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命之線》評課稿
作為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評課稿編寫工作,評課是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的判斷。那么寫評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生命之線》評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生命生命》文章簡短,語言樸素,然而意蘊深刻,顯得有些厚重的生命話題本是四年級學生難以理解的。因此,理解本課含義深刻的句子,是本文教學的重難點,同時,這也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這一難點,在這一節(jié)課中,在金老師的班級上,我們看到的卻是師生之間、學生與作者之間思維火花碰撞后閃耀的晶瑩美麗的火花。在學完前面四個自然段時,老師問到“生命僅僅是這些嗎?結合你的生活實際,生命還可以是什么?”,學生的回答是精彩的:“生命是海鷗過海的勇氣”“生命是小草百折不撓的精神”如果不是對文本的深入理解,如果不是課堂上師生之間的有效對話,學生的思維不會這么活躍。金老師的這堂課環(huán)節(jié)非常緊湊,而且教學重點很突出,就是著重在二三四自然段中去感悟生命的真諦。在最后一段的時候,情感有個升華。在教學過程中金老師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在學習前兩個事例時,都是出示學習要求,讓學生自主到段落中去找重點詞句,讀一讀、悟一悟,去感受生命給我們的啟示。當研讀第三個事例的時候,金老師改變了教學策略,沒有讓學生直接去找生命啟示的句子,而是從聽兩次心跳聲去感悟生命,非常自然的帶出了杏林子對生命的解讀的句子。這樣的設計就感覺讓人眼前一亮,很清新。這又是一個精彩之處。
金老師的課有很多優(yōu)點是值得我學習的。同時,我們也通過這節(jié)課的展示,發(fā)現(xiàn)語文課堂教學上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比如,語文課堂上,學生永遠是主人,是主體,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引導,但這又談何容易?在第二個事例的朗讀指導上,學生的朗讀還不能完全達到教師的要求,學生似乎沒有讀出種子沖破堅硬外殼的那種“沖破”的感覺來?傊,金老師的這堂課讓我收獲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