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_色偷偷五月天_天天射夜夜爽_99久久免费国产特黄_1717国产精品久久

《望江南》教學設計

時間:2024-09-04 07:29:50 設計 我要投稿

《望江南》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望江南》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望江南》教學設計

《望江南》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理解這首詞的內(nèi)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品味詩歌語言。

  3.培養(yǎng)想象力,感受詩歌的畫面美。

  教學重點:

  體會情感,品味語言。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想象力,感受詩歌的畫面美。

  教學設想:

  在理解的基礎上,要求學生熟讀成誦,部分學生能夠唱這首詞。品味詞的語言,感知詞作的意境,賞析與當堂創(chuàng)作相結合。 教學方法;品讀法 即興創(chuàng)作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說“詞”并入題。

  二、解題并引導回憶白居易《憶江南》熟悉本詞的詞牌名。

  三、作者及其詞風介紹。

  四、朗讀感知

  1、學生回憶朗讀要求。

  2、聽配樂朗誦(或老師范讀),要求:聽準字音,注意停頓和重讀。

  3、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注意停頓和重讀。

  4、指名學生配樂朗讀,展示學生誦讀古代詩歌的能力。提問停頓和重讀。

  【停頓: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重音:“獨”“盡”“千帆”“皆不是”“脈脈”“悠悠”“腸斷”!(多媒體顯示)

  5、學生點評學生的朗讀,教師點撥,學生再讀。

  6、全班齊讀。

五、合作探究:

  1、這位風流才子筆下的主人公是什么人?(一個女子)她在做什么?(在等待丈夫歸來)她在什么地方等待?(望江樓)來這之前她有沒有做些準備?(有)。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梳洗罷)

  2、學生讀“梳洗罷”(作節(jié)奏指導),追問:從“梳洗罷”字中,你讀出幾層意思,如果將“罷”換成“了”行不行?

 、佟笆嵯础秉c明了時間是早上,對下文的傍晚(斜暉)來說也是個伏筆。

 、凇笆嵯戳T”,隱含著女主人公盼歸的期望,如果不是有這份心情在,她可能就會象溫庭筠在他的《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詞中所說的“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了。“女為悅己者容”,這容是為了心上人才有意義的,正因為她期望中丈夫會回來,希望他看到自己的美好容貌,所以她才會認真梳洗。(板書:希望)

③一個“罷”字之后,緊接“獨倚”,反映了女主人公急切的心情――她黎明即起,剛一梳洗完畢就匆匆的趕去望江樓了。 “罷”字既表明動作的時態(tài),又寫出動作的情態(tài),略事打扮非精心裝飾,表現(xiàn)了人物那種急切地盼夫歸來的心情。

  追問:你能不能把主人公這種滿懷希望并急切地盼夫歸來的心情讀出來。

  3、“獨倚望江樓”中哪個字最能說明女子的生活狀態(tài)?作者為何賦予一個女子“倚(望江)樓”的動作?用“處(望江)樓”“立(望江)樓” 行不行?

  “獨”字則點出思婦形單影孤的.情景。一個“獨”字,不僅說出了她的孤獨,隱含著她與心上人的分離,而且也與下面的“白蘋洲”遙相呼應。 “倚” 倚樓等待,是詩歌中的常見意象,或思念,或期待。又說明女子站立時間極長。

  4、“過盡千帆皆不是”表現(xiàn)了女子在“盼望”,這句話中你能不能體會出她的心理變化? “帆”就是指船,直接用“船”不是更好嗎? (沒有等到自己想等的人。從“希望是”到發(fā)現(xiàn)“不是”,寫出了女子一次次從希望到失望的過程)(板書:失望) 。(“千帆”是“千船”的代指,但是這又不僅僅是修辭方法的差別。船在水上,越向遠處,越是只能看到帆而不是船。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寫的是去船,把它倒過來,不就是這位思婦盼望來船的過程么?所以,一個“帆”字把讀者的目光引領到了遠處,使讀者也像詞中的思婦一樣極目遠望,企盼人歸。)

  追問:你能不能把主人公這種滿懷希望并急切地盼夫歸來的心情讀出來。

  5、“斜暉脈脈水悠悠”,一句是千古流傳的名句,請你對這句詩作簡要賞析。

  從感情上分析:此句借景抒情,已是夕陽西下,早上滿腔的期望都隨落日漸漸黯淡。這斜暉尚且脈脈含情,無限同情女主人公不幸境遇,為什么她盼望的人卻如此薄情寡義,棄她于不顧呢?那悠悠流去的水,是女主人公心中不盡的柔情,是她一日日逝去的青春年華,不也是她綿綿不絕的無限愁情么?

  從修辭上分析:用擬人

  從景物描寫上分析:抓住“斜暉”“ 悠悠”。斜暉是夕陽,夕陽”意象在詩歌中,關于“夕陽”的意象描寫馬致遠的《秋思》里有“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游子浪跡天涯,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師點頭)生回答:李商隱有詩“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的悵惘失意。 范仲淹的《蘇幕遮》里寫到“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也是表達思念之情的。悠悠,長久,遙遠;閑靜或憂傷的樣子,“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

  6、思念的人終究沒有回來。失望之余,怨恨的情緒也更加強烈。讓我們一起來賞析最后一句“腸斷白蘋洲”。

  A:你認為白蘋洲會是個什么地方?

  (師補充:白蘋洲”原是長著白蘋的水邊小洲,后人往往把白蘋洲作為送別地點的代詞。這里的白蘋洲,也暗指過去與心上人離別的地方,)

  B:理解“腸斷”:

  《世說新語》:“桓公入蜀,至三峽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緣岸哀號,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絕。破其腹中,腸皆寸寸斷。公聞之,怒,命黜其人。”后世用腸斷比喻心中極度悲傷。 現(xiàn)在白蘋花又開了,丈夫卻仍遠在天涯?怎能不傷心欲絕呢?這時女主人公的心情是怎樣的?(腸斷)

  追問:你能不能把主人公這種腸斷的心情讀出來。

  六、總結:

溫庭筠的《望江南》,是一首言簡意豐的閨怨詞,短短27字含蓄不盡地描摹出思婦的千般柔情,傾倒古今無數(shù)讀者。多么凄美的一首相思曲啊,讓我們配著這首《望江南》的曲子,再次齊讀一遍,背誦一遍。

  七、即興創(chuàng)作

  1、中國古典詩詞講究含蓄美,“梳洗罷”三個字給我們留下無限的遐想,課本211頁這幅圖給我們留下永恒的美。同學們,你們能不能拿起你那智慧的筆,給我們描摹主人公的容貌、衣著和梳洗過程,讓這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凸顯;或者為我們寫一段關于211頁那幅圖畫的賞析。

