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設計作文集合(9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設計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設計作文 篇1
如果我的家鄉(xiāng)需要我設計一個游樂園,那我一定要讓這個游樂園充滿歡聲笑語。下面我來說一說我設計的游樂園是什么樣的吧!
我設計的游樂園十分好玩、有趣,也十分安全。比如,游樂園的大門旁邊有一個“熊大”,其實,熊大的眼睛是一個攝像機,要是有小朋友要到里面去玩,攝像機就會把這個人給拍下來,把這個照片送到看門的人的手里,看門的人看一看是好人還是壞人,要是好人,就讓他過去,要是壞人,就把他趕走。
游樂園的外面說完了,再說一說里面吧。里面有很多項目,但風景只有兩個地方,雖然只有兩個風景,但這兩個風景卻十分美麗、壯觀。先說我最喜歡的那個風景吧,它是一塊巨石,高聳入云,從遠處看就好像一條在云間舞動的龍,壯觀無比。里面還有許多玩的東西,比如太空旅游,各位小朋友進里面,就會發(fā)出“哇”的聲音,因為里面的東西,跟真的一樣。還有海盜船,一上船,整個船身就開始搖晃起來,搖了一會兒,就停了下來,之后,船就開始轉了起來,有的.人在下船之后,走路都有些搖晃。對了,我怎么忘了鬼屋呢,進了鬼屋之后,就有人尖叫起來,因為門一打開,就會有一只鬼,從床上坐起來。游樂園的另一處風景,有許多樹木,一棵大樹上有一只鳥兒,在樹上唱起了美妙的歌兒。它能看見許多顏色鮮艷的花、它能看見許多碧綠的小草,它能看見燕子飛過藍天,翅膀上裹著白云,它還能看見小朋友們在游樂園里開心地玩鬧著,臉上掛滿了笑容。
看,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游樂園,你們不要忘了,它可是我設計的。
設計作文 篇2
教學目的:
。、體會對話描寫的普遍與實用。
2、了解并掌握對話描寫的技法。
。、掌握對話描寫中冒號、引號的用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對話描寫的技法。
難點:掌握對話描寫中冒號、引號的用法。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趣導入
1、同學們,喜歡看動畫片嗎?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精彩的動畫片,想看看嗎?
。úシ艅赢嬈段饔斡--三打白骨精》片段一分鐘,只出畫面不放聲音。)
2、從你們的表情看,一定有話想說?(你說出了大家想問的問題,還說出了自己的感受。)
3、是呀,人物不說話,再好看的動畫片也沒有看頭了。
4、現在老師滿足你們的要求,再來看一遍動畫片。
。ń又シ艅赢嬈脑暬胤牛蕾p)這回感覺怎樣?
5、有人物就得有聲音、有語言。像孫悟空、豬八戒、唐僧之間說的話就叫對話。
6剛才看了只有畫面沒有聲音的動畫片覺得很沒有意思。我們很多同學在寫文章的時候,不也把文章里的人物當成了啞巴嗎?人物忙這忙那就是不說話。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怎么能讓文章里的人物開口說話,也就是寫對話。
小結:“從無聲到有聲”的獨特體驗,使我們知道“對話”是多么重要。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對話。
二、說“對話”。 現場采訪
1、今天老師想當一回節(jié)目主持人,請你們接受我現場采訪好不好?
師:這位同學,在生活中如果你遇到了高興事、傷心事、或煩心事,心里一定有話想對人傾訴?你最想對誰說?(多角度)
師:接下來,我要采訪的第二個問題:既然大家都選好了要說的人,你想對他說點什么?
師:我采訪的第三個問題:當時你是怎么說的?
2、其實老師作為主持人采訪你們,這本身就是一個對話過程。
三、練對話
過度:同學們《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動畫片,想必大家已經看過了,對里面的人物、語言是再熟悉不過了。課件:請你猜一猜
1、課件:請你猜一猜
。 )恐怕高興得太早了!
( )太好了,可以吃大肥羊了!
( )你竟敢騙我灰太狼?你給我記住,我會再回來的
過度:剛才我們看到的是動畫片里面的人物對話,其實對話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下面老師給大家講個故事:
2、(1)一天,小芳對我說她有一個漂亮的布娃娃,是媽媽從超市給她買回來的。請你完成下面的填空。
課件:請你填一填
練習一 小芳( )說:“ ”
。2)忽然有一天,小芳告訴我她的布娃娃不見了。請你完成下面的填空。
練習二:
小芳()說:“ ”
(3)布娃娃不見了,小芳傷心地哭了起來,并且求我?guī)退一夭纪尥。她是怎么說的?說了什么?
練習三:小芳( )說:“ ”
小結:
同學們,透過你們的描述,老師仿佛看到了小芳正傷心地擦著眼淚時的樣子,那么你們想不想知道她到底找沒找回自己心愛的布娃娃呢?(想)好,就讓我們趕快去看看吧!
