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朱子讀書法心得體會
有了一些收獲以后,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jīng)驗和想法。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朱子讀書法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朱子讀書法心得體會1
晨起,閱讀《曾國藩傳》,感悟頗深。曾國藩乳名寬一,名子城,字伯涵。進入弱冠之年,曾國藩自己改號“滌生”,他在日記中寫道:“滌者,取滌其舊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笔惆l(fā)了曾國藩棄舊圖新,發(fā)奮自強的理想與信念。曾國藩之所以能有所作為,就在于他能不停地磨礪自己的志向,日日反省,天天自新。他的功業(yè),不在于他的道德,也不在于他的文章,而在于他對自己肉體和心靈的永無休止的洗滌和更新。
曾國藩,被世人譽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千古第一完人。但少有人知道,他從小家境普通,資質平庸,連考7次才成了秀才,身體也不好,還常被人譏笑是天資愚鈍之輩?删褪沁@樣的`一個人,讓毛澤東都贊嘆:“予于近人,獨服曾文正公。”《曾國藩傳》記載,曾家有一次來了一個梁上君子,恰好碰到小曾國藩在背書,他等啊等啊,想等曾國藩背完書再下手,沒想到曾國藩背同一段文章,背了好久好久都沒背下來,后來小偷忍無可忍,跳下來將文章背了一遍,才奪門而出。原來這個小偷都聽熟了,背了下來?墒窃鴩沒有背下來。曾國藩的一生,就是從“笨人到圣人”的傳奇人生。而他從笨人到圣人進階之路的秘訣,只有兩個字——讀書。
曾國藩說:“人之氣質,由于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弊x書,修養(yǎng)道德情操,可以改變你的氣質,放大你的格局。堅持讀書,向先人前輩求學問教,是曾國藩脫胎換骨的不二法門。曾國藩的日課中有一條,每日讀史十頁,即使有事也不間斷。他還要求自己每天“看、讀、寫、作”四者缺一不可。曾國藩講:“謀大事者,首重格局!睕Q定一個人高度和命運的,不是出身,不是天賦,不是能力,而是格局。而持之以恒地讀書,就是我們生命格局的養(yǎng)料。書,是一縷清香,撫慰心靈,慰藉靈魂;書,是一襲涼風,吹散煩悶,陶冶人性;書,是一籃碩果,填飽空虛,喂養(yǎng)靈感;書,是一米陽光,點綴晴空,溫暖孤寂。男人讀書,墨香浸潤,豁達行遠;女人讀書,書香滿懷,氣質自華;兒童讀書,字里行間,成長相伴。書香滌塵,能夠成就我們寬廣的格局胸懷。
讀書貴有心得,若無心得體會,只會把書讀死,無法真正實現(xiàn)“進德修業(yè)”的讀書目的。曾國藩在咸豐八年八月初三日給兒子曾紀澤的家書中說:“汝讀《四書》無甚心得,由不能虛心涵泳,切己體察。朱子教人讀書之法,此二語最為精當。”曾國藩視“虛心涵泳”為做學問最重要最根本的態(tài)度,讀書用功,要“遇事虛懷觀一是、與人和氣察群言”,力除驕氣傲氣,力戒自滿,才能有所進步。在家書中,曾國藩反復強調朱子“虛心涵泳,切己體察”這八字讀書法。曾國藩說:“善讀書者,須視書如水,而視此心如花如稻如魚如濯足,則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言之表。爾讀書易于解說文義,卻不甚能深入,可就朱子涵泳體察二語悉心求之!薄叭糇x書不能體帖到身上去,謂此三項與我身了不相涉,則讀書何用?雖使能文能詩,博雅自詡,亦只算得識字之牧豬奴耳!”曾國藩多次在家書中勸誡讀書治學務必要沉浸其中,在書海中浸潤,注重體察文字背后著作者的內心世界,真正把書讀活。
在這草長鶯飛、春風和煦的美好四月,我們迎來了第27個“世界讀書日”。從古至今,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讓我們的世界不斷豐富,也讓我們的心靈更加自由。全民閱讀是時代的必然,也是現(xiàn)實和長遠的需要。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不僅第九次提及“全民閱讀”,而且還首次使用了“深入推進”一詞。“深入推進”是在“倡導”基礎上的“升級”,“深入推進”標志著全民閱讀已經(jīng)進入到新的發(fā)展階段。“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讓我們一起跟隨古圣先賢的腳步,走進書本的世界,學習曾國藩取自朱子的“虛心涵泳,切己體察”八字讀書法,共讀四書五經(jīng)、科技人文、社會百科,在書本中體會大千世界、在閱讀中找到生活的指南。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正如林語堂先生所言,“讀書,所以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增學問,廣識見,養(yǎng)性靈。”世界讀書日,一起讀書吧!讓流于指尖的年華多一分充盈,讓精神世界的花園多一味書香!世界讀書日,一起讀書吧!讓閱讀成為一種精神保養(yǎng)的習慣,一種對話世界的自信,一種向上攀登的力量!行進在萬里長城十三關,全民閱讀是一個龐大的系統(tǒng)性工程,需要立志長遠、久久為功。圍繞全民閱讀“進機關、進企業(yè)、進學校、進軍營、進社區(qū)、進農村、進家庭”,我們要做強品牌活動,線上線下聯(lián)動,加強基礎設施,關愛特殊群體,完善工作機制,不斷推進全民閱讀邁上新臺階。值此喜迎建團100周年之際,我們當以古圣先賢為榜樣,重新審視自己、反思自己,滌塵而新生,以青春之熱情、青春之朝氣,深入推進全民閱讀,積極建設書香中國、書香城市、書香社會、書香家庭,在書香滌塵中祈福國泰民安,篤行中華復興,昂首奮進新征程!
