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冬至作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有關冬至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冬至作文1
冬至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冬至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祭祖等。而我要說的是我做湯圓的事。
記得前年冬至,我看見奶奶和媽媽在廚房做湯圓,就心血來潮。我想做湯圓,媽媽看出我的心思,說:“想來試試吧!”我點點頭,走了過去,準備大顯身手。
媽媽和奶奶因為做過很多次,所以這對她們來說小菜一碟。我本以為做湯圓很容易,可做起來很難:我那出一點面團,放在手心,我搓、我磨,湯圓在我手心轉動。我感覺差不多了,我把手抬起來,這湯圓圓不圓的`,像個鬼,媽媽和奶奶看了,哈哈大笑起來。
媽媽手把手教我,我左耳聽,右耳出,總是做不好。最后費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才做出了一個比剛才好一點點的湯圓,可我還是覺得它不像湯圓,憑著感覺繼續(xù)做,可湯圓好像不情愿待在我的“五指山”下,越搓它越破。這湯圓老是給我唱反調。我就不信治不了它。它一破,我就補。這樣一來,湯圓變得跟碟子一樣大了。這時老妹經過廚房,看到了這個湯圓,捂著肚子大笑:“這哪是湯圓,這簡直就是飛碟,哈哈······”老妹笑得眼淚都流了出來,等一下整個人都笑倒在地上了。我看都不看,仍繼續(xù)做我的湯圓。哎!瞧,別人做的都出鍋了,而我的“四不像”還在手里呢!
!冬至,這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讓我感受到家庭的和諧,也明白了做事樣樣都有門道,要摸著規(guī)律,才能做好事情。這真是一個讓我難忘的冬至!
專家點評:
這篇作文“難忘的冬至”的主要特色是敘述具體,細節(jié)真實,描寫生動,有真情實感,并運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把“媽媽手把手教我做湯圓”寫得非常傳神,同時表達了作者對冬至的難忘之情。
有關冬至作文2
裊裊娜娜的飄雪寂然無聲的迎來了我生命中的又一個冬至,那飄雪、那冷風、那鐵塔湖岸邊的柳條兒依然如昔,前年、去年、今年或許明年依依然然重復著同樣的季節(jié)、同樣的冬至。然而那曾經在某一個冬至的寒夜發(fā)生過的故事卻如那年純潔的飛雪,在疊換的季節(jié)交替中杳無聲息了。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比绱苏f:我老暮了?緣何在落滿塵埃的心靈上拼命去守護那已經變得飄渺的.浪漫。唉—,一聲長嘆凝聚了我多少的辛酸與無奈,仿佛那湖岸邊的某棵柳樹,曾經婀娜多姿的柳條兒、柳葉兒、如浪漫弦樂般飄舞的花絮兒,竟然在風霜過后的明媚春天里枯死了。
“水燙不燙?這會兒暖和了吧!我會經常在冬天的晚上給你泡腳……”嚀嚀細語猶若昨天。但凡那藍天碧空下的飛鳥、那鋪滿鵝卵石的校園小徑、那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蘆、還有那湖岸邊夕陽下的金柳,仿佛我那活潑跳躍的青春在逐漸西斜的晚霞中漸然模糊了!皶早R但愁云鬢改,夜吟未覺月光寒。”冬至!美麗的雪花!你可記得那個揮舞著一方紅頭巾在皚皚白雪中舞蹈的女孩!搖曳的燭火、黏在腳上濕冷的襪子、那升起一抹抹煙霧的熱水、還有鏡片后那雙溫和的眼睛,在我的鬢角漸漸泛起的霜花中都可怕地死寂于我的記憶深處了。
今冬故鄉(xiāng)又在落雪,電話的另一頭母親告訴我:家鄉(xiāng)的雪很大很大,冬至全家都坐在一起包餃子,末了又略略忐忑的問了一句:“你吃過餃子了沒?他、他晚上回家早些了吧……”
仰望蒼穹,南方的天空不見一束雪花,那愛情的精靈!竟然從此消匿于我的視覺了!傲~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染紅銷。雪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珠花慰寂寥?哀哉!我恍若梅妃了。
無可奈何矣!悲憫自己別象魯迅筆下的祥林嫂愚頑到在大年三十的雪夜中死去。今冬、來年、在以后的歲月中,冬至將從此不再有雪,揮一揮手與那潔白雪花中傳說的一個名曰:“永恒的謊言”訣別吧!從此我不再期盼冬至的到來。
有關冬至作文3
不知不覺,大如年的冬至邁著穩(wěn)健的步伐,深情款款地向我們走來。