。ㄕn件出示)
小芳高興地說:“我有一個漂亮的布娃娃!”
“我的布娃娃不見了?”小芳愁眉苦臉地說。
“你能幫我找找我心愛的布娃娃嗎?”
“太好了!”小芳欣喜若狂,抱著布娃娃又蹦又跳,開心地大叫,“我找到我的布娃娃啦!”
。1)師生合作讀:老師讀旁白,你們讀引號里的內容。老師讀的部分叫什么?你們讀的部分叫什么?
。2)細心的小朋友有沒有發(fā)現,隨著提示語位置的`變化,標點符號也發(fā)生了變化?
小結:你們真不簡單,既會歸納又會總結。這段對話,只寫了小芳說了什么?如果再加上我是怎么說的?不就是一篇很好的小短文嗎?
四、寫對話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圖,認真觀察。
要求:(1)、圖上誰在什么地方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2)、它們之間會說些什么?
2、利用今天的知識,展開你們想象的翅膀,讓文章里的人物都開口說話。注意冒號、引號的用法
3、看誰能到前面來,把你們的作品與大家分享一下。
五、總結:
其實,寫好人物對話并不難,只要我們有一雙會觀察的眼睛,有一對會聆聽的耳朵。隨著積累的不斷增加,相信你們一定會寫出更精彩的對話。老師期待著!
設計作文 篇3
我設計了一種課桌椅模型,它能升能降,能夠很輕易地移動。還設有裝廢物和墨水瓶的小盒,并且拿書拿筆都方便。
我為什么要設計這樣的課桌椅呢?事情是這樣的:我5歲入學,因為個子小,坐在椅子上雙腳懸空,寫字的時候,胳膊肘必須抬得很高,有時我只好站著寫字,很不舒服。我就想設計一種適合于我們小孩讀書用的'課桌椅。當我看到起重機吊桿能伸能縮,就想到在課桌椅的每條腿上安上套筒,用升降螺絲固定。這樣課桌椅就能隨意改變高度了。我們每天放學后要留下幾個人打掃衛(wèi)生,課桌椅很笨重。我們人小撇不動。我看到我家里的洗衣機下面有四個輪子,雖然洗衣機內裝滿水和衣服,但只要用一點勁就可以移動它,所以我想在課桌椅的每條腿下裝上了一個輪子,搬起來只要輕輕一推就可以動了。
另外,我們每天要削鉛筆,鉛筆屑和其它廢物不能丟在地上,放在抽屜里又把抽屜搞得亂七八糟,很不方便。我看到火車上的煙灰盒,就想到在桌面上分別安兩個有軸的小盒子,掃地的時候,只要把盒子一翻,里面的廢物就倒出來了。
我設計的課桌椅,雖然有一些長處,但也有一些缺點。如上課的時候,你稍微一用勁,它就會滑動,這是因為沒有剎車,以后我一定要加以改進,使它更完美,讓我們小學生都能坐上舒適的課桌椅。
設計作文 篇4
一、請同學們認真讀一遍,并談一談初步印象。
學生對詩歌的原始閱讀非常重要,在此基礎上產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學的起點和依據。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介紹作者:(略)
二、詩歌可以分為敘事詩、抒情詩、哲理詩,《再別康橋》屬于哪一種呢?
抒情詩。這個問題很簡單,但很重要。它是一個“切入點”。閱讀教學非常那個重要的一點就是尋找恰當的“切入點”,也有人叫做“導入”,但我以為二者有區(qū)別!扒腥朦c”是對課文而言的,是為了把學生引入課文情景而尋找的突破口,屬于閱讀教學內部的有機組成部分;“導入”是對課堂而言,是為了把學生從課前的無序狀態(tài)引入課內的有序狀態(tài)而設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屬于閱讀教學外部組成部分。提出“再別康橋屬于哪一種呢?”這個問題,目的在于引出下面的核心問題。
三、既然是抒情詩,那么它是怎樣抒情的呢?
這是一個核心問題,關系到本課的教學目標——詩歌意象的問題。高一的學生可能不會順利的回答出“通過意象來抒發(fā)感情”,這不要緊。教師引導學生讀詩歌的第二小節(jié),抓住“金柳”這個詞,讓學生充分品味。“金柳”是這一小節(jié)表現的對象,作者為何如此表現它?我們來推測一下,是不是“ 金柳”包含了什么東西在里面?是的。作者寫“金柳”是“新娘”。作為同學們,可能感覺到奇怪,由“金柳”怎么會想到“新娘”呢?是不是與作者的生活有關系?會不會與作者的感情有關系?有可能。誰能說說作者與劍橋大學有什么關系?簡要介紹作者的生活歷史。由此學生明白了,原來由“金柳”聯想到“新娘”是有原因的。不僅這個如此,其他很多作品,作者寫什么,怎么寫都可能與作者本身的生活經歷和情感經歷有關系。下面可以總結一下什么是“意象”了:意象就是作者寫入作品的包含了作者感情因素的形象。理解“意象”必然伴隨著聯想與想象。只有通過聯想和想象,讀者才能進入到作品的情境之中。接下來,作者寫道“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艷影”是什么?要想——美麗的影子;“蕩漾”是什么意思?要想象——就是整天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所為聯想,就適合自己的生活結合起來,比如——同學們“蕩漾”過嗎?如果你蕩漾過,你才能更深刻的感覺到作者用詞之妙。哪位同學蕩漾過?不妨說說。好了,下面請一位同學完整的朗誦這一小節(jié)。
四、進入第三小節(jié)作者的感情有沒有變化?如果有變化,是加強了,還是減弱了呢?
