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的作文(合集7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xué)習(xí)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yīng)如何寫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1
……端午節(jié) 本該開開心心的 可是心情怎么也好不起來。
今天看了場歐冠決賽 巴薩贏了曼聯(lián) 個人不是曼聯(lián)球迷但十分的討厭巴薩 心情不爽。
畢業(yè)前的最后一個節(jié)日了 本該好好過過的 可是心情太不好了 中午都沒吃東西 現(xiàn)在還沒發(fā)現(xiàn)有端午節(jié)過得這么慘的!
還有許多事 相當(dāng)?shù)脽?二分問題 租房問題 畢設(shè)問題 一大堆 我都沒精力去管了 實驗到現(xiàn)在還沒做完呢 估計是不行了 就看看能不能糊弄過去了 真煩哪 My God。
想著畢業(yè)以后的事 就更煩 我甚至以為我一切的選擇是都錯了 一步比一步錯的更深……
生活上的事不如意,工作上的也不好,感情上的就更糟了。也許我這輩子心里只能只能裝得下一個人,但很可惜,她心里并沒有我。也許過了這一年,就不知道此生是否有機會再見到她,我很怕這一年過去,不是害怕畢業(yè),不是害怕進入殘酷的社會,而是害怕再也見不到她了……
我不知道她為什么對我如此冷漠,我至少相信有那么一段時間和她是互相都有感覺的,只是那時候大家都很小,于是就什么也沒說,然后就越走越遠。我并不知道如今她為什么這么冷漠,應(yīng)該她是感覺得到吧,不然不可能現(xiàn)在感覺連個很一般的朋友都不如。也許都是想逃避,也許是不可能在一起,也許以后不見面反倒是一種好事。
就這樣要離開她了(雖然從未在一起過),就這樣要離開學(xué)校了(雖然從未對它報有好感)?墒牵院蟮.事,還是要自己規(guī)劃的,生活畢竟還是要繼續(xù)的。心情不好也要生活,可以沒有工作,可以沒有感情,但不能沒有生活。接下的時間我要把一切麻煩事都搞定,應(yīng)該要樂觀的面對生活,好好的準備畢業(yè),迎接新的挑戰(zhàn)。我不可以這么頹廢,讓四年里悲劇的感情世界和看社會的偏激角度再去影響我的心情和生活。
我一定要心情好起來,端午節(jié)一定要快樂,好好去吃飯,什么煩心事都不想了……
好好努力做我自己,盡可能得到我所想要的一切,得不到的也不再強求了,也不再讓它影響我的心情了。畢竟,是你的它永遠都是你的,不是你的你再怎樣也永遠得不到……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2
每當(dāng)快到端午節(jié),媽媽和外婆采辦過節(jié)的東西時,我這個小饞貓就忍不住央求外婆多買點糯米。因為每次過節(jié),外婆包的粽子總吃不夠。
在我們這兒流傳一首歌謠:“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喜洋洋……”每到端午節(jié),我們這兒都要賽龍舟,家家戶戶還要包粽子、吃粽子,整個小鎮(zhèn)都飄散著粽葉香、糯米香。
每到端午節(jié),外婆就忙碌起來:到山坡上采摘粽葉、選糯米、泡糯米。一切準備就緒,外婆就坐在院壩里包粽子,我們一群小孩就圍在一旁觀看。只見外婆隨手拿起兩片粽葉,疊放在一起,再熟練地左手一彎,右手一扭,粽葉瞬間變成了一個“小漏斗”,舀幾勺糯米放入“漏斗”中,再將“漏斗”上的粽葉往下折,蓋住糯米,迅速用一根細細的棉線將粽子扎緊,一個三角形的、胖乎乎的“小娃娃”便魔術(shù)般地誕生了。每每這個時候,我們都在一旁看呆了,手也不自覺地拿起粽葉學(xué)起來,每次把糯米撒的到處都是,手里也長不出一個三角形。我泄氣地坐到椅子上瞪著外婆那雙靈巧的手,好奇地問:“外婆,你的手有魔法嗎?怎么到了你的手里三角形就立起來了?”外婆總是拍拍我的小腦袋,神秘地一笑。不一會兒,幾十個粽子就在外婆的巧手中誕生了。我興奮拉著外婆的手,嚷嚷著:“外婆,快!煮粽子了!”外婆慈愛地捏捏我的小鼻子:“小饞貓,就知道吃!”煮粽子的過程是最難熬的。一分鐘、十分鐘、二十分鐘過去了,我簡直度秒如年,坐如針扎,一會兒跑去廚房瞧瞧,一會兒又問外婆到底好了沒有?忽然,一縷純香撲鼻而來,我欣喜地跑進廚房,剛想揭開鍋蓋,外婆攔住我,說:“看你猴急!粽子一定要用細火慢慢煮,這樣才軟糯,耐心等吧!”我和哥哥姐姐們只好聽話耐心等待,忍受著棕香的折磨。