冬至,為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十一月十五日,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倍吝@天,日子短暫,太陽匆匆出來,又匆匆離去,夜晚悠長。
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古人一直是把冬至當作另一個新年來過,更是留下雋永的詩篇。宋代詩人陸游在《辛酉冬至》中吟道:“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家貧輕過節(jié),身老怯增年。”可以看出,那時冬至之際有多少人在祈望添福增壽啊!杜甫的《小至》中也有云:“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浮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云物不殊鄉(xiāng)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痹谧髡叩墓P下,冬至是孕育新春的開始,它讓人們休養(yǎng)生息,孕育精力,時刻準備著去奏響新一年的激昂樂章,充滿著濃濃的生活情趣。
冬至后,氣候進入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進九”。民間習慣自冬至起“數九”,我國民諺就有“今年冬令進補,明年三春打虎”的說法。
記得小時候,到冬至那天,母親總會包核桃餃子給我們吃,老家就有“冬至餃子夏至面”和“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母親說,只有吃冬至的`餃子,耳朵才不會凍傷。記憶中,母親將搗碎的核桃和著白菜,再加上大蔥、蒜苗的點綴,放上各種美味調料,那香噴噴的餃子餡就大功告成。低眉之間,冒著騰騰熱氣的餃子就在眼前。屋子里的爐火正好,一座土炕也像烙餅似的燙人。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著餃子,說著笑著,感受著這滴水成冰的日子里最溫馨的幸福。
冬至是季節(jié)的一個片段,季節(jié)是人生的一個畫面。冬至到,他鄉(xiāng)的游子,背上行囊回家,在寒冷的日子里,和全家人坐在一起,包餃子、拉家常,給父母親斟上一杯老酒。這種冬日里的溫暖,足以讓我們珍藏一輩子。
有關冬至作文4
晚上,我放好熱水,準備給女兒洗腳。手機響了,是母親打來的。她先和我寒暄幾句后,忽然把話題一轉說:“今晚是冬至。你能捎來餃子,真是雪中送炭呀。我們吃了后去大門外面燒紙錢,還對先人說你的好了!
說得多玄乎,多大的事呀,我又不是“雷鋒”,母親竟然用“雪中送炭”來形容,還驚動了“先人”。我和孩子聽了笑了,以為那是母親在學我那愛弄文墨的老父親。
“真的。餃子很香!”母親接著說,“我感冒了,發(fā)燒了,和你爸正準備下掛面將就將就,沒想到你捎來了餃子。”
聽母親這么一說,我覺得還真有點那個意思。轉念一想,不對呀。我是兒子,我是吃著父母親的飯長大的。父母老了。我這么做,就像“烏鴉反哺”一樣。這應該是天經地義的呀,二老不應這樣“感激不盡”。
“餃子皮很薄,餡兒軟軟的。這是我們吃過的最舒服的餃子!蹦赣H接著說。
多容易知足呀!一頓餃子就讓她“刻骨銘心”了。我越聽越不是滋味。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庇浀梦倚r候,母親也只有在冬至這天包餃子。母親包的餃子很香很好看。一個個褶兒層層,光滑細嫩,像小魚兒似得,在鍋里翻騰著,饞的我們直流口水。那時,每次都是我們兄妹幾個先狼吞虎咽。留給母親的.,只有一點殘湯。母親從未怨言,只說看著我們吃飯她心里高興。如今我們大了,都有自己的孩子了,餃子已是家常便飯。我們卻不能天天回老家包餃子給老人吃。我覺得母親這話是在打我的臉,我們給老人的愛太少太少了。
我心里酸楚極了,我哭了。
女兒疑惑地望著我。
“孩子,爸爸以后老了,你會不會給爸爸洗腳?”我握著女兒的腳丫說。
“當然會呀。這還用問嗎?”女兒爽快地說。
我聽了,親了一下女兒,眼淚又來了。
有關冬至作文5
今天是冬至,我們學校放假一天。
冬至,是我們中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制定出的一個,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正午時分產生的影子也是一年中最長的`。莆田在冬至也有給祖先掃墓的習俗。聽老人說,這一天北方人吃水餃,南方人吃湯圓過節(jié)。冬至這一天,我們全家喜氣洋洋,過節(jié)的氣氛非常濃烈。奶奶、媽媽在和湯圓粉,我在一邊幫著剝花生。當奶奶把花生米炒過后,我爭著把它們碾碎。把湯圓粉和成泥后,我們就開始搓湯圓了,奶奶和媽媽的速度很快,談話間就搓出了許多,圓圓的,油光閃亮的,好誘人啊!
