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文化作文(共10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jīng)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guī)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統(tǒng)文化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1
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國,中國的傳統(tǒng)博大精深,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我們學的唐詩宋詞、四大名著;我們用的文房四寶;我們吃的中藥、喝的茶:還有我們穿的服裝、用的瓷器等等。這都是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它們數(shù)不勝數(shù),隨處可見。
傳統(tǒng)文化也包括節(jié)日,我國有各種各樣的節(jié)日:過春節(jié)可以吃到象征幸福平安的餃子;過清明可以拜祭去世的親人;端午節(jié)可以吃到香甜的粽子;中秋節(jié)是全家團圓,一起吃月餅、賞月的好日子;重陽節(jié)是登高、佩戴茱萸的日子;國慶節(jié)是慶祝建設國家的節(jié)日……在所有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里,我最喜歡的還是春節(jié)。
在春節(jié)那天,大街小巷都洋溢著換了喜慶的氣息。家家戶戶都喜氣洋洋,掛上紅燈籠,貼上紅春聯(lián),嘻嘻哈哈地放鞭炮。那些辛勤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在家內出入,臉上都掛著幸福的笑容。大年三十的晚上,人們把各種的食物端上桌,打開電視,邊看春晚邊吃食物邊嘮家常,其樂融融。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不只有傳統(tǒng)節(jié)日,還有傳統(tǒng)美德。
雷鋒,一個萬眾皆知的名字,一位普通的解放軍戰(zhàn)士。他沒有沙場上浴血搏殺的經(jīng)歷;更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豐功偉績:也沒有什么豪言壯語,但他有著一顆樸實無華的心,有著樂于助人的精神,僅僅憑這些,他的名字被人們深深的銘記在心!袄卒h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這句話是贊美雷鋒的,他走到哪里,好事就會做到哪里;他走到哪里,他那幫助別人而又不圖回報的思想就會帶到哪里。雷鋒說過:“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自己的生活崗位上……讓我們向雷鋒學習,獻出自己的所有力量去幫助別人,為他人著想。
這,就是中華兒女的傳統(tǒng)美德;這,就是中國源遠流長的傳統(tǒng)文化!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2
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有多種多樣——中秋節(jié)、端午節(jié)、元旦、春節(jié)……
就說說春節(jié)吧!每年春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傳說從前,有個叫“年”的怪獸,每年大年三十就會到村子里去危害人類。村里的人大驚失色,嚇得魂飛魄散,卻毫無還手之力,只好能躲一天是一天。因為“年”一次能吃掉整個村子的人,搞得民不聊生,人心惶惶。有一年,這個叫“年”的怪獸又來。天漸漸黑,一位大膽的老人點起火堆,頓時熊熊大火燃燒起來。就當火快滅時,一個小孩子找根竹節(jié)扔進火堆,那時“年”正要吃人,被這突然發(fā)出“噼里啪啦”的聲響,嚇得狼狽地落荒而逃。
雖然從此“年”不來,但人們仍舊擔心它還會再來騷擾。就這樣,“過年放鞭炮”的.習俗就形成。
過年時,大家除放鞭炮,還要吃水餃。老師說:“餃子”就是“交子”,意思是說舊年向新的一年交替。而古人在餃子里放一枚銅板,誰第一個吃到裝有銅板的餃子,就意寓著今年會很幸運,F(xiàn)在的人們,覺得這樣不衛(wèi)生,改用裝一顆蜜糖。
春節(jié)還有倒貼福字的習俗,這是預示著福來到。
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只要我們去研究就能發(fā)現(xiàn)許多有趣的事!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3
