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端午節(jié)的作文8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1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一大早就和爸爸爬到山上去趟露水。在山上,我看見老人們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洗眼睛,原來,傳說端午節(jié)早上晶瑩的的露水珠能把眼睛洗得又明又亮。解這一秘密,我馬上學著老人的樣子,也認認真真的捧起貓眼睛一樣明亮的露珠洗自己的眼睛。
在山上,我還聽說,過端午節(jié)是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原來屈原是楚國的大夫,還是個忠臣,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保衛(wèi)自己的國家。為表明自己的`忠心,為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心,屈原就跳進大江里以死來抗爭。楚國的老百姓害怕江里的大魚吃屈原,就包好多大大的粽子,想讓大魚一吃把大魚的嘴粘住,這樣它就吃不成屈原。以后,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jié),以吃粽子的形式來紀念屈原。
今天,我們一家四口人坐在一起吃粽子,也是為紀念屈原,因為屈原是個好人,是個忠臣,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我要年年過端午節(jié),牢牢記住屈原這個人,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2
今天是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這個節(jié)日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當時屈原投江自盡,人們?yōu)榱瞬皇刽~蝦吃掉屈原的尸體而往江中投粽子,于是人們就流傳下來在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習俗。
今天的端午節(jié)我在奶奶家過得十分快樂。早上,我來到奶奶家時,奶奶家早已座無隙地了,整個屋子充滿了歡聲笑語,轉(zhuǎn)眼間到了吃飯的時間,奶奶將煮好的菜一一端了上來,構(gòu)成了一個“滿漢全席”,一家人開心地圍坐在一起吃了起來。我就在這樣的氣氛中度過了這特殊的日子——端午節(jié)!
今天是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這個節(jié)日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當時屈原投江自盡,人們?yōu)榱瞬皇刽~蝦吃掉屈原的尸體而往江中投粽子,于是人們就流傳下來在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習俗。
今天的端午節(jié)我在奶奶家過得十分快樂。早上,我來到奶奶家時,奶奶家早已座無隙地了,整個屋子充滿了歡聲笑語,轉(zhuǎn)眼間到了吃飯的時間,奶奶將煮好的菜一一端了上來,構(gòu)成了一個“滿漢全席”,一家人開心地圍坐在一起吃了起來。我就在這樣的氣氛中度過了這特殊的日子——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3
不是收到朋友的節(jié)日祝福,若不是接到放假一天的通知,我真的沒有意識到端午節(jié)到了。
兒時的每個節(jié)日都是很熱鬧的,當然包括端午節(jié),那時候也不懂端午節(jié)是紀念屈原的,但知道要吃粽子、插艾蒿、疊端午符、戴香包和五色線。往往是在半個月前就張羅這些東西了,母親忙著打聽哪家的棕葉色好味濃,哪家的糯米潤滑綿密,我們也忙著到野地里找艾蒿,到商店里買五色線,天天纏著母親快點包粽子。端午節(jié)的前兩三天,母親便開始把棕葉、糯米、小米、紅棗泡在水里,作好準備工作,節(jié)前一天,便早早起來包粽子了,一個粽子二三根棕葉,先放一點糯米,中間加一到兩個紅棗,然后再用糯米蓋好,既要包得嚴實緊密,又要透氣美觀,看著大人們利索地包扎好粽子,忍不住也想試試,于是也張羅起包粽子來,長長的棕葉到了自己手中竟變得調(diào)皮起來,這兩根攏合了,另一根卻橫豎合不在一起,糯米從空隙間灑落出來,急得一身汗,讓姐姐幫我調(diào)整好,綁線的時候又鬧了笑話,要么綁得太緊繞成死疙瘩,要么綁得太松散了架,直到她們?nèi)挛姨顏y子,自己也累得滿頭大汗才悻悻走開。下午時分母親便開始生火搭鍋煮粽子,沒一會整個院里便飄滿了濃濃的棕合味,饞嘴的我們急不可耐一會跑去看一遍,恨不得馬上吃上粽子。粽子往往要煮上四五個小時才能熟,我們小孩子是沒有耐心一直等下去的,便相約了出去玩耍,直到天黑回家時突然想起了粽子,撒歡跑回家,來不及洗手,便將那剛剛煮好的粽子打開來。
