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_色偷偷五月天_天天射夜夜爽_99久久免费国产特黄_1717国产精品久久

《書法》教案

時間:2024-06-18 11:36:26 繪畫/書法 我要投稿

《書法》教案(優(yōu)秀1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書法》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書法》教案(優(yōu)秀15篇)

《書法》教案1

  教學目標:

  1、掌握四點底的寫法以及在結字中的運用。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比較、評改以及鑒賞能力,初步能把本課例字寫得結構勻稱、整潔美觀。

  3、進行補字練習,培養(yǎng)正確的書寫習慣和能力,培養(yǎng)情操。

  教學重點:四點底的寫法以及結字時的變化和搭配要領。

  教學準備:班班通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二、示標

  三、合作探究

  1、閱讀課本例字“兼”底下的文字,思考:四點底的書寫要領是什么?

 。1)小組討論、總結→班內交流→教師點撥。

  (2)多媒體展示“兼”字的書寫,

  (3)學生臨寫,老師巡視指導。

 。4)拓展例字書寫。“兼、烈”

  2、研究不同書法家書寫四點底,小組內交流它們的`結構特點。老師點撥,并進行個別例字的書寫與分析。

  3、學生自主研究四點底的源流,體會不同書體的特點

  4、自主研究古代書法家,增加知識儲備,老師通過媒體介紹書法成就及主要的書法代表作。

  5、拓展:學生用鉛筆或鋼筆給“然、熱”等字補上四點底,進一步鞏固四點底在合體字中的書寫。

  6、每日一得:老師講臨寫要求然后學生書寫。

  四、展示其作品,學生相互評價,老師提出優(yōu)點和不足

《書法》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欣賞、了解漢字的起源及演變過程,加深學生對漢字文化的認識,用中國畫的方法對漢字進行大膽聯(lián)想和創(chuàng)作。

  2、過程與方法:學生在觀察、交流、分析及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大膽地運用中國畫的作畫工具和筆墨技法,表現(xiàn)生動、有趣的漢子形象,創(chuàng)作新穎的作品。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了解中國漢字文化,激發(fā)學生對祖國文字的熱愛之情,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情感的體驗中增進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教學重點:

  觀察、分析漢字象形表意的構形特點,了解漢字的起源和演變過程,體驗用漢字為題材進行水墨畫創(chuàng)作的樂趣,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學難點:

  利用漢字的構形特點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以及用中國畫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的筆墨技法。

  課前準備:

  教師:課件 板書 毛筆 國畫顏料 筆洗 生宣 象形字卡片

  學生:國畫顏料 毛筆 洗筆筒 氈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游戲導入:“連圖猜字,連連看”。

  引出象形文字:根據(jù)物體的外形特征創(chuàng)造出來的文字。

  這些文字像畫一樣美麗,多有趣的聯(lián)想呀!出示課題《漢字的聯(lián)想》。

  二、新授:

  1、提問:我們的祖先最早是如何記錄發(fā)生的事情呢?(結繩記事)

  2、小故事:漢字的起源與演變。

  結繩記事→巖畫→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簡化字

  3、想一想:漢字最初是由什么演變來的?

  漢字是從圖畫記事演變來的。(字由畫生)

  4、觀察漢字演變表:

 、僭缙诘南笮挝淖诌@么生動有趣,為什么今天不再用它了?

  書寫麻煩,線條復雜,寫法不統(tǒng)一,有局限性。

 、趯Ρ仍缙谝詧D形為主的字和近現(xiàn)代的字,從外形上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早期:形象具體,基本能認出來;線條復雜,不好書寫。

  近現(xiàn)代:形象概括抽象,筆畫橫平豎直,線條相對簡單,易記好書寫。 ③小結:漢字的演變過程是一個由具象到抽象,由復雜到簡單的過程。

  5、欣賞有趣的字:羊、竹、美、飲、休的演變。

  6、小結:漢字藝術是博大精深的,隨著幾千年的發(fā)展演變,已經由圖案化的形象符號演變?yōu)橛删條構成的文字,并在此基礎上產生了神奇美麗的書法藝術。

  7、藝術大師眼中的漢字藝術:

 、冽垼P; ②馬; ③江山。

  這些作品是畫還是字?既是畫也是字。

  以圖畫和文字為基礎而產生的中國繪畫和書法藝術有著相同的起源→書畫同源。

 、堋掇r家樂》,古干。

  這幅作品有什么特點?你在作品中看到了什么?作品給你怎樣的感受? 作者用簡介輕松的畫筆,將象形文字和圖形巧妙的組合在了一起,描寫了富足、熱鬧的農家場景。

  8、幫一幫:學生根據(jù)“舟”的形象創(chuàng)造一個象形文字,老師對文字加工處理,變成一張完整的字畫巧結合的中國畫作品。

  9、看一看:

  ①有一位小朋友,他叫小寶,今天為大家?guī)砹艘粓鲆曈X盛宴,瞧! ②《鳳凰逐日》

 、蹖Ρ扔^察:內容一樣嘛?色彩一樣嗎?

  不同的墨色帶來的視覺效果是不一樣的`。

  三、作業(yè):

  嘗試用象形文字來創(chuàng)作。選擇自己喜歡的象形字或自己創(chuàng)造象形文字,用中國畫的表現(xiàn)方法,創(chuàng)作一張美觀、有趣、字畫巧結合的作品。

  要求:構圖新穎,結合巧妙,墨色豐富

  四、展示評價:

  介紹自己的作品。最喜歡哪一張?為什么?有沒有什么意見和建議? 教師總結。

  五、課后拓展:

  同學們,這堂課我們感受到了漢字的魅力,通過今天所學,在以后的生活中,你們可以創(chuàng)作自己的作品,加上提拔、印章,裝上美麗的相框,掛在家里裝飾生活,或作為禮物贈送給親人、朋友,用屬于我們自己的方式、方法,將漢字藝術傳播給更多的人,將漢字文化發(fā)揚光大!

