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包粽子的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yōu)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jié)包粽子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jié)包粽子的作文1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傳說在這一天愛國詩人屈原投入汨羅江自盡了,人們?yōu)榱瞬蛔尳械聂~蝦吞噬屈原,就紛紛包粽子投入汨羅江喂魚蝦。從此,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包粽子來紀念屈原。今天就是端午節(jié),我也來跟姥姥學包粽子。
一進姥姥家的大門,粽子的清香撲鼻而來,姥姥正在門口包粽子。我用手捧起一把糯米,啊,糯米的米香是多么沁人心脾;我撿起一片粽葉,呀,粽葉的粽香令人神清氣爽!我迫不及待地請求姥姥:“姥姥,快教我包粽子吧!”姥姥笑呵呵地說:“好,不過包粽子很難,你能學會嗎?”“沒問題,我一定能學好的!”我信心十足地說。
姥姥順手拿了四片粽葉,對我說:“看好啦!”只見姥姥先將四片粽葉依次排列又稍有重疊地平鋪在一起,雙手放在粽葉下面,卷成一個漏斗狀,讓粽葉的“尾巴”在后,“頭”在前,再用手撩起一小把糯米,裝到“漏斗”里去,拿一個蜜棗放在中間,然后撩起一把米蓋住棗,比較后將粽葉的“尾”從上面封住粽子的餡,并把剩下的粽葉繞著粽子纏完。姥姥嫻熟地用線包扎好粽子,一個可愛小巧的粽子就誕生了。
我目瞪口呆地看著姥姥輕輕松松就包好了一個粽子,覺得姥姥包粽子就像變戲法一樣神奇,手指頭三繞兩繞都合著一種節(jié)奏,看久了就會入迷。姥姥包粽子的功夫真是了得!我暗下決心,一定要達到姥姥這個水平,吃到自己包的粽子。
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學著姥姥的樣子,找來四片大小相等的粽葉,整整齊齊地排列好,然后雙手一合,做成了一個很小的漏斗,我用糯米把這個漏斗填充得滿滿的,可是我剛一用粽葉封住口,米就全從兩邊露出來了。哎,趕緊請教姥姥吧!“封口的時候要用大拇指捏好下面的口,食指和中指要封好兩邊的口,整只手都要捏緊了,千萬不要松開,否則米就露出來了!崩牙岩贿呎f一邊又包好了一個粽子。
我不服氣,就重新拿起粽葉包了起來!肮,總算沒漏出來!”這回可不會再錯了,我高興得想,可是,粽葉那么長,怎么捆扎呀?我剛一拿起剩余的`粽葉,粽子又散了,原來一疏忽,手又松了!皼]關系,失敗是成功之母,再來一次!”姥姥微笑著鼓勵我。
我又恢復了剛開始的斗志,毫不氣餒,再一次包了起來?上У谌我矝]成功,米還是漏了出來!胺夂每诤,粽葉先往左擰一圈,再從上面轉過來,比較后從底下掏過來!崩牙涯托牡厥职咽值亟涛摇N野瞬,拆了包,終于包好了一個粽子,盡管不是很漂亮,但畢竟是我親手包好的第一個粽子。我又包了幾個,一個比一個好看,我終于學會了包粽子。半個小時后,粽子熟了,我終于吃到了我自己包的粽子。
解開粽葉,幽香的味道迎面撲來。我用筷子夾了一點兒,放在嘴里,啊,又黏又香又甜,真好吃!“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通過學習包粽子,我明白了凡事只要用心去做,再苦再難也會成功。
端午節(jié)包粽子的作文2
五月初五,是我國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端午節(jié)。關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我也了解一些,據說是紀念屈原,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廣泛升入人心。因此,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jié)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lián)系在一起。
這一天無論到城市還是鄉(xiāng)村,都是一個喜慶的日子。我們不僅可以享受到豐盛的佳肴,還可以享受節(jié)日里濃濃的溫情。
大家都知道,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重頭戲。每家每戶都為包粽子這個大工程準備著,雖然我家沒做,但是幾天前我已在舅舅家體驗到了整個制作過程,讓我回味無窮。
首先放一些幾抖糯米浸泡一整晚。天亮了,我和表姐們就去采摘粽葉。粽葉枝細葉大,生于陰面的山間谷底,一棵上長得很茂盛,經過我們精挑細選,一會兒,袋子就豐滿了;厝サ纳铰飞想m然有些崎嶇,但在這綠水青山,溪澗流水潺潺,林間鳥語花香的'自然風光,我們仍是邁著輕快的步伐。
下午,我們就進行了包粽的活動。一大盆生糯米,一盆香噴噴的豬肉和花生,還有幾條白細的小繩掛在椅子上以便包扎和節(jié)省空間。我和表姐們都躍躍欲試,便也跟著學,也能學出幾分模樣。一般都是三角粽,但也能做出新花樣,如長長的、微型的。一個個給粽枝緊緊地捆在空中,四個一小串,八個十六個為大串。一串串都躺到大鐵鍋里,燒了很長時間,撲鼻的粽香
才慢慢地從鍋里散發(fā)出來。我們在廚房里俳徊,張望,直咽口水,我們還直念叨著呆會要吃多少個,非得吃個夠!鍋蓋終于掀開了,粽子的香氣撲面而來,我吃了一個又一個。我們都洋溢在節(jié)日的歡樂中。
今天,我也嘗遍了各家送的粽子,各有各的風味,五花八門。午餐是節(jié)日的高潮。粽子依然占主體地位,一大盤粽子居中,青黛色的外衣,四角如菱,系著淡青的腰帶。腰帶打的是活結,一抽就撒;要是打成死結,就叫罵娘粽—急著要吃,可又解不開,就罵開了。其次是釀豆腐,這是我家節(jié)日里少不了的特色菜了,字面看也許你會覺得很麻煩,其實不難。用剁碎的豬肉放些香料,然后在豆腐上掀一個小坑,把豬肉捏進去,簡直一個精品,再一個個放進油里炸,便是黃澄澄的方金子一般,那股香味更是誘人,令人“口水直流三千丈”,其它也就幾樣家常小菜。雖然這樣也不算很豐富,但我還是很開心,感受到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在電視上,也報道了城市端午節(jié)的一些消息。令人新奇的是那個“粽王”,擺在那大廳前讓人觀看,有人還擁抱它,感受它的碩大,報道說可以讓幾千人吃個夠,真令人耳目一新。還有那一幕幕壯觀的賽龍舟,轟鳴的敲鼓聲,人們的呼喊聲,繪成一幅美妙的賽龍舟圖。
端午節(jié)從汨羅江的波浪里悄然走來,幾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猶如一滴墨汁,把中華大地染成粽葉式的青綠。端午節(jié)里,那個過程,那種氛圍,那種樂趣,都讓我們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