端午節(jié)的早上,早早起來,我們的.衣服里已經(jīng)縫好了端午符,脖子上掛上了公雞狀的香囊,手腕間戴上了五色線,辮子里也插上了艾蒿,一切都是那么神圣而喜悅。親朋好友間互相送粽子,小兒伙伴間偷偷比起了誰的香囊好看,誰的五色線鮮艷,一切都是那么的快樂。這種快樂一直延續(xù)近一個月,到家里的粽子吃完了,門上的艾蒿枯了,背上的符拆去,手腕上的五色線解下。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這種快樂的氛圍似乎只能成為一種永久的記憶了,城里人過節(jié)很簡單,去超市提一袋冷凍好的粽子回家一吃就意味著過了端午。我也從沒有象母親那樣去為孩子準備五色線、端午符,感覺過節(jié)的氣氛越來越淡,是快節(jié)奏的生活讓我們簡化了傳統(tǒng)節(jié)日那些繁鎖卻有趣的過程,還是平日里的壓力讓我們更喜歡上了那些能夠盡情狂歡的洋節(jié)日?
只想回遠方的家鄉(xiāng)去看看,鄉(xiāng)下的端午是否還象往昔那樣熱鬧?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4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今天早上,媽媽忙著上班沒來得及買粽子,所以我沒吃上粽子。
早上,媽媽早早的起床給我編了五絲線,有紅色的,綠色的,紅色的,白色的,還有灰色的.,可漂亮了!
吃完早飯,姥姥又帶我來到了集市上。我們買了水果和蔬菜,我還看到了可愛的小兔子,那小兔子雪白的毛,在籠子里蹦來跳去的,真可愛!
今天雖然沒吃到粽子,但我非常高興!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5
全世界有很多節(jié)日,中國有很多傳統(tǒng)節(jié)日,我的家鄉(xiāng)韶關(guān)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著屬于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眾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jié)。原因不是因為屈原,不是因為什么。就因為我是在端午節(jié)那天出生的。
端午節(jié)是個非常熱鬧的節(jié)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jié)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nóng)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于自家包的,對于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劃龍舟。在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劃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劃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后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里裝著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里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6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人都在我家吃飯,大家都吃得很開心,當然我也不例外,大人喝酒的喝酒,小孩喝飲料的喝飼料,吃飯的吃飯,吃完飯的人呢,就吃粽子,我討厭吃粽子,粽子吃多了會鬧肚子,吃粽子前又要吃點別的東西,我又不知道怎么算多,怎么算少,所以我很討厭吃粽子,而我的奶奶剛好跟我相反,一到端午節(jié)就吃幾個。
