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論語讀后感15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論語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語讀后感1
這個寒假,我讀了許多書,其中感觸最深的,那就是中國古典著作—《論語》。
《論語》剛開始看,不那么容易懂,只能依靠旁邊的著解翻譯著讀,最后,也就習慣了“之乎者也”!墩撜Z》是中國古代儒家學派的一部重要經(jīng)典,是孔子弟子記述孔子言行的語錄體著作。這部書大約是最后編寫于戰(zhàn)國初期。因其成于眾手,具體作者已難考定,但它是一部集中地記載孔子思想的`著作?鬃邮侨寮覍W派創(chuàng)始人,春秋魯人,中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鬃右簧鷮θ魏稳硕家匀柿x為主,思想核心便是“仁”。
讀了《論語》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边@句話是反映學習態(tài)度的,知道就是知道,不懂就是不懂,這才是聰明的選擇。同樣,我們上課時不也應該這樣嗎?遇到不懂的地方,馬上問老師搞懂,學習成績才能名列前茅。讀了這本書,像是得到了大量知識道理一樣。
《論語》真是一本好書,它可以教給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和許多學習的方法,讀了這本書,你就會發(fā)現(xiàn)身邊許多事的道理,不妨去讀一讀,看一看。
論語讀后感2
讀完《論語》,坐著發(fā)呆,迷茫中,《莊子。 秋水》中的一句話,浮上心頭。 “至德者,火弗能熱,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獸弗能賊。非謂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寧于禍福,謹于去就,莫能害之也!
孔子在中國歷史上的角色是什么?
是一位在文化封凍的河流上用肩膀奮力拉船的纖夫,是一名在“人治”與“專制”之間撐船的擺渡人。
一個自由的思想家,卻因為世事的束縛、統(tǒng)治的變遷或被哄抬或被蜚斥,終己一生在困境中追求著不得志的“仁”的'理想。
好心人一直在呼吁同情弱者,卻又總是將至德者歸入強者之列,似乎天生不屬于同情范圍。其實,世間多數(shù)出色者都因為眾人的分享、爭搶和排擠而成了最弱的弱者。
孔子就是最好的例證。
在談論理想時,那淺淺的一句:“吾與點也!”(“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所包含的已然淡漠的不得志,又怎能不引人喟嘆?
《論語》中并沒有太多華麗的辭藻,而是質(zhì)樸的道理和,以身作則。細想身邊
常有這些品格的展露,而習慣于淡漠的我們卻很少如此清晰地看待。也許華夏的血脈里,正有“君子“的影子,只是經(jīng)過孔子等至德者的吐納,將它凝固住了,現(xiàn)之以墨字,代代相傳。
或許至德者從不抱怨,透過字里行間,只能隱約看見孔子影影綽綽的無奈。記得有人曾說:“半部論語治天下!皳碛幸徽俊墩撜Z》的孔子,留下的卻只有無奈的隱忍。
論語讀后感3
《論語》一部集結孔子及其門徒智慧結晶的大書,蘊涵亙古以來不變的生活道理,給予我們無盡的啟發(fā)。
小學時,每天上課前,老師都要我們念一段《論語》!皩W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瑯瑯的讀書聲中,還摻雜著一些吵鬧聲、笑聲,偶爾還有紙飛機飛過,在這樣的情形下,每天不斷重復的念著。那時,我還不懂《論語》里的任何一句道理,只知道這是每天例行的公事。
直到五年級,老師開始在早修抽空解釋《論語》蘊含的道理,每天講解一小段,而我聽得似懂非懂,只知道這是至圣先師孔子所說的人生道理,總覺得需要親自體會才較能了解。直到有一天,我把上學期的課本拿出來,重新看了一遍,突然覺得其中一篇當時不求甚解的.課文,我已忘了作者真正的意涵,另一篇我曾用心思索、體會的文章,現(xiàn)在又有了新的體悟。這時,腦中浮現(xiàn)了小時候朗朗上口的──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一句又一句,我現(xiàn)在都了解了。
《論語》不再只是書里的一字一句,對我來說,在生活中常常可以找到它的蹤跡,比如說:交朋友時就會想到孔子曾說過的:“益者三友,損者三友!蔽視⒁馀笥训膫性,選擇興趣相投、志同道合的朋友;要出門時,我會記得“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闭f好去哪里,幾點回家,不讓父母擔心。