中華文物浩如煙海,稱得上國寶的文物都具有無與倫比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這些國寶大多都在各地的博物館中,想全部欣賞這些國寶,對于我們來說是很難的。所以我便在書店買了這本《國寶檔案》。這本書中收錄了56件“重量級”的國寶,分為6類,分別是青銅器類、玉器類、瓷器類、石刻類、書畫類和其他類。幾乎每一件奇珍異寶的背后都有著一個婉轉悠揚的故事,既回味悠長,又讓人流連忘返。每一件國寶都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沉浸在這些故事里,或欣喜若狂,或扼腕長嘆,與眾不同的.流傳經(jīng)歷讓這些無價之寶在視野中。
慢慢呈現(xiàn);啬c蕩氣之余,讓你在與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的交流中獲益匪淺。
這本書中有著濃烈的愛國主義氛圍,因為中國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戰(zhàn)爭,不少國寶都“流離失所”,很多愛國主義人士都想盡一切方法來保護這些貴重的國寶,不被金錢、官職所利誘。這些人才是真正的中國人!比如虢(音“國”)季子白盤,是劉銘傳家中四代的共同守護,才使得它流傳至今。
虢季子白盤這個青銅器是商代一個諸侯打鑄的,重達215.3公斤!劉家為了讓虢季子白盤不落入壞人手中,作為一條祖訓讓子孫們保護好它。后面三代傳人更是銘記著祖訓。每次有壞人來索要盤子,都被劉家以各種方法拒絕,他們氣急敗壞地在劉家掘地三尺,可仍沒找到。新中國成立以后,劉家第四代傳人劉肅增解開了秘密:原來劉銘傳栽了一顆桂花樹,將虢季子白盤埋了下去,現(xiàn)在已長成了參天大樹。劉肅增含淚砍倒了這個“功臣”,將虢季子白盤取出毅然交給了國家。劉家四代竭力保護國寶已成了一段佳話,他們愛國主義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我一口氣看完了這本《國寶檔案》,覺得受益匪淺,他不僅讓我了解了許多國寶知識,而且還領悟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他們見證了中國悠久的歷史,記載了中華的古老文明,宛如一條血脈連載著過去、今天和未來。通過這些國寶,我了解了中國的發(fā)展歷程,了解了我國的燦爛文明。它們就像是立體的歷史書!《國寶檔案》帶您穿越時空,進入一個神奇瑰麗的世界。還有一個重要的收獲,就是我從中讀到人的貪婪與正義兩面,有的人為國家獻出一切,而還有一種人為了金錢放棄了良心。
我們要努力學習文化知識,了解它們,對這些國寶進行更加有力的保護!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4
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有很多,比如:元宵節(jié)、鬧花燈、端午節(jié)賽龍舟、中秋節(jié)吃月餅、清明節(jié)掃墓,對了,春節(jié)還要貼對聯(lián)呢!在這些民俗節(jié)日里,我最喜歡的就是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上演的京劇節(jié)目了!
那些京劇節(jié)目可好看啦,有《桃園三結義》、有《白蛇傳》,當然還有大家都愛看的《水滸傳》里的`“武松打虎”和《西游記》里的“三打白骨精”了!可是,你們知道嗎,我為什么喜歡京劇呢?實話告訴大家吧,原因就是京劇的臉譜變化多端。
有一天,我正在興致勃勃地看著《青少年節(jié)目之中國少年我最強》,“下一個節(jié)目,就是我們的《京劇串燒》,請大家掌聲歡迎!”只見臺上站了一排的名角,生旦凈末丑都來齊了,一個個的臉譜各種各樣,花樣百變。哇,真酷!“我興奮地叫道。
其實,京劇臉譜的眼神是有很多講究的:紅色臉譜表示忠勇士義烈,如關羽、妾維、常遇春等;黑色臉譜表示剛烈、正直、勇猛甚至魯莽,如包拯、張飛、李逵等;黃色的臉譜便是兇狠殘暴,如宇文成都、典韋等;藍色或綠色的臉譜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竇爾敦、馬武等;白色的臉譜一般表示奸臣、壞人,如曹操、趙高等。
就是這些變化多端的京劇臉譜吸引了我,讓我喜歡上了京劇這個節(jié)目!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5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它的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民間工藝也是多種多樣,有微雕、刺繡、剪紙、泥塑、皮影、捏面人等等。這些民間藝人通過就地取材,以手工制作的方式,創(chuàng)造出既適應生活需要,又具有審美價值的工藝品來豐富生活。