吃完了,我來到作文樂園,本以為我要遲到了,但是碰唐維捷,他告訴我還沒上課呢!我聽到了他這一句話大吃一驚,那時也下著雨,他在帶著兔子給兔子找食物,他告訴了我,我就把給我?guī)淼木渥拥氖澄锝o了一點給他。
到班里了,就開始玩游戲了,我和唐維捷還有黃鑫宇做了一個小兔子的墊子房子,開始寫作文了,我很快的.就寫完了,因為我很想和兔子一起玩。
這一次的端午節(jié)真開心!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7
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很多種,有春節(jié)、中秋節(jié)、清明節(jié)、重陽節(jié)等,但我最了解的節(jié)日還是端午節(jié)。
每當?shù)搅硕宋绻?jié),我一回到家,就看見桌上擺著一排排粽子,每個粽子都散發(fā)出陣陣清香,我想“一定很好吃!”過了一會兒,粽子蒸好了,我看著一個個粽子,饞得口水直流,我咬了一口,“果然很好吃!”我說。
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習俗,就是賽龍舟。到了端午節(jié)人們就會在九龍淵進行一場盛大的龍舟比賽,連有的美國人都會來參加劃龍舟比賽呢!龍舟比賽開始了,劃龍舟的`隊員都兩手緊緊握住雙槳,使出最大的力氣,飛快地搖動船槳,此時,每個隊員都希望船能劃得更快,還能更快地劃到終點就好了。
這些習俗是怎么來的呢?原來,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一個古代非常有名的詩人,就是屈原。據(jù)說,屈原于五月五日自投汩羅江,死后因蛟龍所困,世人哀知,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qū)蛟龍,慢慢演化,才變成了吃粽子。
那為什么要賽龍舟呢?原來,屈原死后人們劃船去打撈屈原的尸體,卻始終不見他的尸體,人們就劃龍舟來驅(qū)趕小魚,讓它們不吃屈原的尸體。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8
太陽剛剛升起。我慵懶的穿上衣服,一轉(zhuǎn)身,看見地上一盆江米,挨著一堆捋得整整齊齊的粽子葉——原來今天是端午節(jié)啊!
洗了臉,坐在小凳上?粗牙褘故斓匕粋又一個的粽子,不禁也心癢起來!袄牙,我想包一個粽子!薄靶,但是你會包嗎?”“沒問題!看都看會了~”
我自信滿滿的拿起粽子葉,學著姥姥折成筒的樣子,再放進一把江米,封上口。眼見就要成功,可是在這個關(guān)鍵的時刻,粽子葉裂開了……江米逃脫了粽子葉的束縛,紛紛滑回盆里,我還沒反應過來,的,已經(jīng)只剩幾粒江米了。我只好重新包。吸取了上次的教訓,我對挑選粽子葉也上了心。姥姥的粽子葉里,有去年用過的,比較軟和,也有今年新買的,很硬邦。我想,大概硬的比較容易裂開吧,于是就選用了去年的粽子葉?墒怯捎谔,已經(jīng)沒有了韌勁,輕輕一碰便裂開了口子,我又一次失敗了。是我判斷失誤?我半信半疑的拿起了新粽子葉,可是因為太硬,使勁一折——斷了。面對這樣的事實,我無語了。這時,姥姥的一句話令我茅塞頓開:“傻孩子,你不會兩樣搭配著用嗎?”我照姥姥的話去做,果然好了許多。
不料,“剛出狼穴,又入虎口”,在添加江米的問題上,我又遇到了困難。粽子葉折成的筒下面有一個小洞,總是會漏出江米。我正焦頭爛額,忽然瞥見姥姥總是先用一小點江米嚴嚴實實堵住那個口,再添江米,我也學著姥姥的樣子做,果然不再漏米了。
雖然主要的問題都解決了,但是還有一些小問題,我慢慢克服,終于弄出了粽子形狀的一個東西。接下來該捆馬蓮了。我在捆的過程中,由于太用力,粽子葉又裂開了。我趕忙又貼了一張粽子葉,當“補丁”,然后重新捆馬蓮。很長的馬蓮,我還是覺得不夠,又接了一段上去,給我的.小粽子來了個“五花大綁”。一個嶄新的粽子誕生了!
粽子入鍋了。懷著期待和忐忑的心情,我等了幾個小時。說期待,是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自己包粽子,說忐忑,就是害怕我的小粽子在幾個小時的過程中熬不住,變成一鍋粥。
終于,粽子出鍋了。在那么多的粽子里,就屬我那個帶著小補丁、五花大綁著的粽子最顯眼了。我不禁期待起自己的粽子來。扒開粽子葉,潔白的米粒露了出來,粽香四溢。雖然很小,可嘗了一口,還是美味無窮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多好啊!
這就是我的端午故事,就讓它伴著棕香結(jié)束吧。同時期待你的故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