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班音樂數(shù)星星教案(通用11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音樂數(shù)星星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音樂數(shù)星星教案 1
設計意圖:
《小星星》這個音樂活動簡單又富有趣味,貼近幼兒的生活,幼兒對小星星這首歌曲已經耳熟能唱,通過猜想、討論,傾聽,使幼兒更好地熟悉歌曲節(jié)奏。在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我們通過巧妙提問,運用幼兒熟悉的奧爾夫音樂教具,讓幼兒在游戲中從聽覺感知節(jié)奏型,樂于用好聽的聲音和節(jié)奏去進行伴奏,感受聲音的奇特。并通過與同伴的合作表演嘗試制造簡單的聲音效果在增加幼兒樂趣的同時,使其對節(jié)奏的表現(xiàn)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發(fā)展。
活動目標:
1、學習在音樂的伴奏下用奧爾夫樂器敲擊出樂曲的節(jié)奏。
2、體驗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3、了解兒歌的含義。
4、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活動重難點分析
活動重點:體驗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活動難點:學習在音樂的伴奏下用奧爾夫樂器敲擊出樂曲的節(jié)奏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熟悉歌曲《小星星》
物質準備:
1、串鈴若干,三角鐵若干
2、黑色夜空,星星若干
活動過程:
一、星星舞會
1、教師出示黑色的夜空,講述夜空孤單的故事
2、出示一顆星星在黑色的夜空和夜空對話,決定請出星星家族舉辦星星舞會,讓夜空不再孤單
二、星星舞會籌備可是缺少音樂伴奏,介紹今天使用的奧爾夫樂器:三角鐵和串鈴,請他們來為我們的音樂進行伴奏
三、練習舞會節(jié)奏
1、那么怎么練?看老師想了一個辦法,把舞會的節(jié)奏畫下來了,小朋友請看
× ×︳× ×︳× ×︳× - ‖
2、集體拍手一起練習節(jié)奏;
3、師敲三角鐵,幼兒拍手,結束部分加上串鈴動作;
4、出示圖譜,師敲三角鐵,請個別幼兒搖鈴配合;
三、合作表演
小星星說小朋友敲出的節(jié)奏真好聽,讓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吧
1、教師和幼兒集體合作用音樂加伴奏(師用三角鐵,幼兒用串鈴)
2、老師覺得串鈴的聲音很好聽,也想試一試,和小朋友交換下伴奏
3、舞會正式開始,請所有幼兒隨音樂合作伴奏表演
4、舞會真熱鬧,星星們可開心了,還想在跳一會,你們還可以再給它們伴奏嗎?幼兒交換樂器隨音樂伴奏。
四、課堂延伸:
星星舞會已經有了樂隊的伴奏,還需要什么?下次我們準備好了再一起來參加。
課后反思:
小星星這個活動一開始以故事的形式導入孩子們很喜歡,接下來節(jié)奏練習,以及加上奧爾夫樂器合作表演孩子們都表現(xiàn)的很好,唯一覺得整堂課缺乏的是孩子們自主的東西比較少,好像都是老師想了很多方法讓孩子學,孩子也很認真的學會,但是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表現(xiàn)就少了,所以,覺得以后音樂課中要更加注重孩子自主性。
小班音樂數(shù)星星教案 2
活動目標:
1、熟悉歌詞,嘗試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發(fā)現(xiàn)歌曲中相同的部分,幫助自己記憶歌詞。
3、創(chuàng)編星星在天空中閃爍的動作加入演唱,提高演唱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畫面。
2、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律動練聲
1、《日常生活模仿動作》
2、《合攏放開》
3、《這是小兵》
4、《小鳥醒來了》
5、《不再麻煩好媽媽》
二、美麗的星星
1、你看到夏天的晴朗的夜晚天空是什么樣子的?星星又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鼓勵幼兒盡量和同伴表達得不一樣。
3、教師出示幼兒星空畫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星星是什么樣子的?出,處!小星星在天空中是什么樣子的?(一閃一閃亮晶晶)天上有多少小星星?(滿天都是小星星)小星星在天上干什么?(掛在天空放光明)一閃一閃的'小星星像什么?(好像許多小眼睛)
4、教師在幼兒回答后,輕輕念出歌詞:劉老師把小星星在夜空中一閃一閃的美景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
5、剛才老師念的兒歌的時候你們發(fā)現(xiàn)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嗎?
6、幼兒回答后,教師進行小結,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哪些地方相同。
三、學唱歌曲
1、教師進行范唱,在范唱個過程中注意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老師還會用美妙的聲音把小星星的兒歌唱出來。
2、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演唱歌曲1—2遍: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首動聽的歌曲。
四、創(chuàng)編動作
1、小星星是怎樣在天空中一閃一閃的,你們能來學一學嗎?
2、請小朋友一邊表演動作一邊演唱歌曲:我們一邊按照歌曲的節(jié)奏表演小星星一閃一閃的動作,一邊演唱歌曲。
3、我們來接唱歌曲:一二三組唱一句,四五六組唱一句,然后又是一二三組唱一句,四五六組唱一句。
活動反思:
本課整體上的效果還是不錯,孩子們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享受音樂,課堂教學目標基本達成,不足的地方是有的個別的學生有時做一些課堂小動作,影響教學,其次是學生的主動性有些欠缺應該設計一些合作交流的環(huán)節(jié)。教師要認真反思,從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入手,爭取減少走神的學生充分調動每個孩子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小班音樂數(shù)星星教案 3
活動目標
1、感受4|4拍的音樂節(jié)奏。
2、積極參與表演在情景表演中學會唱歌并合拍。
3、激發(fā)幼兒對歌唱表現(xiàn)的興趣。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重點難點
在聽音樂打節(jié)奏時示范和指導,在表演合唱中要將“一閃一閃”的跳躍感唱出來,在用手作“閃”的動作時注意合拍和跟節(jié)奏。
活動準備
小星星粘貼及太陽月亮頭飾各一個;《小星星》磁帶、歌曲圖譜
活動過程
一、音樂欣賞及感受4|4拍音樂節(jié)奏,欣賞《小星星》的旋律,和老師一起隨著節(jié)奏拍拍手,感受44拍的節(jié)奏。
二、圖片引入主題,欣賞歌曲:每當天黑了,天空中就會出現(xiàn)許多許多的小星星,你們見過他們嗎?
