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加、乘減應用題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乘加、乘減應用題教學設計合集[2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乘加、乘減應用題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乘加、乘減應用題教學設計1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60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小動物們重建家園的情境中的信息,探索乘加、乘減兩步計算問題的解題思路。
2、培養(yǎng)學生們提出問題和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探索解決乘加、乘減兩步計算問題的解題思路。
教學準備:
多媒體、學具等。
信息:1.每次搬4塊,已經(jīng)搬了5次,還剩24塊沒搬。
2.共有16只小兔,每4只小兔住一間房,已經(jīng)建好3間。
學生:準備:本子,筆,學具。
教學過程:
活動一:談話導入、提出問題
師: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森林里發(fā)生了水災,小動物的家被洪水沖垮了。他們在忙些什么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去看看。
(課件出示信息圖)誰能說說小動物們在干什么呢?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畫面,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師:這么多數(shù)學信息,主要說了哪幾件事?
關于小熊搬磚蓋房子的信息都有哪些呢?(每次搬4塊,已經(jīng)搬了5次,還剩24塊沒搬)這位小朋友信息找得很準確,誰能把小熊搬磚的信息再大聲說一遍呢?關于小兔蓋房子的.信息又有哪些呢?誰能把小兔子蓋房子的信息再大聲說一遍?師邊指邊說:信息經(jīng)過這樣分類整理,是不是就更清楚了呢?當遇到信息較多時,我們就應該像剛才這樣把信息進行分類整理。
我們一起讀一讀小熊搬磚的信息,想一想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一共有多少塊磚?”這個問題有點難,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解決這個問題。
活動二解決問題1
同學們看這個問題你們會解決嗎?先在練習本上試著做一做!
同學們在小組里交流一下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老師發(fā)現(xiàn)很多小組的同學討論好了,哪個同學愿意代表小組交流一下?
實物投影:生交流算式:4×5=20,20+24=44
師:能和大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嗎?
生:生指算式:4×5=20我先求已經(jīng)搬了多少塊磚。再用20+24=44求出一共有多少塊磚?
師:小朋友們聽清楚了嗎?他先用4×5=20,求出小熊已經(jīng)搬了多少塊磚,F(xiàn)在請小朋友們看黑板,誰來說說他是根據(jù)哪條信息求出小熊已經(jīng)搬了多少塊磚?他是根據(jù)每次班4塊,已經(jīng)搬了5次,這兩條信息求出了已經(jīng)搬了多少塊。他又用20+24=44求出一共有多少塊磚?誰知道他又是根據(jù)哪兩條信息求出來的呢?老師指著再重復根據(jù)已經(jīng)搬的和還剩24塊沒搬。求出一共有多少塊磚?
哪個小組做法與他一樣的舉手?誰能完整的再說一說,你先根據(jù)什么信息求出了什么,又根據(jù)什么信息求出了什么?
還有哪個小組有不同做法想下來交流?
。4×5+24=44(塊),他列出了綜合算式。能和大家說說你是怎么想得嗎?這種做法我們以后還會學習,今天先不研究,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分步算式。
剛才我們小朋友交流了自己的不同做法,可不管哪種做法,大家的想法都是一樣的,都是先根據(jù)“每次搬4塊,已經(jīng)搬了5次”。求出“已經(jīng)搬了多少塊磚”,再根據(jù)已經(jīng)搬的磚和剩下的磚合在一起,求出一共的磚。來,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第一步算式是,生答師板書:
4×5=20(塊)
20+24=44(塊)
同學們看,剛才我們先用乘法求出已經(jīng)搬的磚又用加法求出一共多少塊磚,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乘加兩步計算。
活動三:解決問題2
師:同學們幫小熊解決了搬磚的問題,小兔子著急了,說:快來幫我們吧!
我們一起讀一遍小兔蓋房子的信息,同學們想一想如果把這三個信息都用上你又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呢?
還有幾只小兔沒有房子。
請同學們試著在練習本上做一做。
做完的同學想一想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下面同桌之間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哪位同學愿意起來交流一下自己的做法?
板書:3×4=12(只)
16-12=4
。ㄉ涣鳎瑤煱鍟芎痛蠹艺f說你是怎么想的嗎?)