就這樣,我讀《論語》,從生活中。
論語讀后感4
《論語》的第一篇是學而篇,也是這本書的中心思想,學做人,學做事。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在學習中的經(jīng)歷,以及孔子本人的一些感悟,流傳至今,對我們?nèi)杂泻艽蟮挠绊。我們今天仍然會學習孔子及其弟子所發(fā)揚的這種學習精神。不僅在學習中適用,在我們的生活中以及我們的做人做事中仍然適用。學而篇告訴我們許多道理?鬃釉f,活到老,學到老,而孔子本人也一直未停止過學習。在他臨死前他都還一直記著老子對他的教誨,仍然不忘記他的政治報負。這也就是他之所以稱之為孔圣的原因吧,他一心為國為民,用自己的'行動去改變他難以改變的事,他努力過了,他堅持過了,盡管結果不太盡如人意,但他卻為我們做好了一個榜樣,為我們發(fā)揚了一種精神,留下了他寶貴的學識,他寶貴的經(jīng)歷。后人敬仰他,以他為榜樣,雖然有些人會對他產(chǎn)生誤解,但其真正的內(nèi)在的精神品質(zhì)永遠不會被人所厭棄。向孔子學習,活到老,學到老。
孔子曾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流傳至今,仍被人廣為傳頌。我們現(xiàn)代人更應該學習這種精神,不要不懂裝懂,或一知半懂。我們要從容面對我們自己所存在的這些問題,然后能夠解決的盡量解決,不能夠解決的,也要盡力解決。不要不知道的裝作知道,這樣問題會越來越多。只有勇敢的面對了自己所存在的問題,才是一個真正勇敢的人。
論語讀后感5
古人的智慧,就像漫漫長夜中的一盞明燈,像洶涌大海上矗立的一座燈塔,像茫茫雪野上鉆出的.一株小草,帶給我們希望。在我心目中,就有這樣一部凝結了古人智慧的書——《論語》。
俗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睍杏涊d了圣人孔子和他學生的對話,涉及學習、為人、處世、治國等方方面面的知識。其中,有兩段使我受益匪淺,讓我來告訴你吧!
第一段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段話讀起來朗朗上口,通俗的語言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我們學習了新知識后,一定要時常溫習,使它真正成為我們的本領。
第二段是“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作為孔子的學生,曾子告訴我們,每天都要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想想:自己是否盡心竭力幫助過別人?是否誠信可靠地同朋友交往?是否及時復習了老師傳授的知識?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如果堅持每天做到這“三省”,我們就一定會越來越棒!
讓我們一起走進中華經(jīng)典讀物,在不斷的閱讀中細細品味先人的智慧吧!
論語讀后感6
這次假期,媽媽給我買了一本《論語》要我讀。剛開始我只是讀著玩。可是越往里讀我就越覺得受益匪淺。
《論語》的第一篇是講怎樣學習做一位好人的,開頭一句話是我們從小就背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讀這一句話時我很不明白,這一句話是講學習并時常溫習,是件快樂的事?伤龊萌擞惺裁搓P系呢?再看看前言。咦!前言上的一句話學習好的不一定是好人,而好人一定學習好。是啊,學習好是做好人的基本準則。
《論語》上還有一句話是曾子說的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自己每天要多次檢查反省自己。當我讀到這句話時我不禁非常羞愧,已經(jīng)放假快一個月了,可我整天玩想著放假了就可以放松了,從來沒有想著學習,每次媽媽讓我學習時我也并沒有學進去,只是給媽媽學的,做做樣子。其實現(xiàn)在想想我還不是自欺欺人,騙住自己了。從今天開始,我一定照這句話去做不在騙自己了。學習是給自己學的`。
自古就有一部《論語》治天下之說,都說《論語》催生而出的是一種純粹的積極的態(tài)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華。讀了《論語》之后我更能體會這句話了。并且《論語》也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能自欺欺人。都要想想這樣做對不對。這《論語》真是一顆靈丹妙藥!