  選角度一的同學先看示例: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孔雀東南飛》 翻譯:雞鳴啼了,外面天將亮了,劉蘭芝起床打扮得整整齊齊。穿上我的繡花夾裙,每穿戴一件衣飾,都要更換好幾遍。腳下穿著絲鞋,頭上戴(插)著閃閃發(fā)光的首飾,腰上束著白絹子,光彩象水波一樣流動,耳朵戴著用明月珠做的耳墜,手指纖細白嫩象削尖的蔥根,嘴唇紅潤,象含著紅色寶石,輕盈地踏著細步,精巧美麗,真是世上沒有第二個。

  2、兩位學生展示關于角度一、角度二的創(chuàng)作,學生、教師共同點評。

  3、教師展示自己的創(chuàng)作(可以讓學生點評)

  角度一:江水還悠悠地泛著朦朧的月光,曉霧將歇。這位獨處深閨的女子已坐在梳妝臺前,桃木梳細細梳過及腰的長發(fā),如愁緒般的絲絲縷縷的青絲三千從指間滑過,女子撲上粉,抹上胭脂,只是沒有人為她點上那一抹絳唇,無血色的臉上終有了顏色,挑上一件華服,細細撫平那褶皺,撐一把油紙傘向望江樓走去……

  角度二:江水茫茫,一塊孤零零的小洲在煙波浩淼的江面上飄蕩著,如一株無根的浮萍無處歸宿,小洲上不知名的荒草失卻了青綠的顏色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一只離群的孤雁撲啦啦從青草中飛起,發(fā)出

  一聲悲鳴,是呼喚?還是哀嘆?如血的殘陽映照著江面,風夾帶的晚露蕩漾著,蕩漾著,也一定漾進愛人濕漉漉的心……

  七、對像主人公之類在等待的人講幾句安慰的語言。

  學生說

  老師想說的話:

  假如命運折斷了希望的風帆,請不要絕望,岸還在。假如生命凋零了美麗的花瓣,請不要沉淪,春還在。人生中會有不盡的失敗和挫折,請不要無奈和絕望,因為路還在,陽光還在,希望還在。

  假如??

  八、學生唱《望江南》并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希望

  教學反思:

一、詩詞教學的朗讀不夠,多樣化、多層次的朗讀缺乏。

  二、自己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感,自己入境而沒有很好的帶學

  生入境。

  三、寫作角度一,學生對古代女子了解較少,寫作有難度。

  四、學生唱《望江南》需要勇氣和音樂基礎,教師沒有示范。

  五、PPT不應過花哨。

  六、主次問題時間安排稍顯不當。

  七、問題過渡不十分自然。 → 失望 → 斷腸

《望江南》教學設計2

  教學內(nèi)容

  望江南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了解詞作者的生平創(chuàng)作。積累相關名句。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對詞曲的朗讀及對名句的理解,引導學生理解詩人寄寓其中的情感 和詞曲的深刻內(nèi)涵。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學習中理解詩人所表達的對現(xiàn)實的思考。

  教學重點

  積累相關名句

  教學難點:

  理解詩人寄寓其中的情感和詞曲的深刻內(nèi)涵。

  教學方法

  朗讀 感悟

  課時設計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由詞的風格導入詞的學習

  二、簡介溫庭筠

  三、讀順全詞

  1、讀出節(jié)奏 。

  2、讀出重音。

  3、 示例:“獨”“盡”“千帆”“皆不是”“脈脈”“悠悠 ”“腸斷”。

  讀懂大意

  1、用自己的話說說全詞的'大義。

  2、用一句話準確概括全詞內(nèi)容。

  四、讀出層次

  建議你再讀全詩,從“時間、景物、情感、手法、表達方式”等角度說一句話,表示你讀懂了課文。

  1、從時間來看,全詞 描繪了一位獨處深閨的女子從清晨到黃昏一天的活動。

  2、從景物來看,全司 的景物猶如一個個掃描鏡頭,從家中→樓頭→千帆→江水,最后定格在白頻洲。

  3、從情感看,全詞 女主人公從滿懷希望到一次一次失望 ,因而肝腸寸斷。

  4、從手法看,全詞 沒有粉飾、刻板之語 ,多 用白描、直敘的手法,卻又含蓄、細膩。

  5、從表達方式看,全詞 第一句敘事,第二句描 景,第三句抒情 ,[敘一筆,描二筆,抒一筆],構成敘→描→抒的模式。

  小結模式:敘一筆、描一筆、抒一筆(或事一筆 、景二筆、情一筆)

  五、讀出情味

  “梳洗”一詞表現(xiàn)了女主人公滿懷信心的期待,她早起梳妝打扮,是相信愛人今天必定會回來。

  小結:

  1、“獨”字,說明她是在等候選行愛人的歸來,寫出了這一個女子孤單寂寞的生活處境,同時又引出一個懸念:行人到底歸來沒有?

  2、“千帆”點明她看到許許多多帆船從樓前駛過,但都不是思念的人的歸舟,作者通過她看遍一艘艘駛過的客船,來寫她的一次次失望,充分地體現(xiàn)了她從希望到捻的心理變化過程與內(nèi)心的痛苦(改變語序“千 帆過盡皆不是”)

  3、“脈脈、悠悠”描繪了夕陽即將西下,江水不斷東流的自然景象,同時也是在表達這一女子的思想情緒,她從清晨到黃昏已等待了一整天,結果是“過盡千帆皆不是”,思念的人終究沒有回來。江水悠悠,預示著她明天后天還要不停地等下去,也預示著她的孤獨生活也將不斷地持續(xù)下去。夕陽有意,江水有情,思念無窮。

  4、“腸斷”寫出了女主人公失望之情痛苦到了極點,把視線從“千帆”“斜暉”和“江水”那呈收攏回來,集中在“百頻洲”,那是她當初同愛人分手的地方,當然更是使她因相思而愁腸寸斷的地方。 (聚焦定格情頭)

  六、讀背全詞

  屏幕顯示關于詞的來源及特點。

  根據(jù)學生積累介紹作者

  指導朗讀

  再讀全詩

  深入理解

  建議你再讀課文,就課文中的一個字、一個詞或一個句子,談 談自己的獨特的見解。

  教學回顧

《望江南》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了解詞作者的生平創(chuàng)作。積累相關名句。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對詞曲的朗讀及對名句的理解,引導學生理解詩人寄寓其中的情感和詞曲的深刻內(nèi)涵。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學習中理解詩人所表達的對現(xiàn)實的思考。

  教學重點

  積累相關名句

  教學難點:

  理解詩人寄寓其中的情感和詞曲的深刻內(nèi)涵。

  教學方法朗讀感悟

  課時設計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由詞的風格導入詞的學習

  二、簡介溫庭筠

  三、讀順全詞

 。薄⒆x出節(jié)奏。

 。、讀出重音。

 。场⑹纠骸蔼殹薄氨M”“千帆”“皆不是”“脈脈”“悠悠”“腸斷”。

  三、讀懂大意

 。、用自己的話說說全詞的大義。

 。病⒂靡痪湓挏蚀_概括全詞內(nèi)容。

  四、讀出層次

  建議你再讀全詩,從“時間、景物、情感、手法、表達方式”等角度說一句話,表示你讀懂了課文。

  1、從時間來看,全詞描繪了一位獨處深閨的女子從清晨到黃昏一天的活動。

 。、從景物來看,全司的景物猶如一個個掃描鏡頭,從家中→樓頭→千帆→江水,最后定格在白頻洲。

 。场那楦锌,全詞女主人公從滿懷希望到一次一次失望,因而肝腸寸斷。

 。础氖址ǹ,全詞沒有粉飾、刻板之語,多用白描、直敘的手法,卻又含蓄、細膩。

 。、從表達方式看,全詞第一句敘事,第二句描景,第三句抒情,[敘一筆,描二筆,抒一筆],構成敘→描→抒的模式。

  小結模式:敘一筆、描一筆、抒一筆(或事一筆、景二筆、情一筆)

  五、讀出情味

  “梳洗”一詞表現(xiàn)了女主人公滿懷信心的期待,她早起梳妝打扮,是相信愛人今天必定會回來。

  小結:

 。、“獨”字,說明她是在等候選行愛人的歸來,寫出了這一個女子孤單寂寞的生活處境,同時又引出一個懸念:行人到底歸來沒有?

 。、“千帆”點明她看到許許多多帆船從樓前駛過,但都不是思念的人的歸舟,作者通過她看遍一艘艘駛過的客船,來寫她的一次次失望,充分地體現(xiàn)了她從希望到捻的心理變化過程與內(nèi)心的痛苦(改變語序“千帆過盡皆不是”)

 。、“脈脈、悠悠”描繪了夕陽即將西下,江水不斷東流的`自然景象,同時也是在表達這一女子的思想情緒,她從清晨到黃昏已等待了一整天,結果是“過盡千帆皆不是”,思念的人終究沒有回來。江水悠悠,預示著她明天后天還要不停地等下去,也預示著她的孤獨生活也將不斷地持續(xù)下去。夕陽有意,江水有情,思念無窮。

  4、“腸斷”寫出了女主人公失望之情痛苦到了極點,把視線從“千帆”“斜暉”和“江水”那呈收攏回來,集中在“百頻洲”,那是她當初同愛人分手的地方,當然更是使她因相思而愁腸寸斷的地方。(聚焦定格情頭)

  六、讀背全詞

  屏幕顯示關于詞的來源及特點。

  根據(jù)學生積累介紹作者

  指導朗讀

  再讀全詩

  深入理解

  建議你再讀課文,就課文中的一個字、一個詞或一個句子,談談自己的獨特的見解。

  教學回顧

《望江南》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理解這首詞的內(nèi)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品味詩歌語言。

  3.培養(yǎng)想象力,感受詩歌的畫面美。

  教學重點:

  體會情感,品味語言。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想象力,感受詩歌的畫面美。

  教學設想:

  在理解的基礎上,要求學生熟讀成誦。品味詞的語言,感知詞作的意境。

  教學方法:

  品讀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今天上第二十五課《詞五首》中的第一首,溫庭筠的《望江南》。這首詞27個字,意思直白,很容易理解。但是要讀出它的精妙之處,還是需要仔細琢磨一番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琢磨琢磨。(教師板書課題)

  二、朗讀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注意停頓和重讀。 (多媒體顯示)

  【字音:筠yún倚(yǐ)脈脈(mò)蘋(pín)】

  【停頓: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重音:"獨""盡""千帆""皆不是""脈脈""悠悠""腸斷"。】

  2、對照下面注釋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詞的內(nèi)容。(多媒體顯示)

  【梳洗:梳頭洗臉、化妝等婦人的生活內(nèi)容。獨:獨自,單一。望江樓:樓名,因臨江而得名。千帆:上千只帆船;帆:船上使用風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詞。這里是借代。皆:副詞,都。不是:不是(自家夫君歸來之船)。斜暉:日落前的日光;暉:陽光。脈脈:默默含情達意的樣子。這里形容陽光微弱。這里是擬人。腸斷:形容極度悲傷愁苦。白蘋;一種開白花的水草,蕨類植物。洲:水邊陸地!

  3、探討本詩的感情基調(diào)。

  4、指名讀,展示學生誦讀古代詩歌的能力。

  5、聽配樂朗誦(或老師范讀),體會朗讀古代詩歌的方法。

  6、指導學生朗讀,再次自由朗讀,

  7、全班齊讀。

  三、賞析全詞

  1解題:《望江南》,詞牌名,又名《憶江南》,其它名稱還有:《江南好》、《望江樓》、《夢江南》等。單調(diào)二十七字,三平韻。中間七言兩句,以對偶為宜。

  2作者簡介:溫庭筠:(約812—870)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晚唐著名詩人,他生而貌丑,但才思敏捷,詩詞俱佳,與李商隱齊名,并稱“溫李”。溫庭筠是中國第一位大量寫詞的文人,他的詞多寫婦女生活,形成了以綺艷香軟為特征的花間詞風,成為“花間派”的創(chuàng)始者,婉約派的先驅。

  3、師生探究:

  (1)這位風流才子筆下的主人公是什么人?(一個女子)寫了什么內(nèi)容?(一個女子盼望丈夫歸來)這位女子的心情怎樣?(盼望、孤獨寂寞、憂愁)

  (2)你從哪些詞讀出了“盼望”? (梳洗罷)(過盡千帆皆不是)你從哪些字詞讀出了“孤獨寂寞”? (獨倚)你從哪些字詞讀出了“憂愁”?(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3)從“梳洗罷”字中,應該可以讀出幾層意思,如果將“罷”換成“了”“唉”行不行?