1、你覺得小星星在天空中像什么?
2、欣賞歌曲《小星星》;“星星寶寶快樂的唱起了歌。聽——”
3、歌曲里的小星星像什么?為什么說小星星像眼睛?
三、再次欣賞歌曲,理解歌詞;
1、第二次欣賞歌曲《小星星》:“聽聽小星星在天空中,是怎樣的?”
小結:一閃一閃、掛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許多小眼睛;進一步熟悉歌詞。
2、“怎樣唱出小星星一閃一閃的?”
★教師示范,引導幼兒唱出“一閃一閃”的跳躍的感覺;
★運用手勢配合唱出“一閃一閃”的跳躍感;
四、和老師一起運用跟著錄音帶學唱;
1、運用歌曲圖譜,結合手勢動作,提示幼兒說歌詞;
2、運用歌曲圖譜,結合手勢動作,鼓勵幼兒大膽的跟著錄音唱;
3、看著圖譜和老師一起唱;
4、請個別幼兒唱,老師和其他幼兒隨著節(jié)奏做動作;
5、請幼兒來當星星寶寶唱歌,老師當月亮媽媽表演動作;
6老師扮演月亮媽媽,幼兒扮演星星寶寶一起邊唱邊隨歌曲有節(jié)奏的做動作;結束。
節(jié)奏——角落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樂曲、表現(xiàn)樂曲
1.角落活動中熟悉樂曲、感受樂曲節(jié)奏、嘗試表現(xiàn)樂曲。
(1)聽賞樂曲,感受樂曲的優(yōu)美,激發(fā)幼兒對樂曲的興趣。
說明:在角落活動中引導幼兒花幾分鐘的時間聽一聽樂曲,感受樂曲的優(yōu)美。此內容可延續(xù)4-5天。
(2)聽賞樂曲、感受樂曲,可以引導幼兒用不同方法嘗試表現(xiàn)樂曲。如幼兒可以用舞蹈動作表現(xiàn)樂曲,幼兒也可以借助各種打擊樂器表現(xiàn)樂曲。
說明:這一階段幼兒在角落里玩的時間可以有10天左右。教師指導的重點是不斷挖掘幼兒的閃光點,譬如幼兒用不同的樂器表現(xiàn)樂曲、用不同的動作表現(xiàn)樂曲等。最主要的是鼓勵幼兒大膽地表現(xiàn)以及幼兒初步的4/4節(jié)奏感。這里要提醒的是4/4節(jié)奏也可以有不同的節(jié)奏型,如X———|X——|;如:—X—|X—X—|;如:XXXX|XXXX|;又如XXXXXXXX|XXXXXXXX|。教師可通過每次角落游戲的講評讓幼兒體會角落活動中的成功和愉悅。
(3)注意生活中引導幼兒多感受不同4/4節(jié)奏,如XXXX|如XXXX|XXXXXXX|又如:XXXXX|XXXXX|
請你過來!我們都是我們都是好朋友我呀長大了,你也長大了!
集體活動中大膽表現(xiàn)音樂、表現(xiàn)音樂節(jié)奏
2.集體活動中大膽表現(xiàn)音樂、表現(xiàn)音樂節(jié)奏
老師和幼兒共同聽賞樂曲,感受樂曲優(yōu)美,知道這首樂曲的名字叫“小星星”,講的是小星星的故事。
A.游戲“快樂大轉盤”。
游戲玩法:老師扮演月亮姐姐,小朋友是滿天的'星星。星星圍成大圈,月亮姐姐在中央。音樂前奏起月亮姐姐轉圈;星星跟著音樂拍手。前奏結束前月亮姐姐要點到一顆小星星,小星星就馬上起來,跟著音樂做動作(如眨眼、睡覺、或者跳舞)。其他小星星和月亮姐姐都必須馬上跟著他(她)一起有節(jié)奏地動作,直至樂曲結束。待到間奏起,月亮姐姐再次轉圈去另一顆小星星,游戲如此循環(huán)反復。
游戲規(guī)則:小星星必須跟著音樂節(jié)奏做動作。別人做過的動作就不能再做,否則算輸。
說明:這個游戲能夠充分激發(fā)幼兒興趣和積極性。在鼓勵幼兒大膽地模仿別人動作并表現(xiàn)音樂中,教師的指導重點放在讓幼兒按音樂節(jié)奏活動,并不重復別人的動作,更應放在幼兒會用動作展現(xiàn)不同的節(jié)奏型。如有幼兒用XXXXXX|應該表揚
點頭點頭拍手拍手拍手拍手
而有幼兒用X—X—|XXXX|也該好好鼓勵。
扭屁股扭屁股拍手拍手拍手拍手
B.引導幼兒聽一段新的音樂(同一旋律的不同樂器演奏)鼓勵聽到不同樂器演奏表現(xiàn)不同動作、玩法、規(guī)則。指導重點同前。
說明:不同樂器表現(xiàn)同一旋律效果不同,如由小提琴演奏出的旋律較為流暢優(yōu)美,幼兒的動作應該較為舒展、柔美;而由鋁板琴演奏的旋律則感覺更多的是有節(jié)奏、有彈性。不同的樂器應該引導幼兒用不同動作表現(xiàn)。
3.在角落游戲中進一步體會歌曲。
表現(xiàn)角中讓每一個幼兒能有機會參加活動,進一步表現(xiàn)樂曲,感受節(jié)奏。此內容可在表演角里再延續(xù)10天左右。
繼續(xù)在角落里引導幼兒大膽地用各種動作表現(xiàn)不同的節(jié)奏型,在角落活動的講評中展現(xiàn)幼兒的游戲,以此讓幼兒體會成功體會愉悅。
課后反思:
小星星這個活動一開始以故事的形式導入孩子們很喜歡,接下來節(jié)奏練習,以及加上奧爾夫樂器合作表演孩子們都表現(xiàn)的很好,唯一覺得整堂課缺乏的是孩子們自主的東西比較少,好像都是老師想了很多方法讓孩子學,孩子也很認真的學會,但是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表現(xiàn)就少了,所以,覺得以后音樂課中要更加注重孩子自主性。
小班音樂數(shù)星星教案 4
活動目標:
1、在情境中讓幼兒自然學習兒歌,感受兒歌有趣的特點。
2、理解兒歌的內容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而響亮地朗誦兒歌。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幼兒操作材料星星粘貼紙。
活動過程:
1、播放動畫《小星星》在音樂聲中,老師與幼兒一同做拍手或手腕轉動的動作,引導幼兒有序入座穩(wěn)定情緒。
2、請幼兒觀賞圖片,引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提問: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星星在哪里?