  六、板書設計:

  漢字的聯(lián)想

  畫 → 字 字畫同源

  具 象抽 象

  復 雜簡 單

  七、教學反思: 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改變了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方式,使師生從一個封閉的小圈子走向一個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在進行課程設計時,我精心設計了圖片動畫,利用多媒體影音結合,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動畫認識文字的演變過程,教學活動突破了固定模式的約束,建立起以學生為主體的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課堂氣氛。教學方法的選擇也具有開放性,富有想象空間,極大地滿足了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在此次教學活動中,教師既是學習任務的組織者又是參與者,引導學生在探索過程中相互幫助,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成為知識的主動建構者。

  美術字技能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是一種潛移默化、自我學習的提高過程。通過欣賞字體的演變動畫,有利于學生發(fā)展聯(lián)想思維和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建立起較全面的人文知識體系和審美觀。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文化,進一步體會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及語言文字的內涵,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情。

  總之這堂課是傳統(tǒng)美術與多媒體相結合的產物。通過多媒體交互方式授課,使學生在學習交流時情感體驗發(fā)生了新的變化,促進學生在輕松的心態(tài)下更富有個性的進行創(chuàng)作,在學習中享受學習,在快樂中享受快樂。

《書法》教案3

教學目的:

  a)認識橫撇的形態(tài),掌握其書寫方法。

  b)進一步加深對折畫的理解,并能正確運用這一筆畫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橫撇的正確書寫方法。

  難點:橫瞥折后行筆方向的掌握。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儀三、教學過程:

 。ㄒ唬、組織教學檢查文具、坐姿和執(zhí)筆方法。

 。ǘ、復習檢查:復習橫和撇筆畫,導入新課。

 。ㄈ、講授新課:

  1、學習橫撇的寫法。

  A:說說橫撇要注意什么?

  B:教師示范寫法。

  C:學生練習寫橫撇的寫法。

  2、教師邊師范邊講解“又”的寫法。

  A、學生說一說筆順。

  B、又字的注意點:橫撇的橫斜度較大,撇要彎,捺長伸與撇對稱。

  C、學生練習寫“又”字,實物投影儀顯示寫的好的作品。

  3、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夕”的寫法。

  A、學生說一說筆順。

  B、夕字的注意點:短撇宜斜直,橫瞥的橫短,撇略有弧度。

  C、學生練習寫“夕”字,實物投影儀顯示寫的好的作品。

  4、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水”的寫法。

  A、學生說一說筆順。

  B、水字的注意點:豎鉤宜正直,橫撇不要與豎鉤相連。撇短,起筆高,捺舒展。

  C、學生練習寫“水”字,實物投影儀顯示寫的好的作品。

  5、教師邊師范邊講解“多”的寫法。

  A、學生說一說筆順。

  B、多字的注意點:上小下大,上短下長。上下兩撇長短相等,橫撇則上短下長。

  C、學生練習寫“多”字,實物投影儀顯示寫的`好的作品。

  6、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各”的寫法。

  A、學生說一說筆順。

  B、各字的注意點:橫撇和捺舒展,相稱?趯φ喜。

  C、學生練習寫“各”字,實物投影儀顯示寫的好的作品。

  7、教師邊師范邊講解“友”的寫法。

  A、學生說一說筆順。

  B、友字的注意點:橫短撇長,橫撇的撇短與捺,弧度稍大,捺舒展。

  C、學生練習寫“友”字,實物投影儀顯示寫的好的作品。

 。ㄋ模┬〗Y:

  這節(jié)課我們學寫了什么筆畫?要注意什么呢?多字要注意什么呢?

 。ㄎ澹┎贾米鳂I(yè)第7課回顧拓展

《書法》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掌握長撇、短提、長提這三個基本筆畫的特點、寫法、結構特點,及包含此基本筆畫的漢字的寫法;

  2.復習上節(jié)課學習的斜撇、平撇、豎撇的寫法;

  3.規(guī)范坐姿、握筆姿勢的習慣養(yǎng)成;

  4.通過書法家的故事介紹、書法歷史的講解,提高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

  5.欣賞優(yōu)秀書法作品,逐步提高學生的書法審美能力。

  二、教學重點

  掌握長撇、短提、長提這三個基本筆畫的特點、寫法、結構特點,及包含此基本筆畫的漢字的寫法。

  三、教學過程

  1.復習上節(jié)課學習的斜撇、平撇、豎撇的寫法;

  2.講解新知識

 。1)長撇:書寫時要舒展,較為平直,由粗到細,末筆出尖要慢,不可出現(xiàn)虛尖。

 。2)短提:入筆由重到輕,頓筆后向右上方輕提,整個筆畫不宜長,一般在整個漢字的左下,注意與右部的穿插避讓。

 。3)長提:起筆稍頓,從左上到右下頓筆,頓筆不宜太重,轉筆迅速行筆向右上出鋒。注意握筆的走向,提的`角度不宜太大。

  3.課間休息,書法家故事時間

  4.課堂總結

  (1)總結本課知識重點;

  (2)優(yōu)秀作業(yè)展示,拍照記錄;

  (3)點評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多鼓勵表揚。

  5.作業(yè)布置

  把含有三個基本筆畫的字各選兩個進行復習,每個字一行。

  第三課時豎 的 書 寫教學要求:1、在老師的講解引導下,了解掌握硬筆字的書寫要領;2、在觀察、比較、臨摹的基礎上,學會書寫基本筆畫“豎”。3、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逐步提高學生欣......

  11 豎彎鉤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掌握豎彎鉤的書寫要領。2.學寫“尤”“無”等字,讓學生感受硬筆書法的美妙,激發(fā)起學生寫字的興趣。3.通過教師的示范、指導,讓學生學會觀察、學會審美......

  第十二課時豎彎鉤的書寫教學要求:1、在老師的講解引導下,了解掌握硬筆字的書寫要領。2、在觀察、比較、臨摹的基礎上,學會書寫基本筆畫“豎彎鉤”。3、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逐步......

  一.故事導入 柳公權發(fā)奮練字有一天,柳公權和幾個小伙伴舉行“書會”。這時,一個賣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寫的幾個字“會寫飛鳳家,敢在人前夸”,覺得這孩子太驕傲了,便皺皺眉頭,說:“這字......

  書法教案——豎彎鉤和帶有豎彎鉤的字的寫法鹽城市建軍路小學 尹源慧 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掌握豎彎鉤的書寫要領。2、學寫“尤”“無”等字,讓學生感受硬筆書法的美妙,激發(fā)起學......

