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作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元宵節(jié)作文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元宵節(jié)作文 篇1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jié)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xù)。元宵節(jié)又稱為“上元節(jié)”。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jié),其樂融融。
元宵節(jié)也稱燈節(jié),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里、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jié)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jié),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xù)賞燈十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jié)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guī)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jié)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jié)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讓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廣泛歡迎。
元宵節(jié)作文 篇2
元宵節(jié)真快樂。
我、媽媽、爺爺和奶奶去浦興路街道活動中心,參加游園活動。這里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我看見9根繩子上各掛著10只五顏六色的燈籠,有雪白的兔子燈、胖胖的小豬燈、張開翅膀的鴿子燈、還有小小的蝴蝶燈……我最喜歡的是放在門口的小豬燈,它頭上帶著一頂金黃的帽子,圓圓的腦袋,胖胖的身子,它好像在說:“祝大家元宵節(jié)快樂!”
我還去看了魔術表演,魔術師請了兩位男的一位女的,她先把一件衣服給一位女的穿,然后,魔術師把助手請來了,她把助手綁的結結實實,把一塊魔術布蓋在助手的`身上。最后是女的身上衣服不見了,變到助手的身上了,而他的繩字還是在他的身上。還有滾龍、踩高蹺等許許多多有趣的活動……我依依不舍離開了活動中心。
元宵節(jié)作文 篇3
今日我給大家介紹一個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在這一天,人們要吃元宵,放煙花,這不,每年晚上在龜山公園的廣場上,都有一場瑰麗無比的煙火表演。
夜幕漸漸拉下了,月亮媽媽披著她那薄薄的輕紗,帶著一群穿著黃紗裙的星寶寶出來了,不用說,肯定也是來看煙花的.。忽然,天空中出現了三朵煙花,遠遠望去,星星和煙花融合在一起,今晚的星星在煙花的襯托下顯得十分閃亮。金燦燦的“菊花”在天空怒放;艷麗的“玫瑰”在空中閃耀;一場潔白的“飄雪”在空中飛舞;紫紅的“牽;ā痹诳罩行D;漆黑的夜空一下子就變成了五彩繽紛的花園。
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元宵節(jié)為什么要放煙花吧,我來告訴你吧,其實呀!就圖個熱鬧!元宵節(jié)一過完就等于過完年了,大家也喜慶喜慶,把過年時買的煙花在這一天全部放完。
元宵節(jié)除了放煙花,還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又叫湯圓,歷史上還有許多別稱,“面繭、粉果、湯餅、圓不落角”等等。元宵有花生味和芝麻味的,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花生味的,花生味的元宵白白的,像一個揉好的雪球,咬一口里面的花生餡就流出來了,黃黃的花生陷流入口中,那味道,讓我回味無窮。
元宵節(jié)的習俗都非常有趣,這個節(jié)日讓我非常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