◆請幼兒欣賞配樂朗誦《數(shù)星星》,初步讓幼兒對感受知兒歌意境美。
你們剛才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讓我們再聽一遍。
◆第二遍欣賞時請幼兒嘗試跟著朗誦,讓幼兒對有兒歌完整印象。
3、以啟發(fā)式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逐句理解兒歌內容。
◆天上星星怎么樣?
◆娃娃看到星星做什么?
◆娃娃怎么數(shù)星星的?
4、分句教幼兒朗誦,以不同的形式教授。
◆采用完整教念與分句教念的.方法教學,幫助幼兒記憶理解兒歌內容。
◆以個別與分組表演的形式,激發(fā)幼兒參與學習的興趣。
5、幼兒操作活動。
◆小朋友,你們想做小星星嗎?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扮演小星星。
◆在溫馨背景音樂中教師指導幼兒操作。
◆給幼兒提供的教材中配套的操作材料小星星粘貼紙,鼓勵讓幼兒自己動手撕貼小星星在額頭。
6、引導幼兒模仿星星的動作,隨著歌曲《數(shù)星星》音樂做游戲結束活動。
小班音樂數(shù)星星教案 5
活動目標:
1、在優(yōu)美抒情的氛圍中感受音樂旋律及歌詞。
2、通過師生分別扮演“寶寶”和“星星”的不同角色,掌握歌曲的情緒及內容。
3、能體會“寶寶”在夜晚數(shù)星星的愜意之情。
4、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室內各處可懸掛大大小小的星星。
2、玩具小男孩娃娃一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提問:“小朋友你們喜歡星星嗎?(喜歡)那你們知道星星是在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嗎?(晚上)那你們知道天上有多少顆星星嗎?”
2、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一起去數(shù)星星吧!(音樂:閃爍的小星)
3、你們數(shù)清楚了嗎?
二、在情境中理解歌詞。
1、“有個小寶寶啊,他也在晚上數(shù)星星,那他數(shù)清楚了嗎?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2、聽老師唱歌曲兩遍。
3、“小寶寶是怎么數(shù)星星的呀?數(shù)星星的動作應該怎么做?”幼兒嘗試做數(shù)星星的動作。
4、小寶寶啊,他數(shù)來數(shù)去也數(shù)不清。”這個數(shù)不清的動作你想怎么做?
三、游戲:數(shù)星星
1、老師做“小寶寶”,其余幼兒做“星星”,小寶寶在“星星”中間邊走邊數(shù)。
2、分角色玩游戲,可連續(xù)玩幾次。
3、將“寶寶”數(shù)星星的愜意之情反饋給全班幼兒,集體扮演“小寶寶”數(shù)“星星”。
活動反思:
本課整體上的效果還是不錯,孩子們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享受音樂,課堂教學目標基本達成,不足的地方是有的個別的學生有時做一些課堂小動作,影響教學,其次是學生的主動性有些欠缺應該設計一些合作交流的環(huán)節(jié)。教師要認真反思,從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入手,爭取減少走神的學生充分調動每個孩子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小班音樂數(shù)星星教案 6
活動目標:
1、鼓勵孩子虛心向他人學習,使自己取得成功,并使孩子養(yǎng)成互幫互助的好習慣。
2、培養(yǎng)孩子積極向上的進取心。
活動準備:
幼兒活動材料(下)第10――11頁。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起幼兒的`興趣。
1、你數(shù)數(shù)能夠數(shù)到幾?不會數(shù)了你會怎么辦?
2、有一只小青蛙他只能夠數(shù)到一,可是后來卻能夠數(shù)到三百多了,這是怎么一會事呢?
二、教師講述故事。
教師講述故事至請你教教我吧。向幼兒提出:
小魚是怎么做的?他教小青蛙了嗎?為什么?
繼續(xù)講述到最后,提出問題:
1、小青蛙和小魚為什么能在數(shù)數(shù)競賽中得到金牌?你該怎樣向他們學習?
2、小青蛙看到小魚會數(shù)泡泡是怎么做的?
3、如果你看到別人比你強,你會怎么做?
4、如果別人向你請教問題,你會教別人嗎?
5、讓孩子帶著問題再次傾聽故事。
三、讓孩子講述故事。
在孩子熟練掌握故事結構的基礎上,講述故事。
小班音樂數(shù)星星教案 7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10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知道它們在本課中都是表示數(shù)目的。
2、掌握9種筆畫,能按筆順規(guī)則書寫本課生字。
3、認識田字格,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寫字。
4、認識4個字,會讀指定的詞語。
5、能在老師的幫助下讀兒歌,大體了解意思。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規(guī)范字寫字。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田字黑板。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認識本課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知道它們在本課中的意思,認識4個生字。掌握漢字筆畫,能按筆順規(guī)則書寫。認識田字格,能依照范字寫字。會讀指定的詞語,能在老師的幫助下讀兒歌,體會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9種筆畫,10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從今天起我們就要學習漢字了,每個字的上面都有一個音節(jié),音節(jié)怎樣讀漢字就怎樣讀。
2我們要學習的這些漢字都在一首一首的兒歌里面,今天開始學習“識字(一)”。兒歌是一行一行寫出來的,《數(shù)星星》這首兒歌共有6行。
3兒歌上面是題目《數(shù)星星》,題目前面的`“1!笔亲R字的第一課。學生齊讀:1.數(shù)星星
二、學習新課
(一)讀兒歌
1、教師范讀兒歌。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兒歌,注意讀準字音。
3、指名讀,同桌互讀兒歌。
4、說說你從這首兒歌中知道了什么?