《書法》教案5

  課時:1課時

  教學目的:

  激發(fā)學生對學寫字的興趣;學會筆順規(guī)則(五):先里頭后封口,先中間后兩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筆順規(guī)則(五):先里頭后封口,先中間后兩邊;筆畫豎鉤、捺仍應提示。

  教具準備:

  書寫用具、掛圖、米字格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穩(wěn)定情緒。

  二、 用幾分鐘時間講一個書法家刻苦學習的小故事。

  三、 講授新課。

  師出示掛圖,讓學生看圖,說出范字“田“的筆順,并在老師引導下,總結出其筆順規(guī)則;先里頭,后封口。

  老師板書課題:第十五課筆順規(guī)則(五):先里頭,后封口。

  老師和同學小結范字”田“的具體寫法:

  (1)先寫第一二筆,再寫第三四筆,最后第五筆封口,人們常把這種筆順稱為“先進人后關門”。

 。2)“田”字里的白空比較均勻(即布白均勻,這一術語可不說)。

 。3)這個字呈梯形(學生沒學過梯形,可說出方形,下邊稍小一點即可)。

  (4)讓學生說出幾個先里頭后封口這種筆順的字(日、目、國等)。 老師出示掛圖“水”字,請學生看后,說出筆順,在老師引導下總結出“先中間后兩邊”,然后老師板書(在課題的“先里頭后封口”的后邊)先中間后兩邊。

  老師和同學一起分析“水”字:

  (1)先寫中間的第一筆豎鉤,再寫左邊的第二筆橫撇,最后寫第三筆短撇,第四筆捺。老師提示一下豎鉤、捺的寫法。豎鉤在豎中線上,撇短,捺長,第三筆短撇要直。

 。2)這個字從整體看呈“圓”形。硬筆部分強調:書寫的.字和字頭像。

  四、 鞏固練習:

  完成第十五課作業(yè),學生書寫時放一些輕松的音樂,老師巡視行間,糾正學生書寫時的毛病。

  五、 總結:

  展示作業(yè),給予表揚,號召同學們假期多練字。 本學期課程結束,老師可抽時間,搞一個作業(yè)展,這樣能激發(fā)學生學寫字的興趣。

《書法》教案6

  課時:

  1課時

  教學目的:

  激發(fā)學生對寫字的興趣;初步學會提的寫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提的寫法,提的出鋒。

  教學準備:

  教學用具、掛圖、米字格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穩(wěn)定情緒。

  二、 用幾分鐘時間講述一個書法家刻苦學習的小故事。

  三、 講授新課。老師出示課題:第十課:提的寫法。出示提的寫法掛圖。 請學生觀察提的特點: (一) 像一把刀的尖。 (二) 其在斜線上。 (三) 由粗到細。 提的寫法:先左上,向下按,提筆轉鋒向上,邊行邊提(要穩(wěn)),出鋒。

  四、 鞏固練習:完成第十課作業(yè),老師引導學生說出范字“江、抖”的筆順及用圖形分析這兩個字。硬筆練習部分可提醒“三點水”的寫法。以音樂伴學生練習,老師巡視行間,給學生師范,糾正錯誤。

  五、 總結:展示作業(yè),給予表揚。指出全班性的問題,號召學生課下多練習。

《書法》教案7

  課時:1課時

  教學目的:激發(fā)學生對寫字的興趣;初步學會豎鉤的寫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豎鉤的.寫法、鉤的寫法。

  教具準備:書寫用具、掛圖、米字格卡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穩(wěn)定情緒。

  二、表揚班上書寫認真的同學。

  三、復習豎(垂露豎)的寫法。垂露豎的寫法:先左上,轉筆右下按,轉筆下行,頓筆,提筆回收。問:如果在垂露豎的末端加點東西,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嗎?待學生說出“豎鉤”后,出示課題:第九課:豎鉤的寫法。

  四、講授新課。老師出示掛圖。請學生看圖,觀察“豎鉤”的特點:

  1.其外形像一個鉤子;

  2.其是豎和鉤組成的;

  3.其在豎中線上。豎鉤的寫法:因為垂露豎已經學過,所以盡量請學生多動腦子,總結出豎鉤的寫法。先左上,右下按,轉筆下行,頓筆,提筆回鋒,出鉤。請學生用手指在桌面上書寫練習。

  五、鞏固練習:完成第九課作業(yè),范字要求可在黑板上出示:

  圖形為“ ”形;

  1.筆順;

  2.“豎鉤”在豎中線上。硬筆要求:學生寫出的字盡量和帖一樣,每寫完一遍,和帖上的字對照檢查一遍,不斷地糾正錯誤,越寫越好。學生練習時,配以音樂,老師巡視行間,給學生示范,糾正書寫時的一些錯誤。

  六、 總結:展示作業(yè),給予表揚(表揚方式方法,老師自酌,以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為佳),對課下練習的學生多加鼓勵。

《書法》教案8

  1、看圖尋思路。

  仔細看看插圖,讀一讀圖上都有些什么字?認識哪些,哪些不認識?仔細觀察,它們與我們平常寫的鋼筆字有什么不同?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王羲之《蘭亭集序》(局部)中的字,有繁體字且筆畫的長短、粗細、曲直都富于變化,同一個筆畫在筆畫多的字中的寫法與在筆畫少的字中的寫法不一樣。

  王羲之七歲開始學書,先后從師于出身書法世家的衛(wèi)夫人和叔父王廙(yì),以后又博覽了秦漢篆隸大師淳古樸茂的精品,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冶于一爐,創(chuàng)造出“天質自然,豐神蓋代”的行書,被后人譽為“書圣”。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chuàng)者的李志敏評價:“王羲之的書法既表現(xiàn)以老莊哲學為基礎的簡淡玄遠,又表現(xiàn)以儒家的.中庸之道為基礎的沖和!蓖砟陼t火純青,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蘭亭序》就是他晚年的得意之作。

  2、思考定主題。

  讀一讀問題提示,選一選你最想與大家分享的話題,是關于書法家的故事呢,還是參觀書法展覽的體驗呢?注意選取的話題一定得是自己最清楚的關于書法的,最想與大家交流的。

  3、交際表觀點。

  把關于書法的你最感興趣的話題講給同學們聽聽,注意有條理地表達,可以分幾個方面說明。

  4、評議誰最棒。

  小組評議,看同學所講的內容是否符合要求、語言是否有條理、重點是否突出。

  交際范例

  示例1、學書法,如果真的投入當中的話,你可以感受很多的樂趣。我們起初接觸到的是篆書,然后過渡到隸書,接下來是楷書,每種書法字體都有它的特點。我覺得篆書的筆畫是非常優(yōu)美的,隸書是比較柔和的,而楷書是挺拔有力,有氣勢的。而且我個人比較偏愛楷書,特別是顏真卿的楷書,因為我能感受到它的神,所以每次我寫的時候,都能胸有成竹的寫好每個筆畫的形,寫的時候注意起筆、頓筆、提筆和收筆,但只要心中有它的形就比較容易掌握了。

  示例2、我覺得學好書法,也得有一定的審美要求,寫出來的作品要有美感。要在追求美的風格中不斷超越自我。在書法學習和創(chuàng)作中,追求美的風格,看一幅書法作品美不美,既要看每個字的形體結構,也要看整幅作品中是否有變化,結體、點劃不雷同,肥瘦適當,肥而能秀,瘦而能腴,風姿瀟灑,達情盡性,神采飛揚。由于每個人愛好和審美觀的不同,必然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要求和追求。由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藝術風格,從某種意義上講,形成了個人的藝術風格,不斷地超越別人、超越自我,才能從容地走進這一人類書法藝術的殿堂。

《書法》教案9

  一、導入新課:

  欣賞教室內懸掛書法作品,激發(fā)學生情趣。

  二、新課教學:

  1、為什么書法是我國特有的藝術?