這個問題更深入了,引導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深入理解詩歌,進入到作者精神世界,進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靈活及時地把握學生的感覺,相機引導在此非常重要。先朗讀,后回答。作者的感情有變化,是進一步了,感情更強烈了,從“我甘心做一條水草!”可以看出這種變化!扒嘬簟薄罢袚u”,整天與金柳相伴,早夕相處,你低頭看著我,我仰頭看著你,說著別人永遠聽不懂的話,訴說彼此之間的心曲!跋嗫磧刹粎挘ㄓ芯赐ど!薄拔乙娗嗌蕉鄫趁,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水草這一節(jié)著意表現“意象”。是在“柔波”里呀!在徐志摩的詩歌作品中,經常使用“柔波”一詞,我想是有其特殊含義的,同學們讀“柔波”能引起你怎樣的聯想和想象?請同學們說一說,就像孩子在媽媽溫暖的懷抱,就像戀人含情脈脈的秋波,就像老是甜美的微笑……多美呀,真的是“甘心”呀,不用嘆號不行呀!感情進一步發(fā)展了,更加強烈了。同學們感受到這種強烈的變化了么?感受到了,那就好,請同學們來讀一讀!拔腋市淖鲆粭l水草!”一定要大聲讀么?使勁喊,行么?不行。怎么辦?“使勁輕讀”?好,使上勁,換得輕輕地讀。
五、請一位同學朗讀第四小節(jié)
讀得不錯。不過老師有一個問題:“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老是覺得寫得不好。怎么不是清泉呢?“那榆陰下的一潭”明明是寫清泉嘛,怎么成了彩虹呢?作者寫錯了。是不是?這個地方很多老師容易疏忽,這么一問,就問出趣味來了。彩虹,象征美好的事物,代表了作者的夢!叭嗨樵诟≡觊g,沉淀著彩虹似的夢”。噢,明白了,原來彩虹就是作者的夢呀!這個美好的夢怎么了?“揉碎”了,“沉淀”了,就是說,這個夢沒有變成現實。正是因為沒有變成現實,所以才在人的心中深埋多年,不能忘懷,時不時地“蕩漾”一下。讀這樣的句子,體會到了作者的什么?似乎有一些傷感。這種寫法,我們叫做“移情”。景隨情遷,以情入景,以我觀物,則物皆我之所色。古人有這種句子:“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出自蘇軾《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詩人唯恐讀者把那一泉清泉只是當做普通的泉水,看不出它的特殊之處,所以才用這樣的寫法來提醒讀者。在詩人眼里,這的確不是一般的泉水,那里有作者的“夢”。作者1918年赴美留學,1920年來到英國,來到劍橋。在這里,作者遇到了自己詩歌創(chuàng)作的啟蒙者,同時也是自己最傾心追慕的女子林微音,并從此走上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道路。他說:“我的眼睛是劍橋叫我睜開的,劍橋是我的心靈泉源,是我精神的依戀之鄉(xiāng)。”所以,在別人眼里的清泉,在詩人眼里就是彩虹,就是夢。
六、一提到夢,人們常常回憶起往昔的生活,特別是那些銘刻心頭的往事。
詩人也是這樣,提到“夢”,他就好像回到了那個美好的時刻,讓他難以自持。于是他就去尋找那昔日的夢。昔日的夢究竟是怎樣的美好呢?作者告訴我們了么?
“撐一直長篙”。你知道什么是長篙么?噢,在《社戲》里學過,多美好呀!你們撐過船么?撐過,感覺如何?美極了。我們想象一下:長長的船篙,輕輕地波動著水面。船上只有兩個人,劃呀劃呀,往遠處劃,為什么?那兒人少呀。來到幽靜的地方,心里高興,那就唱吧:放開喉嚨,盡情歌唱。你看,天上的星星閃閃發(fā)光,好像在想我們眨眼睛。美不美?太美了。詩人高興得放聲歌唱,他醉了——詩歌到這里可以說達到了高潮。聯系上一節(jié),我們可以說,這里所寫的就是作者那個美好的“夢”。蕩漾在作者心頭的也就是這夢中的情和景。那么,這一小節(jié)如何朗讀?請同學們展示一下。誰有過“放歌”的經歷,那是多么美好的時刻!讓同學們展開想象:可以張開雙臂,仰起頭,沉浸在遐想中……“放歌”二字的讀法也可以變成“放——歌——”
七、詩人沉浸在里面,沒有醒來。對嗎?