今天,老師就讓我們欣賞了四幅美輪美奐的剪紙。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被紫色牽;c綴的那張剪紙。在圖上我看到了一個小女孩正在認真地看著書,旁邊有兩只蝴蝶翩翩起舞。這時,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誰知道這張剪紙所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
老師給我們講述了這么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小女孩叫卓瑪,她住在大草原上的一個小村里。因為卓瑪聰明可愛,所以村里人都十分喜歡她。平時卓瑪不喜歡老待在村里,她就整天在村里村外跑來跑去,她喜歡認識各種樹木、花草。有一天,病魔悄無聲息地溜進了村子,它飄到哪兒,疾病便傳播到哪兒。結果村里的人都得了一種不治之癥,剛好卓瑪出去玩了,才沒有得病。她為了救治村里的鄉(xiāng)親,卓瑪每天都翻看從各地搜集來的藥草資料。許多天過去了,村民們的病情越來越嚴重,當她看見村里死去的人越來越多時,痛心極了,決心一定要盡快找到治療這種病的方法。
功夫不負有心人,卓瑪終于找到了關于治療這個疾病的一本醫(yī)書。天剛蒙蒙亮,第一朵牽牛花剛剛綻放,卓瑪就坐在書桌前,全神貫注地閱讀醫(yī)書。卓瑪看完整本書后,知道只有找到冰山上的雪蓮才可以治好鄉(xiāng)親們的病。
這天下午,卓瑪帶上干糧和水,告別了鄉(xiāng)親們。她憑著驚人的毅力和過人的智慧,克服了艱難險阻,才登上了冰山頂。冰山頂上,一朵潔白的雪蓮盛開著,卓瑪不顧疲勞,興奮地摘下了雪蓮。卓瑪順利返回家鄉(xiāng),鄉(xiāng)親們抱著病體出來迎接她。卓瑪高興地捧著雪蓮,告訴大家,只要喝了雪蓮熬的湯,大家就有救了。說完,疲勞過度的卓瑪因體力不支永遠地沉睡了。她倒下去時,嘴角還帶著甜甜的.微笑。鄉(xiāng)親們傷心極了,每天都去請求上天救活卓瑪。天上的神被感動了,將卓瑪變成了一朵永不凋謝的牽;ā,F(xiàn)在,人們只要看到那盛開的牽牛花,就好像看到了勇敢、善良、智慧的卓瑪。
聽完這個故事,我才知道,原來每一個惟妙惟肖的剪紙背后,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它把我們帶進了神奇的故事王國。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就能創(chuàng)造出如此豐富、精美的藝術品,這就是咱們中國的民間藝術——剪紙。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6
中國武術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愛。古人通過習武不僅能強身健體,還可以自衛(wèi)、錘煉意志。
我是天津路小學的學生,也是天小武術隊的.隊員。我們武術老師辛老師是全國武術散打冠軍。他輕功了得,只輕輕一跳,頭幾乎能碰到房頂,雙腳落下都聽不到聲音。他一拳一腳,一招一式,都剛勁有力。
每天早晨7點多,我蹦蹦跳跳地來到學校晨練。先繞武術室跑十圈,等身體活動開了再壓腿,做柔韌動作:橫叉、豎叉、下腰、高抬腿、屈膝跳、站立體前屈、坐位體前屈。我練得很認真,也很開心。接著練習腿法:正踢腿、側踢腿、里合腿、外擺腿,久而久之,我的腿能踢得更高、更直、更有力度。還有單拍腳、雙拍腳、里合擊響、外擺擊響。最后我們練習基本動作:弓步?jīng)_拳——左腿弓步,右手沖拳,右腿弓步,左手沖拳。弓步要穩(wěn),沖拳要平、快而且有力。還有馬步推掌、仆步穿掌、虛步亮掌、歇步?jīng)_拳、彈腿沖拳、蹬腿推掌、勾踢雙推,這些動作都要認真練習,只有勤學苦練,才能習得真功夫。
每周兩次的武術課,我們學習五步拳、突擊長拳、規(guī)定拳,還有旋風腳、騰空飛腳、烏龍盤打、燕式平衡。旋風腳,我踢得最漂亮。一手叉腰一手伸掌,左腳上前一步起跳,轉體騰空里合腿,轉體落地馬步,整套動作連貫,干凈利索。我在家表演給媽媽看,媽媽贊不絕口,不敢相信我能練得這么好。騰空飛腳,右腳先上一步,左腳提膝,騰空跳起,右手拍右腳背。我經(jīng)常表演給我的伙伴看,他們都向我投來羨慕的眼光。最近,我迷上了“烏龍盤打”,先弓步插掌,左腿屈膝半蹲,身體左轉,再弓步掄臂,目隨右手環(huán)視,最后仆步拍地。課上,辛老師表揚我這套動作做得好,獎勵我兩朵小紅花,夸我動作準確,又有力度,還讓我上臺示范給同學們看,我特別驕傲。
自從學了武術,我的手更有勁了,身上肌肉越來越多。我再也不害怕壞人欺負我,也不擔心走夜路。我有了很多粉絲,他們像蜜蜂一樣跟在我后面,我別提有多威風了!