 。1)、漢字的獨特造型;

 。2)、獨特的書寫工具(文房四寶)

  2、書法文字發(fā)展演變情況:

 。1)古文字系統(tǒng)

  甲骨文——鐘鼎文(金文)——篆書(大篆和小篆)

 。2)今文字系統(tǒng)

  隸書——草書——行書——楷書(通過課件圖片)

  3、書法審美的基本要素:

 。1)是結體;

 。2)是章法;

  (3)是用筆;

 。4)是用墨;

  (5)是韻律;

 。6)是風格。

  4、介紹歷代大書法家及其書法精品:(播放課件圖片)

  (1)王羲之、王獻之;

 。2)初唐四大家:褚遂良、歐陽詢、虞世南、薛稷;

  (3)張旭和懷素的草書;

  (4)顏真卿天下第二行書;

  (5)柳公權楷書;

 。6)宋四家:蘇軾、黃公望、米芾、蔡襄;

 。7)元代書法家;

 。8)清代書法家。

  5、對比不同時代書法家的藝術特色。

  三、課堂小結:

  通過書法的賞析,學生更深的了解了中國的'文化,中國文字的精

  深內涵,也學到了做人的道理,習字如學做人,通過他寫的文字可以看出此人的性格氣質。

《書法》教案10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寫“豎心旁、單人旁、羊字旁和右耳旁”。

  2、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3、激發(fā)學生的寫字興趣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到現(xiàn)在為止學習了哪些偏旁部首?你能說出左偏旁的部首有哪些嗎?右偏旁的又有哪些?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其中4個。(板書,讓學生說出部首名稱)

  二、自主觀察

  1、請同學們看老師寫的2個左偏旁和2個右偏旁有什么特點?

  2、自己思考后再小組討論

  3、點名匯報

  4、板書寫出“快、他、群、那”讓學生觀察又有什么特點

  5、學生匯報,教師總結板書

  ① 左偏旁形窄讓右,主筆都為“垂露豎”

  ② 右偏旁左右一致,主筆為“懸針豎”

  三、范寫,學生觀察

  四、自主練習

  五、講評

  1、小組內講評,推薦出本組書寫好的同學作品

  2、全班講評,好的作品投影出來,予以表揚

  六、小結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寫左偏旁的提。

  2、學會寫“氵、扌、言字旁、提土旁”四個偏旁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1、讓學生回顧復習第一課學了什么筆畫

  2、今天我們學習了4個部首,看看大家還記得這些小朋友不

  3、板書課題,寫出“三點水,言字旁,提手旁,提土旁”

  4、同學們你觀察一下,發(fā)現(xiàn)了什么共同點

  二、自主觀察

  1、同學們小組討論,看看到底有哪些共同點 (都是左偏旁,都有提)

  2、點名匯報

  三、范寫,認識“三點水”以及“江”

  1、寫出“三點水”以及“江”

  2、三點水在田字格中占的位置

  3、注意提的長短

  4、引導學生寫字學會分布位置、左右對稱

  四、范寫,認識“言字旁”以及“說”

  1、引導學生“言字旁”豎提不能提的太長,不能超過豎中線

  2、讓學生寫3個“說”,評議

  五、范寫,認識“提手旁”以及“把”

  1、寫“提手旁”時,提位于左下格、上橫稍短

  2、“巴”字位于豎中線右邊,“豎彎鉤”與豎中線重合

  3、學生模仿寫

  六、范寫“提土旁”和“地”

  1、引導學生“提土旁”是一提而不是“土”橫

  2、左偏旁稍微小一點

  3、左右分部對稱

  4、學生仿寫

  七、讓學生自由練習寫

  教學反思:

 。裕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寫左偏旁的撇,捺和點。

  2、學會寫“放,外,她,歡”四個字。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1、讓學生回顧復習第二課學了什么筆畫

  2、之前我們學習了4個字,看看大家還記得這些小朋友不

  3、板書課題,寫出“放,外,她,歡”

  4、同學們你觀察一下,發(fā)現(xiàn)了什么共同點

  二、自主觀察

  1、同學們小組討論,看看到底有哪些共同點 (都是左右結構,都有撇,捺和點) 2、點名匯報

  三、范寫,認識“三點水”以及“江”

  1、寫出“放,外,她,歡”

  2、每個字在田字格中占的位置

  3、注意斜側要適當,字體才端正平穩(wěn)。

  4、引導學生寫字學會分布位置、左右對稱

  四、讓學生自由練習寫 教學反思: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左右偏旁中豎,提,撇,捺,點的寫法。

  2、學會寫“件,情,桃,河,話,扔,塊,孩”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1、展示生字“件,情,桃,河,話,扔,塊,孩”

  2、讓同學們識讀

  二、自主觀察

  1、讓同學們觀察,同學們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左右結構的字)

  2、小組討論

  3、小組代表匯報結果

  4、總結板書

  三、范寫

  1、提問:件的第五畫是什么?情的第五畫是什么? 桃的第六畫是什么?

  2、引導學生寫“件,情,桃,河”

  3、讓學生注意筆畫順序

  4、學生模仿寫3個

  四、范寫

  1、提問:話的第四畫是什么?孩的第五畫是什么?

  2、引導學生寫“話,扔,塊,孩”

  3、讓學生注意筆畫順序

  4、學生模仿寫3個

  六、學生自主練習寫

  七、總結,展示寫得好的練習

  教學反思:

  (略)

  第五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獨體字變作偏旁時筆畫的變換

  2、學會寫獨體字變換的偏旁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1、展示生字“禾、女、足”

  2、讓同學們識讀

  3、‘禾、女、足’是獨體字作為部首,有哪些字

  二、自主觀察

  1、展示圖片: 禾→秋

  女→好

  足→路

  2、讓同學們觀察,同學們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獨體字作為偏旁發(fā)生了變化) 3、小組討論 4、小組代表匯報結果 5、總結板書

  三、范寫

  1、提問:禾的第五畫是什么? 秋的第五畫是什么?

  2、引導學生寫“秋”

  3、讓學生注意第五畫是“點”且不起過豎中線

  4、學生模仿寫3個

  四、認識“女”到“好”變化

  1、女的“一”畫中是橫且稍長

  2、引導學生觀察“好”,“女”的變化

  3、作為部首“橫”變了“提”

  4、師范寫

  5、學生模仿寫3個

  五、認識足字旁

  1、引導觀察“足”和“路”的第六和第七畫分別是什么?