不用說,肯定很好吃,我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皨寢,我也要搓!蔽揖砥鹨滦洌ミ^一些湯圓泥,搓了起來,邊搓邊想:這有什么呀,今天我要露一手給你們瞧瞧。但動手后,才發(fā)覺不是那么回事,手里的湯圓泥好像是專門跟我作對,一點都不聽話。要嘛碎掉了,要嘛扁扁的、方方的,就是圓不起來。我火了,“啪”地把手中的湯圓摔在盤子里,大喊一聲:“氣死我了,我不玩啦!”媽媽笑了笑,叫我不要氣餒,并手把手地教我兩手如何用力:“你啊,心不要太急,剛開始時要稍微用點勁,把手里的湯圓泥多搓幾遍,這樣湯圓韌性才夠,不容易破,口感也好。接下來兩手用力要均勻,輕輕地把泥搓成圓!蔽衣犃嗽嚵嗽,果然效果很好。我越搓越好,越搓越來勁。當廚房里飄來陣陣香氣,我有點迫不及待了。奶奶先盛了一碗給我,邊往湯圓上撒些白糖和花生粉,邊說:“寶貝,慢慢吃,小心燙著!蔽翌^都沒抬地說:“奶奶,這我早就知道了,心急吃不了熱湯圓,諺語里面有的!
我美滋滋地吃著,心里高興極了,因為這里面也有我的一份勞動啊!
有關冬至作文6
今天是冬至呢——雖然太陽很嬌艷,可是寒風中卻有一絲凜冽。一大早,同學們都在討論,說:“今天是冬至,要吃餃子……”餃子!我心頭一震。以前只有在新年的時候奶奶才會給我包餃子,有兩年冬至時,奶奶買了速凍餃子——豬肉餡兒的,沒有奶奶做的美味,也沒有‘溫暖’的感覺。我苦笑了一下,心里一陣發(fā)酸:今年奶奶一定又是買了速凍餃子。媽媽肯定不會回來陪我——唉……
“奶奶,我回來了!”
“回來的正好!來,剛出鍋的餃子?禳c趁熱吃吧!”我一看,果不其然——是速凍餃子。“奶奶,這速凍餃子一點兒也不好吃!我想吃您包的!”我向奶奶撒嬌道。奶奶嘆了口氣,略顯悲傷地說:“喜喜呀,奶奶老了!包餃子也沒力氣……你爸爸媽媽都不在你身邊,一年也見不了幾次面。你會不會生氣啊?”我苦笑了著說:“奶奶,我不生氣。我只是覺得太孤單了……我好想讓媽媽給我做一碗雞蛋韭菜的餃子,然后陪著我一起吃……”說到這兒,鼻子一酸,淚便涌了上來。我急忙低下頭,用胳膊蹭了蹭,不想讓奶奶發(fā)現!澳棠讨滥阈睦镆恢焙芸。你從小就……唉,算了,不說了,你快吃餃子吧……”奶奶的.眼紅紅的,哽咽著說完,就上樓了。
我呆呆地望著奶奶單薄的背影,又看了看碗里正冒著熱氣的餃子——我沒有吃那碗餃子,因為—因為它不是用“心”做出來的,她沒有“愛”的味道……奶奶囑咐我吃了,可我真的吃不下,也咽不下……心里的這種酸楚,別人是不會懂得。
冬至,一家人應該和和睦睦地坐在餐桌上其樂融融地吃餃子,笑著,唱著……那種“家”的快樂,“家”的溫暖,“家”的幸福才是我想要的……可是它真的好難好難,我怎么也得不到呢……
專家點評:
本文“傷心的冬至”,細節(jié)描寫十分成功,懸念迭出,情節(jié)曲折,引人入勝,如“我呆呆地望著奶奶單薄的背影,又看了看碗里正冒著熱氣的餃子”。結構張弛有致,讀來輕松自然。
有關冬至作文7
聽爸爸說,買祭祀品要去人少僻靜的小店,關于冬至的作文600字。我獨自走在小道上,兩只放在口袋里的手緊緊地攥著兜布,滲出了細細的汗。冬至的夜顯得格外的黑,店鋪基本上都早早的關了門。走了很久,一道暖黃色的光映入眼簾,一家破舊的菜市場中門前整齊有序的擺列著各種祭祀品。
我長吁一口氣,終于到了。
賣家是位四十左右的中年婦女,很貼心的為我準備了紅色的袋子,并介紹羅列著的金銀財寶。這里是金光閃閃,最受歡迎的金元寶,那里是財源廣進,意義深遠的長銀條。她細心告訴我祭祀的步驟——先把名字寫在紅袋子上,再在周圍散一點紙錢,最后就著燃著的火星把紅袋子從底部燒起。這樣紙錢燒了,別人家不會搶。