不對。詩人很快就醒來了!暗也荒芊鸥琛。想唱歌而又不能唱歌,是一種什么滋味?遺憾。既然不能放歌,只好怎么辦?“悄悄”地離開。“悄悄”就是我的“笙簫”,憋在心里,此時無聲勝有聲。夏蟲了解我的心,也不叫了。我“沉默”,整個康橋都“沉默”。我的那份感情呀,還是藏在心底吧,就讓我一個人知道。從詩歌情感的發(fā)展脈絡看,這就是從高潮一下子滑落下來,形成了一個大的波折。那么,朗讀的時候也要有所體現
八、為了突出“沉默”的特點,作者在開頭和結尾兩個小節(jié)中都寫到了。怎么寫的?
開頭寫的是“輕輕的我走了”,結尾寫的道“悄悄的我走了”。一片寂靜。作者就這樣走了,我們仿佛看到一個輕手輕腳走來,又輕手輕腳離開的身影。在他的內心深處,藏著無限的留戀。
九、最后,請同學們把課文完整地朗讀一遍。
十、拓展。
徐志摩是中國現在詩歌史上的重要代表。以他為代表的“新月派”詩歌,為中國新詩的發(fā)展建立了功勞。他贊同聞一多先生的“三美”詩歌理論,認為詩歌要有韻律美、繪畫美和建筑美。他的詩集有《志摩的詩》《冷翡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他的詩廣為流傳,人們張口就可以朗誦,據說,1928年11月,也就是作者再別康橋后,就去了印度,拜見了他朝思暮想的大文豪泰戈爾。泰戈爾當眾朗誦了徐志摩的《沙揚娜拉》“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那一聲珍重里有著甜蜜的.憂愁!睂懙亩嗪冒!同學們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找徐志摩的詩選來讀一讀。
再別康橋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云彩。
1928.11.6 中國海上
《再別康橋》教案設計
(本教案根據特級教師程翔老師的教學思路整理而成。)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著重分析意象以及意象的組合,體味詩歌的意象美。
2.通過品味語言,發(fā)揮想象,以感受充溢于詩歌的真情,進而拉近學生與詩的聯系,鼓勵學生在喜歡的基礎上多寫寫新詩。
【教學重難點】
1.把握和分析意象。
2.感受詩歌的真情。
【教學方法】
誦讀、提問、講解、創(chuàng)設情境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請同學們認真讀一遍,并談一談初步印象。
1.設計理由:學生對詩歌的原始閱讀非常重要,在此基礎上產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學的起點和依據。
2.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適當介紹作者。徐志摩,中國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
二、詩歌可以分為敘事詩、抒情詩、哲理詩等,《再別康橋》屬于哪一種呢?
1.抒情詩。
2.目的是從這個問題切入到下一個問題。
三、既然是抒情詩,那么它是怎樣抒情的呢?
1.請同學們品味第二小節(jié)的“金柳”,“金柳”怎么會是“新娘”呢?為何我們聯想不到?這是不是與作者的情感有關系?
2.“金柳”“新娘”就是賦予作者情感的形象,我們叫做意象。
3.理解“意象”要發(fā)揮想象,我們才能走入作品的情境中去。接下來,作者寫道“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薄捌G影”是什么?請同學們想象美麗的影子,蕩漾是怎么樣的一種情愫?請同學們發(fā)揮想象,體驗這種縈繞在心頭的情感。
4.請一位同學朗誦第二小節(jié)。教師注意指導學生讀出“蕩——漾”的味道來。
四、 進入第三小節(jié),作者的感情有沒有變化?如果有變化,是加強了還是減弱了呢?
1、請一位同學先朗讀,適時引導其回答。
2、從哪一句可以看出情感變得強烈了?“我甘心變成一條水草!”
3、請同學們想象“青荇”在招搖,“水草”在柔波里招搖,與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艷影”組合成一幅怎么樣的畫面?這樣的寫作叫做“繪畫美”。
4、請同學們朗讀,指導學生讀出“甘心”二字飽含的幸福感。
五、通過指導朗讀進入第四小節(jié),作者為何說“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而是“天上虹”呢?