  2、讓學生記住足字旁作為部首,“撇”變“豎”,“捺”變“提”

  3、師范寫,學生舉手跟寫

  4、學生模仿寫3個

  六、學生自主練習寫

  七、總結,展示寫得好的練習

  教學反思:

 。裕

  第二課 左右結構的字

 。ǘ

  ——左右寬窄,配合得當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左右偏旁組合的字

  2、學寫左偏旁窄,右偏旁寬的字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1、讓學生復習回顧上節(jié)課學過的左右結構的字

  2、出示生字卡片:話、唱、臉、往

  二、指導書寫

  1、引導學生觀察四個字結構

  2、寫字時左邊稍微窄

  3、板書示范

  4、告訴學生在豎中線左側畫一條豎線,然后寫左偏旁,后寫右邊 5、學生模仿寫3個“話”

  三、自主練習

  1、板書寫“唱”

  2、讓學生根據(jù)方法練寫

  3、小組評議

  四、布置作業(yè)寫“話、唱、臉、往”各一行

  教學反思:

 。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左偏旁寬、右偏旁窄的字

  2、寫好左寬右窄的字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1、讓學生指名2個到黑板上寫,回顧上一節(jié)課

  2、評議

  3、師范寫“刻、剛”

  4、作比較,有什么不同

  5、指名匯報

  6、師揭示課時 今天我們學左寬右窄的字

  二、指導書寫

  1、首先,我們觀察到利刀旁稍向右

  2、分部田字格

  3、在田字格向畫一條豎直線

  “亥”占田格中豎式左邊,“利刀旁”第一筆與剛畫的豎線重合

  4、讓學生模仿寫3個

  5、檢查評議,糾正寫錯誤的同學

  三、拓展

  1、板書左寬右窄的字:剛、影、船

  2、學生仿寫

  3、小組3評

  4、選出小組中寫得最好的展示

  四、學生自由練習寫

  五、總結,布置作業(yè)

  教學反思:

 。裕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左右寬窄相同的字

  2、寫好左右寬窄的字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1、讓學生回顧前2節(jié)課學過左右結構的字

  2、左寬右窄、左窄右寬的字引出這節(jié)課內容,左右寬窄相同的字

  二、引導觀察

  1、觀察分析左右相同以為左右寬窄一樣

  2、板書“林”豎中線左邊寫“木”,橫變提稍短 豎中線右邊寫“木”,左右一樣寬

  3、板書“林借”,邊寫邊指導

  三、學生模仿寫

  1、仿寫“林,借”

  2、回顧,寫左寬右窄,左窄右寬,左右相同的字

  四、學生自由練習寫

  五、總結左右結構字形寫法

  教學反思:

 。裕

  第三課:上下結構的字

 。ㄒ唬

  ——字頭要端正,看準豎中線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上下結構的字

  2、正確書寫上下結構的'字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老師這里有一位小朋友寫的名字,大家猜猜看,這位小朋友的名字叫什么呢?出示“六字親意”,指名回答

  公布答案:指名分析,楚中天寫成林蛋大的原因

  總結:要寫好字,首先要把字間架結構放正

  二、引導觀察

  1、我們來看“六”是什么機構?(上下結構)

  2、范寫指導:從上往下分層寫

  3、學生模仿寫

  4、點名寫,評議

  5、范寫“聲、歲、尖、走”邊寫邊講述

  6、學生自由練習寫

  教學反思:

 。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上下結構中字頭要端正,看準豎中線

  2、正確規(guī)范書寫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看到“林蛋大”的笑話,所以我們深深指導字要寫端正才不會鬧笑話,今天我們再學習上下結構的漢子

  二、引導觀察

  1、范寫“井”

  2、學生仿寫3個

  3、我們再學習“云”起筆是橫,橫要平,豎中線一般在橫的中間

  4、學生模仿寫3個

  5、范寫“石,春”讓學生仿寫

  6、自由練習

  7、布置作業(yè):“瓜、象、多、傘”

  教學反思:

  (略)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識上下結構的字,字底要支撐好上面的筆畫

  2、規(guī)范書寫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1、評講作業(yè):好的投影展示,寫的不好的投影指導,讓其他學生避免犯錯誤

  2、展開今天課堂內容,出示“定”的下片

  二、引導觀察

  1、讓學生觀察“定”分析書寫結構

  2、分析,下層的“工”是字底,承托上面的筆畫

  3、范寫引導

  4、讓學生在田格上范寫3個

  5、小組評議

  6、范寫“衣忘變”

  7、學生自由練習

  三、總結

  上下結構的字要整體分析在田字格的占位情況再下筆,上下結構的上下層不能分離成為2個字,要書寫規(guī)范,多練習多書寫才會把字寫得工整。

  教學反思:

《書法》教案11

  教學目的:

  1、通過本次課的教學使學生掌握這一部分筆畫的寫法及用法

  2、通過本次課教學使學生了解硬筆書法和毛筆書法的相似與區(qū)別,以便從傳統(tǒng)的書法藝術中汲取營養(yǎng);

  3、理解學習硬筆書法的重要性,開始系統(tǒng)的學習和掌握硬筆楷書的基本筆畫和變化寫法,形狀,用法及例字。

  課程類型:理論知識的傳授和具體的輔導

  板書設計:提綱式

  教學方法:講解,輔導

  教學過程:

  先找4名同學到臺前寫粉筆字 全 木 斤 目 來 慢 走 少,再找?guī)酌瑢W到前臺為他們打分 再找學生講解,最后老師總結

  一、講解:

  豎長撇和斜長撇寫法不一樣,用法也不一樣,但一般較容易混。 豎長撇 ——上半段直的,下半段彎得大。

  斜長撇 ——上半段斜的,和斜撇像,比斜撇彎。

  橫折撇:要強調橫如果長,撇是斜長撇。例字:支、叉 橫如果短就寫成斜撇。例字:登、察

  橫折(1)是斜的,注意斜的`角度不能太大或太小。例字:口、田 長捺:也是輕起筆,重行筆,斜度比斜捺略緩。

  橫折(2)強調折下來的豎一定是垂直的,不可偏斜。例字:目、國 側點:是上輕下重 撇點:是上重下輕

  垂點:是上輕下重,通常用在字的左側。

  垂點很多人總習慣寫成撇點。如:宮,快,心等字,講課時要強調。

  二、教師輔導,學生練習

  三、布置作業(yè)

《書法》教案12

  教學目的:通過講解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讓學生掌握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

  教學過程:

  1、點:楷書中的點豐富多彩,有側點、垂點、挑點、撇點、長點等。點的形態(tài)雖然不同,但都如人的眼睛,顧盼生情,最為傳神。因此,點要寫得圓滿精致,或象高山上滾下來的石頭,勢猛力足;或象蘋果中的內核,渾厚圓潤。