“粽子好了!”隨著外婆的一聲吆喝,我們立刻撲到廚房,只見盆子里的粽子一個個脹著肚子,冒著熱氣,好像在招呼我們快上。我們迫不及待地伸手一抓,“呀!好燙!”“燙死了!燙死了”我一看,哥哥姐姐們和我一樣的遭遇,一個個都使勁吹著被燙紅的手,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都哈哈大笑起來。
終于吃到粽子了。我們幾個迅速拿起粽子,剝開粽葉,白白胖胖的身體滾到碗里,顆顆糯米飽脹、泛著油光,飄散著粽葉和糯米混合在一起獨特的香味。忍不住大咬一口,軟軟的'、滑滑的、綿綿的,慢慢地嚼,還有一股香甜味。如果在蘸上白糖味道更好,更鮮美。
現(xiàn)在粽子的口味越來越多,有臘肉、豆沙、蟹肉……。每到端午節(jié),超市里、商場里都擺滿了各種包裝精美、各種口味的粽子。可我最愛的還是外婆親手包的粽子。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3
窗外淋漓的小雨不停,恍惚,又到了那個粽香飄蕩的時節(jié),又到端午節(jié)了嗎?往事似乎還很清晰,思緒飄了好遠,飄到了故鄉(xiāng),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農(nóng)歷五月,青草漫遍了家鄉(xiāng)的山野,淺淺的清香撲鼻而來,石板橋,苔痕斑駁的青石下,墨綠的水色,緩緩流動,宛若溫潤的雙眸,在那淅瀝的小雨中,端午節(jié)悄悄走來…
端午節(jié)淅瀝的小雨一下,鳳仙花那些桃紅的,細碎的小花朵就開得一片爛漫。每當(dāng)這時,鳳仙花顫著花瓣上的露珠笑意盈盈時,穿著花布衫女孩們把花瓣細心地采下來,放進一個細白的`碎碗片里,再放上粗鹽和白礬,又操起一根圓木搗得碎碎的,碗里的花瓣就成了粉色的糊狀。女孩們眨著明亮的眼,不時有幾綹黑發(fā)飄到額前,她們一邊搗著,一邊輕輕念叨著:“端午到,指甲紅,染了指甲過端午,紅紅火火過一年!彼齻冋聨灼r嫩的梅豆葉,先把花瓣泥涂在指甲上,再用梅豆葉靈巧地把手指尖裹成一只只綠粽子,最后纏上紅絲線,把葉子扎緊。女孩們終于甜蜜地笑起來,明天那鳳仙花的桃紅就跑到她們指甲上去了!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在那桃紅鮮艷了女孩的指甲時,行走……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4
今天是20xx年5月27日星期三。 快到端午節(jié)了,我們學(xué)校能休息三天,我為這個時刻的到來而高興。
晚上,我把作業(yè)做完了,開始看電視,哎!電視里香港有些頻道的節(jié)目已經(jīng)在放怎么樣過端午節(jié)了。大家都知道農(nóng)歷五月五日是端午節(jié),有首兒歌是: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辟慅堉、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活動?粗娨暽夏且粋個又大又好吃的粽子,我忍不住流下了口水。這時媽媽剛好走進來,看見我這樣子,忍不住笑了“看你那眼饞的樣子,明天就去買粽葉回來包給你吃!蔽腋吲d的'歡呼起來。
第二天,端午節(jié)到了,媽媽買來了粽葉在廚房里包粽子,在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赤豆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鍋里足足煮上三、四個小時,之后媽媽把粽子泡在備好的水桶內(nèi),涼了以后細細地撥開粽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粽子,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吃起來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能這樣說,沒有一種食物能像粽子一樣寓意豐富,粽子的形狀棱角分明,象征著屈原的人格棱角分明,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粽子的里面包一些赤豆和一顆紅棗,象征著屈原的赤膽忠心……總之,粽子表達了人們對屈原的無比敬重,對未來生活的無比熱愛。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5
端午節(jié)是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所以又稱“重五”。節(jié)日中的許多風(fēng)俗都與“五”字聯(lián)系在一起。