1、引導學生理解詩歌語言的跳躍,這里的“虹”原來是“彩虹似的夢”。
2、作者的“彩虹似的夢”實現了嗎?沒有,被“揉碎”了。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實踐,自己的夢被揉碎了,情感怎么樣?引導學生體驗作者此時的傷感。
3、請一位同學朗讀,指導學生讀出“揉碎”的傷感和“彩虹似的夢”的無奈。
六、詩人的“夢”讓他重回昔日在康橋讀書的夢,這昔日的夢真的美好得像彩虹似的嗎?進入第五小節(jié)。
1、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撐著長篙的感覺,向前,向更深處漫溯,忘記了時間,撐到星輝斑斕的時候,于是在那里放歌。多么自由自在啊!多么美好啊!這就是徐志摩所提倡的“自由與美”。
2、請一位學生朗讀,指導其讀出詩人的欣喜之情。
七、朗讀第七小節(jié),詩人的情感變化了嗎?為什么?詩人寫了什么意象?這些意象前面的修飾詞是什么?這些意象讓你感受到詩人什么樣的情感?
1、詩人不能停留在昔日的夢,因為要離別了。詩人寫了“笙簫”,修飾詞是“別離的”,詩人此時是憂愁的。
2、詩人寫了“夏蟲”,修飾詞是“沉默”,為何詩人要沉默?
首先,夏蟲也不堪離別的愁緒,故“沉默”了,不再“歡叫”了。其次,詩人希望離別的方式是靜悄悄的,恰如作者在開頭和結尾兩個小節(jié)中都寫到了的。
3、那詩人為何在開頭和結尾采取同樣的形式呢?有何表達效果?
引導學生思考詩歌的特殊形式,回環(huán)往復會使詩歌有音樂美,感情濃厚。
八、請同學們把課文完整地朗讀一遍,適當師范指導。在讀書聲中結束。
設計作文 篇5
設計依據:
新課標在實施意見中明確指出:在寫作教學中,應重視培養(yǎng)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激發(fā)學生展開想像和幻想,鼓勵學生寫想像中的事物。本節(jié)課就是依此為依據設計教學目標、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目標:
1、葉子、觀察葉子的形狀、色彩,聞聞葉子的氣味,嘗嘗葉子的味道等活動中引導學生學會細致觀察事物和從多個角度展開聯想的方法。
2、體會只要我們留心觀察、深入思考,自會品出生活的多彩,自會發(fā)現寫作素材的豐富。
課前準備:
1、每位學生到大自然中去采摘一片葉子。
2、閱讀、摘入描寫秋葉的詞語、句子,并在班中交流。
教學設計:
一、啟發(fā)談話、引入新課。
1、教師巡視全班,檢查作業(yè)完成的情況,并發(fā)言。
方案1:大多數同學都完成了作業(yè),采到了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葉子。但是,有幾個同學手上沒有葉子。當然,這個作業(yè)似乎無足輕重,可它正是這節(jié)課的關鍵所在。采一片葉子,事情很小,但體現了一個同學對學習、對生活的態(tài)度,這是葉子引發(fā)我們的第一個思考。出示課題:葉
請沒采葉子的同學到校園中去采葉子。
方案2:每位同學都完成了作業(yè),采到了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葉子。這個作業(yè)似乎無足輕重,可它正是這節(jié)課的關鍵所在。采一片葉子,事情很小,但體現了一個同學對學習、對生活的態(tài)度,這是葉子引發(fā)我們的第一個思考。
2、請將自己的葉子互相展示一下。
。ㄔO計意圖:新課標特別注重學生學習情感、態(tài)度的關注,安排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考慮到可能會有學生沒有引起重視而忘采葉子,因此設計這樣的環(huán)節(jié),并借機引導學生要注重學習態(tài)度。讓學生明白哪怕是采摘葉子這樣的小事都需要我們認真去對待。)
二、細細回憶,談談來歷。
1、提出要求:
請大家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你是什么時候,在哪里,為什么采這片葉子的?
是什么吸引了你,感動了你?請用通順、連貫地一段話談談你這片葉子的來歷。
2、學生將葉子拿到實物投影儀前,邊展示邊述說。教師針對學生的述說
給予具體、恰當的評價。
學生可能會從以下這些方面來說:
。1)葉子是精挑細選的或是隨手揀來的。
。2)因為葉子顏色、形狀很美而采來,因葉子破損、老化可憐而采來等。
如:學生可能會說:這是一片柳葉。我家院子里有株柳樹,滿地落葉,全枯了,或被蟲子咬殘了。昨天傍晚,我走過柳樹邊,意外地發(fā)現了它,它完好無缺地躺在那兒,它是那樣的修長。它那樣美,讓我心動,我就采了它。
。ㄔO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重在激發(fā)學生的習作的興趣,在回憶采集樹葉的過程中,
不僅讓學生體會習作其實并不難,可以將曾經發(fā)生的事做細細地回憶,并仔細地描述,更讓學生明白無論做什么事都要用情、用心去體驗)
三、多種感官、細品葉子
運用多種感官,在觀察葉子的形狀色彩、聞聞葉子的氣味、聽聽葉子的聲音、嘗嘗葉子的味道等來細細品嘗葉子。
。ㄒ唬┳屑氂^察、說說形狀色彩
1、提出要求:仔細看一看你的葉子的形狀、顏色等,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它可以引發(fā)怎樣的思考?