  點是筆畫和筆法的基礎。所有筆畫都是從點開始延伸的。它在書寫結構組合中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所謂“一點成一字之規(guī),一字乃終篇之準”。

 。1)右側點:因點取側勢,故叫側點。寫法是落筆要輕,向右下45°按筆,再順勢斜下頓筆,然后筆尖向左內迅速提起回鋒。表現(xiàn)為線條由細到粗,顏色由淺到深。如:“泛、掠、濱”等。

 。2)左垂點:因形似垂露,故叫垂點。寫法是由輕到重,從右至左下呈15~20°,再順勢向直下,由快到慢按筆,然后筆尖向右內迅速提起回鋒。表現(xiàn)為由細到粗,由淺到深。如“小、濱、東、京”等字中的垂點。

 。3)挑點:形似挑畫,但比挑畫短小有力。寫法是落筆由按到提,由重到輕,由慢到快,從右下45°頓筆,轉筆向右上呈45°,迅速用力挑出。如:掠、勻、羊等字中的挑點。

 。4)撇點:形似短斜撇,但更短小些。寫法是向右下45°落筆,然后轉筆向左下45°迅速撇出。如六、只、總、普等字中的撇點。

 。5)長點:是側點的延長,故名。寫法是落筆要輕,隨著向右下方45°行筆逐漸用力,最后斜下按拉,頓筆回鋒收筆。長點的形態(tài),上細下粗,顏色從淺到深?瑫杏胁簧僮值霓喈嬍怯瞄L點來代替,故又稱“反捺”。如“女、以、李、英”等字中的長點。

  2、橫:橫畫在漢字中起著橫梁般的作用,它的長短變化則平衡整個漢字結構,因此,既要堅挺扎實,又要生動活潑。寫橫畫不論長短,為適合人的視覺效果,都要寫得左低右高,略帶斜勢。但也不能太斜,以5°~7°為宜,一般短橫要斜,長橫基本平正。

 。1)右輕橫:因勢向下凹,故又稱凹橫。寫法是起筆作頓,然后轉筆向右上呈7°斜行,最后順勢輕按回鋒收筆。右輕橫大都在字的第一筆,快捷有氣勢。如“土、王、五、至”等字中的右輕橫。

  (2)左輕橫:因勢向上仰,故又稱仰畫。寫法是輕起筆,向右逐漸用力,最后輕頓筆回鋒收筆,左低右高,左細右粗。左輕橫常和左豎相接,在筆畫中間,有時也可在第一筆。如:“上、正、旦、直”等字中的左輕橫。

 。3)長橫:因勢向下覆,故又稱覆畫。寫時起筆作頓,然后向右上行筆,結束處頓筆回鋒收筆。由于頭尾用筆重,速度慢,中間用筆輕、速度快,因此,整個橫畫是頭尾粗,中間細,在平直中略帶弧形,中間部分稍挺起,顯得很有力量。如:“下、萬、不、百”等字中的長橫。還有在字的底部和中部的長橫基本平正。如“衛(wèi)、亞、安、青”等字中的長橫。

  3、豎:豎畫在漢字中起著支柱的作用,必須寫得挺拔堅勁,它要象一個人立正的樣子,胸腰挺起,精神抖擻,雄赳赳、氣昂昂;切不可左歪右斜,更不能彎腰曲背。

 。1)懸針豎:形似一根扎鞋底的鋼針,故叫懸針豎。寫法是右下落筆,稍用力按一下,隨即轉筆直下;力量由重到輕,速度由慢到快,最后到3/4處提筆出鋒,力到鋒端。收筆不能太快,太尖細如同鼠尾。懸針豎大都是字的最后一筆,位置在中間居多,有的在右邊。如“中、平、年、都”等字中的懸針豎。

 。2)垂露豎:象在一根木棒上懸著一滴露水,故叫垂露豎。寫法是右下落筆,稍按,然后轉筆直下,收筆時順勢向下按拉,隨即空回鋒收筆。垂露豎大都是一個字的左豎或右豎,少數(shù)是中豎。如“門、同、術、引”等字中的垂露豎。

  (3)短豎:起筆輕作頓,隨即轉筆直下,順勢按拉回鋒收筆。短豎在與短橫相逢時,起筆不作頓。如“日、且、貝、具”等字中的短豎。有時短豎稍向右斜,如“口、回、南、而”等字中的短豎。

  4、撇:撇如同人的手足,可伸可屈,在結構組合中,它主要起到平衡字勢的作用。撇的'形態(tài)舒展,筆意流暢,瀟灑時如同蘭葉,豎實處恰似大象的長牙,撇畫用筆由按到提,由重到輕,速度由慢而快,線條由粗而細,顏色由深到淺。撇時要行筆輕捷均呈撇尖形,撇尖角度要按字中所處的位置而定,力求準確,使字搭配穩(wěn)當。

 。1)短平撇:一般在字的頂部,寫得短而平,否則,頭重腳輕,不成比例。寫法是起筆向右作頓,隨即轉筆向左下15°迅速提筆出鋒。宜平、宜短,“如鳥啄食”。如“千、反、毛、禾”等字中的短平撇。

 。2)短斜撇:一般在字的左肩部位。寫法是起筆作頓,隨即轉筆向左下45°快速出鋒。特點是短小,尖銳,有力。如“牛、升、生、行”等字中的短斜撇。

  (3)斜撇:一般如同人的胳膊或腿,與斜捺相對而出,呈45°角度。寫法是起筆作頓,然后轉筆向左下,由慢而快撇出,力到鋒端。斜撇要有一定弧度,切忌寫成直撇或彎曲過度。如“人、文、木、米”等字中的斜撇。

 。4)豎撇:寫法是起筆作頓,隨即轉筆直下,約在三分之二處,向左下撇出。撇出的地方常有弧形的意味。呈現(xiàn)多半是豎,很少一部分是撇。如“月、用、師、病”等字中的豎撇。

 。5)豎斜撇:寫法是起筆作頓,隨即調轉筆鋒向下,寫至一半時向左下45°弧形撇出。通常和橫畫交叉時,豎斜撇和捺呈對稱形式。一般橫畫以上較直,以下則漸成斜撇。如“大、夫、春、火、夾”等字中的豎斜撇。

 。6)直撇:寫法是起筆作頓,然后轉筆向左下呈45°撇出,因筆畫較直,故叫直撇。如:“在、老、考、孝”等字中的直撇。

  教學目的:通過講解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讓學生掌握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

  教學過程:

  5、捺:捺,亦同人的手足。古人說,捺的“伸縮異度,變化多端,要如魚翼、鳥翅,有翩翩自得之狀”。捺有斜捺,平捺之分,斜捺往往順著斜撇而來,角度為45°;平捺因在字的下面,大都取逆勢,角度較平,古時講一波三折,有波勢,有折態(tài),有節(jié)奏。寫捺最忌一筆拓下,又忌曲折過度;一筆拓下,無波味,不成具體形態(tài);曲折過度,棱角太突出,非常不自然。

 。1)斜捺:落筆宜輕,逐漸向右下呈45°行筆至捺腳處用力稍駐,再徐徐平挑出尖。用筆由輕而重再輕,先提再按又提,速度由快至慢再快,線條由細而粗再細。如:“人、文、木、來”等字中的斜捺。

 。2)平捺:因其角度小,故叫平捺,寫法是順勢逆鋒起筆,轉鋒橫行,隨即向右下行筆,平中略斜,逐漸用力,最后至捺腳處稍駐,平平挑出,筆尖漸漸離開紙面。平捺大都在走之底處用。如:“之、進、這、迎”等字中的平捺。

  6、鉤:是筆畫的附屬物,是由于某些筆畫的連接呼應而產生的。漢朝以前的文字幾乎沒有鉤,漢隸也極少有鉤。鉤本身就起連帶作用,因此,凡鉤都要寫得短小、尖銳、有力。勾時

  先用力頓一下,隨后才迅速勾出。頓一下,是為了積蓄力量,迅速勾出,才顯得尖銳有力。

 。1)豎鉤:寫法是起筆作頓,隨即轉筆直下,至鉤處先用力頓或向左下挫,然后提筆向左上呈45°勾出。如:“寸、示、可、寺”等字中的豎鉤。

 。2)弧鉤:寫法是輕落筆,徐向右下彎再向左下彎,呈弓背形(起筆和出勾處在一條線上),勾時用力,向左上呈45°勾出。如:“子、手、家、象”等字中的弧鉤。

 。3)提鉤:寫法是起筆作頓,轉筆直下,至提鉤處略頓,然后向右上呈45°挑出。如:“長、民、良、切”等字中的提鉤。

 。4)橫鉤:寫法是輕落筆,橫向行筆,左低右高,至鉤處略頓呈45°,然后向字心迅速勾出,角度太大太小都不好看。寫橫鉤時要注意兩肩平齊,勾尖對字心。如:“它、皮、寫、字”等字中的橫鉤。

 。5)戈鉤:寫法是起筆作頓,再縱筆向右下弧行運筆,多呈45°;出勾時略駐,再翻筆向上勾出。整個戈鉤,直中帶弧,充滿了力量,形同滿月之弓,富有彈性,氣勢開張。如:“戈、成、我、武”等字中的戈鉤。

 。6)拋背鉤:先寫橫畫,轉折處作頓,折筆成環(huán)狀寫彎鉤。勾時稍駐,用力向上勾出。拋背鉤弧度較大,要既圓活,又遒勁。如:“飛、氣、風、氫”等字中的拋背鉤。

《書法》教案13

  課時:

  1課時

  教學目的:

  激發(fā)學生對寫字的興趣;學會筆順規(guī)則。(一):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筆順規(guī)則(一):先橫后豎,先撇后捺。提高捺畫的書寫質量。

  教具準備:

  書寫用具、掛圖、米字格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穩(wěn)定情緒。

  二、 表揚班里刻苦學習寫字的同學。

  三、 講授新課。老師出示課題:第十一課:筆順規(guī)則(一)。出示掛圖“十、干”,請同學們說出筆順。老師此時板書:先橫后豎。 分組觀察“十、干”的特點; “十”的特點:1.筆順:先橫后豎:2.這兩個筆畫在米字格中的位置:3.筆畫粗細比較;4.這個字大致成什么圖形。 “干“的特點,老師可依“十”的特點,請同學們總結出規(guī)律,啟發(fā)學生思考。老師出示“人、入”的范字掛圖,請同學們說出筆順。老師板書:先撇后捺。 在老師的啟發(fā)下,分別說出這兩個字的'特點,并提示學生寫“捺”的注意事項。

  四、 鞏固練習:完成第十一課作業(yè),硬筆部分提出:捺的書寫要自然。老師放音樂,巡視行間,隨時糾正學生的坐姿、執(zhí)筆及書寫時的毛病。

  五、 總結:展示作業(yè),表揚書寫好的及進步大的同學,號召同學課下多練習。

《書法》教案14

  課時:1課時

  教學目的:

  激發(fā)學生對寫字的興趣;學會筆順規(guī)則(四):從內到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筆順規(guī)則(四):從內到外。豎折和走之的寫法。

  教具準備:

  書寫用具、掛圖、米字格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穩(wěn)定情緒。

  二、 表揚班上書寫認真、進步較大的`同學,尤其是利用課余時間加強練習的,號召同學們學習。

  三、 講授新課。

  老師出示掛圖,請同學說出“兇、運“的筆順,引導學生總結出”從內到外“。(學生可能總結不出來,請老師不要著急,老師可預備好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如:同學們,“兇”字先寫哪幾筆,后寫哪幾筆,那么誰能說出從哪兒寫到哪兒呀?)

  老師板書:第十四課:筆順規(guī)則(四):從內到外。 老師和同學具體分析“兇“和”“運”的寫法。范字“兇”:先寫第一筆短撇和第二筆長點,兩筆交叉在米字格中心偏上,看準位置,不宜過大,第三筆豎折和第四筆豎把“ ”包起來,形成三面包圍(第三筆豎折的寫法應給同學提示一下),這個字呈“ ”形(見課本)。 范字“運”雖然較難,但在分析“兇”字的基礎上,可多讓同學們說一說。這個字共七筆,第一筆到第四筆組成“云”,其占據(jù)米字格的中心,要小,收緊,這樣走之才能把“云”包圍起來(走之這幾筆,老師可演示,提醒學生)。這個字呈圓形。老師可讓同學們說說從內到外的筆順還有哪些字(山、遠、達、廷、延等),可讓學生多動腦子。 硬筆部分也都是筆順從內到外的字,老師稍強調一下并提出看誰臨得像。

  四、 鞏固練習:

  五、 完成第十四課作業(yè),學生書寫時伴以音樂,老師巡視行間,糾正同學們書寫中的錯誤,發(fā)現(xiàn)寫得好的同學。

  六、 總結:展示作業(yè),給予表揚,如有全班性的錯誤,要糾正。

《書法》教案15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清本課生字的間架結構、字形規(guī)律;

  2、指導學生認識左右結構的字中“左窄右寬”一類字的特點、平捺斜捺的特點和規(guī)律;

