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作文經典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jié)自己的心情。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jié)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jié)作文 篇1
“過端午,賽龍舟,粽子艾香滿堂飄!”盼著盼著終于盼來了端午節(jié)。
今天,媽媽一大早就起床了。去菜市場買來粽葉,糯米,紅棗等制作粽子的材料。開始制作了!只見她熟練的包起粽子來:先用開水過一下粽葉,然后把糯米放一把到粽葉里,接著把紅棗塞進去,之后把塞進去的洞填上。隨后淋上醬油,最后用繩子包起來。一個香噴噴的粽子包好啦!打開一聞,香味撲面而來,咬一口,又粘又甜真好吃!
吃完了午飯,我們去看龍舟賽,剛來到比賽場地,已經人山人海了。我找到位置坐下來,比賽已經快開始了!暗!”隨著裁判的一聲哨響,四條龍舟一起沖出了起點。三號龍舟的`速度驚人,目前遙遙領先!一號龍舟也不甘示弱,每位選手都在用力的劃,拼命地劃……哦,天哪!三號龍舟速度慢了,一號龍舟漸漸反超了三號龍舟。離終點只有兩米多了,一號龍舟的選手用盡全身力氣,率先到達終點!下面的掌聲如雷鳴一般響起!祝賀一號龍舟選手贏得了比賽!
天黑了,我們回家了,我腦子里浮現出今天一天的樣子。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十分開心,我盼望明年的端午節(jié)快點到來。
端午節(jié)作文 篇2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春節(jié)、元宵節(jié)、端午節(jié)……你知道我最喜歡什么節(jié)日嗎?告訴你吧,我最喜歡端午節(jié)了,因為端午節(jié)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粽子。
你知道端午節(jié)的來歷是什么嗎?告訴你吧,楚國時代,有一位愛國詩人名字叫做屈原,十幾歲時就當上了楚國的大臣,受到楚王的重用和寵愛。幾個奸臣看到屈原如此受楚王的重用和寵愛,心里非常妒忌,于是一起想了一個計策,此后天天在楚王身邊,每時每刻做的每一件事都順著楚王的心意,把楚王迷得天昏地轉。楚王聽了奸臣的讒言,把屈原流放到他鄉(xiāng)。在流放的途中,屈原聽說自己的國家被敵軍滅掉,百姓生不如死,于是就跳進了汩羅江。人們是為了紀念屈原,就把五月五日這一天命名為端午節(jié)。
那龍舟和粽子又是怎么來的呢?屈原跳江之后,很多人劃著船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屈原,慢就變成了現在每年的龍舟競賽。而有些人為了不讓江里的魚、蝦咬屈原的`尸體,就拿出準備好的飯團、雞蛋等食物,紛紛投入江里,后來,就慢慢變成用荷葉包著糯米和雞蛋、豬肉等等,用水草裹著,投到江里,再后來,就慢慢變成我們現在吃的香噴噴的粽子了。
端午節(jié)的早上,奶奶、姑姑和媽媽給我包粽子吃。我跑過來,說:“媽媽,我也要包粽子,您來教我!薄昂玫摹!眿寢屨f。媽媽叫我拿來了一片葉子,把它卷成牛角狀,挖一勺米放進去,再把葉子卷起來,用繩子把粽子綁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看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甜甜地笑了。