2、互相交流。
重在引導學生從形狀、樣子、顏色等方面仔細觀察,展開想象。除了引導學生說說葉子像什么,更應該引導學生說說從葉子上聯想到什么。
如:葉子的葉脈很清晰,引導學生聯想到像網一樣密密交織著,再想到葉子就是通過這些葉脈、枝干、根從大地汲取營養(yǎng)的。黃色的葉子,可想象成是老年人手上暴凸的青筋和血管,讓人肅然起敬。
從四季長青的綠葉,引導學生聯想到這猶如一個小小的水庫,源源不斷地供應著葉子,這正是它四季長青的原因。
從兩面顏色不一的葉子,引導學生聯想到顏色深的一面是因為接受了更多的陽光雨露,而淺的一面卻默默地承受著這似乎是不公平的待遇。在生活中更需要這樣的忍耐力。
(二)好好聞聞、談談氣味
1、請調動我們的嗅覺,大家好好聞一聞,說說你能聞到什么氣味?
2、學生交流。
從以下三方面引導:
(1)學生聞到了各種氣味,要鼓勵學生展開想象,與其他的味道等進行比較,并想想它為什么會這么香。如:聞到了泥土的氣息,似乎還帶著青草味;聞到了葉子的香味,與香水等不同,它是清清爽爽,不帶一點雜味;
。2)學生聞到的是霉爛的味道,也要鼓勵孩子,真實的`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同時引導學生想象它曾經是怎樣的?
。3)學生可能什么葉沒聞到,可以引導學生想象一下它的花的香味等。
。ㄈ﹤榷鷥A聽、講講聲音
1、大家的嗅覺非常的靈敏,想象也非常豐富。下面,我們看看自己的聽覺是不是同樣的靈敏。我們來聽聽葉的聲音,這更需要放飛我們的想象。你聽,老師已聽到了風聲、葉子的呼喊聲、小鳥的歡叫聲、小朋友的讀書聲。相信大家一定能聽到更多葉子的聲音!
2、學生交流。
主要從以下方面引導:
(1)葉子在不同的地方,我們將聽到不同的聲音。如在馬路旁能聽到汽車的喇叭聲、人們的喧鬧聲;在校園里能聽到同學們的歌聲、歡笑聲;在公園能聽到小朋友的叫聲、老年人的贊美聲等。
。2)葉子能聽到的不僅僅是歡快的、美妙的,還有凄慘、悲痛的聲音。如在馬路邊的葉子因為被小朋友折了樹枝而哭泣;在校園里的小草因為被小朋友們踩傷而哭泣等等。
。ㄋ模┘毤毱穱L、議議味道
1、老師為大家的敏捷的才思、優(yōu)美的語言鼓掌。我們已經從多方面、多角度賞析了葉子,我們還要嘗一嘗它的味道,品一品葉的生活。
2、相互交流。
重在從以下幾方面引導;
。1)勇敢的嘗試了,且嘗到了各種味道,要讓學生談談對這種行為的看法,鼓勵學生敢于嘗試、敢于冒險,稱贊她們是敢于向學習、生活挑戰(zhàn)的人。
。2)因怕苦、怕有毒而不敢嘗試的同學,也要讓學生來談談對這種行為的看法,從而讓學生明白遇到事情要敢于嘗試,如果沒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如果沒有第一個敢于向危險、困難挑戰(zhàn)的人,我們的生活將不會這樣豐富多彩。
。ㄔO計意圖:讓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去用情去讀懂樹葉,促使學生愿意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用心去感悟生活,促使學生進一步明白生活的多姿多彩,更加熱愛生活。)
四、明確要求、動筆寫作
這節(jié)課同學們討論得很成功,從你們的表情看,收獲一定不小,想說的話還很多。
那么,老師布置一篇習作,以“葉”為寫作內容,自擬題目,文體不限。以前,大家總覺得作文,沒有可寫的,其實作文來源于生活中的一事一物,只要我們留心觀察、深入思考,我們就能品出生活的豐富多彩,會發(fā)現可以寫入作文的東西原本很多。希望同學們都能寫出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作文。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擬題目、自選文體,意在尊重學生的自主性。)
設計作文 篇6
橋,不是沒有生命的冷冰冰的建筑物,它體現著人類的勤勞和智慧,并給人以美感,人們會情不自禁的用詩詞或用詩文來贊頌它,關于“橋”的故事傳說也十分豐富。這些都賦予了“橋”的無窮的魅力和令人銷魂的情感。
人們常說:“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長”這些橋都是我們這些設計師們的創(chuàng)造出來的.這些橋不僅具有形式美還具有藝術美。
假如我是橋梁設計師,我會修建和設計出一座很長,很高,很大的一座橋,給它取名叫“萬年橋”這座萬年橋的含含意是這座橋直到永遠,而不是一時的。
“萬年橋”的自身結構也很美,圓的橋洞,方的石塊,弧的橋脊,方和圓之間相互和諧,得體,力學的規(guī)律往往與美感的規(guī)律相拍合。
假如我是橋梁設計師,我要設計出一座很完美很精致的橋,使人們一眼難忘。在這座橋的下面有著輕輕流動的小溪,兩邊有著綠油油的青草。
