱踏青節(jié),在這一天,人們要帶酒食果品,紙錢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親人。
今年清明這一天,天氣特別好,可不像詩句上說的那樣。那天我起了個大早,因為我們一家人要一起去掃太姥爺?shù)膲灐偝鲩T時,感覺心情特別好,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像剛出籠的小鳥,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上山掃墓?蓮拇笕说谋砬樯峡矗蓻]我這么高興,也許是去掃墓的原因吧。
在山腳下,我覺得和別的上沒什么兩樣,可到了半山腰可就不一樣了。那里雜草叢生,雜草高出了我一個頭。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太姥爺?shù)膲災(zāi)骨埃趬災(zāi)沟闹車教幨且恍渲碗s草,它們仿佛懂得掃墓人的心情似的沒有生機。
我們先把墳?zāi)沟腵周圍的草除一除,接著在墳?zāi)股嫌眯┬∧鄩K壓上黃紙,擺上供品,點上香,我們輪流給太姥爺磕頭。姥爺在墳前念念有詞,報告著這一年來家里的大事,還請?zhí)褷敱S尤掖笮∑桨病N蚁耄涸诖碎L眠的太姥爺一定聽到了我們的話的,他一定感到欣慰,一定會保佑我們的……
最后,我們在墳?zāi)骨暗目盏厣习鸭堝X燒了,等燒完了還用帶來的水滅了火星。因為太姥爺墳前有一座涼亭,我們就坐在涼亭里吃東西。姥爺還把吃完的蛋殼撒在墳?zāi)股希液闷娴貑枺骸袄褷,為什么要這樣呢?”姥爺說:“表示祖先和我們在一起!”死人明明就在這嘛,怎么會和我們在一起呢?也許他活在姥爺?shù)男闹邪!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最后我的爸爸再檢查了一遍,我們就下山了。
在下山的路上,大家有說有笑,心情非常輕松;貋頃r我想:原來清明節(jié)是表示對先人的懷念日,也是家庭團聚,也是踏青賞春的好機會。
今年的清明節(jié)我過得特別有意義,明年我一定再來掃墓。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13
天空陰沉沉的,大片大片的烏云像給天空打上了補丁,將太陽遮得嚴嚴實實的。天地間無光。這天,是四月五日,清明節(jié)。
花朵似乎沒有了往日的艷麗,它們似乎一下子蔫了,無精打采。大樹似乎沒有了往日的挺拔。它們彎下了腰,樹葉看起來也不是生命的嫩綠,它們綠得很陰郁,綠得深沉。行人們也沒有三五成群,有說有笑的,他們似乎都有自己的心事,低著頭,默不作聲,孩子們也不嬉戲打鬧,他們乖乖地跟在大人身后。繁華的街道十分冷清,天地間似乎鍍上了一層陰影。
老天爺似乎心情也不好,見到人間蕭條陰郁的樣子,忍不住哭了——天地間下起了雨,但不是很大。
這時候,一個詩人在街上搖搖晃晃地走著,他穿著長袍,一手拿著酒葫蘆“唉哉,痛哉”。他說著,捧起酒葫蘆,“咕嘟嘟”,喝了一大口!扒迕鳌。時節(jié)雨紛紛!痹娙搜劬ξ㈤],開口吟詩,他看了看周圍的行人,又喝了幾口酒,說道:“路上行人欲斷魂”詩人醞釀著下一句,于是喝起了酒,不巧,葫蘆里的酒喝光了,他醉意正濃,搖晃著酒壺說:“酒…。我要喝…。酒!痹娙藵M面緋紅,可他不知道哪兒才有酒。
這時,不遠處的`小道上,一個牧童騎著黃牛,吹著短笛,笛聲悠揚,可好像沒有了歡快,多了些悲涼。詩人看見了牧童,快步走上前去,他攔住了牧童的牛,牧童嚇壞了,以為他要搶劫,坐在牛背上不敢動,問:“你要干什么?”詩人搖晃著空空如也的葫蘆,醉醺醺地說:“酒……我要酒………拿酒來。”牧童嚇蒙了,顫抖地伸出了手,指著遠處說:“那…。有座杏花村,那兒有酒……!痹娙讼蛐踊ù遄呷,說: “好,好,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至此,關(guān)于《清明》一詩完結(jié)。清明節(jié),關(guān)于生死也。
生死是人類永恒的話題,亦是世界永恒的話題。嬰兒謂無,不在乎,因其不知死。老人謂生,甚是渴望,因其尊生命。我們應(yīng)當像嬰兒般,不畏死,如老人般看生,方可活出精彩人生。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14
在所有的節(jié)氣中,惟獨清明,讓人不可回避的感傷。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蔽夷X海里有清明的概念,大約就是從這首唐詩開始的。后來念小學,每到這個時節(jié),學校組織我們到楊根思烈士陵園去掃墓,方曉得了清明節(jié)有悼亡和撫今追昔的意義。我們那時高聲唱響的一首歌:“山鳥啼,紅花開,凝望烈士墓,烈士豪氣依然在……少先隊員掃墓來……”亦是唱得莊嚴,唱得蕩氣回腸,直抒胸臆間的沉重與肅穆。