5、抽卡片讀生字和認讀字。
6、齊讀兒歌。
(二)學習新筆畫
1、出示“一”,這個筆畫叫做“橫”。
2、讓學生觀察自己的名字,看看有沒有“橫”。
3、教師范寫“橫”,從左往右寫,要寫平。
。ㄈ⿲W習生字
1、學習“一”
(1)指名領讀字音,教師范寫,提問:“一”共幾筆?哪一筆?
(2)教師記字形:“一”,橫“一”。
(3)學生指名、互相、小組記字形。
。4)“一”表示數(shù)目,我們可以用“一”說什么?(一個人、一把椅子……)
2、學習“二”
。1)指名領讀字音,教師范寫,提問:“二”共幾筆?哪幾筆?
。2)指名、互相記字形。
。3)組詞:三朵花、三棵樹、三粒種子……
。ㄋ模┲笇Э垂P畫筆順表
1、紅筆畫是新筆畫。
2、第一欄是生字,第二欄是筆順。
3、右下角的數(shù)字是生字的總筆畫數(shù)。
三、鞏固練習
1、開火車抽讀生字。
2、識字游戲。
四、指導書寫
(一)認識田字格
田字格中的橫虛線稱作“橫中線”,豎虛線稱作“豎中線”,橫豎兩條虛線的交點稱作“中心點”。4個小格分別稱作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
(二)指導書寫“一”
1、教師范寫,提問:“一”字的一筆寫在哪里?兩邊頂不頂格?
2、師述:“一”,起筆在左橫中線,收筆在右橫中線稍靠上一點,“橫”要平,居中。
3、學生描紅,仿寫。
。ㄈ┲笇鴮憽岸
1、教師范寫,提問:“二”字的兩橫寫在哪里?一樣長嗎?
2、師述:“二”,兩個“橫”分別在左橫中線的上、下,相距不遠不近,筆畫走向同“一”,各筆畫分別居中。
3、學生描紅,仿寫。
。ㄋ模┲笇鴮憽叭
1、教師范寫,提問:“三”字中的三橫長短一樣長嗎?中間的“橫”離上下兩個“橫”是不是同樣寬?
2、師述:“三”,三個“橫”分別落在橫中線上方,橫中線和橫中線下方,上下兩“橫”距中間的“橫”不遠不近,筆畫走向同“一”,各筆畫分別居中。
3、學生描紅,仿寫。
五、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一首兒歌和三個生字。
課后反思:學生有主動識字的興趣,對基本筆畫掌握較好,只是個別學生的書寫習慣還有待培養(yǎng),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慢慢培養(yǎng)。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認識田字格,能依照范字寫字。掌握漢字筆畫,能按筆順規(guī)則書寫本課生字。學生有自主識字的方法,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習慣,對漢字產生興趣。
教學重點:正確書寫生字
教學難點:四的書寫
一、引入新課
1、讀兒歌:指名、小組讀。
2、抽卡片讀生字。
二、學習新課
。ㄒ唬⿲W習新筆畫
豎橫折撇豎彎點豎彎鉤捺橫折彎鉤
丨丿丶
1、教師范寫筆畫,說出各筆畫名稱。
2、用鐵絲演示“”,幫助學生記住筆畫是一筆。
3、學生書空筆畫。
4、小組記憶筆畫名稱和寫法。
。ǘ⿲W習生字
1、提自學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根據(jù)筆畫順序記憶字形。
。3)利用兒歌弄懂字義,組詞說句。
2、學生自學生字:四、五、六、七、八、九、十
3、檢查自學效果,教師指導。
。1)“四”的第三、四筆是“撇、豎彎”。
。2)“五”的第三筆是“橫折”。
(3)“六”的最后一筆是“點”。
。4)“八”撇低,捺高,中間留空。
三、鞏固練習
1、抽卡片開火車讀生字。
2、識字游戲。
四、指導書寫
1、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從整體到筆畫說說怎樣寫。
2、教師范寫。
。1)“四”,第一筆“豎”和第二筆“橫折”的右半筆都要往里收一些,且不要拉得太長,第三筆“撇”,起筆稍重,收筆要輕,要拉出筆鋒。
。2)“五”,第二筆為“豎”,由豎中線起筆稍左方向運筆。
。3)“六”,第一筆為“點”,寫在豎中線上,起筆要輕,收筆時輕輕頓一下,“橫”在橫中線上,最后一筆為“點”。
。4)“七”,第一筆“橫”起筆在左橫中線稍下,穿過中心點以后在右橫中線稍上收筆!柏Q彎鉤”起筆在豎中線稍左一點。
(5)“八”,第二筆是“捺”,起筆在左上格,起筆要輕,收筆時輕輕頓一下再拉出捺腳。
。6)“九”,第一筆是“撇”稍直,不要太斜,“橫折彎鉤”起筆后先向右上方運筆,折后向下,稍左運筆,彎要有弧度,鉤要小。
3、學生描紅,仿寫。
五、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7個生字,知道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是表示數(shù)目的。
課后反思:學生第一次學習生字,興趣很高,對基本筆畫掌握較好,多數(shù)學生書寫習慣好,只是個別學生的書寫還有待練習。
小班音樂數(shù)星星教案 8
教學目標:
1、會認“撒”“仰”等字以及這些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張衡是古代著名的天文學家,學習他從小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
理解張衡是怎樣數(shù)星星的。教學難點:
理解爺爺講的有關天文知識。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激發(fā)興趣
在晴朗的夜晚,我們抬起頭,就會看到藍天上有許許多多明亮的星星,一閃一閃的,非常有趣,天上的星星多極了。我們平常說天上的星星很多,可以用哪些詞語?
