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作文錦集9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從內(nèi)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jīng)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guī)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zhuǎn)化。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jié)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jié)作文 篇1
今天是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今天早晨,老媽早早的就起床了,她去了菜市場,買回來一些粽葉、肉、蜜棗、和糯米。老媽一回到家,先把粽葉用開水燙一下,然后把蜜棗、肉和糯米放在一個鍋里,再把一些醬油倒入鍋里,緊接著把它們拌在一起,餡便做好了,這些準備工作做好之后,老媽便開始包粽子了。只見老媽不慌不忙的拿起幾片粽葉,圈成一個類似圓錐的形狀,接著放一些餡在里面,然后再用一片粽葉包起來,最后用一根線扎起來,這樣,一個粽子便包好了。我學著老媽的樣子也包起粽子來。粽子包好了,老媽立刻把粽子放在鍋里煮,過了不久,粽子煮好了,老媽拿起一只粽子,剝開粽葉,細細地品嘗,我看著老媽臉上的表情,忍不住笑了,老媽見了,被我搞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是看我開心的樣子也笑了。
這一天,人們不光吃粽子,還賽龍舟,插艾青……這都是過端午節(jié)的'風俗習慣,據(jù)說都是為了紀念愛國英雄屈原的。
今天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作文 篇2
每到端午節(jié),我就會想起小時候?qū)W的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快到了,我想隔壁鄰居劉奶奶又要送來親自包的粽子。
其實我也很想在這美味的節(jié)日里自己做上幾個粽子,這兩天我和媽媽便向劉奶奶請教怎樣包粽子。 劉奶奶包的粽子既好看又美味,奶奶說首先要把粽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這樣比較好包一點。再把長長的粽葉折疊,圍攏來,中間放進調(diào)好的`糯米和肉塊,要包出棱角。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覺得好難!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而且米會灑下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媽媽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杰作”發(fā)笑:“這,這能叫粽子嗎?我想怎么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經(jīng)過艱難一番包扎后,稍微有點型、看著順眼的粽子跟著大人們包的一起放入鍋中了,我包的粽子很“顯眼”哦!接下來就用猛火煮40分鐘,再用文火20分鐘就差不多了。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終于時間到了,看到了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看到里面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的端午學會了包粽子,品嘗了自己的勞動成果,這其中的味道可真不是一般的美哦!
端午節(jié)作文 篇3
過端午節(jié)是中國多年的傳統(tǒng)習俗,中國人為什么用過端午節(jié)呢?這里有很多傳說,最著名的就是紀念中國歷史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一說起屈原,讓我們想起了端午節(jié),一提起端午節(jié),我就會心血來潮,因為可以吃到香香的、甜甜的、糯糯的粽子,想想真是美妙極了。小時候,一到端午節(jié)奶奶就會先摘家門口的.粽葉,然后清洗、蒸煮。再采來棕樹葉撕成條同樣清洗再蒸煮,然后把糯米淘洗、侵泡,把水瀝干后就可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奶奶一會兒把粽葉卷成錐形,一會兒把淘洗好的糯米放進去,一會兒用棕葉條包裹那酷似玉盤托珍珠的粽子,頗似沙場點兵。不一會兒那本來輕飄飄的棕樹葉變得沉甸甸而且還密密麻麻的。我還跟著奶奶學了手藝哩,我學著奶奶的模樣把粽葉卷成錐形,然后把珍珠似的糯米放進去。
“。!”一不小心我手里的“玉盤托珍珠”摔碎了,滿地都是我弄灑的珍珠。我閉上眼睛,準備接受奶奶的大罵,可奶奶卻用那慈祥的眼光看著我,輕輕的對我說:“小心點。”我什么也沒說,只是對她笑了笑。奶奶也對我笑了笑。
“嘩”粽子開煮了,它們安安靜靜地躺在水中,既不像那調(diào)皮的餃子在小銀魚似的在水中游來游去,也不像洶涌的波濤似的面條。我沒多大的耐心繼續(xù)看煮粽子,于是,我出去玩了。我再次回來時滿屋都是粽葉的香味,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個粽子準備剝開,“呀!燙死我了!蔽掖蠼械。我一邊吹著我被燙到的手,一邊看著奶奶熟練的拿出粽子剝開放到碗里,我趁機拿來白糖倒在粽子上,