今天,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還懂得了先苦后甜的道理,真是一舉兩得。我愛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作文 篇3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民間都有一個傳統(tǒng)的習俗:包粽子。
包粽子需要許多材料:棕葉、糯米、肥肉或瘦肉、醬油、棉線。糯米和醬油混合一下,再加上肉就是粽子的食材。當然,這都是可以按自己口味來進行選擇,如果喜歡吃甜的話,可以不需要醬油和肉,可以加一些赤豆和糖。粽葉盡量要綠一些,光滑面和粗糙面分得明顯一些的,要有韌性的,不能太碎的粽葉,這樣包的時候容易裂開來,包的時候,米粒會漏出來,粽子的.香味會大大減少。線得用棉線,棉線更粗,裹得更緊,肉要有肥有瘦,吃得時候才不會干巴巴的。糯米用平常的就可以了。
材料準備好后,就可以做了。先把粽葉的二分之一卷成一個無底的圓錐,然后兜兩到三勺子拌好的糯米和醬油加到圓錐里,加一塊肥肉和瘦肉,用勺子擠一擠,再兜三到四勺的糯米,兜滿為止?墒俏叶盗艘簧子忠簧,一勺又一勺,就是兜不滿,像個無底洞一般,怎么裝都裝不滿?墒俏沂冀K不知道為什么。后來我把粽子翻了個身一檢查,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卷的時候,沒卷好,“圓錐”的頭上有個洞,只要我捏一捏上面或者用勺子使勁按一按,下面這個洞就會像沒捏緊的水龍頭一樣,時不時漏一些糯米下來。拆掉,重包!這一回,我可小心多了,為了防止它再漏出來,我甚至提前用了棉線,在尖角上面先捆了幾圈。粽子到是兜滿了,總該蓋蓋子了吧。我把剩下的二分之一的粽葉包上去,蓋住再折下去,它的兩邊就有兩個大口子開開來,會使糯米漏出來的。我重復了好幾遍,還是會有兩上大口子裂開來。我索性倒出了一些糯米,把粽葉往口子上一蓋,就拿棉線捆住得了。我怕它在蒸得時候漏出來,所以橫著豎著斜著捆了有二十來圈,奶奶、曾祖母都笑我說我捆粽子像捆賊一樣,來了個五花大綁。而她們包的只有橫的口子上的三四圈,而且捆得還比我的結實呢!初學者嘛,沒事兒的,能吃就行!
直到把粽葉包完,我們一家人包了有二十多個。我包的那幾個雖然一個比一個好,但是還是奇形怪狀的。在一大堆粽子里,我包的粽子顯得特別與從不同。沒關系,我這叫有創(chuàng)意嘛!進鍋蒸粽子嘍!等一會兒吧,粽子很快就出鍋了。
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最主要最不可少的習俗。當然,還有其它很多習俗,例如:賽龍舟、掛艾草、戴香包……這些傳統(tǒng)文化寄托著我們對先輩們的思念,也是中華五千年文化之中的一顆閃耀的明珠!
端午節(jié)作文 篇4
傳統(tǒng)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屈原的一個節(jié)日,而在這一天,差不多家家戶戶都會吃上一個大大的裹蒸粽,而在我的家鄉(xiāng),最興的就是自己包的裹蒸粽了。
一個清晨,霧還未消散,眼前的一切都是朦朧的。而符里的人們已經開始忙活了,每一戶人家都抬出一個差不多一個大人身高的大鐵鍋,而我們這些小孩子,望著這么個大鐵鍋,都張大著嘴,發(fā)出“哇”的一聲,而過了幾年這樣的'傳統(tǒng)端午節(jié),我們也就不驚奇了。