在老家,每逢清明,祭祖活動是必須的!按猴L楊柳青,最思清明情!惫(jié)前,滿心虔誠地走近先人的墳冢,將荒蕪一年的墳塋整修一番,割掉雜草,擦凈墓碑,鏟兩塊草皮搭在墳頭上,以此寄托內(nèi)心深深的緬懷和哀思。歇息于另一個世界的親人,再一次牽動著人們脆弱的神經(jīng)。
清明隨細雨至。鄉(xiāng)親們踏著微雨,走在鄉(xiāng)間的小徑上,腋下夾著一疊黃紙,默默無言地走向自家的墳園。我小時候總跟在父親身后。他指點著告訴我,某座墳里對應(yīng)某位先人。我那時心里對墳?zāi)钩錆M恐懼,加之先人年代久遠,所以一直未曾分辨出復(fù)雜的脈絡(luò)關(guān)系。每到一座墳前,擺上供品,點上香燭,然后焚紙錢。細雨紛飛,大人們在墳前肅立,小孩子則跪在地上磕頭,祈求祖先保佑。這時繚繞在心間的.鄉(xiāng)情和親情,足以讓人感動一輩子。
上大學以后,我在都市里生活,遠離了鄉(xiāng)村,壓根兒感受不到清明的氣息。每逢清明,便不由地想起故鄉(xiāng),沒有斷魂,只有思念,清明是有關(guān)家的回憶,是不忘本的牽念。
荷馬《伊利亞特》第六卷中說:“人類有百代,千樹葉秋橫,一年一度秋風勁,吹落滿地金。待到春歸重灑綠,枝葉復(fù)如新。人間萬代皆如此,一代雖死一代生!庇蓸淙~的榮枯而及整個人類的命運,一榮一枯,一死一生,世代如落葉,代代不息。時令正值陽春,草綠大地,燕子銜泥,在這個時節(jié),體會這段話所包含的生與死的意義,那可是別有一番深長意味了。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15
照家鄉(xiāng)的老規(guī)矩,清明在四月四日,就開始了!扒迕髑昂螅N瓜點豆”,這是一年里播種的季節(jié)。在這天,我們家在陽臺上播植種子。種子里有葵花籽、白菜籽、馬鈴薯塊、黃瓜籽、紅綠豆子等組成的。這不是陽臺,而是小型的菜園。
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做清明團子。把豆沙、花生粒、芝麻等用摻了馬蘭頭面團包裹起來,為清明上墳用。前一天將其煮熟,清明節(jié)時,中飯就吃這些。
準備過清明,第一件大事就是在家中祭祖。準備好雞肉、豬肉等好吃的,其中還要有一條大活鯽魚,鰓上貼一張紅紙。當然,香和蠟燭也是必不可少的?峙碌诙、第三件事才是上文提到的`裹團子和種菜。
孩子們喜歡,大人們也忙亂。我們必須在幾天之內(nèi)上完四處墳:父親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以及母親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是我的太公太婆。
先是去祭拜父親的爺爺奶奶,在湖山,也就是現(xiàn)在湘湖二期。走一條山間小徑,路的盡頭就是一些墳,最前面的是我們所要拜祭的太公太婆墳。大人們擺弄供品,合掌行禮,恭恭敬敬。孩子們的樂趣不在于拜,而在于釆“狼藉”。這是一種野菜,屬于蕨類。不過我的樂趣不在于吃,而在于釆。這種菜,墳頭旁總是有很多,而墳頭上則更多。于是我常常爬到墳頭上去釆,弄得渾身是泥,也因此挨過罵,但我的興致一直絲毫未減。到時候,總是采到一大袋,而且根根漂亮。有時看到人家墳上的多,難免嫉妒,也爬上去釆。當然,通?偸潜淮笕俗聛砹R,但心里卻有一種滿足感。等到了飯桌上,吃的最少的總是我,因為我覺得有些苦,所以一直弄不懂大人為什么那么愛吃。
去祭拜外婆家那兒的墳也好,因為附近有一個大池塘。當然,里面沒有魚,但有很多很多的小蝌蚪。上墳時,墳旁有很多竹子,外婆、外公就將其砍掉,我總會拿走一根。抓蝌蚪時,我們就用棒將其趕到一塊兒,用臉盆一撈,嘿,正著!最后總是抓到了一瓶子的蝌蚪,回去分給朋友們。
我們家鄉(xiāng)過清明就是這樣:大人在一邊專心上墳祭拜,小孩子祭禮之后就去玩。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相關(guān)文章:
清明節(jié)的家鄉(xiāng)作文04-11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08-04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05-29
家鄉(xiāng)清明節(jié)的作文06-27
家鄉(xiāng)清明節(jié)作文11-05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06-26
清明節(jié)的家鄉(xiāng)作文02-04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經(jīng)典)09-04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