論語讀后感7
我讀論語的時間不長,也沒有通篇詳細的讀,但是卻在字里行間已經(jīng)被孔子深深的感動,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大家盡管有這樣那樣的看法,但是請想一想:縱觀世界歷史,有哪一位思想家象孔子這樣兩千多年還被后人這樣敬仰和傳誦?孔子一生甚至都沒有一部自己的著作,僅憑著學生們記錄他言行的`這部論語就能讓我們?nèi)绱耸苡媒K生.
漢初,大儒叔孫通向劉邦說“夫儒者,難于變革,可與守成”。斯言一出,遂使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成為兩千多年來各朝代長治久安的“守成”之學。建國已五十多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歲月,弘揚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應該是“守成期”,順理成章的天命。其實,儒學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不僅可與守成,亦可催人進取,儒家文化中蘊含的對現(xiàn)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僅是為某個階級服務的政治哲學,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學,儒學在歷史發(fā)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運懸于一線之際卻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是因為這其中蘊藏著巨大的潛能,那是超乎政治倫理之上,鮮活在平常日用之間,本于生命,積極進取,追求成功的永恒精神。
人生,就要有積極的心態(tài),明確的目標,靠堅持不懈地努力行動來獲取成功,這是天地自然社會賦予人類亙古不變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終極目標,整體主題。
而這些,卻是孔子給我們的啟示。
我們有責任將這種精神弘揚光大,昭示世人!
論語讀后感8
于丹老師帶我們超越時空,把一位兩千年前的圣人引領到了眾人眼前與今人對話?鬃記]有圣賢的架勢,樸素平和、平易近人,時時傳遞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tài)度。她把深奧的道理講的淺顯易懂,真正走進了我們的心里。
“該放下時且放下,你寬容別人,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睂τ谖襾碚f,大的就是工作中,小的就是家庭中,同志之間、夫妻之間,一些生活中的瑣事,抑郁于胸!靶貞褵o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渺小了!泵鎸θ松倪z憾,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接收下來,不要糾纏在里面,一遍又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痛苦。
于丹老師在論語心得中講了一個故事:一座寺廟里供著一個花崗巖雕刻得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來佛像前膜拜。而通往這座佛像的臺階也是跟它采自同一座山體的花崗巖砌成,臺階不服氣地對佛像提抗議:我們本是兄弟,憑什么人們采著我們?nèi)ツぐ菽?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說,因為你只經(jīng)過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崗位,而我經(jīng)過了千刀萬剮才成佛。
我讀后眼前一亮,我們過去總是喜歡與他人相比,為什么你我一起參加工作,你今天如此輝煌?往往比的.都是自己的缺失和他人的所得,而忽視了他人付出的努力、做出的貢獻、肩負的責任、承受的壓力。想得到他人所得背后的付出,千刀萬剮與四刀相比相差何其大,這樣比起來我的內(nèi)心就平和多了,怨氣自然就少了。你有你的快樂,我有我的開心,知足常樂!