相機學習:無數(shù)——導讀:天上有無數(shù)的星星
數(shù)不清——導讀:天上的星星數(shù)不清(學習多音字“數(shù)”)
天上的星星真的數(shù)不清嗎?你們數(shù)過嗎?
古時候有個小孩子,他就最喜歡數(shù)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數(shù)星星的孩子》。(板書課題)“數(shù)”的反文要注意,撇高高在上,橫起筆要低、要短,這一撇要有彎度,捺要出腳。齊讀課題。
質疑:從課題中你知道這篇文章寫的是什么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個數(shù)星星的.孩子是誰?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學習最后一段,相機認讀詞語:
“張衡”:兩個都是后鼻韻母
“漢朝”:我國古代的一個朝代,距今1900多年
“鉆研”:非常認真,非常細心的研究,不怕苦,不怕難
“天文學家”:研究天上的太陽、月亮、星星等天體分布在哪兒,怎樣運行的專家。
齊讀最后一段
。ㄉ衷~的教學采用隨文識字,既然涉及到課文最后一段,便不必拘泥“從頭到尾”的教學順序,把課文學習與字詞學習結合起來,這樣既省時,效果又好。)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這篇課文就是寫張衡小時候數(shù)星星的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自讀第一小節(jié):
學習提示:圈出描寫張衡動作的詞語(坐,靠,仰,數(shù))
(師啟發(fā):讓我們都放下書,仰起頭。天上的星星可不好數(shù)了,要慢慢數(shù)……一顆——第二顆在哪兒呢……就這樣,一直數(shù)到了幾百顆呢!)
比較讀:一顆,兩顆,一直數(shù)到了幾百顆。
一顆、兩顆,一直數(shù)到了幾百顆。
你感受到了什么?——張衡數(shù)星星是多么認真。
2、分角色讀第二、三小節(jié)
思考:奶奶的話里,哪個詞說明張衡是經常數(shù)星星?(又)
小張衡是怎樣說的呢?并說說讀懂了什么?
(引導學生領悟小張衡觀察的仔細、準確,能看得清星星不是亂動,這是多么了不起呀。
。ㄖ笇Ц星樽x文,讀出天真、肯定的語氣,最后分角色朗讀。以上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渲染點撥,充分發(fā)揮了兒童的豐富想象力和善于表現(xiàn)自己的特點,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內化了語言。)
3.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自由讀第四段,想想爺爺說了什么?
(2)指名讀爺爺說的話。(這兩步讓學生從總體上知道爺爺在向小張衡講天文知識。)
(3)爺爺講了哪些天文知識,讓學生邊讀邊標出有關講北斗星知識的句子。
(4)現(xiàn)在我們來和張衡一起數(shù)星星,這七顆連起來成為一組,叫北斗星,那一顆叫北極星。
(出示圖片,讓學生在滿是星斗的夜空圖上找出哪是北斗七星,哪是北極星,并詢問學生是怎樣找到的,這樣把學生的理解寓于讀書中,把學生的理解體現(xiàn)于看圖說圖中,引導學生動腦想,動眼看,動手畫。調動多種感官體現(xiàn)感悟語言文字的精妙,化解了難點。)
。5)出示這樣一個練習:你看,那北斗星連起來像(),叫(),離他們不遠的地方,有顆星叫(),總是繞著北斗星()。
你們看天上這么多星星,閃閃爍爍,你能用“星星”說一句話嗎?
學習:滿天星星,像珍珠撒在碧玉盤里。
。6)引導學生學習第五自然段,提問:爺爺說的是真的嗎?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課件出示;爺爺說的話是真的嗎?這孩子一夜沒睡好,幾次起來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星果然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動。
。ㄒ龑W生理解“果然”。接著問:小張衡是怎祥看的?讓學生標出張衡看星星的一句話。引導學生想象:北斗星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動的情景,并渲染:這個結果,可是小張衡花了一夜的功夫看到的,多么有心的孩子呀!該怎樣讀,通過演示、渲染、讀書,引導學生深刻地體會小張衡探索科學奧秘的精神,達到感張衡之所感,愛張衡之所愛,人文化一的效果。)
四、回歸整體,拓展延伸
課件出示:學完了數(shù)星星的孩子,我知道了因為張衡,所以。
正是因為小張衡從小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長大后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學家。
出示張衡的畫像,并出示了他發(fā)明的渾天儀、地動儀圖,進行簡單介紹,激發(fā)學生對張衡的敬佩之情,對學生進行熱愛科學的思想教育。
小班音樂數(shù)星星教案 9
一、教材簡說
讀著本文,仿佛回到了兒時,也像張衡一樣,偎依在老人的懷里,與天上的星星一起眨眼睛:那是牛郎星,那是織女星,那是啟明星,那是勺子星……它們怎么總能掛在天空?一共有多少顆?數(shù)也數(shù)不清。當年,我們懵然;今天,我們都知道,那是兒童的好奇,是孩子們探求未知世界的天性。張衡也在數(shù)星星,他偎依著奶奶,一直數(shù)到了幾百顆。為什么他能數(shù)得清?因為他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了星星不是像奶奶說的亂動,而是在有規(guī)律地動。也許是爺爺?shù)膯l(fā),也許是發(fā)現(xiàn)的成就感的驅使,長大以后的張衡刻苦鉆研天文學,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
教學本課,我們可以先和孩子們一起對著“明朗的夜空”數(shù)數(shù)“天上的星星”,再到課文里找“星星”(生字),如,“撒”字叫金星,“楚”字是火星,“衡”字為水星……哪個孩子找到并認識了一個,就獎他一顆“星星”;哪個孩子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就獎給他一個“星級獎章”。這樣,您一定會感到教學是多么的富有情趣,孩子們也會感到學習是多么的輕松!