我在心底記下步驟,謝過她便離開了。一路上,陸陸續(xù)續(xù)有人開始燒紙,嘴里念念有詞,550字作文《關于冬至的作文600字》。三五成群,也有一個人。人們佇立著,安靜的`看著火苗,嘴里念念有詞,時不時用小棍將即將暗淡下去的火苗撥地更旺。那明亮的火焰伴隨著裊裊青煙既有淡淡的傷感,也是對已故先人一種深深的緬懷。
我按照心里記下的步驟將祭祀做完,又把灰燼整理在一起。并在心里祈愿——家人健康平安。我想太太能夠聽到我的聲音,我也會為了整個家族的興旺而更加奮發(fā)努力。
到家了,身體漸漸暖了起來。我將買好的餃子放進鍋里,嫩白堅硬的它們撲通撲通的一個個跳進鍋里,發(fā)出清脆的聲音。不一會兒,噴香的餃子就出鍋了。湯水白白的,餃子餡兒的油零星地浮在湯面上,一大口喝下去,心里滿滿的。
冬至,是一年最冷的時候。死者已矣,活著,要懂得珍惜。
有關冬至作文8
周五放學早,我們飛快地收拾好書包、拎起外套,背起書包,就從教室沖了出去。我們商量好在校門口會合,一起騎著自行車共同前往學習小組。冬至未至,風已經帶著寒意。
風,吹起外套,呼啦呼啦地響。外套鼓起飄揚成翅膀,我們飛快地蹬著車子。經過地道橋時,順著傾斜的橋面疾馳而下,身邊是呼呼的風聲,兩邊的風景不斷變幻。而眼前的世界,輪廓鈍化逐漸變得模糊起來。天轉冷,但是我們卻感受不到風中刺骨的寒意。因為,我們乘著風,我們是“風一樣的女子”。
很快到達目的地——科技大學。我們將各色的'自行車整齊地排成一排,說說笑笑地向教室走去。教室里像退了潮后的海面,風平浪靜,無波無紋,我們坐在各自的位置上開始自主學習。陸陸續(xù)續(xù)有同學走進教室,每次伴隨吱呀吱呀的開門聲,教室里都會引起一陣騷亂,打個招呼,開幾句玩笑。男生到齊之后,就拿起足球,一起鬧哄哄地奔下樓去。他們在做什么?樓下的空地上時?吹侥泻⒆觽兊纳碛,他們開發(fā)出各種各樣的足球新玩法,如“足球版”丟鴨子、“足球版”踢毽子,“足球版”遛猴……。當然,有時候聲音太大,打擾了大學生們上課,我們也會挨一頓罵,但挨罵之后,往往是相顧無言,尷尬僅持續(xù)幾秒,轉瞬即逝。不知是誰打破了尷尬的沉默,下一瞬,就勾肩搭背地拿著球到稍遠的地方繼續(xù)瘋狂。經常到了吃飯的時間,到處看不到他們的身影。即使找到他們后,也只能是漫長地等待,無數次的“等一會兒”,“再等一會兒”在天空中回響……冬天未至,天黑得不算太早,夕陽西下時,我們的笑聲在滿天晚霞中隨風飄散。
在回家途中,夜幕低垂、深邃寧靜,沒有星星、沒有塵埃。我喜歡找一條僻靜的小路慢慢地走,享受那片刻的寧靜帶給我的心安。明天就是冬至,氣溫驟降,但人心很暖。冬日的暖意,承載著少年的無畏與輕狂,勾勒出少年心中夢想的模樣,向人們傳遞著愛與希望,……
冬至未至,一身暖意,心中滿滿地愛與希望……
有關冬至作文9
我和許多小朋友一樣,只吃過麻糍沒見過麻糍是怎么做的。
今天晚上,在鄉(xiāng)下老家我終于看見別人怎么做麻糍了。我們在爺爺家吃晚飯時,有一個爺爺的朋友來串門,告訴我們他們晚飯后要“搡麻糍”。爸爸說等會兒我們去看看,讓我去見識一下,也能讓我了解家鄉(xiāng)的風俗。爸爸很興奮地說他小時候爺爺家每到冬至前夕,都有“搡麻糍”的風俗習慣,那時爸爸和他的同伴一起圍著大人們“搡麻糍”,等待享受這香噴噴的麻糍,這是爸爸童年的美好回憶。
吃完晚飯,爸爸興高采烈地帶著媽媽和我奔向村里那戶打麻糍的人家,一進那戶農民伯伯的家里,我聞到了一股香噴噴的味道,看見火爐上正用木桶蒸著熱氣騰騰的糯米飯,過了一會,他們把蒸熟的糯米飯倒進石臼里,幾個大人輪流用木槌擊打這個糯米團,一個大人的手一邊沾著水一邊不斷的`翻動著這個糯米團,直到把這個糯米團打糊了,才把這個糯米團放到竹匾上,我還發(fā)現竹匾的底面上鋪了一層粉,爸爸說這是玉米粉和黃豆粉,兩個大人迅速地用雙手把這個糯米團攤成薄薄的一張大圓餅,然后在上面灑了一層芝麻和紅糖,再用菜刀把大圓餅切成一塊一塊的麻糍,主人很客氣的把多放了些紅糖的麻糍分給傍邊的小朋友每人一塊,我也分到了一塊香噴噴的麻糍,我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比上次媽媽買來的麻糍好吃多了。
