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熱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跡了吧,事跡具有概括標明先進事跡的主要內容或材料的用途。什么樣的事跡才是規(guī)范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熱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熱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1
曾聽過吃苦三味:得技能、開眼界、修身心。
一個人想要脫胎換骨,就要學會低頭吃苦。
如今,我們看到他們光芒萬丈,可在背后,他們不僅要吃讀書的苦,要忍受過去艱難的環(huán)境之苦,還要忍受訓練之苦。
聶海勝在成為航天員的'前4年左右時間里,要完成基礎理論、體質等8大類上百個科目的艱苦訓練,對生理和心理都是極大的挑戰(zhàn)。
劉伯明的父親曾見證過兒子訓練的艱苦:坐在高空旋轉椅上,疾轉100多圈后,下來還要辨別方向;有幾天要24小時頭朝下躺在30度角傾斜的床上。
湯洪波的父親透露說,兒子訓練后累得“樓都爬不上了”。
湯洪波有句話說得好:“要想向上生長,先要向下扎根。”
苦難,是人生的基本特征。
想要擁有別開生面的人生,就要先主動學會吃苦。
人生如攀登,每登上一階,機會越多,視野越廣,可每攀登一階,就要付出更多的艱辛。
當你吃夠了生活的苦,學習的苦,工作的苦,熬出了頭,世間一切美好便會紛至沓來。
熱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2
神舟十二號航天員進入天和核心艙以來,空間站環(huán)境已經變得整潔舒適和秩序井然。除了有航天員辛勤整理的功勞,也有空間站結構上的收納便利。
原來是天和核心艙內部大有乾坤。天和核心艙發(fā)射入軌期間,行李包裹是用特制的`包裝袋收納起來,捆綁在核心艙內壁。這樣航天員進駐的時候,就能夠更直觀更方便的看到所有包裹的內容和狀態(tài)。但如果任由這些包裹留在艙內,看上去不夠整潔,并且會占用航天員大量的活動空間。那些暫時用不到的包裹,就會被收納進空間站的夾層之中。
收納的秘訣,就在地板上的這些儲物空間。視頻中,聶海勝和湯洪波打開了攝像頭最近處的儲物間。湯洪波整個人趴在地板上,將手探進去尋找包裹,聶海勝手中還拿著一支手電筒幫他照明。在他們的身邊,已經有了兩個大型包裹。
像這樣的儲物空間,在空間站中還有不少?梢哉f為了方便航天員在軌生活,空間站設計者們集智巧思,設計出了很多人性化的使用模式,并且在應用方面進行了反復驗證。
熱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3
經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瞄準北京時間6月17日9時22分發(fā)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備份航天員為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航天員聶海勝參加過神舟六號、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劉伯明參加過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湯洪波是首次飛行。今天上午,執(zhí)行此次發(fā)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火箭將加注推進劑。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是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第四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任務有以下主要目的:在軌驗證航天員長期駐留、再生生保、空間物資補給、出艙活動、艙外操作、在軌維修等空間站建造和運營關鍵技術,首次檢驗東風著陸場的航天員搜索救援能力;開展多領域的`空間應用及試(實)驗;綜合評估考核工程各系統(tǒng)執(zhí)行空間站任務的功能和性能,進一步考核各系統(tǒng)間的匹配性和協(xié)調性,為后續(xù)任務積累經驗。
按計劃,神舟十二號飛船入軌后,將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對接于天和核心艙的前向端口,與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形成組合體。航天員進駐核心艙,執(zhí)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進行工作生活,駐留約3個月后,搭乘飛船返回艙返回東風著陸場。
目前,天和核心艙與天舟二號組合體狀態(tài)穩(wěn)定,各項設備工作正常,具備交會對接與航天員進駐條件。執(zhí)行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的各系統(tǒng)已完成綜合演練,航天員飛行乘組狀態(tài)良好,發(fā)射前各項準備已基本就緒。
【熱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10-06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精選]07-05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通用06-19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必備)07-06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實用】07-06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通用]08-05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11篇)12-14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11篇12-03
2022年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