論語讀后感9
《論語》這本書中蘊含著許多哲理,關于孝道、治國、時間、學習……而在這眾多的道理之中,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為政》篇中關于君子做事的道理。
“子曰:‘君子不器!边@句話的意思為,孔子說:“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樣只有一方面的用途!本樱瑧摬⿲W多才,無所不施,而不應像器皿那樣狹隘地只能做一件事。
“為政”要通才,通才就要樣樣精通!安黄鳌本褪遣⒉怀蔀槟骋粋定型的人,一個好的***家,不但要是一個演員,還得是一個十分敬業(yè)的演員,演什么像什么,真實生動,惟妙唯肖,能文能武。
在學習生活中,我們同樣不應只會一件事,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而不是偏科。像我,文化課與體育極不對稱,文化課勉強還能說得過去,而體育完完全全就是來拉分的呀。別人的'體育分能將名次提高好幾個,而再看看我的,說多了都是淚呀。還記得初一上學期的期末考試,我的文化分是年級第三,而一加上體育成績,瞬間就掉到了年級第二十二,現(xiàn)在一想起來,心還在隱隱作痛。
所以,我也一定要提升體育能力,把體育成績提上去,先不說能不能成為君子,鍛煉自己的身體也是好的呀。而要想達到這一目標,我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論語讀后感10
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被學生們片片斷斷記錄下來。這些以課堂筆記為主的記錄由他的學生匯集編纂,后來就成了《論語》。
寒假里,媽媽要求我讀他有關交友的`論說,以便對我今后的交友起到指導的作用。同時,她又向我推薦于丹老師的《論語心得》這本書,以幫助我理解。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痹谶@段話里,孔子教育我們兩點,一是要交好的朋友,正直、誠實和見多識廣的好朋友值得交往,對自身有益。二是不要交壞朋友,溜須拍馬,不誠實和夸夸其談的壞朋友千萬不能交往,否則害處很大。
怎樣和朋友相處呢?孔子曰“侍君有三愆:言末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蔽液蛬寢屢黄痖喿x了《論語》的原文和于丹老師的心得后一致認為:朋友之間需要互相尊重和真誠,更要把握分寸,不能要求對方一定要怎么做。
今后,我在交友時首先要注意禮儀,比如當我提醒同學臉上有點墨跡時,要很有禮貌地個別跟他說,不要說很多次,也不要冒失地去摸他(她)的臉,更不要譏笑他(她),這樣,在一個友好和平的環(huán)境中,我會交到很多的好朋友。
論語讀后感11
《論語》是集合了孔子生平講學和門下弟子言行的一本智慧語錄,其中所體現(xiàn)的先賢圣人的'思想,貼近普通人的現(xiàn)實生活,點明了人生的真諦。千年時光并沒有改變?nèi)松谋举|(zhì),無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生命的絢爛最終將歸于平淡,充實而自在的生活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是說學了能按時溫習,不也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得人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別人不理解我,我卻不抱怨,不也是君子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笔钦f你十五歲有志于學習,三十歲自立,四十歲遇事不疑惑,五十歲懂得天命,六十歲聽到什么都能理解,七十歲隨心所欲而不越出應有的規(guī)矩。人的一生不要虛度,要立志做大事。
從《論語》這本書中,我學到了很多的人生道理:待人要真誠,不要花言巧語;孝敬父母,尊敬兄長,這是一種美德;學習要老老實實,不要不懂裝懂等等的人生大道理。
《論語》這本書是一本好書,它可以幫你悟到人生中的許多大道理。
論語讀后感12
這個假期,我讀了《論語》,其中有一句“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其不善者而改之”,給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總會有一個人可以當我的老師,學習他的優(yōu)點。發(fā)現(xiàn)他們有缺點,就要趕快檢查自己是否也有那種不足,如果有,馬上去改正,這樣就會做得更加完美?鬃舆@種謙虛好學的精神,令人欽佩。
我們班里每個人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有的作文好,有的體育好,有的唱歌好,有的樂于助人……他們的優(yōu)點都值得我好好學習,這樣我也會越來越優(yōu)秀。
《論語》讀后感200字4
今天我看了《論語》中好幾段,下面,我來說一下其中一句中的含義吧。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边@句話的意思是: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向他好的方面學習,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應該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在生活中,我們要謙虛,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和缺點,要想他的優(yōu)點學習,改正自己的缺點。取長補短,相得宜彰。比如說:我們班的某些同學的學習不好,但他的體育好,畫畫的好,就應該向他這方面學習。某些同學體育不好,但學習好,寫字好。向他寫字,讀書學習。我的跳繩跳得好,琴彈得好,但是膽子小,不敢上臺朗誦,應該向膽子大的,聲音大的同學學習。及時改掉自己的缺點。