我們這些設計師和匠師們一致追求: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橋的設計也包蘊著設計師的藝術裝飾和美化的內容,還有著審美觀的藝術價值。隨著當今橋梁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和發(fā)展勢頭,面對著這一形勢,作為一名像我們這樣設計師應該怎樣去看待這一類的社會問題呢?人們對橋梁的設計師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
但是我們作為國家的一名設計師,我們應該能經受起考驗,設計師應該繼承前一輩人的優(yōu)點。同時,又修建出新一代的一個特色橋梁。為了能夠成為一名更出色,更好的設計師,我們應該怎樣去努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世界是你們的,我們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和努力去建設更加美好的家園。
設計作文 篇7
[教學目的]
“感恩”是全人類的行為,也是愛的一種表現。一個人要是對大自然、對生命沒有一點感動,那將是很可怕的。從“感恩”入手,讓大家明白今天的一切來之不易,從而培養(yǎng)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好品格,樹立自立、自強、自尊、自愛和樂于助人行善的思想。
一、感悟“感恩”,明確“感恩”含義。
。ㄒ唬└卸鞯男模R唱《同一首歌》)
作詞:陳樂融作曲:陳志遠
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有誰看出我的脆弱。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
誰在下一刻呼喚我。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
我還有多少愛,我還有多少淚。要蒼天知道,不認輸。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ǘ┏鍪尽扒钟^音”
所有人的人生,都有圓有缺有滿有空,這是你不能選擇的。但是你可以選擇看人生的角度,多看人生的圓滿,然后帶著一顆快樂感恩的心去面對人生的不圓滿。
---邰麗華
俗話說“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昔日“王祥臥冰求鯉”、“關羽千里單騎護嫂”、“諸葛孔明鞠躬盡瘁,病死軍中”……無不為“感恩圖報”?梢哉f,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如此佳話何止千萬?
。ㄈ┱務劇案卸鞴(jié)”
1620年,一些來自歐洲飽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乘坐“五月花”號船去北美新大陸尋求宗教自由。他們在海上顛簸折騰了兩個月后,終于在酷寒的十一月里,在現在的美國馬薩諸塞州的普里茅斯登陸。
在第一個冬天,半數以上的移民都死于饑餓和傳染病;钕聛淼娜藗兩钍制D難,他們在第一個春季,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開始播種。為了生存,整個夏天他們都在祈禱上帝保佑并熱切地盼望著豐收的到來,因為他們深知秋天的收獲決定了他們的生死存亡。
后來,莊稼終于獲得了豐收。大家決定要選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是美國的感恩節(jié)。歷史上,美國人民為了自己能在饑寒交迫中幸存下來,感謝上帝和印第安人的幫助,慶祝收獲、合家歡聚。這就是美國感恩節(jié)的由來。
感恩節(jié)是美利堅一個不折不扣的最地道的國定假日。在這一天,具有各種信仰和各種背景的美國人,共同為他們一年來所受到的上蒼的恩典表示感謝,虔誠地祈求上帝繼續(xù)賜福。
思考:
1、什么是感恩?
“感恩”一詞,牛津字典的定義是:“樂于把得到好處后的感激之情呈現出來,且回饋他人!
感恩:簡單說就是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
2、為什么要感恩?
為了報答別人所給的幫助,為了讓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永遠流傳,為了人們生活更美好。
3、怎樣感恩?
時刻懷著感恩的心,用我們的言行去進行。
二、探究現象,分析原因,領悟道理。
閱讀下面幾則材料,并從材料出發(fā),發(fā)表你的看法,領悟道理。
材料1:
一位年輕的姑娘因為生活的不幸,跳河自殺,結果被一位撐船的老人救了起來。
老人說:“我出一千元買你的雙手可以嗎?”姑娘拒絕了。
老人又說:“我出一萬元買你的雙腳,可以嗎?”姑娘沒有答應。
老人又說:“我出十萬元買你的雙眼可以嗎?姑娘依然不同意!
老人這時嘆息說:“你看,你是多么富有,你有手、有眼睛、有鼻子,為什么要尋死呢?”
姑娘有所醒悟,她感謝了老人,重新回到屬于自己的生活里。
1、姑娘為什么要跳河自殺?【生活的不幸】
2、為什么不愿意出賣自己的器官?【受之父母,問心有愧,并無死心!