專家點評: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冬至我們搡麻糍”的情景,敘事條理,娓娓道來。人物形象突出,“兩個大人迅速地用雙手把這個糯米團攤成薄薄的一張大圓餅”栩栩如生。文章語言通俗易懂,多用口語,富有生活氣息。
有關冬至作文10
東漢時候,南陽有個張仲景,是個名醫(yī)。他醫(yī)術很高,不管什么疑難病癥,都能手到病除,人們稱贊他是妙手回春的醫(yī)圣。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那年告老還鄉(xiāng),正是冬天,寒風刺骨,雪花飄飄。他走到白河岸邊,看到那些為生活東奔西走的窮鄉(xiāng)親們,面黃肌瘦,衣不遮體,有好些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他心里很難受。
張仲景一到家,登門求醫(yī)的人很多,他雖然很忙,可是心里總掛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鄉(xiāng)親。他叫他的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個棚子,盤上大鍋,在冬至的那天開了張,給窮人舍藥治凍傷。舍的藥叫“祛寒嬌耳湯“。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放在鍋里煮熬,等煮好后,把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的'“嬌耳“下鍋。然后分給來討藥的人們,每人給一大碗湯,兩只嬌耳。人們吃下嬌耳,喝了祛寒湯,只覺渾身發(fā)暖,兩耳生熱。
再說,張仲景在長沙做官的時候,經常為當地百姓治病,受到那里百姓的愛戴。他告老還鄉(xiāng)后,長沙的百姓想念他,每年推選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帶著鄉(xiāng)親們的心意來看望他。那年,張仲景身患重病,長沙老人說:長沙有一穴好地,想叫他壽終時葬在長沙。南陽的人哪里肯依?兩下里就為這事爭吵起來了。張仲景說:“我吃過長沙水,不忘長沙父老情;我生于南陽地,不忘家鄉(xiāng)養(yǎng)育恩。我死了,你們抬著我的棺材,向長沙方向走,靈繩在哪里斷了,就把我葬在哪里算了!氨娙艘宦,也不再爭論了。
那年冬至那天,張仲景離開了人世。長沙來了許多人吊喪,并要把他的尸體運到長沙去。遵照他的遺囑,南陽和長沙的人抬著棺材上路了,走到當年舍“祛寒嬌耳湯“的地方,靈繩忽然斷了。眾百姓忙打墓,下棺,填墳。你一挑,我一擔,川流不息,晝夜不停,把張仲景的墳壘得很大。又在張仲景的墳前修了一座廟,這就是現在的醫(yī)圣祠。
張仲景是冬至這天壽終的,又是冬至這天開張舍“祛寒嬌耳湯“的,為了紀念出國這一天,每年冬至家家戶戶都包餃子吃,并說冬至吃了餃子,耳朵就不會凍掉了。
【冬至作文】相關文章:
冬至的“樂”——關于冬至的作文02-19
冬至的作文08-07
冬至作文02-04
(經典)冬至的作文07-25
[經典]冬至的作文07-23
冬至的作文[經典]07-25
(精選)冬至的作文07-18
冬至的作文【精選】07-18
冬至的作文[精選]07-18
冬至的作文(精選)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