再拿來筷子把粽子夾起來咬了一口。!真是又香、又甜、又糯,美味極了。
除了吃粽子,端午節(jié)還有許多習俗,如:放風箏、飲雄黃酒,對了!還有賽龍舟!!我們美麗的柳葉湖每年都會舉行賽龍舟比賽,幾十個水手緊緊地握著船槳,竭盡全力地奮力地向終點劃著,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一邊用力地敲著鼓,一邊喊著震天動地的號子,那場面,那叫一個震撼。還有,還有呢!每到五月初五我們家的大門前都要掛艾草。
過端午節(jié)的感覺真好,我真想下一個端午節(jié)趕快到來。
端午節(jié)作文 篇4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海榴花發(fā)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倍宋绻(jié)已經(jīng)過去了,想必大家對今年的端午節(jié)記憶猶新吧!你可知道端午節(jié)的一些習俗?現(xiàn)在就讓我來講述一下關于端午節(jié)的習俗吧!
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五月節(jié)、五日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春秋之前端午節(jié)是祛病防疫的節(jié)日,后因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演變成中國漢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已成為國人普遍行為!岸宋绻(jié)”為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qū)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jié)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tǒng)習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端午節(jié)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間煮熟,早晨食用。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早中”,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中國有很多端午的故事,比如水漫金山,白娘子喝雄黃酒。這是一個很悠遠的民族的節(jié)日。屈原選擇在端午節(jié)殉國,把端午節(jié)的人文精神提升了。本來這是一個伸張正義的節(jié)日,表現(xiàn)的是對龍的圖騰崇拜,是出于人們對自然的恐懼;而屈原,賦予了這個節(jié)日新的意義,《離騷》是千秋絕妙詞,“若無澤畔行吟苦,哪得千秋絕妙詞”。這個古老的民族的習慣,因為屈原,得到了新的意義。一本《離騷》,使中華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個端午節(jié),使中華民族擁有傳奇的一面;一種愛國情懷,更使中國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這一切,都是源自你——屈原。
我為你而驕傲,又為你而悲哀。驕傲的是我們有這樣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而自豪;悲哀的是時代的背景讓你的才華無法施展,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卻不常有,你是何其不幸地遇到這樣的“主”啊!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在此送上遲來的祝福,祝大家端午安康!
端午節(jié)作文 篇5
今天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jié),下面,告訴你我家是怎么過端午節(jié)的吧。
到了每年的五月五日,家家戶戶都要掛艾葉,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等活動。這種習俗是經(jīng)過20xx多年的演化而形成的。五月初五作為端午節(jié)的原因是因為屈原就是在那天跳下汩羅江自殺的。賽龍舟的習俗也是從人劃著小船去尋救屈原這種形式演化過來的。因為沒有找到屈原的尸體,他就把竹筒里的`米撒在水里。他認為魚兒吃飽了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尸體了。后來這種活動不斷演化,到現(xiàn)在就成了粽子。這種紀念屈原的活動漸漸變成了一種風俗。
今年的端午,我家掛上艾葉,包好粽子。等待端午節(jié)的到來,!終于到端午啦!我家端上一盤盤好菜,把粽子端出來。下面要做什么呢?當然是開吃啦!你一個,我一個……大家吃的不亦樂乎。
我家的端午節(jié)就是這樣的,你家的呢?
端午節(jié)作文 篇6
今天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艾節(jié)、端五、重午、午日、夏節(jié)。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jié)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呢!
上午,我們家就開始包粽子,準備好喂我肚子里的蛔蟲了。說道端午,大家一定不知道端午節(jié)的知識,就讓我這個大博士來告訴你們有關端午節(jié)的知識吧!