大人們在屋里忙里忙外的,廚房的灶放著幾個大圓盆,都是一些紅豆和糯米之類的。開始包裹蒸粽了,大人們把些冬也先洗得干干凈凈,然后把紅豆、糯米等放在底下,中間再放一塊甘香可口的豬肉,表面再鋪多一層糯米就已經完成了一半,而最后呢,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那就是包扎這些可愛的金字塔壯的裹蒸粽了,如果扎得不好,那么在煮的時候,裹蒸粽就會散掉,走失了里面的精華,那就不好吃了,大人們拿出一條草繩,緊緊地捆綁著裹蒸粽,在最后,也要再緊緊地打上一個死結。
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了,接下來就是煮裹蒸粽了,大家都提著一桶桶的水,往剛剛的大鐵鍋倒,而我們這些小孩,也都來幫忙,提著小一點的桶,很快,大鐵鍋就已經裝了一半水了,開始往里面剛裹蒸粽,每個人都從屋里拿出一張小木凳,在大鐵鍋面前,這一刻,是最為溫馨的,這一蒸,即使十多小時,而且不時要往鍋里倒水,以免干水,大家在鐵鍋前有說有笑的,火光中滿是大家歡樂的笑聲,等待著這些裹蒸粽的我們,或許享受的即使這一刻,這一個過程,而不時成果。
裹蒸粽蒸好了,一拉開大鐵鍋的蓋,那種香味真是無法言語,從村頭飄到村尾,整條村都是裹蒸淙的香味,大家迫不急地吃著自己的勞動成果,這種美味是外面買來的裹蒸粽吃不到的。
已經好幾年沒回家過傳統(tǒng)端午節(jié)了,真懷念!真想再過一次。
端午節(jié)作文 篇5
端午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端午節(jié)是紀念我國偉大詞人屈原的,節(jié)日里主要的紀念活動如:賽龍舟。吃粽子等。
我外婆包的粽子可好吃了,外婆說:“用蘆葦葉包粽子最香!蓖馄畔葟氖袌錾腺I來蘆葦葉和糯米,先把蘆葦葉在沸水里泡十分鐘,十分鐘之后,外婆把蘆葦葉弄成一個圓錐形,然后我往里面放了許多糯米,又放了些醬油放了些肉,我和外婆一起,一共包了十七個,我們把粽子放進高壓鍋里,煮了二十分鐘,打開鍋蓋,一股香味撲鼻而來,終于,開始吃粽子了,外婆把粽子皮剝開,我一拿到粽子,就大口大口的吃起來,那天,我吃的粽子最多。
端午節(jié)除了吃粽子,還要賽龍舟呢!
我特別喜歡看賽龍舟了,賽龍舟的場面非常熱烈,賽龍舟的隊員拿著槳,有力地劃著,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大力敲著擂鼓,龍舟在水上力爭上游,奮力向前沖,一號龍舟全體隊員士氣高昂,目前在第一位,可是后面的'隊員也不甘示弱,大聲喊口號,一下子向前沖,這個場面非常熱烈,讓人們很興奮,期盼著誰會得第一。
吃粽子,賽龍舟。這節(jié)日的兩大習俗,編織出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作文 篇6
五月端午節(jié),賽龍舟的陣陣吶喊聲又回蕩在耳畔。令我震撼的不只是賽龍舟壯觀的場景,還有振奮人心的龍舟精神。
相傳戰(zhàn)國時期的屈原投江自殺,眾人為了尋找他而劃著龍舟,追趕拯救。演變成如今人們?yōu)榱思o念這位偉大的愛國之士而劃龍舟,以驅趕魚兒,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尸體。五月五,端午這天,我又來到了河邊,觀看一年一度的賽龍舟。
一支支隊伍靠著河邊,紅隊,黃隊,藍隊……旗幟迎著風飛舞著,化作一只只彩蝶,紀念著、緬懷著。一聲吶喊令下,龍舟疾速向終點沖去,宛如飛龍一般。領頭的隊員打著鼓,聲聲吶喊雄壯有力,劃舟的壯士們喊著同樣的號子,船槳一起一伏,像飛躍的竹片,打起一層層水花,濺在壯士們的衣服上,分不清是汗還是水,一番激烈的斗爭后是另一番風景:劃龍舟不僅是男人上,女人也照樣可以上!
