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求職心理分析
大學生求職心理分析1
羞怯心理。在求職現場丟了自薦書就跑,面對招聘者結結巴巴、面紅耳赤,這樣的人自然難受用人單位賞識。
仕途心理!皩W而優(yōu)則仕”,覺得當官才是正途,削尖腦袋往?衙門?鉆,哪知這些地方是實力和關系的大比拼,遠非常人所能進入,其結果大多是碰得頭破血流。
攀比心理。一些學生講“級別”,覺得在校園期間我成績比你好,榮譽比你多,“官職”比你大,理所當然工作也應比你好。卻不知用人單位并非以此作為評判人才的惟一標準,這些熱衷于攀比的“高材生”最終只能在?高處不勝寒?的日子中體會孤苦和冷清。
依靠心理。一些大學生缺乏獨立意識,出外見工總愛拉父母、同學相伴,或一幫學友共同應聘同一單位,希翼日后相互照應,這種無主見和魄力的畢業(yè)生只會被用人單位拋棄。
依附心理。自己不急著找工,整天想著攀哪個親戚朋友的關系,拿點錢買個職位,這樣買來的.職位恐怕難做長久。
鄉(xiāng)土心理。這些大學生不愿出遠門,只愿在眼前的“一畝三分地”里就業(yè),另一些人則早早登上愛情方舟,畢業(yè)后為與另一半留守同一戰(zhàn)壕而死守一方,這樣的人鼠目寸光,難有作為。
保守心理。缺乏競爭意識,不敢迎接挑戰(zhàn),或抱著謙虛“美德”不放,不敢亮出自己長處及特色,虎氣、義氣皆無,這樣的人自然不受用人單位青睞。
低就心理。與保守心理相反,這些人總覺得競爭激烈,自己技不如人,遂甘拜下風,不敢對自己“明碼標價”,找個買家草草賣出。對于一些單位開出的不平等協議也閉著眼睛簽訂,給日后工作帶來嚴重隱患。
厭世心理。這些學生思想激進,新潮前衛(wèi),處處擺“酷”,不愿出去找工作,嫌這兒工資低那兒待遇不好,一說找工作就是自己要當老板,錢沒找著不說還倒欠了一屁股的債。
造假心理。假學歷、假證書、假榮譽等并非敲開就業(yè)大門的救命稻草,假的終究長不了,反而只會誤了自己名聲,毀了自
大學生求職心理分析2
1、落腳心理
很多剛畢業(yè)的大學生,離開了學校這個大靠山,迷茫無措,就想著“先找個落腳地”。
同學小A臨到畢業(yè)了,才開始著手找工作,漫無目的的投了一些簡歷,去到了一家銷售公司跑渠道,看似很順利,小A找到了工作,公司招到了人。兩全其美,可是剛上班,主管就發(fā)現小A上班就玩手機,私下找他談話得到的回答是并不喜歡銷售的工作,只是畢業(yè)了,沒地方可去。
小A的就是典型的“落腳心理”。近期看來是有利的,學生降低了姿態(tài),找到了工作。但長遠來講,它卻隱含了風險。
因為要落腳隨便找個工作,一個你沒有再找其他工作的動力了,二是你進去以后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嫌棄自己做得這份工作,沒有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了。
對于用人單位來講,你的積極性直接影響他們對你的重視程度。久而久之,你的不被重視也會影響你的工作積極性,那樣你就陷入了惡性循環(huán)當中,再難在工作上有什么突出的表現。
2、一步到位心理
也就是說,希望工作就一蹴而就,做一件事情就達到理想狀態(tài)。
比如,一個研究生剛畢業(yè),要求薪資8000元,低了不行,結果可想而知,總是不能如愿。他不明白,自己很優(yōu)秀,為什么不能拿到“該有”的薪水呢。這就是一步到位心理。
老板還沒有看到你的能力,僅憑一紙文聘,就想要多少多少錢,這根本就是天方夜譚,薪資和你的學歷在很多時候都是不成比例的。如果你想要薪資高,那就得通過做好個人的職責、提升自己的業(yè)績、展示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提出自己認為合理的薪資。
3、名氣大心理
這是大學生求職的'普遍現象,也是大多父母的期望,中國人面子思想很重,感覺自己進了一個牛逼的企業(yè)就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也會讓身邊的人羨慕不已。表面上看這是好事情,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嘛。
但是名氣大的企業(yè)不過就那么多,世界500強也只有500個嘛,要是人人都想著進名氣大的企業(yè),競爭之大不用前途君多贅述。更多的是會讓很多的學生有錯誤的定位,會出現期望和能力相背離的情況,而且極易造成同學之間的攀比和競爭,產生急功近利的思想,不利于就業(yè)和職業(yè)發(fā)展的。
4、“能學東西就好”心理
很多企業(yè)都不會很排斥應屆畢業(yè)生,因為他們還保留了這對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好學的特點,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和主動性,很多用人單位都愿意花成本去塑造這一類人才。
但是很多學生就會抱著能學東西的心理工作,會讓用人單位對其工作的穩(wěn)定性產生懷疑,因為獲得更大于給予。所以對于“學東西”,很多人都會有一種片面的理解,以為就是學技能。但其實更多的是學習思考問題的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心理承受力、職業(yè)道德和職業(yè)修養(yǎng)等等。
【大學生求職心理分析】相關文章:
求職失敗心理癥結分析06-24
大學生心理分析報告10-13
【精選】大學生心理分析報告12-04
大學生心理自我分析報告12-29
大學生心理健康分析報告12-28
心理自我分析06-09
高考心理調節(jié)分析06-24
心理自我分析報告07-11
我的心理分析報告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