二、學習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故事的情趣和蘊含的道理。
3.學習張衡從小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
三、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會本課10個生字。
四、課前準備
1.制作星星生字卡。
2.課文課件。
教學設計:
。ㄒ唬┣榫硨
小朋友們,你們數(shù)過星星嗎?我們今天就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天上的星星,看看天上的星星有什么奧秘。播放滿天星星的動畫,學生邊看邊數(shù)星星,再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在我國漢朝,有一個愛數(shù)星星的孩子,他說,天上的星星,能看得見就能數(shù)得清。他數(shù)星星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呢?我們來讀讀《數(shù)星星的孩子》。
。ǘ┏踝x感悟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標出生字和自然段。
2.指三人讀課文,分別讀1~3段、4~5段和第6段。說說這課主要講了誰的什么事
。ㄈ┳プ≈攸c詞語,結合插圖理解課文
1.直插第六小段,知道這段主要內容。
問學生哪段直接告訴我們這個數(shù)星星的孩子是誰,然后指名讀第六段,再說說讀了這段你都知道什么了,最后老師領讀第六段。
2.學習一、二、三段。
(1)學習第一小段,體會夜空的美麗。
、俪鐾队埃瑑热菔钦n文第一幅插圖,即夜空的美景。指名用書里的話說出夜空的美麗。用投影出示這句話,指名讀。比較句子:“天空中有無數(shù)顆星星”和“滿天的星星像無數(shù)珍珠撒在碧玉盤里!狈蹲x再指名讀。
②看書里的第二幅圖,用書里的句子說說誰在干什么。
、壑该姓Z氣讀第一段。
。2)學習二、三小段,知道張衡和奶奶對數(shù)星星有什么不同看法。
①指名讀二、三小段,找出奶奶和張衡說的話。
、谥该x奶奶的話,說說為什么奶奶叫張衡“傻孩子”, “又”說明什么。(“傻孩子”說明奶奶對張衡很疼愛,“又”說明張衡不止一次這樣做。)
、壑该x張衡的話,說說他說了幾句話。再指三人每人讀一句并說出句意。(第一句:能看得見就能數(shù)得清。第二句:星星不是亂動。第三句:兩顆星之間總隔那么遠。)幫助學生理解:張衡不僅數(shù)星星,也注意到了星星的運行規(guī)律。
、苤该纸巧x奶奶和張衡的話,說說奶奶和張衡對數(shù)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奶奶認為那么多星星亂動,根本數(shù)不清,張衡認為星星之間的距離是不變的,所以可以數(shù)得清。)
3.學習四、五小段,知道爺爺?shù)挠^點,以及張衡聽了爺爺?shù)脑捠窃趺聪氲,怎么做的?/p>
(1)默讀第四小段,看看爺爺說了幾次話。
。2)指名讀爺爺?shù)牡谝淮卧,說說爺爺同意誰的觀點,他告訴了張衡什么知識。
(3)指名讀爺爺?shù)牡诙卧。出北極星和北斗星的投影。根據(jù)爺爺?shù)脑捳页霰倍沸呛捅睒O星。投影句子:那七顆星連起來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和“那七顆星叫北斗星”比較,使學生知道這句話把北斗星比成了一把勺子。再讓學生說說它們的運行規(guī)律。
(4)說說聽了爺爺?shù)脑,張衡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用書里的話回答。再說說張衡觀察的結果是什么,“果然”說明什么。用投影演示北斗星、北極星運轉的情況。
(四)總結全文
指名分角色讀全文,說說為什么張衡長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
第二課時
一、指名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二、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三、指導生字的字形,練習書寫
1.學習難字。
看書上的范字,找出難記、難寫的字,說說怎樣記住這個字。師板書并告訴學生書寫時要注意什么。學生照樣子抄字頭。
數(shù):左上是“米”,左下是“女”,右邊是“攵”。在寫法上注意“米”最后一筆是點,女字旁的橫要寫成提。在讀音上注意它是一個多音字,在“無數(shù)”中讀sh),在“數(shù)星星”中讀sh(。
晚:右邊是七畫,筆順是:。注意豎彎鉤上不要多加一點。
睡:右半部是八畫,筆順是:。
提醒學生“垂”的中間一橫要寫得長一些,最后一橫略短些。
2.學習其它的字。
讓學生說說怎樣記住其它的字。師板書。都說完后,再抄字頭。
珍:右下是三撇。組詞:珍珠、珍貴。
用熟字或學過的部首分析、記憶字形
空:穴寶蓋下寫“工”。組詞:空氣、天空。
閃:門字框里寫“人”。注意“人”的最后一筆是點。組詞:閃開、打閃。
組:把“祖”的示字旁換成“纟”就是“組”。組詞:分組、組詞
勺:“的”去掉左邊的'“白”就是“勺”。組詞:勺子
楚:“林”下寫“疋”!榜狻钡墓P順是。注意“林”最后一筆是點。組詞:清楚
四、復習、鞏固
用做“猜字游戲”的方法復習所學生字、新詞。
五、資料袋
張衡(公元78年~139年)是我國漢朝偉大的科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河南南陽人。他在天文學方面表現(xiàn)了非凡的才能,創(chuàng)制了世界上最早用水力推動的觀測天體的渾天儀和觀測氣象的候風儀,創(chuàng)制了世界上最早測定地震方向的地動儀。他還是東漢六大畫家之一。
由于張衡在天文、地理、歷法、地震、器械等許多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貢獻,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學者和科學家,政府于1956年重修了他的墳墓,科學院院長為墓碑題詞:如此全面發(fā)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屬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敬
【拓展】 天上的星星果真數(shù)不清嗎?