 、佟笆嵯础秉c明了時間是早上,對下文的傍晚(斜暉)來說也是個伏筆。唐圭璋先生在《唐宋詞簡釋》中說這是午睡后的梳洗,時間短去了半天,則下文的“過盡千帆”極言等待之久便無著落,似不可取。

 、凇笆嵯戳T”,隱含著女主人公盼歸的期望,如果不是有這份心情在,她可能就會象溫庭筠在他的《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詞中所說的“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了。“女為悅己者容”,這容是為了心上人才有意義的,正因為她期望中丈夫會回來,希望他看到自己的美好容貌,所以她才會認真梳洗。

 、垡粋“罷”字之后,緊接“獨倚”,反映了女主人公急切的心情――她黎明即起,剛一梳洗完畢就匆匆的趕去望江樓了。

  “罷”字既表明動作的時態(tài),又寫出動作的情態(tài),略事打扮非精心裝飾,表現(xiàn)了人物那種急切地盼夫歸來的心情。

  (4)、 “獨倚望江樓”中哪個字最能說明女子的生活狀態(tài)?作者為何賦予一個女子“倚(望江)樓”的動作?用“處(望江)樓”“立(望江)樓”行不行?

  “獨”字則點出思婦形單影孤的情景。一個“獨”字,不僅說出了她的孤獨,隱含著她與心上人的分離,而且也與下面象征分別的“白蘋洲”(詳解見下)遙相呼應!耙小币袠堑却,是詩歌中的常見意象,或思念,或期待。又說明女子站立時間極長。

  (5) “過盡千帆皆不是”表現(xiàn)了女子在“盼望”,這句話中你能不能體會出她的心理變化? “帆”就是指船,直接用“船”不是更好嗎?(沒有等到自己想等的人。從“希望是”到發(fā)現(xiàn)“不是”,寫出了女子一次次從希望到失望的過程)。(“千帆”是“千船”的代指,但是這又不僅僅是修辭方法的差別。船在水上,越向遠處,越是只能看到帆而不是船。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寫的是去船,把它倒過來,不就是這位思婦盼望來船的過程么?所以,一個“帆”字把讀者的目光引領到了遠處,使讀者也像詞中的思婦一樣極目遠望,企盼人歸。)

  (6)“斜暉脈脈水悠悠”,一句是千古流傳的名句,請你對這句詩作簡要賞析。

  從感情上分析:此句借景抒情,已是夕陽西下,早上滿腔的'期望都隨落日漸漸黯淡。這斜暉尚且脈脈含情,無限同情女主人公不幸境遇,為什么她盼望的人卻如此薄情寡義,棄她于不顧呢?那悠悠流去的水,是女主人公心中不盡的柔情,是她一日日逝去的青春年華,不也是她綿綿不絕的無限愁情么?

  從修辭上分析:用擬人

  從景物描寫上分析:抓住“斜暉”“悠悠”。斜暉是夕陽,夕陽”意象在詩歌中,關于“夕陽”的意象描寫馬致遠的《秋思》里有“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游子浪跡天涯,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師點頭)生回答:李商隱有詩“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的悵惘失意。范仲淹的《蘇幕遮》里寫到“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也是表達思念之情的。悠悠,長久,遙遠;閑靜或憂傷的樣子,“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

  (7)思念的人終究沒有回來。失望之余,怨恨的情緒也更加強烈。讓我們一起來賞析最后一句“腸斷白蘋洲”.

  A:你認為白蘋洲會是個什么地方?

  (師補充:白蘋洲”原是長著白蘋的水邊小洲,后人往往把白蘋洲作為送別地點的代詞。這里的白蘋洲,也暗指過去與心上人離別的地方,)

  B:理解“腸斷”:

  《世說新語》:“桓公入蜀,至三峽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緣岸哀號,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絕。破其腹中,腸皆寸寸斷。公聞之,怒,命黜其人!焙笫烙媚c斷比喻心中極度悲傷。

  現(xiàn)在白蘋花又開了,丈夫卻仍遠在天涯?怎能不傷心欲絕呢?

  四、總結:溫庭筠的《望江南》,是一首言簡意豐的閨怨詞,短短27字含蓄不盡地描摹出思婦的千般柔情,傾倒古今無數(shù)讀者。多么凄美的一首相思曲啊,讓我們配著這首《望江南》的曲子,再次齊讀一遍,背誦一遍。

  作業(yè)布置:

  1、分析“過盡千帆皆不是”中“盡”的含義:

  一個“盡”字不僅把天色已晚,江面空無一船,空曠凄涼的意境描繪出來,而且把思婦獨倚望江樓時間之長,盼夫歸來癡心之深的心情表現(xiàn)出來。

  2、你還能說出用“腸斷”表現(xiàn)悲傷詩句嗎?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白居易《長恨歌》

  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韋莊《菩薩蠻》)

《望江南》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1、朗讀古詩,了解古詩所描繪的春天的美景,從中感受自然美。體會詩歌的內(nèi)在節(jié)奏美。

  2、入情入境,讀中感悟,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二、教學重難點:

  反復誦讀。在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背誦課文,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古詩語言和意境的美。

  三、教學過程

  四、舉行詩歌朗誦賽,引入新課,理解詩題,感受美。

  1、以地名入手,向學生提問:江南是指哪個地方?

  江南指的是長江以南。

  2、師提問: “春”又讓你聯(lián)想到哪些詩詞呢?

  學生誦讀學習過的關于描寫春景的.古詩。如《游園不值》《惠崇春江晚景》

  3、江南之春是一番怎樣的美景呢?(生發(fā)揮想像,自由表達)

  過渡:我們一起看看詩人杜牧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卷。

  板書課題:江南春 杜牧

  五、整體感知,初步自學古詩,品詞析句,體會美。

  1、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生發(fā)揮想象,自由發(fā)言)

  2、學生自由朗讀古詩,對照注釋,理解詩意。(借助工具書或根據(jù)需要進行探討研究,合作式學習),學生讀通古詩后,師抽讀,后再齊讀。

  3、師提問: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呢?(把詩中描寫描寫景物的詞畫出來), 表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讓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對上述景物加以描繪,說說詞語所表達的意象)

  4、詩歌的后兩句還是描寫江南的春天嗎?(生說理解)詩的前兩句和后兩句在內(nèi)容描寫上有什么不同?