朱子讀書法心得體會2
一直以來,我對中國古代的學術印象,停留在昏暗發(fā)黃的紙張,搖頭晃腦之乎者也八股文。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樣的存在這樣的偏見,認為那些東西與我們現(xiàn)如今的環(huán)境,格格不入。直至學習需要,被動學習了中國教育史,才發(fā)現(xiàn),原來有許多學習方法、理念,是屬于實用范疇的智慧,是可以遷移到當代的。
在中國古代,凡是能尊稱為“子”的,一般呀,都是極具影響力,比如,孔丘——孔子。朱子,是人們對南宋理學家朱熹的尊稱,可見朱熹在中國古代的影響力之大。
他是宋代理學(后來幾百年封建王朝的主流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影響深遠;他是南宋最具影響力的教育家,著述講學,其弟子根據(jù)朱熹講述所總結的“朱子讀書法”是古代學子的座右銘;而今,我們對朱熹的詩句“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也能朗朗上口。
著名的“朱子讀書法”主要有以下六條,筆者做個通俗易懂的感性的解釋(畢竟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嘛,我簡單說下我的非權威解讀):
循序漸進——意思是讀書不可好高騖遠,應該按照合理的順序學習;
熟讀精思——意思是讀書不可以囫圇吞棗,應該反復玩味思考;
切己體察——意思是讀書不可盡信書,應該聯(lián)系自身實際實踐考察;
虛心涵泳——意思是不要先入為主,應該虛心;
著緊用力——意思是讀書不可以松懈拖拉;
居敬持志——意思是讀書要注意力集中,樹立志向。
“朱子讀書法”經(jīng)過古代無數(shù)學子的實踐檢驗流傳下來,可見其具有一定的實踐價值。我們知道,古代一般是文科學習,主要是記憶和理解論述。那么問題來了,“朱子讀書法”是否適用于現(xiàn)今的學習要求呢?尤其是理科的學習?職場工作應用的學習?
我覺得是可行的,基于萬物是簡單而有聯(lián)系的理念(就是這么感性,擁抱哲學,科科~),我開始在日常學習時,有意識的思考,“朱子讀書法”的今日價值。
是時候展示我的思考成果了,以下舉兩個例子。
例子一:在學習自由落體前,如果問物體下落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不少人會回答“質量”,認為質量大的物體下落快。這種人們學習前就存有的、實際上卻是錯誤的觀念,教育研究領域稱之為“前概念”(Pre—concpet),而理科的教學很多時候就是一個破除前概念、學習正確概念的過程。要求學習者要有一個空杯心態(tài),會從日常經(jīng)驗提出問題做出假設、但不拘泥于自己原先固有的觀念認知。這與朱熹所說的“虛心涵泳”(不要先入為主,應該虛心)確有相通之處。學習不正是一次次的建立新認知、包容和拓展認知的邊界嗎?
例子二:現(xiàn)如今,許多家長在輔導孩子做功課時,被孩子心不在焉、簡單問題反復錯、坐不住等種種問題困擾。究其原因,不是孩子不聰明,是孩子缺乏對所學材料的興趣,無法將精神集中于材料,缺乏動力。這是一種缺少“學習動機”現(xiàn)象。解決方法或可參考朱熹所說的'“居敬持志”(要注意力集中,樹立志向)——清理書桌雜物等可能引起注意力分散的因素;做一些注意力訓練游戲;引導孩子樹立志向,建立所學材料與志向的意義聯(lián)系。
相似的,居敬持志對于職場人來說也具有參考意義:分配自己寶貴的注意力和管理自己的目標,以實現(xiàn)事業(yè)的攀登。
其他例子交給讀者發(fā)揮了,我要去學習了,我發(fā)現(xiàn)我懂的太少了~~
最后,在學習和進取的路上出現(xiàn)困惑時,不妨拾起我們的經(jīng)典,那些流傳至今的依然具有生命力的智慧。
【朱子讀書法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朱子讀書法》教材理解06-25
朱子讀書法對高中語文選修課教學的啟示論文07-01
弘揚朱子文化07-07
朱子文化征文07-05
朱子文化作文07-07
朱子治家格言07-03
朱子文化書信作文07-10
朱子文化書信大賽作文06-26
弘揚朱子文化作文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