我相信我一定能練好武術,繼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7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近年來,我們有幸接受越來越多的感恩教育,這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份.要進行道德教育就無法離開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
中華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諧,要和諧就要順應自然,尊重自然,而不是去破壞自然,去“人定勝天”.我們把天地比作父母,感恩大自然賦予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感恩大自然賦予了與人類生生不息、和諧相處的萬物.有了這份感恩之心,我們就會贊美天地、贊美萬物,懂得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我們人類長久生存的金鑰匙.1988年,75位諾貝尓獎得主在巴黎發(fā)表聯(lián)合宣言:21世紀的人類要生存,必須從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孔老夫子那里汲取智慧;二十世紀70年代,英國大哲學家湯恩比教授說:要解決21世紀的人類問題,只有孔、孟學說.這些世界頂尖級的人物,懂得我們中華先祖留下的文化是安身立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智慧與大道,而我們更應感念祖恩,以中華文化之精神,重視我們的地球,重視我們的家園.
念及恩情,大莫過于父母的生養(yǎng)之恩.“大愛無疆”、“大道至簡”、“大恩不言謝”;要真知和踐行感恩,莫過于孝.如果說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都不能盡孝,那么很難相信他能對別人真誠.沒有真誠就談不上信用.孔子說“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就是告訴人們要從真誠開始,自立于社會,成就于和諧,踐行人性向善、擇善固執(zhí)、止于至善.孝,要有一體的觀念,懂得孝就是要懂得感恩,把一體的觀念落實到生活、言行中就是孝道.我們從對父母開始盡孝心,然后推廣開來,對兄弟姐妹、對所有的親人也有這樣的愛心;對老師同學、對領導同事、對社會大眾,不管到哪里,都用這種愛心對待所有的人.宇宙萬物與我一體,愛別人就是愛自己.孝是感恩,孝是仁愛.真正懂得孝的道理,懂得感恩的情懷,就懂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孝的延續(xù),不僅愛現(xiàn)在的'大眾,還要愛未來的大眾.我們要關照未來,不能因為眼前的享受而把子孫未來的資源糟蹋了.如果為了眼前暫時的利益,造成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大自然的資源被破壞,將來吞咽這些苦果的必然是我們的子孫后代.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要長久發(fā)展,就要對自然有恭敬心、感恩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心存感恩的心,感恩自然,感恩父母、親人,感恩社會.孔子的門人曾參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何謂“忠恕”?盡已之為忠,就是要竭盡自己之力認真對待每一件事,善待同學、同事、親朋好友;“恕”寓意“如心”,就是推己及人,將心比心.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了“忠恕”之心,就能認真對待工作,處理好各種關系,就能夠“團結干事”.如此,我們才能更好地自立于社會,成就于和諧.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8
我今年10歲了,常聽老人講,過去吃餃子是過年過節(jié)的事。現(xiàn)在吃餃子已經(jīng)成了家常便飯。可是,以前我只會吃餃子,卻不會包餃子。