古人為了便于認星,將天空中的星星按區(qū)域分成88個星座,又按每顆星的亮度劃分成等級:最亮的是1等星,其次是2等星、3等星……,我們肉眼能看到的最暗的星是6等星。
如果你數(shù)完一個星座再數(shù)一個星座,并且把每一個星座里的星按它們的等級分別計數(shù),那么用不了幾個夜晚,你就可以數(shù)遍全天空中可以看得見的星星:1等星20顆,2等星46顆,3等星134顆,4等星458顆,5等星1476顆,6等星4849顆。目前能用肉眼看得見的星星,共有6974顆。
。惲幔
小班音樂數(shù)星星教案 10
課前透視
《數(shù)星星的孩子》是小學語文教材的傳統(tǒng)篇目。是一篇融描寫人物、科學知識、思想品德教育為一體的優(yōu)秀教材。課文通過對小張衡與爺爺、奶奶一同觀察天上星星這一故事的記敘,突出表現(xiàn)了張衡從小就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
這篇課文語言生動、簡潔,故事性強,蘊含科學知識,內容對學生充滿著吸引力。教師在教學中應處理好科學知識介紹和學生語文能力培養(yǎng)之間的關系。注意抓住思想內容與語言文字的內在聯(lián)系,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在讀中感悟抓住人物的表現(xiàn),再讀中感悟張衡從小勤于觀察、善于觀察、樂于探究的精神,從讀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故事的情趣和蘊含的道理。
3.學習張衡從小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張衡從小善于思考、觀察的好品質。
信息資料
小星星形狀的字詞卡片、收集張衡和星空的有關資料、課件或掛圖、音樂(用于配樂朗讀)。
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情景導入:課件演示(夜空、閃動的星星、《小星星》樂曲)。師生隨著課件演示,共唱歌曲。啟發(fā):同學們,你們喜歡星星嗎?你們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顆嗎?古代有一個小孩和我們一樣喜愛星星,他曾經認真地數(shù)過天上的星星,你們想認識他嗎?(板書課題)
。利惖囊箍眨W爍的星星,動聽的音樂,構成了一幅動人的星空圖景。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優(yōu)勢,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激發(fā)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啟發(fā)性的談話,拉近了課文內容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興趣盎然地進入課堂。)
2.資料交流:(出示人物圖片(張衡)談話:同學們,你們認識這個人嗎?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與他有關,請大家把課前收集的相關資料在全班交流一下,讓我們一起走進張衡。
。ㄅ囵B(yǎng)學生搜集處理信息能力是語文學科的重要人物之一,利于拓寬學生視野,形成良好學習習慣。這樣的交流形式為學生的學習成果展示提供了一個舞臺,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滿足了學生成功心理。同時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做好了準備。)
對話平臺
識字
1.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標出生字和詞語,借助拼音和工具書以及上下文,讀準發(fā)音,了解含義。
2.游戲識字:采用“小星星亮起來的”的游戲方式,檢查識字情況,重點進行生字的正音和識字記字的方法交流。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識字記字體驗,教師相機點撥重點字音和結構上的注意事項,同時引導學生進行擴詞和必要的識字方法的提示和指導。
。ㄗR字是閱讀和協(xié)作的基礎,同時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所在。以自主識字、游戲檢查、充分交流相結合的方式,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識字熱情,尊重并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們可以大膽發(fā)揮想象,運用自己的巧妙的方法來識記生字,活躍了思維,豐富了積累。以人為本,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時空,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自主識字的良好習慣。)
3.組內互讀課文,進一步鞏固識字成果,了解課文大意。
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生字“勺、斗、玉、組、數(shù)、睡”。
指讀,組詞。
2.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找出難寫的部分,交流書寫中應注意的事項。
3.教師示范書寫“數(shù)、睡”兩個字。強調重點筆畫的寫法。如:“數(shù)”字左上方的“米”字最后一筆的變化;“睡”字右邊幾個“橫”筆畫的長短變化等。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組織全班評議。
。▽懽纸虒W的作用在低年級至關重要,對于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養(yǎng)成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學中應扎扎實實,充分尊重學生的觀察體驗,進行指導,并讓學生在扎實的書寫練習、交流評議中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朗讀
1.分組互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推選出“閱讀小能手”,準備在全班朗讀。
2.組間朗讀比賽,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互評,交流體會。
3.讀書交流:在讀書中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沒有讀懂?
(在識字寫字的基礎上進行充分的朗讀練習,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賽讀的形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彼此的交流利于同學間的互相促進,同時在交流中教師也能有效地捕捉到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程度,為下節(jié)課教學做好鋪墊。當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不懂的地方時,如果是簡單的可以當堂解決,其他的內容引入下一課時教學)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復習
1.出示“小星星”字詞卡片,組織學生認讀字詞。
2.指讀課文,讓學生交流上節(jié)課的'學習收獲和自己還沒有讀懂的問題。
。ù蚝脤W生的基礎知識,復現(xiàn)了對課文內容的體會和理解,同時突出學生在閱讀中的焦點問題,為教學活動的展開確定方向。)
導讀
1.引導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節(jié):通過讀書,請告訴大家你感受到了什么?
2.啟發(fā)學生在讀文后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教師引導學生抓住主要的句子進行深入地體會。
如:“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shù)的珍珠撒在碧玉盤里。”引導學生理解“珍珠”和“碧玉盤”是怎樣的,在指導朗讀中讓學生體會夜空的美!耙活w,兩顆,一直數(shù)到幾百顆,”通過“閃”和上文的“撒”字,引發(fā)學生思考張衡數(shù)星星的艱難。從感性上體會到數(shù)星星的難,從而對張衡、刻苦認真的態(tài)度產生敬佩之情。
。ㄗx書的過程是學生與文本進行充分對話的過程,同時也是教師實施有效指導的過程。讀書活動的設計充分體現(xiàn)了訓練意識,在尊重學生對課文個性化解讀的基礎上,加深了對文中人物的理解,提高了讀書活動的實效性。)
研讀
1.啟發(fā)學生分組學習,合作讀書。研讀課文2-4自然節(jié)。重點從人物的對話入手,體會張衡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
2.研讀問題提示:文中一共有三個人物,從他們的對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你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的?說說自己的理由。
3.學生分組研讀課文,交流讀書體會教師巡視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4.學習匯報。在匯報過程中教師要在充分尊重各組發(fā)言的基礎上,適時點撥學生領悟讀書方法,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如要學會提問題:“奶奶和張衡對數(shù)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你贊成哪種看法?”