  5、師提問:表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江南地域遼闊,春景繁富。 “千里” 之內(nèi),處處雜花生樹、 紅綠相映、黃鶯歌唱;“千里”之內(nèi),水村山郭,處處酒旗飄揚;“千里”之內(nèi),“南朝四百八十寺”點綴于山水佳勝之處,金碧莊嚴,樓臺隱現(xiàn)。霏霏細雨,淡淡輕姻,使無邊春色在煙雨空蒙中更顯出迷人的風韻,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突出這一特色,就把“江南春”寫活了。)

  6、請大家用自己最喜歡或是最擅長的方式來展示這首詩所表達的意境,想用自己的話描繪詩句景象的,可以試著說一說,喜歡朗讀的可以有感情地讀一讀,愛畫畫的可以畫一畫。

  在江南一帶,到處可以聽到鶯的啼叫。百花開放、山青水綠,在鄰近水邊的村鎮(zhèn)酒家的酒幔子在風中飄揚。

  南朝的各代皇帝所建許多寺廟。

  佛寺中的這亭臺樓閣在蒙蒙的春雨中留著。

  7、學生分組練習、展示并進行評價。

  六、理解詩意,誦讀古詩

  1、學生說說對這首古詩的理解。

  4、生有感情的再次朗讀課文。

  5、師生共同背誦古詩。

  七、展開想象,拓展學習

  1、根據(jù)這首詩,結合插圖,發(fā)揮想像寫一段話。

  2、說說自己喜歡的詞或句,為什么?

  3、把收集到的詩寫在讀書筆記本上。

  八、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江南春

  唐杜牧

  黃鶯 綠葉紅花 晴朗明麗

  春光 水村山郭(山青綠水)酒旗 春風 生機勃勃

  南朝 八十寺 樓臺 煙雨中 朦朧迷離

《望江南》教學設計6

  1、能有感情地朗誦兩首詞。

  2、掌握幾種表達感情的方法:借景抒情、化虛為實、比喻夸張,學會運用誦讀品詞知人論世等方法賞析古典詩詞。

  3、體悟詞人的情感,理解詞人的內(nèi)心世界。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幾種表達感情的方法:借景抒情、化虛為實、比喻夸張。

  難點:學會運用誦讀品詞知人論世等方法賞析古典詩詞,體悟詞人的情感,理解詞人的內(nèi)心世界。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生疑發(fā)問,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生唱八年級所學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激發(fā)學生學詞的興趣,營造氛圍。

二、學習《武陵春》

  1、導入課題。

  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交流對李清照的了解,教師適時點撥補充。

  2、指導朗讀。

 、沤處煼蹲x,學生聽讀,評讀教師的優(yōu)點與不足。

  ⑵明確字音、節(jié)奏,學生自讀,小組推薦成員朗讀。

  3、理解詞句。

  先請一名學生完整地交流自己的理解,然后讓其他同學評價,教師適時點撥。

  4、感悟感情。

  用“我喜歡讀______句,讀出了_____情景或感情”的句式來交流。

  在學生交流過程中,教師適時點撥“聞說”“也擬”“只恐”這三個動詞的作用,引導學生賞析名句“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5、體驗意境。

  啟發(fā)學生聯(lián)想想像,鼓勵他們用生動的語言描述詞中的意境,進一步感悟詞人抒發(fā)的`感情。

  三、教學《望江南》(采用學習《武陵春》的方法來讓學生自主學習)

  1、導入課題。

  簡要介紹作者、作品。

  2、指導朗讀。

  ⑴聽錄音朗讀。

 、茖W生自由讀,點名讀,評讀,正字音、明節(jié)奏。

  ⑶全班齊讀。

  3、理解詞句。

 、艑W生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自己理解詞的意思。

 、茩z查學生對詞語、句子的理解,適時點撥、強調(diào)重點詞句。

  4、感悟感情。

  學生自讀課文,根據(jù)自己的獨特感受來品味語言。用“我喜歡讀_____句,讀出了_____情景或感情”的句式進行交流。

  在學生交流過程中,教師適時點撥“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蘊含的思想內(nèi)涵。

  5、體驗意境。

 、耪故灸芨爬ū憩F(xiàn)這首詞的內(nèi)容明片。

 、贫嗝襟w展示畫面,啟發(fā)學生聯(lián)想想像,鼓勵他們用生動的語言描述特定場景下思婦的思想變化過程。

四、比讀兩詞。

  靈活引導學生探究處理以下問題:

  1、兩首詞中都寫到船這個載體(“千帆”“輕舟”),表達的心情是不是相同的呢?

  2、兩首詞都寫到情感的變化,二者有什么不同?

  五、聆聽心曲,感悟情愁。

  六、布置作業(yè)

  運用修辭手法寫自己內(nèi)心的一種情感,如“思念”“興奮”“沮喪”等。

  附:板書設計

  詞兩首

  反復朗讀 理解詞句

《望江南》教學設計7

  單位:鄭州一中經(jīng)開區(qū)實驗學校姓名:高翔飛

  日期:20xx年9月

  “基于標準的教學”教學設計 《望江南》

  【設計者】鄭州一中經(jīng)開區(qū)實驗學校高翔飛

  【教材】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25課(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10頁)【課程標準】

  誦讀古代詩詞,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

  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 【內(nèi)容分析】

  《望江南》是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詞五首》當中的一首。本文是中晚唐詞體初興時的一篇名作。這是一首閨詞,表現(xiàn)了一位因愛人遠行獨處深閨的女子的生活狀況和內(nèi)心情感。全詞言簡意豐,景物層出,情感起伏跌宕,用語質樸含蓄,是一首值得品味咂摸的花間詞代表詞作。

  本詞處于第25課《詞五首》的第一首,選編本首詞的意圖,是讓學生感受晚唐花間詞典雅優(yōu)美的特點,讀出詞作者的心境和情趣,跨越時空界限,和古人達到一種心靈的契合,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有自己獨特而美的感受,體會我國古典詩詞的魅力。

  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感知意象,品味意境,進而深刻領悟詞作所體現(xiàn)出來的思想感情,并且結合自己獨特的'感悟,用誦讀的方式把詞的味道讀出,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學情分析】

  學生在本冊第一單元《沁園春雪》的學習中初步感知了關于詞的文體知識,另外,九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根據(jù)注釋和工具書疏通詩詞意思、概括內(nèi)容的能力。但是學生距離詞作的年代久遠,鑒賞詩詞要跨越時空,這就需要調(diào)動學生想象和聯(lián)想能力,盡可能的引導孩子感知詩詞意象,熟悉意象特點,以便能夠身臨其境,更深刻的感知詩詞創(chuàng)造出來的情境,進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是重點。但考慮到初中生對意象、意境這些比較抽象的詩歌專有名詞理解有難度,所以,把難點確定為“觀意象,品意境,悟感情”的方法掌握上。 【學習目標】

  自學,知曉并能夠概括說出溫庭筠簡介和詞牌及花間詞的有關知識。

  讀詞,據(jù)學案注釋疏通詞義,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會說出詞中的情境和形象,領悟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并背誦本詞。(重點)

  學會“觀意象,品意境,悟感情”的詩歌鑒賞方法。(難點)【評價設計】

《望江南》教學設計8

  知識與能力:

  1、積累文學常識,了解溫庭筠的生平及其詞風格;

  2、通過反復吟詠,培養(yǎng)學生感悟詩歌意蘊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反復誦讀,通過節(jié)奏、語氣、停頓的變化表現(xiàn)詩詞的情感;

  2、通過探討研究顧關鍵字詞,培養(yǎng)學生合作、質疑的反思精神,歸納、綜合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引導學生體會詩詞所表現(xiàn)出的情感與思想,在感悟中使學生多一份情感經(jīng)歷。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想象在閱讀詩詞中的作用,鼓勵學生從語言的角度去品析詩詞的意境;(難點)

  2.揣摩詩詞在精心錘煉的寥寥數(shù)語中蘊涵的'豐富情感,準確的與詩人對話。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2.作者簡介

  溫庭筠(公元812~870?),晚唐詞人,本名歧,字飛卿,太原祁縣人。他精通音樂,文思敏捷,傳說他作詩,八叉手而成八韻,故有“溫八叉”之稱;相貌丑陋,故又“溫鐘馗”之稱。他屢試不第,卻常替人代作文。溫庭筠是唐代詩人中第一個大量寫詞的人。他以自己的創(chuàng)作實踐奠定了詞這種文學樣式在文壇上的地位。他的詞“多寫閨情”,較少政治內(nèi)容,極盡“艷麗”之能事,詞風濃艷,辭藻華麗,花間詞派尊他為“花間鼻祖”。

  3.賞析作品

  (一)聽讀

  想象訓練:聽范讀,閉眼想象詞中所寫情景——想象畫面之美

  (二)自由誦讀

  想象訓練:展開想象的翅膀,挖掘詞語背后的豐富內(nèi)涵——感受意境之美

  (三)讀中創(chuàng)文————體會感情之濃

  想象訓練:用第一人稱描繪“過盡千帆皆不是”時人物的心理活動?梢哉婷鑼,也可以側面烘托。

  (四)揣摩讀法————準確把握情感

  (五)問題探究

  1.朱光潛認為“把‘腸斷白蘋洲’五字刪去,意味更覺無窮。” 你認為如何?

  (因前幾句已寫出一個倚樓等待離人歸來卻一再失望的思婦形象。“斜輝”句景中有情,足以給人無限聯(lián)想的空間,再以“斷腸”涂飾,便一瀉無余,神形俱失,遂成敗筆。)

  2.假如你是拍攝《望江南》MTV的導演,你將怎樣用形象的畫面來表達最令人心碎的一句“腸斷白蘋洲”? ————再發(fā)揮想象,

(六)拓展延伸

閱讀臺灣詩人鄭愁予的現(xiàn)代詩《錯誤》

  背景介紹:這首詩寫于1954年,當時的鄭愁予年僅21歲。他在原詩的《后記》中說:“童稚時,母親攜著我的手行過一個小鎮(zhèn),在青石的路上,我一面走一面踢著石子。那時是抗戰(zhàn)初起,母親牽著兒子趕路是常見的難民形象。我在低頭找石子的時候,忽聽背后傳來轟轟的聲響,馬蹄擊出金石的聲音,只見馬匹拉著炮車疾奔而來,母親將我拉到路旁,戰(zhàn)馬與炮車一輛一輛擦身而過。這印象永久地潛存在我意識里。打仗的時候,男子上了前線,女子在后方等待,是戰(zhàn)爭年代最凄楚的景象,自古便是如此……母親的等待是這首詩、也是這個大時代最重要的主題,以往的讀者很少向這一境界去探索。”

  比較閱讀:(這是欣賞詩詞的常用方法,以提高鑒賞力和審美品位)女生朗讀《望江南》,男生朗讀《錯誤》

  思考:這首詩和《望江南》相比,你更喜歡哪一首,為什么?

  (七)布置作業(yè)

  請給書上的插圖配上標題,例如:一腔癡情付流水,望江樓上終斷腸。

《望江南》教學設計9

  一、導入:

  播放《甄嬛傳》主題曲,一首歌唱出了多少古今深情兒女的心事,歌詞中“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绷攘葞坠P,詞作者就成功的刻畫了一位寂寞的閨中夫人的形象,由此可見,詞作者的文學造詣之高。其實這首歌曲的歌詞就是唐代著名的詞人溫庭筠創(chuàng)作的一首著名的詞——《菩薩蠻》。我們先來了解下這位才華橫溢的溫先生,

  二、花間詞派及作者簡介

  作者及寫作背景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出身于沒落貴族家庭,富有天才,文思敏捷,精通音律。其詩辭藻華麗,精致,內(nèi)容多寫女性生活,反映青樓閨閣的相思之情。花間詞派稱他為“花間鼻祖”。

  “花間派” 五代時,后蜀趙崇祚(zu ò)選錄了溫庭筠、韋莊等十八人的詞作,共計500首詞,編為《花間集》。因其作者大多是蜀人,詞風近似,呈現(xiàn)出香軟濃艷,婉約含蓄的特點,詞作內(nèi)容多是離愁別緒和閨情綺怨,因此被稱為" 花間詞派" 。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溫庭筠的詞,叫《望江南》

 。ㄒ唬├首x《望江南》

  1、聽音頻賞讀,并評讀(評析朗讀的節(jié)奏、重音、語氣、感情)舒緩、(罷、獨倚、皆)

  2、老師范讀,學生想象畫面,老師相信50多個學生會有50多種畫面,請同學們再次自由朗讀,并將畫面寫在橫線上,總結其情感

  3、學生自由朗讀,并淺描畫面。(要求:反復朗讀,讀準字音、讀出重音,讀出節(jié)奏,讀出感情。)

  畫面:

  4、有感情地齊讀。(配樂:望江南)

 。ǘ┮庀蠓治鲑p讀《望江南》

  1、引入意象含義:.

  意象:詩歌中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感情色彩和象征意義的事物。

  2、請同學們再次自由朗讀找出詞中的意象。

  通過詞中的四個典型意象把握賞讀情感

  倚樓 斜暉 水悠悠 白蘋洲

  (1)、倚樓

  ①、女子登樓倚望之前還做了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

 、、師拓展:倚樓等待,是詩歌中的常見意象,或思念,或期待。比如白居易,比如辛棄疾,比如范仲淹(出示投影)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白居易《長相思》)閨中少婦思念久別未歸的丈夫

  閑愁最苦,休去倚危闌,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辛棄疾《摸魚兒》)

 、堋熆偨Y:獨倚樓頭,寫盡女子的孤獨,望江倚樓,寫盡女子的期待,倚樓,皆因女子期待愛人歸來的淡淡愁思。

  ⑤、師提問:女子獨倚樓頭,她望到了愛人了嗎?顯然沒有。因為“過盡千帆皆不是”,也就是說一艘船來了,希望看見夫君的身影,結果沒有,又想說不定在下一條船上呢,直到差不多一千條船過去了,始終沒有看到夫君的身影。每一條船來,給女子帶來殷殷的希望,每一條船過,又給女子帶來無盡的失望來來往往的船只帶給女子的是反反復復的煎熬,始終等不到那個遠方的愛人我們想象一下此時女主人公會有哪些變化呢?給“皆不是”后面補充內(nèi)容。分析一下主人公這時的心情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由期望,期待到焦急等待,失望)同學們覺得應該用怎樣的感情來讀這句呢?