一天放學回家,正趕上母親包餃子。我就湊上去學著包。只見母親包出的餃子一個個圓鼓鼓的,活像一排排小元寶。我怕包不好,就先拿搟面杖搟餃子皮。我從桌子上取個面團,先往桌子上摁了一下,面團變扁了,再用搟面杖把它搟成圓片,雖然不那么圓,也能把面團搟薄了,再往面片上放一些餡,用手把面片對角一折,從頭到尾揑到一起,哈哈,像新月一樣的小餃子包成了。
但是,它的形像與母親包出來的餃子比可丑多了,像挨了幾天餓的“小老鼠”。不行,再來一個!這回我多加了餡,餃子也變得豐滿一些!我一個個不停地包了起來,一個比一個漂亮,花邊整齊,亭亭玉立……我心中那高興勁就不用提了,母親也表揚我學的快,包得好。
餃子下鍋了,蓋蓮上的餃子像一群大白鵝撲騰騰地飛入水中。我站在鍋邊,看母親煮餃子。母親一會兒蓋上鍋蓋,一會又打開。鍋里的`水開了幾個開后,餃子漂起來了,一個個都鼓滿了氣,活像一個個小舢板在沸水中游。當一陣陣香氣鉆到我的鼻孔時,我急不可耐地先嘗了一個,嗬,這餃子比哪天包的都香,真像我吃的是大白鵝肉餡的餃子呢!
后來,我悟出來一個道理:自己親手包出的餃子比吃現(xiàn)成的更有滋味,自己親手做的事比別人代替干更有意義。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9
傳統(tǒng)文化作文250字
傳統(tǒng)文化——人們?yōu)槭裁催^年張振一人們?yōu)槭裁匆^年呢?因為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獸的大魔頭,每天晚上年獸就在大道上橫行霸道,人們都緊緊地封上門窗,可是一點用都沒有,年獸一下子就把門踢開了,把人都吃了,吃飽了就到河邊喝水。第二天,沒有被吃掉的人們很傷心,老天爺說話了,說:“年獸怕光和響聲!钡谌焱砩,年獸又來了,人們都拿著紅燈籠和鞭炮,把年嚇跑了。后來便有了過年的習俗。指導第4篇
傳統(tǒng)文化作文250字
傳統(tǒng)文化——春節(jié)張玉潤春節(jié)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jié)日,家家戶戶都掛起了紅紅的燈籠,媽媽也給我買來了禮花和小鞭炮呢!到了晚上,我和幾個小伙伴一起去樓下放禮花和小鞭炮。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禮花有的像美麗的菊花,有的'像淘氣的小孩子,還有的像美麗無比的仙女……還有很多樣的呢!轉眼間,就到了看聯(lián)歡晚會的時間了,演員們都表現(xiàn)得很出色?!小朋友,這就是春節(jié),你們喜歡嗎?指導教師 崔梅茹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10
今天下午最后一節(jié)課,老師讓我們講講中國美食,民族風情等文化傳統(tǒng)。
第一組開始表演了,非常精彩。他們的節(jié)目是唱歌和圖片欣賞,那歌聲好動聽,好美妙!
第二組為大家?guī)淼氖菆D片欣賞和資料介紹。最讓我難忘的是他們的'剪紙表演,從阮冰怡和崔欽堯手中剪出的蝴蝶,像真的一樣活潑可愛。
輪到我們這一組了,我很緊張,恐怕會漏字或說錯。我悄悄的鼓勵自己,靜下心來,認真的講了一遍,沒想到一字不差。教室里鴉雀無聲,同學們聽得都很認真。我講完了,教室里立刻想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我高興的真想跳起來。
后面的節(jié)目一個比一個精彩,同學們看的是不亦樂乎!
走進經(jīng)典,走進傳統(tǒng)文化,我感受到了中國民族的悠久歷史。
【傳統(tǒng)文化作文】相關文章:
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11-02
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精選)07-04
傳統(tǒng)文化優(yōu)秀作文04-16
傳統(tǒng)文化孝道作文04-11
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04-20
寫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05-14
傳統(tǒng)文化話題作文07-01
傳統(tǒng)文化作文06-17
讓傳統(tǒng)文化回家作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