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實用的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jīng)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作文 篇1
春節(jié)剛過,一年一夜的元宵節(jié)就來臨啦。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我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這幾天可熱鬧啦!
古話說:“正月十五鬧元宵!边沒到正月十五,人們就早早地開始扎花燈,作燈頭,準備元宵節(jié)的舞龍活動。正月十三那天,從早到晚,你都能聽到大街小巷里傳來“哐——哐——哐——”的鑼鼓聲,這是在告訴大家“今天晚上要開始迎龍燈了!泵耖g也叫“起燈”。于是,家家戶戶都在大門上方掛上兩盞喜氣洋洋的大紅燈,準備好煙花爆竹,有些大戶人家還要準備幾個大紅包,好在晚上龍燈迎過來的時候包給舞龍隊。
天色剛暗,就有龍燈開始出村,村民們做的龍燈式樣很多,有板凳龍,就是在一條板凳上固定好兩盞描著精美圖案的燈籠,把這樣幾十條板凳連在一起,加上龐大綴滿精美小燈籠的“龍頭”,就成了一條漂亮的.龍燈;有的每人舉一根木桿,木桿頂端是一節(jié)圓圓的布滿“龍鱗”的紅燈籠,再用紅色拉花把幾十節(jié)“龍身”連在一起,就成了一條活靈活現(xiàn)的龍。隨著天色漸漸黑下來,越來越多的龍燈迎出來了。小孩子興奮地舉著自家的小燈籠,呼朋引伴,跟著龍燈走。龍燈迎到哪里,哪里就變成了歡樂的海洋。龍燈一直要迎到正月十五才結束。
正月十六的夜晚,人們要把龍燈舞到溪河邊或有水的溝邊,把龍放在地上,進行燒龍儀式。把龍燃燒完后,將燈龍殘骸送入水中,澆水沖去,意為送龍歸海。這樣,元宵舞龍燈才算真正結束。
在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晚上吃元宵是必不可少的。元宵我們也叫“湯圓”,用糯米粉搓成圓形,里面常用豆沙、肉作餡,有團圓美滿意。元宵節(jié)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別提有多美了!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真熱鬧。我喜歡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作文 篇2
我的家鄉(xiāng)在蘇州,我們過春節(jié)、元宵、清明、中秋節(jié)都是非常隆重的。今天我來介紹一下我們蘇州的元宵習俗。
元宵節(jié),是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jié)。這一天蘇州城內成了歡樂的海洋。奶奶一早就會去大潤發(fā)購買湯圓,今天超市銷的最好的應該是湯圓了,都要排起長隊。記得我很小的時候,媽媽還會自己包湯圓,現(xiàn)在由于工作忙,都改成去超市購買了。
晚上,是元宵節(jié)那天最熱鬧的時間。一家子吃過湯圓,就要趕去胥門的百花洲公園看花燈了。我們坐的公交只能在胥門的`前一站下車,因為賞花燈的人太多了,已經(jīng)交通管制了。你看,兔子燈多漂亮呀,五顏六色的百花燈讓人看得眼花繚亂,還有那棵高大的幸運樹,大家爭著在樹下拍照留念,希望今年都是好運常伴……各種小吃排成了一條龍,每個攤位前都圍了一大圈的人。咦,大家仰著頭在干嗎呢?噢,原來大家在都在看燈謎的紙條,絞盡腦汁的在思考,希望自己能都猜出幾個。
奶奶說,她小的時候,在元宵節(jié)那天,還要特意穿上新衣,去“走三橋”,三橋,還要選有吉利名字的橋,比如,太平橋、吉慶橋、長壽橋等等。據(jù)說走三橋可以消除百病,所以也叫“走百病”。 媽媽在百度上搜了一下,原來是過橋渡河,在古人看來是“度厄”的象征,走過三橋,就度過了一年中的眾多災厄,就能終歲無百病。而“渡河”二字,在南方又和“渡禍”諧音,因此過橋更有了克服災禍的寓意。
過完元宵節(jié),我們也就要上學報到了,所以元宵是我們寒假中玩得最高興的那天了。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作文 篇3
正月十五鬧元宵,團團圓圓吃湯圓。媽媽告訴我:“今天是盛大的元宵節(jié),晚上還要去看精彩的鬧元宵!
吃過團圓飯,我們一家高高興興地出發(fā)了。真熱鬧啊!只見大街上燈火輝煌,人山人海。一輛輛裝扮成活靈活現(xiàn)的十二生肖彩車緩緩開來?,開在最前面的是玉兔彩車,車頭上用彩燈連成的“玉兔吉祥”格外耀眼,一雙閃亮的眼睛一眨一眨地,可愛的爪子對觀看的人們拱手作揖。接著是老黃牛、金雞……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和鑼鼓聲迎來了舞龍隊。龍的身子隨著鑼鼓聲有節(jié)奏的`舞起來,一圈一圈的,真好看!