  3、指導學生規(guī)范、端正地書寫本課生字。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規(guī)范地書寫“左窄右寬”的左右結構的字:“慣”、“渡”;“末”、“基”“遍”三字的捺畫指導,教師教給方法,學生自主寫字。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觀察,并能領悟其特點和規(guī)律。

  教學準備

  本課部分生字卡片、優(yōu)秀作業(yè)展示板、教學課件、配樂、名人書法作品、優(yōu)秀中小學生作品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說勤奮》這篇課文在結尾告訴我們:只有一生勤奮,才能有所作為,才能對人民、對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我們小學生正是讀書學習的黃金時期,那就讓我們從讀好書寫好字開始“勤奮”吧。

  2、寫字的姿勢:頭正、身直、肩平、臂開、足安。

  握筆的要求:執(zhí)筆歌

  距離筆尖三厘米,

  拇指食指相對夾。

  中指首節(jié)墊筆桿,

  無名小指自然彎。

  寫字的要求:大小勻稱、字體端正、卷面整潔。

  二、出示生字,整理歸類。

  今天我們要寫的生字有哪些呢?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學生觀察:遍、枕、稍、末、校、慣、渡、基、礎

  2、我們平時學習生字時都用到哪些方法?

  學生回答后投影示:看字形、析結構、記位置、尋規(guī)律。

  3、師:好,那么我們首先來看字形,按結構將這些生字分分類。學生觀察生字結構特點后歸類投影示:

  左右結構:枕、稍、校、慣、渡、礎

  上下結構:基

  半包圍結構:遍

  獨體字:末

  三、指導書寫。

  1、這一課左右結構的生字最多,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點呢:(左窄右寬)。

  2、下面我們主要來寫寫、寫好這些左窄右寬的字。

  1、指導書寫“慣”。

  學生仔細觀察:這個字除了注意“左窄右寬”,還要注意什么?

  (左右緊湊、間距勻稱、橫畫較長,右上跟“母”的寫法不同;“貝”字末筆是長點等)

 。1)師示范書寫,并強調重點。

 。2)學生描紅臨寫。(音樂起。)

 。3)投影示。(有問題的選1個,好的選3個)

 。4)師生評議,表揚,有問題學生投影指正,學生再次臨寫、再評。

  2、指導書寫“渡”。師邊范書邊指導。

  “渡”:注意三點水不能寫一條直線,“度”的長撇插到三點水提的下面,最后一筆捺是斜捺,長度適中即可。左邊謙讓一些,這樣整個字結構才好看。就同做人一樣,教育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也要懂得互相謙讓,這樣才能和諧相處。

  學生描紅臨寫。師生評議,表揚,有問題學生投影指正,學生再次臨寫、再評。

  3、其他幾個生字,請同學任選一個字說說寫好這個字應注意什么?

  “稍”:小字頭的左右兩點相呼應,和下面搭配的“月”要對正。撇改為豎,貼別是“月”的上部要在橫中現(xiàn)上面。

  “!保鹤⒁庾詈笠还P捺是斜捺。

  “枕”:寫好豎彎鉤。

  “礎”:“出”的一豎要直、要高。

  4、 觀察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和書寫規(guī)律,說說寫好這類字有什么規(guī)律。

  生說后,師出示以口訣形式總結的規(guī)律,然后讀一讀。

  體形窄,左邊站,

  橫向短,捺筆收。

  右邊寬,要舒展,

  筆畫穿插不分家,

  左右謙讓才美觀。

  (二)指導寫“基”、“遍”、“末”(卡片示)。

  1、學生根據(jù)方法,觀察“基”、“遍”、“末”。

 。1) 說說這幾個字的注意點。

  (2) 學生交流,師點出共性:

  我們所說的.“捺’多指“斜捺”。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坐滑梯時有那些感覺?寫捺和坐滑梯一樣,很舒暢,斜捺是一種動態(tài)的筆畫,要寫得流暢、飄逸。

  看示意圖(略),比較“平捺” 與“斜捺”的異同。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寫法基本相同,主要是斜度不同(平而長),平捺的用法及在字中的作用。

  平捺的用法:用于字的底部。

  平捺的作用:起托載作用,因而不能短,要寫得平(與水平線夾角約5o~10o)(畫示意圖)

 。3)板書“遍”,講解平捺與字的其他部位的位置關系。

  走之兒到上部右側所在豎線處才能收筆。

 。4)學生選擇書寫。

 。5)投影示師生評議,表揚。

 。6)學生再次臨寫。將優(yōu)秀作業(yè)貼上“今日書法之星”優(yōu)秀作業(yè)展示板。

  四、熏陶與拓展。

  1、導語:(投影示)中國書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漢字的發(fā)明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所作的重要貢獻。漢字的每一筆,每一畫都深具美感。學習書法能陶冶我們的情操、提高我們的審美水平。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歷代書法名家的作品。

  2、欣賞歷代書法大家書法作品。(出示課件)

  欣賞學生優(yōu)秀作品。

  3、名人談寫字。

  王惠松先生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和書法家,他學術方面的兼職很多:中國硬筆書法協(xié)會主席團委員、全國寫字教育研究中心委員、江蘇省硬筆書法家協(xié)會常務副主席、《硬筆書法》雜志執(zhí)行主編等。最近,老師去拜訪他,當他知道我是一名喜歡寫字的小學語文老師時,王主席語重心長地說:“中小學生是硬筆書法家協(xié)會的后備軍和新生力量。在中小學中,要樹立‘堂堂正正做人,規(guī)規(guī)矩矩寫字’的教育理念,并要把學生的寫字教育落到實處。好好地從事硬筆書法教學,真是件利國利民利己的大好事。中國人應該寫好中國字!闭f得多好啊,一起來讀:

  課件示:

  堂堂正正做人,規(guī)規(guī)矩矩寫字。中國人應該寫好中國字。

  ——王惠松

  書法是第一國學,我們寫好漢字就是愛國。

  ——南京 陸亞鴻

  五、總結

  1、有請四位寫字組長和老師一起評選出今天的“書法之星”,頒發(fā)證書,掌聲鼓勵。

  師:今天,老師看到同學們練字的進步,很高興。寫一手漂亮的鋼筆字確實令人羨慕。只要我們持之以恒地練字,我們一定能寫一手正確、規(guī)范、美觀的字。讓我們一塊繼續(xù)努力吧。

  3、贈送禮物。向客人老師贈送自己精心準備的書法習作,請書法家老師指導。

  六、課堂總結,下課。

【《書法》教案】相關文章:

《書法》教案[精選]06-17

《書法》教案06-17

書法的教案04-11

毛筆書法教案02-23

關于《書法》教案07-07

小學書法教案03-29

《書法》教案最新12-16

《書法》教案(薦)06-17

書法概況教案07-01

小學的書法教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