論語讀后感13
老師讓我們學習《論語》,在所有論語里,有一則是我印象最深,最有感觸的一側論語,那便是:“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這則論語是說:經(jīng)過了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一個落葉的。它告訴了我們:只有經(jīng)過艱苦的環(huán)境的磨煉,才能更加體現(xiàn)出人的毅力和意志。
有一次幫母親拾柴火,伙伴們陪著我一起去?赡切渲s是長滿了尖刺,朋友們時常被扎得鬼哭狼嚎,我的手也難遭厄運,被扎出一道道傷口。漸漸地,伙伴們放棄了,便勸我陪他們一起玩。我看看身旁滿頭大汗的母親,咬了咬牙,一口回絕朋友,又埋頭干了起來。
下午回到家里,媽媽替我挑出手中的`小刺,夸獎了我。那時的我,手上的疼痛依舊掩遮不住心中的喜悅。
不經(jīng)風雨,怎見彩虹?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一個人,不可能沒有經(jīng)歷過逆境。逆境中的掙扎求存固然是痛苦的,更是難熬的,也是辛酸的?墒,只有在逆境中我們才能進步,才能磨煉自己。
古人有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在這個社會里,你不逆流而上,只在原地踏步,別人就會超越你,適者生存這個道理,人人皆知,我們應該學會磨煉自己,不管條件怎樣惡劣,環(huán)境怎樣艱苦,我們都應堅持下來,做一棵不懼“歲寒”的“松柏”。
風浪越大,九越戳越勇,任憑他的摧殘擊打,我們都要逆風飛翔。
論語讀后感14
讀了論語的《韶》與《武》,這是孔子對不同時代兩首曲子的評價。他認為《韶》曲調(diào)美內(nèi)容也很好,《武》曲調(diào)很美但內(nèi)容差了些。
《韶》是舜時代的樂曲,孔子非常向往那個時代,因為舜是一個寬宏大量,勤懇奮發(fā)的人,在他的帶領下,有事和老百姓共同商量,有問題一起解決,自己以身作則,把各種事情辦理的'井井有條,做到了公平公正,百姓全都十分佩服。在他的治理下,天下和諧平穩(wěn),比堯時代更好。
《武》是周武王時代的樂曲,孔子不太喜歡那個年代。雖然周武王很偉大,但他一直在組織軍隊討伐紂王,社會上兵荒馬亂,屋子房子燒了,糧食沒得吃了,親人們也都失散了,天底下亂成一片。百姓們生活在不安全中。
現(xiàn)在,世界上還有很多地方在打仗,街道、橋梁、房屋被炸毀了,死了很多無辜的百姓,有的只能躲在橋洞下面,有的逃到其他國家成了難民,還有的只能拿起槍去參加戰(zhàn)爭……我們的祖國也是經(jīng)歷了很長時間的戰(zhàn)爭才有現(xiàn)在的和平生活,我們能夠住在高樓大廈里,有充足的食物,有漂亮的衣服,有寬闊的教室,每天能夠開開心心上學,與家人在一起不用分開。
我多么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多點韶,少一些武,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讓生活過得更美好。
論語讀后感15
孔子,是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雖然他距離我們比較遙遠,但他的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其中,他的啟發(fā)式教學對中國教育的發(fā)展貢獻巨大。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是孔子介紹了他在教育方面的體會,他并不覺得一個老師一言堂地給學生灌輸就能有好的教學效果,而是覺得關鍵在于怎樣啟發(fā)學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讓老師替學生去舉一反三、反復列舉,而是啟發(fā)學生去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堅持一個原則:不要輕易地把答案告訴學生,也不要過多地替學生思考,更不要給學生灌輸標準答案。就像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推導一樣,啟發(fā)學生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以前學習過的長方形,讓學生經(jīng)歷這個推導過程,那么往后知識的學習就會水到渠成,而不是簡單粗暴的`直接告訴孩子們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這樣不僅不會讓學生學習,反而會帶給他們很多困惑。
教育要循序漸進。啟發(fā)式教學符合新課改的要求,與當今新課改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一脈相承,可以更好踐行“一切為了學生”的宗旨。啟發(fā)式教學,就是要實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要求教師在課堂中應時刻做到把握適當時機、因勢利導,且循序漸進。因此,要上好一堂課,教師不僅要備課充分,更應結合新課標,把科學的教法運用到教學中,從而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論語讀后感】相關文章:
論語的作者08-04
《論語》有感04-28
論語的讀后感06-01
論語讀后感09-05
《論語》讀后感07-09
論語的讀后感03-14
《論語》的讀后感03-09
(精選)論語讀后感08-13
論語讀后感09-05
(精選)論語讀后感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