一群女漢子上場了,氣場一點也不比男人們差。男人們喊口號,女人們則唱起了歌,唱的啥?是贊揚屈原的愛國精神。骸笆钦l讓他最后投進茫茫大江,才使得那一篇篇名作地久天長……“她們拼盡了全力劃龍舟,向終點拼搏著,不怕垮了也不怕累。她們說:“男人可以做到的,女人也一樣可以做到!边@種不服輸的勁實著令我震撼了!岸,十五米,十米……“就快到終點了,汗水早已沁透了衣裳,左右臂的酸痛侵占了整一個身體,可她們還在堅持著,不懈地向終點沖去。一越過終點線,累的像一灘泥一般癱坐在岸邊?裳笠缭谒齻兡樕系模菬o盡的'歡樂與自豪。
是啊,要有這種拼搏精神,不服輸的精神才會成功啊。如今,不僅僅是男人,就算是女人也可以打出一片天地。每一個人都有創(chuàng)造價值的機會與能力,用自己的實力證明自己可以做到。
今年的端午,帶給我的不僅是劃龍舟的精彩,還有那不服輸、不怕輸的龍舟精神,這也帶給我拼搏與不懈的勇氣。
端午節(jié)作文 篇7
端午節(jié)有許多的習俗,如吃粽子、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故鄉(xiāng)——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jié),當地的.老人們就會在自家的每一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人回到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見外公搬來一節(jié)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詞,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裂縫之后,再把那一?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來。
我們和外公在遠處得意洋洋望著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著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說“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習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隨這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議:大家要保持這種習俗把古老又悠久的習俗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端午節(jié)作文 篇8
今日放學回家看到奶奶來了,正在忙著用幾張綠色的葉子裹著米和紅豆。包成一個個三角形樣的小粽子。我覺得很好奇就做在奶奶旁邊看。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包粽子,奶奶說以前忙都沒時間包,現在退休了,有時間了端午節(jié)就快要到了,提前包點粽子。我說:"什么時候端午節(jié)啊!"奶奶說:“每年的五月初五!泵慨斶@個時候咱們南京人家家都要吃粽子的。以前家家都是自己包。而且一般都是白米的,F在社會進步了,超市都有的賣,品種還很多有豆沙的。鮮肉的還有火腿的.......在咱們小的時候可沒這么發(fā)達。所以會包粽子的人也愈來愈少了。
于是我又問奶奶為什么要吃粽子呢?奶奶說:“這是為了紀念古代的一個愛國詩人屈原。屈原不愿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始終不忍舍棄祖國,就抱石投汩羅江身死。當時的人們舍不得他死去,就把粽子投到江里讓魚龍蝦蟹吃。他們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這一天剛好是五月初五,后來為了紀念他,每年的這一天都要吃粽子!?
奶奶一邊包一邊繼續(xù)說:"咱們南京端午節(jié)不僅要吃粽子,每家的門頭上還要插艾呢?"那又是為什么啊!”端午節(jié)把艾插在門頭可以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因為艾的`莖和葉有揮發(fā)性芳香油,它產生的奇特芳香油有這種功效!
“咱們小的時候每個小孩子還會帶一個用紅絲線編的香囊。里面有朱砂、雄黃、香藥。傳說可以避邪驅瘟,F在已經沒有多少小孩帶了。社會進步了,你們知識豐富了。都不相信迷信了。”“近幾年國家把端午節(jié)規(guī)定為法定假日。年輕人有時間了就多了一次孝順父母的機會。每到這一天子女都會回家看看父母,幫父母買一些禮物,聚在一起吃團圓飯。這是咱們最開心的時候!闭f著說著奶奶已經把粽子包完了。
今日和奶奶聊天真愉快,以前還不知道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有這么多的習俗呢??