在農(nóng)村,你會發(fā)現(xiàn)各家各戶的門窗上都插著“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龍船花。傳說這樣可以避鬼神。節(jié)日中的孩子格外歡快、活潑,大人們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線系在他們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這“五線”稱為長命縷。過節(jié)自然少不了吃!在南方,過端午節(jié)要吃“五黃”,即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粽子和雄黃酒。
這個節(jié)日到底從什么時候開始,因為什么興起來的,說法很不一致。有人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伍子胥。他們父兄均被楚王所殺,后來逃到吳國,助吳國伐楚,五戰(zhàn)而入楚都郢墻。當(dāng)時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墓鞭尺三百,以殺父兄之仇。后來遭到讒言陷害,吳王賜劍而亡。伍子胥說:“我死后,將我的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讓他看越國的.軍攻入城中滅掉吳國!闭f完便自刎而死,吳王夫差聞言大怒將伍子胥的尸體裝入皮革,在五月初五這天投入了大江。所以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習(xí)俗也因地而異,各不相同。我們這里的習(xí)俗主要是吃粽子和賽龍舟。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6
中國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又名端陽節(jié)、重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中國二千多年的舊習(xí)俗,中國人為什么要過端午節(jié)呢?這里有著不少的傳說,最著名的的就是為啦紀念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就成為啦紀念屈原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xí)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與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lǐng)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jié)的龍舟競渡與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于春秋戰(zhàn)國的端午節(jié)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jié)日。
過端午節(jié),中國各地有很多習(xí)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
懸鐘馗像:鐘馗捉鬼,是端午節(jié)習(xí)俗。在中國中部的江淮地區(qū),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zhèn)宅驅(qū)邪。鐘馗與一個離奇?zhèn)髀動嘘P(guān),相傳中國唐代(618年-907年)的皇帝病中夢見一大鬼捉一小鬼而啖之,自稱鐘馗,醒后令畫家吳道子描成畫像,相貌兇殘丑陋,以為打鬼、驅(qū)邪、除祟之用。
掛艾葉菖蒲:在端午節(jié),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于堂中,剪為虎形或剪彩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qū)瘴。用菖蒲作劍,插于門楣,有驅(qū)魔祛鬼之神效。
賽龍舟:據(jù)說中國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qū)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尸體。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7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了,走過別人家的廚窗,飄來粽葉的清香把我又帶回到久遠的那年那月那個地方,粽葉的香味帶給游子們想家的甜美,也是粽子的淳樸味道讓我更想家。
