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會發(fā)言講話
同學們,時間過得真快,一晃我們就邁進了家公、家婆、爺爺、奶奶的行列,即將進入完整人生的最后一個階段——老年。
我們這一代人,作為“老三屆”的老大,是共和國歷史上最具悲劇色彩和傳奇色彩的一代。我們在解放戰(zhàn)爭的硝煙中降臨人世,我們與共和國一起成長,因此,就不可避免地成了一些政策失誤的受害者,和一系列改革陣痛的承受者。
記得四十多年前,當我們從“細糧關”的災難中掙扎出來,考進我縣最高學府時,我們九十人中,竟然有一半多身高不足140公分(我當時132公分)。三年后,正當我們滿懷豪情準備迎接高考時,風暴席卷了我們,讓我們又在學校滯留了兩年多。直到現(xiàn)在,我還依稀記得1968年最后十天的煎熬。12月21日晚,最新最高指示下達了,最后的希望破滅了,什么“復課鬧革命”、“溫課迎考”、“四個面向”都成了水中月,鏡中花。緊接著“校革委”在一幕幕鬧劇中匆匆成立,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遣散農村同學,接下來就是城鎮(zhèn)同學各自聯(lián)系下鄉(xiāng)地點。就這樣,我們這些曾被稱為天之驕子的人,連畢業(yè)典禮都沒舉辦,就灰溜溜地結束了學生時代,流落到社會的最底層。
從此,沉重的心靈苦難的折磨,繁雜的不可推卸的生活責任、家庭責任、社會責任,以及不堪重負的工作重擔,一直伴隨著我們,讓我們變得憔悴,使我們不少人未老先衰,還有九位同學為此過早地告別了人世。其中李治仁同學就是倒在講臺上,搶救無效而去的。
同學們,作為一代人來說,我們也許是最不幸的,但同樣作為一代人來說,我們又是最剛強的。正因為我們曾流落到社會的最底層,所以我們獲得了大地無私的贈與,再加上十七年傳統(tǒng)教育的歷練,我們有著辛酸苦辣浸泡之后的堅韌與執(zhí)著,我們各自靠一己之力分解著人生艱難跋涉的多因式,可以說,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都集于我們一身了。我們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家庭責任感,我們的家庭穩(wěn)定,后無來者,老婆還是那個老婆,老公還是那個老公,家還是那個家。我們非禮勿視,非禮勿取,面對社會變革,我們固守清貧。因此,我們中雖無大款,甚至中款、小款也不是,但我們中也無一人觸犯過刑律,甚至觸犯過道德的最低準則。這就是我們,共和國教育史上的六六高!
同學們,當今社會,同學聚會漸成時尚。我作過調查,在形形色色的聚會中,最天真的是五十年代參加工作的爺爺奶奶們,他們多已退休,且早已兒婚女嫁,可謂無后顧之憂矣;最風光的是“黨校同學”們,他們不少人手握簽字權,事業(yè)正如日中天,可謂前途似錦矣;最豪邁的是用壓歲錢搞中、小學同學會的在校大學生們,他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矣。惟有我們“老三屆”的聚會,多少都帶著沉重與悲壯。
20xx年春節(jié),我縣“老三屆”的同學在葉高山舉辦了紀念回鄉(xiāng)、下鄉(xiāng)xx周年營火晚會,有數(shù)百人參加。第一個節(jié)目齊唱“遠飛的大雁”,歌未半,全場早已泣不成聲,要多悲壯有多悲壯。當時我在發(fā)言中曾說過:希望今后的聚會少一點沉重與悲壯,多一點辛棄疾“欲說還休”的豁達。今天我更加這樣認為,因為我們不可能還有四十年,甚至連“再隔二十年,我們來相會”的底氣也不足。所以,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要注意的就是如何用健康的心態(tài)、健康的身體,努力拓展我們生命的長度,惟有如此,我們才能有更多的團聚機會。
最后真誠地向各位道一聲祝福:為了我們昨日的艱辛,為了我們的家人,為了我們今后有更多的團聚,祝同學們健康,健康,再健康!
【同學會發(fā)言講話】相關文章:
同學會的講話01-04
同學會主題講話01-04
【合集】同學會的講話01-04
同學會的講話精選【13篇】03-31
同學會的講話14篇(熱)03-31
同學會的講話14篇(優(yōu)選)03-31
同學會的講話稿11-18
同學會的致辭03-21
同學會致辭01-05
同學會發(fā)言稿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