你根據(jù)什么信息求出來的,能說出來嗎?再完整的說一說,根據(jù)哪些信息求出了什么,又根據(jù)哪些信息求出了什么?
你現(xiàn)在明白了嗎?自己改正一下
小結(jié):同學們看,剛才我們幫小兔解決問題,先算乘,再算減,這就是乘減兩步計算問題。板書課題。
四、鞏固練習
小猴摘桃
活動四:
課堂總結(jié):老師發(fā)現(xiàn)咱班同學真了不起,不但會動腦思考,還很善于交流,相信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中表現(xiàn)更棒。
乘加、乘減應用題教學設計2
教學內(nèi)容:
鞏固乘加、乘減兩步應用題。教科書第10頁練習二的第2~4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乘加、乘減兩步應用題的結(jié)構(gòu),學會列式解答乘加、乘減應用題。
教學過程設計:
一、1.根據(jù)問題選擇算式并連線。
媽媽買了29個果凍,第一天吃了7個,第二天吃了15個。
(1)兩天吃了多少個果凍? (1)29—7—15
。2)還剩多少個果凍? (2)15—7
。3)第一天比第二天少吃多少個? (3)7+15
2.根據(jù)算式補問題。
學校買來38個排球,分給二年級5個班,每班分7個。
7X5=35(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35=3(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練習
1.教科書第10頁的第2題。
想一想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是什么?要求還剩多少個蘿卜,我們必須知道什么條件?(一共種了多少個蘿卜和送了多少個給兔奶奶)那我們第一步先求什么?(一共種了多少個蘿卜?)接著再求什么?(還剩多少個蘿卜)
列式:9X5-15
提問:9X5表示什么?再減15又表示什么?
2.教科書第1l頁的第3題。
分四人一小組進行討論,然后由小組長匯報本小組討論的結(jié)果。
[主要的要點:爸爸和媽媽是成人要買成人票,每張8元,共花8X2=16(元),小明是兒童,每張票5元,這樣三人去動物園要花16+5=21(元)。21元大于20元,所以用20元買票不夠。]
3.教科書第11頁的第4題。
教師:球隊的得分分主場分和客場分兩種。本題可讓學生分小組合作討論,然后再匯報討論結(jié)果。
中國隊的主場得分是卡塔爾隊主場得分的`4倍,卡塔爾主場得分是3分,所以中國隊主場得分是3X4=12。中國隊的客場得分是7分。中國隊的總分是19分。
阿聯(lián)酋隊的主場得分是3分,客場得分是8分。阿聯(lián)酋隊的總分是11分。
烏茲別克斯坦隊的主場得分是阿聯(lián)酋隊主場得分的3倍,阿聯(lián)酋隊的主場得分是3分,所以烏茲別克斯坦隊的主場得分是3X3=9,客場得分是1分。烏茲別克斯坦隊的總分是10分。
卡塔爾隊主場得分是3分,是本隊客場得分的2倍,客場得分是3X2=6。卡塔爾隊的總分是9分。
阿曼隊主場得分是5分,客場得分與烏茲別克斯坦隊的客場得分相同。阿曼隊的總分是6分。
3.媽媽買來26個桔子,吃了幾個,剩下的每5個放一盤,放了4盤。問吃了幾個桔子?
4.游樂場有7輛小賽車,每車能坐4人,還有21人在排隊等候,現(xiàn)在一共有多少人?
5.快餐店運來56個漢堡包,賣出37個,又運進21個,現(xiàn)在快餐店有漢堡包多少個?
6.4個工人叔叔每人要做7個卡通玩具,已經(jīng)做了19個,還要做多少個?
7.商店里有30個書包,上午賣出13個,下午又賣8個,還剩下多少個?
【乘加、乘減應用題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乘加、乘減應用題教學設計04-04
《乘加、乘減》教學設計03-19
連乘、乘加、乘減教學設計02-23
《乘加、乘減》教學實錄07-04
《乘加乘減》課后反思06-25
乘加乘減實際問題的教學反思07-03
二年級數(shù)學《乘加乘減》教學設計05-12
人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上)《乘加乘減》教學反思(通用10篇)05-30
小數(shù)乘小數(shù)教學設計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