要抓住人物的表現(xiàn):“奶奶為什么笑著說?”“這孩子一夜沒睡好,幾次醒來看星星!睆倪@些表現(xiàn)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ㄗ寣W生學會讀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從低年級開始就應該結合著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理解和體驗讀書方法、學習方法,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感悟
1.教師利用課件出示“星空圖”。營造氛圍,引導學生邊讀邊想,邊感悟當時的情境,了解爺爺告訴張衡的天文知識。如:認識北斗星、北極星。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組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在讀書的基礎上體會“果然的意思。
(情境朗讀,加深感悟,激發(fā)了學生的讀書熱情,提高了朗讀水平,在情感上與課文內容產生了共鳴,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討論
1.用下面的句式進行說話練習:“因為……長大后……,所以……”和“張衡成了……是因為……”。
2.從小張衡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⒄Z文訓練與思想教育有機地結合,充分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在練習與討論中加深了對課文主題的理解,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小張衡優(yōu)秀品質的影響和熏陶。)
小班音樂數(shù)星星教案 11
一、教學目標
1、學寫“鉆研”兩個字。通過動作演示,了解“撒”。
2、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故事的情趣和蘊含的道理。
3、學習張衡從小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1、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故事的情趣和蘊含的道理。
2、學習張衡從小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
三、教學準備
1、ppt課件
2、跨越式閱讀材料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詞句,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看,晴朗的夜晚,藍天上的星星,一閃一閃的。咦?星星怎么不見啦?原來她跟我們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躲在了云層里呢!你們只要讀對這些詞語,他們就出來和大家見面。
2、生讀詞語
3、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知道了這個數(shù)星星的孩子名叫(張衡),是(漢朝人)。他長大以后(刻苦鉆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
4、他成為天文學家除了與他刻苦鉆研天文有關系,還與他小時候數(shù)星星有什么聯(lián)系呢?這幾課,我們來繼續(xù)學習第29課——《數(shù)星星的孩子》
二、品讀詞句,朗讀感悟
。ㄒ唬┙巧缪荩形驍(shù)的'認真
1、張衡是怎樣數(shù)星星的?請同學們翻開語文書133頁,默讀課文,用橫線畫出句子。用三角形畫出表示動作的詞。
2、哪個同學愿意來扮演張衡,坐在院子里,靠著奶奶,仰起頭,指著天空數(shù)星星。一顆,兩顆,三顆。
比較句子:一顆,兩顆,一直數(shù)到了幾百顆。
一顆,兩顆,數(shù)到了幾百顆。
你體會到什么呢?(數(shù)得很認真)
3、指導朗讀。文中的一顆等中間為什么是逗號,而不是頓號呢?
。ǘ├首x感悟,星星的多
1、到底這些星星數(shù)得清嗎?
。1)“晚上,滿天的星星像……。”從哪里看出多呢?“滿天、無數(shù)”(能不能換成放呢?通過撒,演示,還體會到了星星分布不均勻,給數(shù)帶來了困難)
你有什么感受嗎?(數(shù)不清)可是張衡卻一直數(shù)到了幾百顆。再讀這句(一顆,兩顆,一直數(shù)到了幾百顆。)你體會到了什么?(引導學生體會張衡數(shù)星星的耐心,細致,認真。)從哪個詞體會到的?誰再讀讀這句,讀出張衡的耐心,認真?
。2)指導朗讀——評價
。3)“傻孩子,星星一閃一閃的……”星星在閃。
(4)指導朗讀——評價
2、我們都認為星星數(shù)不清,張衡是這樣認為的嗎?他通過數(shù)星星,還知道了什么?
“是在動,不是亂動,星星之間距離那么遠”
3、爺爺告訴了張衡什么知識呢?讀一讀第4自然段。爺爺告訴他___,告訴他___,還告訴他___。(師生合作讀)
三、合作研讀,了解位置。
1、請你們仔細觀察書本的插圖,根據(jù)爺爺?shù)拿枋,找找北斗七星,并把這七顆星連起來,再找找北極星的位置。
2、生小組學習。先讀,再交流,由一個人連線。
3、你們真了不起。通過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找到了北斗七星和北極星。
4、張衡也跟你們一樣,對北斗星特別感興趣,一夜沒睡好,幾次起來看星星。發(fā)現(xiàn)——。爺爺說對了嗎?哪個詞知道的?要是沒有幾次起來認真地觀察,張衡就不會發(fā)現(xiàn)真的繞著北極星轉。
四、資料閱讀,深化主題。
1、正是張衡一次又一次的仔細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星星的奧秘。在我們生活中,也同樣需要仔細觀察,才能有所發(fā)現(xiàn)。
2、請你們翻開語文書154頁,看看文中的“我”是怎樣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普通人如此,科學家們的偉大發(fā)明,也源自對生活小事進行仔細觀察。請同學們翻開跨越式閱讀材料,第118頁,讀一讀《啤酒泡引出了科學靈感》、《貓曬太陽的啟示》。
五、小練筆
觀察身邊的事物,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請寫在紙上。
六、兒歌回顧,總結全文。
1、今天我們認識了張衡,把他的經歷編成了一首兒歌,我們一起去讀一讀。
傻孩子,名張衡,漢朝人,愛科學。
仰起頭,數(shù)星星,星星多,撒玉盤。
細觀察,數(shù)清楚,動腦想,勤鉆研。
長大后,多成就,地動儀,渾天儀。
天文學家文學家,樣樣精通揚世界。
2、只要我們向張衡學習,仔細觀察,動腦思考,就會有所發(fā)現(xiàn),將來一定能取得成功。
【小班音樂數(shù)星星教案】相關文章:
小星星教案小班音樂教案06-27
小班音樂小星星教案范文09-13
音樂教案《小星星》小班范文09-13
數(shù)星星的孩子教案設計02-02
數(shù)星星作文07-13
音樂教案《小星星》09-13
小星星音樂教案05-10
小班音樂活動方案小星星03-17
大班音樂教案:數(shù)高樓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