“嗖”的一聲,一顆顆五彩的煙火騰空而起,閃閃發(fā)光如彩色的流星在夜空中穿梭,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環(huán)把天空變得光彩奪目,真是太美了。我揮著煙棒歡快的走來走去,小煙花像無數(shù)的螢火蟲,一閃一閃地飛舞,把元宵之夜變得更加美麗!
啊,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充滿了深厚的特色!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作文 篇4
今天我可高興了。因為今天晚上,每家每戶都要吃元宵或湯圓,南方人喜歡吃湯圓,北方人喜歡吃元宵。我們是北方人,我們喜歡吃元宵。我最愛吃元宵了。元宵有好多種味道,有豆沙的,伍仁的,黑芝麻的,還有各種水果味的 ,草莓味、哈密瓜味、橘子味等等。
吃完元宵以后,天就黑了。我們這里還有一個習俗就是放燈花。我們在院子里點滿了小紅蠟,一閃一閃的亮光,真好看。今年我們這里還興起了放孔明燈,孔明燈也叫許愿燈。我聽大人們說:“在元宵節(jié)的`晚上,放飛孔明燈,然后就可以許愿?酌鳠麸w得越高,愿望越容易實現(xiàn)!蔽曳棚w了一盞孔明燈,也許了一個愿望,希望我的親人們平平安安。我放的孔明燈飛得很高很高。
今天我好開心呀!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作文 篇5
正月十五這一天,我們全家人回家鄉(xiāng)歡度元宵節(jié)。
俗話說得好: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我的家鄉(xiāng)雖然偏僻,但這一天出門在外的人幾乎都回家,所以家鄉(xiāng)到處人來人往,歡聲笑語。
正月十五鬧花燈,大街小巷,處處張燈結彩,一個個精致的小燈,照亮了大街的每一個角落、照亮了人們溫暖的心房!咦?這些燈上怎么有字?原來是“猜燈謎大賽”呀!瞧!那每一個燈籠上都“雕刻”著“中國五千年文化”,那小小的燈籠像螢火蟲般吸引著人們,讓人們聚在一起,使這里充滿著笑聲與歡樂。
在我們清徐,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過后,正月十六緊接著鬧紅火。這不,我與媽媽、爸爸也是傳統(tǒng)風俗中的一員,正月十六上午,我與媽媽、爸爸去大街上看紅火,讓我看的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首先是堪稱“清徐一絕”的背棍、鐵棍。表演的同時,我也贊嘆在背棍、鐵棍上面表演的孩子們。她們都是四五歲的小女孩,整個上午都在上面綁著,我看著都覺的她們太累了,可她們不哭也不鬧,在上面認真的表演著。她們的表演,讓看紅火的人不時發(fā)出贊嘆和喝彩聲,更使節(jié)日增添了許多歡樂。這時我想起:由于她們的努力,我們清徐的`背棍、鐵棍還在今年的世博會上“舞”了一回呢!
其次是扭秧歌,秧歌隊邁著整齊的步伐,眼花繚亂的舞步,優(yōu)美的舞姿,讓人耳目一新。鬧紅火的隊伍各式各樣,彩車上面裝飾著各種水果土特產(chǎn),讓人看得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最后是舞龍,舞龍隊賣力的表演,目不暇接的旋轉,引來了全場的贊嘆!歡呼……
晚上的架火更是讓人看得不忍離去,有像高山流水一樣的瀑布,有五彩繽紛的禮花,還有五光十色的彩球,各種各樣的彩色光環(huán)穿梭在天空。頓時天空成了花的世界,多姿多彩的海洋……
20xx年的元宵節(jié),是熱熱鬧鬧、紅紅火火、開開心心的元宵節(jié)!
20xx年的正月十六,比以往更加紅火,它讓我興奮不已!更讓我難忘至極!回味無窮!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作文 篇6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xiāng)在東莞,那里是一個風景優(yōu)美、花果飄香的城市,在東莞的元宵也是很熱鬧。
在元宵的那一天早上,家人們一大早就起了床,大家都在忙著準備過元宵用的東西。只有很小的孩子在睡覺。
第一件大事就是掛燈籠。有的人的燈籠是買回來的,有的人的.燈籠是自己純手工制作的。但是,不管是買的還是自己做的,燈籠一個個臉上紅撲撲的,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
掛完燈籠后,第二件大事,就是貼各種各樣的對聯(lián)。有的貼在門上,有的貼在窗上,有的貼在家具上。平靜的家里貼上了這么多的對聯(lián),一下子又增加了許多氣氛。對聯(lián)還是可以給大家?guī)砗檬碌,保佑家人可以平平安安,不要發(fā)生禍患。
到了黃昏日落時,母親都要把從市場上買回來的面粉面團拿來做成很多餃子和湯圓。要知道,元宵可是要吃湯圓的。同時他們也會用花生、紅棗、豆子等各種干果做零食,拿給我們吃。
晚飯過后,大家都帶著自己的零花錢去大街上大飽口福。還有的會到廣場上面去看煙花,鞭炮,當然這都是人們所說要嚇走年獸。大街上還有許多猜燈謎的活動,都可以參加。
此時廣場上面一片歡聲笑語,快樂的時光過得很快。東莞又漸漸沉睡在月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