說起端午,我們還得請出一位詩人讓他來幫我們先開頭說起他吧,可此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愛國詩人——屈原呀!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jié)作文 篇7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在這陣陣兒歌聲中,咱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tǒng)佳節(jié)——端午節(jié)。
要問端午節(jié)的來歷,可有很多故事呢。就給大家講其中一個吧:在戰(zhàn)國時期,楚國有位愛國詩人叫屈原。屈原在楚王的身邊做官。昏庸的楚王總是聽信那些奸臣、小人讒言,不聽屈原的忠言。后來楚王竟把屈原削職流放了。在流放的過程中,屈原看見楚國都城被敵軍占領,百姓遭殃,慘不忍睹,屈原非常悲憤,于是跳江自殺。人們非常傷心,劃船找屈原的尸體,還包粽子給魚蝦吃,希望魚蝦不要傷害屈原的尸體。于是,人們?yōu)榱思o念這位愛國詩人就把這一天作為“端午節(jié)”,用包粽子、賽龍舟的形式表達對屈原的緬懷之心。
端午節(jié)還有很多習俗呢!包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則據(jù)說是為了避邪。粽子幾乎是每家每戶過節(jié)必不可少的物品,奶奶在包粽子前,總是要先把粽葉泡上很長時間,再煮上一天。裹粽子時是先取三片煮好的粽葉,圍成一個圓錐形,然后往里面放些糯米,還可以根據(jù)個人喜好,添加不同的餡料,諸如:花生米、紅豆、肉、蜜棗等等。再用棉線捆起來,一個玲瓏可愛的粽子就誕生了。但現(xiàn)在還不能吃,還要把包好的粽子煮上一天,到第二天咱們就可以大享美味啦。解開一個熱騰騰的'粽子,蒸汽直沖天,而粽子活像個老爺舒服地躺在粽葉里。糯米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fā)亮、金銀剔透,就像一顆顆璀璨的鉆石。糯米的濃香夾雜著縷縷草葉的清香沁人心脾,我顧不上燙,咬了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
在今年的端午節(jié)里,我不僅學到了很多知識,還品嘗了美味的粽子。這真是個快樂且有意義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作文 篇8
今天是端午節(jié),媽媽說:“今天早餐是粽子和綠豆糕”。我吃了一些說:“真好吃!”
爺爺以前說過賽龍舟和吃粽子是紀念一位古人,古人的名字叫屈原。在爺爺家,我看見許多人家的門口都有艾草。
要記住這是我們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
端午節(jié)作文 篇9
我在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吃粽子。老人們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
去年端午節(jié)前夕,奶奶決定做些粽子。那天下午,我們煮了一大鍋紅豆醬,在上面加了紅糖。很好吃。稻草灰是我們唯一的秘密。我們在灰燼中加入開水,過濾,放入糯米中,攪拌均勻。餡料和米飯做好后,是我們準備粽葉的時候了。開始把葉子泡在沸水里使它們變軟。
準備好了,我和哥哥決定舉行一個餃子制作比賽,比誰更漂亮。
比賽開始的時候,我和哥哥趕緊把比賽結束了。
1、我們用三分之二相同大小的葉子重疊。重疊時,粽葉的.葉頭與葉尾相對。然后把葉子折成三角形。
2、把葉子折成三角形。把它們折在角落里,以免糯米掉下來。
3、三角做成后,放一些糯米,然后放紅豆糊。
4、把糯米放進去再調(diào)一下。盡量保證每個部位都有糯米,調(diào)整后再捆扎。
5、然后把三角形的糯米葉對折,排列整齊。
6、系好繩子是關鍵的一步。撕碎的葉子綁在四分之一的粽子上。用牙齒綁粽子很麻煩。否則,包扎會松,使糯米掉出來。
雖然粽子很常見,但如果你想包好它,要把它包得整齊美觀就不是那么簡單了。你必須非常認真和小心,才能完成它。
【端午節(jié)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作文六篇02-17
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作文4篇08-12
★端午節(jié)的作文07-03
端午節(jié)作文07-02
端午節(jié)的作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