3、“姑娘有所醒悟”,“醒悟”到什么?【生命可貴,心生感恩。】
4、這件事情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你將會發(fā)現自己是多么快樂。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材料2:
上世紀90年代初,某地開展了“溫暖大家庭冬令營”活動,區(qū)政府各部門、街道居委會、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向全區(qū)43名孤兒伸出援手,免去他們的學雜費、醫(yī)藥費,幾筆補助金、捐款和日用品也陸續(xù)進到了他們家中。昔日的孤兒如今長大了,他們或事業(yè)有成、或結婚生子,可他們似乎忘記了讓他們順利完成學業(yè)的恩人。43個孤兒中,只有2個人去探望過曾經與之結對幫助的熱心人。那位工作人員說,他曾在馬路上遇到過一個當年結對的孤兒,但對方故意繞道躲開了;蛟S他們是怕難為情,怕被人知道曾經接受幫助“不光彩”的過去,但從那孩子的眼神里,我根本看不到一絲愧意,相反,他是滿不在乎地冷漠地離開了!
1、孤兒們?yōu)槭裁此坪跬浟俗屗麄冺樌瓿蓪W業(yè)的恩人?
【有些人總以為上蒼欠他的,父母的呵護、師長的關愛、朋友的真情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他們視恩情如草芥,背信棄義卻毫無愧疚之意,感恩之心早已蕩然無存。】
2、這件事情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感恩是為人的基本準則,擁有感恩之心才能不斷蕩滌靈魂;同時感恩之心又有如玫瑰,需要細心栽培與呵護。
材料3:
有個國王有三個兒子,他很疼愛他們,但不知傳位給誰。最后,他讓三個兒子回答如何表達對父親的愛。大兒子說:“我要把父王的功德制成帽子,讓全國的百姓天天把您供在頭上。”二兒子說:“我要把父王的功德制成鞋子,讓普天下的百姓都知道是您支撐他們!比齼鹤樱骸拔抑幌氚涯斪鲆晃黄椒驳母赣H,永遠放在我心里!弊詈螅瑖醢淹跷粋鹘o了第三個兒子。
設計作文 篇8
大家好,我叫王添樂。我是焉耆縣第二小學三年級六班的一名學生。 我的性格非常開朗、活潑,我是一個善良、可愛、單純的女孩。 我的愛好有很多很多,比如:溜旱冰、打羽毛球和下各種各樣的棋。
但我最喜歡的就是打羽毛球,只要我有空閑的.時間就想玩羽毛球。休息回姥姥家玩,媽媽和我打時嫌我球技太差,哥哥和我打時嫌我反應太慢,只有和姥姥打時,我最高興,因為姥姥不說我只會夸我。我其實不在乎和誰打只要有人陪我玩就可以了。 我的優(yōu)點是愛幫助人,雖然我樂于助人,但有時我?guī)腿藥偷奶^了他人也會對我煩。有一次,我?guī)蛬寢寭癫、洗菜,還幫媽媽切菜了。干完后,媽媽對我說:“我來吧!就剩炒菜了!
我沒聽還在那轉悠,媽媽一看,一下子就發(fā)火了,說:“幫他人是好事可是幫人不能幫過頭了,這樣本來是好事現在就是壞事了!蔽揖颓那牡仉x開了。 我的缺點是馬馬虎虎,不認真?荚嚂r我做題東落一道題西落一道題,最后該把卷子交給老師了我才想起來,還有一道題沒寫上呀!每到這個時候我都嘆口氣說“完了,我一定考不上好成績了!笨墒沁@個毛病就是怎么也改不了,你們可以幫我把問題改過來嗎?請大家?guī)蛶臀野桑?這就是我的自畫像,你們滿意嗎?這就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我。 三六班 王添樂
設計作文 篇9
在我沒事的時候我總會拿起一張彩紙疊來疊去,剪一剪,弄得到處都是。
我一般很喜歡用一張彩紙剪芭比娃娃的衣服,做出來的還可以。那怎才能做呢?接下來我告訴你。首先拿一張你喜歡的'彩紙,先剪出它的上半身,然后接著在剪出它的下半身,也就是裙子,最后用一個繩子綁起來就完成了!剪出來的裙子也就相當不錯!
設計衣服雖然不錯,但是每一個地方不能出現質量不合格問題,還有每一個地方許多不太好的問題所以干設計也不是那么簡單需要每一個人留心觀察,才能取得成功!
我覺得想做好一件很完美的衣服,需要材料,我覺得需要這幾種材料:1:剪刀,2:幾塊不同顏色的布,3:針,4:線,5:裝飾,就這幾樣東西可做出一件很完美的衣服了!
在我的眼里設計一件東西并不是太簡單,但是只要認真,發(fā)現就覺對不是問題了。我覺得是這樣的,你們覺得是這樣的嗎?
所以長大以后我要當一個優(yōu)秀的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