端午節(jié)作文 篇9
端午節(jié)的習俗總少不了吃粽子,粽子的味道甜甜的,外面包著一層層竹葉,里面有各種各樣的餡兒。
說到粽子,我還有一個故事,在兩千多年以前,也是農歷的 五月初五 ,屈原抱石投江,老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家家戶戶包粽子,來到江邊把粽子都扔進了江里,用這種方法來保護屈原的尸體。
粽子分為兩種,有圓筒形的叫竹筒粽,一種是三角形的叫竹葉粽。家人還給孩子戴五絲線,頭上畫“王”字,在家門上插艾草……端午節(jié)的風俗還真不少。
我愛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就是吃粽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jié)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后,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錐體,然后先放一個棗,接著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后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粽子包完后,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粽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粽子時,我總是吃得很多!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tǒng)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jié)。
我的家鄉(xiāng)DD永昌,位于祖國的大西北,是座古城,歷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鎮(zhèn)而已。在彼,人們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時的風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節(jié);在此,人們向往著都市的燈紅酒綠,生活的紙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鎮(zhèn)。他們都喜歡心目中美好的東西,卻不知在此邊陲小鎮(zhèn)中,端午節(jié)也是熱鬧非凡的。
家鄉(xiāng)的端午習俗可謂多種多樣。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幾天,人們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條)插于門楣之上,據說可以驅妖避邪。戴香包。大人們用布縫制成小布包,并將艾、蒼術、板藍根等草藥包于其中,讓孩子或戴于項下,或系于腰間,可增強免疫力。我的家鄉(xiāng)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劃龍舟。在我家鄉(xiāng),最典型的風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將糯米洗凈,并配一把包,用棕葉寶成三角錐形,蒸熟,便成了香氣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個講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我最愛吃粽子。每逢端午節(jié),我總要吃個夠,直到再也吃不下為止。媽媽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輕輕將棕葉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覺簡直妙不可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吃慣媽媽包的粽子,吃起別人包的,總覺得有些干澀,不如媽媽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會有同一種感覺。滿口噴香的糯米,氤氳香氣中,仿佛升騰起成敗英雄不滅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國。不禁對靳尚、張儀與鄭袖的卑鄙無恥嗤之以鼻,為屈原的氣節(jié)所折服。何為英雄?生死契闊,氣吞山河?金戈鐵馬,仰天長嘯?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氣傲然,九萬里風鵬正舉!隱隱的,似乎可見你將那無盡的沉淪拋進滾滾汨羅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復著永不改變的晨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漢!整個世界因你而美麗!折斷柳條留不住的,是歲月的裙袂,挽短羅衣留不住的,還有你追尋真理的腳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來,手中的粽子已盡,才明白富貴名祿過眼云煙,君王霸業(yè)恒河沙數,最終空留嘆嗟,沉淪不已……
粽子在口,母親在身邊,家鄉(xiāng)在心中。
端午節(jié)作文 篇10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從古到今有許多關于端午節(jié)的典故,如屈原,伍子胥等。
每到端午節(jié),我家門上都會掛上一把菖蒲和艾草,那是媽媽買的,門口就飄著一股特殊的香味了。我搞不懂這是為什么,就去問媽媽:“媽媽,為什么要掛菖蒲和艾草呢?”媽媽摸摸我的頭說:“端午節(jié)有許多的傳說,其中就有說這一天是個惡日,有各種蚊蟲妖邪出現。艾草是用來除蟲的,它的香味能驅趕蚊蟲,菖蒲是用來避邪的,意寓著健康平安。而且干的艾草葉用來給你們洗澡可以保護皮膚哦!甭犃藡寢尩'介紹,我才知道原來它們都是好東西呀。
端午節(jié)的這一天,我家的菜會特別豐富,媽媽總會按照外婆家的風俗,給我找與“黃”字有關的菜:紅燒黃魚,涼拌黃瓜,蒸咸蛋黃……而爸爸也會親自下廚燒一盤大肉,里面有整個雞蛋和大蒜。不管我們愛不愛吃,爸爸都要求我和弟弟每一樣都吃一點。要是老家過節(jié),奶奶還會給我們的脖子上和手上綁上由幾種顏色組成的彩線。
現有許多國家都過起了端午節(jié),韓國已向世界教科文組織申請了端午節(jié)。希望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
【端午節(jié)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jié)作文: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06-26
端午節(jié)過端午節(jié)的作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