童年的端午節(jié),媽媽會帶上我去山上找粽葉(蘆竹的葉子)。在找粽葉的時侯,媽媽也會在山上帶我去找些艾葉,菖蒲,桉樹葉,梔子花,獨頭蒜等回來,找回來后媽媽會把葉子洗干凈放在一口大鍋里煮軟待用。煮葉子的間隙,媽媽就把采回來的艾葉,菖蒲等用稻草一小扎一小扎地掛在每道門上,據(jù)說這樣是可以避邪(我們老家是嘉陵江支流邊上,每年端午節(jié)都會發(fā)洪水,也是這樣的洪水時不時會破壞我們的莊稼,還會偶爾讓某家的小娃娃溺水,記得我們家有一片地靠在水渠的邊上,每年端午節(jié)漲了大水,長在邊上的南瓜絲瓜白瓜等都被淹在水里,瓜蔓上都是紅泥,每次漲大水大人們都是特別的心痛,所以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避邪,也用粽子去獻給河神,祈求她會保佑我們平安健康)。
粽葉煮好了,媽媽再清洗一遍泡在盆子里,另一個盆子上面有一個竹做的器皿,可以把糯米里面的水份濾掉,糯米邊上還會放上幾碟紅豆綠豆花生紅棗等,再配上高腳板凳 (把綁粽子的繩子系在高腳凳上,繩子也是從山上扯來的燈芯草,呵呵,是不是很環(huán)保,完完全全正宗的綠色食品)。一切準備就緒,媽媽就開始包粽子了,一張張綠油油地葉子經(jīng)過媽媽靈巧的手把白白的糯米紅豆綠豆紅棗花生等象變魔術(shù)一樣地包成一個個的金字塔,(包粽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為要包至少100個以上,那年那月,眾鄉(xiāng)親間都有著淳厚的友誼,媽媽會多包一些,等粽子熟了,媽媽會叫我送去給曹媽雷媽楊媽宋媽家,這送的過程中媽媽是想讓我們多給大家交流,多學(xué)些待人處事的道理,多去關(guān)愛身邊的長輩,因為是眾鄉(xiāng)親看護我們長大的,要懂感恩,哎,媽媽真是用心良苦)。
煮粽也是一個等待的過程,媽媽會在灶里加上很多大塊的木柴,讓柴火自己慢慢燃燒。這期間媽媽會找來針線幫我們串項圈了,看到這你肯定不知道是啥,那就是把最早采回的艾葉尖兒,菖蒲根(用刀切成一個個小圈兒,梔子花,獨頭蒜串成一個圓,然后掛在我們的'脖子上。若剛巧那年家里有一個年滿12周歲的娃娃,還得用紅布包些棉花做成一只俏皮的猴子一起掛在脖子上。記得那年小妹12歲時,媽媽親手做的一個乖巧好看的紅猴子,妹妹戴出去,滿村的嬸子大娘們都夸媽媽手巧呢)。然后媽媽會把從街上買回的雄黃放在白酒里面磨成雄黃酒,聽媽媽說雄黃酒是百蟲的克星,媽媽就用雄黃酒涂在我們的額頭正中(很象一個美人點),下巴,胸口,背上,腿上等,等這些做完鍋里的粽子熟了。
鍋里不時飄出來的粽香早都把我們這幫娃娃們饞得不行了,媽媽把頭天晚上特制的紅糖漿端出來倒在青花瓷碟里,然后從鍋里為我們撈上一串飽滿的粽子,剝開綠色的粽葉兒,跳入眼瞼的是如水晶一樣晶瑩剔透的金字塔,綠豆紅豆就那么害羞地暈染開來,把一個個水晶透瑩的糯米點綴得極有食欲,極不可奈地用筷子串上一個在糖漿里打個滾兒,使勁兒地咬上一口,糯滑,香甜,美極了。只三口就把一好好的金字塔給吞了。粽子的香味兒也招來了小伙伴們,每個小伙伴們都饞涎欲滴地望著鍋里的粽子,媽媽總是樂呵呵地為每個小朋友們剝上一粒,用筷子串上遞給他們。一群小家伙吃飽后,媽媽也會把磨好的雄黃酒替沒有抹上的小伙伴們抹上,一邊抹一邊也會念叨:請河神保佑娃兒們健健康康地長大,不生瘡不害病。
吃飽了,媽媽就用竹筐裝上包得最好最好的粽子去拜河神,河面上是各村備好的龍舟。每家每戶都把上供河神的供品放在龍舟上,然后由最權(quán)威的那個首領(lǐng)帶去河最深的地方投下河。等一切上供結(jié)束,就是那天的龍舟賽了,一個個身強體壯的小伙兒用盡全身力氣劃呀劃呀,首先到達岸邊的勇士們一個個笑開了花,奪冠都那么神彩飛揚。
兒時的粽香還在腦海里回味無窮,現(xiàn)在屬于我的端午節(jié)在哪里?!我期待那淳厚濃郁的粽香,也感恩生我養(yǎng)我的母親,更想在每個端午節(jié)我都能回到那年那月那個地方!
【端午節(jié)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端午節(jié)過端午節(jié)的作文04-20
端午節(jié)作文(經(jīng)典)10-27
端午節(jié)的作文(精選)10-14
端午節(jié)作文經(jīng)典11-18
端午節(jié)的作文【精選】10-03
端午節(jié)作文(經(jīng)典)08-02