  (2)、斜暉

 、、師提問:作者為何設置“夕陽西下”的背景?可否換成“晨曦”?

 、凇熖釂枺涸谠姼柚,關于“夕陽”的意象描寫,同學們知道哪些?你怎樣理解詩中這一意象?生思考,可能出現(xiàn)的回答:

  馬致遠的《秋思》里有“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游子浪跡天涯,對家鄉(xiāng)的思念。 李商隱有詩“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的悵惘失意。

  范仲淹的《蘇幕遮》里寫到“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也是表達思念之情的。

  ③、師總結:腹有詩書氣自華,同學們積淀豐厚,拓展很有價值,夕陽是失意,是思念,是思念后失望的失意。黃昏日落最容易勾起離人的縷縷情絲,女子從清晨等到了黃昏,從希望等成了失望,女子的心也如夕陽般幾近沉落西山,所以“夕陽”意象含有女子希望轉眼成空的沉沉愁念。

 。3)、水悠悠(水緩緩東流的樣子)

  ①引導學生回顧有關“水”意象的詩句,明確一般指綿長揮斬不斷的愁緒。抒不得志之愁 、寫情人相思之苦

 、趲熖釂枺和鯂S有語:“一切景語皆情語”,水悠悠,你還能讀出女子那種感情悠悠?

 、蹘熆偨Y:江水東流,女子等候,日日思君不見君,滿腹憂愁,真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水悠悠,流淌的是女子的幽幽愁緒。(板書:悠悠 幽幽愁緒)一起來讀讀這句

 。4)、白蘋洲

 、傩睍熋}脈,江水悠悠,此情此景怎不讓女子愁情滿懷,可又是什么讓女子肝腸寸斷呢?(白蘋洲)白蘋洲是什么意思?

  師提示白蘋洲:“白蘋”,水中浮草;洲,水中小陸地,暗示學生說出白蘋洲應該就是開滿白色小花的水中陸地。

  ②、師提問:女子“腸斷白蘋洲”,同學們覺得這“白蘋洲”在女子的生命中有什么特別回

  憶嗎?

  ③、師肯定:同學們的猜測很有道理,且看古人這樣說:

  送人發(fā),送人歸,白蘋茫茫鷓鴣飛。(張籍《湘江曲》)

  惟見分手處,白蘋滿芳洲。(趙徵zh ēng 明《思歸》)

  詩句中點明“白蘋洲”就是送別之地?梢姟鞍滋O”、“白蘋洲”的意象與送別主題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因此可以大膽推斷:具有美妙意象的“白蘋洲”是古代水路送別之地的'泛稱。現(xiàn)在“白蘋洲”成為思婦的“腸斷”之地你理解了嗎?白蘋洲應該是兩人離別的地方,想兩人分別時可能在開滿白色蘋花的洲渚上執(zhí)手相看淚眼,愁眉緊鎖,欲語淚流。并且囑咐愛人早點歸來,你走后,我將會日日在江面的望江樓上等你歸來。可江面的太陽升了又落,船兒來了又去,遠方的你卻不見歸影。你大概是忘了曾經(jīng)的諾言,曾經(jīng)的愛,永遠不回來了吧,想到此,怎不讓女子斷腸?

  這“白蘋洲”展現(xiàn)的是女子的“斷腸愁恨”。齊讀這句,注意讀出這種悲怨的情感。

  三:拓展延伸,學以致用

  1、古詩詞中常見意象:(出示幾句詩句)

 。1)柳:“柳”,“留”的諧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因此“柳”帶有傷離別的意味。

 。2)猿猴:哀傷、凄厲。

  (3)蓮:“蓮”與“憐”音同,詩句借以表達愛情。

  (4)梧桐:梧桐是凄苦、寂寞、惆悵的象征。

 。5)明月:明月蘊涵思鄉(xiāng)之愁。

 。6)秋雨:凄涼清冷,喚起離人的愁思。

  (7)長亭 : 陸上的送別之所。

  (8)紅豆 紅豆即相思豆,常用以象征愛情或相思。

  2、小組合作探究,用意象分析法賞析溫庭筠的另一首詞《更漏子》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云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找出這首詞的典型意象,通過意象的解讀把握詞的大致情感。詠婦女相思情事, 離愁別緒

  四、總結

  同學們分析得很好,對于一首詩歌有時只有在領悟意象寓意的過程中,才能把握詩歌的內(nèi)容,領會詩歌的主旨,進入詩歌的意境,感知詩人的情感。所以閱讀鑒賞詩歌時,我們可以以解讀意象為突破口,以熟知詩歌意象為突破點,再加上抓住詩眼、知人論世、對比等方法,我想即便我們與古人之間有著萬重的阻隔,但我們依然可以清晰地聽到他們的聲音,深切地感受到他們千年的哀愁。

《望江南》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1、是在中晚唐詞體初興時期的一篇名作。作者溫庭筠是詩人,也兼工詞,有“花間鼻祖”之稱。他的詞多寫閨情,音律和諧,主導風格艷、精巧,在詞史上有較大影響。溫詞也有寫得清新、明快的,這首《望江南》便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2、這是一首風格清新、明快的小詞,不到30個字,卻容納了很多內(nèi)容:就時間而言,從清晨寫到黃昏;就景物而言,從樓頭、千帆,寫到斜暉、江水,又寫到白洲;就人物內(nèi)心情感而言,從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腸斷”。景物層出,情感起伏。全詞沒有粉飾、刻板之語,多用白描、直敘的手法,卻又含蓄、細膩。

  學情分析

  1、對于古詩詞學生雖然在七年級、八年級學習過比較熟悉的,但農(nóng)村初中的孩子對這首詞以空靈疏蕩之筆塑造了一位深情盼望丈夫(抑或情人,于理解詞意并無大礙)歸來的思婦形象,意思直白,還是較難容易理解的。

  2、要讀出這首詞的精妙之處,還是需要仔細琢磨一番的。理解這首詞的內(nèi)容,把握作者的感情,培養(yǎng)想象力,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品讀,是很必要的。

  3、在品讀的基礎上,熟讀成誦。品味詞的語言,感知詞作的意境。從而理解。

  教學目標

 。ㄒ唬┲R技能目標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

  2、理解本詞的內(nèi)容、把握主人公豐富的情感變化。

  3、背誦并默寫《望江南》。

  (二)過程方法目標

  1、查閱資料,弄清生字讀音。了解溫庭筠和婉約詞。

  2、發(fā)揮想。象,再現(xiàn)畫面美和意境美。

  3、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ㄈ┣楦袘B(tài)度價值觀目標

  1、感受忠貞不渝的愛情觀。

  2、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這首詞的內(nèi)容

  把握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變化

  教學難點

  想象本詞的畫面美和意境美

  把握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倒入新課。

  老師今天做一個小調(diào)查,請同學們配合一下。父母在外打工的同學請舉手 ,(現(xiàn)場采訪) 假如你父母打電話告訴你明天要回來了,你的心情怎樣?

  可是,因為其他原因沒回來,你此時的心情又怎樣?(調(diào)動學生情感體驗,緩解課堂緊張情緒。)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和大家有著相似人生體驗的詞。

  二、多媒體出示課題——《望江南》。

  三、出示學習目標 (多媒體顯示)

  學生默讀目標,明確本節(jié)課學習內(nèi)容和所要達到的要求。

  四、朗讀過關 (出示課題、作者、詞作。)

  1、《望江南》是這首詞的題目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從注釋中發(fā)現(xiàn),望江南是詞牌名,又名“憶江南”、“夢江南”。老師肯定學生利用注釋,參考書發(fā)現(xiàn)知識、解決問題的做法。

  2、溫庭筠(jūn),老師故意考查學生利用工具書查閱生字詞的預習環(huán)節(jié)是否落到了實處。同時把字詞教學放在教學過程中落實。

  學生糾正“筠”(yún)

  指導學生資料助讀,了解作者和“花間派”。

 。1)作者簡介。溫庭筠,原名岐,字飛卿。晚唐太原祁人。是“花間派”的重要作家。

 。2)花間派:五代時,后蜀的趙崇祚選錄了溫庭筠、韋莊等十八家詞五百首,編為《花間集》。他們多寫閨情。在詞風上也大體一致,因此,后世就將他們稱為“花間 派”。

  3、學生自己默讀,朗讀,同桌互讀。(播放古典音樂《望江南》,給學生營造一個悠遠、美好的朗讀環(huán)境。)

  4、 教師抽查學生朗讀。(從讀音、節(jié)奏、韻味方面給與點撥。應該讀出由喜悅到失落的變化,語氣是歡快到悲傷。)

  5、 學生齊讀。

  五、理解大意。

  學生自學,然后放在小組交流討論。抽查學生概述內(nèi)容,教師補充指正。

  文章大意:一位思念愛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畢后,在樓上憑欄眺望,她看到許許多多帆船從樓前駛過,但卻沒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陽西下,愛人沒有回來,只空見江水東流, 思念讓她肝腸寸斷。

  六、體會詞作的思想感情

  1、 思考討論如下練習題(多媒體展示)

  “梳洗罷”這三個字能揭示出這位女子的什么心態(tài)?

  “獨倚望江樓”中“獨”字最能說明女子怎樣的生活狀態(tài)?

  “過盡千帆皆不是”這句話中你能不能體會出她的心理變化?

  想象當時主人公心理活動狀況。

  從這首詞中你認為她等了多長時間?什么地方可以反映出來?

  你認為白頻洲會是一個什么地方?

  2、學生分組討論。

  3、學生發(fā)表意見,教師總結指正,必要的時候,教師要予以講解。

  4、答案提示:

  “女為悅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說明她相信愛人一定會回來,心中充滿希望。

  “獨”這個字寫盡了她的孤獨和期盼。

  “過盡千帆皆不是”從“希望是”到發(fā)現(xiàn)“不是”,寫出了女子一次次從希望到失望的過程,讓人為之心碎。

  從“斜暉”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從全文,我們卻能讀出,以前她可能在這里等過,而以后,她也將繼續(xù)她的等候,直到愛人歸來。

  白頻洲有可能是她和愛人分手的地方。

  5、全班分成8個學習小組,每小組提出兩個有價值的問題,臨組交換答題。

  七、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可有適當?shù)膭?chuàng)造,用優(yōu)美的文字寫一篇小文章。

  八、體會這首詞的特點

  這首詞共27字,但是卻寫了很多內(nèi)容。如:時間從早晨到 傍 晚 ,景物有 樓頭、帆船、斜暉、江水,和白頻洲,人物情感變化“希望” “失望”、“腸斷”。我們似乎看到了一個閨中婦女美麗的容顏和憔悴的姿態(tài),窺探到了她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梢姡~和詩歌一樣,有概括、凝練的特點,詞人沒有直接表達情感變化,是蘊涵在情景中的,是我們從字里行間分析出的,可見還有含蓄的一面。本詞選取富有特征的動作和景物,構成人的藝術境界,表現(xiàn)人物的情思,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心理描寫細致入微,意境深幽,寓意深刻。

  九、當堂背誦并默寫《望江南》,小組評比。

  采用比賽的方式,看誰背得最快,記得最準。

  十、擴展延伸

  古代有關思婦的詩詞很多,這些詩詞很好得表現(xiàn)了古代婦女忠貞的愛情婚姻觀。

  學生通過多媒體了解一些這方面的詩詞,進一步感受他們忠貞的愛情和為愛情腸斷心碎的感人故事。

  我住長江頭, 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負相思意。 ——李之儀《卜算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蘇軾《江城子》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雞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茍無饑渴! —— 《詩經(jīng)·君子于役》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金昌緒 《春怨》

  十一、課外作業(yè)

  仿照本課學習模式,課外自學《武陵春》

  板書設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

  【板書設計】

  《望江南》

  溫庭筠(jūn)

  詞牌名,有名憶江南,江南好。

  溫庭筠:花間詞派的開創(chuàng)者。

  內(nèi)容 思想 風格

  洗漱完畢后 思獨 不寓

  獨靠望江樓 親自 事情

  千帆不見親 不情 雕深

  斜暉水悠悠 見傷 飾摯

  傷心白蘋州

【《望江南》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望江南教學設計01-29

望江南教學設計7篇05-14

《杯子的設計》教學設計03-14

教學設計09-05

比的教學設計08-10

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07-07

教學論與教學設計05-20

課程設計教學設計12-24

學習制作手機架教學設計-教學設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